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男裝百科 > 振汗男士內褲

振汗男士內褲

發布時間:2022-12-22 11:40:48

㈠ 用錦綸(超細纖維)製作的男士內褲健康安全嗎

應該不是很安全!
綸類的質料不吸汗!容易讓你的下陰潮濕,太過潮濕會有濕疹的現象,一些嚴重情況會引發陽痿早泄等病症。現在的很多棉類質料已經做的很好了,很多甚至有絲質的觸感、棉類的舒適感和良好的透氣性,雖然這種內褲的價格往往會比較高,但是為了幸福健康,還是建議你選用棉質內褲!

㈡ 古代男人穿什麼樣子的內衣

古代男的不穿內衣,只穿布褲和裡衣

㈢ 請教一下: 誰有有關內褲歷史的資料最好是男士內褲。謝謝

中國內褲起源於宋代
在中國遠古的黃帝時,隨著農業的發展,開始用植物纖維來紡線和織布帛,即有了上衣、下裳之分。那時的男女是不穿內褲的,只穿下裳,像裙子一樣。到了周朝,袴者下身稱之脛衣,且材質不是用絲織品,與後來的袴子不同的是,它僅有兩雙大腿部份之褲管不及膝,其作用在防寒,而脛衣到了漢朝時加長到了膝蓋以下,稱「蔽膝」。「 蔽膝」很多人認為是內褲的雛形,其作用主要是保暖。

由於褲子也有保暖的作用,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人心目中對內褲和褲子還沒有明確的區分。漢代以前,我國就出現了褲子,那是的褲子是開襠褲,即雖有褲襠,但襠不縫合,以方便小便,且還有一好處是,凡男子受刊公堂上要掌屁股時,只要將之纏向上身,露出臀部即可施刑,若有褲襠,當庭脫褲就沒那麼方便了。到漢昭帝上官皇後,婦人也開始穿有襠之褲,稱為「窮褲」。唐朝時把這種褲子稱「緄襠袴」,襠中有縫,結以帶子,使之不開張,以便私溺,女子可以防強暴。到了宋朝,中國人對褲子和內褲有了明確的區分,在《老學庵筆記》中說:「里肚(即肚兜)皂綉,按襦褲不帛,以其為褻衣也。」可證明宋時婦女,除肚兜外,還開始穿內褲了。此後,中國式內褲不斷發展。但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內褲還是來自於西方。

西方男士內褲的發展
西方在13世紀出現內褲,它的英文名字叫Braies。Braies是薩克森語,指口袋似的寬松襯褲,長及膝蓋,用亞麻布做成,腰部穿有繩子可以束緊,從國王到農夫都穿它。到文藝復興時期,襯褲變短,前面開了門襟,這樣男士在小便時就不用脫下襯褲。打有皺褶的門襟要麼釘扣子,要麼用繩子抽緊,成為現代男褲款式的雛形。那時的男子不穿外褲,將緊身長筒襪套在襯褲外,用吊襪帶固定,所以亨利八世將襯褲的襠部墊厚。歷史學家推測,他可能在褲襠里藏了浸著葯水的綳帶,以緩解梅毒帶來的痛苦。很多男子把襯褲門襟當做便利口袋,在裡面裝治療性病的葯品和錢。到了英國都鐸時代,男式內褲變得穩重簡單,長至膝蓋,門襟上釘紐扣,面料除了亞麻也開始用棉布和絲綢。它逐漸演變成連衫褲,連衫褲又發展出長至腳踝的緊身襯褲。19世紀拳擊手約翰·蘇利瓦酷愛穿緊身襯褲打比賽,於是這種長襯褲又叫「約翰」。1935年,Jockey在芝加哥賣出了世界上第一條前片有Y字形縫線的三角內褲。三角內褲讓男人腿露出的面積達到極限,服裝史學家認為它的意義和文胸不相上下。3個月里,三角內褲在美國售出3萬條,Jockey公司緊急生產出「陽剛」系列,用飛機送往美國各地的商場。拳擊短褲和三角褲的競爭從此開始,雙方都宣稱自己穿著更利於健康,更舒適。這一時期,內褲縫上了松緊帶,「內褲」一詞被收入詞典。三角內褲之所以暢銷是迎合了健康要求。如果有些男人不穿內褲,那麼睾丸一直吊著,容易發生靜脈靜索曲張,因為三角內褲比較貼身,所以更容易形成保護作用。二戰結束後,男式內褲有了顏色和圖案,人造絲、滌綸、萊卡等新興面料為內褲增加了緊度和彈性,三角褲的款式更為簡潔。此後內褲的時裝化,各種各樣的內褲花樣翻新,不斷出現在T型台上。男式內褲本來是要突出實用性和健康,時尚工業和男同性戀賦予了男式市場多姿多彩,多了丁字褲、低腰三角褲等受人非議的款式。20世紀90年代,凱特·莫斯和搖滾歌星馬奇·馬克一同為卡爾文·克萊恩拍了受到嚴苛批評的內褲廣告。馬奇·馬克赤裸上身,摟著只穿條內褲的莫斯,他牛仔褲腰外露出白色內褲的松緊邊,上面的品牌標識清晰可見。至此,內褲從「幕後」走向「前台」,成為展示個性的裝飾。

㈣ 古代男士的內褲是什麼樣的 發個圖片

中國古代男士是不穿內褲的!這個你可以看中國漢服!看有沒有內褲!

㈤ 男人一般穿什麼樣的內褲呢

如果可以的話,相信大多數男人都會選擇不穿內褲。通風又涼快,誰又能夠拒絕呢?但是為了身體健康以及適當的“小性感”,男性還是需要穿內褲的。一般來說,男人的內褲分為平角褲以及三角褲。如果還要加入一種選擇,那麼一定就是約等於沒穿的性感丁字褲。就讓我們一起分析一下哪一種最好吧。

男人到底需要怎樣的內褲

拋開顏值和炫耀的成分來看,其實男人在選擇內褲上更應該注重實用性,舒適、合身以及耐用才是最重要的。一條好的內褲,是一定要滿足這三個條件的。不管你是糙漢還是小狼狗,你需要的內褲只有在滿足以上三個條件之餘再去追求風情才可以。目前市面上除了純棉內褲之外,莫代爾材質的內褲也非常地不錯,都很輕薄透氣,至於款式,雖然都差不多,但是在設計上還是很不錯的。如果你摸摸自己的錢包,發現它還挺厚的,也可以選擇真絲或者羊毛材質的內褲,在價格上會貴蠻多,但是舒適度簡直沒得黑。特別是動物纖維,也就是羊毛材質的內褲,高端大氣上檔次。至於越洗越硬,越穿越難受的尼龍、萊卡以及化學製品內褲,如果不是特別喜歡它的設計感,那麼還是請盡可能地pass掉吧。

總的來說,我國男性最常穿的還是平角內褲,三角內褲其次,性感丁字褲排最後。當然了,也許在未來還會有更生猛的內褲出現,就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㈥ 男生可以穿槍彈分離式的內褲嗎

穿「槍彈分離式」內褲對身體有好處有:

槍彈分離式內褲,是一款真正為男性們設計的內褲,尤其是對男性生殖器官的舒適、健康和性福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㈦ 用錦綸(超細纖維)製作的男士內褲健康安全嗎

應該不安全~~~綸類的質料不吸汗!容易讓你的下陰潮濕,太過潮濕會有濕疹的現象,一些嚴重情況會引發陽痿早泄等病症~~~~現在的很多棉類質料已經做的很好了,很多甚至有絲質的觸感、棉類的舒適感和良好的透氣性~~~但是這種內褲的價格往往會比較高

㈧ 男性內褲從哪個年代開始有的

內褲的起源

從不穿褲子開始

許多研究論述著人類為何穿著服裝的各種可能性,

但人類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穿著內褲的呢?

四百萬年前的人猿祖先應是不穿衣服的,

更遑論會有穿著褲子的通念了。

根據《事物紀原》記載注一,古史上的黃帝時代,已經開始縫衣裳了,

1933-1934年在北京西南房山縣周口店山頂洞人遺址中,

發掘了許多人體骨骼,其中有一枚骨針,

原始人類便是運用此種骨針連綴縫合樹皮或獸皮等可取用的原始衣服,

形成了裙子的雛形,即「下裳」。

內褲的歷史

黃帝時,隨著農業的發展,開始用植物纖維來紡線與織布帛,

即有了上衣、下裳之分。那時的男女是不穿內褲的,

只穿下裳,像裙子一樣。

到了周朝,袴者下身稱之脛衣,且材質不是用絲織品,

與後來的袴子不同的是,它僅有兩雙大腿部份之褲管不及膝,

其作用在防寒,而脛衣到了漢朝時加長到了膝蓋以下,稱「蔽膝」。

在漢朝,有「褌」的出現,它是合襠的脛衣,貫兩腳上,系腰中。

而當時的貼身之內衣褲,稱為「褻衣」。

最早的褲子,便是所謂的開襠褲,即雖有褲襠,但襠不縫合,

以方便小便,且還有一好處是,凡男子受刊公堂上要掌屁股時,

只要將之纏向上身,露出臀部即可施刑,若有褲襠,當庭脫褲就沒那麼方便了。

直到漢昭帝上官皇後開始,婦人才穿有襠之褲,稱為「窮褲」。

唐裝之褲子稱「緄襠袴」,襠中有縫,結以帶子,使之不開張,

以便私溺,女子可以防強暴。

但以上之記載的「褲」還無法等同於現今的內褲,不過到了宋朝似乎有跡可尋,

在「老學庵筆記」中有說:「里肚(即肚兜)皂綉,按襦褲不帛,以其為褻衣也。」

可證明宋時婦女,除肚兜外,尚著有內褲了。

內褲進化論

其實由史跡可推斷出,褲子系由裙子演變而來的,

迄今歐洲蘇格蘭的男子仍有穿裙子的習慣,

美洲夏威夷的男女愛穿草裙來跳舞,

均是顯示出裙子的便利性與功能性,

是最符合於早期褲子的發展歷程以及內褲的進化起源。

由此得知,人類穿著的內褲之發生,是由於其功能性與方便之用,

是為應付外在情境而想出的「全罩式」御褲。

難道人類穿著內褲就只為了「適應環境」嗎?

其內褲之型態挑選與其心理傾向是有極大關連的,正如同對服飾的執著與偏愛。

何時出現?

綜觀上述,先秦的「下裳」還算不上為「褲」,穿在內里的褲子是從漢朝開始。

即是距今二千年多。

理論說明

由人類學家和心理學家對服裝演進發展出的許多理論解釋,可尋出一些端倪來相對照呼應,

茲依下列各理論根據對內褲的源起作一解釋:

1.保護理論:

這個理論認為衣服可以保護人類免受自然災害、野獸或超自然力量的侵害。

原本人們穿著衣服並非為了隔絕天候影響,而是為了避免昆蟲的侵犯,

所以人類會穿著一些細條狀的葉片或獸皮,當他們在移動時這些東西也會跟著上下拍動

(像是某種類似蒼蠅拍的東西)。而由於此種保護身體的心態,人類有了穿衣、制衣的動力,

進而有了上衣與下裳的區別,保護了人體最為重要與崇敬的外顯器官--性器官。

2.保暖理論:

此理論正如同認為服裝有保護人體作用的論述一樣,認為在氣候嚴寒地區的原始人類,

為了保持身體的溫度,運用樹皮、獸皮貼服身體以達保暖功效。最初以便利女性如廁與跨坐的

開檔褲即從裙狀的保暖衣物演化而來,尚保留了保暖腹部的功能。

3.裝飾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服裝和其他為了展示、吸引或表達審美觀念所作的各種外觀管理工作一樣,

都可以用來裝飾人類的身體。而人類此種裝飾身體的心理,也反應在現今的蝴蝶型內褲

多變樣式與花樣上,成為讓胴體更加美麗的裝飾。

4.發春期消失的替代理論:

這是以生物進化論推演出的,女性曾一度以陰部變色發脹來炫示其生育力,

但接著她們失去了這種發春期的特徵,發展至後來,如果女人想要模仿發春,

隨時都可用衣飾來達成心願。由此可論證,人類穿著服飾/內褲有著吸引異性性交的意含在內,

的確,在發春母猴下體發脹變色,與阻街女郎穿著粉紅色緊熱褲之間,有一種很詭異的類似。

5.端莊理論(modesty theory):

認為人們開始穿著衣服是為了遮蔽身體隱私的部位,而這理論衍生自基督教聖經認為

最早的人類(亞當與夏娃)是因為羞怯的本能才遮蓋身體的,這是一種道德取決端莊的說法。

我們應認知到,有羞怯感是透過社會化的歷程而學習到的,這一點可以從現今人們為何

持續穿著衣服而觀察出。且直至今日為止,依然有些裸族男女都不覆蓋性器而生活著,

可見端莊的標准也會因為文化或歷程的不同而有認知上的差異。

6.不端莊(immodesty)或性吸引力理論:

心理學家威斯特馬克(Westermarch,1921)體認到人們不只會遮蔽身體,

同時會藉由展示身體來吸引他人注意的事實。故有些學者指出,人們最初穿著衣服的

原因可能是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而非遮掩他們的性器官。甚至不穿其他服飾,

而只在性器官裝飾上一覆蓋物,以更加突顯該性器的存在。

㈨ 買男士內褲要怎麼看尺寸是否合適啊

買內褲法則:1.要清楚自己身體的實際尺寸

2.明白自己平時的穿著喜好

3.內褲款式褲腰的高度是否適合自己

4.仔細查看要購買的款式的尺碼參照表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男士內褲,可以從自身的實際腰圍和臀圍來選擇內褲。一般男士內褲尺碼的規格並沒有統一的標准,不一樣的商家尺碼規格的設置也會不一樣,但是基本的信息還是相同的,例如:身高、臀圍和腰圍等。在選購男士內褲時,我們要清楚了解自己的身高、臀圍和腰圍,即使自己不太清楚選擇時也可以通過客服幫忙推薦。

男士內褲尺碼對照表

拓展資料如何洗滌,更換內衣內褲?

男性應當至少有10條內褲,即1周7天每天各1條,周末晚上額外加2條,還需要1條作為緊急備用。

運動量較大的男性、經常需要在戶外工作的人和出汗量比較多的男性更需要多准備一些備用內褲。

男士內褲要每天用手清洗,不能堆放或者穿幾天,也不能機洗或者放公用器皿里洗,這樣內褲都不能洗干凈,而且會滋生、沾染細菌,也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內褲洗干凈後直接放在太陽下暴曬容易導致內褲變形、干硬,縮短內褲使用壽命,如果不曬太陽,又無法起到殺菌的效果。

內褲如果與外衣混洗,容易將外界的致病菌和污染源傳到內褲上。尤其是襪子,極易帶有黴菌,如果與內褲混洗,便會將黴菌傳染到內褲上。

清洗內褲內人使用的清潔劑不一樣,但無論用哪種都一定要清洗干凈。建議建議每次清洗內褲的時候先用熱水煮15分鍾,能徹底殺菌同時更易清洗干凈。

內褲可以用專門的臉盆或者器皿清洗,洗完後一最好讓清洗完的內褲曬曬太陽,如果真的沒機會建議可以用高溫來處理。

一條臟內褲即使正確清洗晾曬帶有的病菌也不可能完全被殺死。因此使用頻率較高的內褲最好半年一換。如內褲出現變形、材質變干硬、污漬洗不凈的情況,就得及時更換。

㈩ 男士內褲進化史(環球網)

1991 年 9 月 19 日,來自德國的西蒙夫婦二人正在義大利和奧地利之間的阿爾卑斯山奧茲特段奮力攻頂.攀爬至海拔 3200 米以上時,一團棕黃色的不明物體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那是一具五千多年前被冰封的成年男性屍體,被命名為奧茲冰人。

奧茲冰人的發現,對研究五千多年前的時尚史很有意義。這位四十五歲、身手矯健的農人或牧人的鞋子,寬大而輕便,由鹿皮和樹皮包裹著的網狀物製成,並墊入乾草,成功吸引了捷克人的注意。他的緊身褲(准確地說是綁腿)看上去也很時髦。但今天的重點,是他的纏腰帶。

顧名思義, 纏腰帶 是環繞腰部的,另一片布延伸出來,從後面拉到前方,包裹住敏感部位,在前方的腰帶上固定住,並多出來一塊垂掛在前方。 這可能是距今最早的男士內褲實物,也是男性包裹重要部位最早的方式。

這種方式極其流行, 各文化不約而同地發明了這種內褲 。埃及壁畫中常常可見這種纏腰帶,但樣式遠比奧茲冰人的華麗得多。看過《 300 》的觀眾也都知道在溫泉關,那些孔武有力的斯巴達戰士的性感小皮裙是怎樣的。巴比倫和亞述或長或短的袍服「坎迪斯」下,也少不了麻質的遮羞布。土著居民亦是如此,加勒比海地區的土著們腰間垂掛著松軟的布料,新幾內亞西部高地的土著居民機智地選擇了半剖的葫蘆來增加防護性。

華夏也是一樣。古老的遮羞布逐漸演化成蔽膝,成為禮服身前一片斧形的裝飾「 芾 」,常看古裝劇的觀眾大概不會陌生。自從深衣和上衣下裳的服制形成,內褲也就失去了發展的動力,因為它根本沒機會見人,和脛衣、抱腹等物一起遮蔽在外衣下,所以很多時候,它的主人選擇不穿它。

那麼就出現一個問題,稍有不慎,或者角度刁鑽,有些東東就會大剌剌地露出來。《禮記》中有「勞毋袒,暑毋褰裳」的說法,就是說做活時不要袒露身體,夏天也不能把下裳提起來,會走光。孟子想休掉妻子,也是因為妻子休息時箕坐,被他看了個滿眼。

合襠褲 很早就出現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其中一項內容就是騎兵著合襠褲,不然騎射訓練一輪下來,血就流滿馬背了。但著合檔褲成為習慣,則要晚得多,可能是出於衛生上的考慮,私溺的便利(若層疊的衣裳下是一條合檔褲,那方便之後,無法把解開的衣裳一件件系回去),以及傳統習慣的頑強、不可更改。漢朝時, 開襠褲 成為主流,名為絝,跨也,兩股各跨別也。只在霍光干政的一小段時間里,宮中的少女們被勒令穿上合襠褲,為的卻是節制皇帝的慾望。

和開襠褲搭配的內褲,是 褌 ,最親身者也。還有一種是專為內褲外穿的, 犢鼻褌 。山東沂南漢畫像石上出現了著犢鼻褌下地勞作的農人形象。這種外穿的內褲在男性體力勞動者中非常流行,《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寫司馬相如在私奔後,也是著犢鼻褌混在雜役中賣酒洗碗的,讓老泰山卓王孫很沒有面子。

犢鼻褌應用極廣,源遠流長。《水滸傳》中李逵、燕青、張順等等,最脆弱的部分都包裹著一條「水褌兒」,不知道跟潮汕的水布有何區別。而且《水滸傳》中男女內褲都叫褌,窮小子穿水褌兒,大小姐精緻一些,穿羅褌兒。有趣的是,在書中,褌兒和頭巾是一個男人身上最重要的衣物,以此拓展,加上汗衫、系帶、護膝、麻鞋就能出門,褌兒和頭巾就不成話。可惜現在已經沒有人再這么穿了,倒是與之類似的日本兜襠布浸透了滿滿的大和魂。

順便一提, 「內褲」這個詞出現很晚 。明朝李樂的《見聞雜記》中一條,記南大司成劉公的事跡,提到他處理一個貴公子的奢侈腐化事件,他見一公子哥縱馬狂奔,帶回廳上,掀衣一看,「見內褲大紅,盛怒加責」。這個「內褲」究竟是指穿在裳下的褲子,還是說褌終於發展成了本命年必備大褲衩,尚有待考證。

歐洲人的情況與中國類似,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們保留了胯下的古風,上追希臘之魂 。這好歹比亞當的樹葉好用。真正的改變源自 13 世紀,此時出現了寬大的 袋形亞麻質襯褲 ,這是騎士們穿在盔甲下的護具,後來也入侵了女裝界。最初,襯褲的褲襠沒有開襟,這讓男士們非常苦惱,極大增加了他們如廁的麻煩,也考驗著他們膀胱的彈性。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問題才得到解決,在襠前添加了褶皺部分。之後改良成 開襠褲加遮陰袋 的形式,勉強可看出現代男士內褲的端倪。

這種形式還很好玩。英王亨利八世為了凸顯男性本色,在遮陰袋中填充布料,讓它變得鼓鼓囊囊,以引起不必要的聯想。這種幼稚病很快傳染了很多人,以致於出現了專用的皮具等部件,用以修飾可憐的男性自尊。這種風氣直到 16 世紀才宣告落幕。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並沒有加入改良襯褲的行列,她們的注意力在各類襯裙和裙撐上,直到 17 世紀,在這些層疊的布綢之下,她們還習慣透心涼、心飛揚,原因可能如雅內和彼德·菲律普斯在《來自底部的歷史:婦女內衣及婦女體育的興起》一文中分析的那樣,真菌感染、陰虱和陰道炎始終威脅著她們的健康,以當時歐洲糟糕的衛生條件和用水安全,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沙皇彼得大帝於 1717 年訪問巴黎,騎馬走過萬眾歡呼的街道,碰巧看見一位美麗的姑娘在馬前跌倒,春光乍泄。彼得在回憶錄中寫下:「天堂之門在我面前訇然打開。」

男士們的地獄之門倒是不必打開,他們被包裹得非常嚴實。 18 世紀,珍妮紡織機和脫棉機的普及,使 棉質內衣 廣為流行。人們習慣去購買棉質打底褲和一件式連身內衣。後者釘滿扣子,從腳踝包裹至手腕,因其良好的遮蔽性和保暖性,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和西進運動時期的美國都廣受歡迎。直到 20 世紀頭二十年,這依然是男性內衣的主要形式之一。與連身內衣幾乎同時出現的,是最初用於自行車運動的 下體護身 ( Jockstrap ),隨便搜索一下,就知道這是怎樣的蓋里蓋氣。

雖然在 20 世紀初期,來自新澤西的本傑明·J·克拉克就開始生產 緊身拳擊短褲 作為男士內衣,但潮流並未因此興起,克拉克很快破產,盡管他的產品和現代內褲差別無幾。

真正的潮流引領者登場於 1935 年。當年的 1 月 19 日, 庫珀公司的亞瑟·克內布勒( Arthur Kneibler )設計出了第一條男士三角褲( briefs ) ,他徹底拋棄了褲腿,用重疊的 Y 形飛翼來修飾男士們的大腿根部,並實現方便掏槍的功能性。它很快成為時尚,並出現在 40 年代登場的超人身上,從此超人年年過本命年,不是沖太歲就是犯太歲。

但 上流社會的男士們始終堅持穿有褲腿的內褲 ,這意味著「體面」。為了滿足他們,製造商們開始出售帶 有松緊帶的無扣短褲 ,這是真正的拳擊短褲( boxer shorts ),斯克維爾( Scovil Manufacturing )為它們添加了摁扣( Snap fastener ),這成為很多內褲的標配。鄭淵潔筆下的老狼羅克突發奇想要競選美國總統,充分吸取柯林頓的教訓後,他決心給自己去勢,這樣有女生聲稱遭受了性騷擾,他可以當場自證清白,並證明自己是穿四角內褲的上等人。

直到 60 年代,男士內褲還是鬆鬆垮垮,有時必須在裡面添加類似吊襪帶的松緊來固定。但 進入 60 年代後,男士內褲變得越來越緊 ,拳擊短褲、斜檔短褲和下體護身成了男士內褲的三大主流 。加上泳裝的逐漸普及,只穿著內褲總來走去,似乎也不是什麼問題, T 台上甚至出現了只穿下體護身而幾乎裸體的男模特,男性終於被一片小小的三角形布解放,成為女性(男性)的審美對象。

80 年代, 卡爾文·克萊因在他設計的內褲( Boxerbriefs )邊緣印製 logo 。他是第一個這么乾的,沒想到連老牌的 Jockey 都成為模仿者。不知道為什麼布朗克斯區的其他人為打碟和說唱瘋狂時,這個匈牙利移民哪裡來的靈感。或許這就是匈牙利人和牙買加人關注點的不同吧,匈牙利人想讓男士們穿上內褲,牙買加人只想脫掉它。

但無論如何,克萊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些只著 CK 內褲男模的招貼畫,也有了無數擁躉,「一些狂熱愛好者們為了偷招貼畫而打破了紐約幾十個汽車站的遮棚;為了使自己在開車上班時能看到它,克來因在時代廣場為這種內褲做了一塊巨大的廣告牌」。

越來越貼身的剪裁,邊沿的 logo ,顏色豐富的彈性面料,緊致性感的人魚線,美好的 90 年代。當然,還有那不用填充布料就能顯現的隆起。

與振汗男士內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白色裙子黑色上衣好看 瀏覽:733
裁褲子視頻教程 瀏覽:793
漢正街哪裡批發帽子 瀏覽:623
派大星女裝視頻 瀏覽:904
彈力色丁睡衣 瀏覽:209
義馬代發童裝品牌批發市場 瀏覽:44
ochirly官網旗艦店羽絨服 瀏覽:132
秋冬穿旗袍適合搭配什麼樣的鞋 瀏覽:411
襯衫哪裡最重要 瀏覽:787
國內男士牛仔褲品牌排行榜 瀏覽:148
無錫大東方百貨女裝都有什麼牌子 瀏覽:377
北京旗袍女保健 瀏覽:176
巴薩外套球衣 瀏覽:332
襯衫潮牌有哪些牌子 瀏覽:824
威絲曼的女裝怎麼樣 瀏覽:995
萬能腰褲子怎麼改褲腰 瀏覽:217
紙手工旗袍怎麼折 瀏覽:506
義大利斗篷風衣 瀏覽:90
褲子有皇冠圖案是什麼牌 瀏覽:9
品牌棒球領仿皮皮衣品牌及商品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