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歐洲重騎兵 1馬匹重量馬鎧甲 2戰士重量戰士鎧甲 3武器裝備 這3樣加起來有沒有看好了是3000斤(1.5噸)
中世紀騎士從來都沒有重騎士這樣的編制,有也不是一直常備軍,你要理解當時候的武裝都是地主自己購置的包括馬,這一系列的維護都是有頭銜者(騎士和貴族和附庸騎士)自己搞的,記得有個12世紀還是11世紀的數據,裡面說一身鎖子鎧要花買一頭成年的公牛的錢,而一身質地上乘還打上裝飾的全身鎧需要四頭左右的公牛的價值,而這只是買的,不算上維護。這個數據是在萊茵河那塊找到的還是不萊梅那幾個富裕點的地方找到的我忘記了,你要找請追問。這樣說起,歐洲根本沒有多少人能養的起這樣的編制。再說了,歐洲的矮種馬重型的也就大概1200千克,馱力也最多隻能超過自身重量1/3左右,1.5T你還指望它沖鋒?歐洲重騎兵的概念只是全身鏈子鎧加上全身鎧,出現的貌似是匈牙利騎兵,這個是國家養著的,但很快被神聖羅馬帝國還是法國擊敗了,就沒什麼下文了。重騎兵一般只有人才是全身甲的馬是沒有的。
② 中世紀的重甲騎兵與輕騎兵有什麼區別
勝利與榮譽--騎兵的興與衰
戰爭,在人類發展的歷史洪流中,可以說已經成為民族融合的一個代名詞。隨著人類的發展與進步,倚靠武力來奪得更多的生產資源,從而更進一步地進行征服、奴役。戰爭成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的必經手段。遠到茹毛飲血的洪荒時代的「石器戰爭」——我們姑且這么稱呼,那時的人們靠著石塊、木棒去征服自然,去征服「部落」。再到鐵器時代,奴隸制度的確定迫使領主們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而去進行戰爭——殺戮、征伐。流淌著慾望與貪婪的血液在戰火中彌漫。但相對的,戰爭也促進了民族的融合,社會的發展以及...新興的思潮。
與此同時,當舊的奴隸主不再滿足於即得的利益而下層奴隸在不停地反抗著被奴役的命運時,封建制度出現了。國家的機制變的更趨於完美。奴隸時期的「奴隸兵制」(奴隸主保留少量比較正規的軍隊,戰時以奴隸作為戰爭主力的軍隊制度)逐漸被更完美的「封建兵制」(封建領主保留一定數量正規部隊,每天進行正規軍人的訓練,領用領主發放的俸祿。一定程度上取消奴隸制度,平民通過考核可以參軍。也有實行諸如「閑時為軍忙時為農」的亦農亦軍政策——比如屯田制)所替代。相對來說,軍隊的更進一步的正規化導致了軍隊戰鬥力的提升,以及集團作戰的可能性及集團作戰戰術的進化。
在充斥著血與火、慾望與貪婪、征服與統治的中世紀,歐洲大陸上出現了另一種新興的浪漫思潮——騎士精神。
早期的騎士並不是人人都騎在馬上,而僅僅只是一種稱號,代表著其地位及榮譽。而實際上,也正是因為只有騎士才可以擁有坐騎的權利而被稱為騎士。不過騎士並非本文的主題,有機會的話再另寫文文好了。盡管如此,隨著社會的發展,騎兵集團的出現改寫了中世紀歐洲大陸的歷史。如果說戰爭是一種藝術,那麼騎兵集團的使用則是一種藝術的體現。
騎兵的最早使用在中國的戰國時期。隨著戰爭中高機動力、高攻擊力的要求的出現,戰車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則是從繩套中被解脫的馬成為單乘的坐騎,從而開創了騎兵集團的歷史。
中世紀歐洲的騎兵大多配置重甲,上百斤的鐵甲將騎士包裹的密不透風。騎士除了穿著重鎧,左手一般會拿著鐵盾,而右手則舉著長達3米的長槍,以便於在平原沖鋒時可以一舉將敵人刺穿。而近戰時則可以將配置在身邊的長劍拔出與敵人肉搏。而厚厚的裝備也使肉搏中的騎士的傷亡降到了最低。
盡管全身裝備高達數百斤,但其機動力及穿刺力仍不可小視。往往只需騎兵發動一波沖鋒敵軍便已全軍潰散。在騎兵馳騁在歐洲大陸上的300多年裡,騎兵成為了步兵的噩夢。歐洲的騎兵大多也習慣了一涌而上的集團沖鋒戰術,甚至從沒考慮過使用別種的騎兵戰術——盡管集團沖鋒戰術在中國早已被淘汰,但在當時的歐洲來說那已經是一種風氣——勇往直前的沖鋒的無畏的勇氣。盡管也有使用木柵欄或土溝戰術來阻
擋騎兵攻勢的,但在重裝騎兵面前,木柵欄只不過如同一層紙一樣容易沖破。而大多數軍官也不會傻到在有土溝在面前的情況下與敵軍正面沖突,而沒有土溝的側翼便成騎兵的殺戮之地。相對的,即便正面沖擊土溝,重裝騎兵也完全有能力一舉沖過。
不過騎兵的優勢很快便被打破了。威廉·華萊士成為了重裝騎兵們的第一個噩夢。巨大的木槍(用整隻樹的樹干做成木棍,前端削尖)抵制了騎兵們的第一輪沖鋒。隨著第一輪沖鋒的騎士的倒下,越來越多的騎兵們要麼被倒下的同伴絆倒,成為後繼騎兵們踐踏的對象,要麼再次被木槍捅下馬,或者整個人被木槍所貫穿而掛在了木槍上。
而騎兵們最為慘烈的一場戰爭大概要算十字軍第7次東征時的一次戰爭了。
當時聖殿騎士團、條頓騎士團及伊院騎士團三大騎士團共5。5萬騎兵進攻基輔,遭遇了阻擊。對方領軍的只是當時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大公。統帥的只有2萬重盾步兵及臨時招募的5萬民兵。實際上雙方的戰爭都是在沒多少時間准備的情況下發生的,年輕的大公甚至來不及在戰場上修築任何防禦騎兵突擊的防禦工事,而民兵們甚至只有拿著鐮刀、木棍上戰場。但是大公的命令是2萬重盾步兵居中,5萬民兵分作兩部作為側翼,整個戰陣呈「V」形。
當騎兵們開始沖鋒時,重盾步兵紛紛將手中的重盾插入地面(因為是泥砂地,騎兵固然容易發揮強大的沖擊力,但也是如此導致了他的敗亡。),共插了2層木盾,形成一座臨時的木柵欄。由於根本不考慮到民兵的威脅性,騎兵們直沖重盾步兵本陣。而犯了輕敵大忌的他們在看到木盾後只是下意識地用槍去挑,打算把木盾挑開。而此時,他們的噩夢開始了。木盾後的第一排重盾步兵用攜帶的長槍往木盾上一壓,騎兵再承受了數百斤的壓力便不能再把木盾挑起,有的騎兵甚至因為沖力的緣故當場撞倒在地上。而第二排的重盾步兵立刻拿出插在地上的斧頭不停向騎兵們丟擲。此時兩翼的民兵開始向中靠攏,打算等所有的騎兵全數落馬後再「取上將首級」——重騎兵落馬後很難有幾個還能獨立站起來的。
此役5。5萬騎兵幾乎全軍覆沒,而年輕的大公麾下近傷亡了數萬名士兵(其中大部分是民兵)——如果不是十字軍的統帥果斷地命令後繼騎兵踩著依然生存的友軍繼續冒死突擊的話,大概即便騎士團不僅要全滅而且敵方的傷亡絕不會超過兩萬。(鑒於記憶問題,到底是哪一場戰斗我忘了,雙方統帥的名字也忘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查,絕對經典的戰役。)
而如果說這個噩夢只是第一個的話,那麼帶來第二個噩夢的便是蒙古人所帶來的沖擊。
蒙古屬於游牧民族,嚴格來說,不能叫騎兵的噩夢。或者說成「騎兵對騎兵的噩夢」更好點。首先,從裝備上來說,蒙古人在滅亡了金、宋之後,開始使用金、宋的技術來武裝自己的部隊。可以說,當時蒙古騎兵的裝備在世界上都是一流的:最精銳的蒙古騎兵一般配置為一柄長槍、一把火槍(銃)、一把弩(同時射出三箭的強弩而不是普通的弩)、一把馬刀及一把弓。沖鋒時,距離遠點就用弓,靠近了用弩,再近點就用火槍(銃),而沖刺的時候使用長槍,開始混戰了便使用馬刀。更為恐怖的是其箭上都有毒。而從穿著的鎧甲來看,蒙古人鄙視脫逃者,戰甲只有前胸的軟甲(不要小看軟甲,尋常的弓箭射擊未必能對蒙古騎兵造成傷害的)。綜合來看,盡管蒙古騎兵武器如此眾多,但是其負重量遠比重裝騎士來的輕。而且大量的精銳武器的使用對於敵軍所造成的傷亡是很大的——還沒靠近就先道下一片,蒙古騎兵機動力又高,又是打的「運動戰」。蒙古軍的「旋風」所帶來的震撼不僅僅是國家的滅亡,大概還有古老兵陣戰術的消亡吧。歷史上唯一對蒙古軍造成傷害的大概也就只有八魯灘一戰了——初次獨立上戰場的失吉忽突忽率領3萬蒙古騎兵與扎蘭丁15萬軍隊對決,在造成對方10萬余的傷亡後,失吉忽突忽率10餘騎突圍而出。可見蒙古軍之善戰。
其次,歐洲盛行「交換騎士」——即戰場上俘虜的騎士不能殺害,而且必須好生看待,留待以後交換自己被俘的騎士。但蒙古軍根本不吃這一套。凡是落馬的騎士也不理會是否投降,直接取了首級再說。讓我們為那些可憐的騎士們哀悼吧,阿門(笑)。
盡管隨著克制騎兵的戰術越來越多,但因為騎兵所擁有的強大機動力、沖擊力使騎兵在戰爭中依然保持著極高的地位。而在公元17世紀時,在日本出現的「騎鐵」(純火槍騎兵隊)更是開創了新一代的騎兵兵種,比歐洲的「龍騎兵」早了約300年。
但隨著現代戰爭對於科學技術的應用,騎兵的地位和優勢逐漸消失。當波蘭騎兵團的騎兵們被德國坦克一個個壓成肉泥時,古代冷兵器戰爭中的天子轎子——騎兵,正式宣告了他的使命的結束,從而離開了歷史的大舞台。
③ 古代西方騎士的裝備有哪些詳細的給好評
作戰裝束
騎士的作戰裝束
中世紀,騎士作戰時用於保護身體的鐵甲叫甲胄(body armor),整套的鐵甲稱為全身甲胄(a suit of armor)。
甲和胄一套稱為全副盔甲(panoply),還有鏈甲(chain armor)和板金甲(plate armor)。
一套盔甲由護蓋身體(protective clothing)和護蓋頭部(headgear)的器物所組成,它們通常用鐵片和厚的鞣皮製造。
14世紀以前,一般使用由鏈和鐵板所組成的護甲,有鏈甲式的護甲和簡單鐵制的胄組成。15世紀以後,所用的甲胄大多由薄的金屬板製成,精緻的甚至看不到接合處,且常有裝飾性的鑲嵌(decorative inlay)。這種甲胄由於相當重,所以一般是騎士在戰馬上作戰時才使用。
騎士勛章
為了區別在戰場上的騎士,一個名為勛章的標志制度得以發展。每一個貴族都會設計出一個獨特的標志,製作在他的盾牌、外衣、旗幟和印章上。飾以騎士標志的外衣成為他的戰袍,讓人從標志上即可加以辨別。宗譜紋章院是一個獨立的組織,專門設計特有的標志,並可保證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其官員會把標志記錄在特別的簿冊上,由他們保管。
戰袍會代代相傳,並在結婚時作修改。在不同的國家裡,某些設計會保留給王族。到了中古後期,城鎮、基爾特甚至那些重要但非貴族的市民也會授予戰袍。
在戰場上,戰士會以戰袍來區分敵我,並在混戰中挑選出與之匹配的敵手。司宗譜紋章官會製作一個有關騎士的標志清單,他的地位中立,可作為兩軍之間的仲裁者。藉此方式,他們可以在城堡或城鎮的防衛者與攻城者之間通信。在戰後,又可以從死者的戰袍來辨別出他們的身份。
騎士是一支快速而且強悍的部隊。他們是第一支穿戴護甲的部隊,同時精於進攻和防守。騎士在戰況不利時也能迅速撤退,脫離戰場(除非和他們交戰的也是支移動力極高的快速部隊)。
城市的戰略資源貯存區中,必須要有鐵和馬群才能生產騎士。
騎士是重裝的騎兵部隊,最早是出現在中古時代的歐洲。如同上古時代的日本武士一樣,騎士也奉行著一套嚴謹的法典,徹底規范著他們在戰場上與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准則。
④ 為什麼中世紀歐洲重騎兵的戰馬都穿衣服而元軍和中國戰馬則穿鎧甲
歐洲重騎兵的戰馬也是穿的重甲,穿什麼衣服喲,你看到的衣服是披在重甲外面的,但大部分重騎兵外面不披布料的。
還有,重騎兵不是所有的都會披重甲的。重騎兵和輕騎兵的定義就是重騎兵主要用來作正面沖殺的。蒙古人也有少量的重騎兵,他們的重騎兵披輕甲加皮甲。
在我們傳統的觀念中一般認為披重甲的是重騎兵,西方一般披板甲(就是整塊整塊的那種),東方的鎧甲一般一層一層的,相對說來東方的防護性更好,關鍵是輕得多,不過西方人和馬他受重能力強。
⑤ 歐洲中世紀的重裝騎兵是不是穿著1cm多厚的精鋼全身鎧、拿著3~4m長的龍槍 重裝步兵是不是也是穿著1cm多
中國古代騎兵步兵弱爆?
同學,你要搞清楚幾件事情:
1、以中國的幅員遼闊程度,你的重裝騎兵能跑多快、跑多遠?只怕還沒摸到邊自己都先累死。
2、以中國古代戰爭規模,武裝一支足以具備戰役影響力重裝騎兵部隊,足以把任意一個中世紀歐洲國家窮死,他們的後勤供給足以把當時任意一個歐洲國家給拖死。
3、以重裝騎兵的機動和持續能力,中國古代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將領,都弄用最簡單的方法將之活活拖死耗死。
4、以中國古代弩機的水準,用重裝騎兵來沖陣,還沒等到雙方碰面,都給射得差不多了。
5、中國古代並不是沒有重裝騎兵,反而比歐洲出現得早得多,早在五胡亂華時代就出現成建制上規模具備戰略威懾力的重裝騎兵,比如鐵浮屠什麼的,後來宋金對峙時金兵也出現大批重裝騎兵,但實踐證明,重裝騎兵的戰術作用實在有限,局限性太大,並且維護費用太高,性價比太差,應對的辦法太多(比如岳武穆砍馬腳的那招),往往只能玩一個出其不意,所以重裝騎兵在中國古代始終沒有成氣候。
6、重型鎧甲對人、馬要求很高,但就算人馬體力再好,可你要全副披掛重大幾十斤甚至更重的鎧甲,還要攜帶武器和其他物品,根本就跑不快也跑不遠,相對於輕騎兵一日一夜狂飆數百里的高速,重裝騎兵只能等死。
7、相對於中世紀歐洲國家無數的狀況,古代中國大多數時間都是統一的國家,戰略廣度和縱深極大,以重裝騎兵的持續能力,只能等著被玩死。
⑥ 歐洲中世紀的騎兵全身覆甲,為什麼蒙古騎兵能打
1.裝備層面
中世紀的騎士並沒有裝備板甲。大部分騎士穿的是鏈甲,對刀砍有一定的防禦,但是面對槍刺或者弓箭,很容易被穿透。而蒙古人用的復合弓磅數很大,所以騎士們的護甲擋不住蒙古人的弓箭。
而蒙古人隨軍跟隨大量漢族工匠,融合了中原地區的冶鐵技術和機械技術,重甲騎兵佔40%,輕甲騎兵60%。
蒙古大軍在裝備上不輸歐洲。
2.戰術層面
蒙古人吊打西歐騎士老爺聯軍。鬆散的騎士聯盟開局烏拉,這是自尋死路。
3.戰略層面
蒙古馬雖矮小,但是抗造耐艹屬性很強,保證了蒙古人可以實現長途奔襲作戰。戰爭史的無數血淚告訴我們,戰略機動遠重要於戰術機動。。。元首哭暈在廁所。
⑦ 歐洲中世紀領主有軍隊嗎他的軍隊就是騎士嗎騎兵的馬和武器需要自己准備嗎
1、騎士是歐洲中世紀時受過正式的軍事訓練的騎兵,後來演變為一種榮譽稱號用於表示一個社會階層.騎士的身份往往並不是繼承而來的,也與貴族身份不同。中世紀時,騎士在領主軍隊中服役並獲得封地。需要自備武器、馬匹。(地位重要的領主必須為眾多的騎士提供盔甲)
2、騎兵是陸軍中乘馬執行任務的部隊、分隊。既能乘馬作戰,又能徒步作戰。通常擔負正面突擊、迂迴包圍、追擊、奔襲等任務。其行動輕捷,受地形、氣象影響較小。歷史上騎兵曾經是陸軍的主要作戰兵種。
歐洲中世紀領主有軍隊嗎有自己的武裝算不上軍隊(這個主要和領地大小有關系一般的也就100人左右)、他的軍隊就是騎士嗎(有但大部分是騎兵)?騎兵的馬和武器需要自己准備嗎?(是)
⑧ 中世紀騎士的裝備有哪些
騎士穿盔甲,而且都是量身定做的,騎士使用的武器是佩劍,並且裝備有輕型盾牌,因為盾牌的裝備.使其更能有效對抗天敵弓箭手,增強了戰鬥力.騎士的傑出代表是十字軍,長矛也是騎士最重要的武器之一.騎士在戰場上與敵人交戰,最先使用的武器就是長矛,中世紀之前的歐洲,長矛在戰爭中的使用非常普遍,步兵用,騎兵也用.長矛由鐵質矛頭和木質矛桿組成,比較輕便。中世紀騎士長矛矛桿很長,在12世紀,矛桿長度不少於8英尺。14世紀末,有矛桿長達15英尺。矛桿以梣木最為普遍,也有用蘋果木、鋨耳櫪木、松木等質地比較堅硬且具一定韌性的木材為宜。盔甲是騎士的重要裝備。中世紀早期,法蘭克軍人的鎧甲很簡單,他們往往把圓形、菱形或小方形的金屬片縫在皮子或厚布上,護住從脖子到大腿的身體。當時最好的鎧甲是鎖子甲,這種鎧甲在公元前200年的斯堪的納維亞已出現。鎖子甲由數千個小鐵環相互穿套在一起,製成長至膝蓋,袖子到臂肘的鐵衣衫,其下擺前後開叉或前後左右開叉便於騎馬。中世紀早期,由於鎖子甲工藝精細,價格昂貴,只有大貴族和國王們才能置辦得起。查理大帝曾下令大力發展鎧甲生產,並嚴格禁止鎧甲出口外賣,使鎖子甲逐漸成為騎士普遍穿用的鎧甲,到12世紀,鎖子甲的生產工藝進一步發展,長袖鎖子甲普遍出現,而且大約在1200年左右,出現了與鎖子甲連為一體的鎖子甲手套,姆指與其餘四指分開,鐵手套的掌心部分用布或皮革製成。與鎖子甲分開的鐵手套隨後也出現。另外,許多鎖子甲帶有與之連為一體的鎖子甲護帽,把騎士的頭部,包括前額和下頰都護在裡面。有些騎士只戴這種護帽,外面不戴頭盔。頭盔是騎士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中世紀早期的頭盔比較簡單,大多為圓形和錐形,有的頭盔前沿處伸下一條鐵以保護鼻子。這類頭盔通常戴在鎖子甲護帽上,鎖子甲護帽內墊有柔軟的棉布或麻布。12世紀的圓頂頭盔,除前面雙眼處有條縫隙,整個頭部和臉部都被罩住,面板處被鑿出許多小孔,藉以呼吸。13世紀,出現平頂圓筒形和罐形頭盔,頭、臉和頸部都被護住,由於此類頭盔很重,有的重量超過20鎊。如此的重量,騎士不是用頭頂著,而是用雙肩支撐,在雙肩處用皮帶或鐵紐與鎧甲連接.隨鐵葉甲的出現,頭盔也相應發生變化,與鐵葉甲所用材料一致,頸部以上除眼睛外,都被罩住,面部的鼻、嘴處呈雞嘴狀或狼嘴狀凸出。後來,面部護甲被製成能轉到盔頂或旁邊樣式,需要時可轉過來護住面部。戰馬是騎士的戰斗夥伴,也是不可缺少的裝備,沒有戰馬也談不上騎士。騎士極為看重戰馬的載重能力和奔跑速度,能同時馱載四名全副武裝的騎士的戰馬被譽為「鐵背」。中世紀有關於兩名騎士同騎一匹戰馬作戰的傳說。中等速度的奔跑能力,不能被選為戰馬。戰馬還應具備騰越一定高度的障礙和跨越一定寬度溝渠的能力,優秀戰馬的跨越寬度,不應少於13英尺。戰馬的顏色也是決定騎士是否喜歡該馬的依據之一。在中世紀早期,純白色的馬聲譽最高。其次是白色與其它顏色相雜的戰馬,面門或四蹄為白色的戰馬也受到喜愛。而實際上,中世紀歷史上留下英名的戰馬大多為棗黃色、栗色、黑灰色、紅褐色等等。無論什麼顏色,其毛皮應亮澤、細膩。(我還是喜歡黑色的馬) 許多騎士願意選擇未經閹割的雄性馬,這類馬通常性情活躍,暴發力強,特別是在緊要關頭,往往會表現出超乎尋常的機智和力量。但也有騎士喜歡牝馬,這類馬少喧鬧和嘶鳴,宜於偷襲和夜間行動。戰馬的品種和家族,受到極高的重視。中世紀西歐聲譽最高的是西班牙種戰馬,其次是加斯科尼戰馬,隨後是匈牙利、敘利亞和羅斯馬。優秀的戰馬,性情不一定溫順,有的甚至很暴烈,除其主人和經常喂養它的扈從外,其他人很難靠近。
⑨ 中世紀古代的騎兵的騎槍問題
中世紀的騎兵都是重騎兵,由騎士和騎士侍從組成。在沖鋒到敵陣的時候很難再回頭,直接沖撞敵軍陣地,除非很快解決,不然不會有第二次沖鋒。這和中國蒙古騎兵的作戰方法是不同的。而且騎兵的騎槍不是全金屬的,槍頭後面是由脆木和槍柄相接,從而使槍頭撞到物體後直接折斷,不會卡在敵人身體里拔不出來。而且騎兵是靠沖擊力攻擊的不是靠騎槍刺傷。騎槍易折也是為了不讓敵人拿到後為敵人所用。
⑩ 身穿重甲的西方中世紀騎兵,為什麼會被蒙古人打的落花
很多人誤以為西征的蒙古騎兵幾乎沒有被甲,而西歐的騎士大量穿著板甲,這是完全錯誤的。很多資料表明蒙古人集中了大量工匠製造盔甲,而此時的西歐騎士被甲率仍然不應高估。至於應征作戰的大量農民士兵,他們絕大多數都無甲或僅披掛棉甲。
參考:《蒙古騎兵及其敵人裝備的一些探討》
蒙古騎兵當時的兵種富分工性,配備和訓練亦稱精實,蒙古當年西征的基礎,是來自於早年(1211—1216年)與金朝、西夏長年交戰後,所擄獲到的攻城武器和製造這些攻城武器的工匠(拋石機、沖撞機、攻城車等)和所學習到的攻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