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中班教案我會自己增減衣物
活動設計背景 為了給幼兒提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及獨立能力,讓幼兒在脫離媽媽之後能自理,掌握最基本的生活能力。 活動目標 1、了解穿戴整齊的意義,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學習正確的穿衣服,能自己穿衣服。 3、學會收拾衣物、整理衣服。 教學重點、難點 自己每天堅持自己穿衣服,學會真正意義上的自己穿衣服,來減輕媽媽的負擔。 活動准備 1、若干有扣子和有拉鏈的衣服數件。 2、不同材料的衣服數件。 3、若干個芭比娃娃和它的衣服。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些你們的好朋友!(出示芭比娃娃)小朋友們喜歡嗎?(喜歡)那小朋友喜歡芭比娃娃的什麼呢?(頭發、衣服、鞋等)老師在問:你們早上起床之後是誰幫你們穿衣服的呀?(奶奶、媽媽、自己等)好,我們今天呀讓芭比娃娃和我們一起來學習穿衣服,好嗎? 2、先讓孩子們比較兩種衣服的不同。 (1)老師請兩位穿有扣子和穿有拉鏈上衣的幼兒展示扣扣子和拉拉鏈的動作。有老師說明穿衣服的方法會因扣子和拉鏈的不同而不同。 (2)老師演示扣扣子和拉拉鏈的方法和步驟。 (3)將幼兒分成幾組,每組發一件衣服,讓幼兒練習扣扣子和拉拉鏈的動作。 (4)老師檢查並指導動作,注意幼兒脫下衣服後如何處理。 3、老師教幼兒整理衣物。 (1)老師將三四件衣服隨意丟在桌子上,便提醒幼兒脫下的衣服也因該折疊好,邊進行講解示範動作。 (2)請各組練習把衣服折疊好,老師把所有折疊好的衣服在前面桌子上擺放整齊。 (3)老師:整理好的衣服就像放在衣櫥里一樣,整齊而且什麼顏色都看得很清楚,很方便拿取也很漂亮哦。 4、游戲:變裝大賽。 (1)設定起點和終點,在起點放已折疊好的一件有扣子的衣服,終點放已折疊好的一件有拉鏈的衣服。並告訴幼兒等一下換下的衣服要和現在一樣折疊整齊。 (2)請各組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在起點,一組在終點。 (3)起點的幼兒穿上扣扣子的衣服後,跑到終點脫下衣服折好;換終點的幼兒穿上拉鏈衣服,跑向起點脫下衣服折好。再換一名幼兒。老師要隨時提醒幼兒扣子要扣對洞,並且要把衣服弄整齊;旁邊的幼兒可以幫忙檢查、整理。 (4)最快完成的組獲勝。 5、游戲拓展:給芭比娃娃穿衣服並幫助娃娃整理衣物。 (1)分組來幫芭比娃娃穿衣服。 (2)讓孩子們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疊整齊在穿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鍛煉幼兒的時間感。 6、最後教育幼兒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衣服等常規事情。 教學反思 1、現在的孩子缺的就是動手能力,很多事情都被家長包辦了。 2、學習穿衣服、整理衣服的過程 很簡單,難就難在孩子們堅持的把這件事情做下去。 3、幼兒時期是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而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伴其一生,並影響他的一生,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要讓幼兒強化習慣的培養及養成。
② 中班禮儀著裝禮儀教案
中班禮儀著裝禮儀教案
活動目標:
1、幼兒學會穿著衣服,紐扣要對齊,鞋子穿正確。
2、讓幼兒明白穿衣只要整潔大方,得體合適。
活動准備: 儒靈童教材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帶領幼兒隨著儒靈童歌曲做律動。
2、帶領幼兒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禮儀。
二、新授課程
1、"聽"故事提問導入:小朋友,你們知道怎樣把小白兔變成小花兔嗎?請聽故事《小白兔、小花兔》。
2、安靜聽《儒靈童》故事,情境導入。
教師提問:小白兔為什麼會變成小花兔呢?
故事總結:小兔子穿上潔白的衣服,干凈又漂亮。可是它在畫畫時,卻把各種顏色都擦到自己的衣服上、尾巴上和臉上,結果變成了一隻五顏六色的小花兔,衣服弄得臟臟的。小朋友們我們可不能學小白兔,我們要zuo愛干凈的好孩子。
3、"看"動畫提問導入:你們平時會自己穿衣服嗎?
4、認真看《儒靈童》動畫,啟發思考,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1)寶寶早上起床是怎樣穿衣的?
(2)媽媽告訴寶寶怎樣的衣服就可以穿?
(3)小朋友你覺得怎樣的衣服才是漂亮的?
5、幼兒有疑問可再次觀看動畫,老師根據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徵及個體差異,對動畫進行暫停或播放,結合劇情節點,在幼兒已有經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教師總結:寶寶早上起床自己穿衣時紐扣扣錯了,鞋子穿反了,得到了媽媽的幫助,穿戴整齊的寶寶看起來別提多精神了!小朋友們我們平時穿衣的時候,要注意紐扣扣好,保持衣服的干凈整潔就行了。
三、圖譜演示,判斷對錯教師出示兩張圖片讓幼兒判斷對錯。
教師看圖總結:小朋友們穿衣時要把扣子扣好,穿戴整齊,保持身上干凈整齊,做個愛干凈的好孩子。
四、游戲互動
鞏固主題名稱:我會自己穿衣服規則:教師用小朋友們的外套5件,(拉鏈或紐扣的外套)請5名幼兒上台,老師規定時間一分鍾或兩分鍾,幼兒在規定時間內將衣服穿好,並會整理衣領等等。下面的小朋友扮演裁判,時間到時,請裁判說出誰穿的衣服又快又整齊。
五、活動延伸,主題內化
(1)帶領幼兒誦讀《弟子規》經典。
(2)教師可在午覺起床之後,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穿衣。
(3)和家長聯系,習慣養成延續至家庭中落實。
活動目標:
1. 了解著裝的基本禮儀。
2. 簡單了解在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更得體,更合適。
3. 培養幼兒良好的著裝習慣。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今天我們都穿了干凈,整潔的衣服來上幼兒園,可是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衣服,放在那邊的桌子上。我想請你們每人過去挑一件去穿一穿,試一試,有什麼感覺,發現了什麼問題呆會兒請你告訴我,好嗎?請你們輕輕地走過去。
(二)幼兒試穿衣服。
1.幼兒自由挑選衣服試穿。
2.穿著衣服隨音樂律動。
3.談談試穿衣服的感覺。
(三)組織幼兒討論。
1.請幾個穿小了的衣服的孩子先來說說。
請感覺衣服穿小了的孩子請上來。
提問:你覺得這件衣服穿在身上感覺怎麼樣?(衣服太小,太短,不好看,不舒服)
2.請幾個穿大衣服的孩子也來說說自己的感覺。
請感覺衣服太大的孩子請上來。 (衣服太大,太長,不好看,不舒服)
小結: 衣服不要穿太大的也不要穿太小的。
3.請穿了臟衣服的孩子上來說說自己的感受。
你們看他們身上的衣服看上去怎麼樣?為什麼?
小結: 衣服穿臟了,臭哄哄的,所以衣服穿臟了要經常換,經常洗。要講究衛生。穿上干凈的衣服香香的,自己感覺很神氣,看上去很舒服,別人也很喜歡。
師:你們說的真好,請你們把衣服脫下來疊好擺放回那邊的'桌子上。
小結: 剛才我們都知道了穿衣服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要穿干凈的衣服。衣服上有拉練的,我們應該把拉練拉好,衣服上有紐扣的衣服我們應該把紐扣扣好。這些都是我們著裝的基本禮儀,老師把它們編成了禮儀三字經,請小朋友們認真觀看。
(評析:幼兒的思維以直覺行動性思維為主,只有在親身體驗中,幼兒才會有最直接、最真實的感受,因此,開始部分我為幼兒創設了「體驗、討論」的環節,有助於幼兒能清楚地表達穿什麼樣的衣服最合適,從而了解著裝的基本禮儀。)
(四)欣賞禮儀三字經。
1.討論:小熊穿了一件什麼樣的衣服,你覺得好看嗎?為什麼?
小小的衣服你喜歡嗎?為什麼?
2.看課件學習「禮儀三字經」——漂亮衣服。
(評析:通過禮儀三字經的學習,能讓幼兒進一步學習著裝的禮儀,並通過念誦的方式進行鞏固學習。)
(五)看幻燈片:
現在小朋友知道了著裝的基本禮儀,可是你們知道在什麼樣的場合穿什麼樣的衣服最合適,最得體嗎?請看大屏幕。
圖一:圖片上有誰?運動員叔叔們在干什麼?他們在什麼地方進行跑步比賽呢?他們身上穿了什麼衣服?
運動員們在開運動會的時候,穿的衣服是運動裝。平時我們小朋友什麼時候會穿運動裝呢?
小結:參加運動會時、打球時、跑步時、爬山等都會穿運動服。
圖二:圖片上的阿姨在什麼地方?你怎麼知道的呢?她穿的衣服是什麼裝,你知道嗎?
小結:游泳的時候穿的衣服叫泳裝。可是你們知道為什麼游泳的時候穿泳裝呢?(在水裡游泳的時候穿泳裝可以減少水的阻力,游泳速度就更快。)
剛才我們知道了在一些不同的場合要穿不同的衣服,可誰知道不同的職業要穿不同的服裝嗎? 你們的爸爸、媽媽在什麼地方工作?他們在工作的時候會穿什麼樣的衣服呢?
圖三:這是誰?警察叔叔穿的是警服。這是警察叔叔在工作的時候穿的衣服,是職業裝,警察叔叔穿上警服很神氣。
圖四:這是誰?醫生在干什麼?你們看醫生的工作服是什麼顏色?知道為什麼醫生的工作服是白色的嗎?(因為白色給人干凈、整潔的印象,讓人看上去舒服。)
小結:剛才我們看的是各種各樣不同職業的人穿的衣服都不一樣,各有各的特點,它們都是職業裝。
(評析:為了能讓幼兒對著裝禮儀有更廣泛、更全面的認識,我製作了各種服裝的課件,引導幼兒進行討論,並幫助幼兒總結、梳理著裝方面的經驗。)
(六)遷移經驗:
1.出示幼兒平時沒有整理好衣服的圖片:
「你們看,照片上的小朋友是誰?你們覺得他們的衣服好看嗎?」「平時穿衣服時我們要注意些什麼?」
教師小結: 穿衣服時要選擇合適的衣服,衣服要整齊、干凈,上廁所後要整理要衣褲、午睡後穿衣服也要將衣服整理好。
禮儀三字經:
穿衣服 稍稍大 紐必扣 鏈要拉常換衣 勤清洗 干凈裝 更神氣
;③ 中班教案《穿衣戴帽》怎麼寫
活動設計背景
美國兒科權威專家詹姆斯博士曾說:「依賴本身就滋生懶惰,精神鬆懈,懶於獨立思考,易為他人左右等弱點,處處替孩子包辦代替,這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這句話耐人尋味.
我們有些孩子的自理能力還需要加強,於是我就這個問題有針對性地設計了《我會穿衣服》這節課
活動目標
1.學習如何穿好衣服。
2.知道自己有一雙勤勞的手,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穿衣服,褲子,鞋.
難點:1、紐扣扣得是否正確。
2、穿褲子分清反正。
3、能分清左右鞋、系好鞋帶。
活動准備
兒童上衣(紐扣式)、褲子、鞋(系帶式)若干。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做手指操,穩定幼兒的情緒。
基本部分:
一、談話
1.師:你們已經是學前班的小朋友了,你們覺得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
2.師生共同總結:我們可以自己穿(脫)衣服、褲子、鞋。
二、學習自己做事情
1.學習穿(脫)衣服、褲子、鞋的方法。
(1)請幾個幼兒到前面穿上衣(或褲子、鞋),要求其他幼兒仔細觀察,並說說:他們是怎麼穿的?誰的方法好?為什麼?
幼兒自由討論並回答以上問題。
(2)教師演示穿(脫)衣服、褲子、鞋的基本要領:
穿衣服,注意紐扣要扣得正確。衣襟對齊後再扣,這樣就不會出現衣襟一長一短的現象。
褲子,首先穿之前要分清反正面,把正面朝上再穿,不要兩條腿穿一個褲筒里。
鞋,先分清左右腳的鞋,不要穿反鞋。穿上後學系鞋帶,不要系死扣。
(3)讓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從新穿衣服(穿紐扣式衣服的)
鼓勵孩子以後要經常自己動手穿,因為我們都有一雙勤勞的雙手,並且我們長大了,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
三、課程拓展,進一步學習生活自理的一些基本技能
教師示範整理物品的方法,講解整理物品的正確方法和基本要領。如書包的整理方法,教師拿幼兒的書包做例子,從新整理。
讓全班幼兒自己從新整理書包。
結束部分:引導幼兒在家裡幫父母做能做的事情
教學反思
在這節《我會穿衣服》 的課程中,教師為孩子提供了充足的道具,便於幼兒動手操作活動的開展,教師在每個環節中都注意向孩子講述注意事項,如穿衣服、褲子、鞋子前要分清反正;學習整理書包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比較難的方面在於幼兒系鞋帶的方法,教師給每個孩子一根鞋帶來練習,並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了一點點的進步就要表揚他,要和他們成為好朋友。
總之,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是個長期而漫長的過程.教師要言傳身教,多開展自理能力培養的活動,並多與自理能力較差幼兒的家長溝通,指導他們在家裡做一些配合學校活動的做法.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孩子更好、更快的形成良好習慣,具有一定自理能力,也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