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身體溫度。
2、常看體育節目就會知道不僅僅是游泳選手在賽前或者比賽間隔要這么做,例如足球、網球、籃球、體操等很多運動員在以上的時段也都需要穿上衣服來保持身體的核心溫度,避免身體失溫。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在上場前僅僅需要簡單的熱身就能夠讓身體機能活躍起來,達到更好的競技狀態。
B. 北京冬奧會的羽絨服是中國提供的嗎
北京冬奧會的羽絨服是中國提供的。中國製造羽絨服,都來自福建這座小城5日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產生首枚金牌中國隊以0.016秒優勢奪得首金,它的背後有來自福建品牌安踏送出的。
作為北京2022冬奧會的官方體育服裝合作夥伴,安踏全面助力本屆冬奧會賽時制服裝備,為本屆冬奧會15個大賽項目中的12支中國國家隊打造比賽裝備,是支持中國國家隊比賽裝備最多的運動品牌。
設立特許的新品
由北京冬奧會官方合作夥伴——安踏公司設計生產,創意來源於中國參加平昌冬奧會的奧運代表團著裝白色火焰,彰顯青春時尚個性。此次推出的羊絨系列特許商品,原料選取內蒙古大草原的放養絨山羊。
經過56道工序製成的百分百羊絨針織衫,以及原色羊絨針織帽衫等,配合帽子、手套和襪子等保暖配飾,旨在為廣大消費者帶來貼身溫暖。作為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奧運會紀念品,新穎別致的徽章套章也是本次重點推薦的上市新品。
本次推出的徽章更加註重系列化,通過方寸空間展示冬奧會的魅力及冬季運動項目,包括冬奧會舉辦國特色徽章系列組合、運動造型系列徽章組合、和冰壺運動組合徽章套裝等。
C. 波司登羽絨服廣告世界因你而美麗的女主角叫什麼名字
周樵,1997年進入深圳潮洋製作有限公司,成為該公司簽約模特。1997年獲得第一屆廣東模特大賽冠軍,並進入新絲路全國超模大賽「十佳」。周樵現居深圳,工作地點主要在香港、廣州。
簡歷:
1997年進入深圳潮洋製作有限公司,成為該公司簽約模特
1997年第一屆廣東模特大賽冠軍,並進入新絲路全國超模大賽「十佳」。
2005年成為繼Za的第一代品牌代言人莫文蔚後的新一代代言人
2005年《大冒險家》飾:柯韻姿
2006年電影《慾望70》女主角
主持:
《流行旋風》《城市畫報
D. 陸子藝是誰!
童星 很可愛的!
姓名:陸子藝
(乳名:甜甜 英文名:Ivy lu)
性別:女
民族:漢
出生日期:2001年2月24日
身 高:125厘米
體 重:22公斤
生肖:巳蛇
血 型: O型
星座:雙魚座
籍貫\現居地:北京
就讀學校:北京景山小學
特 長:表演,朗誦,主持,唱歌,舞蹈,鋼琴,踢踏舞,輪滑,滑冰
獲獎情況
2008年東城區奧運禮儀小標兵
2007年新絲路全國少兒模特大賽北京賽區冠軍
2007年愛我中華第三屆全國青少年音樂與舞蹈大賽少兒組舞蹈特等獎
電影、電視劇
電影:
《命運呼叫轉移》(范冰冰組)
導演:林錦和(台灣)范冰冰組 飾演:女主角小時候
《墮落的天使》
飾演:女主角小時候
《愛人香》
導演:吳濤 飾演:小雨薇(女主角小時候)
《春風鎮》
導演:伊崢 飾演:小蔣遙(女主角小時候)
電視劇:
《生死諜戀》
導演:林龍、華安
飾演:小瀟雪(女一號小時候)
《媽媽為我嫁》
導演:陳朱煌(台灣)
飾演:小佩珊(女一號小時候)
洪平平(男女一號的女兒)
《紙醉金迷》
導演:高希希
飾演:魏涓涓(男女一號的女兒)
《倚天屠龍記》
導演:張紀中 飾演:小楊不悔
大型活動
2007年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和 成龍共同啟動倒計時儀式
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奧運會中國迎聖火儀式
2007鳳凰衛視——影響世界華
人盛典頒獎典禮
2008年「兩岸同心、共建家
園」大型賑災晚會(領唱)
2007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
會
2008年新絲路全國少兒模特
大賽主持人
2007年六一大型兒童主題連環
畫<十二吉祥>主持人、領舞
參加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成長在線》訪談節目
2007央視《舞蹈世界》踢踏舞 大賽特邀小嘉賓
2007央視《五洲同樂》詩朗誦
2007電視劇《悲傷時唱首歌》發片會
2006年央視少兒頻道大型情景
劇《夢想樂園》飾演小丑魚
2006海南三亞旅遊文化節發布會
電視廣告
中國電信(姜華)、
中國網通、
思念湯圓(成龍)、
麥當勞(郭晶晶奧運版)、
麥當勞(奧運小冠軍個人版、集體版)、
華夏基金(1、2)、
美克美家、
315公益廣告(王小丫)
舒蕾洗發水(唐鄢)、
蘇寧電器(孫儷、潘瑋柏)
天下第一街(宣傳片)
央視少兒頻道片頭、
北京台7日7頻道片頭、
上海數字頻道片頭、
江蘇衛視片頭、
九龍齋酸梅湯、
突破電氣、
標致汽車、
飛度汽車、
威志汽車、
天獅葯業、
太陽石葯業、
快克葯業
香山瓜籽、
青逸堂、
李寧、
鈣多幫、
洪恩英語學習筆、
魔冰兒童飲料
MV
奧運倒計時100天歌曲
《北京歡迎你》、
許 飛《愛自己》、
熊汝霖《天使之光》、
王 燕《走進東方的故事》
平面廣告
中國網通(4M)、
惠普列印機、
佳能列印機、
突破電器、
好娃娃葯業、
童小鴨羽絨服、
《父母》雜志、
《母子健康》雜志、
《媽媽寶寶》雜志、
《精品折扣》六一封面
T台表演
派克蘭蒂2008春夏新款發布會、
2008色彩中國頒獎晚會、
2007國際時裝周、
2007國際婚紗及攝影展、
派克蘭蒂2007新款發布會、
韓國「綠典」2007春夏時裝發布會、
2006國際時裝周、
2006國際婚紗及攝影展、
2006「artini」珠寶發布會、
2006「水孩兒」童裝新款發布會
E. 冬奧會羽絨服是中國發的嗎
冬奧會羽絨服不是中國發的。羽絨服都是各國自備的。中國運動員穿的是中國安踏品牌的羽絨服外,還有比利時、紐西蘭、冰島、巴西等七個國家的運動員穿的也是中國的匹克品牌羽絨服,而這兩個品牌都出自福建的一個縣級市晉江。
作為北京2022冬奧會的官方體育服裝合作夥伴,安踏全面助力本屆冬奧會賽時制服裝備,為本屆冬奧會15個大賽項目中的12支中國國家隊打造比賽裝備,是支持中國國家隊比賽裝備最多的運動品牌。
冬奧會開幕式上的威海元素
2月4日舉世矚目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隆重舉行。開幕式上中國體育代表團身著色彩鮮明、造型干練的服飾腳踏簡約典雅的禮靴,無不彰顯出中國特有的熱情與優雅,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此次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出場服飾以及部分冬奧會志願者和工作人員身著的具有防護功能的工作服均由迪尚集團和北京服裝學院合作研製。這也是迪尚集團繼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和建黨100周年大會慶祝活動製造服裝之後,又一次參加國家重大項目。
F. 最強大腦中的主持人叫什麼名字
這位曾經的最佳辯手,因為跨界當主持人,又重新走紅了。已近知天命的年紀,他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做讓自己比較舒心的事情」
蔣昌建,1965年生於廈門,1993年帶領復旦大學隊在首屆國際大專辯論賽折桂,獲「最佳辯手」。2001-2005 擔任《楊瀾訪談錄》總策劃。現為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江蘇衛視科學真人秀《最強大腦》節目主持人。
復旦大學代表隊在新加坡比賽現場的合影,左一為贏得「最佳辯手」稱號的蔣昌建
「有請主持人蔣昌建!」
燈光、音樂、歡呼聲,演播室里一片歡騰。節目綵排進入到中意對手對決的項目流程。
站在舞台中心,蔣昌建操著流利的英文和來自義大利的「神眼」進行互動,逗得老外哈哈大笑。
演播室的上空忽然響起一陣驚雷般的呵斥聲:「蔣老師,讓翻譯來交流!你要裝作你聽不懂英文,行不行?」
多個機位同時CUT。這一環節反復排練,總導演的脾氣也越發火爆。舞台一旁,兩位年輕的現場導演扮著白臉,不時給予肯定:「漂亮」、「好棒」,譬如,在他對鏡頭一口氣說完一串長長的節目廣告合作贊助商名單的時候。
「真不是要show自己什麼特殊才能。站在舞台上,我有很多本能的反應。」趕著去吃盒飯的空檔,蔣昌建坐在化妝間里,總結著自己的種種不適應:「我早就有心理准備了。一旦跨越了專業領域,你就是一隻菜鳥。所以,任何對我的挑戰,我都准備接受。」
磨合中的磕磕碰碰和自我懷疑,都阻擋不了這位20年前紅遍中國的「最佳辯手」的人氣急劇攀升。自今年元月3日播出以來,蔣昌建擔當主持的科學類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一直牢牢占據夜晚10點檔的全國收視排名首位。
「智慧男神」、「性感大叔」……在網上,粉絲們用各種流著口水的花痴名號稱呼他們心中的偶像。一名女粉絲寫道:「真正的男神就算頭發斑白,雙眼也依然閃爍智慧光芒的。」
深夜11點半,長達10個小時的綵排終於結束。回到下榻的酒店,已換下工作服的「男神」蜷縮在厚厚的毛衣和羽絨服里,原本瘦削的身型越發顯得窄了一圈。他輕輕咳嗽著,抵制襲來的陣陣倦意,繼續著中斷的采訪,敬業守時,又講究效率。
明天,又是漫長的一天。
「我就是一隻菜鳥」
「智慧、中年、男性、有氣場、有幽默感、有談話功底。」
製片人桑潔一口氣拋出6個關鍵詞,來描述導演組對《最強大腦》主持人的最初定位。對這檔投入巨大的重磅真人秀節目,江蘇衛視上上下下都捏著一把汗。
2013年10月,蔣昌建收到邀請,請他擔任「理性、冷靜、善於提出質疑」的節目嘉賓。
聽完對節目形態和內容的描述,他覺得很不可思議,「我想我平時報刊雜志看得這么多,哪有這么多奇人?如果在舞台上能看這么多,任務又輕松,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到12月節目錄制前一周,負責和蔣昌建溝通的節目導演忽然對他說:蔣老師,你的位置要改變了,你來做主持人吧。「他們拚命想說服我,說你能上課么,如果你能上好一門課,那你就能控制好舞台,你就把舞台當課堂。」
待站到舞台中央,蔣昌建才發覺自己「被忽悠了」——「舞台和課堂完全是不一樣的。「燈光、機位、站位,和嘉賓、選手互動到什麼程度,我對主持人基本的ABC法則都不知道。現場的觀眾,我可以視作是放大了的課堂,但是,電視機前的觀眾,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是什麼,對主持人的期許是什麼,我完全沒概念。」
第一次綵排整整花了12個小時,從中午到深夜。「最大的問題不是語言,而是走位、流程的記憶以及找機位。」製片人桑潔回憶,「到現在,蔣老師還是不知道該看哪台機器。」
這位48歲的復旦大學副教授以一個新手的惶恐和努力,接受著節目組的現場「培訓」。
首回節目錄制,節目組給他的台本提示上寫著「簡訪嘉賓」,蔣昌建會和對方聊上足足半上個小時。待到剪輯時,這些談話被大段大段地刪掉。「他不知道哪些話題有效,哪些話題無用,所以寧可求全也不敢錯過。」
「就像一個新手開車上路,又操心手上又擔心腳下又要看路況,難免手忙腳亂。」一位編導說,「經過三四期錄像,蔣老師越來越駕輕就熟了。現在,他逐漸知道節目組要什麼、觀眾的點在哪裡了。」
回到當初定位主持人的6個關鍵詞,桑潔說:「我們兩相權衡,依然認為蔣昌建是符合《最強大腦》氣質的主持人。」
「其實,找任何人做主持都是一場賭注。我們既不想用熟面孔,又要氣質身份相稱,這本身就是難以兩全的事情。」她說,「蔣老師起碼做到了看成片的時候你會認為這個主持人很恰如其分,再也想不出第二個合適的人選。」
節目正式開播後,觀眾對主持人肯定的聲音占據了壓倒性地位。江蘇衛視另一檔黃金節目《非誠勿擾》的主持人孟非稱贊蔣昌建——「非常儒雅」。
讓蔣昌建在意的是批評聲:譬如,他的普通話不標准,「這個很難改」;譬如肢體語言過於誇張,「但是,我在日常生活就是這樣的。」他說自己糾結於兩個問題:「第一,那些是不是我應該進一步改進的地方;第二,是不是我能在短期內解決的問題。」
「有另外一種聲音說,這就是你啊,你的本性流露,不是在舞台上裝出觀眾想要看到的樣子。所以,我很糾結。」
談話間,他會習慣性地羅列「一二三四」的分析、層層遞進的方式論證,然後反問式地得出他要拋出來的結論——「那我要問另外一個問題:主持這份工作,對我意味著什麼?這是我的兼職,它不是我的職業。那我需要為這份兼職去制定一個走向專業的長期計劃么?我沒有答案。」
「生活就是這樣,湯湯水水加眼淚。」在節目中,蔣昌建的一句精彩點評戳中了屏幕前無數人的淚點,也讓人領教到當年辯手的口才。但他說自己的空間,其實很有限。
「這檔節目的核心內容是選手們的挑戰。我的角色是組織和控制節奏,當然中間也會做一些戲劇化的結構安排。所以,能把這個做好,我就算對得起工作了。」
和他一同在舞台上的,還有兩位職業「名嘴」:前鳳凰衛視主持人梁冬,台灣綜藝節目主持天後陶子。再加上中國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科學評審魏坤琳,「他們4個在場上對挑戰項目的理解、質疑、判斷和感受,彼此互動的語言總量足以支撐這個欄目。」
他對陶子的機敏尤為贊不絕口。「太聰明了。每當我有個暗示給她,讓她有所表達以烘托氣氛或者推動節目的情緒遞進,她馬上能領會,接得很快,知道這個節奏。」
「不是事先串通的,都是她臨時發揮的。陶子在現場提出的質疑,比你們看到的還多。她對挑戰項目的細節非常關注,很多項目,選手在上面做,她自己在下面做,譬如速讀、添字。」
急劇攀升的人氣,沒有讓蔣昌健滋生到電視主持界發展的「抱負」。
「我只是偶然選擇或者被選擇到這樣一個節目當中去而已。有我和沒有我,都不重要。我不會把它當作我的主業。」
做合適自己的事
晉升為「智慧男神」後,蔣昌建照常上課,照常到學校食堂吃飯。走在校園里,偶爾也會有學生跑過來「想和蔣老師合個影」。
他態度友好,禮貌配合,見怪不怪。這種淡定,來自20年前那次「一夜成名」後的修煉。聲名鼎盛之時,南昌一個僅能容納2000人的新華書店擁進了6000人,擠碎了8塊玻璃,只為目睹他和姜豐的風采。最後,當地不得不出動一個排的武警維持秩序。
1993年,新加坡電視廣播局聯合中央電視台舉辦了首屆「國際大專辯論賽」。藉助電視傳播的威力,一個原本只是大學社團活動性質的小眾項目,變成了吸引無數電視觀眾的「國際大賽」。
在央視當年10月1日的黃金時段播出的最後決賽,復旦大學隊和台灣大學隊以「人性本善」的議題對決。蔣昌建以「四辯」身份做總結陳詞,以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要用它去尋找光明」收尾。最終,復旦隊取得最後勝利,蔣昌建也成為「最佳辯手」。新加坡《聯合早報》以「詞鋒銳利,反應敏捷」來評價他的表現。
擔任辯論賽顧問的王滬寧後來回憶:「第一次到新加坡廣播局試音的時候,蔣昌建一開口,他那特有的男中音和有魅力的嗓音,就吸引了大家。新加坡廣播局的郭奕好小姐,就向我這里看,並伸出大拇指。」
在復旦大學出版社社長的策劃下,一本記錄辯論賽參賽全過程和辯論詞分析的書——《獅城舌戰》迅速整理出版。首印1萬冊很快被搶光,出版社不得不一個月之內加印3次,後來又多次加印。
隨後,蔣昌建和他的3位隊友在全國各個城市簽售、做報告。場面的火爆,只有20年後的於丹、易中天和「超級女聲」能與之媲美。有一次,蔣昌建和嚴嘉在武漢工業大學做報告,2000個座位的禮堂里湧入來自5所高校的近四千名聽眾。期間遭遇意外停電,30分鍾里會場漆黑一片,竟無一人離去。最後,兩位辯手完成了一場燭光里的報告會。
一位復旦畢業生回憶,那時蔣昌建在學校食堂吃飯,四周會有不少女生竊竊私語、指指點點,甚至「目送秋波」。至今他的辦公室里,還堆著幾大箱不知該如何處理的觀眾來信。
命運也給予他們之前「沒有期待過的機會」。其中有一位「有點胖,沒有現在這么漂亮,在台下特別文靜」、但一心想當節目主持人的姑娘,最終如願以償,畢業後進入央視,主持過幾檔不溫不火的文化類節目,做過製片人,之後赴英讀書,嫁人生子。再後來,和大連實德合作開了一家留學公司。
記者一提到近來捲入高層政治風波的前隊友姜豐,蔣昌建立刻糾正說:「只是要求配合筆錄。」
「當時是有很多選擇,其中一些超出自己的預期。」但是,他還是很堅定地按既定道路走——繼續讀博,留美做博士後,回國留校任教。在復旦園里,他教書寫書,過了20年 「平淡得如同白開水」的生活。
1988年從安徽師范大學畢業後,蔣昌建和當時許多年輕人一樣投入「南下」的風潮。一番折騰後,發現那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回到安徽一所中學教書,兩年後考上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的碩士。
在復旦讀研期間,他也試過很多實習機會,包括上海幾家很好的企業。然而,他再次問自己那個老問題:「那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在校園里,蔣昌建覺得很踏實: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在課堂上進行學術討論時,可以自由地表達,沒有禁區。「面對的都是十七八歲的孩子 ,有一種力量在推動著你不要這么快變老。」
至於別人為他設想的可能性——做外交官、走仕途、經商下海,「我對自己比較了解,喜歡自由自在的,如果你個性上做不到這一點,就不要給人添麻煩,也不要為難自己。」
在學生中,蔣昌建的課頗受歡迎。選他的課,也有一些是慕「名」而來。
在每年新學期的第一堂課,這位上課時喜歡走來走去的老師會特別聲明一件事:「如果你們是因為我過去做了什麼而來,就不要指望我在課堂上有同樣的展現。」
對於「蔣四辯」的標簽,他小心翼翼。參加學術討論時,他會刻意調整自己的討論方式,「避免用我最想用的那種,譬如盡可能顯得平和一點,避免多側面地去進攻。」
2001年,在央視前副台長陳漢元的牽線下,蔣昌建出任陽光衛視《楊瀾訪談錄》的總策劃。作為幕後外腦,他參與選題、問題設定、提問策略,提供國際政治方面的專業知識支持,審片和把控尺度。遇到重大采訪,他就會和節目組一同前往。
「9·11」恐怖襲擊爆發,蔣昌建和楊瀾團隊火速飛往紐約。隨後,在美國東海岸幾個城市來回穿梭,拜訪了霍普金斯等對兩國關系有重大影響的多位政要,「很辛苦很奔波,有趣是說不上的,但覺得很值得。」
「在該浪漫的時候太理性,該理性的時候又太浪漫」,收到秋波不斷的蔣昌建還是晚婚晚育。妻子是他在一次聚會上的「一見鍾情」。在「蔣大哥」的微博賬號上,他一邊為節目做宣傳,一邊關心上海中小學是不是應該在霧霾天里放假的問題。
已近知天命的年紀,他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做讓自己比較舒心的事情」。「不僅僅是選擇一個和自身氣質、性格和才能契合的環境,你還要有和環境進行溝通的能力。」
回到綵排現場,總導演用了一個帶有性暗示的笑話,批評第二演播室的年輕主持人氣勢弱,「連蔣老師都不如。 」
拿著台本在走台步的蔣昌建一抬頭,一語雙關地予以快速反擊:「我還是能做一些事情的。」
全場笑成一片。這一刻,他又勝利了。
G. LPL打比賽穿拖鞋會帶來好運,IG之後RNG全員換上拖鞋,究竟是個什麼梗
換上拖鞋是因為Theshy當時穿拖鞋拿到了冠軍。當時的比賽是去仁川,仁川真的十分冷,可以穿羽絨服的那種冷,。十月二日,S9世界總決賽外圍賽階段正式開幕。除了參加外圍賽的隊伍外,其他參賽隊伍也開始趕往歐洲,熟悉當地的環境和網路,同時也扭轉時差,使參賽者能盡快進入競爭狀態。三支代表LPL參加S9總決賽的隊伍,IG已經上午提前飛往德國柏林。
但在這迷人的外表下,其實是一雙雙拖鞋,七位參賽者中有四位穿著拖鞋。早上IG離開的時候,這雙熱拖鞋著實火了。RNG你們四個簡直是在搞事情,其實棗子、小明、卡薩也經常穿拖鞋。看到他們的心態如此放鬆,也希望他們能取得好成績。
H. 健美比賽之前為什麼看見好多人大夏天穿羽絨服
健美比賽前有一段時間要用作準備期,有些人會減少碳水的攝入量,增加食物里蛋白質的比例,有些人就直接只吃白開水煮的肉這種,還有那不叫斷水,是脫水,跟拳擊里賽前體重超標要去脫水類似,但目的不一樣。健美的脫水會使肌肉更有稜角分明、拉絲的感覺。這些僅限於專業的健美運動員,普通人沒必要,也很少能堅持下來。
I. 湖南中醫葯大學怎麼樣
1湖南中醫葯大學宿舍條件及收費標准
4、⑴含浦的宿舍有四人間,五人間,六人間(每棟宿舍六樓)
5、⑹上網問題:可辦理校網上網,五六人間只有一兩個介面,需要乙太網交換機(校外店50/個,(可能)送一米網線),四人間每個桌子下面一個介面(有的甚至有兩個)。。。一兆30/月,兩兆45/月,停網時以月計費(圖書館二樓大廳校網中心繳費,以及下載客戶端),網速我覺得還行,偶爾會抽風斷網神馬的,堪比網路游戲殺手,每天12點斷網。周末不斷。
6、⑵桌子:五人間的話,其中一人(五號)為一人一張桌子,一個櫃子,但無洗漱台旁的櫃子,其他四人,每人二分之一桌子及二分之一櫃子,另有洗漱台旁櫃子每人一個。
4湖南中醫葯大學簡介
學校創辦於1934年,2012年學校進入一本招生序列。學校現有含浦、東塘2個校區,總佔地面積10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47萬平方米。學校下設17個學院、16個研究中心(所)。學校圖書館藏書109.7萬冊,線裝古籍2.5萬余冊。擁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50億元,有40萬元以上的貴重儀器設備17台件、多媒體教室165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