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厚和常規的區別主要在於充絨量的多少,即羽絨服內填充的羽絨質量的多少,常規羽絨服填充的羽絨在100克左右,如果加厚的根據款式和地區不同,200克到300克都有。
羽絨越多保暖性越好,一般南方選擇常規的羽絨服,而北方根據地區選擇加厚羽絨服。
Ⅱ 棉襖短款和常規款有什麼不同
棉襖短款和常規款的不同點就是衣長不一樣而已。
常規款指的是這款衣服的規格是常規款,即衣長在50厘米至64厘米之間。而短款就是齊腰的衣服,衣長只到臀部上方。一般衣服分成短款、常規款和長款,主要區別是衣長的不同。在選擇常規款衣服時,需要測量自己從衣領到大腿根的長度即衣長。
Ⅲ 衣服常規款和加厚款有什麼區別
衣服常規款指的是這款衣服的規格是常規款,即衣長在50cm至64cm之間。加厚的就是比常規的厚,而衣長不變。
厚薄只是一個相對概念,不同品種不同的服裝款式,厚薄概念也不同的。例如:
真絲的素縐緞,最薄的也就12.5姆米,也就53克每平方米,重的可以達到30姆米,也就130克,在真絲中算是很厚的面料,但130克在別的棉的品種里,這算是很薄很薄的面料。
如府綢類的面料,最薄的也就是88X64,也就80克左右,這可以算薄的,最厚的,可能也就是133X100,也就140克左右。
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種標注不規范。不管是國產服裝還是進口服裝,必須按中國的服裝型號標准GB/T1335標注型號,英文字母只能作為輔助代碼標注。
在國家標准GB/T1335中,女裝上衣S號(小號)的號型是155/80A;M號(中號)為160/84A;L號(大號)為165/88A。「號」是指服裝的長短,「型」是指服裝的肥瘦。
Ⅳ 羽絨服常規款與直筒款的區別,哪款更舒適自在
常規款可能會比較好看一點,比較喜歡寬松一點的,直筒的可能會比較修身,而且感覺這樣的設計應該也是比較正式的,所以一般都是可以選擇常規款,這樣的可能會比較舒服一點。
Ⅳ 羽絨服加厚和常規有什麼區別
1、充絨量不同:即羽絨服內丹填充的羽絨質量的多少,常規羽絨服填充的羽絨在100g左右,如果加厚的根據款式和地區不同,200到300g都有。羽絨越多保暖性越好,一般南方常規的就可以了,北方根據地區選擇加厚羽絨。
2、價格不同:加厚的可能要比常規的多出幾倍價格,但是相對的保暖度比較不一樣。
3、蓬鬆度不同:蓬鬆度是國際上度量羽絨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佔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比如說,一盎司的羽絨所佔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鬆度為600。所以加厚的羽絨服可能會不蓬鬆一點
在選購羽絨服時應注意以下四點
1、注意含絨量。含絨量與充絨量是決定羽絨服質量的關鍵,其含絨量一般以70%及以上的為宜,具有一定的蓬鬆度和輕柔感;充絨量的多少,則涉及羽絨服的保暖程度,應根據自己穿著的需要來確定。
2、注意回彈性。具體辦法是將蓬鬆的羽絨服撳一下,松開後迅速回彈並恢復原狀的,說明羽絨的蓬鬆度良好。如含絨量低,摻有一定數量的毛片或粉碎毛的,回彈性就差,拎在手裡有沉重感。羽絨製品面、里料應具有防鑽絨性能,經拍打發現鑽絨的羽絨製品肯定是劣品。
3、注意透氣性。羽絨服不能鑽絨,但也要具有一定的透氣性。如果羽絨服的面料、里料、膽料透氣性差,會造成穿著過程中的水汽不易散發,引起潮濕而感到不舒適,並且洗滌後不易曬干。
4、注意羽絨服的氣味。味重刺鼻的羽絨服要避免選購。
Ⅵ 羽絨服的中長款 是個什麼概念
一般在臀部到膝蓋之間。長款在膝蓋到小腿之間。
01
誠然,短款利落好看,不過在冬天穿短款的尷尬你一定體會過,特別是每次彎腰的時候,都總能感到一陣寒風從後腰往背上串,穿中長款就能解決這個問題。特別是羽絨服,既然選擇了它,何不直接選擇中長款,長長的衣身,熱力更足,配上大毛領,溫暖一片。
02
中長款羽絨服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遮肉顯瘦,小肚腩,小粗腿,都可以被遮蓋住,再也不用像夏天那麼擔心身材的缺陷被識破。這個好處,相信穿過中長款式的妹紙都深有體會。
03
相比起短款的利落,中長羽絨服確實顯得笨拙了一些,但這種笨拙並不厚重,反而是輕盈的,也更加大氣,你的氣場會變得更強,你的笑容也會更加自信。這件羽絨服剪裁獨特,下擺的造型充滿個性色彩,你由此變得更加時髦。
Ⅶ 羽絨服款號是什麼意思
羽絨服款號是每一款式樣式的服裝,以一個系列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數字或二者結合的特定符號來指定,用以區別季節、顏色、品類、號型等,一般會以某一內在指定關聯來進行排序,如色彩組合、生產時序、季節等。
羽絨服(downcoat)內充羽絨填料的上衣,外形龐大圓潤。羽絨服一般鴨絨量佔一半以上,同時可以混雜一些細小的羽毛,將鴨絨清洗干凈,經高溫消毒,之後填充在衣服中就是羽絨服了,羽絨服保暖性最好,多為寒冷地區的人們穿著,也為極地考察人員所常用。
羽絨服中的填充物,最常見的是鵝絨和鴨絨,這兩種按顏色分,又可分為白絨和灰絨,在市面上的羽絨服按照價格來看,排序為: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
可能受到售價排序的影響,很多人因此就認為這些絨在質量上也是這樣排序,其實不然,通過對羽絨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際體驗,一般來說相同質量和含絨量的鵝絨比鴨絨的保暖性、蓬鬆度等好些,但筆者覺得顏色與羽絨服質量的好壞沒有太大的關系。
Ⅷ 加拿大鵝羽絨服尺碼的中文解讀
Canada Goose 主要分為三種:Regular(常規款),Fusion Fit(寬松款)和 Slim(修身款).
總體來說,修身款(Slim)的尺碼 =(平時碼 -1),Fusion Fit 版的尺碼 =(平時碼),常規款的尺碼(Regular)=(平時碼+1)。所以,根據在中國買衣服的尺碼適當換算調整即可。一般同一個款式對應一個版型,但有一部分款式也會有兩種,比如款式 Kensington 的羽絨服是修身款型,但有普通版和Fusion版。
關於 FUSION FIT,又被俗稱為「亞洲版」,專為體格較小的人士提供卓越的合身度、舒適度及保護度。這也就是為什麼Fusion版可以當作平時的尺碼來看的原因。一般電商商品無特別說明就是普通版。Canada Goose官網有Fusion Fit 版,亞洲人多的大城市實體店也會有FF版。
加拿大鵝官網也有幫助選擇尺碼的工具:
1、 點擊羽絨服右邊的【What's my size?】(我的尺寸是多少?),步驟截圖如下所示:
(8)羽絨服常規款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羽絨服的抗寒指數:
每一款Canada Goose都會標明TEI指數,是它的重要指標,越高說明保暖抗寒能力越強,一共是5個等級:
1:輕量級。5°C / -5°C。輕量舒適,自由探索。
2:多用級。0°C / -15°C。保暖性、舒適性及多用性的終極結合。
3:基礎級。-10°C / -20°C。提供基礎保暖,滿足日常需求。
4:持久級。-15°C / -25°C。靈感源自北極,提供持續保暖。
5:極限級。-30°C 及以下。經過實地測試,可應對地球上極寒之地。
Ⅸ 如何區分羽絨服的級別
羽絨服的級別
1、極限級別(-50°至-20°之間): 適合南、北極,攀登雪山等特殊極限用途的,基本都是連體款式,通常都為800以上蓬鬆度,含絨量在300g以上。
2、酷寒級別(-30°至-15°之間) :一般為650-750蓬鬆度級別鵝絨填充的厚款,充絨量200-300g左右。
3、常規級別(-20°至-5°之間):最常見的一個檔次,一般是600-700蓬鬆度等級鵝絨,180-250g級別充絨量,也是我們日常較多人穿的羽絨服級別。
4、輕寒級別(-5°至0°之間) : 通常是採用600+蓬鬆度的鵝絨或者鴨絨,但是充絨量少。
較長時間的壓縮存放會降低羽絨服的蓬鬆度,這時候您可以穿在身上或者懸掛,輕輕拍打,令羽絨恢復蓬鬆度穿著羽絨服請勿靠近火焰;
尤其是在野外篝火邊上,請注意火星,如果在接縫處有羽絨意外鑽出,請勿硬扯羽絨,因為較好的羽絨服都採用高品質羽絨,絨朵較大,用力扯出會損壞面料防絨性。
正確的做法是在反方向隔著面料抓住羽絨,將羽絨拉回面料里側部分人群本身會對羽絨過敏,如果發生過敏現象,停止穿著羽絨服,並及時就醫某些羽絨服採用具有防水或防潑水功能面料。
Ⅹ 羽絨服常規厚度是什麼意思
適合多數消費群體的厚度。羽絨服常規厚度就是大多數人穿的不薄也不厚的羽絨服,這種常規厚度羽絨服適合大多數消費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