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制衣用四個線和四個線以上的:四線及骨車,雙針連鎖車,雙針鏈鎖車,五線及骨車,砍車,褲頭車,橡巾車,
四線,五線及骨容易些,埋夾學的最慢!要做了一年以上速度才能提上去。
『貳』 服裝行業,什麼是吊牌吊牌是什麼
吊牌不是指被工商管理吊銷執照的意思
而是吊在服裝上的牌號,有膠質木質皮質等
上面寫有商品信息
比如說產地生產商用材規格和用法等
有專門從事的設計師,設計得好的話可以是個藝術品
大大提高服裝的附加值
『叄』 少數民族的服飾的佩飾為什麼會那麼多呢
中國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璀璨瑰麗,僅就與各式服裝搭配的飾物而言,原料之廣泛,工藝之精湛,造型之多樣,紋飾之細膩,內涵之包羅萬象,堪稱一座豐富的服飾寶庫。
各民族的飾物盡管質料不同,造型、紋飾各異,但大多數飾物佩戴在身上的部位是一致的,如頭花、項鏈、耳環、手鐲、指環等。此外,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作為文化象徵符號的飾物及其佩戴方式,有時候,它比衣服更具象徵性,或說包含著更多的民族文化內容。這些飾物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述說著民族的歷史,記錄著一個民族的光榮與夢想。土族在服飾上所表現出的對色彩的摯愛,以及使用色彩時的大膽與狂熱,令人嘆服而迷醉。杏黃、姜黃、翠綠、深綠、天藍、普藍、大紅、粉紅、藍、白……真正是五顏六色。土族婦女注重頭飾,當地人稱「扭達」。過去,扭達的樣子因地而異,進入現代社會以後,逐漸簡化成一種樣式,只是已婚和未婚之間有差異。姑娘一般梳三根發辮,已婚婦女梳雙辮;辮子的末梢相聯,並且以珊瑚、松石、海螺片等加以綴飾。土族婦女的雙耳佩戴鑲有紅珊瑚、綠寶石並刻有花紋的金、銀、銅制耳環,下垂五色珠,並在珠子上結穗;其中最講究的是銀耳墜——用數串五色瓷珠把耳環連在一起,珠串長長地垂在胸前,看上去像數條項鏈。土族婦女的頸部佩戴鑲有二十多枚海螺圓片的項圈,腰間懸掛花紋錢袋、荷包、小銅鈴、彩絲穗等飾物。
裕固族婦女到了成年,開始佩戴「頭面」,表示到了可參與社交並准備婚嫁的年紀。「頭面」在喜慶盛裝中不可缺少,是裕固族最具代表性的飾物。具體戴法是,先將頭發梳成左、右、後三條辮子,用三條鑲有銀牌、珊瑚、瑪瑙、彩珠、貝殼等飾物的「頭面」,分別系在垂於胸前和背後的三條辮子上。「頭面」重量一般在35公斤左右,分為三段,用金屬環連接,上齊耳環,下以身高定長短。少女們的頭飾也很有特點:在一條長紅布帶的上邊綴各色珊瑚珠,下沿用紅、黃,白、綠、藍五色的珊瑚珠及玉石穿成許多條穗,像珠簾一樣齊眉垂在額前。
哈薩克族女子也在額前垂掛珠簾,不過不是單獨的頭飾,而是穿在帽子上。這種帽子是新娘的標志。未婚姑娘有一種用紅色、綠色或黃色絨布縫制的硬殼圓斗形小帽,帽頂用金絲線綉花,並插上貓頭鷹羽毛。哈薩克族人認定貓頭鷹羽毛象徵著勇敢與堅定,所以特別喜歡把它作為裝飾。還有一種用綢緞、棉布和水獺皮或羊羔皮做成的圓帽,帽頂綉花,鑲嵌有珠子、瑪瑙和金銀做的插孔,孔中也插一根貓頭鷹羽毛。
傈傈族女性的飾物由於生活的區域不同而有所差異。如雲南怒江地區的傈傈族已婚婦女,耳朵上戴長至肩部的大銅環或銀環,頭上戴由珊瑚和硨磲片穿成的「俄勒」,脖子上戴彩珠、瑪瑙穿起的飾物,一直垂到胸前。麗江地區的傈傈族婦女,則講究頭戴綴滿珠飾的布套頭,頸部垂珠鏈。德宏地區的傈僳族姑娘要戴紅、白、黃布的手帕,上面綴滿珠飾,下面有銀鈴、銀泡和珠墜懸垂,墜頭還系有彩色的絨球和線穗;胸前掛著銀項圈和串珠連成的銀鎖;項間還掛有上數條或十數條項鏈。
「俄勒」是傈傈族服飾的典型飾品,這里也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一位美麗的姑娘與年輕英俊的小夥子相愛,小夥子整天在深山野林中打獵,由於沒有衣服穿,身上被樹枝掛得傷痕累累。姑娘看後非常難過,就翻山越嶺找到野麻,剝取麻皮上的纖維,捻成線,熬了好多夜,終於織成布並做成衣衫,送給了小夥子。小夥子為了使姑娘更美麗,便用珊瑚珠等編成「俄勒」送給了姑娘。從此,「俄勒」成為姑娘們的頭飾,也從此成了傈傈族男女青年之間的愛情信物。
景頗族女性的銀飾特別顯眼,如果有景頗族青年婦女從遠處走來,首先吸引我們的就是那掛滿前胸的閃亮的銀飾。因為她們愛穿黑色圓領短上衣,銀飾顯得格外耀眼。除了胸飾以外,還要再掛幾串銀項鏈和銀項圈,走起路來,不僅銀光閃爍,同時鏗鏘作響。再配上景頗女性常穿的大紅色筒裙和大紅色頭箍,黑、白、紅三色輝映,具有強烈的對比效果。
怒族女性也佩戴胸飾,多用珊瑚、瑪瑙、貝殼、料珠、銀幣,穿成紅、綠、白相間的珠串,正掛或斜掛在前胸;她們戴紅色珠串組合成的頭飾,或以紅藤纏繞在頭部;喜歡以竹管穿耳或以銅質大耳環為飾。雖然這些飾物的質料與其他民族有相似之處,但製作和穿著後所呈現出來的裝飾風格卻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說起佩飾來,恐怕飾物最多的要數苗族女性,而且幾乎全是銀質飾品。苗族銀飾在各民族首飾中可謂首屈一指。凡婦女盛裝,必佩銀飾,其數目數不勝數,有銀插花、銀牛角、銀帽、銀梳、銀簪、銀扇、銀項圈、銀耳環、銀披肩、銀胸鎖、銀腰鏈、銀鈴、銀手鐲和銀戒指等等。一個盛裝的苗族婦女,全身銀飾可重達二三十斤。苗家人認為,佩戴銀飾不僅表示富有,也不只是出於審美需要,更重要的是有祈福、驅邪的目的。
苗族的銀製品工藝歷史久遠,而且水平相當高,銀飾造型及紋飾也非常豐富。如銀手釧、銀項圈等,有空心、實心、刨花和六方形、圓柱形等諸多樣式。苗家銀飾中,要數牛角形頭飾最為引人注目,作為民族服飾品來說也最具代表性。銀牛角頭飾流行於貴州省黔東南地區,婦女盛裝時要在高高的發髻上直插一架銀質牛角。銀牛角用薄厚不一的白銀片打制而成,兩角高高聳起,形如水牛角,上有各種圖案,高與寬可達1米,重約1公斤。銀角間插有壓花銀扇。
還有一種木質的牛角形頭飾,主要流行於貴州省貴陽、畢節等苗族居住地。牛角用木頭製成,長達50厘米,兩端角尖豎起,中間有梳齒,便於假發的纏繞固定。婦女們先把長發挽髻於頭頂,然後用假發和黑色棉線或絲線把木製牛角形頭飾固定在頭頂上。這種牛角飾仿自黃牛角,源於原始崇拜。苗族人崇尚牛,認為牛是上天神牛,降至人間助民耕田耙地,是為了造福人類。因此,他們每年都要給牛過生日,舉行敬拜牛神的祭祀大禮。民間還傳說,古時候苗人是男子嫁到女家,為了將出嫁的新郎打扮得威武雄壯,就給新郎頭頂配上一對木製犄角,除了裝扮新郎、使婚禮更有排場外,還有辟邪的目的。到近代,婚俗改為婦女嫁到男家,牛角形頭飾就轉移到了新娘的頭上。時至今日,已不只限於婚禮,牛角形頭飾已是苗家女盛裝的一部分了。除了大量用銀飾以外,苗家的綉衣也十分精緻,僅新娘的一件貼綉上衣上,由彩色黃片折疊的小三角就可達17000多個。姑娘從六七歲時就開始製作,當完成這件凝聚著心血的工藝嫁衣時,差不多就到了該出嫁的年齡。
侗族人也愛銀飾,而且以其多而精緻為著裝美的最高追求。節日盛裝包括銀花、銀帽、銀胸飾、銀項圈、銀手鐲等數十種飾品,很多纏成麻花狀,一環套一環,形同細鏈。銀飾帽檐上層一般要鑲18個羅漢,下層嵌18朵梅花,兩鬢處各鑲一個雄獅,既講究工藝上的一絲不苟,又寄予吉祥的意願。婦女生育後,娘家送給外孫的銀飾件,有銀帽、銀鎖、銀項圈、銀手圈等。侗族女性的衣服多講究顏色素雅,常用青、藍、紫、白為基調,局部施綉才用些淺綠、淺玫瑰紅等顏色。這一點與水族服飾很相似,水族人也喜歡黑衣、藍衣,也要佩銀胸鎖、銀項圈、銀手鐲、銀耳環、銀腰鏈、銀梳、銀扣等。
毛南族服飾中最有名的是花竹帽,它的主要功能不是遮陽擋雨,更多的是作為裝飾品,而且大多是作為愛情信物送給心上人的。花竹帽上綴以銀飾,如銀簪、銀梳、銀環,青、藍色衣服外面也綴以銀項圈、銀麒麟、銀牌、銀鈕扣。
聚居在海南島的黎族婦女也是銀飾滿身,頭上戴銀釵、胸前掛銀珠鈴、頸間戴銀項圈,腰上垂掛銀牌和銀鏈、腳上系銀環,甚至衣服下擺都有排列整齊的銀飾。黎族的飾物不限於銀飾,她們還鍾情於銅錢項圈、腰間的鋼質挎刀、彩珠穿成的多層串飾,以及綉有色彩艷麗圖案的挎槍的帶子和內裝火葯的胸掛。
生活在台灣島上的高山族,到了近代,還保留著許多有原始意味的佩飾,很好地記載著人類的童年趣味。如那些裝飾在男女身上的貝飾、琉璃珠、豬牙、熊牙、羽毛、獸皮、花卉、銅質或銀質飾件、裝飾用的錢幣、骨質或銀質鈕扣以及竹管等。其中一支泰雅人有一種極為貴重的服飾,是用貝殼經過精心琢磨,製成一顆顆圓形帶細孔的小珠粒,然後用細麻線穿成串,再將其成行縫制在衣服上的。據說製成一件珠衣,至少需要五六萬顆貝珠。
關於少數民族的飾物,僅用幾頁書紙是很難表述清楚的。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少數民族青年紛紛走出深山峽谷,走進城市,一些飾物已出現消亡的勢頭。中國漢族人服飾西化,而少數民族服飾則迅速漢化,面對現代社會工業化的沖擊,那些精湛的、用心靈塑造的工藝是否會真的漸漸逝去呢?
『肆』 在制衣廠做學徒要學多久才會
之前可以說完全沒有接觸過車位的。去了廣州一個小的制衣廠(小廠學習條件好一些),先從接腰帶,拼小布條之類最簡單的工序開始做。做了一個多月,開始做一些簡單的裁片工序,比如做袖口,簡單的壓線。又過了一個月左右,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成件的衣服了,還有一些難一點的部件、像襯衫領子,外套的裡布也能做了。大概四個月左右,就把常見的工序都做過了。像套裡布,上領子,裝拉鏈,裝門襟,開口袋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技巧有一定難度的。這些有難度的學會之後做其他的工序就順手多了。學了大概半年左右,廠里沒活的時候我已經可以到其他廠里做臨工了。 當然,學做衣服的前半年我工資是沒有超過五千塊的,熟手車位一個月八九千很正常。大家不要想著自己沒做過的去學一兩個月然後工資就有五六千,車位的工資都是計件,靠的是熟練程度和速度和較長的工作時間,這些都是要熬的。當然也不排除有的人特別聰明,手腳麻利又肯吃苦,有好的師傅指導,那麼兩三個月就趕上那些十幾年的老員工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做衣服這個東西,三個月左右全部都會做,不等於什麼都做得好(我曾經有三次去打臨工,就因為技術不熟練沒做平整,被人委婉的趕走了-_-||)。要做的又快又好,除了熬沒有別的辦法。所以一個新手要成為一個合格的車位(多數常見的工藝款式和面料的服裝都有做過,並且速度比較快)至少要半年。 另外學做衣服,最好有個方向,是學針織還是梭織。針織的代表是體恤,主要用的是鎖邊機(側縫,袖縫)和冚車(衣腳,袖口)。梭織的多數用平車,比如做襯衫領子和裝門襟。 最後,做車位是非常辛苦的一份工作,早九晚十都算是比較輕松的上班時間了。當然,多勞多得,正常情況下在廣州一個月八千塊錢是可以保證的,旺季(3-4月,9-10月)普遍一萬以上。
『伍』 各種制衣材料都有什麼特性
我們不要忘了鹽酸這把「化學刀」。木質纖維素和鹽酸一塊兒煮,一個個葡萄糖鏈節被鹽酸「切」斷,變成葡萄糖。鋸末、刨花經過鹽酸處理,可以生產出葡萄糖。有些葡萄糖就是用這種化學方法生產的。棉麻織品容易被酸腐蝕,就是由於酸能破壞植物纖維。
棉、麻不太怕鹼。弱鹼和植物纖維作用,會生成一層絲光物質,大大增強纖維的著色能力,並且能使織物光滑、柔軟又耐折皺。絲光毛巾、絲光床單的生產過程中有鹼處理這一步。但是,強鹼不行。苛性鈉能損壞棉、麻織品。
絲、毛對酸的耐受力比較強。在化工廠里,為接觸腐蝕性酸溶液或蒸氣的工人做工作服,往往選用毛呢料子,這不是擺闊氣,而是工作的需要。
毛料挺括,彈性好,不容易起皺。這是由於組成毛纖維這條長鏈條的有些氨基酸鏈節有兩個硫原子搭起的「橋」,這些橋好像小彈簧一樣。你按捺它一下,它很快彈回來,恢復原狀。
熨燙衣服時,纖維受熱變形,毛纖維高分子上的「小彈簧」拉伸開來,只好聽任人們的擺布:哪兒打折,哪兒起襇,服服帖帖了。
理發吹風做發型,和熨燙衣服是一個道理。而化學燙發,保持發型比較持久,那是首先用化學葯劑「切」斷毛纖維上的「小彈簧」,捲曲成一定形狀後又換用一種化學葯劑,使這些小彈簧就近重新聯結起來。少年兒童皮膚嬌嫩,容易受化學葯品刺激,產生過敏反應甚至受到傷害,還是以不燙發為宜。
『陸』 巴拉拉小魔仙的咒語,照片,魔仙棒和服裝哪裡有還有項鏈
淘寶網有
『柒』 請問這種裙子拿到外面的制衣店裁縫店去換一個最好的拉鏈要多少錢注:拉鏈要最好的,而且要做成包在裡面
做裙子都是用隱性拉鏈的謝謝。不會有人給你做漏在外面的拉鏈,因為那樣太丑 放心
要最好的拉鏈你最好自己上網買YKK的拉鏈,也就幾塊錢。
你去裁縫店還不一定給你用ykk呢,通常也就是換個一塊錢的拉鏈...不過其實質量也是不錯的。
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看那個裁縫手藝好不好,手藝好拉著就很順暢,而且隱得漂亮。
『捌』 藏族的節日風俗,服飾飲食和民居,民間工藝品
1、藏歷新年
這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從藏歷12月初,人們便開始忙碌過年,家家戶戶培育青稞青苗,供於佛前雙櫃之上,以預祝來年糧食豐收。12月中旬,各家紛紛用酥油和麵粉炸「卡賽」(果子)。
接近年關,每家都要准備一個叫「竹素琪瑪」的五穀斗,內裝滿酥油和拌的糌粑,炒青稞粒,人參果等食品,上插著青稞穗,並准備一個彩色酥油塑的羊頭(「洛果」)。這一切都具有喜慶豐收,預祝來年風調雨順、人畜兩旺的含意。
2、逛林卡
藏族是一個十分熱愛大自然的民族,他們根據高原氣候、環境和生活條件,形成一種獨特的民族習慣,即逛林卡。每年藏歷五月一日到十五日,人們走出庭院,來到濃蔭密布的林卡,塔起帳篷,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
15日這天,藏族稱「藏林吉桑」,即「世界焚香日」,遍祭神靈。據說因為猴年五月,蓮花生降伏了藏地一切妖魔而以志紀念;另據傳說,赤松德贊建桑耶寺時,由於時運不佳而屢建不成。蓮花生於是創立贐儀神香誦經節,廣行焚香祭祀,因此所有逆緣逐漸消失,寺院圓滿建成。
後來為紀念此一習俗,遂在該月上弦月圓滿的吉日(15日)舉行盛大焚香祭祀活動。同時這天也是逛林卡的高潮,人們身著盛裝,帶上酥油茶、青稞酒和各種美味食品到林卡野宴。
四川阿壩藏放羌族自治州,藏歷五月初四,往往以家庭、家族或寨子為單位外出遊玩,大家在野外撐起帳篷,熬起磚茶,備有酸奶等各種食品,唱歌跳舞以至盡興,當地稱此俗為「郎扎格甲」。
3、雪頓節
這是西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之一,在藏語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頓」 是「宴」之意,從字面解釋,「雪頓節」就是「吃酸奶的節日」。後來由於雪頓節活動內容逐漸演變為以藏戲會演為主,故又稱其為「藏戲節」。
17世紀以前,西藏的「雪頓」活動是一種純宗教活動。那時按照佛教的法規戒律,夏季有好幾十天禁止僧人出門,要行長凈,更安居之事直到解制,在開禁的日子,僧人紛紛出寺下山,世俗百姓要准備酸奶進行施捨,這就是「雪頓」的來源。
17世紀中葉,開始增加演出藏戲,並形成固定的「雪頓節」,但宗教和文娛活動的范圍仍局限在寺廟內外,在拉薩主要以哲蚌寺為中心。18世紀初,羅布林卡建成並為達賴夏宮,於是雪頓節的活動開始移至羅布林卡,市民及周圍民眾被允許入園觀戲,逐漸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節日儀式。
舊時西藏,雪頓節的活動方式大致是這樣的:藏歷6月29日,各地藏劇團一早到布達拉宮向地方政府報到,並舉行簡單的儀式表演,然後到羅布林卡向達賴致意,晚上回哲蚌寺。6月30號,在哲蚌寺演出一天藏戲。7月1日,來自各地的劇團在羅布林卡進行聯合演出。
7月2日至5日,由江孜、昂仁、南木林、拉薩4個地方的劇團輪流各演一天廣場戲。節日期間,噶廈政府機關放假,全體官員集中在羅布林卡陪達賴看戲,中午噶廈設宴招待全體官員,席間要吃酸奶。拉薩廣大市民和郊區農民也穿上盛裝,帶上吃喝用品,前往羅布林卡觀看演出。
5、藏族服飾
藏族女子多愛在頸項上佩戴各色飾物,有用式樣不同的古海貝化石串成的項鏈(名為「絲」),也有用彩珠、海貝化石、綠松石等混串而成的項鏈,還有各式骨制、珠寶、蠟珠等長短不一的飾品。在這些項鏈中間常常懸掛著一個製作精美的金屬小盒,叫作「嘎烏」。
嘎烏的形狀不一,一般為銀質或銅質,盒面上鑲嵌有瑪瑙、松石,雕刻有多種花紋圖案。嘎烏的裡面裝有佛像或活佛、喇嘛的神物以及護身符等。嘎烏是由佛盒演變而來,現已成為藏族女子必不可少的重要飾物,認為佩戴上它可以護身。
佛珠也是藏族不離手的宗教飾物。佛珠有一百零八顆,用線繩穿連起來,既可以戴在頸上,也可以挽於手腕。在普遍信仰藏傳佛教的廣大藏族農牧民中,無論男女老幼,大都身佩或為佛像、或為經文、或為「舍利丸」的「護身符」,並裝入精緻的佛盒或珍貴的呢革包中,佩於腰間或系於頸上,以求隨時得到佛的護佑,避免災禍。
它同時也成為一種頗具藏族特色的裝飾品。
(8)木製衣鏈擴展閱讀:
飲食習慣
以青稞等製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農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後磨製而成的炒麵,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團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磚茶的茶葉倒入1米長的木質長筒內,加上鹽巴和酥油,用長筒上下沖擊,使其各種成分均勻融合而成。
藏族同胞寧可三月無肉,不可一天無酥油茶。青稞酒是用當地出產的青稞釀制而成的一種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歡,食物多用肉食和奶製品,不少人愛吃風乾的牛羊肉。
服飾特色
藏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服飾。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彩色花紋的圍裙。藏族同胞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
「哈達」是雪白的織品,一般寬約二三十厘米、長約一至兩米,用紗或絲綢織成,每有喜慶之事,或遠客來臨,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示敬意。藏族廣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肅、雲南等地,服飾多姿多彩、男裝雄健豪放;女裝典雅瀟灑,尤以珠寶金玉做為佩飾,形成高原婦女特有的風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藏族的風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