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學開各種衣服口袋視頻方法
漢代曲裾深衣
古裝中另一個「口袋」就是腰帶了。因為古人衣裝中不用紐扣,所以人們要在腰間紮上一條大帶,叫「紳帶」或「絲絛」,這種腰帶主要是禮儀之需而系的。因為腰帶是古人服裝中不可缺少的部件,緊貼身體,而且有一定容量,所以有人就用腰帶當「口袋」了。一開始人們將錢物、刀子、笏子等直接塞入腰帶,但由於不方便,後來就把東西用繩結系住掛在腰帶上,如玉璧、香囊、銅鏡、錢荷包等。
腰帶上系香囊、錢荷包等
另外,古人服裝多交領斜襟,里外穿著好幾層,腰間繫上腰帶後,日常往懷里揣東西就很順手,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口袋。
由此可見,雖然中國古代服裝的衣身上沒有口袋這個附件,但有跟口袋相同功能的用於裝物品的部位,如袖子、腰帶和斜襟。另外有獨立的袋狀附件掛於腰間,不但具有實用性,更加具有裝飾性。
西方傳統服裝中的口袋
西方古代人最初也是將口袋掛於腰間,特別是在羅馬式時代,流行在腰帶上垂直掛一個小口袋,是用絲綢或皮革製作的,叫做奧摩尼埃爾,口袋裡裝著零錢、鑰匙、有時也裝食物。這大概是由於基督教的普及,為了向貧民施捨才形成的習慣。
從口袋的形式中我們可以發現,它在服裝表面主要是呈線狀或面狀。當口袋做成嵌線袋或影藏在接縫中時,它一般呈線狀,在服裝的造型上,線條的設計巧妙,恰到好處,將能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美的效果,使穿著者的體形比例顯得更加完美。袋口形狀可以呈垂直線、水平線、弧線、斜線等。由於在服裝上的線條是隨著人體的運動而動作的,另一方面也由於人眼的錯覺,使線條本身產生動感,因而表現出種種動態來。例如同樣長度的一條線,由於所處的位置或環境、方向不同所產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會使線條或長或短,或寬或窄,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有時還會產生速度或動態。所以線性的口袋對服裝起到分割作用,其形狀、長度、位置等極大得影響的服裝的比例及動感。當口袋以貼袋的形式出現時,一般呈面狀,其形面的大小構成了對人的視覺的不同刺激感應。服裝造型中面的形狀有抽象和具象之分: 具象的面以自然物象為摹本有著天工之造, 隨意流暢的生動之感, 包括動物、植物、生物等形態, 抽象的面多是以人的意識和想像力為依據的, 極具理性、秩序、簡潔的圓滿意味。服裝造型的面通常通過結構線來分割成服裝的塊面, 各種圖案裝飾成面, 口袋形狀常是各種幾何形,各式各樣的形狀無意為人的創造提供了豐富的想像依據。下面我們要對一些優秀的作品進行分析,觀察口袋在服裝當中的形狀、位置、方向、大小、數量、色彩等方面的變化。
工具/原料:毛線、棒針。
步驟一、首先,准備好毛線和棒針,起18針,從領子開始編織。
三種方法:
1 貼縫法:織一塊大小合適的織片縫到口袋的位置上;
2 直織法:1)在口袋的位置上的底部挑起「口袋需要的針數」。
2)每織一行「口袋」就在第1針或最後1針時在毛衣上挑起1針並與這針並織成1針;
3 暗袋法:開袋口與織毛衣同步,在前片毛衣織到口袋的高度時,在口袋的位置上:
1)將「口袋寬度所需的針數」收掉或用其他的針或線串出,
2)換行後織到「已收掉的針數或串出的針數」的位置上再起同樣的針數;
3)待毛衣織好後織或縫口袋,
具體是 將 2)重起的那些針數開始織口袋,織至口袋長後
與 1)處「收或串出的針數」合並,即將二處針並針。
再用毛衣針將口袋二邊縫在一起。
提示:因為是暗袋,也可用其他布料做口袋,
將布料的一頭與 1)位置上收或串出的針縫在一起,
另一頭與 2)位置上種起的針縫在一起,
再將口袋二邊縫合即可。
㈣ 怎樣打毛衣 圖片以及步驟
織毛衣的方法:
起頭:先起針,開始只要3針哦,先織一圈,然後每次換針織的時候,在第一針這里添一針,一直添到32針,就成了一個三角形了。
(4)冬季衣口袋織法教程擴展閱讀
1、事前准備 - 先決定編織用品用途及穿著對象。
2、選定紙樣或編織花樣(如元寶針、上下針、羅紋針或是一些花樣等…… )。
3、購買適合的毛線 及編織針 - 紙樣上有列明所需的毛線數量及所需的編織針號,只要跟據紙樣上的說明去購買就好了.當然每個人編織的松緊程度不同,所需的毛線數量略有差異,但也是一個半個之差,所以還是跟據紙樣上的說明去購買就好了。
4、做一個編織松緊標准 - 根據毛線上標簽, 以所需的織針, 編出標准針數,用正面織低針,反面織高針,然後收針。如這一小方塊是10厘米x10厘米,那就可以根據紙樣開始編織了。
㈤ 求毛衣織法教程,要詳細的,從起針開始的
可上網路打上「交叉羅紋針」織法視頻就能搜到
文字織法:
用「1針下/1針上」
羅紋針法;也可用「平針法」起針。
第一行:織2針上/
2針下;
第二行:與上一行相反織法:
1)
將「第1和第2針」並織成1針,織好後不退出左針,此時右針上也有了1針。
繼續將右針插入織「並針中的第1針」織好後與一起退出左針,此時右針上有了2針。
2)
織2針上;
3)
繼續按1)和2)織完全部針。
第三行:與第二行相反織法:
以後按第二行和第三行循環織。
直至織到自已喜歡的長度收尾。
㈥ 棒針編織包包教程全圖解
1、准備好毛線和毛線針,先起10針 來編織包包的底子。
㈦ 毛衣大褂的織法 具體步驟
首先是工具:織毛衣用的針。如果自己織的時候覺得手比較緊時,要選擇大一號的針子來織;相反,如果自己織得比較松的話就用小一號的針子來織。在織毛衣之前,得先學會幾種基本的針法,一是織毛衣的起針,二是松緊邊,是指袖子和領口還有下面的邊;三是再有是加針;四是收邊,收邊是指在織毛衣結束的時候要織的一種針法。這幾種針法在基礎針法里都有詳細的說明。
現在我們開始織毛衣,先想好,是織什麼領子,這里我想說是高領還是低領,我建議織低領,因為小孩子不太喜歡穿太高的領子。首先我們要起針,起96針,這里的96針是這樣計算的,8針是有四個徑路,每條徑路二針,就是八針;前胸和後背是各30針,肩或袖是14針。建議第一次織這種毛衣的人,或對自己起邊沒有信心的人,可以請別人替你起好邊,記住要起單羅紋邊,高度大約一至二厘米就行了,小孩子不願意穿太高領子的衣服,因為太高了領子就會纏脖子。織完後呢,再織一圈平針,再開始分針,要記住,在分好一項的針數後,要加一針。
第一行,1、先用平針織一針後就加一針,(就是衣服的斜徑);
2、再織30針後加一針,織二針後,再加一針,(這里30針是前胸的針數,二針是斜徑的針數,二針過後就是袖子了);
3、之後再織14針,加一針後,織二針,再加一針,(這里14針是右袖子的針數,二針仍然是斜徑針數);
4、織30針後加一針,織二針後,再加一針,(這里30針是後背的針數,二針是斜徑的針數,二針過後就是袖子了);
5、之後再織14針,加一針,織一針,全部一圈就織完了。(這里14針是左袖子的針數,織的一針仍然是斜徑針數,因為在1里先織了一針,所以這里只要織一針就行了)
註:這里的第4項織法是毛衣的前胸和後背是一樣高的,如果想織前面和後面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後片織得高些,請用下面的方法:再織完第4項後,再織二針,就將毛衣反過來,織反針,織回過後面的針數,再織過徑後,織二針後(不包括加的針)再反過來織,反過來,是指將毛衣整體反過來,織平針。如此反復,織到袖子全部織完一圈為止。
第二行,全是平針織。
第三行,就是在徑的前面加一針,徑的後面加一針,一圈下來共加八針。
第四行,全織平針。
後面以此類推。一直織完大約二兩毛線。就可以分袖子了。
前胸和後背的織法,如果想織得不同,這是根據人身體的不同來決定的,因為人的後背是高一些,如果織成一樣不是不能穿,只是穿上後,後背頂上有些空。也許我講得不太好,這也很難讓人明白。
具體的織法:在這里,我建議大家開始用五根針編織,那樣好分清楚前胸、袖子、後背等在分的時候,最好把徑也分在一根針子上,也就是說,前胸包括第一徑路一針加上前胸的針數再加上一針徑,後面以此類推。第一行,在4條徑的兩邊各加一針;先織下針,首先要織完前胸那塊32針,再織完一隻袖子的針數16針,接著織完後背的針數32針,再織最後一個袖子的前二針,不包括徑的針數在內,如果要加上的話那就要在最後的袖子上織四針,第一針是徑路,第二針是加一針、第三、四針是袖子真正的真數。把毛衣反過來,織反針,往回織(為什麼要織反針,將毛衣反過不了,在正面看時,都是平針)。往回織時,第一針挑起來,織完三針後就是袖子那塊織完了;接著將後背那塊也織完,後背的織數是32針,再織那一個袖子的4針;再將毛衣反過來,就是開始織平針,遇到有徑的地方還是要加針,也是如此,第一針挑起,織二針後,加一針,再織徑一針,換另一根針子的針數了,先織完一針後,加一針,再織30針,再加一針,再織徑路針,這就是後背的針數了,再往前織一針(徑路),加一針,織五針後,又將毛衣翻過來織,織反針,如此類推,直到織到平針時,將最後邊那個袖子的針數全部織完為止。以後就可以全部織平針了,也就是第三行開始。。。
(一)上衣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
上衣後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3. 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 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5. 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6. 掛肩收針針數=(1\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
7. 掛肩收針方法:
平收3針~6針後,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8. 後領口針數=後領口寬×橫密+縫耗(針)
9. 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後領口寬針數)÷2
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上衣前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與後片「2」相同。
3. 正身長行數,與後片「3」相同。
4. 肩寬針數,與後片「4」相同。
5. 掛肩總行數,與後片「5」相同。
7. 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
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袖片
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願密度×95%
1. 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2. 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
3. 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
4. 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5. 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6. 袖山行數=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7. 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袖山寬針數)÷2
領片
1.領片針數=(領深×2+後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
2.領片行數=領高×羅紋直密
其它
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
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
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後慢,若減針,則先慢後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針行數接近於前、後片掛肩的收針行數。
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後領口可不予考慮。
7.後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
(二)下裝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
毛褲的編織成型較快捷、簡便,一般分為左右褲片兩部分,另加一褲襠方塊編織。編織時,如果從褲腰處開始編織,褲腰的折雙邊就比較省力,但褲腿減針時有些費事;反之,從褲腿處開始編織,褲腰折雙邊有些費事,可褲腿的簡易加針和褲腰後翹的編織就容易些。這就需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定。
下面介紹毛褲的三種編織法:
兩片編織法
1. 腰口起針針數=腰圍÷2×橫密
2. 褲長行數=(褲長-腰羅紋-褲口羅紋)×直密
3. 腰後翹。後翹一般高出3厘米左右,約為4~5個回程(8~10行)。編織時,將腰寬針數取中,分為前、後
腰,再將後腰的針數除以回程數 (即4~5個回程),用回形加針編織法即可織成腰後翹。如果是從褲腳 口起針,應採用回形減針法編織。
4. 臀寬針數=臀圍÷2×橫密
5. 上襠應加針數=臀寬針數-腰寬針數
6. 上襠長行數=(直襠一腰羅紋)×直密
7. 上襠加針間隔行數:
前側=上襠長行數÷(上襠應加針數的1/4)
後側=上襠長行數÷(上襠應加針數的3/4)
8. 橫襠針數=臀寬針數+(前襠寬+後襠寬)×橫密 或:橫襠針數=橫襠寬×橫密
9. 褲腿行數=(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
10.褲腿應減針數=橫襠針數-褲口針數
11.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2-後襠減針行數)÷(褲腿應減針數-後襠應減針數)
12.後襠應減針數=後襠寬×橫密
13.後襠減針行數=後襠應減針數×2
如果從褲腳開始編織,第「10」「11」「12」、「13」、項中的「減針」須改為「加針」,第「5」、「7」項中的「加針」須改為「減針」。
三片編織法(加方法)
1. 腰口起針針數,與兩片編織法「1」相同。
2. 褲長行數,與兩片編織法「2」相同。
3. 腰後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
4. 臀寬針數,與兩片編織法「4」相同。
5. 上襠應加針數,與兩片編織法「5」相同。
6. 上襠長行數,與兩片編織法「6」相同。
7. 上襠加針間隔行數=(上襠長行數÷上襠應加針數)÷2
8. 褲腿行數=(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
9. 褲腿應減針數(單側)=臀寬針數-褲口針數
10.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褲腿應減針數
11.方塊針數=方塊寬×橫密
12.方塊行數=方塊長×直密
四片編織法
四片編織法與其他編織法不同的是:褲腿減針時,每一片褲腿的外側也要參與減針。
平針編織褲前片
1. 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
2. 褲長行數=(褲長-腰羅紋-褲口羅紋)×直密
3. 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
4. 上襠長行數=(直襠-腰羅紋)×直密
5. 前橫襠針數=前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3項)
6. 褲腿行數=(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
7. 褲腿應減針數=前橫襠針數-前褲口針數
8. 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褲腿應減針數÷2)
9. 前褲口針數=(褲口寬÷2-1)×橫密 !
平針編織褲後片
1. 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
2. 褲長行數,與褲前片「2」相同。
3. 腰後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
4. 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
5. 上襠長行數,與褲前片「4」相同。
6. 後橫襠針數=後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4項)
7. 褲腿行數,與褲前片「6」相同。
8. 後襠應減針數=後襠寬×橫密
9. 後襠減針行數=後橫襠針數-後襠應減針數-褲口針數
10.褲腿應減針數=後橫襠針數-後襠應減針數-褲口針數
11.褲口針數=(褲口寬÷2+1)×橫密
羅紋編織褲前片
在整件毛褲全部為羅紋組織編織的情況下,成品易下垂,因此做小樣的密度計算時,要適當增加橫密的針數,減少直密的行數。另外,腰羅紋和褲口羅紋要比其他部位小一個密度值。
1. 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
2. 褲長行數=褲長×直密(不包括腰部的內折邊)
3. 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
4. 直襠行數=直襠×直密
5. 前橫襠針數=前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3項)
6. 褲腿行數=褲長行數-直襠行數
7. 褲腿應減針數=前橫襠針數-前褲口針數 [
8. 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褲腿應減針數÷2)
9. 前褲口針數=(褲口寬÷2-1)×橫密
羅紋編織褲後片 :
1. 腰口起針針數=(腰圍÷4+1)×橫密
2. 褲長行數,與褲前片「2」相同。
3. 腰後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
4. 臀寬針數=(臀圍÷4+1)×橫密
5. 直襠行數=直襠×直密
6. 後橫襠針數=後襠寬×橫密+臀寬針數(本褲片第4項)
7. 褲腿行數,與褲前片「6」相同。
8. 後襠應減針數=後襠寬×橫密
9. 後襠減針行數=後襠針數×2
10.褲腿應減針數=後橫襠針數-後襠應減針數-褲口針數
11.褲腿減針間隔行數=(褲腿行數×2-後襠減針行數)÷褲腿應減針數
男褲門襟:
1. 門襟針數=門襟寬×橫密
2. 門襟行數=門襟長×直密
*門襟的編織一般是在右褲片上完成,當編織到右褲片門襟上邊(或下邊)位置時,要把門襟寬所需針數一次加齊,並隨褲片編織,當織夠門襟長所需行數後,再將門襟針數一次減完。
在編織左褲片時,如果怕褲門襟的平針編織捲曲,可以在編織到門襟位置時,改成羅紋組織,針數與右褲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