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品牌介紹 > 織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織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發布時間:2021-06-07 08:00:07

㈠ 絲綢作為織制衣服的一種東西,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呢

考古專家在河姆渡遺址中就發現了紡織工具,藉此可以推斷絲綢的使用至少不遲於良渚文化,應該是在五千多年以前。

傳說是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養蠶取絲」,現實中專家們根據考古學的發現推測,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中期,中國便開始了養蠶、取絲、織綢了。有記載在山西省夏縣西陰村發掘到仰韶時期長約1.36厘米,幅寬約1.04厘米的繭殼。

商代蠶桑業亦形成了一定規模,已出現了提花絲織物;西周時期,絲綢技術比商代有很大提高;春秋戰國時期蠶桑絲綢業也受到重視,發展農桑成為各國富國強民的重要國策,絲綢也很受各層人群的喜歡和重視;從東漢時期開始,西南地區的蜀錦成為全國聞名的絲綢。

因為絲綢的光澤度和手感以及製作技術等方面的原因,最早絲綢織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絲綢業的壯大,普通百姓也穿上了絲綢製作的衣服了。

㈡ 紡織業是什麼年代開始的

黃道婆是我國元代著名的女紡織革新家。松江烏泥涇鎮(今上海華涇鎮)人。

她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勞動婦女,她早年的遭遇和對紡織技術的貢獻,在勞動人民長期流傳。據傳說,她小時候給人家當童養媳,由於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她勇敢地逃出了家門,來到了海南島的崖州(今海口市)。從此,她在海南島居住了30多年。她在海南崖州期間,虛心向黎族人民學習紡織,不僅全部掌握了先進技術,還把崖州黎族使用的紡織工具帶回家鄉,並以她的聰明才智,逐步加以改進和革新,使家鄉以至江南地區的紡織水平有所提高。經過她改進推廣的"擀(攪車,即軋棉機)、彈(彈棉弓)、紡(紡車)、織(織機)之具",在當時具有極大的優越性。

黃道婆之前,脫棉籽是棉紡織進程中的一道難關。棉籽粘生於棉桃內部,很不好剝。13世紀後期以前,脫棉籽有的地方用手推"鐵筋"碾去,有的地方直接"用手剖去籽",效率相當低,以致原棉常常積壓在脫棉籽這道工序上。黃道婆推廣了軋棉的攪車之後,工效大為提高。

在彈棉設備方面,黃道婆之前江南雖已有彈棉弓,但很小,只有1尺5寸長,效率很低。黃道婆推廣了4尺長、裝繩的大彈弓,使彈棉的速度加快了。就棉紡織的各種工具而論,最值得注意的還是紡車的改進。棉紡車來源於麻紡車,而麻紡車是由紡絲的莩車演變而成的。黃道婆推廣了3錠棉紡車,使效率大為提高。在王禎<農書>里可以看到這類棉紡車的圖像,它是用腳踏發動的。多錠紡車在沒有發明機械化的握持工具"羅拉"以前,單憑雙手握持3個棉筒捻緒,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手工紡織技術之極高的水平了。馬克思在<資本論>里說過,當未發明珍妮紡紗機時,德國有人發明了一種有兩個紗錠的紡車,但能夠同時紡兩根紗的紡織工人卻幾乎和雙頭人一樣不易找到。可見黃道婆在這方面的成就之不易得了。

此外,黃道婆還推廣和傳授了"錯紗配色,綜線挈花"之法,後來松江一帶織工發展了這種技術且更加精益求精。她還把"崖州被"的織造方法傳授給鎮上的婦女,一時"烏泥涇被"聞名全國,遠銷各地。原來"民食不給"的烏泥涇,從黃道婆傳授了新工具、新技術後,棉織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到元末時,當地從事棉織業的居民有礙1000多家,到了明代,烏泥涇所在的松江,成了全國的棉織業中心,贏得"衣被天下"的聲譽。

黃道婆就是這樣以自己的傑出貢獻,而被載入我國紡織業的發展史冊,永遠受到後人的敬仰。

㈢ 編織毛衣應該從哪裡開頭怎麼開始織

用線先打一排的活結,【就像系蝴蝶結那樣的,只不過要用釺子】然後蝴蝶結旁邊有個節,用另外的釺子在打就行的

㈣ 織布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通鑒外紀》記載:「西陵氏之女嫘祖為帝之妃,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此處的「帝」指黃帝,而且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也有「桑」、「蠶」、「絲」、「帛」等字,看來夏商之前就有紡織絲綢的技術了。

㈤ 請問織毛衣最早是由那個國家發明的

毛衣編織的歷史非常的久遠,人類在原始生活中利用樹葉、獸皮來蔽體,在漁牧生活中結網捕魚,就懂得運用編織的技法,隨著文明的演進與科技的發明,人類不僅充分利用各類動植物等天然纖維,編織出生活所需的物品。更研發出多種化學纖維、礦物纖維,使人類生活更舒適便利。所以編織的歷史可說是一部人類文明與科技的發展史。
從各民族的編織作品中,發現許多作品雖然從實用功能出發,但隨著人類對於美感的追求,編織已超越實用的范疇而成為人類藝術的結晶。或純朴粗獷、或精緻華麗、呈現出絢爛多彩的面貌。
應該是有了編織就有了毛衣,至於起源的國家就不太清楚了

㈥ 織毛衣是從什麼時候(或哪個朝代)開始的

毛衣編織的歷史非常的久遠,人類在原始生活中利用樹葉、獸皮來蔽體,在漁牧生活中結網捕魚,就懂得運用編織的技法,隨著文明的演進與科技的發明,人類不僅充分利用各類動植物等天然纖維,編織出生活所需的物品。更研發出多種化學纖維、礦物纖維,使人類生活更舒適便利。所以編織的歷史可說是一部人類文明與科技的發展史。

如果你是問用羊毛織毛衣,那應該就是從漢朝開始了。

㈦ 紡織的起源

紡織是一種服務於人類穿著的手工行業,紡紗織布,製作衣服,遮醜飾美,禦寒避風,防蟲護體,大約便是紡織起源發展的重要動機。古史傳說中國先民是從"不織不衣"、"而衣皮葦"然後演變到"婦織而衣"這種傳說是與穿著文化的發展規律相吻的。
據考古資料,中國紡織生產習俗,大約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見萌芽,距今約 2 萬年左右的北京山頂洞人已學會利用骨針來縫制葦、皮衣服。這種原始的縫紉術雖不是嚴格的紡織,但卻可以說是原始紡織的發軔。而真正紡織技術和習俗的誕生流行當在新石器文化時期。
《易?系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所謂衣裳,便是指用麻絲織成布帛而縫制的衣服。這則記述反映的正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紡織業誕生,麻、絲衣服開始出現並流行的真實情況。甘肅秦安大地灣下層文化出土的陶紡輪,表明原始的紡織業在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便已出現,距今已有 8000 年左右的歷史。

㈧ 毛衣編織是誰發明的

毛衣編織的歷史非常的久遠,人類在原始生活中利用樹葉、獸皮來蔽體,後來逐步發展,出現了紡織品。最早的手編毛衣,應該出自古代游牧部落的牧羊人之手。某一天,北風漸緊,天快冷了,某一個牧羊人,也許是一個奴隸,沒有氈做的衣服可以禦寒,他找了幾根樹枝,想方設法將手裡的毛線結成一個片片,一個可以裹在身上禦寒的東西,繞來繞去,他終於找到了訣竅,於是,便有了後來的毛衣。
在中亞游牧民族地區,紡織品的原材料是毛,以羊毛為主。另一種重要的防止原材料——棉花是原產於中南美洲的,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才流行世界,進入中國也是明朝末年的事情。
毛絨線傳到中國,是鴉片戰爭以後的事情,我們看到最早的照片裡面,中國人在冬天不是穿皮袍(里子是各種皮子,外面是綢緞或布)就是穿面袍(里外都是布中間絮棉花),肥肥大大,特別是小孩子,像一個個圓球。最先編織織毛衣的,是來華的外國人,慢慢很多有錢的較時髦的女性也開始學習手工編織毛衣。
到了20世紀初,像上海和天津這樣的沿海租界城市,編織織毛衣已經成了一種時尚。一團絨線,兩根竹針,閑坐在起居室的窗下,陽光透過綉花的白色窗紗,照在女人的肩上,那種舒適嫻靜是說不出來的。在上海,很多專賣毛線的商店都有坐台的師傅,向買毛線的女性傳授毛衣編織技巧,慢慢的,手編毛衣也成為很多女性的謀生手段。「打一手好毛活」慢慢代替「綉的一手好活計」,成為贊揚一位女士心靈手巧的褒獎話。舊上海的月份牌上,總少不了身穿花色旗袍外套手編白色鏤空花樣毛衣的燙發美女。
不管是絲織品、麻織品還是羊毛織物,都是有經線有緯線,梭織而成的。手工編織毛衣和織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工藝,手工編織毛衣和絲綢等衣服製作相比,有著很大的靈活性。絲綢等衣服從原材料到成衣需要3個過程:紡線、織布、縫制;手工編織毛衣需要兩個過程:紡線和編織,在編織的時候,除了毛線,你只需要幾根細竹針。如果說梭織產品更適用於大規模生產,那麽編織更適合個人勞動。
手工編織毛衣的盛行使毛線工業迅速發展,就是在戰爭年代,很多民族工業都被迫停產,毛線生產工業還是能勉強維持。比如以生產「抵羊」(真正意思是抵洋——抵制洋貨)毛線聞名的天津東亞毛紡廠,基本能夠正常運轉,只不過被迫換了別的商標。

㈨ 織毛衣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說起這手工編織毛衣的來歷,確實久遠,最早的手編毛衣,應該出自古代游牧部落的牧羊人之手。在遠古時代,人們最初的衣服是獸皮和毛衣樹葉,後來逐步發展,出現了紡織品,在中國,紡織品的原材料是絲與麻,可以說是貴人穿絲賤人披麻;在中亞游牧民族地區,紡織品的原材料是毛,以羊毛為主。

(9)織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擴展閱讀

歐洲最早以編織技術擅長的人群,是被西班牙天主教皇室所僱傭的穆斯林織造匠。歷史上,毛料編織技藝的傳播路徑也是從中東出發傳往歐洲,經過地中海貿易的催化在歐洲興盛,再趁著歐洲殖民地的擴張普及到美洲。

可以說哪裡有「穿暖」的需求,織毛衣的技巧就會傳播到哪裡,伴隨羊毛產業的發展,織毛衣也成為歐洲中世紀養活眾多人口的一個重要行業。以英國為例,從12世紀起,「羊毛是中世紀英格蘭經濟的基石」。

溫帶海洋性氣候、白堊質土層,有鹽分的空氣為牧羊業發展提供理想之地,優質的英國羊毛遠銷佛蘭德斯、荷蘭和義大利。羊毛貿易下的羊毛稅構成了英格蘭王室最豐厚的收入——1290年至1294年,英國王室每年的羊毛稅有3萬3千英鎊,占其收入的70%以上。

㈩ 我國織毛衣起源於什麼時候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難度啊~你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最早的是手編毛衣,應該出自古代游牧部落的牧羊人之手。在遠古時代,人們最初的衣服是獸皮和數葉,後來逐步發展,出現了紡織品,在中國,紡織品的原材料是絲與麻,可以說是貴人穿絲賤人披麻;在中亞游牧民族地區,紡織品的原材料是毛,以羊毛為主。另一種重要的防止原材料——棉花是原產於中南美洲的,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才流行世界,進入中國也是明朝末年的事情。不管是絲織品、麻織品還是羊毛織物,都是有經線有緯線,梭織而成的。手編毛衣和織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工藝,毛衣手工編織和絲綢等衣服製作相比,有著很大的靈活性。絲綢等衣服從原材料到成衣需要3個過程:紡線、織布、縫制;手編毛衣織需要兩個過程:紡線和編織,在編織的時候,除了毛線,你只需要幾根細竹針。如果說梭織產品更適用於大規模生產,那麽編織更適合個人勞動。
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各種動物就開始脫毛,脫去冬季的短絨,換上適應炎熱夏天的長毛。牧羊人們收集了脫落的羊毛,洗凈晾乾,放牧的時候,牧羊人坐在石頭上,邊看著羊們吃草邊將羊毛錯成細條,這些細條可以用來織毛毯打毛氈,再紡細之後可以織呢子。某一天,北風漸緊,天快冷了,某一個牧羊人,也許是一個奴隸,沒有氈做的衣服可以禦寒,他找了幾根樹枝,想方設法將手裡的毛線結成一個片片,一個可以裹在身上禦寒的東西,繞來繞去,他終於找到了訣竅,於是,便有了後來的毛衣。

與織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衣跟針織衫是一樣嗎 瀏覽:556
長風衣腰帶怎麼系 瀏覽:354
配西褲皮鞋的外套 瀏覽:557
編織好的衣袖口怎麼加彈力線 瀏覽:326
衣深灰和綠色那個好看 瀏覽:375
特步棉服女外套 瀏覽:848
日本師生制服視頻 瀏覽:193
男士夾克打版教學 瀏覽:940
花線織什麼樣的帽子好看圖片 瀏覽:894
衣新款圖片的 瀏覽:20
廣州專業生產襯衫的廠家有哪些 瀏覽:99
看看這小外套攻略 瀏覽:260
羊絨圍巾法語怎麼說 瀏覽:901
一條褲子一般穿幾天好 瀏覽:522
短款格子西裝外套 瀏覽:740
旗袍搭配平跟鞋 瀏覽:330
廣州女裝品牌自由調換貨 瀏覽:933
男生穿綠色衣好看嗎 瀏覽:625
冬天男士紅色羽絨服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536
昊江旗袍鎮 瀏覽: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