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屆奧運會乒乓球男女單打前三甲
歷屆奧運會乒乓球各項比賽前三名 1988年第二十四屆漢城奧運會開始將乒乓球納入奧運會比賽項目。並設立了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四個比賽項目。此後的1992年第二十五屆巴塞羅那奧運會、1996年第二十六屆亞特蘭大奧運會、2000年第二十七屆悉尼奧運會、2004年第二十八屆雅典奧運會,都只設立了這四個比賽項目。2008年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時,國際乒聯為了增加比賽的觀賞性和體現各國參賽隊的整體實力,決定將男女團體項目取代了男女雙打項目。2012年第三十屆倫敦奧運會繼續設立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團體、女子團體四個比賽項目。 1988年第二十四屆漢城奧運會 項目 冠軍 亞軍 季軍 姓名 國籍 姓名 國籍 姓名 國籍 男子單打 劉南奎 韓國 金琦澤 韓國 埃里克·林德 瑞典 女子單打 陳靜 中國 李惠芬 中國 焦志敏 中國 男子雙打 陳龍燦/韋晴光 中國 普里莫拉茨/盧普萊斯庫 南斯拉夫 安宰亨/劉南奎 韓國 女子雙打 玄靜和/梁英子 韓國 陳靜/焦志敏 中國 法茲利奇/佩爾庫辛 南斯拉夫 1992年第二十五屆巴塞羅那奧運會 項目 冠軍 亞軍 季軍 姓名 國籍 姓名 國籍 姓名 國籍 男子單打 瓦爾德內爾 瑞典 蓋亭 法國 金澤+馬文革 韓國+中國 女子單打 鄧亞萍 中國 喬紅 中國 玄靜和+李粉姬 韓國+朝鮮 男子雙打 王濤/呂林 中國 費茨納爾/羅斯科普夫 德國 姜熙燦/李哲承+劉南奎/金澤洙 韓國 女子雙打 鄧亞萍/喬紅 中國 陳子荷/高軍 中國 玄靜和/洪次玉+李粉姬/俞順福 韓國+朝鮮 1996年第二十六屆亞特蘭大奧運會 項目 冠軍 亞軍 季軍 姓名 國籍 姓名 國籍 姓名 國籍 男子單打 劉國梁 中國 王濤 中國 羅斯科普夫 德國 女子單打 鄧亞萍 中國 陳靜 中國台灣 喬紅 中國 男子雙打 孔令輝/劉國梁 中國 王濤/呂林 中國 李哲承/劉南奎 韓國 女子雙打 鄧亞萍/喬紅 中國 劉偉/喬雲萍 中國 朴海晶/柳智惠 韓國 2000年第二十七屆悉尼奧運會 項目 冠軍 亞軍 季軍 姓名 國籍 姓名 國籍 姓名 國籍 男子單打 孔令輝 中國 瓦爾德內爾 瑞典 劉國梁 中國 女子單打 王楠 中國 李菊 中國 陳靜 中國台灣 男子雙打 王勵勤/閻森 中國 孔令輝/劉國梁 中國 蓋亭/希拉 法國 女子雙打 王楠/李菊 中國 孫晉/楊影 中國 金茂校/柳智惠 韓國 2004年第二十八屆雅典奧運會 項目 冠軍 亞軍 季軍 姓名 國籍 姓名 國籍 姓名 國籍 男子單打 柳承敏 韓國 王皓 中國 王勵勤 中國 女子單打 張怡寧 中國 金香美 朝鮮 金景娥 韓國 男子雙打 陳玘/馬琳 中國 高禮澤/李靜 中國香港 梅茲/圖格威爾 丹麥 女子雙打 張怡寧/王楠 中國 李恩實/石恩美 韓國 牛劍鋒/郭躍 中國 2008年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 項目 冠軍 亞軍 季軍 姓名 國籍 姓名 國籍 姓名 國籍 男子單打 馬琳 中國 王皓 中國 王勵勤 中國 女子單打 張怡寧 中國 王楠 中國 郭躍 中國 男子團體 馬琳/王皓/王勵勤 中國 波爾/奧恰洛夫/蘇斯 德國 柳承敏/吳尚垠/尹在榮 韓國 女子團體 張怡寧+王楠+郭躍 中國 李佳薇/馮天薇/王越古 新加坡 唐娜/金景娥/朴美英 韓國 2012年第三十屆倫敦奧運會 項目 冠軍 亞軍 季軍 姓名 國籍 姓名 國籍 姓名 國籍 男子單打 張繼科 中國 王皓 中國 奧恰洛夫 德國 女子單打 李曉霞 中國 丁寧 中國 馮天薇 新加坡 男子團體 張繼科+王皓+馬龍 中國 柳承敏+朱世赫+吳尚垠 韓國 波爾+奧恰洛夫+斯泰格 德國 女子團體 丁寧+郭躍+李曉霞 中國 福原愛+石川佳純+平野早矢香 日本 馮天薇+李佳薇+王越古 新加坡
B. 歷屆奧運、世錦賽乒乓球男單女單排名
男單: 積分
1 (<<) 王皓 中國 12965
2 (<<) 馬琳 中國 12866
3 (<<) 王勵勤 中國 12736
4 (<<) 馬龍 中國 12649
5 (<<) 波爾 德國 12578
6 (<<) 薩姆索諾夫 白俄羅斯 12507
7 (<<) 陳玘 中國 12427
8 (<<) 柳承敏 韓國 12377
9 (<<) 吳尚垠 韓國 12282
10 (<<) 高寧 新加坡 12242
11 (13) 郝帥 中國 12181
12 (11) 朱世赫 韓國 12177
13 (12) 李靜 中國香港 12170
14 (<<) 庄智淵 中國台北 12106
15 (<<) 格林卡 希臘 12074
16 (<<) 施拉格 奧地利 12028
17 (19) 韓陽 日本 12000
18 (17) 侯英超 中國 11997
19 (22) 奧夫查洛夫 德國 11995
20 (18) 斯米爾諾夫 俄羅斯 11994
21 (28) 楊子 新加坡 11993
22 (20) 高禮澤 中國香港 11984
23 (21) 普里莫拉茨 克羅埃西亞 11983
24 (23) 梅茲 丹麥 11973
25 (27) 唐鵬 中國香港 11964
26 (24) 何志文 西班牙 11959
27 (25) 佩爾森 瑞典 11957
27 (25) M-塞弗 比利時 11957
29 (30) 水谷隼 日本 11939
30 (29) 張鈺 中國香港 11937
31 (33) 斯特格爾 德國 11928
32 (30) 科貝爾 捷克 11924
33 (34) 蔣澎龍 中國台北 11917
34 (32) 陳衛星 奧地利 11916
35 (<<) 克里桑 羅馬尼亞 11899
36 (<<) 邱貽可 中國 11897
37 (<<) 李廷佑 韓國 11893
38 (<<) 李平 中國 11887
39 (40) 蘇斯 德國 11866
40 (39) 埃洛瓦 法國 11858
41 (<<) 譚瑞午 克羅埃西亞 11847
42 (<<) 布拉什奇克 波蘭 11846
43 (<<) 瓦爾德內爾 瑞典 11842
44 (<<) 托奇克 斯洛維尼亞 11796
45 (46) 羅斯科夫 德國 11791
46 (47) 倫德奎斯特 瑞典 11788
47 (44) 加爾多斯 奧地利 11780
48 (<<) 卡拉卡塞維奇 塞爾維亞 11779
49 (<<) 卡爾松 瑞典 11776
50 (<<) 凱恩 荷蘭 11775
女單:
1 張怡寧 中國 12692
2 王楠 中國 12614
3 郭焱 中國 12525
4 郭躍 中國 12492
5 李曉霞 中國 12389
6 李佳薇 新加坡 12372
7 帖雅娜 中國香港 12291
8 王越古 新加坡 12260
9 牛劍鋒 中國 12189
10 金景娥 韓國 12137
【第24屆】 (韓國漢城)
男單金牌得主:劉南奎(韓國) 女單金牌得主:陳靜(中國)
男雙金牌得主:陳龍燦/韋晴光(中國)
女雙金牌得主:粱英子/玄靜和(韓國)
------
男單銀牌得主:金琦澤(韓國) 女單銀牌得主:李惠芳(中國)
男雙銀牌得主:卡普萊斯庫/普里莫拉茨(南斯拉夫)
女雙銀牌得主:焦志敏/陳靜(中國)
------
男單銅牌得主:林德(瑞典) 女單銅牌得主:焦志敏(中國)
男雙銅牌得主:劉南奎/安宰享(韓國)
女雙銅牌得主:法蘭里奇/佩爾庫欽(南斯拉夫)
=================================
【第25屆】(西班牙巴塞羅納)
男單金牌得主:瓦爾德內爾(瑞典) 女單金牌得主:鄧亞萍(中國)
男雙金牌得主:呂林/王濤(中國)
女雙金牌得主:鄧亞萍/喬紅(中國)
------
男單銀牌得主:蓋亭(法國) 女單銀牌得主:喬紅(中國)
男雙銀牌得主:費茲納爾/羅斯科普夫(德國)
女雙銀牌得主:陳子荷/高軍(中國)
------
男單銅牌得主:馬文革(中國)金澤洙(韓國)
女單銅牌得主:玄靜和(韓國)李芬姬(朝鮮)
男雙銅牌得主:姜熙燦/李哲承(韓國)金澤洙/劉南奎(韓國)
女雙銅牌得主:洪次玉/玄靜和(韓國)李芬姬/俞順福(朝鮮)
=================================
【第26屆】(美國亞特蘭大)
男單金牌得主:劉國粱(中國) 女單金牌得主:鄧亞萍(中國)
男雙金牌得主:劉國粱/孔令輝(中國)
女雙金牌得主:鄧亞萍/喬紅(中國)
------
男單銀牌得主:王濤(中國) 女單銀牌得主:陳靜(中華台北)
男雙銀牌得主:王濤/呂林(中國)
女雙銀牌得主:劉偉/喬雲萍(中國)
------
男單銅牌得主:羅斯科普夫(德國) 女單銅牌得主:喬紅(中國)
男雙銅牌得主:劉南奎/李哲承(韓國)
女雙銅牌得主:朴海晶/柳智惠(韓國)
=================================
【第27屆】(澳大利亞悉尼)
男單金牌得主:孔令輝(中國) 女單金牌得主:王楠(中國)
男雙金牌得主:王勵勤/閻森(中國)
女雙金牌得主:王楠/李菊(中國)
------
男單銀牌得主:瓦爾德內爾(瑞典) 女單銀牌得主:李菊(中國)
男雙銀牌得主:孔令輝/劉國梁(中國)
女雙銀牌得主:
------
男單銅牌得主:劉國梁(中國) 女單銅牌得主:
男雙銅牌得主:
女雙銅牌得主:
=================================
【第28屆】(希臘雅典)
男單金牌得主:柳承敏(韓國) 女單金牌得主:張怡寧(中國)
男雙金牌得主:馬琳/陳杞(中國)
女雙金牌得主:王楠/張怡寧(中國)
------
男單銀牌得主:王皓(中國) 女單銀牌得主:金香美(朝鮮)
男雙銀牌得主:高禮澤/李靜(中國香港)
女雙銀牌得主:李恩石/石恩美(韓國)
------
男單銅牌得主:王勵勤(中國) 女單銅牌得主:金景娥(韓國)
男雙銅牌得主:梅茲/圖格威爾(丹麥)
女雙銅牌得主:牛劍鋒/郭躍(中國)
歷屆世錦賽冠軍
年份 姓名 國籍
2007 王勵勤 中國
2005 王勵勤 中國
2003 施拉格 奧地利
2001 王勵勤 中國
1999 劉國梁 中國
1997 瓦爾德內爾 瑞典
1995 孔令輝 中國
1993 蓋亭 法國
1991 佩爾森 瑞典
1989 瓦爾德內爾 瑞典
C. 義大利人萊因霍爾德·梅斯納爾(Reinhold Messner)
雷納德·梅斯納爾(Reinhold Messner)是當代最知名的登山家。5歲開始登山。1948年出生在South Tyrol.
20歲時,他和兄弟Gunter幾乎爬遍西阿爾卑斯所有山峰。他的信條是輕裝阿爾卑斯登山法。Gunter在南迦帕爾巴特遇難。
在第一次無氧登珠峰,單人攀登南迦帕爾巴特和珠峰之後,他成為第一個登上所有8000米高峰的人,第三個登完7大洲最高峰的人。令人驚奇的是,他還活著。
「雖然世人認為無氧登珠峰和單人攀登南迦帕爾巴特是不可逾越的」,他說,實際上,他的個人壯舉應該是1984年和Hans Kammerlander在加舒爾布魯木1,2峰之間的穿越。
1975他和Peter Habeler宣布將會在8000米高峰中應用阿爾卑斯法,結果他們在加舒爾布魯木Ⅰ峰中成功,並使這種方法聞名。 梅斯納爾最可貴的是,他是唯一攀登南迦帕爾巴特Rupal登頂的人,也可能是唯一真正單人攀登珠峰的人,今天,珠峰上人山人海, 即使單人登頂,只是意味著從沖鋒營地到頂峰無人幫助罷了。梅斯納爾在季風後期登頂,現在任何人都辦不到。
今天梅斯納爾已經停止登山,但是1996年仍然出現在加舒爾布魯木1峰BC, 他說曾經見過雪人,並且還拍了照片,在他1999年的新書里。
主要登山經歷
1966-Yerupaja
1966-Yerupaja Chico(首登)
1970-南迦帕爾巴特Nanga Parbat
1974-Eiger north face
1975-加舒爾布魯木I Gasherbrum I
1978-珠峰Mount Everest(無氧首登)
1978-南迦帕爾巴特Nanga Parbat(單人)
1979-K2
1980-珠峰Mount Everest(單人)
1981-希夏邦馬Shisha Pangma
1982-干城章嘉Kangchenjunga
1982-加舒爾布魯木2GasherbrumII
1982-布諾阿特Broad Peak
1983-卓奧友Cho Oyo
1984-加舒爾布魯木1,2 GasherbrumI and II(穿越)
1985-安那普爾納Annapurna
1986-馬卡魯Makalu
1986-洛子Lhotse
D. 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都有哪些
1、萊因霍爾德·梅斯納爾
1978年,在攀登了兩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後,34歲的梅斯納爾一個人,沒有攜帶任何供氧設備成功登頂珠峰,寫下了人類登山史上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