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男裝百科 > 民國男士校服

民國男士校服

發布時間:2022-10-22 05:56:26

㈠ 民國時男人穿什麼衣服

長袍馬褂,洋裝,中山裝,唐裝。

長袍馬褂的男性造型,其實早在清末就有了,不過民國其實並未因其曾經在前朝廣為流行而禁止,相反的,袍褂一直是民國男性的常禮服。

民國18年所定《服制條例》中的「男子禮服」,由於該條例一直到民國92年才廢除,而後也沒公布新的服制條例,所以在一些需要傳統禮服的地方,仍然會穿著袍褂。

民國元年的大禮服(級別高於常禮服袍褂)所採用的就是洋裝,並且在常禮服中也可採用洋裝,其餘各種行政職務的制服,也是採用洋裝,民國主流力量對於洋務的推崇可見一斑。

一般來說,民國略有身份的人,至少都是長袍打扮,而短裝因為行動便利,一般都是社會下層及勞動人民的裝扮。

袍褂不見得非得是名流才可以穿著,但是相對於短裝自然是正式了許多。

中山裝起源眾說紛紜,但是這種極具軍裝風格的服飾,對於當時處於戰時的中國,為了標榜軍中職務,常有領導人穿著。如蔣中正,印象中的他一生似乎都是軍裝打扮,只有在私下生活里才會穿著袍褂,他的西裝形象反而極為少見。

(1)民國男士校服擴展閱讀:

民國時期的服飾風格:

由於當時社會呈現出動盪不定,混亂無序,在這一時期,大量的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隨之出現。需要了解著一些社會問題,得應用歷史方法,考察當時人民的社會風尚變化。通過生活細節,可以看到大時代背景下的整體社會狀況 。

民國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雙重影響,出現了以廢除傳統服飾為中心內容的服飾改革。男子服出現了從長袍馬褂向中山裝和西裝逐步過渡的趨向,女子服飾變得日益豐富多彩,出現了普及旗袍的趨向。尤其便現在東部沿海港口城市,由於沿海口岸城市較早開放,得風氣之先。

以京師宮眷顯貴為代表而被全國效尤的傳統京派服飾,漸漸失去了領導服飾潮流的優勢,轉而仿效蘇杭、上海。這一現象也表現出了西方文化滲透的方向。全國總體表現在,從東向西男子服飾由大量的中山裝和西裝向大量馬褂長袍的變化。

男子服飾這一變化主要還來源於,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國留學,國內也大辦新式學堂,社會上出現了服裝西洋化得趨勢。各個學堂服飾皆效仿西式。

社會上的西服大致有三類:一類是軍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軍服,第二類是駐外使館文職官員,買辦商人,留學生所穿的西服。在一類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學生服裝。這些學生裝,是大量留學青年帶回國的。

這種服裝形制簡便,給人一種莊重和充滿活力的感覺,因此,傳入中國後,在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中風行一時。

中山裝是中西合璧的產物,它拜託了中國傳統的寬袍大袖,吸收了西裝的貼身、干練的風格,但又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給人以一種朴實莊重之感。各個階層皆可以穿,出一定意義上說明了它的活力。

服裝上的差別不僅僅是因為審美觀的不同,其中還有經濟因素和個人生活習慣因素,穿中山裝和西服的人,沿海多於內地,城鎮多於農村。在一,不論城鎮還是農村,沿海與內地,富有者都是衣帽光鮮,穿著入時,窮人則大都維持溫飽而已,穿著也沒法講究,以衣禦寒。

女子服飾的變革主要表現在:隨著清末革命運動和女子解放運動的興起,一些新型知識分子把服飾變革與女子解放聯系起來,認為傳統服飾是束縛婦女的枷鎖,主張予以改革。民國初年,女子衣著特點:首先是取消了服飾上的等級差別,這一舉措無疑不成為婦女解放運動推向成功的訊號。

其次滿族婦女的服裝遭到摒棄。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服裝改變了傳統的胸、肩、背完全成平直的造型,變得更加稱身合體,並能體現女性的秀體之美。於是旗袍的走向了大街小巷,一時成為時尚的代名詞。

同時還有各式各樣的服裝,可以說是百花爭艷的服飾大潮流,歐洲國家時尚代表的巴黎各種流行服飾在當時應經到上海。上海的交際市場中女裝層出不窮,當時同樣在流行時尚推廣過程中,女裝很安裝有同樣的問題,這也是主要的社會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我們需不需要有國服 (4)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山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裝

㈡ 民國時期男生校服為什麼黑白兩種顏色

因為窮
因為窮

㈢ 民國時候男生的衣服和日本上世紀男生的校服幾乎一致,是誰借鑒了誰

日本借鑒中國

㈣ 中國校服發展史:從先秦到民國,看校服的變遷

一直以來,中國式校服因面料經濟實用,耐磨耐操,辨識度高,

從視覺上縮小了貧富差距,在樣式上消除了男女隔閡。

不少學生深感校服設計師的良苦用心,

把穿上校服後那種接地氣又不入俗流,極具考驗顏值的氣質,

比喻成一種出污泥而不染的食材——

不過幸好,隨著韓流的影響,

時尚 學院風款式的校服也已經逐漸在中國流行起來。

男孩和女孩的制服開始有了很大的改變,

例如女孩一般是打領結搭配襯衫和格子裙,男孩則穿西裝打領帶。

但其實如果要追溯中國校服的 歷史 ,那就要從先秦時期說起。

《詩經》一首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就概括了先秦時期的學院制服的風格。

當時的學院制服強調合身和舒適,對鞋、帽、冠也有相應的要求。

而這種服飾一直沿用到隋、唐、宋,成為學生專用的制服。

1920年代,真正的制服款式的出現

辛亥革命打破了中國五千年來的舊思想,

新文化運動的意識激發了年輕一代對自由和美麗的渴望。

因此,真正的中國第一代校服就此誕生。

當時的女生校服最有特色,採用中西合璧的風格,

中式上衣,西式百褶裙,外加一雙黑色牛津底鞋和白色絲襪,

也被稱為 「中山裝」

到了民國時期,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讓中國女性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曲線。

作為最初是滿族服飾的旗袍,

因能更好地勾勒出女性的身體曲線而受當時女性追崇,

逐漸在校園里流行起來。

而當時男性的校服是中山裝的改良版,

以黑白為主,剪裁精巧,頗具陽剛之氣,塑造謙遜紳士,

這是當時男性的標配。

到了50年代,受列寧主義的影響的,

全中國主要穿藍灰色制服、列寧大衣或棉大衣。

這一時期沒有特定的校服款式。

男生女生一般都穿白襯衣加藍色褲子或裙子,看起來很整潔。

60、70年代,軍裝校服開始興起。

到了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中國學生校服也終於有了突破性的改變。

在那個年代,樸素、干凈、純粹的少先隊隊服,

象徵著那個年代的人們有著最朴實的夢和一個全新的開始。

1990年代,主打舒適和運動風的超大號校服成了全國學校的標配。

然鵝,卻被評為以丑冠絕全球的「麻布袋」...

2002年,深圳教育局正式對校服的顏色、款式進行統一,

黑藍白相間的深圳校服的主要特色。

2015年,深圳的中學校服還被英國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永久收藏。

深圳校服在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A)的展覽介紹里寫著:

自此,深圳校服正式出圈,火到海外。

連著名奢侈品牌prada,

都跟深圳校服撞衫這樣兼顧 時尚 與優惠的校服。

更重要的是,深圳校服還成為海外華裔最愛的搭配單品。

作為一個90後,雖然對那時的校服款式充滿槽點,

但它確實也承載著我記憶里學生時代的歡樂。

時至今日,你還記得曾經穿過的校服是什麼樣的嗎?

㈤ 清末校服和民國校服一樣嗎

不一樣。
清末校服:

㈥ 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民國時期的校服

那個時候的校服真的挺好看的,可以把每個人都襯托的比較正直,而且很有復古風。

㈦ 民國學生裝叫什麼

不是中山裝!
好多人都會犯這種錯誤,把日本和民國的公立中學男生校服當成中山裝
民國時期的男生校服是模仿日本的
這種校服式樣是19世紀中期以後的歐洲軍裝式樣,燕尾服軍裝的後繼者。
日本明治維新後的軍隊開始使用這種軍裝,中學生的校服就是直接用當時的日本海軍服,男生是海軍軍官服,女生是海軍水手服。在昭和時代末期其比例就開始減少了,到了平成時代所佔比例已經是非常小了。
其實仔細看的話完全不一樣,最明顯的就是領子,中山裝是翻領的,海軍校服是立領的;第二是海軍校服是沒有兜的,這種式樣的軍裝後來增加了兜,但校服還是保留的傳統的無兜。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同點,就不一一列舉了,仔細看很容易發現。
民國時期的女生校服沒有仿日本,原因是:中國最開始設計校服時沒有設計女生的,當時很多家庭倡導「女子無才便是德國」的腐朽思想。導致女生校服和男生校服的設計時間不在一起,因此樣式也不一樣,採用的長袖旗袍上半身的上衣和黑色長裙,從外表判斷其實就是把漢族傳統的長袍分成上下兩部分。
也有說法是日本早期的女生校服也是如此,這點我沒根據也不敢否定,畢竟在大陸學習歷史有太多局限性。

PS:就算是中山裝也不是中國首創,歐洲很早就有這種設計了,因此不能把這種翻領制服全歸類為中山裝。比如二戰蘇聯和德國陸軍軍裝,雖然和中山裝設計非常相似,但也不能稱之為中山裝

㈧ 民國大學生都穿什麼樣的校服

說起民國校服,大家第一影響肯定是影視劇裡面的形象,那真實的民國學生穿得校服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及日本,學生穿校服已有近200年的歷史了。中國自上世紀20--30年代部分學校及洋學堂中也開始規定學生必須穿統一的校服(主要是受了西方的影響)

一百年前,校服是社會進步的象徵;一百年後,校服是社會爭論的話題。今天和以後,校服代表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或許是次要的,重要的應該是校服本身的品味。

在1929年,中華民國定都南京之後,是年的4月16日曾公布了《服制條例》,對男女禮服、制服做出規定女性禮服有兩種,一是藍色長袍,齊領,前襟右掩,長至膝與踝的中點;類似於這樣

二是襖與裙,襖為藍色,長僅過腰,袖長剛過肘,裙為黑色,長及足踝。類似於這樣

後來為了方便開始流行是上衣下裙,一雙黑色牛筋底布鞋,還有緊緊貼在雙腿的白色長筒襪,常被稱為「五四裝」。

看那我們來看看一代才女林徽因和她的表姐妹們,她們穿的是北京培華女子中學的校服

再到後來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女性開始注重曲線美,原為滿族服飾的旗袍,因其製作時打得腰褶和胸褶能夠勾勒女性的身材曲線,逐漸受到大學女生的喜愛,在大學校園里流行開來。

1948年,北京清華大學,當時大學生穿著校服參加體育活動,充滿了青春和活力。

而男生的校服基本上沒什麼變化,多為改良版的中山裝,直直的翻領依偎在脖頸四周,利落、剛毅,翻蓋口袋分列兩側,成為民國學生的標配。

再到後來,為了體現艱苦樸素的精神,我們熟悉的經典款式,白襯衣配藍褲的校服開始流行(哈哈,開不開心)

時代在進步,在那個中西文化碰撞最激烈的時代,個人認為民國時期的校服真正反應了學生時代該穿的服裝,朴實,大氣,端莊得體,不知道大家是什麼想法?

㈨ 請問各位,民國時期的校服叫什麼,我只知道男的叫中山裝,問題是夏天穿不熱嗎

不是中山裝!
好多人都會犯這種錯誤,把日本和民國的公立中學男生校服當成中山裝民國時期的男生校服是模仿日本的這種校服式樣是19世紀中期以後的歐洲軍裝式樣,燕尾服軍裝的後繼者。日本明治維新後的軍隊開始使用這種軍裝,中學生的校服就是直接用當時的日本海軍服,男生是海軍軍官服,女生是海軍水手服。在昭和時代末期其比例就開始減少了,到了平成時代所佔比例已經是非常小了。
其實仔細看的話完全不一樣,最明顯的就是領子,中山裝是翻領的,海軍校服是立領的;第二是海軍校服是沒有兜的,這種式樣的軍裝後來增加了兜,但校服還是保留的傳統的無兜。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同點,就不一一列舉了,仔細看很容易發現。
民國時期的女生校服沒有仿日本,原因是:中國最開始設計校服時沒有設計女生的,當時很多家庭倡導「女子無才便是德國」的腐朽思想。導致女生校服和男生校服的設計時間不在一起,因此樣式也不一樣,採用的長袖旗袍上半身的上衣和黑色長裙,從外表判斷其實就是把漢族傳統的長袍分成上下兩部分。
也有說法是日本早期的女生校服也是如此,這點我沒根據也不敢否定,畢竟在大陸學習歷史有太多局限性。
PS:就算是中山裝也不是中國首創,歐洲很早就有這種設計了,因此不能把這種翻領制服全歸類為中山裝。比如二戰蘇聯和德國陸軍軍裝,雖然和中山裝設計非常相似,但也不能稱之為中山裝
你要寫小說題材來介紹的話,估計有難度

㈩ 為什麼民國時期的校服會比現在的還要好看

因為民國的校服比現在的校服看著更加好看,款式也比較符合大眾的審美,所以大部分大學生在畢業的時候都很喜歡穿上民國的校服來進行畢業留念。現在的校服一般都是以藍白色為主,款式是屬於比較寬松的類型,學生穿在身上雖然很舒服,但是看著毫無美感,如果有女生剪了短發,穿上校服從遠處看,壓根都分不清到底是男生還是女生,我之前上學的時候就是短發,有一次上廁所,同學從後面看我,她以為男生進到女廁里了,把她嚇了一跳。

每一個時代的校服都有每一個時代意義,雖說民國的校服看上去確實是比較善心悅目一點,但是放在現在的學校裡面,確實是極其不合適的,畢竟學校把校服做成這樣,就是害怕有一些學生進行服裝方面的攀比,所以才會做的寬大,並且校服的下半身褲子居多。

與民國男士校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褲子號碼尺寸對照表 瀏覽:22
上海絲巾廠家批發 瀏覽:318
歸還世界給你帶帽子 瀏覽:471
褲子不管怎麼洗都掉 瀏覽:387
大家評論一下我穿這件旗袍好看嗎 瀏覽:994
白色褲子弄到圓珠筆怎麼洗掉 瀏覽:506
圈織單元衣視頻教學 瀏覽:77
襯衫改寵物衣服教程 瀏覽:583
女裝怎麼就可以少量下單 瀏覽:324
中老年旗袍服裝價格 瀏覽:484
鹿晗紅色襯衫外套是什麼牌子 瀏覽:307
褲子上的花粉如何去除 瀏覽:652
現代聖達菲皮帶漲緊輪怎麼拆 瀏覽:918
品牌女士風衣排行榜 瀏覽:142
短發穿旗袍帶什麼耳墜 瀏覽:672
什麼水果象穿了裙子 瀏覽:465
小孩穿什麼裙子舒服 瀏覽:127
品牌亮絲短袖t恤廠家 瀏覽:342
去哪兒有處穿女裝扡鞋買 瀏覽:169
孩子褲子膝蓋破了怎麼修補 瀏覽: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