『壹』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校服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校服,款式是假卡帕,深藍色褲子,白色上衣。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是一所本科層次的民辦高等學校。學院創建於1988年,前身是吉林省對外語言文化交流中心。2004年2月,經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截至2017年1月,學院設有15個院系,開辦43個本科專業,涵蓋了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理學、工學、醫學等9個學科門類。截至2019年2月,學院佔地面積600多畝,設有東、西兩個校區,建築面積28萬多平方米;設有基層院系14個,48個本科專業;有專兼職教師670餘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1500餘人。
『貳』 這次校服設計大賽(上海)入圍的校服公司有哪些比較看好哪一個
同桌的你,
他們家有自己的工廠,設計能力也不錯。
『叄』 校服設計大賽獲獎比較多的是哪家我是做校服設計的
校服設計大賽獲獎比較多的是哪家?
這種信息根本查不到啊
我感覺校服這東西一般人都能做啊
『肆』 要參加全國中學生英語創新大賽復寒一定得穿校服嗎
「全國創新英語大賽」由教育部高校學生司指導、中國高校招生研究會主辦的《高校招生》雜志社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數十所名牌高校聯合舉辦,大賽原稱「全國創新英語作文大賽」,從2009年第八屆開始,大賽增加了聽力和口語項目,並正式更名為「全國創新英語大賽」。
全國創新英語大賽官網網站
編輯本段創立背景長期以來,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等一系列理科類奧林匹克競賽為高校選拔具有理科特殊才能的優秀學生做出了極大貢獻,它們作為新時期我國招生工作的探索和實踐,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認可。然而,此類選拔特殊人才的活動,在文科方面卻是一個空白。在中國越來越邁向國際化的今天,英語作為運用最廣的世界性語言,它的重要性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具有良好英語素質的各類人才,將在未來的世界性的競爭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因此,旨在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改變以高考分數為惟一選才標准模式,探索多元選拔優秀人才的機制,為在英語方面學有專長的同學提供了一個向高校展示自己才能的「全國創新英語作文大賽」便應勢而生了。「全國創新英語作文大賽」由教育部高校學生司指導、中國高校招生研究會主辦的《高校招生》雜志社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多所名牌高校聯合舉辦,自2003年起開始舉辦。為了更深一步和世界接軌,更深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技能,從2009年第八屆開始,大賽在初賽階段增加了聽力項目,復賽階段增加了口語項目,更加全面的考察才賽選手的英語能力,促進考生英語水平的全面提高。並正式更名為「全國創新英語大賽」。在各省招生主管部門、各高校、中學的大力支持下,大賽已成功舉辦了九屆,為高校成功推薦了近千名有英語特長的優秀學生,這些英語特長生通過大賽所搭建的捷徑,享受了高考加分、降分等不同程度的優惠條件進入了自己心儀的名牌高校,在全國中學生中掀起了參賽的熱潮和英語寫作的熱情,成為了中學生期待和喜愛的一項傳統賽事。大賽也以其權威性、公正性得到了高校、中學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認同。第十屆創新英語大賽初賽報名於2010年1月1日正式啟動,復賽和決賽安排在暑假期間(2011年7月、8月)進行。高一、高二學生均可報名參賽。編輯本段歷屆大賽簡介第一屆大賽首屆大賽於2003年1月啟動。有11所知名高校參加,參賽考生986人,其中212名考生進入復賽。但由於「非典」的緣故,原定在北京舉辦的復賽被迫中止。第二屆大賽第二屆全國創新英語作文大賽於2003年11月初啟動。由於大賽的宗旨得到越來越多高校的認可,第二屆大賽的參加高校多達39所。復賽於2004年1月31日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決出 100名優勝者。優勝者名單於第二日在北京師范大學張榜公布,同時舉辦了小型招生咨詢會,由部分參與大賽的高校為優勝者現場解答問題。部分優勝者在同一天報名參加北京師范大學自主招生測試。第三屆大賽第三屆大賽於2004年10月啟動。參加高校與第二屆基本相同。吸取前兩屆大賽的經驗,大賽在擇優規則上進行了調整:確定了30%的擇優比例,即在初賽有效答卷中選擇成績排列在前30%進入復賽,在復賽後,再取成績排在前30%的考生成為優勝者。這一調整避免了參賽人數的多寡對優勝者質量的影響,更加靈活而公平。復賽於2005年2月18日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行,經過評選,決出164名優勝者(按比例應為162人,因最後一名共有5人成績並列,故最後優勝者為164人)。第四屆大賽由於第四屆大賽之前幾屆大賽的復賽均在寒假期間舉辦,與部分高校自主招生測試時間有所沖突,給獲獎學生參加相關學校自主招生測試帶來了矛盾,且春運期間學生赴京參賽購票困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參賽。因此,從服務學生的角度出發,第四屆大賽開始,大賽的周期改為每年3月~8月,復賽在8月舉行。大賽時間的改變得到了考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復賽於2005年8月25日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辦。按照大賽規則,選出107名優勝者。第五屆大賽第五屆大賽於2006年3月20日啟動。參加大賽高校34所,均為自主招生高校。復賽於2006年8月26日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辦。共選出111名優勝者。第六屆大賽第六屆大賽於2007年4月10日啟動。參加大賽高校38所,均為自主招生高校。復賽於2007年8月25日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辦。共選出142名優勝者。第七屆大賽第七屆大賽於2008年4月10日啟動。復賽於2008年8月24日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辦。共選出127名優勝者。第八屆大賽第八屆大賽於2009年4月10日啟動。復賽於2009年9月13日在北京金碼大廈舉行,最終122名考生獲得優勝獎。第九屆大賽[1]第九屆大賽於2010月4月15日啟動。復賽於2010年7月10日舉行,最終553名考生獲得優勝獎。並首次增加了決賽,通過決賽的夏令營和總決選的晚會產生賽事的冠、亞季軍。編輯本段賽事規則參賽費用以第十二屆全國創新英語大賽為例初賽:80元/人復賽:200元/人總決賽夏令營:暫未出,往屆為3000元/人以上[2]。[3]
相關問題
操作程序初賽試題的命制大賽有成文的初賽試題命制原則,對命題教師的資格、命題范圍、難度、試題的採用、公布過程都有明確的規定。題目的科學性是確保大賽成績的基礎和關鍵。初賽答卷的徵集和整理初賽有明確的考試期限,網上聽力考試為了力主公正,每個學生的考試將由系統全程監控,考題由系統隨機抽取,考試結束成績由系統給出。同時對作文答卷卷面也有一定的格式要求。截稿後,答卷經過整理和覆名處理後,裝訂成冊後方可提交評審。初賽評審程序聽力考試的成績由系統自動生成,初賽作文有一套嚴格的評審程序,對與初賽有關的各個細節都有明確規定:如評審地點的確定、評審指導小組及指導小組負責人的產生辦法、評審成員(高校和中學英語骨幹教師)的資格和數量、評審組分組辦法、標准培訓及試評程序、評卷原則、登分辦法、評卷交接程序、復議程序等都有詳細規定。在評審過程中組委會嚴格執行評審程序,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力保評審工作的客觀、真實、公平和公正。確定復賽名單復賽名單根據大賽擇優規定產生,名單一經確定即將復賽通知同時發布在大賽官方網站「創新英語網」,並在中國著名教育網站搜學網、新浪考試頻道等發布,並隨即刊登在最近一期《高校招生》雜志上,供學生、家長查詢和監督。復賽試題的命制和採用復賽試題命制原則同樣對命題教師的資格、命題范圍、難度、試題的採用、公布過程都有明確的規定。與初賽命題不同的是,為了確保復賽試題的保密性,組委會同時向3~5所高校徵集大賽試題以組成題庫,所徵集的試題由命題老師裝袋密封並簽章,交大賽組委會工作人員保存於保險箱內。復賽開賽前半小時,在公證處確認這3~5套試題袋密封完好以後,由學生代表或組織學生參賽的中學教師代表當眾隨機抽取一套,作為當屆大賽復賽試題。復賽賽場組織集中進行的復賽必須有嚴格的要求和標准才能確保大賽井然有序,才能提供給每位學生一個良好的、公平的競爭環境。因此,復賽各個環節的時間安排都有明確的規定,如何時抽取試題、何時復制試題、考生進場時間、答卷時間、交卷時間都作了嚴格的限定。同時,大賽通過「監考須知」、「考場須知」、「考場記錄表」等規定對考場紀律、規程做出了嚴格要求。考場的布置、監考人員的設置等均參照高考同類標准執行。復賽試卷的收集和密封收回試卷的程序執行高考相關要求。由於復賽答卷紙參照高考答卷紙格式設計,因此確保了答卷密封質量。密封答卷同樣採用高考試卷的密封方式。經過密封和編號後的答卷方可交給復賽評審組評審。復賽評審程序復賽評審程序和要求基本與初賽相同,但評審組不再有中學老師參加,均為參與高校英語學科在職專家或教師。評審指導小組負責按照評審程序組織評審工作。每一份試卷必須經兩位評卷教師評審,取其平均分作為該份試卷的得分。如果兩位評卷教師的評分差距超過了規定的分值,則交至評審指導小組組長評審,其評分為該份試卷的最終得分。這一措施有效地保證了評卷質量。產生優勝者名單評審結束後公證處工作人員當場登記分數並對成績進行排序,按照擇優規則選取優勝者。名單當場確定,並交公證處存檔。後續工作復賽結束後還有相當多的後續工作。組委會向優勝者發出證書的同時,隨信寄給優勝者一封信,詳細告知優勝者享受參加高校錄取優惠條件的程序和注意事項,並附「高考信息表」一份,供優勝者在高考志願確定後,將填報志願情況反饋給組委會,以便組委會及時將反饋信息表傳遞給相關高校。公證和公示制度為了確保大賽各個環節公平、公正、公開,大賽組委會在復賽階段聘請了北京公證處公證員為大賽作全程公證。查驗試題袋、隨機抽取試題、復制試題、監考、答卷密封與裝訂、評審、登分、排序、產生優勝者名單等全過程均由公證處現場監督。評卷原始記錄和優勝者名單當場由公證處拷貝存檔。大賽堅持每個階段操作公開、透明。首先,我們在《高校招生》雜志和大賽官方網站「創新英語網」公示了了參與高校給予大賽優勝者的錄取優惠條件,讓學生充分了解高校的招生政策和注意事項。其次,我們在《高校招生》雜志和官方網站和幾大教育門戶網站上公示了復賽名單、優勝者名單和錄取名單,公開接受社會監督,以確保大賽結果的真實性和嚴肅性。同時也為高校挑選高素質、高質量的優秀學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賽連續三屆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辦,北京林業大學招辦主任張闖親自參與了這兩屆大賽組織的全過程,他非常感慨的說:大賽組織得很好,讓高校很放心,通過這樣的大賽選出來的學生我們是滿意的。
『伍』 最美校服女生大賽,如圖女生的名字
這個除了人肉搜索很難找的到
『陸』 辯論賽:中學生是否穿校服(正方) 例子啊,或者多一點理由的
中學生應該穿校服
理由;學生校服是由學校規定的統一樣式的學生服裝,
1.校服可以使學生在身份感上區別社會其他人,因而有了學生自身的約束力,有 一種象徵的意義。 校服對於中學生來說,就是身份的象徵,情況跟社會上不同職業的人需要穿著不同的制服一樣。例如警察要穿著警察制服,消防員需穿消防制服等;同樣地,學生自然便要穿著他們的制服——校服了。這樣,我們就更易分辨出不同階級的人,還有他們的職業;
2.校服還可以產生一種平等感,對於避免攀比之風在校園里出現都有積極意義。穿校服可消除當前越來越突出的學生講穿著、講排場、互相攀比的不良風氣,對一些低收入的學生家庭來說,並無壞處,
3.穿校服可以節省學生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更有利於讓學生好好學習
4讓學生統一穿校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
5穿著校服可加強學生的紀律性。除了說穿著校服整體上看來較為整齊外,還可時刻提醒學生,讓他們認清自己的身份,不斷留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如此,學生的紀律亦大大的加強了。
6.除此之外,學生穿著校服,對於學校來說,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學生穿著校服上學,除了看上來整齊,學生的紀律性提高,那所學校對外便得到一個良好的聲譽了。所以中學生穿著校服上學,不是沒有其好處的啊
青春,活力,陽光的特質,而校服恰好符合這些特點。所以,穿校服服不僅不會顯得老土,而是陽光,活力的代名詞。菁菁校園,無處不張揚著春潮熱力;年輕的歡聲笑語充斥著每一個角落。而校服——正是這飛揚青春最直觀、最生動的載體,是校園里永遠流動的風景。大力發展我國的校服文化已勢在必行。
『柒』 最美校服女生的比賽情況
遼陽女孩排名暫列第一
截至昨日下午4時許,已經有2萬多名網友參與這次決賽投票活動,其中來自遼寧遼陽縣一高中的@高晴Sunny獲得了眾多網友的支持,獲得9300餘張選票,暫時排名第一。
稀里糊塗入圍了挺開心
昨日中午12時許,記者來到遼陽縣一高中,正趕上學校午間放學。不少身穿藍白相間校服、稍顯稚嫩的學生,正在外出就餐。
經過多方打聽,得知入選這次活動的女生叫高晴,是該高中二年級的學生。
聽說要采訪,高晴有些拘謹。她說,這個活動只是網上發起的,學校的不少學生和老師並不知道這件事情。
說起如何參加這次活動,高晴說自己也是糊里糊塗地就入圍了。在今年夏天的時候,她穿著校服拍了一組照片,發到自己剛剛注冊不久的微博上,並參與了一個話題。
後來在9月份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入圍了「最美校服女生」的票選活動,覺得挺好玩,而且那麼多人支持自己,覺得挺開心。沒想到最終入選了10人的決賽。
只當作學習生活小插曲
高晴說,活動給自己並沒帶來什麼影響,只是有時學校的學生能認出來自己。課余的時候,她有空會看看微博,看看網友的留言。她說,有正面的評價,也有不好的評價,這些自己並不是很在意,畢竟自己就是一名學生,平時主要就是學習。
對於這次活動的結果,高晴說自己並不在意。得到那麼多網友的支持,就已經很高興了。當下自己是一名高中生,就該過高中生的生活。「這就是我緊張而平靜的高中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
並沒有覺得自己很漂亮
不少網友看到高晴的照片,稱贊其漂亮、清純。「那麼多人稱贊我,我當然很高興了」高晴說,但沒覺得自己有多漂亮,女生愛美無可厚非。但作為一名女生,最重要的並不是相貌。「我現在上高中,比如要努力學習,要掌握一些才藝特長。平時穿校服也要乾乾凈凈的。這些都要比注重相貌要重要多了。」高晴笑著說。
高晴說,感謝那麼多網友支持自己。自己當下要做的,不是更多地去關注這個活動,而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將來考入理想中的高校。
『捌』 學校運動會比賽的時候都必須穿校服嗎
這個事情,必須按照學校的要求做。
褲子緊,只能自己想辦法了……坐在觀眾席上肯定要統一著裝。下場比賽的話,應該可以自由一些了。
『玖』 假期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穿校服好嗎
很好啊,因為校服代表著學校!不過也要看是什麼比賽…
『拾』 硬筆書法比賽要穿校服嗎
如果學校沒有統一著裝要求的話,可以不用穿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