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含義是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處先有所失,在另一處終有所得。後喻在某一面有所失敗,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語
B. 東隅,桑榆的意思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出處】語見(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卷十七·馮異傳第七》):「璽書勞異曰:『 赤眉破平,士吏勞苦,始雖垂翅回溪,終能奮翼黽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方論功賞,以答大勛。』」
【用例】(清·王浚卿《冷眼觀·第二十回》):「誰知那個旗婆,猶自賊心未死,竟想『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膽敢又到孝感縣境一個大字型大小店裡去,仍照這么一做,這回他卻是惡貫滿盈,自尋敗露了。」
【解說】東漢劉秀即位為光武帝後,派大將馮異率軍西征,敉平赤眉軍。赤眉佯敗,在回溪之地大破馮軍。馮異敗回營寨後,重召散兵,復使人混入赤眉,然後內外夾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後,漢光武帝劉秀下詔獎之,謂馮異初雖在回溪失利,但終能在澠池獲勝。可謂在此先有所失,後在彼終有所得,當論功行賞,以表戰功。
【釋義】① 東隅:指日出處,即早晨,喻初始。② 桑榆:指日落處,即夜晚,喻最終。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處先有所失,在另一處終有所得。後喻在某一面有所失敗,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語。
C. 東隅指什麼桑榆又指什麼呢
東隅:日出東方,故以東隅指早晨。也指東方。桑榆:傍晚日影落在桑榆樹梢,指黃昏.
D.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你知道東隅,桑榆是哪嗎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一個漢語成語的意思說的是在某一個地方失去了某些東西,就會在另外一個地方得到某些東西,而這里的東隅和桑榆也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東隅為鄭州,桑榆為開封,另外一種說法是東隅指的是早晨,而桑榆指的是黃昏。
這個成語的典故和漢光帝劉秀有關,在公元25年秋天的時候,漢光帝劉秀建立了東漢的政權,緊接著他就把接下來的戰斗方向指向了赤眉起義軍,公元26年春天的時候,長安斷糧了,所以幾十萬的赤眉軍不得不向西邊去攻打城池,但是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失敗了,所以又不得不回到長安來,但是這個時候長安已經被劉秀的部下鄧禹所佔領了,雙方經過了激烈的戰爭,最後赤眉軍打敗了鄧宇,又重新的佔領了長安。
現在人們都用這個成語來比喻在這里失敗了,卻在那裡得到了勝利,所以也才會有東隅是早晨,桑榆是黃昏這一種說法。但不管哪一種說法,他們的含義都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