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衣服尺碼怎麼看
新號型標准不允許單獨使用現行的「S、M、L、XL」等老號型規格,號型的標注應按人體的號(身高)和型(胸圍、腰圍)標注。
如「165/80A」,165是指身高,80是胸圍,A指體型。在中國,偏瘦體型用Y表示,A、B、C分別表示正常、偏胖和肥胖。
全國服裝的統一號型所說的「號」,是指人身高的厘米數,它影響到的部位是衣長、袖長、褲長;所說的「型」,指的是人的體圍厘米數,它影響的部位是腰圍、臀圍。
一個人只能使用同一個「號」,而不能使用同一個「型」,因為上衣和褲子的「型」必須分開使用。
一、號型
是表示服裝的一些基本尺寸即服裝的大小的標識。
號:指人體的身高,以厘米為單位表示,是設計和選購服裝長短的依據。
型:指人體的胸圍或腰圍,以厘米為單位表示,是設計和選購服裝肥瘦的依據。上裝指胸圍,下裝指腰圍。
二、體型
是以人體的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依據來劃分體型,並將體型分為四類,分別為Y、A、B、C型。
Y: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19cm~24cm之間
A: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14cm~18cm之間
B: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9cm~13cm之間
C:表示胸圍與腰圍的差數為4cm~8cm之間
三、號型系列
以各體型中間體為中心,向兩邊依次遞增或遞減。身高以5cm分檔組成系列,胸圍以4cm分檔組成系列,腰圍以4cm、2cm、分檔組成系列。
系列如下: XS S M L XL
上衣型號: 150/76A 155/80A 160/84A 165/88A 170/92A
裙/褲號型: 150/58A 155/62A 160/66A 165/70A 170/74A
四、尺寸對照:
1、上裝尺碼
01碼表示代碼為:「XXS」 02碼表示代碼為:「XS」
03碼表示代碼為:「S」 04碼表示代碼為:「M」
05碼表示代碼為:「L」 06碼表示代碼為:「XL」
07碼表示代碼為:「XXL」
2、茄克裝尺碼
70表示代碼為:「48」(M)
71表示代碼為:「50」(L)
72表示代碼為:「52」(XL)
73表示代碼為:「54」(XXL)
3、褲裝尺碼為
26代表腰圍為:「1.9尺」 27代表腰圍為:「2.0尺」
28代表腰圍為:「2.1尺」 29代表腰圍為:「2.2尺」
30代表腰圍為:「2.3尺」 31代表腰圍為:「2.4尺」
32代表腰圍為:「2.5尺」 33代表腰圍為:「2.6尺」
34代表腰圍為:「2.7尺」 36代表腰圍為:「2.8尺」
38代表腰圍為:「2.9尺」 40代表腰圍為:「3.0尺」
42代表腰圍為:「3.1尺」 44代表腰圍為:「3.2尺」
50代表腰圍為:「3.4尺」 52代表腰圍為:「3.5尺」
54代表腰圍為:「3.6尺」
4、襯衣裝尺碼
60表示代碼為:「38」 61表示代碼為:「39」
62表示代碼為:「40」 63表示代碼為:「41」
64表示代碼為:「42」 65表示代碼為:「43」
66表示代碼為:「44」 67表示代碼為:「45」
68表示代碼為:「46」
㈡ 什麼叫毛織嚇數工藝
簡單地說是
毛衫
整條衣服的具體做法,其中包括織片,縫合,
洗水
,後整,
其中最重要的是織片,織片的好壞直接影響整件衣服的成品效果。
㈢ 什麼叫毛衣嚇數
第一節:舊平膊嚇數紙的計算公式 一:後幅計演算法(後膊不收花) (1)胸活×組織支數+縫口=後幅胸活支數 (2)身長領邊度(膊度)-衫腳高×組織轉數+縫口=身長總轉數 (3)袖夾-1.5CM縫耗×組織轉數+縫口=袖夾轉數(上身位轉數) (4)領活-1.5CM縫耗×組織支數=領活支數,(後領收花,12G, 9G,7G,一般用,1-2-3,5G,3G一般用1-2-2或1-1-2.最主要是看後領深尺寸大小來確定怎樣收花.} (5)膊活(肩活)×組織支數-領活總支數÷2=後幅一邊剩針. (6)後幅胸活支數-膊活總支數÷2=後幅一邊收夾支數,(收夾一般用5--7CM轉數收). (7)身長總轉數-上身位轉數=下身位轉數,若有膊斜則用身長 總轉數-膊斜轉數(膊斜尺寸若沒規定,一般用3CM計算)-上身位轉數(袖夾轉數)=下身位轉數. (8)舊平膊前幅收花:先快後慢,夾型要直,收花盡量用1級花收完 二:前幅計算公式 (1)前幅開針比後幅多2CM支數,多出的支數由收夾時收完. (2)前幅剩針和後幅一樣,全長轉數一樣,下身位轉數與後幅一樣 (3)前幅收領圓領一般用收完領直位要剩多些,最少要有2--3CM,收花個數視乎領位轉數而定,圓領要盡量收圓. V領則最好一個轉數收完要夠V. (4)圓領用後領總支數-前領兩邊收領支數=前領落領支數.V領則用後領總支數÷2=前領每邊收領支數. (5)袖夾(上身位轉數,若有落膊,要加膊斜轉數)-收夾轉數(收夾轉數與後幅一樣}-收領轉數=收完夾至收領直位轉數. (6)前幅開針支數-膊活(肩活)總支數÷2=前幅每邊收夾支數 (7)舊平膊前幅收花:先快後慢,夾型要直,收花盡量用1級花收完 三:袖計算方法 (1)袖夾總轉數-收夾轉數(若有落膊則要減膊斜轉數)×2-2÷組織轉數×組織支數×1.05+縫耗=袖尾剩針. (2)袖長膊度-袖咀長×組織轉數×0.95=袖全長轉數(若袖長是後中度則要減膊活一半 = 袖長膊度) (3)袖活夾底度×2×組織支數×1.05+縫耗=袖活總支數.(如無袖活,舊平膊袖活比袖夾細2--3CM. (4)袖活總支數-袖尾剩針÷2=袖每邊收夾支數.(袖收夾轉數比前後幅多2轉) (5)袖活總支數-袖咀開針支數(各種袖咀開針計算方法看附頁)÷2=袖每邊加針支數. (6)袖加完針至收夾直位一般2.5cm-3.5cm. (7)袖全長轉數-收夾轉數-直位轉數=袖加針轉數. (8)袖加針演算法:例如: 212轉加39支= 212轉÷39支=5.43589… 5.43589…-5=0.43589… 0.43589…×39支=16.99…把個位數減去第1個加針的轉數6+1+17後1次加針的次數 5+1+22 (9)舊平膊前幅收花:先慢後快夾型要直,收花盡量用1級花收完
第二節:新平膊嚇數紙的計算公式
/ n& U) q7 m0 I3 i' y& l0 {* s( }
1 M! e- T5 x; M0 h) Y8 |0 o一:後幅計算公式(後膊收花) o) A- T; B5 P* T0 M& C
5 J5 F* ]0 d! i9 \% V) K(1)胸活夾底度×組織支數=後幅胸活支數
) n7 Z: d+ _3 y5 _2 N4 a
/ D. y& C- M1 O5 s# [
5 X6 T7 B* b) h9 {! i% T$ v(2)身長領邊度(膊度)-衫腳高×組織轉數+縫口=身長總轉數
5 r5 B3 K4 t2 b( }/ X
M% q( V, ? w) U(3)領活外度-1.5CM縫耗×組織支數=後領活總支數(領活內度要加兩邊領貼活)(後幅剩針5--7支由領針減出)
4 L0 z/ y5 e, T; Y) }8 d% q1 v. r9 s5 t0 F' f" V
(4)膊活邊至邊度-領活(領活內度要減兩邊領貼活,外度不用)÷2×組織支數=後幅每邊膊活支數(即收膊支數) 4 q1 x k9 Y! c8 s
(5)後幅一邊收膊支數÷組織支數×組織轉數×0.727+縫耗=後幅收膊轉數.6 d) P8 p( ]2 T2 b
7 C% [; P" |( U% |6 d* ^
(6)後幅胸活支數-膊活總支數÷2=後幅一邊收夾支數,(收夾一般用5--7CM轉數收)., u$ X8 L3 F; ?# l# e7 ?
# m K) H8 q F2 C# b" D" Q5 ](7)袖夾斜度-1.5CM縫耗(若有落夾則不用減縫耗)×組織轉數+收膊一半轉數=後幅上半身總轉數.(即袖夾總轉數)
: Z ]/ b/ u- F9 p. _' }) J8 o! d$ v+ f$ a
(8)上身位轉數-收膊轉數-收夾轉數=收完夾至收膊直位轉數
4 v% U: a5 s6 V! M. ^) \$ L; Y, o& g" N
(9)身長總轉數-上身位總轉數=下身位轉數. 8 S3 ? K2 k7 F2 ]. {
+ a, J: |, b5 A; G! ]" o ? 後幅後膊不收花計算公式 ! _) _* N, ^* `/ a3 y6 {
(1)胸活夾底度×組織支數=後幅開針支數.
3 R+ N: l, O4 s* Z6 k" r: B0 Z- j2 M. O4 {# X- v8 b9 [
(2)身長領邊度(膊度)-衫腳高×組織轉數+縫口=身長總轉數
1 A% A( H' {% }1 X' s) [' p/ l7 N+ s5 w/ o
(3)領活外度-1.5CM縫耗×組織支數=後領活總支數(領活內度要加兩邊領貼活)
& _ ?+ ]( @2 @' X! |( u/ e% U5 S- `
(4)膊活邊至邊度-領活(領活內度要減兩邊領貼活,外度不用)÷2×組織支數=後幅每邊膊活支數(即落膊支數)3 b2 [# j$ F+ n3 Z
% N U( d1 x( u7 U(5)後幅膊斜尺寸×組織轉數=後幅落膊轉數(若沒膊斜尺寸,一般用3CM左右計; f9 b7 f8 _" r# F7 M- L
3 f5 X# n5 W( N(6)後幅開針支數-膊活總支數÷2=後幅一邊收夾支數,(收夾一般用5--7CM轉數收).
' ~* K* w: y) u' {
# m2 o4 }. o/ g: d$ S# c F" m(7)袖夾斜度-1.5CM縫耗(若有落夾則不用減縫耗)×組織轉數+落膊轉數=後幅上半身總轉數.(即袖夾總轉數)
2 e1 H4 j3 x& Q% q2 o% ]( Y
# h# \4 m3 n, Z5 c. _. p/ E(8)上身位轉數-落膊轉數-收夾轉數-收完夾至套紗轉數=套完紗至落膊直位轉數(此直位轉數用來縫袖尾一般用3.5 cm-5cm)
5 `6 t- \' t6 j- L: T
6 ^: q7 o8 Z4 u2 M& T# t(9)身長總轉數-上身位總轉數=下身位轉數. - C7 e9 i5 ?: d: P
(10)新平膊後幅收花:先快後慢,夾型要彎,收花最好分3級花以上收
㈣ 求教:手搖橫機(電腦橫機/毛衣/針織)的工藝單(嚇數)怎麼看
嚴格地說這份工藝設計的不是很完美:
1)前後身寬相差 1cm比較好看,此工藝是細針只相差了2針微不足道。
2)工藝單不管生手還是熟手都應能看懂。
一 解釋示意圖:
1,圖左是「後身」示意圖。
圖右是「前身」,最好是先織「後身」。
2,後身或前身的示意圖:(你已看懂了)。
左邊標的是「各工序的總轉數」,
右邊衣框內是「工序的詳細指數」。
3,「轉數」指「一個來回的數:
即機頭「從右至左」再「從左至右」這樣的來回算1轉」。
4,從下至上術語:
1)元筒:指「二面機針 分開吃線。(應是「圓筒」織物呈空心狀)
機頭「從右至左」靠身面的針吃線,
機頭「從左至右」是對面的針吃線。
2)四平:二面機針 同時吃線。
機頭「從右至左」二面的針板都吃線,
機頭「從左至右」二面的針板都吃線。
3)平搖:指將機頭「從右至左」再「從左至右」運作。沒有其它動作。
4)「- 」減號代表「收針」 「+ 」加號代表「放針」。
5)收或放1針= 左右邊同時收或放1針,在總數上應計減或加 2針。
6)在前後身胸圍線二邊標有「10"字。 指此處要掛下 10隻針,目的使舉手抬手時舒服。
二 機頭都停在換梭子的一邊= 右邊,
三 放針的轉數要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計算:
1)8-1-7:因前道結束工序是「平搖12轉」。
所以是先收去1針,再織 8轉後收針 共收 7次」。
實際只織了 6個8轉「8x6=48轉」.
2)11-1-3,因前道結束工序是「收1針」
所以要先織 11轉後 再開始收針。 共要織 3次11轉才能達到 收3次針」
實際織了 3次11轉=33轉」。
若有不明再追問
㈤ 毛織廠嚇數19支1寸是什麼意思
毛織廠嚇數19支1寸是指毛織工藝。
毛織嚇數工藝指南 毛衣共分為:平膊、西裝膊、尖膊、馬鞍... 度量出來的尺寸是1616 寸即得到的平方數是:9.375 拉力的求法。
工藝(嚇數紙,尺碼紙)設計要求 羊毛衫嚇數設計是根據產品的款式,規格尺寸,手感及成品重量等要求來制定操作嚇數的。
㈥ 推薦幾本學習毛衣嚇數基礎知識的書
書?我之前也買過編織書 編織書不是很實用 你可以在網上搜搜 純手工編織坊 之類的 款式挺多的 有專門賣編織方法的 你可以去看看
㈦ windows7系統能安裝的智能嚇數
長久顯示各碼衫型
大家都知道,智能嚇數紙放碼很方便,又快,又不易出錯,還可以一次性顯示各碼衫型。但相信很多自學的同行們都會疑惑,在點擊了
「檢視」-「顯示各碼衫型」後,各個碼的衫型是顯示出來了,可就是一顯而過,還沒看清就沒了。其實,我們是可以讓他長久顯示的,具體操作就是,在你點擊完
「檢視」-「顯示各碼衫型」後,把滑鼠放在左邊的尺寸欄上,這樣你想怎麼看都行了。快快試試吧!
靈活運用「尺寸標記」
智能嚇數紙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工具,那就是「尺寸標記」。很多款式中,我們都可以利用尺寸標記去代替一列復雜的方程式。我舉個簡單點的例子吧,
一個簡單的款式:做擔干貼,膊斜3CM 擔干貼長: (肩點到縫線) 10CM
先把下半身做好:
再在上面新增兩個「尺寸標記」:
最後加上膊斜、擔干貼長、夾闊、身長等尺寸
片幅完成了,是不是少了很多方程式啊?哈哈~當然,還是那句話,這里就是提出了我的思路,靈活運用可以應用到很多款式的。
把片幅中某些部位的尺寸提取出來:
毛衣越來越時裝化了,千變萬化的款式讓嚇數師傅們壓力倍增,而使用智能嚇紙,一些部位中的尺寸,它會自動幫我們計算出來,我們只要想辦法把這些尺寸提取出來就行了。拿個最簡單的款式出來說說吧:
帽
子領位不做收針:帽嚇數做好了:
我在這里要講的就是,怎麼簡單又正確地把前後領袖尾對應的縫盤尺寸找出來並挑孔:新增兩條貼,一條是"袖尾長度",一條是"前領長度",默認那條領就做後
領長度,修改下數,在前領位縫位那裡選上"前領長度",袖尾選上"袖尾長度",後領選上領貼。這樣就把這三個部位的長度提取出來了。這樣輕易地就可以給出
上面挑孔的尺寸了
巧用平方:做嚇數,要動腦。這樣有時就會事半功倍
就上面舉的那個例子接著說:這款衫的帽子是要做內布的,哈哈,太簡單了,可以用智能嚇數紙的「復製片幅」把帽幅復制一幅出來做裡布就行了。呵呵,要是只說
到這里就完,那我就不會說這個了。師傅們都知道,內布要做小一點,不然會積布不平,那要把這片復制出來的片幅做小該怎麼做?直接調整吧,怕以後放碼麻煩。
重新給方程式又現在麻煩。嘿嘿,你就用我這辦法吧,「改平方密度」
把實際平方密度X 0.97(橫密及直密都要),再在「字碼及平方」那裡填上內布的這個平方,不就搞定了嗎?當然 ,乘以零點幾就要看你自己嘍。
㈧ 嚇數是什麼意思
術語嚇數又名下數、工藝,下(嚇)可以理解為計算、制定、確定、編寫。數即數字,嚇數師傅(工藝員)用具體可見、可以理解、傳遞信息的數字、文字、圖像、圖形、實物等,把自己掌握的毛衣專業知識表達出來。
㈨ 我是做毛衫的,想學寫毛衫嚇數 , 看了計算公式不懂 ,能不能一對一的解釋。 謝謝!
毛衫嚇數常用計算公式:
毛衫嚇數計算順序:後幅—〉 前幅 —〉袖幅 —〉 下欄。
後幅計算公式:
後幅胸闊支數=胸闊X身平方支數。
後幅衫腳開針支數=腳闊X衫腳平方支數。
後幅衫腳高=腳高X衫腳平方轉數。
後幅身長總轉數=(身長-衫腳高)X身平方轉數+縫耗。
後幅肩闊支數=(肩闊-修正值)X身平方支數。
知道款式和毛料要求,先試織出一塊布片,測它一寸或1CM長度在平直布片上所含的織針支數。
(9)衣嚇數視頻教程擴展閱讀:
毛衣有大身、後背、兩個袖子,套衫是四片,開衫是5片的,織片是指在機器上把這些衣片織出來。織片一般分為手機織片和電機織片(電腦橫機)。手機是把毛料用手針機編織成衫,任何花款都可以織成,不需要縫盤縫全,因為手機可以將整件衫織成,包括領貼,胸貼及袋等等。
把織片依照紙樣,剪成所需的形狀。大部分電機織片都需要裁,毛衣裁床大部份都是用手剪,圓筒機織成的凈色布可以用電剪裁。手機織布很少需要裁,除了特定款式。
㈩ 誰知道智能嚇數紙里的口語含義
服裝各部分量法:,
胸闊:夾下1寸處橫量尺寸
身長:從領邊度至衫腳底邊的尺寸
膊闊:左.右兩邊肩闊間的區離尺寸
腰闊:腰中位置兩國間的區離尺寸 ,一般腰的位置是膊邊度量15 1/2 寸左.右的位置.
腳闊:衫腳羅紋底邊橫度尺寸.
腳高:衫腳羅紋高度的尺寸
袖長:在羊毛衫款式設計中.袖長的度法有兩種.一種是從後領中點位置度至袖咀羅紋邊沿尺寸.這種度法在羊毛衫嚇
數工藝中叫做後中度.一種是從衣衫膊邊量至袖咀羅紋邊尚尺寸.這種度法在羊毛衫嚇數工藝中叫做膊邊度.
夾闊:從肩寬點至腋下斜量的尺寸.
袖夾闊:袖夾闊又名袖闊,袖夾下1寸垂直度至袖上邊的尺寸.
袖咀闊:袖咀羅紋高度尺寸.
後領闊:後領闊在羊毛衫工藝中度法很多,一種是領邊縫線至縫線度法.稱為外度.而另一種是內度,量後領里梁.在運算一定要區份清楚.
前領深:後領水平線中點至前縫.線這種度法在羊毛衫嚇數工藝中稱為膊水平線至於線,對於V領來說,若是水平線至頂的話.計算時就加領尖長度.對於V領開胸衫來說,是從領水平線度至第一粒鈕中.
後領深:一般指後領水平線度於後領縫線尺寸.
領高:又稱領貼高度.是領羅紋高度的尺寸.
袖山高:指袖收夾時的夾上轉數,而一般即出現在彎夾衫嚇數工藝設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