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羽絨服裡面的絨的分類
白鴨絨、灰鴨絨、白鵝絨、灰鵝絨。
衡量羽絨的重要指標:
1、充絨量:充絨量不是衡量羽絨品質的指標,它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一般戶外羽絨服的充絨量根據目標設計的不同在250-450克左右。
2、含絨量:含絨量是羽絨裡面絨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戶外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在80%以上,這個數據表面其中絨的含量是80%,羽則佔到20%。
3、蓬鬆度:蓬鬆度是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佔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
(1)羽絨服裡面羽絨等級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穿著羽絨服的時候,盡量不要烤明火取暖,以防火星濺到衣服上,使衣服產生焦洞,影響衣服美觀。吸煙的人更要謹防煙灰、火柴頭燒洞。另外這種衣物不宜用火烘乾。
2、忌硬、糙物件:穿著這類衣物後,忌搬、背有稜角或者毛糙的物件,以免羽絨服磨損或者勾破。這類衣物比較容易勾破,在搬運物品的時候最後換件衣服。
3、忌用開水浸泡:由於羽絨服的面料、絮、里子都怕高溫,如果用開水浸泡、洗滌,會使衣服起皺、變形,影響衣服的平整。通常建議用30°C水溫洗是最合適的。
Ⅱ 羽絨服都是屬於c類嗎
羽絨服不都是屬於c類。羽絨服的等級分為A類,b類和c類,AB兩類羽絨服的充絨量非常高,C類的羽絨服充絨量比較少。
羽絨服裡面都是灌絨的,而羽毛上的絨毛是不能接觸皮膚的,所以羽絨服都是c類的。不過因為羽絨服是穿在最外面的,裡面還有內衣、毛衣,不會直接接觸皮膚,所以羽絨服是c類也是可以穿的。
羽絨服的保養小妙招
1、熱毛巾擦拭部位:很多朋友發現羽絨服洗一次就變得不那麼暖和了,所以盡量減少水洗,羽絨服若是局部臟了,最好擠一些中性的洗衣液,5分鍾後用熱毛巾擦一下就可以除去污漬了。
2、避免暴曬:蛋白纖維最忌諱暴曬,羽絨服曬一段時間後會有折扣,所以為了避免面料與羽絨老化,將羽絨服清洗後置於通風處晾乾即可。
3、不適合擠壓:收好羽絨服後不要折疊,避免擠壓羽絨成團,羽絨服最好懸掛存放。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羽絨服
Ⅲ 羽絨服充絨量多少才算好的啊,羽絨服充絨量多少才保暖!
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羽絨服充絨量並不是越多越好?》,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以下兩點
1:什麼是含絨量?
含絨量就是指一件羽絨服中,羽絨佔全部填充物的百分比。如果一件羽絨服的含絨量是90%,就說明羽絨佔到填充物的90%,剩下10%是羽毛。
羽絨由於其蓬鬆度高,纖維空隙中儲存了比其它纖維更多的空氣,而空氣是不導熱的,身材散發的熱氣跑不掉,進而保暖效果就一級棒啦。從保暖性講,蓬鬆度越高越好。
不過一般穿600、700蓬鬆度的羽絨服就夠了,極端嚴寒的地區可以穿800、900蓬鬆度的羽絨服。
知道了充絨量、含絨量的意思,以後在銷售或購買羽絨服的時候是不是更明確方購買向和目標需求了呢?如果你的朋友也不清楚,記得也分享給他們,對方想必一定會感謝你噠!
Ⅳ 羽絨服含絨量,90白鴨絨都是什麼
充絨量90%:
所有正規羽絨服都是由鴨絨作為填充物,鴨絨是用鴨毛粉碎後,經過高溫消毒滅菌所產生,含絨量指的其實就是粉碎程度,鴨絨的國際標准一等品就是含絨量90%以上的鴨絨。
機器粉碎最高也只能達到90%,剩餘的10%是粉碎不完全的鴨毛,俗稱鴨毛片。含絨量越高保暖性越好。含絨量可以根據手觸摸而檢測,一般含絨量90%一下的衣服,用手捏羽絨服背部會摸到有的地方有硬物,對於穿著不會存在不適,這就是粉碎不完全造成的。
充絨克數:
就是指羽絨服裡面所填充的鴨絨重量,根據服裝的款式不同,充絨量也會不同,一般而言同一款式充絨克數越大保暖性就越高。
白鴨絨和灰鴨絨的區別:
目前市面上的羽絨服普遍採用白鴨絨作為淺色羽絨服填充物,是色差原因,對於白色或者其他淺色羽絨服而言,如果用灰鴨絨的話,會不可避免的出現色差。但是深色面料的話採用灰鴨絨的話外面也看不出差別,保暖性是一樣的。價格是毛鴨絨更貴,目前羽絨服基本都是淺色以白鴨絨填充,深色以灰鴨絨填充。
(4)羽絨服裡面羽絨等級擴展閱讀:
選擇羽絨服:
一看:檢查是否有產品質量標簽,標簽上是否有廠家名稱,羊絨含量多少。羽絨服的含量一般在70%以上為宜,具有一定的寬松和柔和。填充量的多少直接影響羽絨服的保暖程度,應由消費者根據自己的穿著需要來決定。
二按:將蓬鬆的羽絨服松開,用手按,立即松開,看羽絨服是否迅速恢復原狀。如果原來的狀況無法恢復或恢復緩慢,則說明絲絨質量差,含量低。
三摸:用手摸捏羽絨服,看是否有完整的小片毛發或長片毛發過粗、羽管等。如果手感柔軟,但回彈彈性差,說明填充物大部分是柔軟的羊毛片,而不是羽絨。如果它摸起來很軟,但羽毛軸又短又粗又硬,那麼它就是碎的一塊。這種衣服不保暖。
四揉:用雙手揉羽絨服,看是否有毛絨出來。如果絨毛大量脫落,則說明織物上的絨毛不防鑽。由於羽絨的天鵝絨性質,少量的羽絨溢出接縫是正常的。
五種氣味:用鼻子靠近羽絨產品,做幾次深呼吸,避免購買氣味刺鼻的產品。
Ⅳ 羽絨劃分五個等級是什麼
羽絨劃分五個等級是A、AA、AAA、AAAA、AAAAA五個等級,AAAAA代表最高品質。
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牽頭制定的羽絨分級標准,在羽絨及其製品在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基礎上對羽絨蓬鬆度提出更高要求,一句蓬鬆度將羽絨服劃分為A到5A,5個等級,5A為品質最優,以蓬鬆度為等級劃分的原則是因為蓬鬆度是衡量羽絨性能關鍵指標,而且蓬鬆度的檢測誤差相對較小容易掌握。
(5)羽絨服裡面羽絨等級擴展閱讀
正規廠家生產的「真羽絨」服,一般會嚴格執行消毒措施,而一些生產「假羽絨」服的小作坊往往沒有完善的消毒設施,容易攜帶細菌,而這些細菌和微生物很容易從衣服里滲透出來,對人體造成傷害,引起皮膚過敏、感染以及哮喘等。
此外,「假羽絨」服的透氣性不強,容易產生細菌,並且保暖性、透濕和透氣性能均較差,不建議經常穿。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教你在「凍手凍腳」的季節選對羽絨服
Ⅵ 羽絨服防寒等級
羽絨服防寒等級分為普通防寒、高原防寒和極冷防寒。
一、普通防寒服,普通防寒服是在一般寒區設計的,日常的防寒保溫例如棉衣羽絨服就是普通防寒服。
二、高原防寒服,高原防寒服以普通防寒服為基礎,是為高原寒區設計的,高原環境風大且空氣稀薄,防寒服的設計就要考慮在有效保暖的前提下如何解決負重。
三、極冷防寒服。極冷防寒服以普通防寒服為基礎,是為高寒區設計的,要能忍耐-50℃的嚴寒、強調防風、防寒、透氣,要成保暖的同時又能使皮膚水份散出。為達到極寒條件下的防寒水平可以考慮增大防寒絮層的厚度。
(6)羽絨服裡面羽絨等級擴展閱讀:
大部分的戶外羽絨服都具有一定的防風性。透氣是戶外服裝的統一要求,但是很多驢友卻往往會忽視羽絨服面料透氣的重要性。一件不透氣的羽絨服在高山上產生的結果往往是致命的。
不同穿著環境下羽絨服的要求也不同,在裝備輕量化的今天,羽絨服的面料的輕薄程度將直接影響一件羽絨服的整體重量,而且柔軟的面料,對於本身就臃腫的羽絨服而言,會增強羽絨服穿著的舒適度。另外一方面,輕薄柔軟的面料有助於更好的發揮羽絨的蓬鬆度,因此保暖性也會更高。
在酷寒環境下直接外穿的羽絨服是防水的,羽絨服的面料要直接代替沖鋒衣使用。
Ⅶ 羽絨服里的白鴨絨有900的蓬鬆度嗎
羽絨服里的白鴨絨有900的蓬鬆度。
一般價格的羽絨服,蓬鬆度大約在450—500之間,價格稍高的羽絨服,蓬鬆度可以達到600—900。
一般而言,肥美、成熟的禽類,其羽絨的蓬鬆度高,相反,小的禽類蓬鬆度較低。
蓬鬆度是國際上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佔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例如,一盎司的羽絨所佔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鬆度為600。
在同樣充絨量下,羽絨的蓬鬆度越高,保暖性越好。在蓬鬆度相同的情況下,充絨越多越保暖。
蓬鬆度和充絨量是同時決定羽絨服保暖性的兩個因素,並且兩者有互為補充的關系,即低蓬鬆度的羽絨,可以提高充絨量來實現保暖效果,高蓬鬆度的羽絨可以適當減少充絨量也能達到不錯的保暖效果。
以蓬鬆度作為羽絨等級劃分的原則,是因為蓬鬆度是衡量羽絨性能的關鍵指標,而且蓬鬆度的檢測誤差相對較小,容易掌握。
Ⅷ 羽絨服的含絨量充絨量要達到多少才保暖
在保證「含絨量」的條件下,南方一般成人羽絨服的「充絨量」應達到100克以上,北方一般羽絨服的「充絨量」應達到200克以上,這樣羽絨服才能起到較好的保暖效果。
按照我國羽絨服的國家標准規定:羽絨服的含絨量不得低於50%,充絨量允許偏差規定為-5%。
含絨量≠充絨量。「含絨量」是指絨子和絨絲在羽毛羽絨中的含量百分比,表現著羽絨服裝填充物的質量好壞,是個強制性的規定。而「充絨量」是指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現為填充物的薄厚既重量。
(8)羽絨服裡面羽絨等級擴展閱讀
羽絨服挑選
1、聞一下羽絨服的味道,如果發現刺鼻或者有異味的就直接忽略掉。有味道的絨(不管是鵝絨還是鴨絨)都屬於不合格產品,千萬不能買。
2、要看一下羽絨服的標牌上標明的各項基本信息是否齊全,主要是含絨量、充絨量、絨毛種類和生產廠家基本信息。
3、仔細摸一摸羽絨服的內層,如果你覺得刺刺的,就是說明這件衣服里羽毛的含量較高,質量應該不會很好。如果你摸上去不扎手不刺,則說明那這件衣服的含絨量相對比較高,保暖性較好。
4、按壓羽絨服,回彈時間越快說明質量越好,表明蓬鬆度比較高。而對於充絨量相同的羽絨服,體積越大,即羽絨服越蓬鬆的品質越好。
5、用力拍一拍羽絨服,如果有絨毛或者粉塵出現,就說明這件羽絨服的布料它的防絨性很差或者是縫合的針眼太大,這樣的羽絨服會越穿越羽絨服薄,防水性和透氣性也不會太好,對於這種就不建議購買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含絨量
Ⅸ 羽絨服分為那幾個等級
羽絨劃分五個等級是A、AA、AAA、AAAA、AAAAA五個等級,AAAAA代表最高品質。
Ⅹ 羽絨的等級怎麼區分的
1、含絨量。含絨量是羽絨中「絨子」的含量的多少,一般來說含絨量越高,重量越輕,保暖性越好。一般我們可以在店鋪銷售的羽絨服水洗標上看到:含絨量60%或80%等。
2、充絨量。充絨量不是衡量羽絨品質的指標,但決定這件羽絨服的價值,因為它代表了羽絨的重量,同等含絨量的情況下,充絨量越高,能容納的靜止空氣越多,保暖性也越強。
3、蓬鬆度。蓬鬆度是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標准規定:一盎司(約等於28.34克)的羽絨所佔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1英寸約等於2.54厘米)表示該羽絨的蓬鬆度為600。既定的羽絨重量下,佔用的空間越大,則蓬鬆度越好,保暖性更高。
(10)羽絨服裡面羽絨等級擴展閱讀:
羽絨分為以下幾類:
1、鵝絨:絨朵大、羽梗小、品質佳、彈性足、保暖強。
2、鴨絨:絨朵、羽梗較鵝絨差,但品質、彈性和保暖性都很高。
3、鵝鴨混合絨:絨朵一般,彈性較差,但保暖性較好。
4、飛絲:由毛片加工粉碎,彈力和保暖性差,有粉末,品質較次,洗後容易結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