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蒙古族的特點
1、蒙古包
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種呈圓形尖頂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柵撐桿、包門、頂圈、襯氈、套氈及皮繩,鬃繩等部件構成。蒙古包在《史記》、《漢書》等漢語典籍中,被稱作「氈帳」或「穹廬」。在蒙文典籍里被稱為「斡魯格台格爾」,意為無窗的房子,現代蒙古語則稱「奔布格格日」或「蒙古勒格日」,意為圓形或蒙古人房子。「包」字,出自滿語。滿語稱蒙古人住的這種房子為「蒙古博」,「博」意是「家」的意思,「博」與「包」音近,因此,蒙古包則作為一種譯音流傳下來。
2、烏力格爾
烏力格爾,漢語意思為「說書」,因採用蒙古語說唱,故又被稱作蒙古說書,是蒙古族的一種曲藝形式。蒙古族民間,稱只講故事而無樂器伴奏的烏力格爾為「雅巴干烏力格爾」,又稱「呼瑞烏力格爾」;用朝爾伴奏的烏力格爾,被稱為「朝仁烏力格爾」;用四胡伴奏說唱的烏力格爾,則為「胡仁烏力格爾」。朝仁烏力格爾在中國內蒙古、新疆、青海、甘肅等蒙古族聚居地和蒙古國廣泛流傳;
3、馬頭琴
在眾多樂器中,馬頭琴最受蒙古人推崇。馬頭琴是蒙古人獨有的傳統樂器,具有十分獨特的風格。傳統馬頭琴是個長約四尺,以木為桿,頂端雕刻一個馬頭,下端有一鏟形皮鼓,用馬尾系成兩條弦,再用馬尾做成一個弓弦,演奏時它能發出悠揚深沉的聲調。馬頭琴的演奏與其它拉弦樂器有所不同,它的弓弦不是夾在琴弦之間,而是琴弦外拉奏。
4、牧馬
蒙古人有馬背民族之稱。古代時期童叟均以馬代步。馬不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同時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蒙古人熟識馬性,通常採用粗放式牧馬。蒙古馬分幾大系列,有烏珠穆沁馬、上都河馬、烏審馬、三河馬、科爾沁馬等等。
5、勒勒車
勒勒車,古稱「轆轤車」、「羅羅車」、「牛牛車」等,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運輸工具。這種車車身小,但雙輪高大,直徑一般均在一米五六左右。可完全用樺木或榆木製成,不用鐵件,結構簡單,易於製造和修理。整個車一般分下腳和上腳兩部分。下腳由車輪、車輻、車軸組成。
車輪的製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車輞,將12付車輞連結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圓形車輪,支撐車輪的車輻條一般有36根左右。上腳由兩根車轅和10條車撐構成。車轅長約4米左右,中間用10條車撐固定即可。一輛勒勒自重約一百斤左右,可載貨五六百斤至千餘斤。
㈡ 蒙古族民族的服飾特點
蒙古族服飾名稱為蒙古袍,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為蒙古族人民普遍穿戴,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1、歷史悠久。據考證,遠在舊石器時代,蒙古族祖先就開始用植物的葉子將自己修飾一番,後來又取用打獵的獸皮做衣服。據史書記載,匈奴婦女的頭飾與察哈爾婦女的頭飾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飾文化,又傳給了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
2、顏色鮮艷。蒙古族人民偏愛偏愛鮮艷、光亮的顏色,。首先是鮮艷的顏色,使人感到色調明朗、身心歡娛。其次是光亮的顏色,比如白色、天藍色,都是蒙古族大草原的顏色,使人感到純凈、明快。
3、適合運動。蒙古族又稱為馬上的民族,整天在草原上放牧,活動量很大,所以蒙古族服飾非常適合活動,基本形制為長袍、下擺兩側或中間開衩,袖端呈馬蹄袖。
㈢ 蒙古族的建築特色。。介紹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幾個人。
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3 . 2 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
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傢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一些傢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
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納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3)蒙古特色馬甲擴展閱讀
演變發展
蒙古包的形成經過一個漫長的歷史階段:猿人住天然山洞,古人改造利用現成山洞居住。到了今人時代,才會自己製造「洞室」,在地面挖一個地洞,沿洞壁用木頭、石頭之類謅甃起來,甃得快齊至洞沿,再在洞中栽一排木桿,與木石牆平齊,上面搭一些橫木封頂,就成了洞室——烏爾斡。
洞頂要留一口子,靠口子斜支一根粗木通到洞底,上面刻一些簡單的壕作為梯子,供人出入用。同時兼有走煙出氣採光通風等多種功能,後來就發展為蒙古包的門和天窗。
隨著原始人類由採集向狩獵過渡,活動范圍越來越大,同時也把一部分食草動物逐漸馴成家畜,出現了畜牧業的雛形。這要求一種便於遷徙的居室,於是窩棚之類的建築應運而生。窩棚再向前一步,支架變成哈那,並跟前面提到的洞頂結合在一起,便有了蒙古包的雛形。
㈣ 蒙古族服飾的歷史淵源
蒙古族服飾的形成與歷史發展是人類文化的顯性象徵,它體現了一個民族的認同意識和心理素質,又 由於特殊的自然環境,風俗習慣以及審美觀念,服飾的民族個性顯得尤為突出.
民族服飾可以說種類繁多,異彩紛呈,認真細致地觀察中國民族服飾不難發現這種民族性,豐富性,多 樣性,實用性,區域性等特點,多彩多姿的服裝是歷史發展的產物,是獨特文化傳統的結晶,是與自然生態 服飾是最能反映民族心理,民族氣質,民族性格的一種藝術,它除了具有特有的實用功能外,還是民族 民族服飾是一種符號與象徵,獨特的文化生存背景,使得其款式豐富,風格古樸,工藝傳統精緻.無論 是從文化內涵還是從穿著習俗來看,我們都能強烈地感受到獨特的魅力.
民族服飾藝術既表現和反映史 詩,也表現和演繹神話傳說,呈現出濃郁的圖騰意識和神性意識,每當欣賞時,常常會讓人感受到原始宗教 觀念中靈魂不死的神秘力量,將我們與廣袤無垠的自然連成一個整體,使人,動植物及周圍的事物彷彿在 民族服飾是民族文化的載體,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縮影.
蒙古高原作為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發祥地,幾 千年來經歷了匈奴,鮮卑,契丹,突厥,回紇,女真等民族更替,創造了璀璨的服飾文化.然而蒙古族作為一 個古老的民族,其服飾種類,款式風格與北方各游牧民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同時也與中原漢族服飾相 蒙古族服飾有著濃厚的草原風格和適合游牧生活的基本款式.從其構成來講:有帽子,袍子,坎肩,腰 帶,褲子,靴子等.這些服飾構件由於穿著者的性別,年齡,職業,身份,地位,分工以及環境季節的不同而 各具特色.它的式樣,功能,製作工藝,審美特徵及穿著方法都具有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徵.
千百年來,蒙古族一直游牧,縱橫馳騁於南起萬里長城,北抵浩瀚的大漠,東達興安嶺,西越賀蘭山的 這片蒼茫大地上,獨特的生息環境,」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經濟,加上南征北戰的軍旅歷史,造就了蒙古族 人民粗獷豁達,蒼勁雄健的民族氣質和獨具魅力的草原文化,作為蒙古族優秀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蒙古 族的服飾藝術也是豐富多彩,璀璨奪目的.同民族的起源發展一樣,蒙古族的服飾也經歷了一個歷史性的 內蒙古大窯文化的發現,證明了距今40,50 萬年前的遠古時期,人類 就過著原始生活並開始在這里穴 居.新石期時代包頭轉龍藏遺址中發現了光滑,尖端銳利的骨針和骨錐以及蚌制的半圓形製品.這些發 現說明遠古時期的北方人群不僅開始縫制衣服,並且懂得了裝飾.而蒙古族作為北方游牧民族中的古老 部族,他們的服飾與匈奴,鮮卑,柔然,突厥等的服飾有著內在的聯系.因為他們都是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 民族,其衣著打扮都不能脫離當時的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
北方各民族因從事畜牧業,上身穿褶,下身穿 褲,稱之為」褲褶服」.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採用其服飾並學習騎射,歷史上稱為」胡服騎射」.北魏時期蒙古 族用」扎葛爾」布做衣服.唐宋以後大批布匹,綢緞,天鵝絨進入蒙古地區,服裝面料的大變化,使得該民族 的服裝樣式借鑒了當時的突厥,契丹的圓領,長袍,束腰,罩襆頭,穿短靴等適合牧獵的服飾,並且根據本民 族的喜好加以改進.到13 世紀,蒙古族先民形成了披發而椎髻,冬帽 而夏笠,男子戴耳環的服飾特色.其 形制是衣裳連屬,衣式較窄而下裳較短,腰間有許多褶皺,還在衣的肩背間貫以大珠,在元代的陶俑及壁畫 中均可見此種服飾,此時的長袍為大袖盤領,並改北方民族傳統的」衽」為」右衽」,這種形制奠定了蒙古 公元11,12世紀蒙古民族已經成為草原上強大的民族,服飾文化的發 展也進入了一個輝煌時期,隨 著民族的發展,服飾制度的建立,服飾的面料與款式也逐漸地豐富起來.蒙元時期,蒙古族服飾的種類,風 格,色彩,工藝以及服飾制度方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達到了異彩紛呈的狀態. 公元13 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結束了長期紛爭的局面,從 而蒙古民族在政治,經濟,軍事, 文化等方面都向前邁了一大步.由於軍事上的勝利和版圖的擴展,各地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雲集蒙古地 區,對蒙古族服飾的發展變化提供了有利條件.蒙古族的服飾作為當時社會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標志, 在服飾種類,款式風格,面料色彩,縫制工藝以及服飾制度等方面都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變化.
元代蒙古族對本民族服飾很重視,元世祖忽必烈把服裝分為官服和民服,並做出規定:官服為龍蟒緞衣, 以龍爪和獅,麟,鶴,雉分等級,民服雖規定」以舊俗」,但也有變化:男服,袖長,襟寬;婦女服,袖短而寬,袍長, 領高.此外,袍服外常罩一層短袖衫,還穿一種以白色駝毛織成的氈袍.據《元史》記載,當時有一種衣服,前 無衽,後身長,無領無袖,綴兩根帶子,名為」比甲」.騎射時穿此衣既方便,又暖和,其樣式較後來的馬甲為 長.到明代中葉,蒙古青年婦女穿著比甲蔚然成風.在清代,比甲服飾更加流行,並得到不斷改進,蒙古語稱 為」敖吉」的無袖服裝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另外,一種叫」扎合」的披肩,」其式如萁」左右垂於兩肩, 明清時稱之為」甲哈」,清末呼倫貝爾地區的陳巴爾虎蒙古族的牧民還穿著這種帶有甲哈的蒙古袍.男式甲 元代以後左衽長袍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右衽長袍,特別是蒙古貴族的服飾,綾羅綢緞配以金銀珠寶, 貴族婦女冠飾主要是姑姑冠已達到相當豪華的程度.明代蒙古族的冠飾,袍類,披肩和其他裝飾品又增添了 很多新款式.其中最突出的變化是蒙古袍的領式和袖型:出現了馬蹄袖.而且刺綉也開始流行並被運用到 服飾中,蒙古袍,坎肩的領口,袖口,袍襟多用刺綉圖案裝飾.到了清朝,由於蒙古社會制度發生了變化,清政 府實行盟旗制,限制部落,族,旗縣間的自由往來,客觀上促進了部族之間服飾文化的快速形成.
這一時期, 蒙古族服飾也受到了滿族文化的影響,發展和創造了很多具有地區和部落特色的服飾,綢緞,織錦緞,布帛等 服飾面料被用於服飾的縫制.蒙古袍的形制為下擺兩側或開衩或不開衩的寬大袍服.長袍外面還配有長短 坎肩,還把各種金,銀,珍珠,珊瑚,瑪瑙,松石製作成佩飾,頭飾佩戴.清代各部落服飾樣式之多,裝飾手法和 用料之精美難以盡述.清朝政府為了加強對蒙古民族的控制,在基本不破壞蒙古游牧封建制的前提下,在蒙 古地區實行了」盟旗制」和」蒙古八旗制」,並且為了分散蒙古民族的力量,採取各種手段,限制蒙古民族之間 的正常往來,編旗劃界,實行分割統治,甚至主張和提倡旗與旗之間的服飾差異.這促進了蒙古部落服飾的 17世紀中葉至 19 世紀初,那些能工巧匠以金,銀,珍珠,珊瑚,瑪瑙, 翡翠,琥珀,綠松石製作各種頭 飾,衣飾和火鐮,餐刀;以皮毛,布帛,錦緞縫制各種服飾,式樣之多,製作之精美是前所未有的.清代以後,蒙 古族服飾形制仍沿用清制,不論男女老幼,富貴貧賤,足必踏靴,身必著袍,服必系帶.富衣綢,貧布衣,盛夏 多帶皮帽,其式尖頂大耳,夏日也有用布巾者.帶下佩以用銀質鑲嵌的餐刀,刀鞘,刀鏈.帶系用綢緞,庫錦 製作精美的長形小囊,內盛大鼻煙壺,右系火鐮包,亦多用銀質鑲嵌.這時的蒙古族服飾,在繼承和發展傳統 款式的基礎上,出現了富有部落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服飾,其中按部落和地區大致分為:布里亞特服飾,巴爾虎
蒙古族服飾是我國北方游牧民族服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飾之一,是蒙古族傳統文化的縮影.蒙古族 服飾積淀豐厚,受地域環境的影響,反映了蒙古民族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禮儀,節慶習俗,婚姻狀況以及 審美追求.在其發展過程中融進了特殊的民族內涵,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至今保留著古樸自然的服飾風 格.蒙古族服飾彰顯著與眾不同的民族神韻,成為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㈤ 蒙古服飾的特點。
在內蒙古、新疆等地牧區,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歡穿長袍,俗稱"蒙古袍"。春秋穿夾袍,夏季穿單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較肥大,女袍則比較緊身,以顯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條和健美。其式樣和顏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異。一般蒙古袍的特點是寬大袖長、高領、右衽,多數地區下端不開衩。袍子的邊沿、袖口、領口多以綢緞花邊、"盤腸"、"雲卷"圖案或虎、豹、水獺、貂鼠等皮毛裝飾。既美觀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實用功能。冬天防寒護膝,夏天防蚊蟲叮咬、遮暴曬。行可當衣,卧可作被。鄂爾多斯等地的蒙古人還喜歡在袍外套穿長短不一的坎肩。
㈥ 蒙古族的服飾和飲食特色是什麼
服飾特色:
內蒙古地域遼闊,自然環境、經濟狀況、生活習慣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服飾。如巴爾虎、布利亞特、科爾沁、烏珠穆沁、蘇尼特、察哈爾、鄂爾多斯、烏拉特、土爾邑特、和碩特等數十種服飾。他們為大體風格一致,各具特色。基本形制為長袍、下擺兩側或中間開衩,袖端呈馬蹄袖。已婚婦女袍服外面還配有長、短不同款式的坎肩。蒙古各部落服飾中區別最大的是婦女頭飾。如巴爾虎部落蒙古族婦女頭飾為盤羊角式,科爾泌部落蒙古族婦女頭飾為簪釵組合式,和碩特部落蒙古族頭飾為簡單樸素的雙珠發套式,鄂爾多斯蒙古部落婦女頭飾最突出的特點是兩側的大發棒和穿有瑪瑙、翡翠等粒寶石珠的鏈墜,使鄂爾多斯頭飾成為蒙古各部中的佼佼者。
蒙古族服飾以袍服為主,便於鞍馬騎乘,具有濃郁的草原民族特色。蒙古族服飾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精湛的製作工藝,立於我國乃至世界服飾之林而經久不衰。
飲食特色:
牧區以肉、奶及奶製品為主,糧食為輔;農業區以糧食為主,肉食為輔。肉食以牛、羊為主,也食豬肉、鹿肉、黃羊肉。各種奶製品是輔助品。飲料有牛奶、羊奶、馬奶和用牛、羊奶製成的奶茶,此外,還有奶子酒。米食有炒米,麵食有饃饃、面條、炸制的蒙古果子、油茶、餃子等。蔬菜不多,有馬鈴薯、白菜等。招待客人最高的規格是吃羊頭和羊尾。蒙古族一般一日三餐。早餐多是奶茶、奶油、炒米、油炸製品或糕點。午餐無固定時間。晚餐吃肉,最後在湯內放少許面條。愛飲紅茶,喜白酒且飲量大。
參考資料:蒙古族食俗-網路http://ke..com/link?url=-j0AVT5pugf40hxu5xomVblKTQjQT_lOJX7cdl4MiX2rQeAa
蒙古族服飾-網路http://ke..com/link?url=EaXl83eTzksa_0_a
㈦ 蒙古族特色服飾叫什麼
蒙古族服裝的特點
蒙古族服裝尚青黑色,蒙古族服裝以皮衣為多,男女都穿袍子,喜用紅、綠綢子扎在腰裡。冬天多穿羊皮襖、皮褲、皮靴,里套氈襪子。夏天都穿布褲子、皮靴。蒙古族人民很愛美,即使皮襖掛不起面子也要用紅、黑布或絨線在領,袖和衣邊上綉花邊。
蒙古袍很肥大,除乘馬放牧中能護膝防寒以外,夜晚還能當被蓋。細而長的袖筒,在乘馬持疆時冬防寒,夏防蚊蟲。
肥大的蒙古袍腰帶,主要的作用是乘馬時能保持腰肋骨的穩定垂直。它的另一作用是冬保暖、夏防蚊蟲。
蒙古族的男子,頭頂都留有長辮子。腰間掛小刀和火鐮。婦女喜歡戴首飾。已婚婦女梳兩個長辮,用黑布做兩只辮套把辮子裝在裡面吊在胸前。辮套上綉有花紋圖案或綴以銀質圓牌首飾,蒙語叫「哈都爾」。手戴鐲子、戒指,耳戴耳墜。
頭頂雁尾式帽,又稱風雪帽,它的圓頂阻風力小,帽沿小,但能遮陰遠視。船型月牙立筒靴,乘馬伸蹬方便,離馬徒步行走撥草性強,阻力小。靴子的立筒除能防寒防風外,、還能防止小腿肚和蹬皮磨擦。
蒙古族婦女佩帶的飾物,除了頭飾、耳環、項鏈、手鐲、戒指以外。還有種佩掛在袍子右上襟扣子上的飾物,叫「哈布特格」。這種飾物,小巧玲攏,精緻華美。
「哈布特格」寬約二寸,長約三寸。有月牙、金魚二蝴蝶、桃、石榴、葫蘆、五瓣花朵、花瓶、樹葉等多種形狀。有橢圓的、長方的、正方的、三角的,還有圓圈的。「哈布特格」是用兩塊漿過的硬布,墊上棉花,裹上綢緞,縫成的一個空心的小夾子,然後再用五光十色的金銀絲線,綉上各種具有蒙古族風格的花紋圖案以及花草鳥獸等。「哈布特格」,色彩斑斕,金邊閃閃,工藝考究,造型美觀。
「哈布特格」不僅是裝飾品,還有實用價值。它的上方是開口的,裡面放有一個舌頭,舌頭的上端連著佩掛的繩帶,下端是穗帶。上下抽動繩帶,舌頭就可以從袋內外移動。蒙古族婦女在此舌頭上別放針線,還喜歡把自己採集來的香料(麝香或草原上野生的花草)裝在舌頭里邊,「哈布特格」可以隨時散放馨香。有些蒙古族婦女願意把用翡翠、珊瑚、瑪瑙或琥珀雕制的「呼壺熱」(鼻煙壺)放在舌頭裡面:」一些虔誠的佛教徒,則在舌頭裡面放進仙丹。
此外,「哈布特格」有時候還被做為友誼、愛情的信物,送給朋友或戀人。小夥子在選擇愛人時,首先要看看姑娘的「哈布特格」綉製得怎樣,甚至以此來推斷姑娘是不是聰明、勤奮、手巧,是不是他的理想伴侶。而勇敢驃悍的小夥子,是會得到一個綉有一對百靈鳥,或其他象徵幸福愛情的精美的「哈布特格」的。
「哈布特格」不只是把美點綴在了蒙古族婦女身上,同時,表現了蒙古族婦女的勤勞和智慧。
下面是蒙古的衣服叫什麼名字。
蒙古袍叫特日樂格!
上衣叫特格樂,還可以叫呼如木。
㈧ 蒙古族的服飾特點
蒙古族服飾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以女子長袍為例,科爾沁、喀喇沁地區的蒙古族受滿族影響,多穿寬大直筒到腳跟的長袍,兩側開叉,領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貼邊;錫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則穿肥大窄袖鑲邊不開叉的蒙古袍;布里亞特婦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長袍;鄂爾多斯的婦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為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鈕扣;而青海地區的蒙古人穿的長袍與藏族的長袍較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飾各地差別不大。春秋穿夾袍,夏季著單袍,冬季著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時喜歡穿布料衣服,逢年過節或喜慶一般都穿織錦鑲邊的綢緞衣服。男裝多為藍、棕色,女裝喜歡用紅、粉、綠、天藍色。腰帶是蒙古族服飾重要的組成部分,用長三四米的綢緞或棉布製成。男子腰帶多掛刀子、火鐮、鼻煙盒等飾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兩種,蒙古靴做工精細,靴幫等處都有精美的圖案。佩掛首飾、戴帽是蒙古族習慣。各地區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內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頂高邊平,里子用白氈製成,外邊飾皮子或將氈子染成紫綠色作裝飾,冬厚夏薄。帽頂綴纓子,帽帶為絲質,男女都可以戴。呼倫貝爾的巴爾虎、布里亞特蒙古,男帶披肩帽,女帶翻檐尖頂帽。瑪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銀等珍貴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飾富麗華貴。男子的顏色多為藍、黑褐色,也有的用綢子纏頭。女子多用紅、藍色頭帕纏頭,冬季和男子一樣戴圓錐形帽。
蒙古族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綉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似與族相似。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格外醒目。
㈨ 蒙古族衣,食,住及特別風俗習慣方面特色
蒙古族風俗習慣
(1)飲食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主要生產方式。以奶和肉類食品為主,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餚。遼寧遼西的蒙古族比較早地從事農耕生產,所以在飲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傳統食俗,還有一些東蒙地區獨特的美食。如全羊湯、「手把羊肉」、蒙族餡餅、喇嘛糕等。
所謂的全羊湯,就是將新鮮的羊肉配以羊的心肝肺肚腸等下水,切成條狀,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後放上各種佐料食用。味道鮮美可口,頗受人們的喜愛。全羊湯原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飲食,現在已成為遼西阜新地區待客的一種美食,尤其是在農歷「立秋」這天,人們大都會食用,俗稱「搶秋膘」。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傳統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須選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殺,剝皮入鍋,放入佐料,進行蒸煮,色、香、味俱佳,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餚。因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所以叫做手把肉。
2002年遼寧省十大風味食品評選中阜新孫玉國廚師主理的「手把肉」、「全羊湯」入眩
(2)服飾
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都愛穿的長袍,是在長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獨特衣著裝飾。
蒙古族婦女頭上的裝飾品,用寶石、金銀等製成,多在節慶宴會上或探親訪友時使用,平時則用彩色長綢纏繞。
蒙古袍兩袖長而寬大,下端左右不分衩,領子較高,大襟右釘扣;領口、袖口、衣邊常用花邊鑲飾。男袍多為藍色、棕色;女袍多為紅色、綠色、紫色。
穿蒙古袍必備腰帶和馬靴,這樣的裝束使男子漢顯得強悍瀟灑;女子則顯得身材苗條、矯劍
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之分。布靴,美觀別致、柔軟輕便;皮靴,挺括光潔,結實耐穿。騎馬時可以保護踝部、禦寒;墜馬時自然脫靴,可以保證人身安全。
生活在遼寧的蒙古族人日常生活中並不經常穿著民族服裝,但是在大型的節慶集會上,或是婚慶典禮上,蒙古族同胞就穿上絢麗多彩的民族服裝,以示隆重。
(3)民居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滿語將家或屋稱為「博」,因為詣音,所以後來叫成了「蒙古包」。蒙古族將自己的住房稱為「格爾」;漢族人稱蒙古包為「穹廬」或「氈房」等。
蒙古包結構簡單,拆裝方便,搬運輕便,十分適合蒙古族游牧生活。蒙古包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轉場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遼寧的蒙古族人現在大多數居住在與漢族或滿族人相似的磚木結構的房屋,但是在室內的裝飾上卻有著明顯的民族特色。
風俗習慣指個人或集體的傳統風尚、禮節、習性。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范。風俗由於一種歷 史形成的,它對社會成員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行為制約作用。風俗是社會道德與法律的基礎和相輔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風俗、節日習俗、傳統禮儀等等。
蒙古族服飾概述
蒙古族服飾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首飾等。但因地區不同在式樣上有所差異。以女子長袍為例,科爾沁、喀喇沁地區的蒙古族受滿族影響,多穿寬大直筒到腳跟的長袍,兩側開叉,領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貼邊;錫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則穿肥大窄袖鑲邊不開叉的蒙古袍;布里亞特婦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長袍;鄂爾多斯的婦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為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鈕扣;而青海地區的蒙古人穿的長袍與藏族的長袍較為相近。除了青海以外,男子的服飾各地差別不大。春秋穿夾袍,夏季著單袍,冬季著棉袍或皮袍。蒙古族平時喜歡穿布料衣服,逢年過節或喜慶一般都穿織錦鑲邊的綢緞衣服。男裝多為藍、棕色,女裝喜歡用紅、粉、綠、天藍色。腰帶是蒙古族服飾重要的組成部分,用長三四米的綢緞或棉布製成。男子腰帶多掛刀子、火鐮、鼻煙盒等飾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兩種,蒙古靴做工精細,靴幫等處都有精美的圖案。佩掛首飾、戴帽是蒙古族習慣。各地區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內蒙古及青海等地的蒙古族的帽子頂高邊平,里子用白氈製成,外邊飾皮子或將氈子染成紫綠色作裝飾,冬厚夏薄。帽頂綴纓子,帽帶為絲質,男女都可以戴。呼倫貝爾的巴爾虎、布里亞特蒙古,男帶披肩帽,女帶翻檐尖頂帽。瑪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銀等珍貴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飾富麗華貴。男子的顏色多為藍、黑褐色,也有的用綢子纏頭。女子多用紅、藍色頭帕纏頭,冬季和男子一樣戴圓錐形帽。
蒙古族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綉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似與族相似。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格外醒目。
蒙古族服飾特點
蒙古族服飾具有濃厚的草原風格。因為蒙古族長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論男女都愛穿長袍。牧區冬裝多為光板皮衣,也有綢緞、棉布衣面者。夏裝多布類。長袍身端肥大,袖長,多紅、黃、深藍色。男女長袍下擺均不開衩。紅、綠綢緞做腰帶。
男子腰帶多掛刀子、火鐮、鼻煙盒等飾物。喜穿軟筒牛皮靴,長到膝蓋。農民多穿布衣,有開衩長袍、棉衣等,冬季多氈靴烏拉,高筒靴少見,保留扎腰習俗。男子多戴藍、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綢子纏頭。女子多用紅、藍色頭帕纏頭,冬季和男子一樣戴圓錐形帽。未婚女子把頭發從前方中間分開,紮上兩個發根,發根上面帶兩個大圓珠,發稍下垂,並用瑪瑙、珊瑚、碧玉等裝飾。還有比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
蒙古族摔跤服是蒙古族服飾工藝。摔跤比賽服裝包括坎肩、長褲、套褲、綵綢腰帶。坎肩袒露胸部。長褲寬大。套褲上圖案豐富,一般為雲朵紋、植物紋、壽紋等。圖案粗獷有力,色彩對比強烈。內褲肥大,用10米大布特製而成。利於散熱,避免汗濕貼於體表;也適應摔跤角力運動特點,使對手不易使用纏腿動作。套褲用堅韌結實的布或絨布縫制。膝蓋處用各色布塊拼接組合縫制圖案,紋樣大方莊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裝各部分配搭恰當,渾然一體,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納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3.2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傢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一些傢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納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長期與漢族雜居,所以其服飾與漢族比較接近,只有少數老年人穿蒙古族傳統服裝,包藍色頭巾、穿藍色大襟長袍,腰系絲帶,腳蹬皮靴。但在重大節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傳統的民族盛裝,鑲花邊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絲綢腰帶,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颯爽,俊秀威武。
過去蒙古族以游牧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現在除了游牧,相當多的蒙古族從事農業生產或農牧兼營,他們已定居村鎮。
巴里坤蒙古族的傳統飲食主要是麵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蔥和蘑菇等。後因長期雜居在漢族中,從事半農半牧生活,現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熱情豪爽,誠懇待客。宴請客人時必敬酒並唱「敬酒歌」助興,營造熱烈氣氛,以此表示對客人的歡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別倡導尊敬長者,愛護晚輩,如果家裡來了年歲大的長輩,必須要迎上去把馬接過來拴好,長輩要走的時候,也要牽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節日主要是春節和敖包節,除此還有點燈節(祖魯節)、麥爾節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節稱:「查干薩日」。蒙古族過春節有自己獨特的慶賀方式。農歷五月十三日是敖包節,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種祭祀活動。敖包是草原上常見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頂上要插柳枝為叢,立竿為柱。「壘石成山」、「視之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護神的化身,是薩滿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這天,人們歡天喜地雲集在敖包前進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誦經,人們則獻了供品後,自左向右圍著敖包掌心向上,邊走邊叩首需繞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後,還要進行賽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娛樂活動。因此祭敖包不僅是一次宗教活動,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藉此施展才藝、技能、進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機會。
賽馬、摔跤、射箭被稱作「好漢三藝」是草原馬背民族的拿手好戲。蒙古族無論男女,自幼學習騎馬,到十來歲就縱馬如飛,並能在馬奔跑時彎下腰拾起擺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愛的競技活動,摔跤場面龍騰虎躍,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強項,也是流傳至今的熟練自如的運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