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和服衣袖是縫上去的嗎
不是,是連裁的。就是整體裁剪的。 你說的那是窄幅面料,是要在肩膀下到手臂彎處接袖的那種。所以肩膀上是看不到的。
② 日本的和服、大小振袖、浴衣它們的區別在哪
基本上日本的傳統服裝都可以稱為和服。
大小振袖是和服的一種,根據袖子的長短,分為大中小振袖。
大振袖:
大振袖的袖長約110~120cm,穿上後袖底可至腳踩,是一種較有情調的和服式樣。紋樣一般採用友禪染和扎染工藝。同時結合貼金箔和刺綉,裝飾非常華麗。振袖的帶子採用袋帶。打成豪華的裝飾結。振袖的鞋、拎包等附屬品也要求盡可能地瑰麗一些。 它是未婚婦女在成人式、畢業典禮、謝恩會、結婚儀式、正月以及各種重要聚會場合中穿著的正式禮服。其中黑色振袖通常被認為是最高貴的振袖。
中振袖:
是正式程度僅次於大振袖的禮服,用於結婚典禮及成人式等正式禮儀的場合。特別是結婚典禮等場合,穿偏黑和服的人很多,因為能夠增添華麗感被人喜愛。 中振袖的袖長約90~98cm,穿上後大約到小腿肚位置。現在日本女性穿得最普遍的就是中振袖,這種和服給人一種時尚的感覺,所以已婚婦女穿中振袖的時候也越來越多。以前成人式等儀式上一般穿中振袖,但現在女性的身高比以前變高了,現在市場上長振袖數量也逐漸增多。
小振袖:
用於參加晚會等可以較為隨意穿著禮服的場合。可以不那麼嚴格地享受穿和服的樂趣。用於觀劇、茶會等較為隨意的出行、晚會。 小振袖的袖長約為76cm,即卒業式的二尺袖。小振袖一般市面上沒有出售,而是指定袖子的長度訂做。因為袖子比較短,給人以可愛的印象。
浴衣:
浴衣是一般夏天的時候才穿的單層的和服,比振袖穿的涼快,日本各地舉行夏日祭時,很多人都穿浴衣去玩,一般酒店或者溫泉旅館也會備有浴衣以供沐浴後使用。
以上大部分來自網路。
③ 和服的和服穿著
首先第一步是穿上足袋(襪子),然後按順序整齊穿上,帶子不能系得太緊。
1.穿好長襦袢後,披上和服,把內襯衣的袖子套進和服袖裡。把和服的背縫調整到後背中心,然後用夾子把襯衣與和服的領子固定。
2.一隻手提起領子下方約15cm處,另一隻手握住和服後面的中心線,提起和服,並調整下擺的長度,以不接觸到地面的長度為止。
3.打開和服把前領放到腰骨的位置,決定正面的幅寬。和服邊緣與身體側邊對齊為宜。
4.決定幅寬後,慢慢把正面打開,接著把底面合身定寬,然後把右手所拿著的領子下部提高10公分,使下擺線程傾狀
5.重復正面,把左手所拿的領子下部分提高5公分,注意不要錯位。腰間出現後皺褶往上調整。
6.在腰間繫上第一根細繩。帶子從身體正面往向系,在背中交叉後線回到前面打結。
7.把腰間的皺折拉平。手從和服袖裉下的開衩處伸進去檢查和服是否被帶子夾住,弄平背後多餘的部分。
8.同樣把胸前多餘的部分平整好,把皺折拉到腋下,兩手抓住兩袖邊,輕輕拉袖口。
9.檢查兩領子是否整齊交差好,如有錯位,把手從袖裉下的開衩口伸進去調整。領口開衩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10.在胸下繫上第二根細繩,多餘的部分一定要拉整齊,正面重復的部分程水平狀。
11.端正腰身,在胸前繫上一條叫伊達的小帶子,因為小帶子有伸縮性,注意不要系得太緊。
12.檢查胸前和後背是否有折和鬆懈,有的話,往腋下這邊拉平整。檢查和服與長襦袢的中心線是否在同一位置。整體完成後用大鏡子檢查是否有差錯,然後摘下領上的夾子。 如果是一個人打帶結的話,可以在先胸前打結,然後右手拿著結子,左手拿住後背的下側,從右方向把和服結轉到背後。
1.把腰帶寬上下對折,貼在腰上,取好打結眼的長度,結眼長以20公分為宜。
2.把打結眼的部分掛在肩上,剩下的部分嚴整地圍腰兩圈。
3.圍腰兩圈後剩下的帶子對折後與掛在肩上的一端打結。
4.兩腳稍分使身體穩定,然後用力勒緊帶子。
5.拿起打結眼的部分疊成三折。
6.用一條繩子繞兩肩一圈系好,用夾子把結眼部分固定在繩子上。
7.把結翅部分的皺折拉平整。
8.結翅的長度與兩肩同寬,正面朝上卷好。
9.拿起結翅,在帶子襯墊上放入帶枕後卷好。
10.把結翅疊成漂亮的褶,貼在後背上。
11.把結翅打開整理漂亮。完成後再做一次檢查調整好結翅的角度。
12.把整個結轉到身後。 和服著裝時需要注意的是和服的左襟和右襟的蓋法是有講究的,一般來說,穿時右襟領貼胸口,左襟領再蓋在右襟領上,此穿法稱為「右前」;反之則為「左前」。和服穿法,生人是「右前」即左搭右(襟領),由於日本人認為,死後的世界與生前相反,因此死者的穿法是「左前」即右搭左。「右前」穿法,有一說是受到中國古代服裝影響,也有一說是日本人慣用右手,因此慣將刀在配在左腰間,若採用「左前」穿法,拔刀時受左襟領影響,動作會不順暢。
很多人不知道這一說法,穿和服時右襟搭左襟,甚至很多明星的穿著都是右襟搭左襟,比如說伊能靜、楊丞琳參加某節目時就都出現這個錯誤,這是不正確的。 日本有用衣服招魂的習俗:人們或者在死者的枕邊,或者登上房頂朝向高山大海,或者揮動死者衣服大聲呼喚死者回來。為死者洗用過的衣服時,要面北而洗,午半晾曬。洗完晾乾後,必須整整齊齊疊好,收藏一段時間後再用棒敲打幾下,生者才能穿用。因此,人們在日常漿洗衣服時,都絕不朝北晾曬,而且夜間也不掛在外面。
在城市,正月初一,大部分家庭都不洗衣服。古俗,每月的一日、十五日、二十八日,甚至彼岸等祭日也不得洗衣。這固然是節假日需要好生休息,也是畏懼這一天祭祀對象的魂靈飄游而過時附在晾曬的衣服上。新穿剛做好的衣服時,有的地區(如紀州)先將衣服披在柱子上;有的地方(沖繩)要口唱我也千年,柱也千年、衣服單薄,身板結實。即使不先給木柱穿,也要疊好後敲打兩下再用。這都是出於擔心衣服上藏有某種魂靈的緣故。收藏一段時期後用棒敲打,或者先給木柱穿,從主觀願望來講,希望起到化解的作用,去災避邪。
《無何集》載:毋反懸冠,為似死人服,河南沁陽一帶有反穿羅裙,另嫁男人的傳說。由於死者去的是一個與陽世截然相反的陰間世界,所以死後要反穿衣,反戴帽。日本習俗,人死了下葬時,要左向掩衣襟,意味著死者的一切裝束都與生者相反。所以,平時人們穿衣服時,最忌諱領子窩在裡面,或者以後為前,以里為面。
同樣,由於萬物有靈思想,人們認為自己穿用的衣服必然寄存有自己的靈魂,把自己穿用的衣服贈給最親近的朋友,意味著把自己的魂魄也贈給了對方,足見一片誠心。有的人贈衣時,還在兜內放一枚五圓的日幣,這是取五圓的諧音,表示御緣(與您有緣)之意,還存在的贈買衣服錢、買腰帶錢,都是這種習俗的表現。 《中國民間禁忌》一書中曾將服飾的顏色歸納為四:貴色忌、賤色忌、凶色忌、艷色忌。
《禮記》載,天子彈服裝因季節不同而顏色不同,按季節的陰陽五行,分為青、赤、黃、白、黑五色。
唐太宗貞觀四年定百官朝服顏色,紫列朱前: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緋;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
可以這樣說,日本歷史上的色彩禁忌與這些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之處。
推古天皇十一年(605年),聖德太子頒布冠位十二階,按階位用冠。
從上至下是德(紫)、仁(青)、禮(赤)、信(黃)、義(白)、智(黑)。這六種顏色和冠位又分別細分為大小兩種,共十二階。
日本歷史上曾定桔黃色、深紅色、青色、深紫色分別為皇太子、太上皇、天皇、和親王的禮服用色,限制他人使用。尤其深紅色和深紫色,更不準皇室以外的人使用,這種規定一直持續到1945年。
在日本高松冢古墳壁畫上,除有唐裝男子和女子畫像外,尚有作為四方守護神的青龍、朱雀、白虎、玄武(黑龜)圖畫。直到今天,在日本的一些地方穿著和服時,非隆重儀式,一般不選用白色和紅色。因為:白色代表神聖、純潔;紅色則象徵著魔力。
④ 和服有哪些分類,穿著場合有何區別
和服種類
▪ 浴衣
江戶時代以前,和服的「浴」字是指「熱水」,那時候人們把和服稱作「湯帷子(yu ka ta bi ra)」。帷子指單衣,即用於單穿的衣物。
▪ 小紋和服
小紋可作為常服。與和服中的大的或中等的圖案不同,它採用的是用紙型印染碎小花紋的工藝,因此配以這類紋樣的和服被命名為「小紋」。
▪ 色無地
「無地」的意思就是沒有圖案,於是和字面意思一樣,「色無地」就是指在和服中,整件衣服僅有除了黑色以外單一色彩而沒有圖案的一類和服(黑色是喪服)。
雖然沒有圖案,不過允許有織出來的暗紋。
如果在色無地上綴有家紋,那麼它是和「訪問著」同級的禮服;如果沒有綴上家紋,則是次級禮服,或者是日常服。而且如果使用黑色的腰帶,它又能能作為次級的喪服(參加喪禮穿的衣服);如果配上九寸帶,它甚至還能作為參加法事的服裝。因此,色無地是對穿著的時間、場合不太挑揀的、應用廣泛的種類。
▪ 付下和服
"付下"和服可以看成是訪問著的簡化版。 是對袖子,前後身,領子的圖案全是自下而上的方向 印染的和服的總稱。比訪問和服更輕便舒適。付け下げ並沒有「絵羽」這種形式,所以圖案是分散的。另外付け下げ一般並不加上家紋。適用的場合與訪問著類似,但較不適合正式儀式。
▪ 訪問和服
訪問和服的歷史不長,乃是明治時代因應洋服的"Visiting Dress"而產生的類別。
訪問著並沒有已婚未婚的分別。訪問著是整體染上圖案的和服,它從下擺,
左前袖,左肩到領子展開後是一幅圖畫,特徵是稱為「絵羽(えば)」的這種形式。指的是在訪問著上的圖案,跨越縫線,可拼成一整幅大圖案。也就是說將訪問著整件攤開時,可看到完整的一幅大圖。適合訪問著的有:友人婚宴、派對、陪同入學典禮、茶會、同學會、相親等社交場合。
▪ 振袖和服
振袖一般僅限女孩兒和未婚女子穿著。不過也有例外,就是男孩過七五三的慶祝禮服也是做成振袖的式樣。
振袖分為三個細目——小振袖(二尺袖)、中振袖(振袖)、大振袖(本振袖)。
小振袖一般作為入學、畢業的禮服,中振袖則多用於新年、成人式、未婚女子出席正式場合,大振袖(花嫁振袖)多用於婚禮。
▪ 留袖和服
留袖分為黑留袖和色留袖,黑留袖就是黑色的留袖,黑留袖為已婚女性最正式的著裝,在兩胸前、兩袖、背後有5個家紋。而只有三個家紋的為次正式的。未婚女性不能穿黑留袖。色留袖就是彩色的留袖,色留袖為較平常的服裝,未婚女性也可以穿著。
▪ 海老茶袴
明治時代,女子國民教育開始普及。明治時代學習院女學部長、華族女校校長、女子禮法家下田歌子把男子馬乘袴改造後的海老茶袴作為女子校服。海老茶袴也多作為女子畢業著作為畢業典禮的禮服。
鞋子可以是正裝草履,也可以是靴子,配靴子是大正時期留下的穿法。
▪ 花嫁和服
花嫁衣裳(はなよめいしょう)為女性結婚時的服飾,是最正式的禮服,源自江戶時代武家大禮服。日本的傳統婚禮為神前婚禮;而花嫁衣是神前婚禮的必要穿著。花嫁衣主要分為三種,包括色打掛、白無垢以及振袖(通常為大振袖),色調以白或紅為主。
▪ 喪服
喪服(五紋)便是在喪禮上穿的和服,全黑(除長襦袢外),包括腰帶等一些小物都是黑色。帶家紋,屬於五紋和服。有些喪服沒有暗紋,有些帶有紗綾形、雲、蓮、流水、波等暗紋。
▪ 男式和服
男子和服以染有花紋的羽織和袴為正式禮裝, 即紋付羽織袴,羽織服地為羽二重,袴地為仙台平。除了黑色以外其它染有花紋的打褂和袴也只作為略禮裝,可以隨便進行服裝搭配。小袖長著、浴衣則作為常服。
⑤ 古代日本,城主大人的衣著和他身邊侍從的衣著是什麼樣
推古天皇十一年十二月,宮廷制定冠服和朝服制度,模仿中國隋代的服裝制度。服裝為立領、右衽、筒袖衣,下穿白褲、系帶並垂結於前。面料選用粗厚棉綢,以服色區別等第貴賤。即大德位服紫、大小德位服青、大小禮服赤、大小信服黃、大小義服白、大小智服黑,並以青象徵木、以赤象徵火、以黃象徵土、以白象徵金、以黑象徵水,再以木火土金水的五行之色結合五倫之說,五倫中以德為先。褲是用白色粗厚棉布,腰帶用倭文布。
天武天皇十年開始,日本人開始使用革帶。正式場合穿有欄服,系長帶,上衣的衣腋合縫,下擺開橫衩,前襟系帶從右邊垂下長長的結。非正式場合的簡便服裝為無欄短帶,開腋,下擺無橫衩,襟帶也頗短。
從持統天皇四年開始,高官冬穿綾綢夏穿羅,綾羅地上以團窠圖案作為裝飾。窠是鳥巢之意,形如渦狀。色彩也根據官位來選定,從粉紅、黑紫、紫紅、深綠、深藍到淺藍色,平民服裝為黃色,奴僕為黑色。
奈良時代(710-780年)日本受到中國唐朝文化的廣泛影響,服裝中出現了男著女裝和女著男裝的社會風習。奈良時代的織物種類很多,有綾、錦、羅、紗、綢、絹、綺、布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鹿胎絞。
平安時代(794-1192年)在日本史上又稱"國風時代",它是指在消化唐朝文化之後發展起來的獨具大和民族風格的新文化。這時期服裝工藝發達,裝飾趨向華麗,是日本服裝史上的"貴族時代"。平安時代的宮廷服裝成了後來廷喜式的基礎。平安時代的盛裝包括唐衣、表著、圭、細長、壺裝束、單衣、裳、褲等。唐衣是指衣長和袖長較短的直領衣,後來唐衣又稱作禁色,規定、緋色錦綾唐衣沒有得到特許不能隨便穿著。
表著,是一種與今天的和服相類似的服裝。
圭,是多層衣,層數不限,根據《榮華物語》載,多則達18-20層。小圭是套在表著外面的一種輕薄透明的服裝,這種衣服選用的顏色與表著不同,而通過小、輕薄的質地約略能透出些表著的顏色,非常漂亮,這不失為近代日本和服的一種特色。細長穿在小圭的上面,看起來細長的服裝,質地和紋樣沒有特別的規定。
壺裝束,指戴市女笠,著圭,是女子外出遠門時穿的服裝。
單衣,尤其是裝飾性很強的"十二單"也是這個時期中重要的服裝式樣,它是宮中女官穿著的服裝。十二單不是指十二層單衣,而是指單衣上面疊十二層圭的裝飾性服裝。
鐮倉幕府(1192-1333年)是日本史上第一個武士政權,這個時期的武士服裝具有鮮明的民族和時代特色。至明治時代,日本的和服基本定型。
⑥ 羽織與和服的區別
1、羽織是和服里的一種,是套在和服外面的。就像現在人穿的打互衫外面套的一件套頭毛衣或者短的蝙蝠衫斗篷外套。
2、羽織作為防寒、禮服等目的,穿著在長著、小袖的上面。雖然從室町時代後期就開始使用,但是到近代才開始被普遍穿著。而和服作為日本最為傳統的服飾,擁有更加悠久的歷史和穿著時間。
3、羽織前身的部分是完全無法閉合的構造,前面用紐系結也是其特徵。這個紐有的與羽織的布料縫合在一起,但通常使用稱作「乳」的小環狀布條或者金屬,專用的成組的紐(羽織紐)穿著使用。和服則是閉合的設計,與羽織的穿著方法不同。
和服
⑦ 和服,唐服,宋服這三種服飾,之間的差別是什麼
和服,唐服,宋服之間的差別為:
1、首先,是服飾的紋樣不同;
唐朝的服飾紋樣「大部分都以花卉為主,或是把花卉作為陪襯,圖案規范、工整、連續、對稱,部分形象趨於寫實。」以大自然為對象的花卉寫真本身就是美麗的圖案,有著工藝的美與圖案的美的雙重語意,而且更具有生態中花卉的譯音。
宋服,宋代的服裝面料,講究的以絲織品為主。宋代絲織品品種有織錦、花綾、紗、羅、絹、緙絲等。
宋代織錦以成都蜀錦最有名。宋代織造的品種也與唐代有所區別,輕薄透氣的羅織物是當時流行的絲織物。
⑧ 振袖和服與留袖和服的區別是什麼
兩者在衣服造型、著裝人群、著裝場合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1.衣服造型差異
振袖和服:根據袖子長度分為大振袖、中振袖和小振袖,大振袖為正禮服,必入五紋;中振袖為准禮服,可以入三紋或一紋;小振袖則是一般裝束。和服的花紋可以遍布衣服全身。
留袖和服:黑留袖是已婚婦女在慶典中的最高級禮服,適合比較隆重、庄嚴的場合,如婚禮、宴會;色留袖適合用於披露宴和各種聚會。
⑨ 一邊有袖一邊無袖是哪個游牧民族的服裝,大體說一下吧,謝了。
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就在一天里,也經常有風雨雪晴的變化.藏區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形容氣候變化。藏袍的衣料好,有較強的防寒作用。袍袖寬敞,在氣溫升高時,可以方便地褪去一隻袖子,調節氣溫,同時有利於起居旅行。藏袍腰襟大,白天當衣穿,保溫防寒,晚上當鋪蓋,和衣而眠。另外,它也有利於勞動生產。藏人放牧、幹活、耕作、遇天氣多變,需要調溫時,褪下袖子就行了。把袖子褪下系在腰間,彎腰幹活也十分方便。由此慢慢形成了習慣,即在氣溫正常時,藏族人穿藏袍一般也只穿一隻袖。
確切的說,藏袍並不是一邊無袖哦,只是人們喜歡不穿右邊袖子,把袖子扎在腰帶里
⑩ 和服的種類
首先日本過去是和唐代類似的那種感覺的衣服,類似圓領袍和襦裙。然後就是比較常見的狩衣、水干、十二單之類的
打褂(這個不是藝伎用。現在結婚通常都要換三套外面披的打褂,紅、黑、白。不是白色的就是色打褂,是拖地的款式的外披衣服)
褂下(也一樣不是藝伎用。而是穿在打褂裡面的那件,也是拖地的)
白打褂(結婚用)
白褂下(結婚用)
白無垢(這個就是整套結婚用的白色的。重復了。)
振袖(未婚最正式禮裝。有大振、中振、小振。其中中振就是最常見的通常被國人稱為大振袖的。其實是中振。大振是袖子更長的,也叫本振。小振也叫二尺袖)
二尺袖(和袴相搭配,常用於畢業典禮,)
訪問著(已婚女性用普通正式場合穿。袖子、下擺有一整片連續花紋的。通常一個或3個家紋
付下(准禮裝。就像軍銜制度裡面的准字一樣,不是正的,是接近正的。這個花紋就分開來,也是袖子、下擺都有花紋,通常一個家紋)
黑留袖(這個才是已婚人最最隆重的禮服。而且要求配金、銀色腰帶、配淺色或者白色帶揚、配有金線的帶締或者金、銀色帶締。黑色,只有下擺有花紋。有五個家紋)
色留袖(次於黑留袖的正裝,三個家紋情況比較多。和黑留的區別就是顏色。和訪問的區別是袖子沒花紋
色無地(正裝。其實這個也是非常正式的。因為像是茶道這種場合,穿色無地比穿訪問更加合適,因為茶道的精神更要求簡潔。而且這個有「彷彿小紋一樣的色無地<朦朧的漸變色的感覺但是不是印刷的花紋>」和「彷彿色無地一樣的訪問著《這個是訪問,是靠紡織出來的下擺成片的圖案區分,遠看像無地,其實是訪問》」)
小紋(類似於大部分國產布料一樣,是平鋪的花紋,全身到處都是。類似於你用了一張小圖片,然後設置壁紙時候設置平鋪,那種感覺)
【coat系】:羽織(和服的外套一種《根據領子分》,有長羽織和短羽織,男用女用。
道行(領口是方形的,也有長短款。還有做了防水處理的雨用道行)
被布襟(在電影大奧裡面,女主角出門時候領子兩邊有中國結的那種外衣)
道中著(領子左右交叉,在右側有繩子捆住的)
(還有一些其他的coat系列,千代田襟等等,總之都是外套作用。)
甚平(最常見的工作服,多見於居酒屋和小吃店的服務生穿著,有點襯衫褲衩的感覺
浴衣《通常和所謂的「正裝和服」區別開來。「正裝」表示是和服類不是輕便浴衣類,而不是禮服的意思》(夏天用的輕便類和服,消耗品,大多是棉布做的,也少量出現棉、絹、羊毛《是的日本能把羊毛材質做成適合夏天穿……》。淘寶常見的有平紋棉、竹節棉、棉絽、棉紅梅、變織、麻的。等級依次提高,而從棉絽開始,就可以配褥袢、正裝配件當做非常不正式場合的正裝和服穿了。在日本還有絹紅梅(主成分真絲)、化纖紅梅(化纖的))
最後 藝伎、舞伎、游女的服裝和普通和服有一定的區別,領子後脖子部分處理不一樣,而且從整個領子下端結束處開始一直到衣服低端加長,花紋和花色搭配有遵循傳統,了解這些文化的日本人從一個女人穿的衣服顏色圖案搭配上就能看出這個人是不是藝伎。而游女是日本的出賣身體的,帶結是打在胸前的,比如說花魁道中這個詞中的花魁就是游女最高等級。跟藝伎無關啦。
舞台和服還跟普通和服有區別。比如坂東玉三郎的和服就是舞台用。還有比如歌舞伎和服、舞台表演和服(舞台上就可能有各種朝代的簡便穿著版,畢竟要跳舞,而且還更容易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