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M在衣物中代表什麼號
M 就是middle的縮寫,就是指衣服的中號! s就是small,小號! L就是large的縮寫,是大號 XL就是加大號!.
目前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種標注不規范。不管是國產服裝還是進口服裝,必須按我國的服裝型號標准GB/T1335標注型號,英文字母只能作為輔助代碼標注。
在國家標准GB/T1335中,女裝上衣S號(小號)的號型是155/80A;M號(中號)為160/84A;L號(大號)為165/88A。所以m是什麼尺碼就知道了,m代表的是中號,為160/84A
「號」是指服裝的長短,「型」是指服裝的肥瘦。如165/88A,斜線前後的數字表示人體高度和人的胸圍或腰圍,斜線後面的字母表示人的體形特徵。Y型指胸大腰細的體型,A型表示一般體型,B型表示微胖體型,C型表示胖體型,區別體型的方法是看胸圍減去腰圍的數值而定。
一般來說,衣服都有大、中、小、加大等
小是S (small)
中是M (middle)
大是L (large)
加大是XL(extra large)
折算成身高,根據男女及衣服的不同而不同,m是什麼尺碼以及其他型號的尺碼具體情況如下:
MEN 男裝
尺碼 1/XXS 2/XS 3/S 4/M 5/L 6/XL
所代表的身高(cm)分別是:155 160 165 170 175 180
所代表的胸圍(cm) 分別是:76 80 84 88 92 96
所代表的胸圍(cm) 分別是:64 68 72 76 80 84
WOMEN 女裝
尺碼 1/XXS 2/XS 3/S 4/M 5/L 6/XL 7/XXL
所代表的身高(cm)分別是:150 155 160 165 170 175 180
所代表的胸圍(cm)分別是:76 80 84 88 92 96 100
所代表的腰圍(cm) 分別是:60 64 68 72 76 80 84
兒童服裝尺碼(單位:厘米CM)
分類:s、m、l、xl
m是什麼尺碼,適合年齡 0-2歲 2-4歲 5-7歲 7-10歲
所代表的身高(cm)分別是: 80 110-110 110-130 140-150
所代表的胸圍(cm)分別是:50 55 60-65 70
所代表的腰圍(cm)分別是: 40 42 44 46
⑵ 「衣」在古文中什麼意思
有穿衣的意思,也有衣服的意思。如滿意,請採納。
⑶ 衣字旁 右邊加'入' 有這個字嗎怎麼念,什麼意思 原文是羊皮()子...
你說的那個字好像沒有,有個是羊皮筏子,不知道是否你找的東西,具體見下方解釋
羊皮筏子的介紹
羊皮筏子是水路貨運工具。
早在千百年前,聰明勇敢的黃河兒女就鑽進充氣的牛羊皮胎里浮泅過河。《水經注》中有關於皮筏子的記載,《宋史》中說「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於水」,那時的羊皮筏子與我們今天見到的已差不多了。
製作羊皮筏子,需要很高的宰剝技巧,從羊頸部開口,慢慢地將整張皮囫圇個兒褪下來,不能劃破一點地方。將羊皮脫毛後,吹氣使皮胎膨脹,再灌入少量清油、食鹽和水,然後把皮胎的頭尾和四肢扎緊,經過晾曬的皮胎顏色黃褐透明,看上去像個鼓鼓的圓筒。用麻繩將堅硬的水曲柳木條捆一個方形的木框子,再橫向綁上數根木條,把一隻只皮胎順次扎在木條下面,皮筏子就製成了。羊皮筏子體積小而輕,吃水淺,十分適宜在黃河航行,而且所有的部件都能拆開之後攜帶。
現在,黃河邊供遊客乘坐的羊皮筏子都是用13隻皮胎採取前後4隻中間5隻的排列方式綁紮成的小筏子,重20多斤,能坐5個人。據說,從前最大的羊皮筏子有600隻皮胎,能載重15噸。
劃羊皮筏子的水手被稱為「筏子客」,他們都是有多年經驗、深諳水性的老「把式」。「筏子客」老李扛著筏子走到河邊小碼頭,將羊皮胎朝下放進水中,在木架子上鋪幾塊墊子,等我們盤腿坐好了,他也坐下來開始劃槳,筏子便離開碼頭,順水漂流。他說過去做「筏子客」非常危險,是在刀口浪尖上討營生,因此有很多講究,比如不能說「破」、「沉」、「碰」、「沒」、「斷」等不吉利的字,首次出行還要掛紅、放炮、焚香、祭奠河神。現在會劃羊皮筏子的人越來越少了。
現在黃河的水情不像從前那樣險惡,為了遊客安全,羊皮筏子也只在比較淺的水域行駛,因此坐筏子的感覺也少了些驚心動魄。坐在筏子上,低頭就能看見黃河水從羊皮胎的空當中悠悠穿過,向下一伸手穿過木架子就能撩到涼涼的河水,更奇妙的是筏子隨著水波盪漾晃晃悠悠,乘客卻不會被水打濕,有點「我自端坐,任他風浪」的味道。河面上涼風習習,渾黃的河水打著漩渦緩緩東流,河心小島上蘆葦搖曳,河對岸的山上白塔峭然屹立,看「筏子客」使出「壓」、「抓」、「提」等招式劃槳,聽他高亢地扯著嗓子唱幾句顫悠悠的「花兒」……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黃河的獨特韻味。
⑷ 衣裳,衣和裳各代表什麼
「衣」字在古代除了統指身上穿的衣服外,還有廣義和狹義的含義。狹義的衣專指上衣,廣義的衣包括一切蔽體的東西,其中在古代被分為頭衣、上衣、下衣和足衣。
一、頭衣。頭衣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帽子。只是「帽」字產生得較晚,而最初的意思是「小蠻兒夷頭衣也」(見《說文》),還不是一切頭衣的統稱。在先秦,各種頭衣都有自己的專名。
頭衣又稱為元服。元的本義是頭,例如《左轉》僖公三十三年:「免胄入狄師,死焉。狄人歸其元,面如生。」因此,元服跟頭衣字面意思是一樣的。在古代貴族和平民的頭衣是有嚴格區別的。貴族戴冠、冕等,平民戴幘(責)。
冠是一般貴族男子所戴的普通帽子。《札記曲禮上》:「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男子長到二十歲時行加冠之禮,同時起別名,意味著從此就是大人了,社會與家庭都要按成人來要求他。而古代不戴冠的只有四種人:小孩、平民、罪犯、異族人。
古人是不剪發的,孩子的頭發長了,就緊貼著發根扎在一起垂於腦後,叫「總發」。平民不戴冠,發髫上復以巾,一直蓋到前額,這就是幘。
二、體衣。衣的狹義是指上衣,跟「裳」相對。如《詩經》:「綠兮衣衣,綠衣黃裳。」而《齊風》里「東方未明,顛倒衣裳。」因此,裳是下衣。
古代的上衣分長短,這和現在一樣,短上衣叫襦(如)。杜甫《別李義》:「憶昔初見時,小襦綉芳蓀。」《說文》:「襦,短衣也。」其中的「襦」就是這個意思。
而長上衣就是「深衣」。《經典釋文》引鄭玄《禮記深衣》「深衣者,連衣、裳而純(鑲邊的)之以采也。」可見深衣是連衣與裳為一,下面垂到踝部。相似於如今的長裙、旗袍之類。
而裳就是古代的下衣。古代的下衣有裳、絝、褌。裳又寫作常。《說文》:「常,下帬(裙)也。裳,常或從『衣』。」這說明裳就是裙。古代男女服裝沒有多大區別,男子也著裙。
絝,就是今天的褲字。但它跟現在人們穿的褲子很不一樣。《釋名》說「兩股(大腿)各跨別也。」這說明古代絝沒有前後襠,只有兩個褲筒。
這就是古代的衣裳和現在衣裳的區別,當然,古代的衣裳還包括了「足衣」,就是人們腳上穿的鞋子,只是在古代叫屨、履、屐等名。
⑸ 什麼是禣衣
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正如法師
「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有同修問起這個問題。關於這個問題,佛經律部,均無明文具體規定,於是乎在家居士受五戒搭縵衣,便有了能搭不能搭等說法。都怎麼說?讓我們來看看。
一、在家居士受五戒不可搭縵衣的說法
這一說法,比較有代表性的當推凈空法師。當然,據我所了解的,許多人就是從老法師那裡得到這個訊息。訊息來源,羅列如下:
(一)《凈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七中說:「佛門裡面的搭衣,在家居士搭縵衣,受菩薩戒的可以搭縵衣,不受菩薩戒不可以,不受菩薩戒搭縵衣就有罪過,這個一定要知道。五戒沒有衣的。」
(二)《凈空法師解答於新加坡佛教居士林》(2001年5月15日)中記錄:「問:請問居士們穿海青的原因、意義與作用?
答:……在家人可以穿海青,沒有限制,但是搭的衣有限制,沒有受過菩薩戒的不可以搭衣。現在有很多人受三皈、五戒就搭衣,那是絕對錯誤。戒經裡面,在家人受菩薩戒才可以搭衣,搭的是縵衣,沒有條紋的,有條紋的是出家人搭的。這要清楚!」
(三)《凈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八(2005-7-8)法師開示:「如果是受過菩薩戒的在家居士,搭衣,搭縵衣。沒有受過菩薩戒,只受過三皈五戒,不能搭衣,這諸位要知道,不可以搭衣,穿海青。」
(四)凈空法師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第二十七卷中說:「受菩薩戒他就可以搭縵衣,那就不是白衣;沒有受菩薩戒不可以搭縵衣。現在有很多地方,說受五戒就搭縵衣,這是錯誤的,不可以,決定不可以。
二、沒有明確說明的說法
這里,他們都提到了,在家人可以著縵衣,但是,可能由於疏忽而未能向人們明確指示:是那一類在家人可以披縵衣?現例在下:
(一)《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搭衣》中寫到:「所搭之衣,按律,是五條直條,名縵衣。無一長一短之橫紋。今人多不依法,或搭一長一短之五衣,或搭二長一短之七衣,皆為違律。在家人,即依法縵衣,亦只禮拜持誦,敬禮三寶時可搭,不宜常搭。」文中說到「在家人,即依法縵衣」,但未說清楚這里的「在家人」是受五戒的「在家人」?還是菩薩戒「在家人」?
(二)《弘一大師文集·新集受三皈五戒八戒法式凡例》中提到:「八、今人受五戒已,輒爾披五條衣,手持坐具,壞濫制儀,獲罪叵測。依佛律制,必出家落發已,乃授縵條衣。若五條衣,惟有大僧方許披服。今以白衣,濫同大僧,深為未可。(方等陀羅尼經雲:在家二眾入壇行道,著無縫三衣。無縫,即是縵條,非五衣也。又成實論雲:聽畜一禮懺衣,名曰缽吒。缽吒,即縵條也。據經論言:著縵條衣,亦可聽許;但准律部,無是明文,不著彌善。)」
大師文中提到:①受五戒者不可披「五條衣」。②文中又引《方等陀羅尼經》說:「在家二眾入壇行道,著無縫三衣。無縫,即是縵條,非五衣也。」這里,雖然提到「在家二眾入壇行道,著無縫三衣。無縫,即是縵條(衣)。」但沒有說明「在家二眾」指的是受五戒的「在家二眾」?還是菩薩戒的「在家二眾」?③最後表明在家二眾?依據經論說,穿縵衣勉強亦可,但依律部,則無明文規定,故不穿縵衣也好。
三、受五戒可以披縵衣的說法
受五戒披縵衣,這一作法,如今在教界大有大勢所趨之態,儼然已成普遍現象。主張這一說法的有:
(一)虛雲和尚說:「縵衣者,梵語缽吒,此雲縵。縵者漫也,謂通漫而無條相之衣。亦名禮懺衣。原為沙彌、沙彌尼之衣。但曾受三歸五戒之優婆塞、優婆夷,及曾受菩薩戒之在家二眾得披之。然唯聽作諸佛事,及禮懺之時披著。除是之外,一切時中,若居家,若出入往返,皆不得著。若詣庵寺當以囊盛之隨行。如在家宅,可以掛置凈處。」(《虛雲和尚年譜·乙未十月雲居山真如寺戒期開示》)文中明確談及:「受三歸五戒之優婆塞、優婆夷,及曾受菩薩戒之在家二眾得披之。」
(二)印光法師在《文鈔·復海門蔡錫鼎居士書三》中寫到:「受五戒者,應搭縵衣,系五直條,不是一長一短之五條。今則一長一短之五條,二長一短之七條,每每亂搭,實為僣越。」 又《文鈔·復熊赫居士書》中說:「五戒,當按文鈔第一冊,與徐福賢女士書所說之法,佛前禮拜自誓受。所搭之衣,按律是五條直條,名縵衣,無一長一短之橫紋。今人多不依法,或搭一長一短之五衣,或搭二長一短之七衣,皆為違律。在家人即依法縵衣,亦只禮拜持誦敬禮三寶時可搭,不宜常搭。」
(三)明末律學大師寶華山見月律師編寫的《三歸五戒八戒正范》中第九項「宣戒相」中清楚地寫有披縵衣及誦披衣偈內容。《正范》教示,受五戒披縵衣。
(四)《佛光大辭典》第6485頁「縵衣」條解釋說:「(縵衣)又作縵條衣、縵衣、禮懺衣,為沙彌眾及受五戒、菩薩戒之在家信眾所穿著。」
(五)目前漢傳佛教界大多數有一定影響的法師授五戒時都教令受五戒在家信眾披搭縵衣。
四、戒經中的說法
下面,主要引證菩薩戒本中有關何人可擁有穿著僧衣袈裟這方面的一些說法,可以提供我們一些信息。
(一)《優婆塞戒經》說,優婆塞受戒已,若不畜僧伽梨衣、缽盂、錫杖,得失意罪。
《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第十四中,佛言:「若優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儲畜僧伽梨衣、缽盂、錫杖。是優婆塞得失意罪。」僧人三衣之一的大衣,梵語稱僧伽梨。儲畜,就是擁有。這里說,在家菩薩,可以儲蓄僧人的僧伽梨大衣、缽盂、錫杖,而不是說儲存縵衣。他們擁有衣、缽、杖作什麼用途呢?是否穿著使用?經中沒有明說。
(二)《瑜伽》說,菩薩為利他,應蓄種種憍奢耶衣諸坐卧具。
受菩薩戒,依據的戒本有《梵網經》、《菩薩瓔絡本業經》、《瑜伽菩薩戒本》、《菩薩地持經戒本》、《菩薩善戒經戒本》、《優婆塞戒經》等。其中《瑜伽》、《地持經》、《善戒經》為同本異譯。目前,漢傳佛教菩薩戒的傳承主要分二支,一是梵網經菩薩戒,二為瑜伽菩薩戒。梵網、瑜伽菩薩戒,都是通出家在家。
《瑜伽菩薩戒本》中表明,「菩薩為利他故,從非親里、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恣施家,應求百千種種衣服。觀彼有情有力無力,隨其所施如應而受,如說求衣求缽亦爾。如求衣缽如是自求,種種絲縷,令非親里為織作衣。為利他故,應蓄種種憍奢耶衣、諸坐卧具。」憍奢耶衣,即以野蠶絲製成的衣。也是僧衣的一種。在《十誦律》卷七中,佛陀制定不能以憍奢耶作敷具戒。
僧團剛成立時,僧人也穿便衣,所以有「憍奢耶衣」之稱。到後來僧服才逐步得以規范。憍奢耶衣,即是當時的袈裟。上面說到受菩薩戒者可求衣求缽,蓄諸坐具卧具。後人注釋《瑜伽》說這條是出家菩薩戒,可原經文並沒有這樣說。
《菩薩地持戒本》中說到這條戒文,意義大略相同。經說:「菩薩為眾生故,從非親里婆羅門居士所求,百千衣及自恣與,當觀施主堪與不堪,隨施應受,如衣缽亦如是。如衣缽如是自乞縷,令非親里織師織。為眾生故,應蓄積憍奢耶卧具坐具乃至百千。」
(三)《梵網經》說,一切眾生受菩薩戒,應教身著袈裟。
《梵網經》下卷,佛說:「若佛子!常應二時頭陀,冬夏坐禪結夏安居。常用楊枝、澡豆、三衣、瓶、缽、坐具、錫杖、香爐、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鑷子、繩床、經、律、佛像、菩薩形像。而菩薩行頭陀時及遊方時,行來百里千里,此十八種物常隨其身……若布薩日,新學菩薩,半月半月布薩誦十重四十八輕戒,時於諸佛菩薩形像前,一人布薩即一人誦,若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亦一人誦。誦者高座,聽者下坐,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這是《梵網經》中「四十八輕」戒條中的第三十七條冒難遊行戒。九條衣是袈裟「僧伽黎」大衣的一種。
經中佛說:佛子「常應二時頭陀,冬夏坐禪結夏安居」,常用三衣、缽、坐具等十八種物。誦戒時「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有人說,這一條是出家菩薩戒,是對出家菩薩戒者說的。其實,這是後人的解釋,佛在經中並沒有這樣說。
《梵網經》(第四十條揀擇受戒戒)中,「佛言:佛子!與人受戒時,不得揀擇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盡得受戒。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道相應。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一切染衣,乃至卧具盡以壞色。身所著衣一切染色。」這里說得更清楚,無論是什麼人,只要受梵網經菩薩戒,「應教身著袈裟」,乃至「卧具」,都必須「皆染使青黃赤黑紫色」,成為「壞色」。
(四)在家佛徒也有三衣。
《大方等陀羅尼經》卷二中說,阿難問佛,此人辭家出時不剃除發,「雲何語言具於三衣?佛告阿難言:三衣者,一名單縫二名俗服。阿難白佛言:世尊向說,一出家衣二在家衣。若在家者用三種為?佛告阿難一出家衣者,作三世諸佛法式。一俗服者欲令我弟子趣道場時當著一服,常隨逐身寸尺不離。若離此衣即得障道罪。第三衣者具於俗服,將至道場常用坐起。其名如是汝當受持。」
經中所說的「此人」,是指「念此陀羅尼句」、「修行此經者」。此人沒受菩薩戒,也沒受「三歸五戒」,只是「辭家」,仍未「除發」的佛教信徒,佛說,他可具三衣,「一名單縫二名俗服」。
五、縵衣原是僧衣的說法
漢傳佛教出家眾所著三衣,即五衣、七衣、大衣,乃是有田相的袈裟。依《十誦律》所載,瓶沙王請佛制僧服,用以區別外道服。一日佛到南方游化,見良田畦畔齊整,遂命阿難根據田相裁製三衣。田相,表僧寶為世間福田,能令善信植福增慧。因此,僧衣又稱「田相衣」、「福田衣」。
袈裟本是一種草,用這種草汁染色就成「赤褐色」,引申為「不正色」、壞色」。不是正色或顯色稱「壞色」。用袈裟草汁染成的「赤褐色」衣,稱名「袈裟」。佛陀規定弟子們穿壞色衣。
袈裟,義譯為「濁、壞色、不正色、赤色、染色」等。赤色,即紅色,屬不正色。可見,當時就有紅色袈裟。後來,部派興起,僧人開始穿不同顏色的僧服,用以區別不同部派信仰。《舍利弗問經》中載,薩婆多部穿皂色衣,摩訶僧祇僧穿黃色衣,彌沙塞部穿青色衣,曇無德部穿赤衣,迦葉維部穿木蘭衣。佛教傳入中國後,僧侶還是披赤衣。據《弘明集》中載漢末牟融的《理惑論》中說:「今沙門被赤布,日一食,閉六情,自畢於世。」直到現在近兩千年,沙門的袈裟還是以赤色為尊。現在,有人說僧人不可披赤色袈裟,所以,這里特加以說明。
《十誦律》卷四十六中提到:「若僧伽梨縵,是僧伽梨縵衣受持。若郁多羅僧縵,是郁多羅僧縵衣受持。安陀會縵,是衣縵安陀會受持。」 僧伽梨,習慣稱大衣或九衣。郁多羅僧,習慣稱七衣。安陀會,習慣稱五衣。但律中唯稱僧伽梨、郁多羅僧、安陀會,沒有稱大衣七衣五衣。這是律中有關縵衣的早期記錄。並且提到有三種縵衣,曰僧伽梨縵衣、郁多羅僧縵衣、安陀會縵衣。
唐代道宣撰述的《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一說,「雲,安陀會乃至僧伽梨,人名七九條也。若就通相,亦有縵僧伽梨。」又說「若縵衣者,十誦雲: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是縵僧伽梨受持。」這里也明確講到有僧伽梨縵衣,更說縵衣者,僧伽梨縵衣。又說,「彼律受戒前教言:我某甲,此衣僧伽梨若干條受,若割截若未割截是衣持,三說乃至安陀會亦爾(此未割者是縵衣也)」說到,僧伽梨衣有割截和無割截,乃至郁多羅僧、安陀會亦爾,亦有割截和無割截。括符中更註明:未割截的衣稱縵衣。道宣法師也引《十誦律》說有僧伽梨、郁多羅僧、安陀會三種縵衣。此縵衣是比丘眾受持。說明縵衣原是僧服。
在北宋釋道誠所集的《釋氏要覽》卷上,我們看到了有關縵衣的解說:「縵衣,梵音缽吒,唐言縵條。即是一幅氎量以,三衣等,但無田相者是(西國氎幅只闊故)。自佛法至漢,涉一百八十七年,凡出家者,未識割截法只著此衣。貼相此法自縵條起也。十誦律雲:比丘居山野,許著縵條衣,不許著入聚落。應於衣上,貼作田相。又雲:比丘貧少衣,不能割截應於衣上安貼。若五七九條,若過十五條等。」依據上說,有比丘貧寒穿不起割截衣,只好穿未割截衣。如果需要穿未割截衣時,則往未割截衣上安貼五七九條等,而成「割截衣」。比丘住山野,穿未割截的縵條衣,入村落則要穿割截衣。佛法傳到中國之初,中國出家人也穿縵條衣,不知道有割截法的袈裟。
從這里我們得知,縵衣,音譯缽吒,指未經過割截、無田相的袈裟,也稱縵條、縵條衣、禮懺衣。衣的大小與割截的三衣袈裟相等。縵衣,原是僧衣的一種,後來,才成為專屬於沙彌眾及菩薩戒在家眾的戒衣,現在受五戒在家眾也穿。但是,有個規定,就是五戒菩薩戒在家眾只有在誦經禮佛求懺法會時才穿縵衣,平常不穿。
今天,我稍微觀察,更發現有四種不同規格的縵衣。一種是五塊布製成;一種是三塊布製成;一種是一大塊布製成,還有一種是兩塊布製成。縵衣製作規格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
六、最後的說法
《優婆塞戒經》說,優婆塞受戒已,不畜僧伽梨衣、缽盂、錫杖,得失意罪。《瑜伽戒本》中說,菩薩「為眾生故,應蓄積憍奢耶衣、諸坐卧具」。《梵網經》說,菩薩常用三衣、缽、坐具等十八種物,誦戒時「各各披九條七條五條袈裟」。《大方等陀羅尼經》說,辭家出時尚未剃發,「具於三衣」,等等。在以前,受菩薩戒者擁用三衣,甚至披搭三衣,還使用十八物。民國時,可能還有受五戒受菩薩戒在家眾披掛五衣或七衣。所以,印光法師說:「受五戒者,應搭縵衣,系五直條,不是一長一短之五條。今則一長一短之五條,二長一短之七條,每每亂搭,實為僣越。」弘一大師也說:「今人受五戒已,輒爾披五條衣,手持坐具,壞濫制儀,獲罪叵測。」
如今,僧人的袈裟樣式在不同語系佛教中不一樣,就是同一語系佛教的僧人的袈裟也差別很大。日本僧人搭的二十五條衣是一個「小方塊」,平常放在西裝口袋裡,遇到法會時才掛在脖子上,表示袈裟披身。今日,漢傳僧人所披的「五衣」「七衣」「大衣」的款式也不是原始僧人的袈裟的模樣。袈裟的布料、顏色、用途等,都已發生重大變化,已是歷史地域演變發展的產物。袈裟,原是僧人的常服,現在,漢傳佛教僧人平常並不穿,只有到了誦經禮佛法會時才穿,成了禮服。縵衣,原是袈裟的一種,後來成了在家菩薩戒的戒衣,爾後受五戒者也披搭。這些也都是佛教發展的結果。
受三歸成為正式三寶弟子,受五戒成為優婆塞優婆夷。如果說受五戒要授以某些信物作為象徵性的話,那麼授「戒衣」當然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受五戒授戒衣,給予象徵,予以策勉,激發修行,有特別意義。某師在尚未徵得教界大眾意見之前,授予受五戒者縵衣,以至今日大有約定俗成,已成定局。
現在,漢傳佛教中國教界比丘眾披三衣,在家菩薩戒披縵衣不披三衣,在教界已有共識。至於受五戒可不可以披縵衣?以及縵衣的顏色質料樣式等問題,仍有待教界討論以定。
⑹ 生衣在古詩詞中什麼意思
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意何如?
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
⑺ 衣服大了在愛情里代表什麼含義
應該代表衣服大了不合身.比喻愛情不符合標准.不是自己喜歡的那款.不合身。
⑻ 衣在佛教中代表什麼
出家人如理省思所受用的衣、食物、坐卧處和葯品四種生活資具,稱為「資具依止戒」(paccaya- sannissita-sãla)。一位比丘(也包括沙彌)在受用四種資具時須進行如理省思,即思惟使用這四種資具的正確用途和目的。若取用時未省思,則可於午後、初夜、中夜或後夜為之(此時念誦「受用後的省思文」)。如果到第二天明相出現時仍未省思,則犯「欠債受用」(iõaparibhogo),即如欠債般暫借來受用之意。
此省思文載於《中部·一切漏經》(M.2),在《清凈之道·說戒品》中有詳細的解釋。(Vm.1.18)
對於衣的省思如下:
我如理省思所受用之衣,只是為了防禦寒冷,為了防禦炎熱,為了防禦虻、蚊、風吹、日曬、爬蟲類的觸惱,只是為了遮蔽羞處。
⑼ 衣帶在古代代表著什麼
1. 束衣的帶子。《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南史·何敬容傳》:「 武帝 雖衣浣衣,而左右衣必須潔。嘗有侍臣衣帶卷摺,帝怒曰:『卿衣帶如繩,欲何所縛?』」 宋 柳永 《鳳棲梧》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沈從文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戰國佩玉彩琉璃珠和帶鉤》:「依照當時審美觀點或個人愛好,把這些材料、顏色、形狀不同的珠子,搭配作成無一定形式的珠串,系在衣帶間,更加顯得美麗無比。」
2. 衣與帶。亦代稱衣著,裝束。《管子·弟子職》:「夙興夜寐,衣帶必飾。」
3. 見「 衣帶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