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季節的變化,上衣可製成單的、夾的、呢的、棉的等。中國一般按用途分為內上衣和外上衣兩大類。內上衣包括汗衫、棉毛衫(見針織服)等。外上衣一般以款式、用途、工藝特點、外來語或人名等命名,常見的有中山裝、西裝、學生裝、軍便裝、夾克衫、兩用衫、卡曲、獵裝、T恤衫、中西式上衣等。此外,如毛線衣、棉衣等,既可內穿,也可外用。
學生裝日本傳入中國,是當時青年男學生穿用的外上衣。特徵是立領,3個口袋,衣長齊臀,多用素色卡其、白帆布或麥爾登、嗶嘰等毛料製作。衣扣在早期多採用校徽圖案,50年代後則為一般紐扣。
軍便裝由中山裝沿革而成的外上衣。特徵是立翻領,4個對稱有蓋開袋,袋蓋不開紐眼,無背縫,衣長齊臀,多用素色毛料或卡其製作。
夾克衫男女老幼都可穿用的輕便外上衣。由英語jacket的譯音而得名。特徵是下擺用橡筋、羅紋織物或本色料收口,袖口裝袖頭或搭扣等附件收口;款式隨流行趨勢經常變化;製作時多採用鑲色、嵌線等裝飾工藝。夾克衫有單、夾和加絮料的3種,也可正反異色或異款組合,兩面穿用。夾克衫多以卡其、化纖、粗紡毛料、皮革等製作。
兩用衫一種衣領可關駁兩用、無背縫、直腰身的男女外上衣。女式兩用衫自20世紀50年代起為中國中老年婦女的主要著裝。兩用衫以長袖為主,前門襟 4粒扣,款式簡潔,多用混紡毛料、中長纖維、滌卡等製作。
卡曲男子秋、冬花式外上衣。是英語car coat的譯音,意即轎車司機上衣。特徵是衣身略長,直門襟,寬袖口,寬下擺,通常以短駁領的多塊結構(裝過肩,前後衣片分割)為主。款式多變。多用粗花呢、燈芯絨等製作。女子也可穿用。
獵裝由18世紀西歐男子狩獵服演變成的外上衣。特徵是短駁領,裝有袋蓋的貼袋,多在後背或兩側下擺開衩,背部設腰帶。其款式變化主要在衣身(分割衣片及裝各種過肩)、領(駁領造型)、袋(設各種褶襇)等部位。多用素色粗紡毛料、絲麻、化纖或化纖混紡織物製作。
T恤衫夏季運動型短外衣。又稱T形衫。多用針織物製作(見針織服)。
中西式上衣中式與西式上衣融合的女上衣。特點是領和門襟是中式,袖是西式裝袖,有肩縫。面料一般以絲綢、化纖為主。中西式上衣有單、夾、棉3種,其中中西式棉襖通常以駝絨、羊絨、棉花、絲綿、化纖綿等為絮料。
② 中老年人,男,個子1.5左右。體重130斤,穿什麼樣服裝
在一些中老年人看來,穿衣打扮是年輕人所應該注意的,老年人的穿搭應該隨意一些,在顏色的選擇也應該以深色系的服飾為主,但是從心理的角度來講,穿得更加的年輕才是中老年人最合適的穿搭方式。不僅是著裝,在妝容上也應該偏向於年輕人的方向,這樣也能夠讓自己更加的年輕。
與年輕人相比較,中老年人有著年輕人所不具有的成熟與穩健,中老年人一樣也可以充滿激情和活力,在穿搭上的可以兼顧時尚和氣質感。總的來說中老年人在穿搭上要顯得大方與高雅,越簡單越好,另外也要注重衣服的質感,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凸顯歲月所帶來的那份沉穩的氣質美的。下面就為大家推薦一些比較符合中老年人搭配的服飾。
搭配方式一:打底衫+闊腿褲+小馬甲
一條闊腿褲配上一件打底衫在加上一件西裝小馬甲,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樣的搭配更比較適合年輕的女性一點,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這樣一條成熟又氣質的搭配也是非常適合中老年女性的,不過前提是在選擇這樣搭配的時候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款式和服裝的顏色,如果你對自己現在身材並不是很滿意,可以選擇寬松的,這樣能夠很好的遮住我們身上的肉肉,中老年女性一般選擇一些百搭色的顏色較好,這樣才能夠更容易凸顯我們優雅的氣質。
搭配方式二:連衣裙+短款外套
深秋季節已經有了一絲的寒氣,所以在修身的打底連衣裙上配上一件短款的外套,這樣也會讓你看起來很有氣質。這樣的一套穿搭非常的適合中年女性,也能夠讓中年女性看起來更顯氣質,散發著一股獨特女性的成熟的魅力,不過需要提醒的就是在深秋和冬季天氣比較寒冷,大家在穿這樣一套服飾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防寒哦。
搭配方式三:休閑套裝+黑色高跟鞋
你對於服飾的搭配不太懂得話可以直接選擇購買一些三件套套裝,這些三件套套裝能夠讓我們看起來既時尚又帶有一些休閑的感覺。不管是搭配上一雙高跟鞋還是一雙平底鞋都是非常有感覺的,如果你想你的風格更偏向於成熟化的話可以選擇棗紅色的鞋子。這樣的一套服飾裝扮對於體形相對較豐滿的女性是再適合不過的,既有顯瘦又有修飾身體曲線的作用。
③ 馬夾 特徵
回族服飾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在回族聚居區中,回族群眾依然保持著中亞人的傳統穿衣打扮。最顯著的特徵便是:回族特點的穆斯林服飾——男子多帶小白帽,女子帶各種花色的頭巾。男子多留有大鬍子!
回族服飾概述
回族服飾的主要標志在頭部。男子們都喜愛戴用白色製作的圓帽。圓帽分兩種,一種是平頂的,一種是六棱形的。講究的人,還在圓帽上刺上精美的圖案。回族婦女常戴蓋頭。蓋頭也有講究,老年婦女戴白色的,顯得潔白大方;中年婦女戴黑色的,顯得莊重高雅;婦女戴黑色的,顯得莊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綠色的,顯得清新秀麗。不少已婚婦女平時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帶沿圓帽。圓帽分兩種,一種是用白漂布製成的,一種是用白線或黑色絲線織成的,往往還織成秀美的幾何圖案。服裝方面,回族老漢愛穿白色襯衫,外套黑坎肩(老鄉稱「馬夾」)。回族老年婦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頭巾,夏季則戴白紗巾,並有扎褲褪的習慣。青年婦女冬季戴紅、綠色或蘭色頭巾,夏季戴紅、綠、黃等色的薄紗巾。山區回族婦女愛穿銹花鞋,並有扎耳孔戴耳環的習慣。
回族服飾歷史
回族把服飾通常稱為「衣著」、「穿戴」。
我國唐朝的杜環在唐和大食的一場戰役中,戰敗被俘,把他自己在其地的所見所聞作了記錄,其中談到大食的服飾:「(大食)一名亞俱羅,其大食王號暮門,都此處。其士女瑰偉長大,衣裳鮮潔,容止閑麗。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系銀帶,佩銀刀」。這些大食人有不少後來到中國經商,把這種服飾上的習俗自然也帶到了中國。《新唐書》第一次記載了伊斯蘭教教民的形象、服飾和宗教活動。據稱:「大食本波斯之地,男子鼻高,面黑而髯,女子白皙,出門障面,日五拜天神,系銀帶,佩銀刀……」從這些記載可以看出,阿拉伯、波斯等地來中國的穆斯林,特別是穆斯林婦女的服飾打扮,還是很有特色的。
宋代朱或在《萍洲可談》中載:「廣州蕃坊,蕃人衣裳與華異……」唐宋時期,有大量的阿拉伯、波斯來的穆斯林商人,一般都被稱為「蕃客」,這是回族的先民。這就看出,當時回族先民的服飾與漢族不同,是有自己特點的。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中則記載得更明確:「宋時蕃商巨富,服飾皆珍珠羅綺,器用皆金銀器皿。」可見他們當時穿的是有花紋的絲織品,佩戴戒指,使用金銀器具等。
回族男子頭纏「戴斯達爾」、戴白帽的習俗,也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宋代周輝《清波別志》說:「層檀,南海旁國也。貴人以好越布纏頭。人之言語如大食。」元代,回族人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都比較高,回族人的服飾習俗和其他習俗一樣,都是自由的,沒有任何限制,有著漢族服裝的,有穿阿拉伯、波斯等地樣式的,有自製的白帽、巾袍和鞋等,開始向民族服裝發展。但是,到了明代,回族人的服飾習俗就開始受到限制。回回民族不是依據信仰習俗和祖先的服裝樣式,結合在中國居住發展的實際來想穿什麼就穿什麼,想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而是受到了統治階級的強迫命令和限制。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後,採取禁止「胡服」的政策,讓回族人民著漢裝,這樣,回回民族開始形成的服飾習俗就不能很快得到發展,也不能受到尊重。到了清代,統治階級對回族人民更存偏見。雍正初年,山東巡撫陳世宮和署理安徽按察司魯國華等地方大員向清廷上疏,對回民的服飾、信仰等橫加指責、干涉,妄加罪名,說回民「平日早晚皆戴白帽,設立禮拜……」因此,他建議:「請令回民遵奉正朔,服制,一應禮拜等寺,盡行禁革。……戴白帽者以違制律定擬。」
這樣,回族的服飾,既受到了伊斯蘭的影響,又受到了統治階級的強迫限制。但是,回族服飾並沒有因為統治階級禁止就完全屈服而全部改著漢裝,而把一些帶有伊斯蘭教特色和民族特色較濃的服飾習慣,堅持和保留了下來。如清代袁大化《新疆圖志》記載:「阿訇之帽,上銳而高,檐以白布綻之,厚二三寸,脫帽為敬。人門必解履。婦女必障面。皆古制也。」又說「惟寺中禮拜,戴棱冠。上銳下圓,五色皆備,而白者為多」。直到今天,回民仍然頭戴白帽,有的頭纏「戴斯達爾」,女的搭蓋頭等,這都是回族服飾習俗發展變化的重要特徵。
回族服飾作用
回族的服飾具有多重作用。一是保護身體。這是人類生產、生活和生存的客觀的必然需要。根據不同的季節選擇不同的服飾,夏天穿單衣,冬天北方回族人多穿棉衣和皮衣、皮鞋等,東北和西北地區的回族人為了防寒還戴棉帽、皮帽或耳套等。回族婦女為了防風沙還戴蓋頭、搭圍巾等等。二是裝飾的作用。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回族人也不例外,這是人類美化自身的內在要求。如男子穿襯衫、套青坎肩,女子點額、染指甲,在衣服上綉花,都有裝飾的因素。三是具有信仰的因素,回族人去清真寺或過民族節日,需頭纏戴斯達爾、穿准白、穿麥賽襪子,婦女搭蓋頭等,因此回族服飾除了保護身體和裝飾的作用外,還有信仰的因素,這構成了回族服飾的民俗特點。
回族的服飾,根據性別形成了男子服飾和女子服飾,且男女服飾區別很大;根據年齡形成幼兒服飾、成年服飾和老年服飾,回族女性服飾分未婚服飾、已婚中年服飾和已婚老年服飾;根據地區和季節、宗教職業形成不同的服飾等。下面就男女服飾兩大類中的主要服飾品目,作一概述。
回族男子服飾
回回帽:男子戴的無檐小白帽,亦稱「禮拜帽」,回族傳統男帽,一種無沿小圓帽。回族在禮拜磕頭時,前額和鼻尖必須著地,戴無沿帽行動更為方便,遂發展成為一種服飾習俗。
回回帽從顏色上看,通常有白、灰、藍、綠、紅、黑等顏色,有的是純色,也有很多帶伊斯蘭風格花邊或圖案、文字的,如星月圖案、阿拉伯文的「真主至大」、「清真言」等,可根據季節和場合的不同選擇戴那種合適。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最尋常的還是以白色為尋常帽式,結婚的新郎多戴紅色帽子,以示喜慶。
回回帽一般用的確良、滌卡、棉布等布料製作,也有用白棉線鉤制的。黑色是用的多為平絨、棉粘毛氈、花達呢等材料,用毛線鉤織也可。此外還有用牛羊皮革製作的帽子也很受人歡迎。
戴斯他勒:波斯語音譯,意為清真寺的阿訇或教長頭上纏的布。
回族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黃色毛巾或布料纏頭,俗有「纏頭回回」之稱。相傳穆罕默德在早期傳播伊斯蘭時,頭纏戴斯他勒禮拜。戴斯他勒長度一般為9尺或12尺。纏頭時有許多講究,前面只能纏到前額發際處,不能把前額纏到裡面,這樣不利於叩頭禮拜,纏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長吊在背心後,另一端纏完後壓至後腦勺纏巾層里。
過去回族頭纏戴斯達爾的較多,現在多數回族群眾習慣戴白帽,清真寺里的阿訇、滿拉和常去寺里鄉佬們則纏頭的比較多。
麥賽海襪:亦稱麥賽襪子,是北方穆斯林老人冬天穿的一種皮製襪子。「麥賽海」為阿拉伯語音譯,意為「皮襪子」,一般用近似皮夾克軟、薄的牛皮製成,潔凈光亮,結實耐用。如果穿上麥賽襪子可以免去小凈中的洗腳程序,而且用濕手在襪子的腳尖至腳後跟摸一下,即等於洗腳。所以回族穆斯林一般比較喜歡麥賽襪子。過去麥賽襪子都是自己縫制,現在甘肅臨夏等地有專門加工麥賽襪子的工廠,滿足了廣大穆斯林的要求,受到了好評。
准白:阿拉伯語音譯,意即「袍子」、「長大衣」。這是回族滿拉、阿訇和回族老人喜愛的服裝。准白一般選用黑、白、灰等顏色的棉布、化纖料或毛料製作,有單、夾、棉、皮四種。其款式近似現代的長大衣,但領子一般都是制服領口。
回族男子還喜歡穿白襯衫、白高筒布襪、白布大襠寬松褲等。
坎肩:是回族男子服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表現了回族簡朴、大方的民族特點。
回族男女都愛穿坎肩,特別是回族男子喜歡在雪白的襯衫上套一件適體的對襟青坎肩,黑白對比鮮明,清新、干凈、文雅,也有很多帶有精美伊斯蘭圖案和各種花色的坎肩,穿在身上給人感覺很利索、干練。
回民根據不同的季節,穿不同的坎肩,有夾的、棉的,還有皮的。既可當外套,又可穿在裡面。回族男子的青坎肩,在襟邊、袋口處用針扎出明線,使衣服各邊沿平挺工整,突出服裝造型的線條美,同時,用相同的衣料做小包扣,顯得雅緻。皮坎肩選料頗講究,要用胎皮和短毛羊皮,縫成後輕、柔、平、展。冬天穿上這種皮坎肩,再穿上一件外套,既輕便保溫,又感到和諧、不臃腫。特別是回民愛清潔,講衛生,又有尚武習俗,經常要洗臉、洗手、洗小凈、練武,穿上坎肩,挽袖子洗手洗臉、幹活、習武既方便,又保暖。
回民對在清真寺念經畢業的滿拉,舉行了「穿衣」儀式的,本坊的教民則給他准備一身新衣服、綠帽、綠袍等,讓他穿上。這個風俗起源於波斯(伊朗一帶),因為波斯即舊時的綠衣大食,北方回民冬天還用黑色棉布或狐狸尾巴做耳套,用布料做的耳套。其外形似桃子,並綉有簡單的圖案。回民喜歡穿自己縫制的搭面子二毛皮大衣、老羊皮大衣。
傳統回族男子的鞋,一般都是自製的方口或圓口布鞋,也有用麻和線自製的涼鞋。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多數回民現在到商店購置各種布鞋和牛皮鞋、涼鞋等,但忌穿豬皮鞋。農村男子的襪跟、鞋墊一般都是綉花的。回族老人有扎綁褲腿的習慣。
回族男子還喜歡隨身佩帶一把小刀,俗稱腰刀。回民掛腰刀,一是為了裝飾,二是為了隨時宰牲、救牲。這種習俗與唐代杜環記載的阿拉伯人「系銀帶,佩腰刀」的習俗是一樣的,是從阿拉伯傳人我國回族人民當中的,後來逐漸成為回族人民的習慣。
回族女子服飾
回族婦女的衣著打扮也是很有特點的。一般頭戴蓋頭(也叫搭蓋頭)。
蓋頭,旨在蓋住頭發、耳朵、脖頸。回族認為這是婦女的羞體,應該加以遮蓋。戴蓋頭的習俗,一是受阿拉伯國家的影響。在阿拉伯地區,原來風沙很大,水源較少,人們平時難以及時沐浴凈身。為了防風沙、講衛生,婦女們自己縫制了能遮面護發的頭巾。後來許多阿拉伯、波斯商人把這種習俗帶到中國。二是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古蘭經》說:「你對信女們說,叫她們降低視線,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飾,除非自然露出來的,叫她們用面紗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飾……」中國回族女性雖然已棄用面罩,但也以頭巾護頭面,一般把頭發、耳朵、脖子都遮掩起來,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回族婦女戴蓋頭的習慣。回族在戴蓋頭前,有的將頭發盤在頭頂,有的留把把頭,將頭發盤在腦勺後,戴上帽子,爾後再戴蓋頭。回民的蓋頭,無論在泉州、廣州、海南等沿海地區,還是在內地,一般通常有綠、青、白三種顏色,有少女、媳婦、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綠色的,已婚婦女戴黑色的,有了孫子的或上了年紀的老年婦女戴白色的。戴綠蓋頭顯得清俊嬌麗;戴白蓋頭顯得干凈持重;戴黑色蓋頭顯得素雅端正。回族婦女的「蓋頭」,講究精美,大都選用絲、綢、喬其紗、的確良等高中檔細料製作。在樣式上,老年人的蓋頭較長,要披到背心處;少女和媳婦的蓋頭比較短,前面遮住前頸即可。回族婦女還喜歡在蓋頭上嵌金邊,綉風格素雅的花草圖案,看上去清新、秀麗、明快、悅目。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青年回族女性的蓋頭也有了一些樣式、色彩上的變化,顯得更加活潑和大方。
回族婦女的傳統衣服一般都是大襟為主,裝飾內容卻很豐富。少女和媳婦很喜歡在衣服上嵌線、鑲色、滾邊等,有的還在衣服的前胸、前襟處綉花,色彩鮮艷,形象逼真,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回族女裝都是右邊扣扣子,紐子是自己用料子製作的。傳統回族女子的鞋喜歡在鞋頭上綉花。襪子主要講究遛跟和襪底,遛跟襪大都綉花,襪底多製成各種幾何圖案,也有綉花的。
回族婦女衣服的顏色不喜歡妖艷,一般老年人多著黑、藍、灰等幾種顏色;中、青年喜歡穿鮮亮的,如綠、藍、紅等顏色。
回族婦女老少一般都備有節日服裝;經常禮拜的人,還專門有一套禮拜服。
大部分回族女子從小就要扎耳朵眼子,七八歲時要戴耳環;同時,還喜歡戴戒指、手鐲,有的還點額、染指甲等等。已婚婦女還要經常開臉,顯得清秀、干凈。
回民戴戒指的講究與土耳其、巴基斯坦、埃及等中東阿拉伯國家的穆斯林和中國漢族的講究相同:戴無名指上表示已婚,戴中指上表示沒有對象,戴小拇指上表示已有對象還未結婚。除此以外,回族婦女還喜歡戴手鐲與耳環。傳說是在很早以前,有位回族媳婦兒養活著一個老婆婆,因為家裡很窮,連飯都吃不飽,她就到一個商人家去打短工,給人做飯。每次和完面,這位媳婦兩手都捨不得洗手,沾兩手面偷偷回來洗掉給婆婆做麵糊糊吃,這樣可以勉強果腹。過了一段時間後,突然有一天天空中電閃雷鳴、烏雲翻滾,婆婆和媳婦都很害怕,媳婦不禁懺悔不應該吃人家的東西,於是把手伸出去,把兩眼一閉,想讓雷劈掉算了。一聲巨雷響過後,媳婦睜開雙眼,發現自己的雙手不但絲毫未損,而且兩個手上都戴上了金手鐲。從此,回族媳婦戴手鐲也成了孝順老人的象徵。現在有的回族女性沒金手鐲的,也可以用其他材質的代替,如銀手鐲、玉手鐲等。
回族婦女喜歡戴耳環,除了裝飾以外,據說還能使人心明眼亮。回民當中有句順口溜說:「姑娘眼睛亮,耳環子掛兩旁。」這話確有道理。眼部穴位在耳垂中央,戴耳環可以刺激耳部眼睛的穴位。
回族女性還喜歡用鳳仙花染指甲。這個習俗也是由阿拉伯、波斯等地傳來的,因為中國在漢朝以前沒有鳳仙花。漢武帝時,張騫聽說西方有一個條支國(阿拉伯),後來甘英奉使西域,中國與阿拉伯之間才有了交通。從此以後,互相往來,鳳仙花也從西域傳到中國。
鳳仙花的阿拉伯名為「海葫」。周密的《癸辛雜識》對此有詳細的記載:「鳳仙花,紅者,用葉搗碎,入明礬少許在內,先洗凈指甲,然後以此付甲上,用片帛纏定過夜。初染,色淡,連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洗滌不去,可經旬,直至退甲,方漸去之。或雲此亦守宮之法,非也。今回回婦女多喜此。」
回族形成後,仍襲祖先的習俗,代代相傳,時至今日,許多回族女性還喜歡用鳳仙花染指甲,以示美觀。
回族服飾文化
回族服飾是回族特有的文化現象,回族服飾文化是一個歷史悠久、絢爛多彩、積淀豐厚的寶庫。回族服飾的發展變化及多種形態,潛移默化地受到時代、地域以及周邊兄弟民族習慣等影響,但在根本上或者說整體上,是受到伊斯蘭文化對回回民族形成的深厚影響。人類服裝史權威、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布蘭奇·佩尼曾深有感慨的表示:「對服裝歷史的研究,可以說,等於從事一項探險活動,它涉及的領域很廣,而且饒著有興趣。」由於回族服飾是半隨著發展的節奏,就可以幫助我們從宏觀上把握回族歷史發展的主脈。回族服飾的研究沒有局限在衣飾、頭飾等直觀服飾的層面上,而是拓展視野,把回族的鞋飾、佩飾、婚禮與喪葬服飾、舞台表演服飾及學生樣服都收納到考察范圍之內,從而豐富了回族服飾文化的研究內容。各民族服飾這所以千姿百態,除了受到地域環境的影響和社會變革的牽動,還由於各民族具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觀。
回族服飾現狀
如今,隨著社會環境的發展,城鄉回族的服飾較之新中國成立前和新中國成立後的五六十年代有了很大變化。特別是居住在城市裡的中青年男女,穿戴打扮豐富多樣。回族男子的衣服由單一的白汗衫、青坎肩、便裝、中山裝向西裝、夾克衫等款式新穎的方向發展。城市裡的一些回民打扮,已很難從服飾上辨清他們的族屬了。
回族服飾的傳統文化和多數其他民族的一樣,也面臨著如何很好的保持沿襲的的問題,在此希望廣大回族同胞關注我們的民族服飾傳統文化和習俗,讓我們民族的燦爛文化永遠的傳承和發展下去,這是我們當代回族青年一代義不容辭的責任!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回族服飾傳承
回族服飾是回族宗教信仰、生存環境、文化活動的生動寫照,也是回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但根據調查,銀川市現有回族服飾樣式古板,色調單一;回族服飾缺乏專門人才,研發力度不夠;信息採集傳播不快,缺乏必要的溝通,發展回族特色產業又缺乏一定文化氛圍。銀川商會的一項初步統計顯示,銀川市從事服裝經營、生產加工的企業、個人約12000多家,絕大多數從事經營流通,專事服裝生產加工的企業只有30餘家,僅有的4家民族服飾生產企業也瀕臨倒閉。
多年研究回族服飾的寧夏社會科學院圖資中心副研究館員陶紅老師說,發展回族服飾,首先要在有需求的回族群眾中去挖掘市場,有了這個固定的市場,各相關服裝企業在做工、面料選擇上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此基礎上,開展回族服飾的設計,比如回族婚禮服、禮拜服、高檔生活裝等才可能有所作為。甘肅臨夏、青海循化等地著回族服飾的人比寧夏多,這些地區除回族外還有信仰伊斯蘭教的東鄉、撒拉等民族,他們的服飾與回族的服飾一樣,能形成一定的氛圍。另外,我區回族居住比較分散,隨著社會的發展,除特定場合外,大多數回族群眾不著回族服飾,因此發展回族服飾的市場太小。
2005年,寧夏舉辦了全國首次回族服飾展演大賽,一些設計高雅與時代發展同步的回族服飾,得到了寧夏廣大回族群眾的贊賞。中國音樂學院國際一級舞台美術設計師、大賽評委馬書敏認為,回族服飾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步得到了人們的認可,但目前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服飾風格。她認為,回族的服飾文化底蘊很深厚,之所以沒有形成自身風格,與回族的散居有很大關系,加上受漢文化影響比較大,民族特徵不是很明顯。她希望設計師們能推出一批具有回族風情的服飾,同時廠家能夠以低利潤對回族服飾進行推廣。陶紅老師告訴記者,發展回族服飾首先要有自己的設計師,在回族服飾的基調和設計上大膽創新,把民族文化與市場結合起來,把回族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方式結合起來,把開發高檔服飾與中、低檔服飾結合起來。
④ 上海哪裡專門有買老年人穿的棉馬甲
上海市盧灣區復興中路 ,上海專賣中老年人服裝
上海外貿服裝零售/批發/供應,外貿品牌服裝代理加盟
地址: 上海市盧灣區復興中路
郵編:
網址: http://上海外貿男士品牌服裝專賣 | http://外貿服裝上海零售.批發.加工 | http://品牌服裝上海專賣.零售.批發 | http://兒童服飾上海專賣.零售.批發 | http://上海外貿女士品牌服裝專賣
上官(小姐) ( 經理 )
傳真:
地址: 上海市盧灣區復興中路
郵編: 200233
⑤ 請問滿族旗人喪葬時候兒子帶的孝帽子是什麼樣子的,因為家裡老人走了
滿族喪葬習俗
滿族喪葬習俗 滿族喪葬中,有所謂「燒飯」之禮俗。遼金時女真人就有將「其祭祀飲食之物盡焚之」的燒飯之俗。沈陽滿族沿襲此俗,富貴人家還有將生前所御狗、馬焚燒的。以後,努爾哈赤、皇太極等統治者一再告誡要節省食物器用,除燒飯外,也不再焚燒狗馬,只將生前所用狗、馬率至墳前火堆旁,用鞭棍催打狗馬從火堆上奔跳過去就可以了。
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的喪葬,仍有殉葬之惡俗。此俗亦系沿襲自遼金女真奴隸主貴族「生焚所寵奴婢、所乘鞍馬以殉」(《三朝北盟會編》卷三)的故俗。努爾哈赤死,有大妃烏喇納喇氏、庶妃代音察、阿跡根三人從殉,雖然其中不無政治斗爭的需要,卻反映著殉葬的陋俗;皇太極死,亦有二個親信侍衛從死。此惡俗,在滿族入關後逐漸消失,沈陽滿族以後也不再保留此俗。
入葬後,喪家門外不設殃榜(一般漢族在門外設殃榜。所謂殃榜,是由陰陽算命先生開列的含殮日、生辰日、回煞日、避忌日),三日領魂不返家,寄送土地廟。服喪期間,喪家男女以白布袍帶為喪服。葬前,帶垂至前胸;葬後,男挽於腰間,女戴「包頭」。百日內,起居不釋白,男截發,冠不綴纓;女剪發,頭不戴簪花。
清帝王因政務繁忙,受漢族影響,皇太極之喪規定「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釋服」。老皇帝死,新皇繼位,雖在喪期,臨朝大典時仍要求官員「冠宜綴纓」。
一般滿族人家,百日內起居不釋白。至百日,備香楮祭品到墳前敬奠,脫去孝服,稱之「釋服」。三年內,男不穿紅衣,女不戴簪花,保留著滿族的古制。
滿族有清明上墳插「佛托」之俗。此「佛托」大多為柳枝插上苞米核子,上貼五彩紙,插在墳上,意為「墳花」,寄託哀思。
進入二十世紀,喪葬舊制有所改革,一個時期曾襲用漢俗,但喪服之制仍保留下來。解放後,又能了進一步的改變,現在喪葬舊制已不見了,代之以火葬和追悼儀式。
未出嫁且未梳頭的女兒、孫女,用長孝帶圍一寬箍,結於頭後,下垂脊背。至於孝服的吐邊、收邊,與旗籍大致相同。
旗人喪服和漢人喪服 喪禮在北京有種種的分別,喪服也因之有了不同。滿蒙喪服最輕(內務府三旗尤輕),漢軍較重,漢人最重。以前是一望便知是某族人的,近年旗人羼合漢禮,才漸漸不易區別。
滿蒙的喪服
旗族人因大小有個一官半職,雖只是一名"馬甲",只有二兩銀子錢糧,也不免有些官派,喪服便也官樣起來。滿蒙旗族男子喪服,穿"四開啟孝袍子"(啟念作"器兒",即會典所謂袍幾裾),小領鈕扣和大褂一樣,除左右開啟外,前後還有兩開啟和袍褂的袍子一樣。父母以至祖、曾等直系尊親穿"大庄粗布"孝袍,衣邊外吐,謂之"吐邊孝"。不釘鈕扣,只釘布條,系粗布孝帶。頭戴青布小帽,只安青線帽頂,不用白帽結,足穿青布靴(後改青布鞋),鞋上也不蒙白布。孝服至輕,除孝袍吐邊外,幾乎看不出是親喪來。本族人丁,孝袍用"絨花粗布"縫制,唯胞侄為胞叔服孝也應穿大庄粗布孝袍,一切全和兒子為父母穿孝一樣,分別只在領子。子用白領,侄用青布領。凡穿絨花粗布孝袍的,可以不系布條而釘紐袢。外甥為舅父母、姨父母,親家兒對親翁母,婿對岳父母皆應穿漂白洋布孝袍,是為孝服中最輕的。但如甥舅和翁婿本人家中已無尊長老親,也可穿絨花粗布孝袍。以前穿漂白洋布孝袍的,紐袢全用廣扣銅鈕扣。婿為岳父母服喪並穿石青馬褂(綢布均可),腰系涼帶,帶活計(即"跟頭褡褳"、"表絹"、"扇套"等物)。
甥婿所穿洋布孝袍,皆用藍綢卷頭、挽袖,甥婿的區分,只在馬褂的有無。以前辦喪事並沒有遞送紙花的辦法,一律全送孝帶。至親送絨花粗布孝帶,遠親或朋情友好送漂白洋布孝帶,所以早年到人家弔祭,該穿孝袍的全散腰不系帶,只等在靈前行過禮後喪家必用銅茶盤,雙手送過孝帶來,並說"您給免免罪",謂之"遞孝"。朋情不穿孝袍的也遞孝帶,至親過"探喪"的,在人死未大殮以前來探喪時,即送過孝帶。喪家富足還有對至近戚友送孝布的辦法。朋友穿孝沒有一定規矩,只看感情。其中義子為義父母穿絨花粗布孝袍的佔多數。
滿蒙旗族婦女的孝服,近年尤其不可多見,孝袍和男子沒有大的分別,只孝袍不留開啟,孝帶系在腰中,並由肩上背過背後(以死者的性別分男左女右)。旗族婦女因都梳"兩把頭",所以有"拆頭撂辮"和"不拆頭撂辮"的分別,又有"拆頭撂單辮"和"拆頭撂雙辮"的不同。婦女最重的孝服是為自己的丈夫穿孝。夫死,妻應摘去兩把頭,拆開頭□和燕尾,另扎一個大把,用青線扎把,將大把分為兩綹,編成兩個小辮,辮梢散開不系辮繩。頭把上安白骨扁方(內務府人用銅扁方),長只三四寸,用發繞住將辮撂在腦後,然後用大庄粗布包頭帶子將頭上纏好,結於頭後用針卡住,所余帶子頭即垂在身後,太長的可以拴在腰帶上,這叫作"拆頭撂雙辮"。兒媳為翁姑服喪也同樣拆頭撂辮,只撂一個辮,可以用青頭繩系辮梢,翁死撂左辮,姑死撂右辮,這叫作"拆頭撂單辮"。扁方可用銀或白銅質而較長一點的(扁方以骨質為孝重,銀、銅以短為孝重)。侄媳及近族女性用長兩把頭扁方,並可戴耳挖首飾。耳環也有區別:妻光耳,媳系青線,侄媳可以戴白銀圈。
所有拆頭撂辮的,在接三之日,娘家人必要在此伺候,等送三走後,即由娘家人代將撂辮梳上,至接三次日,再將辮子撂下,只妻子不再撂下雙辮,只撂左邊單辮。其餘諸人也照舊撂下,只等出殯下葬之日在塋地梳上,便永遠不再撂下,專候百日脫孝(侄媳六十日或五七、三七不等)。極遠族媳輩孝妝不拆頭撂辮,仍梳兩把頭,將左或右一把拆開(系指頭發兩把頭)以死者男左女右為分,梳一小辮。頭上用絨花粗布作包頭,白頭首飾。親家媳婦和甥婦用漂白洋布盤倆雙十字,交叉在兩把頭上,腦門不圍箍,戴點翠首飾,也可以用青布將黃首飾包紮代用。內侄媳婦不拆頭也不撂辮,但用絨花粗布包頭,作交叉十字,並將腦門箍著,以示和撂辮及洋布的區別。凡拆頭撂辮的,都應有跪靈陪孝的義務,甚至出殯後各回自宅也按著定製穿孝。
旗籍的喪禮由清中葉以後事事講排場,禮節儀式雖極其隆重,哀痛的表示較比漢人卻薄得多了。孝子除孝服外,內衣是不注意更換的。孝期是為母親服三年喪,為父親服二十七個月喪。只在百日之內穿孝袍,過百日即換青衣,以至除服,並沒有穿白一年、穿灰青各一年的喪制。尤其出閣的閨女,孝服更輕,和甥婦差不多,外孫也不跪靈,這個原因是根據清代帝室對於外戚"尊而不親"的緣故。
漢軍八旗編入的成份很復雜,大部是明代居住滿洲的漢人及入關後編入的河北、山東各地的漢人。此外還有清真教入漢軍旗的(如黃、馬、金、鄧等八家回民),俄國阿拉巴金人、朝鮮人、安南人、金川人等都包括在漢軍旗內。因此,漢軍旗人的喪禮在清初時各自不同。沿至清末除回八家尚守天方教禮,俄羅斯牛錄下旗民還守東正教禮外,其餘的和滿蒙旗已大致一樣了。
沈陽滿族之家,有祭祀或喜慶事,要殺牲吃福肉,要請親朋作客,讓於南炕上坐。家人要將福肉敬獻尊長客人。肉是白煮,不準加鹽,特別嫩美,客人用刀片吃,佐以咸、酸菜、醬。客人進門向神主叩頭,轉身入座吃福肉,吃完就走不準道謝和擦嘴,否則是對主人不尊重。農村有年節殺牲祭祀請親朋賓客吃福肉之習。供方子肉為四時吉慶;供魚為吉慶有餘;供粉花是保佑後輩發家;供大蔥要剪去蔥根,紮成一把,標志著本家後輩聰明伶俐,光宗耀祖。
滿族的喪葬風俗是怎樣的
一、滿族的喪葬風俗概況:
滿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其後裔一直生活在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上游、烏蘇里江流域。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寧省最多。報廟、燒飯。這是滿族舊時的喪葬習俗,過去,滿族宗教有家廟,廟內藏有家譜書,人死後,不放在炕上,而是立即在炕下架三塊木版,將屍體頭朝西放在上面,然後是報喪,同時佳人在家譜上死的名字旁畫一道黑杠,就算市「報廟」了。送喪後,再墳前擺供桌、燒紙、燒酒,然後,將饅頭、肉菜一起燒掉,為止「燒飯」。「燒飯」有周年之俗,葬後七天,四十九天,百天,周年各燒一次,連續燒三年。
二、滿族的喪葬治喪流程:
① 備材:
在老人50歲以上時,子女為老人上山砍木頭,一般是果松(紅松),請木匠做兩口韃子荷包(棺材)准備著,俗稱「旗材」。城市裡一般都不備材,人死後,直接到棺材鋪購買。
② 喪儀:
早期滿人講究喪禮。當家中死者彌留之際,便更易新衣,俗稱「穿壽衣」。靈床放在南炕前,頭西腳東。斷氣之際,全家老小不許哭喊,靜靜地等候老人安靜離開人世。人死後,白布(紙)蒙臉,用白線綁住雙腳,這叫絆腳絲(入殮時打開),還讓死者兩手攥兩個硬幣,表示死後有錢花。還要把一隻公雞用手捏死,放在死者頭前,叫做「倒頭雞」。這時大家開始哭啼,哭得有聲有韻,哭的內容都是死者生前的優點好處,這叫「哭九場」。滿族長輩人去世,兒女穿白色孝衫。孝衫一般過七天後才脫下,等到百日後再穿孝衫上墳燒紙,然後脫孝。
③ 掛布幡:
老人一咽氣,首先在院子西南處堅起一個七米長短的木桿子,木桿頂端懸掛大紅布幡,俗稱「魂幡」。布幡一經懸掛出去,親朋故里紛紛而來。在靈前叩頭之後,男左女右,分列兩旁,直到夜間。直近親友還要輪流在靈前「守夜」。「守夜」的人不能睡覺,天冷時攏火堆取暖。喪家要准備酒和食品,供「守夜」的人飲用。
④ 入殮:
擇吉日吉時舉行入棺儀式。棺材放在南窗下,棺內糊紙,然後把篩過的土鋪在底層,土上再鋪一層黃紙,放上七個銅大錢,這叫「墊背錢」。屍體從屋裡抬出時,不準天日照死人,不準從房門抬出死人,因為房門是活人走的,忌諱死人經過。所以入殮處,用遮蓋物支上棚。屍體由窗戶抬出,長子抬頭,其它兒子抱腳,裝入棺材叫入殮。
⑤ 停靈:
停靈要根據家庭經濟情況而定。人死停靈一七、三七、五七、七七不等。生活富裕的家庭,長輩人死可停靈七七四十九天,生活困難的家庭人死後隨時出殯。近些年一般都停靈三天,分大三、小三。小三指晚上死時就算一天,大三指晚上死不算一天,而且入殮和出殯同時進行。停靈時,「孝子」不能離開靈棚,朝夕守靈。
除合畝制地區不許為老人備棺材外,其他黎區有為老人備棺習慣。
⑥ 出殯與下葬:
滿人出殯必擇單日,說雙日出殯意味死雙人,不吉。那天一早,要派人到祖墳地「打井子」,先由外姓人把鍬土取出放在一邊,准備下葬時使用,然後大家一齊往下挖,挖到二尺八寸深,就不往下挖了。靈柩發引叫「出殯」。出殯伊始,首先要把布幡從木桿上取下來,孝子或孝孫舉起布幡走在靈柩前面,作為引路。起靈後,摔喪盆子,吹喇叭,紅布幡在前頭引路,各種紙扎物(紙人紙馬等)跟在後面,一邊走一邊撒紙錢。到達墓地,先在地上橫放兩根短圓木,將靈樞落在短圓木上。之後,大家開始搶撕那塊布幡,由於人多,以禮都應得上一塊,因此撕得很碎。生前養的獵狗和弓箭,也要在火中焚化,將骨灰埋在靈前腳底下。
三、滿族的喪葬習俗:
滿族先人早期認為人死有靈魂,靈魂是不死的,進而又認為靈魂就是鬼魂,具有一種超人的力量,能保護或危害活人。因此,其喪葬習俗已由拋屍於野、「不封不樹」,進而有了墓葬、土葬以保存屍體。肅慎、挹婁人時,無停屍之儀,無哭喪之禮,無服喪之制,「貴壯賤老」。到了勿吉時,已發展為「其父母春夏死,立埋之」,並且已於「冢上作屋,不令雨濕」,開始重視親情了。這時的滿族先人還實行火葬、天葬、水葬。但大多還是土葬。靺鞨時,「死者穿地埋之,以身襯土,無棺斂之具,殺所乘馬於屍前設祭」,殺馬為祭,對死者是最厚重的祭祀。渤海時仍主要是土葬,少有火葬,並承襲了「冢上作屋」的封土為冢的舊俗。與勿吉人「交木作小槨」不同的是大多採用封土石室墓,還有石棺墓。這時的葬法也較復雜了,不僅有單人葬、二人合葬、多人合葬;有一次葬、二次葬;有仰身直肢葬,也有屈肢葬。頭足方向也不一,但以頭南足北、仰身直肢合葬、二次葬居多。金代女真人葬俗突出的特點是火葬,在墓穴內將屍體火化,把骨灰裝入木棺,再將木棺、骨灰、陪葬品一同加以焚燒,之後封土成墳。這種葬法多為單人葬或夫妻合葬。
滿族喪葬風俗繼承了女真人的主要喪葬儀式。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葬儀上又產生了許多新的禮儀。
① 停屍:
停屍。人死後的第一個儀式,是把屍體放置在規定的地方。人氣絕後,要為其穿「壽衣」,用棉不用皮,亦不用緞,即忌「斷子」之音意。因滿族以西為貴、為尊,將屍體停放於西屋地中央,頭西腳東仰卧。靈床以三塊板架成,順炕沿而放。老年人與炕平,中年次之,小孩最低。死者以白布蒙臉,紅繩拴腳,明鏡壓胸,身蓋印有梵文的陀羅經被以防「炸屍」。靈床前放幾碗米飯,用筷子插在中間一碗上,稱為「倒頭飯」。足下點燈一盞,曰「長明燈」,照幽冥之路。
② 哭喪:
死者親人,「子居屍左,女居屍右」,鋪草坐地。哭喪時,要在靈床前燒化紙錢,曰「燒倒頭紙」。
③ 報喪:
死者屍體安放後即派晚輩人通知親友,謂之「報喪」,報喪時要叩頭。親友往吊,謂之「探喪」。今多隻派人送信,而不叩頭,或打電話通知。滿族報喪還懸掛紅幡,這是舊俗,早已不用。今多是穿白孝服,戴白孝帽,結白孝帶。過去掛紅幡時,夫妻先死者的紅幡在墓地去掉黑頭、黑穗後收藏待後死者時再用。這時的紅幡在墓地上眾人搶回給小孩做兜肚,保小孩平安。
④ 入殮:
即裝屍入棺。滿族的棺叫「旗材」,外繪彩畫,內底鋪穀草、栗樹枝。清中期以後,滿族亦學漢俗,屍體含口,即口中含乾隆錢,貴族含珠玉等。含殮之後,由長子用筷子夾著濕棉團擦拭死者眼等,為「開光」。入殮前夕有「守夜」之俗,終夜不睡。
⑤ 祭奠:
請死者之靈享用祭品,以表達對死者的哀思,家祭開始是燒倒頭紙、點長明燈。支靈棚,搭靈床,棺殮。搭席棚宴賓客,安桌椅待親友。一日三祭,早晚供飯,午供果。
⑥ 送漿水飯:
停屍三日每晚要到土地廟為死者送漿水飯,因死者之靈魂暫住在土地廟里。
⑦ 辭靈:
出殯前的頭天晚上要「辭靈」,即死者親人、朋友、子女給死者叩頭行禮送別。
⑧ 出殯:
這要選吉時起柩,棺從窗出,不走門。在入關後,亦從漢俗走門,只把窗打開。而今時已不講究這些舊俗了,只在口頭上還有忌諱。送殯前要摻釘,即用3根長鐵釘將棺蓋釘牢,左l右2,孝子媳婦們要跪喊:「爹(或媽),往左(或往右)躲釘子!」由靈堂起棺後,第一個儀式是孝子摔喪盆,摔畢發引。舁棺,親王、郡王、貝勒用80杠夫,其他貴族用60人杠;平民百姓僅用32人杠,最少者24人杠。送殯隊伍,長孝子在棺前,其他孝子、孝孫隨後,一同哭著前進。孝眷們在棺後哭送。隊伍前是撒紙錢人、執孝幡的舉紙人(稱之為金童、玉女)。死者男性,扎紙馬,女性扎紙牛,而今則扎家電用器、轎車等。
送葬隊伍經過街鄰院門時,鄰人要在院門撒上草木灰一道,以擋住鬼靈。如遇河,要將棺柩暫放於事先備好的二支短圓木上,抬杠人換鞋靴或脫光腳抬杠蹚過河。而孝子孝眷則需跪地,喊說:「爹(媽)過河了!」
到了墓地,仍將棺放於備好的2根短圓木上,將挖好的墳坑清理一下,坑底前後各一道小土楞子,過去用銅錢今用硬幣,一角扔一枚,再掐幾小塊餑餑屑扔墳坑裡,這時才下棺,看好向,頭上腳下,落葬,長孝子抓第一把土撤棺上,然後大家動手將棺埋起。燒紙匠活(幡、人、牛馬等),孝子婦哭祭一番。喪家宴賓客。
喪者落葬以後,三天要「圓墳」,即三天後親友去修墳。喪家還要為死者「燒七」,即七天後燒第一個「七」,去墳地為死?者火化紙錢,連燒七個「七」。到一年要燒周年,連燒三個周年。今往往只燒第三個周年。喪葬儀禮全部結束。
在服喪期間,死者的家族、親屬為表示哀悼死者而要穿喪服。男子腰系白布帶,婦女戴包頭,孝子也戴包頭,白布寬30多厘米,折一端縫聯而成。一個老人去世,腰帶及包頭帶都是一長一短,二老雙亡則一樣長短。孫子輩帶子頭上加一紅布條,重孫輩加兩條紅布條。今則將紅布條改成小塊紅布,稱為「花孝」。婦女服喪期間,鞋面上蒙淺灰色布面。喪服要穿百日,百日不剃發。
滿族服喪諸俗,以「百日不剃發」最為重要,視為「祖制」,違者要受到最嚴厲的制裁。摘冠纓、截發、去飾、百日不剃發等,成為國俗,臣民必須遵從。
滿族葬俗,在清前及清初,傳承金代風俗,多實行火葬或風葬,這與其八旗的軍旅生活分不開。入關後由於受漢族文化影響等原因,視火葬為不孝。僅「橫」死(不正常死亡者)者火葬。此外,皆實行土葬。
戴白紗布。出殯時,靈架蓋單上放白布或白頭巾,以示死者的性別。男性,放白布,女性,放白頭布。抬靈架出門時,先出腳後出頭,然後改變方向至墓地。
下葬時,送葬者每人抓一把土,信中到一起放在死者的胸前,以示與遺體告別,誦《古蘭經》,然後埋葬。此後,還要舉行40天祭和周年大祭,以表示對死者的哀悼,塔塔爾族把這種活動稱作「乃孜爾」(條禮)。服孝期間不做飯,由鄰居送給他們吃。
⑥ 怎麼織男兒童毛衣編織花樣小熊背心和對襟毛衣詳細圖
你可以到編織人生網站上找雲絲雨線的帖子哪兒有好多關於毛衣的編織方法
⑦ 為什麼有的男的裡面喜歡穿件背心呢
棉質的背心,一個吸汗,二是護胸背即胸背部位少受寒,這是部分人喜歡的原因,特別是中老年人。
⑧ 冬季怕冷如何進行健康鍛煉
堅持做這4個小運動能改善
1、散步是最好的改善方法
最好的鍛煉時間是在早上,原因是早上鍛煉對身體是好的,這讓人們一整天都感到精力充沛和自信。走得快一點比走得慢一點更好,可以大力行走,大步流星,結合雙臂的擺動,可以帶動整個身體的運動,使身體的所有細胞都能運動。而且這樣的運動也很方便,女性朋友可以在上班的路上或者買菜的路上移動,從而使自己的身體充滿活力。
2、爬樓梯還可以帶動全身的細胞運動起來
要是自己居住或工作在較低的樓層,試著放棄電梯,爬樓梯,在冬天,室外寒冷的氣溫會使人們害怕戶外運動,所以爬樓梯。爬樓梯是結合了很多部位的動作,需要很多的身體配合,經常爬三四層的樓梯,人們會覺得溫暖會從腳底擴散到全身,這種鍛煉方法是不錯的。
3、原地跳躍和上下蹲也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體制上的特點,很多的朋友們不喜歡戶外的一些運動,特別是在冬天,非常的冷。在室內運動中,原地跳躍和上下蹲都是很好的選擇,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從而加強對人體體溫的調節。當自己在工作或學習中感到寒冷時,不妨站起來活動活動,放鬆身體,讓手腳暖和起來,工作和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4、動動自己的手指和腳趾
不要忽視少量的鍛煉,少量的鍛煉也能獲得巨大的能量。在工作和學習中不時地移動自己的手指和腳趾,不僅可以幫助自己緩解壓力,還可以促進手和下肢的血液循環,使自己在寒冷的環境中不那麼容易凍僵。
⑨ 馬甲是大點好,還是小點好
如果老年人,馬甲就買大點,因為老人的馬甲喜歡穿在外面,冷了裡面方便加些衣服。比如毛衣之類的。
如果是年輕人,馬甲就買合體的、偏小的,因為年輕人的馬甲喜歡穿在裡面的。冷了外面方便加衣服,比如;大衣,棉襖之類的。
現代馬甲款式按穿法有套頭式、開襟式(包括前開襟、後開襟、側開襟或半襟等);按衣身外形有收腰式、直腰式等;按領式有無領、立領、翻領、駁領等。馬甲長度通常在腰以下臀以上,但女式馬甲中有少數長度不到腰部的緊身小馬甲,或超過臀部的長馬甲。一般的話女式馬甲為緊身形兩袖口至腋窩,男士多為寬大形。
(9)老年人棉馬甲男擴展閱讀
馬甲又分為外套和內衣,單穿的內衣指的是無袖T恤。西裝馬甲起源於16世紀的歐洲,為衣擺兩側開口的無領、無袖上衣,長度約至膝,多以綢緞為面料,並飾以彩綉花邊,穿於外套與襯衫之間。
1780年以後衣身縮短與西裝配套穿用。西裝馬甲現多為單排紐,少數為雙排紐或帶有衣領。其特點是前衣片採用與西裝同面料裁製,後衣片則採用與西裝同里料裁製,背後腰部有的還裝帶襻、卡子以調節松緊。
⑩ 北京現在哪裡有批發中老年女裝的
北京哪裡有批發中老年女裝的本身的一些大型批發市場都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