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戀愛問題還是需要慎重的對待,如果處理不好的話造成的後果是比較嚴重的。早戀這件事情一直都是被不允許的,但是越不允許學生就越想去做。校園中早戀的人並不少,老師對待早戀這件事情也是很頭疼。老師知道的道理和閱歷肯定是要比學生多的,所以他們知道早戀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或者說很多老師都是這么經歷過來的。有一部老師的處理方式很嚴厲,抓到早戀後就叫家長,然後讓其中一位退學,這樣的處罰方式簡直是聞所未聞。過於強硬的方法反而無法起到很好的效果,就像很多早戀的學生並沒有聽取老師和家長的意見,兩人的感情反而在這種情況下更加堅定了。
Ⅱ 為防止學生早戀,校長設計「特殊」校服,誰早戀看得一清二楚,你怎麼看
說到校服,很多人學生都一臉的嫌棄,幾乎從開始上學起一直到上大學之前,每個學校都會要求學生穿校服。
而校服也成了學生不想穿,但是必須要穿的一件衣服。
從春季校服到冬季校服,校長給學生准備了每個季節的校服,校長讓學生穿校服,是讓學生不過分關注穿著,不形成攀比,讓學生一門心思都放在學習上。
但是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特別是到了高中的時候,就開始比較叛逆。
虛榮
孩子到了青春期,都會互相有了攀比,有了虛榮心,讓父母給買昂貴的奢侈品,鞋,書包,喜歡在同學面前炫耀。
而相應也更加註重自己的打扮,染個頭發也是常事。
Ⅲ 「防早戀校服」火了,越到晚上越「明顯」,你擔心孩子早戀嗎
相信對父母與老師而言,孩子的青春期是他們最不希望經歷的一個時段。雖然,孩子的生長發育速度會達到一個相當高的水準,但同時他們又會表現出高度的叛逆,不肯聽從教導。更為關鍵的一點是,孩子在荷爾蒙的作用下,會開始關注身邊的異性,以致出現早戀的情況。
為了防止孩子早戀,家長與老師可謂是使盡渾身解數,但大多數時候並沒能順利阻止這種現象的發生。一位校長的巧思卻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據悉,這位校長在校服的製作方面,加入了夜光條。這個設計看似簡單,但在預防早戀的問題上的確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到了晚上,這些白光條就會發出光芒,幫助老師更好地發現哪些學生在昏暗環境之中談情說愛。此外,由於加入了夜光條的設計,學生在晚上外出時,也能及時地提醒周圍的司機與行人,更好地確保了孩子的安全。
校長對校服的改動,很快就得到了眾多網友的認可,這位校長也被網友們譽為"天才"。但這樣一件校服,真的能夠很好地規避早戀的問題嗎?其實不然,這樣一種舉措依然會存在一定的監測盲區。
Ⅳ 校長設計「防早戀校服」走紅,晚上效果很明顯,你覺得這樣能起到作用嗎
當孩子進入到青春期之後,此時,很多家長就會擔心孩子在學校里發生「早戀」的行為。
在家長和老師眼中,不僅會直接影響到學習成績,一旦沒有把握好尺度,還會給雙方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
為此,不少老師和家長都達成了統一戰線,在孩子讀書期間,密切溝通,嚴防死守,堅決杜絕早戀行為!
甚至為了不讓學生們有機可乘,有的老師還在校服上動起了腦筋。
Ⅳ 校長為防學生早戀,設計「特殊」校服:面對早戀,究竟該如何做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豆蔻年華,情竇初開,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由於時代的變化,現在孩子情竇初開的年紀,恰好是學業壓力最大的年齡階段,每個孩子都在社會和家長老師的鞭策下拼盡全力向前奔跑。
時間對他們來說非常寶貴,能用來學習的時間絕對不能用做其他。但人性又很難違逆,對異性的好奇幾乎不會因為繁重的學業,而自己消失不見。
因此,家長和校方真是想方設法地圍追堵截,在青春期談過戀愛的人想必會有非常深刻的感受,那游擊戰打得叫一個漂亮。
比起干涉,你的支持和理解會為探索世界的他們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激勵他們去創造更多可能。
優質的父母和教育者,應當有足夠廣闊的格局,而不是緊緊盯著孩子的成績,只有不焦慮於眼前的人,才有可能展望未來。
Ⅵ 學校設計「防早戀校服」,越到晚上越明顯,為什麼00後集體崩潰
我國的校服曾經被很多學生吐槽著,大家都羨慕歐美日韓的潮流校服,可是我們總是穿著寬松的運動風校服,能夠自主挑選的只有藍白、紅白的搭配色。
其中校服製作這么「土」的原因,有人提出其中一個就是為了防止早戀,大家都穿的一樣,凸顯不了個人美,就不會引起外貌上的比拼。
2.傾聽
學會傾聽孩子們的想法,不要一聽到「早戀」、「異性」就覺得是洪水猛獸,如今網路世界飛速發展,想要阻止一個人與外界斷聯,是非常不可能的。
我們應該傾聽孩子們的想法,傾聽孩子們對異性的困惑,並且幫助解答孩子們的疑問。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們,對一個人有好感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們應該先做好自己,才能成為更好的人,更值得被愛的人。
3. 引導
如果發現孩子有了「早戀」的傾向,不要急於質問和要求分開,可以慢慢引導孩子注意保護自己,還是要以學業為主。如果盲目阻止孩子,可能引起強烈的逆反心理,造成不可逆的後果。
要告訴孩子什麼事是現在不能做的,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不要在讀書的年紀,耽誤了自己的前程。
Ⅶ 中國校服應該改革 議論文
運動式校服的主要特點,一是去性別化,青年男女的性別差異被同樣寬松肥大的服裝抹平了,二是審美上的粗鄙化。
去性別化,折射出部分教育管理者對女性身體和性的恐懼,這種恐懼源於中世紀式的禁慾主義傳統。身體,特別是年輕女孩子的身體,被看作一種具有威脅性的、難以把握的危險現象,不得不受到文化過程的充分控制和管理。而有些教育管理者則樂於通過去性別化的校服對學生青春期正在發育的身體進行簡單有效但卻違背人性的「規訓」。例如有些家長認為過於好看的校服會讓學生早戀。曾經南京一所中學要給學生定做「韓版」校服,因反對的家長太多,學校終於放棄了這一計劃,將校服改回了運動服。
至於審美上的粗鄙化,則深刻地反映了我國基礎教育中美育的缺失,以及對學生基本人格尊嚴的忽視。穿上這種校服,學生恐怕很難有被尊重、被重視的感覺。說嚴重一點,這是對學生人格的粗暴踐踏,不是育人,而是毀人。有調查顯示,我國絕大多數中學生及家長對校服的滿意度極低。而網路上對中國式校服的全民吐糟,充分說明了那些曾經身穿運動式校服長大的青年一代的不滿。
一個國家的校服是文化、教育、歷史的縮影,它不僅是一種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手段,同時也反映了一所學校甚至一個國家的辦學宗旨和學生的精神面貌。男女區分的校服,有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形成良好的性別認知。美觀時尚的校服,則有助於學生養成自尊自信、優雅從容的良好氣質。
不客氣地說,中國式校服是教育改革中最保守頑固的堡壘之一,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