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90年代中西(主要是中美)服裝差異
我做過類似的PPT,給段文字你參考哈
開場: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中西方的風俗習慣,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有它的深奧的內涵。下面我為大家講解一下,中西方文化習俗的某些差異。
1、中西方服裝
中山裝:中山裝自1923年誕生迄今,一直是中國男子最通行和喜歡穿著的服式。它由中國的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創造。 當中山先生穿起自己設計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時說:「這種服裝好看、實用、方便、省錢,不像西裝那樣,除上衣、襯衣外,還要硬領,這些東西多是進口的 (當時這些東西多從外國進口),費事費錢。」 中山裝由於具備好看、實用、方便等優點,所以一經孫中山先生提倡,就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
旗袍:旗袍 因其式樣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改制而成,故稱。是民國時期中國婦女開始穿著的、帶有傳統風格的長衫。是中國女性獨具民族特色的時裝之一。傳奇美女宋美齡衣櫥內的旗袍件數,大概現今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無人出其右者。
列寧服:列寧裝因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樣式為西裝開領,雙排扣,各有三個紐扣,腰中束一根布帶,列寧服多為藍色,需系腰帶,戴八角帽(上場後脫帽行鞠躬禮)。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廣大解放區流行。穿上列寧服看上去既樸素干練又英姿颯爽。 西裝: 現代西裝的發展和形成,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西裝隨意、休閑、時髦,透露著鮮明的西方氣息。
嘻哈服裝:在西方Hip-Hop是街頭的文化,是一種生活態度。走在歐美的大節上,我們總是一群年輕人頭戴棒球帽、或者包著大頭巾,身穿寬松的服飾,甚或披一件帶有頭罩的夾克,腳踩著球鞋,在那裡舞動、奔跑,或做著其他動作。這就是「嘻哈風格」。
㈡ 中國出口美國的紡織品主要是哪一類的
目前,美國的年人均纖維消費量超過20公斤,其80%以上的紡織品是服裝,都從外國進口,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服裝進口國,而中國是向美國出口紡織品服裝的主要國家之一。自2005年配額取消以來,中美紡織貿易走過了一條不尋常的道路。配額取消、數量激增、數量限制、平穩增長,中美紡織貿易協議為我們創造了穩定的貿易環境。
所以中國出口美國的紡織品必屬服裝。
由於紡織品服裝生產和加工的專業性,任何一個出口企業都只能在某一個領域發揮自己的特長,因此,了解和分析美國市場的消費和進口特點,使自己的企業揚長避短,更加適應競爭激烈的市場,提高企業的自我競爭力。
出口美國市場的常規型商品進行分析解讀:
1、多樣化的梭織服裝是我出口美國的重點商品
美國市場消費的梭織服裝包括襯衣、休閑服、西服、牛仔服、女式衣服、童裝及褲類等。
我出口美國市場梭織服裝的主要特點:
1)織物原料特點:純棉織物仍是主體。如高支高密夫綢、牛津紡、色織布、燈芯絨等均是以純棉紗為原料,根據用途不同分粗厚與精細織物二類,但目前正在偏向細支輕薄型;幾年來,我出口企業依據美國進口商的要求,採用多種纖維為原料的混紡織物比例在上升:粘/滌(腈綸)混紡織物在上升,而T/C混紡織物在下降。在其他混紡織物中採用40/40/30混紡比的滌/粘/麻三合一仿麻織物使用也較多;色織面料一般多於色布面料,色織布採用紗線先染色後織造工藝,同時採用無梭織機多色引緯或電子提花技術;目前,我國已經出現採用多種整理技術來提高面料的技術含量與加工深度的出口企業,因為靠常規產品出口因不能適應美國人生活質量提高要求,只有在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與加工深度上做文章才能比較容易獲得訂單。
2)服裝特點:
A)襯衣分正規襯衣與休閑襯衣兩類。正規襯衣一般與西裝配套,用料講究,縫制要求也較高,多數用高支夫綢、牛津布與色織布為主;休閑襯衣用料以中粗支細平布或彩格絨布較多,並採用砂洗與拉毛等加工。為追求穿著舒適,多數襯衣採用軟領,休閑襯衣雙口貼袋是其特色。
B)休閑服一般包括西便服及茄克衫。西便服使用混紡面料較多,如羊毛與麻纖維、粘膠纖維及合纖混紡、滌/粘混紡織物等,有的面料中含有3%~5%的彈性纖維,以改善織物的彈性與尺寸穩定性;茄克衫多數用純棉、T/C斜紋織物,以中支紗為主,織物表面紋路清晰、顆粒飽滿,有的表面還經塗層防雨整理。
C)美國市場的男西服,在傳統與經典中已經融入時尚元素,版型適合美國人的高大體型,穿著舒適、大氣、粗獷而又不失典雅、細膩,選料考究,細節精緻,輔料使用更加安全環保。男式西裝仍流行單排傳統款式,女式西裝一般與裙褲配套。西裝面料以混紡面料為主,全羊毛西服因使用保養要求較高,使用人群相對較少,而休閑西便服因含毛量較低(20%~45%),,用滌/毛面料製作西裝是發展趨勢,其價格也不低於純毛織物。
D)T恤衫、牛仔褲是美國人最愛穿的服飾。美國市場受歡迎的有牛仔服除了仍保留原有牛仔服裝風格特點外,輕薄型及彩色牛仔服裝正在發展,尤其是作女式與兒童牛仔服均採用輕薄型牛仔布作面料。款式有上衣、裙褲、背心及上衣連裙牛仔服等多種,色澤有黑色、彩條、印花、軋花等,尤其是夏季穿輕薄牛仔短褲十分流行。
E)女時裝款式多樣,多數選用稀薄織物如輕薄透明、透孔的羅紗,喬其紗、爛花鉤邊及網眼織物,具有似露非露、隱隱約約的透視效果。面料除用純棉特細號紗外,還大量使用蠶絲與化纖絲,或採用Tencel織物,具有手感柔軟,順滑與良好的懸垂性、吸濕性與染色性能。
㈢ 視頻中美一針都有污點怎麼去除
淤泥之類的直接 用水洗掉就行如果洗不掉,建議不要私自亂動 ,去專業洗車店用專業洗滌劑清洗 ,不會損傷車子
㈣ 中美衣服尺碼換算
中、美、意標准尺碼換算表
男裝
美 碼 6 、6 1/2 、7、 7 1/2、 8、 8 1/2
義大利尺碼 38 、39 、40、 41、 42、 43
中國標准尺碼 24、 24.5、 25 、25.5 、26、 26.5
女裝
美 碼 3 1/2、 4、4 1/2 、5 、5 1/2、 6
義大利尺碼 33、 34 、35 、36 、37、 38
中國標准尺碼 21.5 、22、 22.5、 23、 23.4、 24
童裝
義大利尺碼 28、 29、 30、 31、 32
中國標准尺碼 19 、19.5、 20、 20.5 、21
㈤ 中美審美差異
首先,中美兩國有著完全不同的意識形態。中國人通過五千年的摸索,找到了一套自己適用的為人處世原則,而美國人也通過長時間的探索,總結,找到了適合他們的方法。兩種處世原則的不同,必然導致認識上的差異。國人覺得大放光彩的事美國人不以為然,美國人引以為豪的事中國人也可能不屑一顧。用中國一句土話那就是鼠有鼠道,蛇有蛇路。顯然,全球一體化的經濟趨勢是一往無前的,但是在文化方面,雖然也有各國文化資源共享的呼聲,但是留住自己的民族特色還是十分重要的。縱然很多中國人的意識還極須提高,但是絕不能用西方人的思維來思考中國的問題,正如不能直接用美國人的貨幣購買中國人的蔬菜一樣。
其次,中美兩國有著完全不同的經濟基礎。中國經歷了清末列強的擄掠踐踏;經歷了狼煙四起的軍閥混戰;經歷了血雨腥風的抗戰,也經歷了文革十年的顛沛動盪。今天,中國終於能在世界上以綜合國力的巨大提高而嶄露頭角,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把我國同美國在經濟上等量齊觀。物質決定意識是最簡單的哲學道理,經濟基礎的不同,又怎麼能要求中國人與美國人價值觀、審美觀雷同?
美國人能夠衣著得體,因為他有錢;換成有錢的中國人也能輕松做到這一點。但在《我看中美面子》一文中卻這樣寫到:正式場合他們(美國人)決不含糊,上班、重大會議、宴會上西裝革履;運動健身時則一身休閑打扮,平時怎麼舒服怎麼穿。到是在中國,擺地攤的,賣菜的都身著西裝,甚至還有身著西裝腳蹬球鞋的.......。對這段話我感到由衷的氣憤,也正是由於這種氣憤促使我寫下這篇文章。
中國經濟在發展,改革開放在繼續。但是這並不排除中國還存在很多飽受下崗折磨的工人;還存在很多剛剛脫離溫飽線的農民。他們擺地攤、賣菜,努力擺脫下崗的痛苦,努力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致富奔小康。他們穿著的西裝是一件純粹的衣服,腳上穿的球鞋也是一雙純粹的鞋子。它們履行著最原始的職責——為主人遮風禦寒,蔽雨防滑。這些擺地攤的,賣菜的無心糟蹋正式場合才能穿的西服,但是有一件事實就是他們並非想用西服球鞋來掙面子,因為面子和他們一天的銷售收入並不成絕對的正比關系。或許當該文作者正穿著大方得體,面子十足地參加美國人的派對,參加美國人為她一手操辦的她的新書發布會時,中國擺地攤的,賣菜的正兩手插在西服袖管里,一邊跺腳上的球鞋驅寒一邊思考今天的晚飯該如何解決。
所以,當用中國的擺地攤者,賣菜者同美國的紳士比時,中國人肯定不及美國人懂面子。因為他們之間經濟狀況和意識形態都存在較大差異呀!田忌在幾千年前賽馬時就知道運用這個道理了。悲哀的是至今還有人不懂!
國人中存在令人怒其不爭的人是必然的,他們踐踏著中國的尊嚴,視身後無數國人憤怒的眼神不顧依舊我行我素,肆意丟中國人的臉。正如美國也存在小偷、妓女、嫖客,強奸犯、販毒者,戰爭分子一樣。但是最終我們卻並沒有說美國人沒有面子。他們依舊是世界的大哥大。因為我們沒有以點代面,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我們完全有必要認真總結自己,總結整個民族尚存在的不足,並使之與日俱減。但是切不可太誇張,誇張了就顯出些媚態,讓人看著難受。
㈥ 中美貿易戰是什麼美國幹了什麼中國又幹了啥
2018年3月23日0時50分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正式簽署對華貿易備忘錄。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並購。宣布美國對中國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術、機械等產品加收25%的關稅。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對該事件發表了聲明表示:堅決捍衛自身合法利益。
2018年4月2日起,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關稅,對水果及製品等120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15%,對豬肉及製品等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25%。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4月4日,中國發布對美國的關稅反制措施。中國對原產於美國106項商品加征關稅。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中國計劃對美國的飛機進口加征25%關稅,計劃對美國的玉米和棉花加征關稅、牛肉以及小麥和高粱加征關稅。實施日期將視美國政府對我商品加征關稅實施情況,另行公布。4月5日,中國就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啟動爭端解決程序。
20世紀90年代,美國曾三次對中國進行「特別301調查」,分別是1991年、1994年和1996年。入世之後,2010年10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申請,將按照《美國貿易法》第301條款,對中國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新能源政策和措施展開調查。這是美國中國加入WTO以來首次動用「301條款」對其他經濟體貿易行為進行調查,最終中國與美國在WTO爭端解決機制項下進行磋商,同意修改《風力發電設備產業化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涉嫌禁止性補貼的內容。
2011年10月3日,美國參議院不顧中方堅決反對,以79比19的投票結果,程序性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立項預案。此案以所謂「貨幣失衡」為借口,將匯率問題進一步升級,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嚴重違背世貿組織規則。
美國總統特朗普自勝選以來,頻頻對美國貿易保護強硬表態,其內閣團隊也多次發表類似言論。開展對華貿易戰,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特朗普政府「讓製造業迴流美國」的執政理念。特朗普上任後,「美國優先」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明顯加重,美國挑起的貿易保護爭端逐漸升級。
中國作為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國,一直是美國貿易戰的焦點。特朗普自勝選以來,在對華貿易政策方面頻繁打出「雙反」(反傾銷、反補貼)等常規性貿易救濟牌,同時,利用本國貿易法對華發起「337調查」、「301」調查和「201」調查等非常規性貿易救濟調查,中美貿易戰的陰雲一直未散。
2018年1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對進口大型洗衣機和光伏產品分別採取為期4年和3年的全球保障措施,並分別徵收最高稅率達30%和50%的關稅」。
2018年2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對進口中國的鑄鐵污水管道配件徵收109.95%的反傾銷關稅」。
2018年3月9日,特朗普正式簽署關稅發令,「對進口鋼鐵和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
2018年2月2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鋁箔產品廠商徵收48.64%至106.09%的反傾銷稅,以及17.14%至80.97%的反補貼稅」。
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因知識產權侵權問題對中國商品徵收500億美元關稅,並實施投資限制」。
2018年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了對中國輸美產品徵收關稅的總統備忘錄;2018年3月2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很多研究者認為,這標志著新一輪中美貿易戰的開啟。
2018年3月2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其中計劃對價值30億美元的美國產水果、豬肉、葡萄酒、無縫鋼管和另外100多種商品徵收關稅。
2018年4月2日起,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關稅,對水果及製品等120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15%,對豬肉及製品等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25%。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
2018年4月3日下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根據所謂301調查,建議加征關稅的自中國進口產品清單,該清單包含大約1300個獨立關稅項目,價值約500億美元,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術、機器人和機械等行業。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建議對清單上中國產品徵收額外25%的關稅。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公告中直接提及,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是為回應為實現「中國製造2025」計劃對美國企業採取的「脅迫政策」。
2018年4月4日,中國發布對美國的關稅反制措施。中國對原產於美國106項商品加征關稅。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中國計劃對美國的飛機進口加征25%關稅,計劃對美國的玉米和棉花加征關稅、牛肉以及小麥和高粱加征關稅。實施日期將視美國政府對我商品加征關稅實施情況,另行公布。
2018年4月5日,中國就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項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請求,正式啟動爭端解決程序。
㈦ 衣服美國的M號是中國的多少號
美國M碼是中國的L碼,而不是題主說的XL碼,一般來說美國尺碼都會比中國的尺碼大一碼,就是說美國的s碼是中國的m碼,美國的m碼是中國的l碼,以此類推。
各國的尺碼體系不同,同一國家的不同品牌也未必採用同一尺碼標准,也就是說,同樣的尺碼標號(例如M號、28號、6號、170等等)並不永遠代表同樣的大小。
例如:您買了不同品牌的兩件M號上衣,一件正合身,另一件略嫌肥大,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7)中美衣針擴展閱讀:
服裝尺碼標准,是表示人體外形及服裝 量度的一系列規格參數,是為了規范廠商生產及方便顧客選購而形成的一套量度 指數。
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種標注不規范。不管是國產服裝還是進口服裝,必須按中國的服裝型號標准GB/T1335標注型號,英文字母只能作為輔助代碼標注。
在國家標准GB/T1335中,女裝上衣S號(小號)的號型是155/80A;M號(中號)為160/84A;L號(大號)為165/88A。「號」是指服裝的長短,「型」是指服裝的肥瘦。如165/88A,斜線前後的數字表示人體高度和人的胸圍或腰圍,斜線後面的字母表示人的體形特徵。Y型指胸大腰細的體型,A型表示一般體型,B型表示微胖體型,C型表示胖體型,區別體型的方法是看胸圍減去腰圍的數值而定。
㈧ 服裝出口美國需要繳納哪些關稅
美國海關服裝常見產品類關稅(棉製類:16%)。
美國服裝關稅會因為不同的材質、不同的款式等原因而有所不同。除此之外,男裝、女裝以及童裝的關稅也有所差別,正裝與休閑裝、以及服裝面料的不同關稅都是有差距的。一般關稅分類如下:
1、化纖類產品進口稅率高。化纖分為:合成纖維和人造纖維,他們的稅率基本是相同的,合成纖維主要代表是:滌綸、腈綸、丙綸、腈綸、氨綸等,人造纖維的主要代表是:莫代爾、粘膠、人造絲、天絲等。如毛衣為例,化纖質地的進口稅率高達32%,算是服裝中稅率最/高的種類,而棉製毛衣的稅率只有一半:16.5%,差距成倍。
2、棉製類服裝進口稅率低。只要產品的棉成分大於50%,就歸納到棉的海關編碼。同樣是連衣裙,棉製的梭織連衣裙美國進口關稅是8.4%,而化纖的是16%。3.天然的、稀罕的纖維成分的服裝,美國進口稅率會更優惠。如羊毛、絲綢、薴麻、皮革等材質,稅率則是大幅度地優惠,如褲子,麻料的稅率是2.8%,含量在70%以內蠶絲的美國進口稅率是7.1%,如果蠶絲含量大於70%,稅率才1.1%。
中美貿易戰雖然感覺不太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但還是需要時刻警惕,特別是外貿和貨代的小夥伴們,並且自8月23日起,279項產品出口美國都需要加稅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