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五大秘訣防止個人破產
已有三成的都市人「不幸」成了資不抵債,入不敷出的「負翁」。
有社會學家預言,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的都市「負翁會愈來愈多。其原因是,在一個沸騰的市場環境下,人們的消費慾望、投資慾望都是最猛烈的時候,有成功必然就有失敗,中國將會出現更多的財富巨頭,也會出現更多的「負翁」。
都市「負翁」浮出水面
對於負資產,許多人印象最深刻的也許是香港明星因資不抵債而走向破產。香港地區已有兩成置業人士負資產;隨著美國經濟的衰退,美國個人債務目前達到歷史最高點,個人破產數量也急劇增多。
而對許多內地人而言,負資產顯然已不僅僅是學術研究的課題,更不是對演藝名人落魄的旁觀,而是真實地出現在身邊和柴米油鹽汽車房子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一個來自上海的消息讓很多人心驚肉跳,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總支出為7591元,而同期上海市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870元。收支相抵,上海市民的「財務缺口」達721元。
這種調查統計顯然具有某種普遍性,有人分析認為,北京的人均收入不及上海,房價卻高於上海,「財務缺口」更大。
中關村某企業部門經理李洪融,拿著超過5000元的月薪,但是他仍然在為自己的經濟狀況擔憂。李洪融已經29歲,他對筆者說的第一句話是:「現在的壓力特別大。」他上個月剛在朝陽區買下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因為沒有更多的積蓄,面對50餘萬的總價,他選擇了按揭付款的方式,每月向銀行還款近3000元,期限是20年。
除了房子,李洪融還在平安保險公司投了分紅商業保險,平均每月需繳納200多元。因為女朋友催得急,李洪融去年結了婚。從婚宴到拍婚紗照、買東西他花了近10萬元。為此,他不得不每月從存款中拿1000多元返還銀行的貸款。毫無疑問,李洪融已經成了一個「負翁」。他對筆者說,現在最擔心的日子就是每個月的月初,因為這幾天,各種各樣的催款通知單都會如雪片般向他飛來。
有調查顯示,像李洪融一樣已經成為「負翁」的人群已經達到34%。
隨著信用消費的日益普遍,個人和家庭的負債生活和消費現象,是繼企業負債經營現象後的又一個時代特點。在此過程中,部分「中產階級」轉眼就成了「負產階級」。
超前消費和投資失誤惹的禍?
上海有媒體分析,「財務缺口」的產生與年輕市民購房建房支出快速增加有關,北京亦然。如今在內地,越來越多的高薪打工族和高消費群體選擇向銀行抵押貸款購房、買車。仍是來自上海的相關資料顯示,上海市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僅2002年1-9月份的貸款新增額就超過2001年全年的貸款額,達257.6億元,以按揭及公積金貸款戶數算,平均每戶貸款40萬元。
社會學家分析說,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觸摸到小康的生活水平,超前消費沒人動員,沒人宣傳,也沒有人用榜樣的力量感召,水到渠成地來到我們的身邊。大到商品房、汽車,小到家電,甚至一支口紅,你都可以通過貸款的形式買了再說,用了再說。有了個人貸款,你未來5年、10年,甚至更長時期內的消費計劃都可以輕而易舉地變為即期消費。
但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很多人迷失了方向。可以透支的信用卡是「負翁」一族的最愛。北京招商銀行信用卡部門負責人程先生告訴筆者,他們每個月都會向外發放一定數量的信用卡,「我們這種卡主要是用來引導消費,最高可以透支5萬元,據我們統計的結果顯示,喜歡持卡透支消費的人群中,以年輕人為主,而這一部分人也往往占最後壞賬比率中最高。」程先生苦笑著搖搖頭。
上海的調查還顯示,除了有56%的調查對象認為超前消費最可能讓自己成為「負翁以外,有15%的調查對象表示,自己可能因為投資失敗而成為「負翁」。事實上,個人投資失敗也是產生「負翁」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這樣的人也在不斷增加,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個人投資的膽量也愈來愈大,但是風險也愈來愈大,自然出現「負翁」就不足為奇了。
用破產制度給「負翁」減「負」
海南地產熱,既製造了不少富翁,也讓不少人血本無歸。
「負翁」的負面效應正在浮現水面,據了解,北京朝陽法院近期連續受理了96起住房貸款合同糾紛案,涉及貸款總額超過億元。
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下屬的支行紛紛將貸款購房不還的借款人及作為擔保人的開發商訴至法院。法院人士稱,該類案件還有陸續增長的勢頭。
「負翁」問題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對外,會對國有和他人資產構成侵害,對內,影響自己的信譽、給自己的經濟和精神造成壓力。那麼,怎樣來解決日益凸顯的「負翁」問題呢?我國著名破產專家曹思源接受媒體認為:我國應建立個人破產制度,完善信用擔保機構。在個人資產遠遠小於個人負債、無償還可能的情況下,實施個人破產制度。
「個人破產可保護負債者的基本生活,防範銀行風險。」北京華堂律師事務所國際金融資產部主任楊兆全表示,在個人破產申請獲准後,破產人的債務可以獲得豁免。當然,同時需要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如:個人破產後,在一定的期限內,不得進行高消費,不能購置房產、汽車等高檔物品,甚至對於日常的生活標准也作出嚴格的限制,並在進行消費信貸時給予更嚴厲的條件。他介紹,現在國內不少人對公司破產耳熟能詳,但對個人破產比較陌生。其實在西方,正是有了個人破產,才帶動了成熟市場經濟的出現。先有個人破產,才有公司破產,公司破產不過是個人破產的放大和延伸。特別是歐美國家,人們比較富裕,信貸消費很普遍,會出現因為個人對未來預期過高,或個人工作生活巨大變動引發的債務危機。而個人破產可以保護債務人的基本生活。
此外,專家們還認為個人破產制度實施的最重要基礎就是個人信用制度的健全,同時要完善信用擔保機構,由政府出面籌資組建消費信貸擔保公司,為個人信用消費提供擔保,轉嫁個人違約風險,消除銀行後顧之憂。
五大秘訣防止個人破產
有報道稱,雖然金融風暴已經過去了多年,香港人最怕聽到的一個詞仍舊是「負資產」。但如同洪水猛獸的負資產,在投資界人士看來,卻並不是沒有辦法制服的。
筆者在采訪中,將不同的專家的建議和辦法總結為防止成為「負翁」走向個人破產的五大秘訣———
一要控制個人債務。一般的原則是,個人負債不要超過個人總資產的50%,否則家庭資產的安全性就會受到威脅。
二是購買適當的保險。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購買充足的適當品種的保險,是保障家庭的航船平穩航行的重要保證。
三要避免過度消費。過度消費雖然不會直接導致破產,但卻是破產的根源。
四是不要持有兩張以上的信用卡。信用卡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信用卡透支也是導致個人破產的最重要原因。清理多餘的信用卡是避免過度信用卡消費的有效手段。
五是小心控制投資風險。風險和收益是投資的雙生子。在收獲投資收益時一定不要忘了風險是與其時刻相伴的,在此特別要提到的是房地產投資。由於房地產投資的流動性差,這對安全性是極大的損害。同時由於可以貸款,通過貸款又將風險成倍地放大。
中華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