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往下織'起160針,織30行兩上兩下
分前54針後50針兩袖各22針四條莖各3針
前片54針在往返織時兩針一次挑起挑到最後是中間剩26針時全部挑起按圖解織花樣
接下來圈織,隔行四條莖兩邊各加一針,加至前片176,後片174, 左右袖各144,兩邊腋下各加14針後身袖分開織到自己需要的長度即可,織袖子時腋下挑起的14針隔行收兩針收完,然後隔行收兩針收五次,接下來隔6行收兩針收到剩下90針織雙羅紋袖口30行收針。
Ⅱ 圍巾拉鏈針織法詳細織法
第一行織兩上兩下,第二行先織一針下針,再織兩上兩下
Ⅲ 請教各位毛衣拉鏈領怎麼織,謝謝了
毛衣尺寸
衣長:45cm 寬:39cm 袖長:40cm 拉鏈長度:15cm
38支3股 12號針 螺紋用13號針
領圍: 起針184+8(縫領子用的)
分針: 前後片各62針,肩各31針
前左片34針+左肩31針+後62針+右肩31針+前右片34針=192針
加針: 衣身加到256針,左右腋下各加8針,共272針
袖子加到98針,左右腋下各挑8針,共106針
收針:袖子每隔5行收兩針,收到64針開始編織袖口螺紋
Ⅳ 衣服拉鏈插袋的縫制方法
1、切割兩對口袋裁片,如果想要保證口袋的隱形效果,請使用與服裝顏色相同的面料。
Ⅳ 15種常用手縫針法有哪些
1,平針:
掘(jue)、拱(gong)=平針縫
這是最常用最簡單的一種手縫方法,通常用來做一些不需要很牢固的縫合,以及做褶襇、縮口等。可以一次多挑幾針然後一起拉緊線頭,一般是連縫兩三針才拉出。適用於布塊拼接,平針的針腳距離一般保持在0.5厘米左右。
漢服里平針叫拱針:正面針跡較細短,排列整齊。用於衣邊裝飾,又可加固衣縫。
2、疏縫、假縫:
綳(beng):稀疏地縫住或用針別上。(《現代漢語詞典》)起到臨時固定,就是珠針的作用。=疏縫
和平針的針法一樣,但針距較大,這種手縫方法通常用來做正式縫合前的粗略固定,為的是方便下一步的縫合,作用類似於珠針。
3、回針、倒針:
緝(qi):用相連的針腳密密縫。(《現代漢語詞典》)=回針縫
這是類似於機縫而且最牢固的一種手縫方法,用這種方法可以縫合拉鏈、褲襠、包包等牢固度要求較高的地方。同樣適用於布塊拼接,在不織布玩偶中較常用,這種縫法很結實。
回針縫還分為全回針縫和半回針縫(多用於縫制拉鏈)。
漢服里稱為倒針又稱回針。此針法為先向前運一針(約0.6厘米);然後倒退一針(約0.3厘米),依此類推。多用於易受力部位.如拉鏈等處。4、鎖邊縫:
鎖(suo):用於衣物邊緣和扣眼兒上,針腳密,線斜交或鉤連。鎖邊,鎖眼。
這種方法一般用來縫制織物的毛邊,以防織物的毛邊散開。
5,包邊縫(圖左)和扣眼縫(圖右):這是兩種極為相似的縫法,用途和鎖邊縫一樣,但後兩者的裝飾性和實用性都要更強一些。多用於內部縫合。
為什麼把這三種稱呼的針法放一塊兒,因為我覺得他們的用處其實都差不多,而且我真是無法很深刻的去理解所謂的鎖邊和包邊到底有什麼區別了,甚至我覺得那個扣眼我倒還能稍微區別一下,畢竟扣眼是個細活兒。
漢服里稱鎖邊針,亦稱包邊針、鎖針。是修飾布料毛邊、防止鬆散的常用針法,亦可用於貼布。先橫挑針,再豎挑針,縫線從豎挑針下穿過,以此重復至所需長度。鎖邊針可以有多種變化形式。
6、藏針縫:
偷針=藏針縫,對針縫。
這是很實用的一種針法,能夠隱匿線跡,常用於不易在反面縫合的區域。通常我們所指的藏針縫也就是指對針,對針是先在A布上入針出針,然後在B布上出針入針,依次循環。對針常用於一些返口處最後的完成縫合。
7、立針
立針又叫貼布縫或直繰,不同的名稱解釋了立針不同的用途,它可以在貼布縫合或者繰邊(比如滾邊條)時使用。
立針的針法很簡單,在底下一層布布入針,然後同時穿過所有的層出針,出針的位置盡量靠近上層折邊邊緣,這樣針跡才不會太明顯。而且再次入針的位置要和前一次出針位置處於一條垂直線上:
8、立針與對針的區別:
立針和對針的區別在哪兒,看了下面的正反面對比圖就明白了。顯然對針的隱蔽性更好一些,很多人喜歡用對針來縫合貼布,這樣更漂亮。但縫合立針的速度明顯要比對針快。
9、梯子針:這種針法可以說是藏針縫中的回針。在底下一層布布往前縫一大步,再從上面一層布布中回退一小步。這種針法在既需要藏匿線跡又需要保證牢固度的情況下使用。
10、卷針縫:
繚(liao):用針斜著縫。(《現代漢語詞典》)=卷針縫
漢服里稱為甩針縫,亦稱作甩縫子,繚縫。用於無法用鎖邊針包邊的毛邊修飾,針跡呈斜形。
11、繰針縫(繰邊縫)
繰(qiao):把布邊往裡卷進去,然後藏著針腳縫。
繰針有兩種,一是明繰.二是暗繰。
明繰:又稱扳針。以直針斜線淺挑,針跡為斜勢,故亦稱其為斜針。由右至左運針,以正面的線跡小而整齊為好,且線的色彩宜與面料相近,多用於固定服裝的貼邊和袋夾里等。
暗繰:又稱暗針。正面不露針跡,亦有正反面均不見針跡的,它同樣用於服裝的貼邊等處。
12、斜針縫:
簽(qian):粗粗的縫合起來。(《現代漢語詞典》)=斜針縫。
13、壓線:
絎(hang):用針線固定面兒、里子和所絮的棉花,縫時針孔疏密相間,線大部分藏在夾層中間,正反兩面露出的都很短,日常生活中用的比較多的是絎被子。
漢服里稱為絎針,也叫扎針。是中國傳統手針工藝的基本針法之一,有長、短絎針之分。
長絎針:用於兩塊或以上布科的臨時固定等,起針時線不打結,由右至左,以3厘米左右長(根據需要)的針距運針。長絎針亦有眾多變化,如正面長,反面短;正反面短,中間長。
短絎針:是固定布料等用的基本針法。針法亦由右至左,以l厘米2至4針(通常2.5針)的針距運針。
長短絎針:此針法綜合了長絎針與短絎針的特點,以一長一短的針跡運針。多用於臨時縫合布料等。
14、倒勾針:
俗稱扣針,又稱緝針。先向前運一針(針跡約0.3量米),然後後退一針(約0.9厘米),針跡略為斜勢。由於此針法比較牢固,所以拼合褲後縫、裝袖窿時常用。
15、套結針:
用於服裝的開叉、拉鏈、插袋的止口處等。針跡長約0.6到1厘米,先橫挑2或3道線,再自上而下於線後插入豎線,套線上抽,重復至橫挑線長度,豎線線跡需密而整齊。
16、楊柳針:
民間亦稱楊樹花。主要用於女裝大衣夾里的下擺貼邊處,不僅可固定貼邊,亦起到一定的裝飾作用。從反面起針,正面在線上橫挑出針,並向左抽緊,先以45度向下重復二至三針,再向上45度重復,正面針跡以鋸齒形由右至左運針,至所需長度後,於反面止針。
(5)衣拉鏈針圖的織法擴展閱讀:
縫針是用於各種組織縫合的器械,它由三個基本部分組成,即針尖,針體和針眼。針尖按形狀分為園頭、三角頭及鏟頭三種:針體有近圓形、三角形及鏟形三種。針眼是可供引線的孔,它有普通孔和彈機孔兩種。
圓針(Round(Taper) needle curved)根據弧度不同分為1/2,3/8弧度等,弧度大者多用於深部組織。
Ⅵ 裝拉鏈手工織毛衣開衫邊怎麼織
當然是平針啦,而且最好用線比織衣服的線細些,織雙層的,這樣上拉鏈後才平整,不會很鼓。
Ⅶ 男式開拉鏈領毛衣的領子怎麼織
很簡單呀首先從右挑針到左,然後從左織到右,又從右織到左這樣反復織到你認為夠的長度就可以收針,然後用針把拉鏈縫在上面。
Ⅷ 手工縫衣服的針法都有那些
1.鎖邊
針法
如下圖
2.想縫得整齊,針法必須相當熟練;還有剪裁的
手法
,因為
布料
邊緣平整與否對於
縫紉
的平整性也有影響.
3.裁法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的,一般裁布的基本
步驟
就是:(1)制板:就是製作
板形
,也叫"出紙樣",就是在
紙上
畫出衣服各個組成部分的剪裁圖(如下圖左下角);(2)裁出紙樣,將紙樣放在布料上以
粉筆
/布料標記筆依紙樣
輪廓
在布料上描繪出剪裁圖;(3)依(2)中布料上劃好的
線條
裁布.
4.怎麼弄
花邊
??你想怎麼弄?不同設計有不同弄法啊
5.
褶子
的
做法
如同下圖中的右上圖所示,用針間斷縫,再抽線即可.
另外,還可以縫裝
松緊帶
的方法來製作褶子.有
縫紉機
的話可以用
打褶
壓腳直接車出來.
Ⅸ 手工編織毛衣拉鏈針針圖案編織法
我給我兒子織,起165針,12號針織的,我兒子也是2歲多的
Ⅹ 衣服口袋拉鏈的做法
第1步:
把口袋布和表布放好位置,畫出拉鏈的開口
第2步:
沿畫線車縫,並用拆線器將中線割開,記住兩頭是「丫」字形割開
第3步:
把口袋布往開口塞進去
第4步:
這是裡面的樣子
第5步:
縫拉鏈
第6步:
在外面看是這樣的
第7步:
把裡面的口袋布對折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