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商家賺的就是差價,他們掛上品牌的標簽,假裝是正品。賣的是品牌價值,品牌需要宣傳費商場租賃費。
各行各業產品一旦標記上品牌,那價格都是10-20倍的增長。
品牌之所以眾所周知,前期廣告投入成本是巨大的,甚至承擔好幾年的虧損,到一定知名度後,才是真的純利的收益。所以不能單看你消費的有形部分。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也是有其價值的。
其實我個人認為,咱們做品牌的還是要切切實實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去做好產品,在做好產品的前提下賺取合理的利潤,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還是需要好好學習點挑選衣服的門道,既不要太迷信品牌,也不要一棍子打死所有品牌,理性對待國外品牌,多多支持國貨品牌!
『貳』 標價1500的羽絨服成本只有75真的假的-為什麼有的羽絨服上千有的卻幾百
服裝暴利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了,而洋品牌在國內的價格溢出更是令人發指。但是標價1500的羽絨服成本只有75應該是所謂的外發加工費,不包含羽絨、面料等成本,一般成本300-500之間,畢竟是品牌羽絨服,質量還是有所保障的。
標價1500的羽絨服成本只有75真的假的
有這樣的消息其實並奇怪,服裝行業本就一直都是低成本,將標簽貼上便可以飛上枝頭變鳳凰更是十分常見的。
在商場中進行售賣的商品,除了商品本身的成本之外,攤位的租金、路途的運輸、倉庫的租賃、員工的薪資等,都將在過程中進行層層的疊加到達消費者手中,也就成為了看似暴利行業。以次充好更是一些企業的常用手段,即使掛上一個樣本也可能和真實用料不同,賭的就是消費者不可能將衣服剪開。
為什麼有的羽絨服上千有的卻幾百
1.品牌或品質的大眾知名度或信賴度,一般而言,幾千元的羽絨服的品牌或品質的大眾知名度或信賴度較高;
2.衣服內部羽絨的品質、含量不同,幾百的羽絨服內部羽絨的品質不高,或羽絨含量少,即使衣服層內填充物較多、衣服層厚重,但其中羽絨的含量也是很少的,會有較多其他非羽絨物,如棉花等;
3.包裹羽絨的衣服內層里料和外層面料的品質不同,高檔羽絨服里外布料大都是品質或品牌很好的織物材料;
4.設計樣式不同,縫製做工的精細度也不同,幾千元的羽絨服在樣式設計和加工製作方面很有講究很用心;
5.穿著舒適程度、抗寒保暖程度不同,幾百的羽絨服的穿著舒適度和保暖度一般都不會太好,除非是千元以上的羽絨服降價促銷。
6.耐用性不同,幾千元的羽絨服只要不是故意破壞,一般是特別耐穿的,能保持較長時間的嶄新模樣。
如何看待標價1500的羽絨服成本
1、成本這里可能說原材料和人工成本
2、可能沒算品牌價值成本
3、可能還有創意設計成本
4、可能還有運維門店成本
5、可能還有其他成本
6、目前說實際的成本75元到底包含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