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菲爾.柯林斯有哪些名曲,推薦一下... ...
全球擁有廣大歌迷的菲爾.柯林斯1951年出生於倫敦,七○年代是為藝術搖滾團體創世紀(Genesis)的鼓手,這個團體在樂界享有盛名,不過當時的光環還是在主唱Peter Gabriel身上,1975年Gabriel離開,創世紀合唱團逐漸由菲爾.柯林斯主導,一步步帶領樂團走向商業上的成功;不過菲爾.柯林斯成為超級巨星卻是在他1981年出版個人專輯之後。進入八○年代以後,菲爾一方面挾著原有日益高漲的名氣,另一方面演唱一連串與創世紀藝術搖滾全然不同的成人抒情曲風專輯,終於暢銷曲接連出現,成為八○年代冠軍單曲製造機之一,不僅個人演唱事業與樂團名氣達到頂峰,菲爾.柯林斯也是為出色的製作人,艾力克萊普頓、阿巴合唱團的女主唱Frida…等等知名歌手爭相合作,菲爾.柯林斯成為八○年代的當紅炸子雞,也由於個人事業的忙碌,菲爾終於在1996年宣布退出創世紀合唱團。
這張「Serious Hits…Live!」現場實況的CD早在1990年,菲爾.柯林斯人氣頂沸時便已發行,但當時是15首歌的單張CD編輯版,而2003年所要發行的DVD卻是當時在德國柏林舉行的大型演唱會全部實況,分為兩張DVD收錄,總共演唱會將近160分鍾,觀眾將可看到現場由日落西山一直唱到晚上;表演的歌曲支支都是菲爾.柯林斯個人演唱生涯黃金時期作品。
開場"Hand In Hand"、"Hanging Long Enough"是選自專輯中的歌曲,接下幾首都是排行暢銷曲:電影【再看我一眼】主題曲"Against All Odds"、"Don't Lose My Number"、"Do You Remember"、"Who Said I Would"、"Another Day In Paradise"、電影【飛越蘇聯】插曲"Separate Lives"每首歌樂迷應該都耳熟能詳,在CD版本里,這幾首歌自然是不能或缺。第一張DVD結束曲"Some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Heaven"才是CD版的開場曲,所以熟悉CD曲目順序的樂迷不妨稍微注意一下DVD曲序的安排。第二張DVD的歌曲主要有選自葛萊美獎年度專輯「No Jacket Required」里的兩首冠軍單曲"One More Night"、"Sussudio"、還有成名曲"In The Air Tonight"、老歌新唱"You Can't Hurry Love"(原唱是黛安娜.羅絲的至上合唱團)、由菲爾.柯林斯主演的電影【火車大盜】兩首插曲"Two Hearts"、"A Groovy Kind Of Love"以及原為土風火合唱團主唱Philip Bailey製作、合唱的"Easy Lover"。DVD特別加收內容有這次柏林演唱會的整個舞台設計圖以及菲爾的訪問(英、日、法、西、葡文五種字幕選擇)。
1990年菲爾.柯林斯巡迴演唱柏林這站因應電視轉播所需舞台、節目單設計精美、場面浩大,這次發行的DVD最值得稱贊反而不是它具有杜比數位5.1、立體兩種聲音選擇功能,而是根據現場架設的12架攝影機捕捉整個表演現場畫面,DVD亦提供了三個不同角度的欣賞畫面,這只要操作DVD機器(或遙控器上)的角度選擇按鍵即可。看完曲目與內容及功能相信你已燃起收藏這張DVD的沖動了。
② 基甸·菲爾的登場作品
女巫角(Hag's Nook),1933
瘋狂帽商之謎(The Mad Hatter Mystery),1933
盲理發師 (The Blind Barber),1934
寶劍八(The Eight Of Swords),1934
索命時鍾 (Death-Watch),1935
三口棺材(The Three Coffins),1935(英國版書名:The Hollow Man)
阿拉伯之夜謀殺案(The Arabian Nights Murder),1936
喚醒死者(To Wake The Dead),1938
歪曲的樞紐(The Crooked Hinge),1938
綠膠囊之謎(The Problem Of The Green Capsule),1939(英國版書名:The Black Spectacles)
鐵籠問題(The Problem Of The Wire Cage),1939
失顫之人(The Man Who Could Not Shudder),1940
連續自殺事件(The Case of the Constant Suicides),1941
逆轉死局(Death Turns The Tables),1942(英國版書名:The Seat Of The Scornful)
至死不渝(Till Death Do Us Part),1944
耳語之人(He Who Whispers),1946
沉睡的人面獅身(The Sleeping Sphinx),1947
菲爾博士率眾前來 (Dr. Fell Detective and Other Stories),1947 (該短篇故事集的部分作品中登場)
絕無嫌疑 (Below Suspicion),1949(Patrick Butler 亦有出現)
第三顆子彈 (The Third Bullet and Other Stories),1954 (該短篇故事集的部分作品中登場)
死人敲門(The Dead Man's Knock),1958
無視驚雷(In Spite Of Thunder),1960
破解奇跡之人(The Men Who Explained Miracles),1963 (該短篇故事集的部分作品中登場)
撒旦肘之屋(The House At Satan's Elbow),1965
包廂C的恐懼(Panic In Box C),1966
月之陰(Dark Of The Moon),1968
③ 犬之力男主最後為什麼穿西裝
犬之力男主最後穿西裝是因為鎮長夫妻要來,接鎮長需要穿上考究的衣服。犬之力男主是菲爾,劇中菲爾原是牛仔,是無情冰冷的存在,隨著作品的發展,菲爾先是看到喬治尋求異性摯愛的身影,後來經歷一系列的事情,開始漸漸融入現代文明之中,最後還被眾人要求穿著考究的西裝到車站接鎮長夫妻。
④ 菲爾·科林斯的主要作品
參演作品:
舞台劇《霧都孤兒》
:美麗的貴族小姐未婚先孕,在濟貧院生下奧利弗後死去。奧利弗在教區嬰兒所長大,在棺材鋪當學徒,在倫敦落入賊窩,最終得好心人之助,擺脫了悲慘命運 。
話劇《奧立弗》
《漫漫長夜》
《炸彈》
《森林王子2》 又名:《 The Jungle Book 2 》配音
《鐵鉤船長》又名:《 Hook,虎克船長》
音樂作品:
《In the Air Tonight》《在今夜的空氣中》
《Against All Odds》
《百老匯的祭祀羔羊》
《Another Day In Paradise》
《但是,鄭重其事》
《天堂里的又一天》
《最美妙的愛情》
《心心相印》
《隱形接觸》
《混亂的土地》
《我心深處》
《兩個方面》
《表面價值》
《沖破禁忌》
《皮茄克莫入》
《再給我一個夜晚》
《我必須走開》
《別忘我的號碼》
《再多一夜》
《帶我回家》
《分離的生活》
《風流情人》
《困難重逢》
《天堂路上有故事》
《見證 》又名::《Testify 》
《有聲情書》又名:《 Love Songs 》
《熊的傳說 》又名:《 Brother Bear 》
《泰山》 又名:《 Tarzan 》
⑤ 真維斯和mofeel(菲爾)是什麼關系
但是就目前真維斯與菲爾在中國的情況來看,真維斯一千八百多專賣店遠遠多於菲爾的三百,而且真維斯中國官網上面沒有任何與菲爾有關聯的信息,但是目前有些真維斯店子裡面賣起了菲爾的衣服。 就此,有些人認為真維斯與菲爾原本就屬於同一公司,這樣做原本無可厚非,就如同聯想與IBM。但是,還有很多人認為,這完全就是欺詐,掛羊頭賣狗肉,在真維斯的店子裡面買的卻不是真維斯的衣服。而且目前存在的種種因素導致了這一觀念極端化。首先,在中國,菲爾的知名度遠遠沒有真維斯那麼大,真維斯可謂家喻戶曉,而菲爾則遜色了不少;其次,很多人認為菲爾的質量與款式都不如真維斯,其價格也因此較真維斯低廉(一般情況),由此給人一種很不好的印象;另外,有人認為菲爾的設計路線與風格沒有特色。總之,很多因素導致一部分人認為菲爾是在考真維斯為自己徹底打入中國市場做宣傳。 符真維斯與菲爾簡介: ●關於MOFEEL 「MoFeel菲爾」是亞洲最大成衣製造及出口商之一, 的香港上市公司旭日企業繼成功運作「JeansWest真維斯」取得經驗後, 在中國內地全力打造的又一休閑服飾品牌。 「MoFeel菲爾」品牌創造者──香港旭日企業始創於1974年, 經過不斷發展,涉足行業不斷擴大, 已由最初單一的服裝加工廠,發展成為以香港為中心的多元化跨國企業集團。業務遍及中國內地、香港、孟加拉國、柬埔寨、緬甸、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等國家,經營范圍包括成衣製造、零售、地產、金融投資等領域。 「MoFeel菲爾「在中國內地已開設超過200多間連鎖專賣店,逐步向全國各地輻射,是現時國內最有潛力和最具發展前景的休閑服飾品牌之一。以「名牌大眾化,物超所值」的經營理念推出合理的價格定位,既迎合廣大消費者的喜好,又為有識之士提供無限商機。 「MoFeel菲爾「品牌始創於2002年,在這7年的歷程中,「菲爾「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時至今日的「菲爾「以全新的產品和形象,迎來又一次的騰飛。 §品牌簡介 1972年,真維斯(JEANSWEST)在澳洲開設服裝連鎖店,專門銷售休閑服裝。 1990年,香港旭日集團與當地進口商合作收購了澳洲服裝零售品牌JEANSWEST,經過不斷的努力經營,分銷地區伸展到紐西蘭。至今在澳洲和紐西蘭的分店已超過200間,成為當地第二大服裝品牌。 1993年,真維斯進軍中國內地市場,在上海開設了第一間JEANSWEST真維斯專賣店。多年來﹐真維斯以「名牌大眾化」的經營理念﹐「物超所值」的市場策略,穩占休閑裝市場的領袖地位。截至目前,真維斯已在國內20多個省市開設了2000多間專賣店,擁有現時中國最大的休閑服飾銷售網路。 真維斯的經營理念是「名牌大眾化」——少數人擁有的物品,令大眾都能擁有;市場策略是「物超所值」——高價值的物品,低價錢銷售。 真維斯是為廣大年輕人設計的,將每季最新的潮流元素融入服裝當中,以易穿易配搭的款式來吸引顧客。多年來,真維斯以大眾潮流的休閑風格,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已成為年輕一代的時尚必需品。 真維斯為了維護和加強品牌的形象,從連鎖店鋪的購物環境、店內布置、商品陳列、耐心的微笑服務、全面到位的售後服務、營業員的招聘選拔和工作培訓及指導等方面入手,提升服務水平。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是真維斯企業文化的體現。目前在國內貧困地區以真維斯命名的希望小學共有35間。2008年真維斯為「希望小學快樂運動會」捐助130多萬元,同年,捐資220萬元修建55個貧困小學操場,為貧困小學建設貢獻力量。此外,真維斯還分別斥資1800萬元和300萬元,設立了「真維斯大學生助學基金」和「真維斯希望教師基金」,為教育事業出一份力。面對災情時,真維斯進行「情系四川 共獻愛心」賑災捐款活動,共計捐出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的善款。並通過舉辦「大愛中華行——真維斯,真的更精彩慈善歌會」活動,將慈善與娛樂相結合,呼籲更多年輕人關注慈善、奉獻愛心。同時真維斯還通過開展「中國真維斯杯休閑裝設計大賽」這一活動,給年輕人提供一個展示潛能﹑互相交流的平台。以體現社會價值為核心的品牌理念已深深牽動每一位真維斯顧客。 「真維斯」是一個年輕﹑健康﹑向上的服飾品牌。「真維斯」倡導一種真誠﹑樂觀的生活態度。真維斯為渴望被關注﹑被認可的年輕人打造最真的生活態度。做回真我﹐穿回真我﹐分享真我。 「真的﹐更精彩」 真維斯!
⑥ 曼殊菲爾介紹
Miss Katherine Mansfield 曼殊斐兒
(1888—1923),英國女作家。生於紐西蘭的惠靈
頓,年輕時到倫敦求學,後在英國定居。
曼殊斐兒,英國女作家,於1922年7月,在倫敦會見徐志摩,並與他交談蘇聯文學和近幾年中國文藝運動的趨向。交談中她給徐志摩留下深刻的印象。10月15日,從英國返回中國。
1923年1月9日,年僅34歲英國女作家曼殊斐兒逝世,徐志摩作詩《哀曼殊斐兒》(《努力周報》第44期);她的作品由徐志摩譯著成《曼殊斐爾小說集》,並編入《徐志摩文集》出版。
詳細的:http://..com/question/6775186.html
⑦ 卡爾拉格菲爾設計的服裝風格是怎麼樣的
然而,更能說明卡爾·拉格菲爾的設計風格的是他為"柯勞耶"所設計的系列女裝.輿論界公認"柯勞耶"的格調高雅、活潑、實用,主要是由於卡爾·拉格菲爾比其他設計家能更好地體現出巴黎時裝的精神本質.早在六十年代初,他就開始和"柯勞耶"合作,經過二十年的努力,拉格菲爾的風格已融為"柯勞耶"風格.他的"柯勞耶"女裝造型明朗、年輕、和諧、富有幽默感,它同聖·洛朗的女裝相比,後者偏嚴謹,前者則更輕松、自由.他設計的茄克或大衣,腰線很低,裙子修長,但又不顯文弱;夜禮服用絲綢加精綉、珠片和鑽石,被譽為"宛如溪流中迸出的水花".七十年代初,卡爾·拉格菲爾的"柯勞耶"春夏系列,手法簡潔,一派朴實可愛的年輕形象,使"柯勞耶"在眾高級女裝里展示了她的青春和朝氣.1972年春的"柯勞耶"系列,開始了成衣時裝與高級時裝的融合,那是一組"夏奈爾"式的翻領套裝,黑白印花和出色的斜裁,令人嘆服.七十年代後,卡爾·拉格菲爾善用柔軟的化纖面料,他設計的長裙婀娜,短衫瀟灑,色彩醇凈.他善用無縫或假疊層的方法設計現代"柯勞耶",甚至設計了倒穿的衣服.這種便裝化的時裝贏得熱烈的歡迎.這些作品使卡爾·拉格菲爾在七十年代成為舉足輕重的設計大師,他和當時另一位鵲起的設計大師,具有獨特個性的日本人高田賢三,兩人成為巴黎最熱門的時裝師,被譽為"巴黎雙K".1973年,35歲的卡爾·拉格菲爾已被公認為當時法國時裝界的中堅,他熱衷於戰後興起的成衣時裝,他反對機械劃分高級時裝與成衣時裝的界限.由於法國成衣時裝自1962年日趨繁榮,並逐步成為時裝潮流的主流,一大批年輕設計家在成衣時裝舞台上大顯身手.拉格菲爾說:"在以往的日子裡,成衣時裝僅僅臨摹高級時裝,而當代時裝是由年輕的風格主義者所創造.過去的時裝僅為了在晚上穿用,如今,人們對服裝的需求是為了適應多種場合需要,運動、海濱、游樂、旅行.高級服裝有個重大缺陷,他們總是只做樣板式的東西,而我卻只做我喜歡做的東西."這就是他的設計宗旨:"我行我素".他討厭盡緩和保守,他希望時裝的變化是豐富多採的.他的創作思維也如同他的講話頻率一般:快捷跳動.他的思維豐富亦如同他的語言天賦,他能夠流利地講法語、英語、義大利語,只是往往帶有較濃的德語口音而已. 機智、聰敏是卡爾·拉格菲爾創造"柯勞耶"的主要風格,他雖沒有固定不變的外形線,但審美趣味始終如一.八十年代的"柯勞耶"有了新時代氣息,外衣肩部寬大,並突出腰身弧線,1982年的秋冬系列,頗有未來派味道,深袖籠,還有被他叫作"榔頭"式的袖子.另一組他名之為"席勒"的女上衣,寬而低的領子,腰部線條生硬,具有浪漫派詩人的風度.1984年夏的"柯勞耶"有稍寬而削肩的打褶上衣,印花絲裙,下擺自然鬆散開去,腰際再加上截短罩裙,並俏皮地飾以縫紉工具造型的裝飾物.飾物的獨具匠心是卡爾·拉格菲爾一大特點,他往往出其不意,幽默詼諧.有一次他以樂器作主題,用琴鍵,班卓琴或圓號的形象製成飾針.在為"柯勞耶"設計的最後系列裡,他竟然以各種五金水暖工具模型製成項鏈、帽飾裝飾在端莊文靜的款式里.他吸收了日本設計師的粗獷,使歐洲傳統飾物的秀雅之中也透出陣陣巾幗豪氣. 1983年,卡爾·拉格菲爾受聘於著名的夏奈爾公司,曾在十年前,他謝絕過夏奈爾公司的聘任.因為,對一個在顧客心目中有權威又有模式的名牌能否仍准確保持"夏奈爾"的風格,而又賦予新意,始終是設計家們困難的課題.事實證明,拉格菲爾為"夏奈爾"所作的設計大獲成功,是自夏奈爾逝世後,出現的最成功的"夏奈爾"設計.拉格菲爾採取十分明智的做法:一方面,他沉浸於夏奈爾時代的服裝歷史中,潛心研究當時的女性形象,並著力揣摩分析夏奈爾在1939年以前約十五年中的全部作品;另一方面,他利用夏奈爾生前所住的坎朋街寓所特有的裝飾特點,也就是夏奈爾喜歡的法國路易十四時代裝飾風格的室內裝飾,那兒的洛可可紋飾和濃郁東方風味的日本屏風畫都成為啟迪卡爾·拉格菲爾新夏奈爾裝的創作靈感.飾以刺綉的夏奈爾裝就更顯精美絕倫,端莊和高貴.這種新"夏奈爾"裝是婦女們心目中的理想款式,從而引起了時裝界的注目與贊賞.在此之前,前任設計師們一味遵循"小夏奈爾套裝"的定型模式,生產出毫無新意的服裝,使"夏奈爾"失去迷人的魅力.由卡爾·拉格菲爾設計的夏奈爾系列,在夏奈爾逝世十二周年的紀念會上展示.當時許多女界名流都應邀聚集到夏奈爾那所裝飾著著名的二十一級鏡面樓梯的沙龍里,來賓中有像帕羅瑪·畢加索、法蘭西總統蓬皮杜的夫人、有明星多明格·珊妲和伊莎貝爾·阿讓,及許多大使夫人.她們高度評價了卡爾·拉格菲爾的新"夏奈爾"系列,他使"夏奈爾"的黑色變成艷色,精巧的綉花使"夏奈爾"變得高貴華麗,他給老"夏奈爾"注入了新鮮血液.同年發表的新"夏奈爾"秋冬系列,突出的肩部,合身的裙子,繫上了皮帶,衣襟鑲邊和花邊修飾,使秋冬裝更加高貴、典雅.此後,卡爾·拉格菲爾繼續對傳統"夏奈爾"裝進行變革,他不堅持慣有的高格調路線,還設計出有航海家特點的運動裝,再加上適時的金項鏈,在幾分粗獷中又見溫馨和浪漫.同時還推出"夏奈爾"的網球裝,母女裝,使老牌"夏奈爾"形象終於煥發出青春氣息.卡爾·拉格菲爾對風格的理解不是機械的,他抓住的是夏奈爾的精神,而不停留於表面的孰長孰短.僅對肩部的誇張,就使"夏奈爾"裝從二十年代跨進了八十年代.同時,卡爾·拉格菲爾的成功正是緊緊抓住這樣一個契機,即六、七十年代的粗獷、任意和叛逆的風格開始進入低潮而一股崇古的浪漫情緒正在悄悄興起之際,他像魔術師似的稍加點撥,就能使人們心中的"夏奈爾"變得更為年輕、成熟和現代化了,其成功的秘訣正在於此.
⑧ 奧德·菲爾 Oded Fehr都有什麼電影作品
請參見網路oded fehr詞條,比較全了,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去網路odedfehr吧,中間沒有空格
2011 For the Love of Money金錢之愛 2011 V V星入侵
(season2,204、205、206) 2011 Young Justice 少年正義聯盟 2010 Law & Order: Los Angeles法律與秩序:洛杉磯 2010 Hybrid雜種 2010 Covert Affairs 諜影迷情/鄰家女特工(s1e4、s2e2) 2010 Three Rivers生命之河/當事三方 2009 Medium(中文名稱不詳) 2009 Batman: The Brave and the Bold蝙蝠俠動畫版 2009 Drool夢話 2009 Limelight(中文名稱不詳) 2008 Eleventh Hour11小時 2008 The Betrayed背叛 2008 Burn Notice火線警告 2007 Resident Evil: Extinction生化危機3:滅絕 2005-2007 Sleeper Cell危機四伏 2003-2006 Justice League正義聯盟 2005 Scooby Doo in Where's My Mummy?(中文名稱不詳 2005 American Dad!(中文名稱不詳) 2005 Dreamer夢想家 2004-2005 Charmed聖女魔咒 2004 Resident Evil: Apocalypse生化危機2:啟示錄 2004 Champions of Norrath: Realms of EverQuest(游戲配音,中文名稱不詳) 2002 Presidio Med(中文名稱不詳) 2001-2002 UC: Undercover(中文名稱不詳) 2001 Texas Rangers(中文名稱不詳) 2001 The Mummy Returns木乃伊歸來 2001 The Mummy Parody(中文名稱不詳) 2000 Arabian Nights(中文名稱不詳) 1999 Deuce Bigalow: Male Gigolo憨直舞男 1999 Cleopatra埃及妖後 1999 The Mummy木乃伊 1998 The Knock(中文名稱不詳) 1998 Lynda La Plante's Killer Net(中文名稱不詳)
⑨ 曼陀菲爾的主要作品
1965年,他出版了《第2次世界大戰中的第7裝甲師:「鬼師」的運用和戰斗1939-1945》一書
1970年,他和耶樂(WesleyW.Yale)上校以及懷特(IsaacD.White)將軍合作出版了《大戰中的抉擇:閃電戰中潛在的和平》(AlternativetoArmageddon:)。
1978年,他出版了《第7裝甲師1939-1945:「鬼師」》,是該師的歷史照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