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果園周邊種植的帶圪針的灌木是什麼樹
「圍園綠籬笆」--馬甲子
馬甲子,鼠李科馬甲子屬灌木,具刺,生於山地、平原,野生或栽培。枝葉根花果均葯用,可解毒消腫,止痛活血;根可治喉痛。由於它全身是刺,連鳥都不敢接近,又名「鳥不站刺、鐵籬笆」。
❷ 馬甲子和枳殼是一種植物嗎
不是的,馬甲子枳殼翹是兩種不同的植物。
❸ 這是什麼植物,根部有凸起
菝葜[bá qiā] (百合科菝葜屬植物)
菝葜(學名:SmilaxchinaL.):多年生藤本落葉攀附植物。根狀莖粗厚,堅硬,為不規則的塊狀。葉薄革質或堅紙質,圓形、卵形或其他形狀,下面通常淡綠色,較少蒼白色。傘形花序生於葉尚幼嫩的小枝上,具十幾朵或更多的花,常呈球形,花綠黃色,雄花中花葯比花絲稍寬,常彎曲;雌花與雄花大小相似,有6枚退化雄蕊。漿果熟時紅色,有粉霜。花期2-5月,果期9-11月。
生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林下、灌叢中、路旁、河谷或山坡上。琉璃蛺蝶幼蟲的主要食物之一就是菝葜。若種植可在3月播種。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各地和日本,產中國西南、中南及華東,朝鮮、日本、緬甸、越南、泰國、菲律賓。
❹ 什麼季節移種馬甲子苗
馬甲子採取育苗移栽,初春在馬甲子苗春芽萌動前起苗栽植,在種綠籬帶的位置開挖50厘米寬、50厘米深的種植溝,適當施於有機肥,回填土後種植,種成2行,「品」字形栽植,株行距以20-25厘米為宜。栽植後3年左右即可長成高2米左右、寬80厘米左右的綠籬。
馬甲子又稱馬夾刺、鐵籬芭、雄虎刺,為多年生木本植物,屬珍稀樹種。馬甲子不同於圍園勒,也不是枳殼,是名不見經傳、不見報道的奇特刺樹種。它不需嫁接,不用扦插,只用種子繁殖。
馬甲子為落葉植物,極耐低溫,大凍不死,可耐-12℃以上的低溫,即使受凍也只尖部一小段。而圍園勒極不耐寒,溫度較低時,會連根部凍死再不回生。馬甲子易種粗生,第1年就可長成0.8~1米高,2~3年可達3米以上。其木質堅硬、針刺密布,筆直壯觀,牲畜、小偷休想「入雷池半步」。是果園、菜園、苗圃、庭院、機關學校等必備的上等圍園活材料,還可作果園的防護林,防旱、防寒、防風,改善果園小氣候等。
❺ 馬甲子的繁殖培育
1.播種時間,一般11月上旬到來年2月底晴天播為最好。
2.播前的土地准備,苗圃的准備苗圃應選擇有水源的地方,廂面整成1.2米寬,溝深30厘米,寬40厘米,每畝施腐熟的糞水200公斤,種子播量15公斤,以條播方式最好。
3.播種前浸種2-3天,讓種子充分吸水,撈出後按種子與鋸木屑體積1:4的比例充分拌勻,播後鋪蓋糠殼或稻草,泥溫在12℃以上一個月左右出苗,苗高可達60厘米以上,當年秋冬落葉後或第二年春季發芽之前可以出圃。
❻ 鐵籬笆樹也就是馬甲子能在東北種植嗎,冬天凍不死嗎
用馬甲子作綠籬圍護果園等場地,綜合效果比磚土竹等作圍籬優越:其一,馬甲子適應性強、易種且速生,從育苗定植、到籬笆成型僅需2-3年,一般株高可達2米,且病蟲害少、耐旱、耐瘠、管理容易;其二,馬甲子為多年生灌木,木質堅硬針刺密布圍籬效果好,如不加修剪樹高可達4-6米,能作防護林既可防風、防旱、防寒、防禽畜進園。其三,馬甲子抗寒性強,能耐-15℃的低溫,不會因凍害而枯死樹,最適用我國的北方廣泛種植。其四,馬甲子與蘋果、梨等果樹不同科,故而一般沒有共生性的病害,如天牛、潛葉蛾等互不傳播。其五,馬甲子作圍籬成本低,植造一米籬笆只需要4-5株苗耗資在0.2元以下,成本只有竹籬的四分之一,磚牆的百分一。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馬甲子用於高速公路兩旁作籬笆之用。
❼ 鐵籬笆樹三月份可以育苗嗎
三月份不適合育苗。一般種植鐵籬笆樹的話選擇在10月到11月比較合適,這個時候天氣不冷,但是也不熱,適合種子發芽,如果10月前,可能天氣有點熱了,11月後,天氣就有點冷,都不適合種子發芽。
❽ 怎樣種馬甲子種子播種技術
馬甲子播種面積一般包括播種、覆土、鎮壓、覆蓋和灌溉等工序。
1. 首先播種,將苗床整好,用條播或撒播的方法將馬甲子種子播下。
2. 馬甲子種子播下後及時覆土,一般覆厚度是1厘米左右。選用疏鬆土壤或木屑、細沙等都可。蓋土厚度要一致,要求均勻,否則出苗不齊,影響苗的產量及質量。
3. 鎮壓可使馬甲子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使馬甲子種子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利於馬甲子種子發芽。
4. 覆蓋的目的是保持土壤濕度,調節地表溫度,防止表土板結,減少雜草等作用。覆蓋的材料有草簾、薄膜等,這些材料在大部分馬甲子苗出齊後應及時撤除。
5. 一般在播種前要灌足水,馬甲子播種發芽階段盡量不澆水,如氣候乾旱,土壤水分不足時必須澆水,以保持濕度,利於馬甲子種子發芽。
❾ 馬甲子的生長特性是什麼
【原形態】 馬甲子 灌木,高達6m。小枝褐色,被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5-9mm,被毛,基部有2個紫紅色針刺,長0.4-7cm;葉片紙質,寬卵形、卵狀橢圓形或圓形,長3-7cm,寬2-5cm,先端純或圓,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稍偏斜,邊緣具細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無光澤,兩面沿脈被棕褐色短柔毛或無毛,基出脈3條。花兩性,聚傘花序腋中,被黃色絨毛,花小,直徑6mm,黃綠色;萼片5,三角形,長2mm;花瓣5,匙形,短於萼片;雄蕊5,與花瓣等長或略長於花瓣;花盤圓形,邊緣5或10齒裂;子房3室,花柱3深裂,柱頭槌形。核果林狀,被黃褐色或棕褐色絨毛,周圍具木栓質3淺裂的窄翅,直徑1-1.7cm,長7-8mm。種子紫紅色或紅褐色,扁圓形。花期5-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0m以下的山地或曠野,野生或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生長適溫25-30℃,不耐寒,要求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採摘種子後,放於濕沙內貯存。翌春2-3月將種子篩出,將種殼春碎,即可播種。按行距20-25cm開橫溝,溝深5cm,把種子均勻插入溝內,覆蓋細土1-2cm,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1hmZ用種子45kg。培育2年後,當苗高40cm以上時移栽。移栽宜在冬季落葉後,或早春未萌發芽前進行,按行株距60cm×30cm開穴,每穴栽1株。
【性狀】 乾燥的根,上部較粗壯,下部有分歧,外表有細縱皺,並殘留少數須根,質堅硬。
❿ 有誰可以提供一下獨角蓮的種植技術和種子價格、售價嗎
獨角蓮種植技術:
1. 播種時間主要是在秋季和春季,秋季播種的話可以隨采隨播,春播的話,可以先沙藏種子;
2.育苗的時候,可以將苗圃做成平畦或高畦,每畝地提前施入5000斤的腐熟農家肥。
3.播種的時候,覆土不用太深,3厘米皆可,然後用鐵杴輕輕拍實;
4.後期移栽的時候,需要帶土球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