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男裝百科 > 在古代怎麼叫褲子

在古代怎麼叫褲子

發布時間:2023-01-18 09:49:34

褲子到底是怎麼來的古人的褲子是什麼樣的

據史料記載,中原地區的古人穿上有襠褲子是從戰國時期才開始的。當時趙國趙武靈王在邯鄲實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就是穿胡人的服裝,學習胡人騎馬射箭的作戰方法,此後,中原人才穿褲子。到了漢代,漢昭帝時才把有襠的褲叫做「褲」。古褲有二:一為褲;一為惲(褌)。《說文》無袴而有絝,曰:「絝,脛衣也,從系誇聲(苦故切)。」惲,《說文》:「惲,重厚也,從心軍聲(古渾切)惲或從衣。」音義全異。袴絝音義形皆同。《詩經·秦風·無衣》「與子同澤」之澤,為此襗字。《說文》又曰:「褰,絝也,從衣寒省聲,《春秋傳》曰征褰與襦(去虔切)」,所以袴絝襗褰四字,音形或同或否。但為脛衣則一。袴(褲),《釋名》曰:「袴,跨也,兩股各跨別也。」《急就篇》顏注曰:「袴,謂脛衣也,大者謂之倒頓,小者謂之校口。」褲之兩股曰襱。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袴,謂為「今所謂套袴也」,殊誤。按褲為脛衣無檔,古服上衣下裳,或衣裳相連,長可及肘,最短如襦亦及膝,皆可蔽下,著脛衣已足,無須著有襠之褲。今之著套褲另有裹褲,古之著褲則無,不能混為一談。有檔之褲,或以為惲,一作褌,亦有問題。褌,《釋名》曰:「褌,貫也,貫兩腳,上系腰中也。」《急就篇》顏注曰:「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段注說文,褌字,亦曰:「今之滿襠褲,古之褌也,自其渾合近身言,曰惲,自其兩襱孔穴言,曰惚,方言,無桐之褲,謂之犢。郭雲:即犢鼻褌。」皆以褌為合檔,與古褲異,今褲同。其實顏以褌為合檔,段且謂褌即犢鼻褌,為合檔,皆屬臆說,難以遽信。(參考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褲子是人們下體所穿的主要服飾。原寫作「絝」、「袴」。從出土文物及傳世文獻來看,早在春秋時期,人們的下體己穿著褲,不過那時的褲子不分男女,都只有兩只褲管,其形制和後世的套褲相似,無腰無襠,穿時套在脛上,即膝蓋以下的小腿部分,所以這種褲子又被稱為「脛衣」。左右各一,分衣兩脛。因其只有兩只褲管,所以褲的計數與鞋襪相同,都用「兩」字來計,居延漢簡中就有這樣的情況。穿著這種褲子,其目的是為了遮護脛部,尤其在冬天,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至於膝蓋以上部分則無遮護。

⑵ 唐朝的褲子叫什麼

古代人們只是把褲子作為內衣來穿。當時的褲子與今天的大不相同,都是開襠褲,有的褲子只是穿在小腿上的套筒,叫作脛衣。趙武靈王改革服飾後,有襠的褲子被引進到中原,人們這才有了可以外穿的褲子。

⑶ 誰知道古代稱呼一條褲子怎麼說

古代上衣叫做衣,
下身的衣服叫做裳

難道是叫做一裳?

⑷ 汗褂褲的意思是什麼

和汗衫配套的褲子。

其實並沒有什麼汗褂褲的說法,可以理解為和汗衫配套的褲子。

汗褂,指舊式大襟有袖的汗衫。

汗衫在中國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夏、商時期人們已普遍穿著汗衫。但那時候稱作為「中衣」和「中單」,也被叫做「無褲衣」。褲,即袖子,「無褲衣」就是沒有袖子的衣服。夏、商時期的汗衫有棉、夾、單多種。



古代的褲子

我國古代的褲子有兩大類,一種叫做「褌」,另一種叫「袴」或「絝」。

褌是古代的內褲,有襠,分兩種:一種很短小酷似當代的三角內褲,在古代稱作「犢鼻褌」;一種略寬大一些,酷似當代的沙灘褲,有兩條明顯的褲管,褲長齊膝。

至漢代又出現了一種稱作「窮袴」的褲子,是一種加長加寬的褌。褌屬褻衣的體系,通常除了農夫、僕役或軍人為了行動方便,少有人會直接把褌暴露於外。

袴是古代的外穿褲,早期袴尤指開襠的外穿褲,後期與加長款的褌界限逐漸模糊。古代的開襠褲很少單獨穿著,通常習慣加於有襠的褌之外組合穿著。

袴的作用是保暖,保暖用途的袴一般會比較厚實,有的會夾絮甚至使用毛皮縫制。傳統的袴採用平面剪裁製成,因而不能很好的貼合人體。

⑸ 我買的是褲子,用文言文怎麼說

所購者絝也。

褌是短褲,形狀是一條毛巾的一個短邊縫上一條腰帶,垂在身後向前繫上腰帶,毛巾從下經襠部向前翻上,穿過系好的腰帶自然垂在前檔。日本有人仍在使用,日語的寫法與我們相同,讀音差不多就是「糞篼子」。

原始的漢服沒有褲子,漢朝以前無論男女都下衣是裙裝,可以參考竹林七賢圖。

魏晉時期一些時髦青年開始穿褲子,但當時沒有「褲」這種用法,這些時髦青年不被社會主流認可,被稱為「紈絝」,其中的「絝」就是褲子。

中國早期的褲子與西方的發展差不多,都是從小腿套發展起來的,「無腰無襠」。因其在正式禮服中沒有地位,文人不願意記載。最終發展成了偏遠地區至今仍有市場的「緬襠褲」。

現在常見的褲裝是洋人帶進來的,也稱西褲。古人不認識西褲,翻譯成文言文時用紈絝的絝可能更易於被古人理解。漢字「褲」雖然在漢朝就曾出現過,但不是被廣泛使用的,屬於生僻字,在古代會被認作是異體字(俗字)——畢竟在古代有本字典太不容易了,白字先生也是難得的文化人。

⑹ 古代人民男生穿的褲子是什麼

類似綁腿的兩個套腿,兩個管在外面長衣裡面,在外面看不見。

⑺ 古代怎麼說衣服的總稱

衣服的總稱叫衣裳。

在古代語中「衣」和「裳」不是連在一起使用的,是相互分開的。「衣」產生的較早《詩經》中,這里所說的「衣」和今天「衣裳」的意思相近,都是指的上衣一般是平民所穿,而「袍」也叫「深衣」。

比一般的上衣要長,和今天的大衣差不多。這種「袍」一般人是不能穿的,只有士以上的貴族才能穿著,與「衣」相對的就是「裳」。

(7)在古代怎麼叫褲子擴展閱讀:

戰國之前,古人是不穿褲子的,當時的人下身穿裙子或兩個褲子腿的「絝」,「絝」也就是現在褲子的雛形, 只是沒有前後襠。後來褲子逐漸出現,人們還是將其習慣性地稱之為「裳」。

因此,古人所說的「衣裳」指的是包括上衣和下衣,在內的所有衣物的總稱,和今天「衣服」的含義相近。但是評語今天的「衣裳」在詞義上卻有極大的區別。

⑻ 古代「犢鼻褌」就是現在的「內褲」嗎

「犢鼻褌」,這個是什麼呢?大家都知道,犢,就是牛,一般指的是小牛,牛犢子,犢鼻褌,顧名思義就是像牛鼻子一樣的褌。那褌又是什麼呢?
我國古代,褲子有兩大類,一種叫做「袴」或「絝」,另一種叫「褌」。
袴,就是褲,《釋名》中說是「兩股各跨別也」,而《說文》中則說是「脛衣」。
不管是「兩股各跨別」,還是「脛衣」,其實都是一樣的,即套在兩條腿上的東西,類似於套褲,沒有褲襠,大概就是把今天的吊帶絲襪去掉內褲的樣子。
而褌是古代的內褲,有襠,分兩種:一種像今天的平角內褲,略長些,一般齊膝,或者在膝蓋稍微往上,有兩條明顯的褲管。
另一種很短,跟現代的三角內褲很像,這就是「犢鼻褌」。
來看看牛鼻子,就知道「犢鼻褌」是多麼形象了。
犢鼻褌和今天的內褲其實還是不一樣的,仔細看圖就能發現,它是先纏著兩邊,再從襠下穿過。這種褲子流行了幾千年,原本屬於內衣,但是底層人比如僕人、馬夫、農民等,為了方便,還是會直接穿在外邊~

⑼ 古代穿在最里邊的褲子叫什麼褲

褻褲就是內褲或稱底褲
其實褻褲確切的指古人裡面穿的小褲,那時候可沒有現在這樣的內褲

⑽ 古代裡面穿的白色褲子叫什麼

袴。古代裡面穿的白色褲子叫袴,由白色綢子或絹製成。褲又稱褲子、也作袴,是人類穿著在腰部以下,分別穿套兩腿的一種衣物的總稱。

與在古代怎麼叫褲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綠色的衣服配什麼顏色的裙子圖片 瀏覽:936
plus呢外套最受寵 瀏覽:742
郭碧婷白色褲子牌子 瀏覽:802
加絨兒童衣批發 瀏覽:55
穿校服的高中生手繪圖片 瀏覽:856
女修身風衣外套 瀏覽:22
如何潮牌設計 瀏覽:575
白襯衫加背心加牛仔褲 瀏覽:492
潮牌褲側邊英文怎麼說 瀏覽:625
探魚校服 瀏覽:977
傘舞旗袍走秀動作分解 瀏覽:738
大紅色開衫衣裡面配什麼好看 瀏覽:885
時尚旗袍2012新款怎麼樣 瀏覽:176
女深墨綠色褲子搭配圖片 瀏覽:332
黑色棉襖配什麼色的圍巾好看圖片 瀏覽:388
件東莞市大朗鎮衣批發市場 瀏覽:515
該不該穿校服辯論案例 瀏覽:106
巴寶莉高仿女裝廠家批發 瀏覽:255
日本女人旗袍模特 瀏覽:271
女裝代購詳情頁 瀏覽: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