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服裝設計的文獻綜述怎麼寫
可以列舉文獻名,一一進行闡述,然後進行對比,寫優缺點,共同點,特點,歷史性,作用。
最後進行總結概括,要寫出自己的想法。
我舉一些文獻給你作參考。對有興趣的,你可以網路對應搜下,看看簡介詳細內容,相信對您有所幫助。
服裝設計學(一)基礎理論
《人體包裝藝術》,中國紡織出版社,朱利安 羅賓遜(英),胡月等譯,2001年
《人穿衣與衣穿人》,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袁仄,2001年
《生活的藝術》, 北方文藝出版社, 林語堂 ,1987年10月
《文明與野蠻》, 三聯書店, 羅伯特 路威(美),1984年2月
《文化與環境》, 東方出版社, 歐 奧爾特曼 馬 切默斯(美),1991年12月
《藝術的起源》, 商務印書館,格羅塞(德),1984年10月第2版
《從遮羞板到漆齒文化》, 雲南教育出版社,向翔 龔友德,1991年1月
《美國人——建國歷程》大使館新聞文化處出版,丹尼爾 布爾斯廷(美),1997年3月
《美國人——開拓歷程》大使館新聞文化處出版,丹尼爾 布爾斯廷(美),1997年3月
《美國人——民主歷程》, 大使館新聞文化處出版,丹尼爾 布爾斯廷(美),97年3月
《世界現代設計史》新世紀出版社,王受之,1995年12月
《第三次浪潮》三聯書店,阿爾溫 托夫勒(美), 1983年4月
《未來的沖擊》三聯書店,阿爾溫 托夫勒(美), 1999年10月
《面對托夫勒——未來學家眼中的未來新世界》三聯書店,溫世仁(台灣),01年12月
《大趨勢——影響我們未來生活的十大趨勢》中國科學出版社,約翰 奈斯比特(美),1984年2月
《大學之道》 文匯出版社, 楊東平主編,2003年8月
《全球化壓力下的世界文化》 江西人民出版社,賴納 特茨拉夫(德)主編01年9月
《人生十論》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錢穆 ,2004年5月
服裝設計學(二)設計要素
《風格的特徵》三聯書店,羅伯特 杜歇(法),2003年
《時裝》三聯書店,安德魯 塔克,塔米辛 金斯偉爾(英),2002年
《酷天下:對一種流行的生活態度的剖析》中國友誼出版公司,迪克 龐坦,大衛 羅賓
《人體與服裝》中國紡織出版社;[日]中澤愈著; 2001年9月
《服裝紙樣設計原理與應用》中國紡織出版社;歐內斯廷 科博,維特羅納 羅爾夫,比阿特麗斯 澤林,李.格羅斯著;2000年
《服裝造型學技術篇》中屋 典子、三吉滿智子(日)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5年6月
《織物學》普萊斯(美),中國紡織出版社,2003年4月
《英國經典服裝板型》威尼弗雷 奧爾德里奇(英國)中國紡織出版社,2003年4月
《永遠的經典—優雅的本色》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胡月,2001年
《服裝設計學》中國紡織出版社,袁仄等,2000年6月
《色彩 服裝與美》中國輕工出版社,王蘊強 馬玖成 ,1996年
《設計的理念》中國紡織出版社,陳芳,2005年7月
《服飾民俗學》中國紡織出版社,華梅,2004年11月
《時裝設計:過程、創新與實踐》(英)中國紡織出版社,凱瑟琳 麥凱維 詹萊茵 瑪斯羅 郭平建 武力宏 況燦 譯 ,2004年12月
《服裝色彩學》中國紡織出版社,黃元慶,2004年1月
《服裝色彩》高等教育出版社, 賈京生 ,1999年5月
《色彩構成—造型設計基礎(修訂版)》輕工業出版社,張玉祥,2004年7月
《紡織品設計手冊》(英國)中國紡織出版社, 傑奎 威爾遜2004年5月
《服裝材料學》中國紡織出版社,朱松文 2001年2月
《現代服裝材料學》中國紡織出版社,周璐英 呂逸華 2000年6月
《打破思維的界限——服裝設計的創新與表現》中國紡織出版社,趙明東2005年6月
《西方染織紋樣史》中國紡織出版社,(日)城 一夫 著 孫基亮 譯 ,2003年1月
《新中國絲綢史記》中國紡織出版社,王莊穆,2004年2月
《化學纖維概論》(第二版)中國紡織出版社,肖長發,2005年07月
服裝設計學(三)品牌與產品
《後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中央翻譯出版社,安吉拉 默克羅比(英) 2001年1月
《社會營銷——變革公共行為的方略》華夏出版社,菲利普 科特勒(美)03年1月
《時裝的面貌—時裝的文化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珍妮佛 克雷克(美)00年3月
《解讀服裝》 紡織工業出版社,盧里(美) ,2000年1月
《性別與服裝——現代服裝的演變》東方出版社,霍蘭德(美),2000年6月
《格調——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商務印書館,保羅 福塞爾(美)1984年10月
《垮掉的一代》 湖南出版社,李斯 ,1996年10月
《從嬉皮到雅皮》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詹姆士 克利夫(美),1999年3月
㈡ 求有關品牌營銷的文獻綜述
《營銷策劃:營銷應該透過品牌來整合》
管品牌是一門大生意、大資產,但品牌管理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真正意義上的品牌戰略管理需要全面整合企業經營資源,系統地開辟新的業務范圍,創建市場競爭優勢。
傳統營銷受到挑戰
時下的市場營銷只關注推出新產品的運作過程,把品牌只當作一種單純、極端的行動指令,局限於廣告、包裝和商標等宣傳活動,即品牌的形象管理方面。從現在開始,企業將面臨這樣的戰略抉擇:企業如何保持持久的競爭優勢?企業如何擴張新業務?企業如何提升贏利能力?
新經濟時代下高速度和快節奏是新經濟時代的特徵之一,速度很自然地成為競爭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今天的企業必須迫切地反思業務使命和經營戰略,調整狀態,以適應未來的市場變化與發展。今天競爭者千變萬化,技術日新月異,顧客千差萬別。企業要想長期立於不敗之地,只有不斷地創新競爭優勢,創造強勢品牌。
在「業務如例行公事」的日子裡,企業只要生產產品,積極推銷和大量的廣告投入就能成功,這被稱為「營銷」。這是種"大街上的人"的普遍營銷觀點。然而,不幸的是許多企業就是這樣認為,也正在這樣做,但這些營銷觀點是一帖造成災難的配方。目前,大多數企業的營銷推廣活動多採取一套營銷傳播「食譜」,並編成詳細的指導原則。例如,推廣產品需要:「一湯匙」新聞稿、「二杯」電視廣告、「二克」報紙廣告、「一份宣傳冊」和「一個」促銷。這樣很難創造良好的市場效益;或者一時市場反應較好,但卻難以持久。廣告費不應該白白花掉,而是預期有具體回收計劃的投資。廣告傳播是現代企業經濟中最具風險的投資之一,現今人們可以這樣認為,至少四分之三的廣告開支可以說是顆粒無收。如果一家企業耗資千萬元投資一條新的生產線,但卻不去考慮它的回報,以及並不確信產品銷售額有所提高,您認為這可能嗎?我們一定會說「這絕對不可能」。這種事情在市場營銷中並不少見,市場攻勢破費百萬金錢,卻難以叩開市場之門。
今天的顧客面對的每一種商品都品目繁多,顧客對產品質量和服務的需求多種多樣,而且日益增長,但是對價格的期望則越來越低。
如今因科技的進步,產品的同質化越來越高,一些配銷的方式及通路的特點,也很容易被抄襲和效仿,當一個新品上市後,會有「一大群」同類產品跟進,分割開拓者的市場,並迫使你不得不降價,並與其展開拚命的搏殺,而且使你身陷險境,遭受多面沖擊和危脅,競爭者努力鑽營的結果,將使得流通上獲的利潤減少,許多廠商把營銷網織得很大,也未能獲得市場上的優勢。傳統營銷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經營品牌而非產品
傳統管理模式通常只是在產品資格證上大做文章,而企業不可迴避的是要在品牌戰略管理上下功夫。許多企業擁有產品管理人員,但有很多問題。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不斷擴張,派生出種類繁多的產品,管理職能也分散下放到基層決策機構,長此以往,決策部門在沒有基層參與的情況下的決策往往對品牌不利。
品牌不是產品,但它賦予產品意義並確定產品的形式、形象和價值。企業發現,品牌管理已是戰略性的管理,需要全面系統的規劃管理。品牌向管理人員提出了一系列新問題:企業需要多少新的品牌?如何管理品牌?如何策劃品牌擴張?品牌擴張應包括哪些產品和服務項目?品牌擴張應避開哪些領域?如何解決經營范圍限制和維持銷售額之間的矛盾?戰線拉得太長會削弱品牌權益,反之亦然。隨著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和顧客交替更迭,如何保持品牌永久的生命力並使之適應時代的發展,獲得永久魅力?如何使單一品牌下的多種產品的銷售實現綜合平衡並最大限度獲取利潤?如何利用產品品牌的關系優化品牌形象?品牌是否具有成為國際品牌的潛力?品牌國際化有何利弊?許多企業使用共同品牌。品牌形象策劃與企業形象策劃之間有何不同?既然品牌有價值,如何衡量評估它的價值並有效地進行調查和管理?是否應把品牌價值列入資產負債表並將其實際經濟價值向股東、投資者和商業夥伴公布?
其中心概念是品牌的品質,不是品牌的形象。這種品質需要界定和管理,是品牌管理的核心。它需要開創新思路、探索新方法。
新經濟時代里,無形資產決定企業價值,新經濟在向企業展示其無窮魅力的同時,也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於眾多的傳統企業來講,認清形勢才能更好地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企業在什麼行業並不重要,短期的收入也不重要,關鍵看它擁有的無形資產。在《解讀價值密碼:成功企業是如何在新經濟中創造財富的》一書中,利伯特認為,新經濟時代衡量企業是否會成功有四條標准:一是公司的資產體系,包括知識、無形資產、信息、軟體系統等,用反映現代經濟的模式來判斷;二是看它是否敢於面對風險,不僅是金融、實物方面的風險,還要敢於面對無形資產的風險;三是運用了當代最先進的技術;四是企業的價值取向,不僅是有形的資產,也要看無形資產。
在一些發達國家,一些優秀企業的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的比例已達到1:2或1:3。擁有知名品牌的公司,企業的品牌價值已遠遠超過其年銷售總額,如可口可樂、麥當勞、迪斯尼、雀巢等均是如此。許多名牌由於市場覆蓋面廣,社會知名度高,因此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這些無形資產的經濟價值要遠大於其有形資產,其巨大的產權份量增強了企業發展的後勁,也是公司經濟實力的體現。
企業經營的是品牌,而非產品,品牌使企業的內部資源得以優化配置,並為顧客創造真正的價值。
營銷應該透過品牌來整合
21世紀將是名牌爭奪天下的世紀,我國經濟逐步融入國際市場,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進入了品牌競爭時代,市場競爭是產品質量、技術服務和價格等諸要素的競爭,諸要素的競爭最終要通過品牌競爭來實現。可以預言:21世紀將是名牌爭奪天下的世紀。以名牌的經濟實力為後盾來分割世界資源、拓展全球市場,將是國際經濟運行的一大特點。
品牌戰略是企業競爭取勝之道。當今,企業間的競爭已由單一的商品質量競爭,轉向綜合經濟實力的競爭,而綜合實力的競爭,最終是創造自己的品牌。誰要想成為一個優秀企業家,誰就要懂得並能熟練運用品牌戰略。
企業創造了產品,市場創造了品牌,企業的競爭優勢則集中體現在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品牌。那麼,企業不僅應為生產產品建立良好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更應該確立正確的品牌戰略,從而創建有效的市場競爭機制。
品牌戰略不僅僅是為了創造名牌,更是為了創造具有持久市場競爭優勢的品牌。有了強勢的品牌,才能形成強大的市場空間,盡可能地通過營銷組織獲得更大的銷售利潤。如果企業急功近利,過度地追求名牌效益,缺乏對未來市場戰略性的思考,勢必會造成重眼前、輕長遠的經營行為。
企業經營機制的建立可控因素較大,而市場的機制較難以掌控,因為市場是在不斷地變幻,消費觀念的變化、市場結構的變化、競爭格局的變化、社會局勢的變化等等,都可能使企業的營銷組織及策略發生變化。因此,企業的管理應以市場為導向,營銷組織及策略更應該以市場為導向,依據市場的不同時期,不同狀況,來進行調整。那麼,如何確立科學的營銷策略成為現代營銷組織探索的重要課題。企業管理是決策者思想及行為的體現,那麼市場管理應該是品牌戰略的集中體現。如果一個企業要想創造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產品,必須擬定正確的品牌戰略,從而全面展開企業的各項營銷活動,通過品牌傳達齊一的個性,一致的訊息以及採取統一的行動,這樣,才能贏得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獲得應有的市場效應。
產品的特徵、功能、價值是品牌的一部分,而品牌則會有形象、服務及消費者的認知、忠誠等因素,現代市場營銷的成功,不單單是指產品某一時期的營銷成功,而應該是為長期保持品牌競爭優勢的經營成功。整合不僅僅是集中和統一,更應該是創造品牌價值,才能達到長期持久的整合。所有的整合都應符合品牌戰略的宗旨,所有的營銷策略都應符合品牌戰略的方針及原則,這樣,才能進行有效的市場動態管理,依據品牌戰略,制訂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營銷策略。通過品牌來保證策略的統一性、正確性、系統性。
營銷不是策略的羅列,而是戰略的具體表現,所有營銷策略的目標都是為實現品牌總體戰略目標服務的,品牌戰略具有指導性、長期性;營銷策略具有可操作性、階段性。營銷的各個策略應通過品牌來整合,這樣長此以往,才能創造優勢品牌,從而創造市場競爭優勢。因此,品牌戰略企劃必須有敏銳的市場分析,簡捷清晰的思考,並做出正確的判斷。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應發展出相應的策略去創造市場,而不是一成不變地保守經營。我們相信,現代企業唯有創造具有競爭優勢的品牌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產品是工廠所生產的,品牌才是消費者所購買的。
擁有市場比擁有工廠更重要,我們經營的是品牌而非僅銷售產品。
產品極易過時落伍,但成功的品牌卻能持久不墜。
邁入品牌競爭時代,當前經濟界人士提出"邁入二十一世紀的入場券,生死悠關話名牌",但如何創造品牌,制訂品牌戰略,這應該是現今企業家所面臨的最為迫切的課題,但不管理論如何正確,都必須付諸於具體的實踐,沒有行動,就無法使理論變成現實。BIR品牌競爭解決之道,通過實戰經驗創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品牌戰略企劃系統,把品牌競爭思想,形成具有系統的解決方案。相信,全新的觀念,定能引發全新的變革。
㈢ 《基於文化傳播的品牌營銷》這篇論文文獻綜述怎麼寫急!急!急!
首先,我能夠告訴你的是,由於你在這里的闡述的不夠清楚,所以我沒有辦法給你提供更多的回復給你,文化傳播,概括的范圍太大太廣泛了
其次,我給你的意見如下:
1.我不認為你這個是傳播學和品牌營銷的交叉課題,可能事實上,這裡面的傳播學是你達到品牌營銷目的的手段運用。
2.如果你能夠提供更多關於這個問題的實質部分,或許我能夠給你意見出來。你可以發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㈣ 求 中國消費者奢侈品消費行為及營銷策劃 的論文開題 和 文獻綜述
論奢侈品的象徵意義及營銷方式
內容摘要:據有關報告稱,中國是全球高級時裝、飾品和其它奢侈品的第三大消費國。目前,中國奢侈品市場的年銷售額為20多億美元,約佔全球650億奢侈品消費總額的3%。與國外的成熟消費習慣相比,中國人似乎在炫耀性上更勝一籌。因此,有必要對中國奢侈品消費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本文從奢侈品的起源說起,按品類點出其象徵意義,進而給出了各奢侈品類分別應該採取的營銷方式。
關鍵詞:奢侈品 營銷 象徵意義
[註:該文章轉自[中國論文服務網 www.lunwenw.com] 原文鏈接:http://www.lunwenw.net/Html/scyx/134643171.html
淺析中國奢侈品消費行為及營銷特徵
【摘要】近年來,奢侈品在中國市場上開始活躍。但是中國市場對奢侈品的認識呈現出明顯的中國特徵。因此,文章首先對奢侈品的定義進行深入剖析,以此為立足點來分析在中國市場上奢侈品的主要消費者及其特徵,然後進一步探討了這些消費者的行為特徵。最後,以消費者的具體特徵為基礎,總結出奢侈品營銷的特點。
【關鍵詞】奢侈品 消費行為 營銷特徵
[註:該文章轉自[中國論文服務網 www.lunwenw.com] 原文鏈接:http://www.lunwenw.net/Html/scyx/134614577.html
國際奢侈品在中國的營銷策略及啟示
摘要:目前中國的奢侈品市場與歐洲成熟的奢侈品市場比較有其特殊性,在諸多方面來說是一個錯位的且非常復雜的奢侈品市場,國際奢侈品在中國目標市場還沒形成穩定的消費群體,通過對營銷組合策略進行分析,指明了國外奢侈品牌進入中國後應根據中國的獨特環境來選擇適合的營銷策略。
關鍵詞:國際奢侈品;營銷策略;啟示
[註:該文章轉自[中國論文服務網 www.lunwenw.com] 原文鏈接:http://www.lunwenw.net/Html/scyx/134528230.html
淺析奢侈品的營銷策略
內容摘要:以出國的方式購買奢侈品只是國人消費奢侈品的途徑之一,奢侈品在我國市場的銷售表現也越來越好,隨著全球奢侈品搶灘京滬等大都市意味著我國成為國際大牌關注之地,可以說,我國的奢侈品消費時代已經來臨。奢侈品在我國極具發展潛力,如何把握我國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從而實施行之有效的營銷策略是奢侈品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奢侈 奢侈品 新式奢侈 品牌延伸
[註:該文章轉自[中國論文服務網 www.lunwenw.com] 原文鏈接:http://www.lunwenw.net/Html/scyx/134417683.html
新奢侈品的消費動機與消費模式探析
摘要:新興的中產階層正逐漸成為新奢侈品的消費主流。他們的消費動機主要是出於對自己的關心及與人更好交往的需要;他們在新奢侈品消費上呈現出「非必需品」的「必需化」、高度「社交化」、消費行為的「越軌化」、趨優消費與趨低消費共存的消費模式,同時對新奢侈品表現出近乎「偏執化」的品牌忠誠,體驗成為一種具體的消費目標。
關鍵詞:新奢侈品;消費動機;消費模式
[註:該文章轉自[中國論文服務網 www.lunwenw.com] 原文鏈接:http://www.lunwenw.net/Html/scyx/134332762.html
淺析奢侈品消費成因
【摘要】 奢侈消費已經成為人們共同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中國人的奢侈消費速度之快已經引起全球矚目。文章分析了中國奢侈品消費快速增長的原因以及特點,對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奢侈品消費 新富階層 低端化
[註:該文章轉自[中國論文服務網 www.lunwenw.com] 原文鏈接:http://www.lunwenw.net/Html/scyx/134301190.html
中國奢侈品消費現狀及奢侈品貿易發展趨勢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增長,中國的奢侈品市場也呈現出勃勃生機。文章就什麼是奢侈品、奢侈品的消費現狀進行分析,並對奢侈品貿易發展趨勢提出展望。
關鍵詞:奢侈品;奢侈品消費現狀;奢侈品貿易
[註:該文章轉自[中國論文服務網 www.lunwenw.com] 原文鏈接:http://www.lunwenw.net/Html/scyx/134145431.html
㈤ 營銷方面的文獻綜述怎麼寫3000字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 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
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復。
㈥ 工商管理專業,老師要求寫一篇《市場營銷發展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簡稱綜述,是對某一領域,某一專業或某一方面的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搜集大量相關資料,通過分析,閱讀,整理,提煉當前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或建議,做出綜合性介紹和闡述的一種學術論文。---來自網路
主要內容
(1) 該領域的研究意義。
(2) 該領域的研究背景和發展脈絡。
(3) 目前的研究水平、存在問題及可能的原因。
(4) 進一步的研究課題、發展方向概況。
(5) 自己的見解和感想。
㈦ 品牌定位文獻綜述
【品牌定位文獻綜述】僅供參考,請勿抄襲,一切法律責任與本人無關
今天,定位一詞已經成為最重要、使用最廣泛的戰略術語之一。盡管該概念的起
點是討論廣告傳播的策略問題,「定位」卻很快成為營銷戰略的理論構架中的一個核心
概念,成為整個營銷戰略中最富有價值的戰略思想之一,成為眾多學者及實踐家們研
究的重要對象之一(盧泰宏,2002)。
1969年,艾.里斯(Al Ries)和傑克.特勞特(Jack Trout)在《工業營銷》雜志上
發表《定位是人們在今日模仿主義市場所玩的競賽》一文,這是有史以來,首次有人
使用定位這一概念,開創了人們對定位這一領域研究的先河。1972年,兩人又在《廣
告時代》發表了一系列名為「定位時代」的文章,引起營銷廣告界的巨大反響。1979
兩位定位領域的權威大師里斯和特勞特合作出版了第一部論述定位的專著《定位:攻
心之戰》,首次將定位策略上升為系統的定位理論,標志著定位理論的正式成立。該書
主要介紹了定位理論的內涵、特徵與定位的心理基礎。作者認為消費者頭腦中存在一
級級小階梯,他們將產品或多個方面的要求在這些小階梯上排隊,而定位就是要找到
這些小階梯,並將產品與某一階梯聯繫上;定位應強調通過突出符合消費心理需求的
鮮明特點,確定品牌在特定商品競爭中的方位,以方便消費者處理大量的商品信息;
定位具有「以消費者為中心」和「競爭性」兩個特徵。
1996年,定位大師傑克.特勞特和瑞維金一起出版了《新定位》一書,該書盡管在
定位理論方面沒有新的突破,但對新環境下定位論在實踐中的應用技巧則分析得十分
具體,尤其是對消費者心理把握的更為透徹。作者認為:營銷的終極戰場是消費者的
心靈,你知道的越多,定位策略就越准確。他們經過多年對消費者行為的跟蹤研究,發現了影響傳播溝通的消費者五大思考模式:大腦的有限性、大腦憎恨混亂、大腦的
不可靠性、大腦不會改變、大腦會失去焦點,從而揭示了信息傳播不能到達消費者的
原因以及無法佔據消費者心靈的根源。該書對於幫助企業克服傳播通路上的種種障礙
更有效的發揮定位在營銷中的核心作用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近年來,定位大師特勞特又推出關於一本關於定位理論的著作《區隔或消亡》。書
中界定了區隔的定義,認為區隔是建立品牌的第一位工作,有效的區隔發生在消費者
的心智中,並列舉了一系列建立有效區隔的方法,如擁有特性、成為第一等。該書實
際上介紹了建立有效定位的方法。
我國的學者從上世紀90年代起開始進行定位理論及應用方面的研究,除了借鑒西
方學者的觀點以外,我國學者主要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研究:
(一)對定位理論的歸納
1999年,中國營銷學帶頭人盧泰宏先生組織研究生們一道發表了「定位論系列」
文章共7篇(刊登在《銷售與市場》雜志上)。該系列文章從產生時間、核心理論、方
法和依據、溝通的著眼點四個方面對USP理論、品牌形象理論及定位理論做了較深入
的比較,是對定位理論的一次很深入的歸納和總結。
我國品牌戰略與管理學者朱永高先生也對市場定位、產品定位、品牌定位等有關
定位的重要概念進行比較,對它們的聯系與區別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其作品《品牌戰
略和管理》一書系統的介紹了品牌定位的內涵、品牌定位的原則、品牌定位點的開發
品牌定位的工具及有關品牌定位的測評等內容,在總結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入
了自己對於品牌定位的理解,是我國學者對品牌定位理論創造性地發展與完善。
(二)品牌定位與其他營銷元素之間的關系
該領域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我國學者邱紅彬先生對品牌定位與市場細分、目標
市場及與市場營銷組合各要素之間關系的研究;我國學者朱振中先生對品牌核心價值
在品牌定位中作用的研究。
㈧ 有沒有人有關於童裝的論文的文獻綜述啊...最好是英文的...急求!!!
摘要:本文簡要整理和評述了當前中國童裝生產工藝過程和對具體問題的分析,收集了相關數據以及文獻資料,同時也提出了關於未來的發展方向與前景的個人看法,並以此為契機提出了自己論文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童裝 生產過程 問題分析
一.前言
中國童裝消費呈現兩位數以上的增長,童裝成了服裝業發展的一個新增長點,隨著家庭收入的進一步提高,以及城市居民逐步達到小康生活水平,中國童裝市場的消費需求已由過去的滿足基本生活的實用型開始轉向追求美觀的時尚型,部分經濟發達的城市,消費者對童裝需求趨向潮流化、品牌化。隨著嬰兒潮的到來,給童裝行業帶來了商機。到2010年,新生兒出生數將進入高峰期,在現有出生數的基礎上增加一倍,形成龐大的兒童消費市場。根據產業協會調查顯示,中國國內城鎮居民對各式童裝的消費量近年來一直呈上升趨勢,年增長率為26.5%。前中國童裝市場的格局大致是,國內國外品牌各占國內市場的一半。國內廠家佔有的50%份額中,頂多隻有30%擁有品牌,分別在一二三類城市市場扎堆;70%處於無品牌狀態,分布在廣闊的農村市場。而國外品牌占據的50%市場份額中,幾乎集中在一線中心城市市場。
近幾年,隨著城市建設的步伐加快,童裝二級市場商業網點發展速度加快,商場購物環境和商場經營規模與一級市場商業設施差距拉近後,為童裝品牌導入到二級市場提供了一個營銷平台。較多品牌進入到二級市場後,使之市場品牌豐富度不斷提高,顧客有更多的品牌可選擇。由於童裝二級市場從品牌導入期已步入到品牌發展期,消費者購買能力也較強,對品牌需求慾望較高,市場發展空間較大,經營成本相應較低,該市場所凸顯的發展前景已受到童裝經營者的普遍關注,不乏有部分童裝企業營銷通路開始向二級市場滲透。
二.主題
(1)童裝行業的現狀
目前中國0到16歲兒童有3.8億,年童裝消費需求量在23億件左右,據《中國童裝產業發展研究報告》,我國城鎮居民對童裝的消費量近年來一直呈上升趨勢,年增長率為26.5%!目前,中國0到16歲兒童有3.8億,童裝消費需求量在23億件左右,其中0到10歲兒童超過約佔80%,消費需求量在6億件以上。權威機構預測,在2010年之前,中國童裝市場每年仍將以10%左右的速度遞增。童裝市場將成為中國最有增長性的市場之一。
從整體童裝市場生存狀況來看,中地檔童裝比例較大,中高檔也以國外品牌為主。從童裝整體市場產品款式分析,休閑是現在童裝主要趨勢,童裝休閑主要分為時尚休閑和運動休閑兩種。在款式的設計上產品風格趨向成人化、時裝化。特別是成人裝延伸至童裝品牌的企業,比如:衣戀、JOJO等。卡通圖案是這些品牌常用的設計元素,如:迪斯尼、奧特曼形象深入人心。從整體童裝產品色彩比較明快。現在童裝市場流行色彩每年變化不大,女童多為粉色和白色,男童藍色和綠色為主。而且每個品牌對顏色每年都有延續性,這也是一個品牌風格的延續性表現。
雖說中國童裝的市場之廣大足以讓任何人為之瞠目,可我國童裝市場卻面臨著一種怪現象:一方面商場的服裝豐富多彩,款式、色彩、面料讓人目不暇接;另一方面,面對琳琅滿目的童裝,卻常常聽到人抱怨孩子的衣服不好買。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a.裝飾過於繁瑣,降低了文化品位。
b.款式趨向成人化,失去了兒童服裝所必備的童貞和童趣。
c.面料質量不過關,童裝面料應以柔軟、透氣、伸展、輕松、舒適為主。
(2)童裝生產工藝的整個過程
(3)對童裝生產過程中具體問題的分析
三.總結
隨著社會的和經濟的發展,孩子的自主意識逐漸增強,在購買服裝方面的發言權越來越多,時尚類品牌童裝市場空間將會越來越大。目前,童裝市場主流產品仍以休閑和運動為主,以風格見長的時尚類童裝品牌在童裝市場中還不多見。隨著社會的發展,兒童們將要參與更多的社會活動,隨之而來的將是他們對於自己著裝風格要求的越來越具體,不再僅僅滿足於休閑運動的著裝方式,這讓時尚類的童裝品牌前景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