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連體全封閉重型耐酸鹼防化服防毒服哪家好
你好
首先,杜邦的不錯
第二,重型防化服是工作人員在有危險性化學物品或腐蝕性物品的現場作業時,為保護自身免遭化學危險品或腐蝕性物資的侵害而穿著的防護服。
希望幫助到你
按功能訴求
確定你的功能訴求,也就是說你准備要在那些環境下穿你的羽絨服
⑴、攀登8000米級的山峰和極地探險:最惡劣的環境當然也是最專業的需求,面料要求防水防風透氣,並且足夠的保暖。連體羽絨服是很好的選擇。
⑵、攀登普通雪山:首先應該足夠的保暖,同時最好是長款。在結構上易採用立體盒狀結構的,面料要求防水防風透氣。也可以使用內膽式羽絨服在外層加沖鋒衣。
⑶、長途旅行:一般在路上時間較長,所經過的環境也有很大的差異,也就是說可能會出現在某些地方需要羽絨服禦寒而某些地方可能穿T恤的情況。因此,對羽絨服的要求是體積小、重量輕,可以在不需要的時候壓縮放在背包很小的一個角落裡。
⑷、短途山嶽徒步:溫度不會太底,羽絨服一般僅在休息或營地使用較多,因此對羽絨服的要求也是體積小、重量輕,並且穿著舒適柔和。⑸、滑雪:適合滑雪用的羽絨服應該是透氣效果好,不能太厚,貼身設計防止風阻效應,面料耐磨強度高。
⑹、城市越冬:對羽絨服性能要求相對較低,穿著舒適、款型時尚大方,因為在城市裡面那麼相對款式一定要美觀,相比較之下艾萊依的不錯。
⑺、嚴寒地帶作業或旅遊:在中國比如東北漠河地帶的冬季野外作業或旅遊,要求羽絨服是長款、面料較耐磨、有較多的口袋放置隨身物品,最好帽沿有毛口防風。
選擇適合尺碼
尺碼大小因人而異,有人喜歡寬松的,有人喜歡貼身的。總體來說,如果是外穿型的登山羽絨服,需要相對寬松一點,裡面至少還要留下內衣和抓絨衣的厚度。而作為內膽的羽絨服,則相對要貼身一點。此外,要注意袖子的長度,不能太短,合適的長度是手臂垂直的時候袖口與指尖持平。
顏色選擇
根據喜好和功能需求選擇羽絨服的顏色
戶外羽絨服的顏色,也是跟著時尚在逐漸的變化,但因為戶外運動的特殊性,與休閑羽絨服相比還是有特殊性的,更加傾向於鮮艷、色彩飽和度高的顏色。一般而言,對於用於攀登雪山的專業性較強的羽絨服,更加傾向於中黃和紅這兩個色系,在白色背景下更加醒目。而對於一些可用作內膽,用在周末山嶽徒步或長途旅行或者城市戶外兩用的羽絨服,色彩的飽和度相對會低一點。一些黑灰系列的安全顏色也是不錯的選擇。
⑶ 羽絨服充絨量150克少不少
北方一般羽絨服的充絨量都在200克左右,才能起到較好的保暖效果,當然,有的羽絨服充絨量在100克左右,這種羽絨服適合在南方穿著。按照我國羽絨服的標准規定,羽絨服的含絨量不能低於50%,充絨量允許偏差規定為-5%。
充絨量實際上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就是羽絨裡面「絨」的重量。它和前面講的「含絨量」不同,前者是一個比例值,後者就是簡單的重量值。它是決定一件羽絨服在同等條件下(種類、蓬鬆度、充絨量等),品質和保暖性能的關鍵因素,充絨量越高,羽絨服的保暖性能則更加優異。
而充絨量的大小基本決定了一件羽絨服的用途,本著按需選擇的原則,我們把羽絨服按照保暖性能分成4個檔次,當然這只是比較業余的粗略劃分。
1.極限級別(-50°至-20°之間):適合南、北極,攀登雪山等特殊極限用途的,基本都是連體款式,通常都為800以上蓬鬆度。,含絨量在300g以上。
2.酷寒級別(-30°至-15°之間) :一般為650-750蓬鬆度級別鵝絨填充的厚款,充絨量200-300g左右。
3.常規級別(-20°至-5°之間) :最常見的一個檔次,一般是600-700蓬鬆度等級鵝絨,180-250g級別充絨量,也是我們日常較多人穿的羽絨服級別。
4.輕寒級別(-5°至0°之間) :通常是採用600+蓬鬆度的鵝絨或者鴨絨,但是充絨量少。
⑷ 寶寶有必要買連體羽絨服嗎
連體衣有三好:保暖方便顧慮少
鏘寶出生前,我和姥姥在網上給他選衣服。姥姥堅持要買分體和尚服,她的理由是,那種連體衣中間空空盪盪,寶寶肚子會著涼的。穿個小和尚服,包上包巾又舒服又方便,因此鏘寶出生後的裝備其實只有兩件下圖這種紗布和尚服。
但是從溫暖如夏的醫院,回到剛剛來暖氣的家中,我們就發現姥姥想錯了。和尚服雖然舒服,但是並不保暖,而且系帶的設計穿在裡面真得很硌得慌。於是我果斷買了幾件連體衣,並且發現:真香。那麼連體衣到底有什麼好呢?
第一:保暖
冬季出生的寶寶,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保暖。有的媽媽說:「北方冬天有暖氣啊,可以調得暖和點。」但會不可避免帶來一個問題:乾燥。鼻炎、濕疹都來了,於是只能開加濕器,還會面臨加濕器本身細菌的問題。我選擇把暖氣調低到比較涼爽的溫度,給寶寶穿得厚一點。
保持室溫在22℃左右,寶寶恰好可以穿一件連體和尚服,因為需要兩個衣襟交疊,所以寶寶肚子的地方恰恰是最厚的,能起到保暖效果,卻不影響孩子自由活動,比裹在襁褓里要強得多。晚上睡覺時,只要加上一個睡袋就可以了。
第二:方便換紙尿褲
剛出生的小嬰兒,一上午換個五六次尿片都是常事兒。有位媽媽在群里說,換尿布換到腰肌勞損。而這樣的連體衣換起來非常方便,只要打開襠部就可以換了,三兩個按扣,一分鍾就能搞定。
第三:抱孩子時顧慮少
隨著寶寶長大,我們覺得連體衣越來越是個正確的選擇。因為在n多情況下,我們需要把嬰兒抱起來。如果是分體衣,就很容易把上衣帶起來,寶寶的小肚子,小蠻腰都會露出來。再加上三個月多會翻身後,需要更方便活動的衣服,連體衣就是最好的選擇。
這幾種連體衣優先考慮
像我在上面提到的和尚服連體衣,媽媽們買個最小碼的三四件就ok了,事實上只有前1~2個月寶寶需要這樣的衣服。當他變得越來越好動,這幾種連體衣才是最佳的選擇。
1、包屁衣
生寶寶之前,經常看到網上有國外的小孩穿著包屁衣到處爬,當時就想:等鏘寶出生,我也要給他買個包屁衣。所謂包屁衣,可以了解為正常上衣+內褲的組合。內褲的部分是通過三個按扣連接的,可以打開方便換紙尿褲。
買的時候有無限多選擇,比如長袖包屁衣、短袖包屁衣、背心(吊帶)包屁衣等等。這種衣服幾乎可以更任何單品做搭配:鏘寶將它當內衣穿,一直到告別紙尿褲,對於給肚子保暖有執念的我來說,包屁衣簡直再好不過。
每次去早教,看到姥姥奶奶不厭其煩地蹲下來把小背心給孩子塞到褲子里,我就由衷的慶幸給娃穿了包屁衣。
2、夾棉連體衣
群里的媽媽說,生完孩子住在娘家,房間里有點冷。六個月前,她都給孩子穿一件貼身的純棉包屁衣,外加一件夾棉連體衣。如果晚上再冷,就會加個小馬甲。睡覺時換上睡袋。如果寶媽家的氣溫有點低,我建議大家給寶寶准備3-4件夾棉連體衣,代替毛衣、絨衣等容易造成皮膚過敏的衣物。
3、連體羽絨服
雖然說冬天出生的寶寶,幾乎一整個冬天都不會出門,但是還是會有打預防針、體檢等特殊情況。有位媽媽說,他們開始的方案是用被子將寶寶捲成一個卷抱去體檢,但是體檢完還要找地方把「被子卷」重新包好,沒有兩三個人根本無法完成。
後來他們發現了連體羽絨服,只要把穿著夾棉衣連體服的寶寶往羽絨服里一塞,清爽又方便,寶媽自己抱著去體檢也不成問題了。
⑸ 會走路了還能穿連體羽絨服嗎
就算是一個小朋友會走路了,也可以穿連體的羽絨服,但是注意他的上廁所問題,一定要經常更換紙尿褲。
⑹ 羽絨服絨的等級是多少
羽絨服的級別
1、極限級別(-50°至-20°之間): 適合南、北極,攀登雪山等特殊極限用途的,基本都是連體款式,通常都為800以上蓬鬆度,含絨量在300g以上。
2、酷寒級別(-30°至-15°之間) :一般為650-750蓬鬆度級別鵝絨填充的厚款,充絨量200-300g左右。
3、常規級別(-20°至-5°之間):最常見的一個檔次,一般是600-700蓬鬆度等級鵝絨,180-250g級別充絨量,也是我們日常較多人穿的羽絨服級別。
4、輕寒級別(-5°至0°之間) : 通常是採用600+蓬鬆度的鵝絨或者鴨絨,但是充絨量少。
較長時間的壓縮存放會降低羽絨服的蓬鬆度,這時候您可以穿在身上或者懸掛,輕輕拍打,令羽絨恢復蓬鬆度穿著羽絨服請勿靠近火焰;
尤其是在野外篝火邊上,請注意火星,如果在接縫處有羽絨意外鑽出,請勿硬扯羽絨,因為較好的羽絨服都採用高品質羽絨,絨朵較大,用力扯出會損壞面料防絨性。
正確的做法是在反方向隔著面料抓住羽絨,將羽絨拉回面料里側部分人群本身會對羽絨過敏,如果發生過敏現象,停止穿著羽絨服,並及時就醫某些羽絨服採用具有防水或防潑水功能面料。
⑺ 羽絨服充絨量多少才算好的啊,羽絨服充絨量多少才保暖!
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羽絨服充絨量並不是越多越好?》,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以下兩點
1:什麼是含絨量?
含絨量就是指一件羽絨服中,羽絨佔全部填充物的百分比。如果一件羽絨服的含絨量是90%,就說明羽絨佔到填充物的90%,剩下10%是羽毛。
羽絨由於其蓬鬆度高,纖維空隙中儲存了比其它纖維更多的空氣,而空氣是不導熱的,身材散發的熱氣跑不掉,進而保暖效果就一級棒啦。從保暖性講,蓬鬆度越高越好。
不過一般穿600、700蓬鬆度的羽絨服就夠了,極端嚴寒的地區可以穿800、900蓬鬆度的羽絨服。
知道了充絨量、含絨量的意思,以後在銷售或購買羽絨服的時候是不是更明確方購買向和目標需求了呢?如果你的朋友也不清楚,記得也分享給他們,對方想必一定會感謝你噠!
⑻ 戶外羽絨服的蓬鬆度指標和充絨量指標是如何匹配的
充絨量指標和蓬鬆度指標沒有直接必然的聯系。具體分析如下:
1、蓬鬆度代表羽絨服的「質」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質量,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佔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羽絨的蓬鬆度越高,說明在同樣充絨量下的羽絨可以固定更大體積的空氣層來保溫和隔熱,所以羽絨的保暖性越好。
3、充絨量是衡量羽絨品質的指標,它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一般戶外羽絨服的充絨量根據目標設計的不同在250-450克左右。如果在很冷的地方,肯定是高充絨量保暖,比如一件充絨400g蓬鬆度500的羽絨服要比充絨200g蓬鬆度900的羽絨服更保暖。
蓬鬆度越高,越保暖,充絨量越多,越保暖,這都是相對的。只有在有足夠大的充絨體積的前提下,蓬鬆度越高和充絨量越多的保暖性才成正比。
從數據上來看判定一件羽絨服能承受什麼氣溫的條件是沒有直接關系的,溫標存在一定的主觀因素。溫標一般都是各大戶外品牌按照以往的測試結果來標注的,比如在設計一件羽絨服時,選定布料,充入蓬鬆度550,200g的羽絨,在室外某個低溫環境下直到找到感覺身體明顯發冷的臨界點,那個臨界點就是最低承受溫度。
(8)連體羽絨服重型擴展閱讀:
充絨量的選購:
一看:查看有無產品質量標簽,標簽上有無生產廠名,含絨量為多少。羽絨服的含絨量一般以超過70%為宜,具有一定的蓬鬆度和輕柔度。充絨量多少直接影響羽絨服的保暖度,消費者應根據自己的穿著需求來確定。
二按:將蓬鬆的羽絨服放鬆鋪平,用手按壓,隨即松開,看羽絨服能否迅速恢復原狀。如果不能恢復原樣或恢復較慢,說明絨質較差,含絨量較低。
三摸:用手摸、捏羽絨服,查看有無完整的小毛片或過大過粗的長毛片、羽毛管等。如果手感柔軟但回彈性差,說明填充物大多為軟化毛片而非羽絨;如果手感柔軟但有短小粗硬的羽軸,則為粉碎片,這種服裝的保暖效果不佳。
四揉:用雙手揉搓羽絨服,看是否有毛絨鑽出。如果有大量毛絨鑽出,說明面料不防鑽絨。由於羽絨具有柔滑的特性,有少量的絨絲從線縫中溢出也是正常的。
五聞:用鼻子靠近羽絨製品,深呼吸數次,避免選購那些味重刺鼻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