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您從上往下編織男士毛衣的領子時,建議起針160至170針。
2. 如果您選擇從下往上編織,那麼可以起針350針作為邊緣。
3. 計算上衣後片的尺寸需要以下步驟:
- 底邊起針數 = (胸圍的一半 - 1厘米) × 橫密 + 縫耗(針)。
- 身長行數 = (身長 - 底邊羅紋) × 直密。
- 正身長行數 = (身長 - 底邊羅紋 - 掛肩) × 直密。
- 肩寬針數 = 肩寬 × 橫密 + 縫耗(針)。
- 掛肩總行數 = 掛肩長 × 直密。
- 掛肩收針針數 = (胸圍針數的一半 - 肩寬針數) ÷ 2。
- 掛肩收針方法:平收3至6針後,剩餘針數每2行減1針,直至完成所需高度(通常7至9厘米),然後收完剩餘的針數。
- 後領口針數 = 後領口寬 × 橫密 + 縫耗(針)。
- 單肩針數 = (肩寬針數 - 後領口寬針數) ÷ 2。
- 肩坡每行收針針數 = 單肩針數 ÷ 肩高行數。
4. 對於前片的尺寸計算與後片相似,但前片底邊起針數為 (胸圍的一半 + 1厘米) × 橫密 + 縫耗(針),並且掛肩收針時需比後片多收1厘米的針數。
以上步驟將幫助您准確計算並編織出合適的男士毛衣尺寸。
B. 請教各位高手,男士毛衣的織法。
1. 起針時使用三根針,確保針數平均。起始部分應頭尾相交進行編織。
2. 首先編織下擺,大約8厘米後加入羅紋針織正身。如果你熟悉上下針的編織,可以嘗試元寶針,即上一行不打結直接挑過並編織下一針。這樣一行行交替進行,形成簡單而美觀的花樣。建議每4行編織3行下針,1行元寶針。
3. 當正身部分高度達到約38厘米(根據需要可適當增加3厘米以獲得更長效果),開始分腋窩。按照針數將前後部分分開,腋窩處每側大約挑起5厘米,並使用扣針固定。接著先編織後背部分,從分腋窩處開始縮針,每側大約縮3厘米。完成後直接繼續編織,長度根據你伴侶的身高來決定。
4. 接下來編織前胸部分。如果你想製作大V領,需要平分針數。先按照後背的縮針方法處理一邊腋窩處,然後在前胸部分每隔一行縮一針,直到肩膀處的針數減少到後背針數的三分之一左右。例如,如果後背剩下100針,肩膀就應該是每側25至30針。
5. 編織肩部,將毛衣翻轉,兩邊同時編織。採用一針鎖針一針的技法,鎖針後,線可以不用斷開,以便繼續編織袖子或領部。
6. 編織領部,後背部分直接編織,前領則每兩行挑起三針,高度約為3至5厘米後進行鎖針。如果想要高領,可以繼續增加編織高度。
7. 袖子的編織從挑起約8至10厘米開始,每兩行挑三針,然後每行挑兩針,繼續直到形成圓形。織幾圈後開始縮針,根據你伴侶的手臂粗細調整縮針的密度。當袖子和正身部分平齊時,可以開始編織袖口。
8. 袖口部分的編織與下擺相同,大約8厘米後開始縮針。
以上步驟詳細描述了男士毛衣的織法。如果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請繼續提問,我會盡力解答。
C. 織男士毛衣有什麼花型
織男士毛衣的花型設計可以有多種方式,以下是一些建議:
1. 麻花紋:這是男士毛衣中非常受歡迎的一種花型,它經典且具有男子氣概。可以通過改變上下針的組合,形成明顯的麻花紋理。
2. 平針與桂花針的結合:平針是編織中常用的一種針法,它可以讓毛衣看起來更為平整。而桂花針則是一種裝飾性針法,可以為毛衣增添精緻感。將這兩種針法結合使用,可以讓男士毛衣既簡潔又富有細節。
3. 簡單的圖案:對於男士來說,過於復雜的圖案可能不太合適。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的圖案,如條紋或小型幾何圖案,這樣既不會過於繁復,又能保持毛衣的時尚感。
在編織男士毛衣時,重要的是要考慮到其穿著者的個性和喜好,以及毛衣的實用性和舒適度。通過合理的設計和選材,可以編織出既美觀又實用的男士毛衣。
D. 手工編織男人毛衣,一般肩留多少針
用線:布斯特羊絨線 26/2,2股7兩半。
用針:不銹鋼針13號織身、14號織螺紋、16號織四平針門襟和翻領。
成衣尺寸:之前用這個線(淺駝色)給老媽用12針2股織的基本沒縮水,這次用13號針2股織的密實了,長度竟然縮了一寸多。
縮絨前:衣長70cm、胸圍110cm、肩寬45cm、袖長59cm、領圍48cm;
掛肩高28cm((前30+後26)/2)、袖山高18cm、袖壯42cm(腋下身長42cm、腋下袖長42cm)。
編織密度: 48行*34針(縮絨前)
縮絨後:衣長64cm、胸圍110cm、肩寬47cm、袖長60cm、領圍45cm、下擺圍100cm;
掛肩高25cm、袖山高16cm、袖壯38cm(腋下身長39cm、腋下袖長44cm)。
編織密度: 52.5行*34針(縮絨後)
用線:下圖中純黑色羊絨
編織筆記及各部位計算方法:(已經調整了前後片的掛肩高度差)
平針樣片簡單水洗後的編織密度:10cm×10cm=34針*48行
(平針樣片縮絨後編織密度為:10cm×10cm=34針×52.5行)
單螺紋針編織密度:10cm×10cm=40針×50行(水洗前後基本沒有變化)
前、後片兩邊各有1針反針縫合用,所以有效針數均應該減此2針。
一、前片:寬55cm=55×3.4+12(12個雙反針算做12個正針)=199針
1、用14號針起199針,織單羅紋6cm=30行(也可織8cm=40行)。
2、換13號針織正身,兩邊各48針織6下2上,中間101針織平針(正針、下針)。織到總長42cm時開掛。
此時,總行數=30行螺紋(6cm)+173行平針(36cm)【按照縮絨後的密度應為:30行螺紋+189行平針】
或者,總行數=40行螺紋(8cm)+163行平針(34cm)【按照縮絨後的密度應為:40行螺紋+179行平針】
3、開掛(左右兩邊對稱減針)。
平收8針,重復【2-2-1、2-1-1】4次,2-1-4(此後掛肩兩邊不加不減一直平織到距掛肩頂部7cm,以後需均勻加針1.3cm寬)。
再平織10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12行】後開前領口門襟,此時為開掛後7cm=34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36行】。
4、開前領口門襟(左右對稱分片織)。
門襟寬3cm=11針、長11cm=52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11針×58行】(門襟尺寸可以按個人喜好自行調整)
前片中間收11針縫合門襟用,兩邊各加1針反針挑織門襟用。
5、開前領(左右片對稱織)。
此時為開掛後18cm=86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94行】
從中間開始平收針:2-8-1、2-3-2、2-2-1、2-1-6、4-1-3,此後平織到底(兩肩各52針平織)。
6、掛肩兩邊加針(這樣前後片縫合後,肩部不會顯得缺肉)。
開掛後22cm=106行時掛肩兩邊加針【按縮絨後密度應為116行】
加針1.3cm寬=5針,7-1-5,平織4行【按縮絨後密度平織6行】
7、左右掛肩一次性平收、斷線。
此時前片掛肩總高度為29cm=138行=34行+52行+18行+34行。
【按縮絨後密度29cm=152行=36行+58行+22行+36行】。
二、後片:與前片等寬=199針
1、開掛前與前片編織方法相同。
2、開掛(左右兩邊對稱減針,減針方法也與前片相同)。
平收8針,重復【2-2-1、2-1-1】4次,2-1-4,此後兩邊不加不減一直平織。
3、收小燕子斜肩(小燕子斜肩減針數計算方法)
織到掛肩高18cm=86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94行】時,開始收斜肩。
斜肩高9cm=44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48行】,後領寬16cm=55針。
小燕子斜肩減針數=199-2×(8+12+4)-(55-2×3邊針)=102針/2=51針(每邊斜肩減針數)
後片寬 掛肩減針 後領寬
小燕子斜肩編織時,留1反2正3針邊針(反針用於縫合),每行的3邊針要多往返一次(這樣肩部縫合時不會扯緊)。
小燕子減針規律:【2-2-2、1-2-1、1-1-1】重復6次;2-2-3、1-2-1、1-1-1 總共44行減51針: 36行減42針 ; 8行減7針
然後,一次性平收55針(後領)。此時斜肩邊針的行數是真實行數的2倍。
三、袖子:袖口起針圈織
1、袖子尺寸:袖長=59cm、袖壯=42cm
2、袖子各部位針數計算:
袖壯42cm×3.4針=143針
袖口:23.5cm=95+1=96針(14號針織單羅紋,1針反針用做分界線,不計算在針數之內)
3、袖身從袖口到腋下的加針方法:
從袖口到腋下的袖身加針數:(143-95)/2=24針(在用作分界線的反針兩邊對稱加針)
袖腋下長42cm=6cm螺口+36cm袖身=30行+172行(×4.8行)
【按縮絨後密度=30行+190行(×52.5行)】
袖口到袖腋下的加針規律:因為172/24≈7.17,所以7-1-24、平織4行。
【按縮絨後密度:因為190/24≈7.92,所以7-1-8、8-1-16、平織6行。 】
4、袖山減針針數及計算方法:
袖山高17cm×4.8行=82行【按縮絨後密度應為90行】
袖山頂部平收寬度13cm×3.4針=45針+2針縫合用的反針=47針
袖山每邊減針數=(143-47)/2=48針
袖山減針針數及計算方法:
袖山頂部的針與掛肩處行縫合時,按照編織密度計算針與行的對應數字,袖山其餘部分與掛肩縫合時採用「針對針、行對行」的正面縫合法,以確保縫合處平整美觀且無痕。
前掛肩=29cm=138行【152行】,後掛肩=18cm=86行【94行】
整個袖窿=29cm+18cm=47cm=224行【246行】
袖子腋下平收8針對應掛肩平收的8針,共16針。
袖山行數-2(平收的8針佔用2行)=80行【88行】
掛肩剩餘行數=80行×2【88行×2】=224行【246行】-N行,
從而,N=64行【70行】(這是袖山頂部13cm的平收針對應的掛肩行數)
因此,袖山頂部的平收針與掛肩處的行縫合時應遵循: 45針對應64行【70行】
袖山頂部的平收針與掛肩處的行縫合時=>7針對應10行【9針對應14行】。
袖山減針規律:2-8-1、2-2-3、m行減n針、2-2-3、2-47/2(平收)
n=(143-2×(8+6+6)-47)/2=28(袖山固定減針規律以外剩餘的減針數)
m=80行【88行】-2-6-6-2=64行【72行】(袖山固定減針規律以外剩餘的行數)
m行減n針=2-1-24、4-1-4【2-1-20、4-1-8】(在64行【72行】中減掉28針)
四、前後片及袖子的縫合方法
1、前後片縫合
斜肩邊針:38行×2=76行
前片兩肩:各52針
正面縫合,基本上是3行對應2針。
2、袖子的縫合
從腋下開始正面縫合,袖山與掛肩針以對針、行對行的方式縫合;距袖山平收部分4行時,預留4行橫跨4針縫合成圓角,此後將袖山餘下的平收針37針與前後掛肩剩餘行數均勻縫合即可(自己除一下算出行數和針數的對應比例)。
五、領子的編織方法(換16號環針)
1、前領口門襟
門襟寬3cm=11針、長11cm=52行,每行挑1針,下端加1針,共挑53針,織四平針20行(20個有效行)。
左右門襟相同,但是左門襟記得在中間行留扣眼。全織完後將門襟下端縫合與缺口縫合。
2、領子挑針
目標尺寸:長48cm、寬8.5cm
四平針樣片編織密度:1cm寬=3針×2(結果領子的實際編織密度為1cm寬=3.3針×2)
領口挑針總數:48cm=48×3(密度)=147(左右各加1針邊針)
針數分配:
前領:門襟7針+15針(16針減1針)+27針(46行挑27針=5行挑3針)+前後片縫合處1針,左右兩邊相同。
後領:57針-縫合掉的2邊針=55針,每9針減1針共計挑49針(後領適當減針以免領口外翻、發敞)。
3、機器領邊:
第1行:織1針,繞加1針,兩邊繞加1針。
第2行:全織反針。
第3行:全織1針正、1針反。
第4行(領子外面):只織正針、反針挑過去不織,從裡面帶線。
第5行(領子裡面):只織正針、反針挑過去不織,從裡面帶線。
......
第13行(領子外面):全織1針正、1針反。
4、領子的編織方法
第1行(領子外面):只織正針、反針挑過去不織,從裡面帶線。
第2行(領子裡面):只織正針、反針挑過去不織,從裡面帶線。
第3行(領子外面):全織1針正、1針反。
第4行(領子裡面):只織正針、反針挑過去不織,從裡面帶線。
第5行(領子外面):只織正針、反針挑過去不織,從裡面帶線。
第6行(領子外面):全織1針正、1針反。
重復第1行-6行,直至理想高度(8cm)。
5、領子的收針方法
特別簡單,正針織正針、反針織反針,邊織邊收針。
六、善後
藏線頭,用縮洗劑縮絨,平鋪晾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