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上最早的一種生物是什麼
世界上最早的一種生物是藍藻。
藍藻在地球上大約出現距今35~33億年前,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對地球表面從無氧的大氣環境變為有氧環境起了巨大的作用。有不少藍藻(如魚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氣中的氮(原因:含有固氮酶,可直接進行生物固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產。
藍藻是一類進化歷史悠久、革蘭氏染色陰性、無鞭毛、含葉綠素a,但不含葉綠體(區別於真核生物的藻類)、能進行產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單細胞原核生物。與光合細菌區別是:光合細菌(紅螺菌)進行較原始的光合磷酸化作用,反應過程不放氧,為厭氧生物,而藍細菌能進行光合作用並且放氧。
(1)襯衫圖片教學擴展閱讀:
藍藻的細胞壁和細菌的細胞壁的化學組成類似,主要成分為肽聚糖(糖和多肽形成的一類化合物);貯藏的光合產物主要為藍藻澱粉和藍藻顆粒體等。細胞壁分內外兩層,內層是纖維素的,少數人認為是果膠質和半纖維素的。
外層是膠質衣鞘以果膠質為主,或有少量纖維素。細胞質部分有很多同心環樣的膜片層結果,稱為類囊體,光合色素與電子傳遞鏈均位於此。
藍藻中央在光鏡下較周圍原生質層明亮,為遺傳物質DNA所在部位,相當於細菌的核區,稱為中心質或中央體。「中心質」常不位於中央,與周圍胞質無明確界限。藍藻DNA幾乎裸露,復制可連續進行。DNA平均含量比高等動物細胞還多。
② 襯衫下擺怎麼打結才好看,誰知道,告訴下,最好發圖教下我…急
是細帶子就打個蝴蝶結可以吧!如果是前面衣服下擺就隨便打個看起來要自然點就可以了,有時候過於太在意美觀反而會感覺不流暢!
③ 兒童節穿搭,女明星們出招教你阿姨變少女,應該怎麼搭配衣服呢
看來郭六一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的一種享受了。這種童趣的儀式也是很多人的最愛。雖然兒童節已經過去,但我們依然可以保持童心,將糖果色披在身上,做一個甜美可愛的大孩子。對於這樣的粉色少女裝來說,絕對是少不了的。歐陽娜娜這身衣服的顏色可以說是啞光透亮。上身一件淺粉色T恤,下身搭配一條白色褲子,點睛之筆是上衣的外套,一件薄薄的防曬衣,還有一件防曬衫。
除了糖果紫,這款糖果綠也是六一兒童節必備的穿搭。章若楠的初戀臉本身就是小蘿莉,干凈又甜美,上身是一件糖綠色寬松毛衣,下身是一條同色寬松運動短褲。這身搭配也是休閑又舒服,不管是居家還是旅行,都超級合適,怎麼擺pose都甜美無辜。
④ 黑色褲子配什麼顏色上衣街拍達人教你玩轉美式風尚
黑色褲子作為人手必備的百搭利器,配什麼顏色上衣才好看呢?搭配牛仔上衣、條紋上衣、還是印花上衣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黑色褲子搭配上衣圖片吧,街拍達人教你玩轉美式風尚,變身時尚icon⑤ 女性面試著裝圖片有哪些
面試著裝非常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你的去與留。所以大多數的女性都會關注面試著裝方面的問題。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女性面試著裝圖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公關或時尚工作面試著裝搭配技巧
面試時尚或者公關工作時,你就要在著裝搭配上多地花點心思,所以盡可能選擇那些尖端、時尚、潮流的服飾,來表示你對當前流行面料、顏色等的了解,盡量選擇一些品牌服飾。
推薦搭配:品牌服飾展現時尚品味,各種時尚配件更是搭配亮點!
2、醫療工作面試著裝搭配技巧
非常有趣的事情就是當去面試護理工作時,重點不是你自己,而是在別人身上。你的衣服應該讓別人感到舒服,制服只會讓人感覺約束,所以盡量簡單著裝。
推薦搭配:一個簡單樸素的襯衫,顏色柔和整潔地搭配一條褲子,一個單肩包一雙黑色低跟皮鞋,舒適搭配。
3、教學工作面試著裝搭配技巧
教學崗位面試時,你的智慧比穿著更至關重要,所以時尚指數要求不是很嚴格。作為一名教師,你成功的關鍵是表達一種指揮力,你的手勢和面部表情跟穿著同樣重要。
推薦搭配:黑白碎花套裙,裙長及膝,搭配一個棕色單肩包,一雙高跟鞋。另外一對小顯氣質的藍色耳釘。
4、財務工作面試著裝搭配技巧
在金融領域,你所負責的事情,是掌握許多人認為最寶貴的東西-錢,這意味著你的衣服必須盡量保持專業和低調,柔和的中性色調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推薦搭配:紫色小背心外搭一套深藍或者黑色西裝制服,黑色單肩包,橄欖綠高跟鞋,一個代表時間觀念的手錶,記得搭配一款簡單的發型,盤發為首選。
注意事項
有些人認為,不論應聘什麼崗位,只要是參加面試就一定要穿正裝。其實什麼事都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的企業、行業有不同的文化,如果是參加日資公司面試,男生穿西裝,女生穿套裝是一種約定俗成,但如果是歐美企業,相對於應聘者的著裝來說要求相對而言就寬松一些。還有就是,著裝必須與自己相符,如果著裝與自己格格不入,必定會影響自己面試的發揮和面試官對你的印象。
⑥ 會穿衣服的肩寬女生教教我 肩寬如何穿衣 圖
V領無墊肩西裝:小西裝作為時尚單品,能夠將女孩柔弱的一面變得堅韌,同時,能夠將度拿捏得恰到好處來呈現剛柔並濟的美。寬肩的姑娘可以把無墊肩的西裝撐起,搭配門襟V領設計,令肩膀寬度向中間收攏。且一般的小西裝都有收腰的設計,腰線內凹的剪裁拱手將迷人的曲線呈上。門襟處運用翻駁領,肩膀如衣架般將小西裝撐起,精神抖擻且干練的模樣與活潑的翠綠相映成趣。
V字領:小西裝是將寬肩的優勢藉以發揮,那麼常見的V領便是弱化寬肩的存在。大V領敞開至鎖骨以下,大面積露出來的頸部線條縱向將視覺延伸,從而弱化肩膀橫向過寬的問題。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V領針織外套,無論內搭襯衣還是小背心,只要重點把握V字的存在,就可以將肩寬的問題悄悄轉移、弱化。也因為V領的存在,哪怕無法遮掩肩膀的短發也同樣精彩。
U形領or一字領:縱向肌膚的展露能夠自然而然將肩線內移。純色襯衫的衣袖採用鏤空蕾絲拼接,些微露肩的透膚效果讓人忘記了肩寬的問題,目光不斷游離在鏤空花紋之上。一字領同樣能夠起到收窄肩膀的作用,不過這僅限於大一字領,小一字領還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領口盡量向肩膀兩側延伸,而非中間短短的一段,若覺不夠安全,再搭上下垂成V字的吊墜來裝飾,自信定然滿滿。
連帽:連帽設計的單品富有活力,且大大的連帽耷拉在肩頭,能夠一定程度將視覺收攏,感受不到寬肩膀的存在。縱然比一般的穿著多了幾分動感,但隨之而來的瘦弱外表遠比魁梧印象要來得強。連帽的連衣裙或許比上衣、套裝要來得更有意思。略微寬松的尺寸仍然能夠隱約感受到她曲線的存在,V領與連衣帽的結合將窄肩奮戰到最後一課,讓寬肩姑娘也能小鳥依人一把。
⑦ 襯衫 啥是直領 啥是翻領 給個圖吧
直領和翻領都是要把領子翻過來的,不過直領是加硬的。翻領可能只是普通的布料。下面這個就是直領,所以直領一般比較正式,翻領多為休閑。
⑧ 誰能告訴我剪裁衣服的基本方法呀最好能用圖畫出來。謝謝了!
各種服裝裁剪當中 具體的量衣方法,大家可以仔細記憶一下,以方便以裁剪衣服知識中用到
1.總體高:代表服裝「號」,由頭部頂點垂直量至腳根。
2.衣長:由前身左側脖根處,通過胸部最高點,量對需長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胸圍:代表上衣類服裝「型」,在襯衫外,沿腋下,通過胸部最豐滿處,平衡圍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4.肩寬:由後背左肩骨外端頂點量至右肩骨外端頂點(軟尺在後背中央貼緊後脖根略成弧形)。款式需要誇張時,肩可適當放寬。燈籠袖款可適當改窄。
5.袖長:由左肩骨外端頂點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減長度。
6.袖口:圍量手腕一周,再按需要加放尺。寸還可根據款式的不同用胸圍比例法計算。
7.領大:沿喉骨下圍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8.腰節:一般體型可按總體高算出。遇到特殊體型時,就需要量取前後的腰節尺寸(在腰部最細處,圍一條皮尺成水平),分別量取前後腰節的尺寸。
9.褲長:由腰部左側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腳跟減3厘米。
10.腰圍:代表褲子類服裝「型」。在單褲外沿腰間最細處圍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11.臀圍:沿臀部最豐滿處平衡圍量一周,按需要加放鬆度。
12.上襠:由腰部右側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量至大腿根。
服裝裁剪教程
一、 立體裁剪的概念
立體裁剪是區別與服裝平面制圖的一種裁剪方法,是完成服裝款式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服裝立體裁剪在法國稱之為「抄近裁剪(cauge)」,在美國和英國稱之為「覆蓋裁剪(dyapiag)」,在日本則稱之為「立體裁斷」。它是一種直接將布料覆蓋在人台或人體上,通過分割、折疊、抽縮、拉展等技術手法製成預先構思好的服裝造型,再從人台或人體上取下布樣在平台上進行修正,並轉換成服裝紙樣再製成服裝的技術手段。
二、 立體裁剪的淵源
立體裁剪這一造型手段是隨著服裝文明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西方服裝史對服裝造型的分類為:非成型、半成型和成型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代表了西方服裝史的發展過程,而立體裁剪產生於服裝發展的第三個時期,也就是歷史上的哥特時期,在這一時期,隨著西方人文主義哲學和審美觀的確立,在北方日耳曼窄衣文化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強調女性人體曲線的立體造型,這種造型從此成為西方女裝的主體造型,因此,歐洲歷史上的哥特時期,也是歐洲服裝史上窄衣文化形成的重要時期。隨後,在服裝的定製過程中逐漸得到發展,因為定製服裝要求合體度高,所以以實際人體為基礎進行立體裁剪是必然的,這種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的高級時裝製作。隨著成衣業的發展,人們開始採用一種標准尺寸的人體模型來代替人體完成摸某個服裝號型的立體裁剪。
三、 立體裁剪的應用范圍
立體裁剪技術廣泛地運用服裝生產、櫥窗展示和服裝教學中。
1 用於服裝生產的立體裁剪
服裝生產分為兩種不同的形式即產量化的成衣生產和單件的度身定製形式,因此,立體裁剪在服裝生產中也常常也因生產性質的不同而採用的技術方式一種為立體裁剪與平面裁剪相結合,利用平面結構制圖獲得基本板型,再利用立體裁剪進行試樣、修正;另一種為直接在標准人台上獲得款式造型和紙樣。立體裁剪在服裝生產中要求技術操作的嚴謹性。
2 用於服裝展示的立體裁剪
立體裁剪因其在造型手段上的可操作性,除用於生產同時也較多地運用於服裝展示設計,如櫥窗展示、面料陳列設計、大型的展銷會的會場布置,其誇張、個性化的造型在燈光、道具和配飾的襯托下,將款式與面料的尖端流行感性地呈現在觀者眼前,體現了商業與藝術的結合。
3 用於服裝教學的立體裁剪
在服裝教學中,除了上述兩方面的學習與運用外,應更加註重造型能力和材料的運用能力的潛能的開發,通過設計、材料、裁剪和製作等環節的研究,逐步掌握立體裁剪的思維方式和手工操作的各種技能,從而熟練地將創作構想完美地表達出來。在教學實踐中應鼓勵學生拓展思維,大膽實踐,從造型到材料的選擇都應具有一定的獨創性,同時建立造型、材料和縫制間的相互聯系,並對其進行相關評價。
四、立體裁剪與平面裁剪的比較
1 平面結構的優勢
(1)平面結構是實踐經驗總結後的升華,因此,具有很強的理論性。
(2)平面結構尺寸較為固定,比例分配相對合理,具有教強的操作穩定性和廣泛的可操作性。
(3)由於平面結構的可操作性,對於一些定型產品而言是提高生產效率的一個有效方式,如西裝、笳克、襯衫以及職業裝等。
(4)平面結構在松量的控制上,能夠有據可依,例如,1/4B+5,5即為松量,便於初學者掌握與運用。
第一章 衣身的立體裁剪
一、 原型的立體裁剪
(一)原型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簡單的紙樣,是一切款式的基礎。立體裁剪原型是衣身立體裁剪的基礎。操作步驟如下:
1、將確定好前中心線、胸圍線和基準線布料覆於人台上與人台上的同名線條符合,在前中心和B.P點處用大頭針固定在人台上。
2、將胸圍線以下多餘的量推到B.P點下面,形成腰省量並用大頭針固定腰省,同時確定側縫線的位置並固定。
3、將胸圍線以上的餘量推向肩部,在領口處需打剪口,以消除領口處的牽扯力,根據領圍、肩部、袖窿的基礎線在布料上作出點影線。
4、後片的操作方法與前片相同。
(二)原型寬放量的設計:主要有兩種方法:
1、推移法:在操作之前在胸寬處推出一定的松量,並用大頭針臨時固定。
2、放置法:在立體裁剪完成之後,直接在側縫處加放鬆量。
3、衣身的修正:由於立體裁剪的技術難度角度較大,裁剪部位較難保證精確,因此,對於左右對稱服裝常常只作出右衣身,而左衣身則根據右衣身進行裁剪,因此衣身的修正是必不可少的;
(1)將布樣從人台上取下,置於平台上,用熨斗熨平;
(2)用打樣尺重新描順領窩、袖窿弧線以及側縫、肩縫等;
(3)檢查相關部位是否合理,在依據右衣身剪裁左衣身; (4)將左右衣身用手針連接起來並重新固定在人台上,各相關部位如口袋、紐扣均按實樣裁剪並置於相應的部位,以檢查服裝的整體造型是否完善。
二、立體裁剪中省的運用
在原型的立體裁剪中我們可以看到衣身的造型呈現出兩中基本狀態:寬松式與合體式。寬松式表現為面料與人體是一種離體狀態,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而合體式則是面料與人體的符合,呈現出貼體狀態,這種貼體狀態的產生關鍵就在於省的運用。
1、省的概念與意義
省是服裝製作中對餘量部分的一種處理形式,省的產生源自於將二維的布料置於三維的人體上,由於人體的凹凸起伏、圍度的落差比、寬松度的大小以及適體程度的到低,決定了面料在人體的許多部位呈現出鬆散狀態,將這些鬆散量以一種集約式的形式處理便形成了省的概念,省的產生使服裝造型由傳統的平面造型走向了真正意義上的立體造型。
2、 省的轉移及其運用
省的轉移是省道技術運用的拓展,使適體裝的設計走向多樣化,立體裁剪中省道轉移的原理實際上遵循的就是凸點射線的原理,即以凸點為中心進行的省道移位,例如圍繞胸高點的設計可以引發出無數條省道,除了最基本的胸腰省以外,肩省、袖窿省、領口省、前中心省、腋下省等,都是圍繞著突點部位即胸高點對餘缺處部位進行的處理形式——省的表現形式,此外,肩胛省、臀腰省、肘省等,都可以遵循上述原理結合設計進行省道轉移。
3、幾種省形的立體裁剪操作
(1)腰省——這是省形中最基本的一種形式,將全部餘量轉至胸點下方。
(2)肩省+前中心省——這是將全部餘量分成兩部分分別轉移推移到設計的位置,這與平面結構中所講的省的分解與轉移是同一概念。
(3)人字省——省形表現為人字形,故由此冠名。人字省不同於以上省形的對稱特點,它表現為不對稱,同時還表現為子母省的特點,這類的省還包括Y形、T形等。
4、立體裁剪中省與分割
分割是繼省的之後的又一種裁剪技巧,當兩個省都指向胸高點時,我們可以將這兩省連接起來,形成一條分割線,這就是平面結構中所講的連省成縫的結構形式,分割的技巧使用使合體服裝在結構設計上又增加了一種表現手段,同時也使服裝設計語言更加豐富。
(1)縱向分割——將肩省與胸腰省結合起來形成一條縱向分割線,如經典的公主線。除此之外,領口省與腰省、袖窿省與腰省等都是縱向分割。
(2)橫向分割——主要體現為一種水平或近似水平的分割線,如將袖窿省與前中心省連接形成橫向分割,將肩胛省轉移至袖窿處,連接兩省形成後片的水平分割。
(3) 斜向分割——界於水平與垂直之間的分割形式,且是一種不對稱的分割,如將右衣身的肩省與左衣身的側縫省連接,形成貫穿衣身的斜向分割線。
(4)直線分割與曲線分割——在服裝結分割設計中其成型後的線形主要表現為直線分割與曲線分割兩種基本形式,其餘皆是在此基礎上的變體。直線分割是分割的基本表現形式,而曲線分割是對分割設計的豐富,但應注意的是曲度越大,工藝難度也就越大。
(5)操作要求——無論是哪種方法哪種形式,它們的操作方法是一致的。首先,在人台上確定分割部位,並用表示線標識出來,然後按照立體裁剪原型的操作方法與步驟分片完成。
三、立體裁剪中的抽褶藝術
抽褶是服裝設計中運用較多的設計語言,它使服裝顯得更有內涵、更生動活潑,尤其是在少女裝的設計中,抽褶是主要運用的一種表現形式。褶分為規律褶和自由褶兩種基本形式。
1、規律褶——主要體現為褶與褶之間表現為一種規律性,如褶的大小、間隔、長短是相同或相似的。規律褶表現的是一種成熟與端莊,活潑之中不失穩重的風格。
2、自由褶——與規律褶相反,自由褶表現了一種隨意性,在褶的大小、間隔等方面都表現出了一種隨意的感覺,體現了活潑大方、怡然自得、無拘無束的服裝風格。
3、操作要求——由於立體裁剪不同與平面裁剪能夠很精確地計算出用料的多少,所以在布料的裁剪上首先應留有充分的餘量,再根據需要來設定褶量的大小,並用筆做上記號。
第二章 袖的立體裁剪
一、 手臂結構與袖的構成原理
手臂與身體部分僅由關節聯系在一起,因此其活動范圍較大,從功能設計的角度出發,袖子結構一般都與衣身分開。通過對人體的觀察,可以清晰地看到手臂向前彎曲的狀態,因此不難理解合體袖向前彎曲的結構,以及前袖窿挖度大於後袖窿。在袖子的立體裁剪中較多採用平面與立體相結合的方法。
二、 一片袖的立體裁剪
1 無省一片袖的立體裁剪
(1)先完成衣身的立體裁剪,量出袖窿弧線長,定出袖長和袖寬,取適量的布料一塊,標出袖中線、袖山頂點和袖長後,在14厘米的袖山高處畫出水平輔助線,根據袖窿弧線的長度來確定袖山線。按平面裁剪的方法畫出袖山弧線,並連接袖底線。
(2)將袖片與衣身復合,注意褶皺的均勻。
(3)標出記號後,從人台上取下袖片,重新修正袖山弧線。
2 泡泡袖的立體裁剪
泡泡袖有稱公主袖,泡泡袖的肩寬應窄於一般的服裝,其目的在於體現袖型的飽滿和堅挺。操作步驟如下:
(1)取無省一片袖的板型對折,覆蓋在布料上在袖中線處放足褶量,剪出泡袖基礎袖樣。
(2)將基礎袖樣覆蓋在肩臂處,使袖中線與肩線對齊,並逐一作出褶形,注意褶量的均勻,檢查造型是否符合要求,確認後,用筆做上記號。
(3)從人台上取下袖片,展平並重新修正輪廓線。
3 喇叭袖的立體裁剪
喇叭袖的立體裁剪方法與泡泡袖相同,只不過放量在袖口處。
三、 兩片袖的立體裁剪
兩片袖結構是由大小兩塊袖片組成,是一種合體式的袖結構。兩片袖的立體裁剪一般是以手臂為基礎,先完成大小袖片的基本形,再用平面裁剪的方法標出袖山弧線,最後在人台上確定二片袖的造型。操作步驟為:
(1)分別兩塊布樣在手臂上量出長度與寬度分別加放一定的松量並標出中心線。
(2)將手臂前中心線朝上,平放在檯面上,從布邊至袖山頂3厘米處作一記號,覆蓋在手臂上,同時將布樣在中心線處放鬆度3厘米左右,順手臂向下逐一固定,餘量向兩側推移至袖縫處,並作出記號。
(3)小袖片操作步驟與大袖片相同。
(4)基本型完成後分別取下,置於平台上,依據平面裁剪的方法畫出袖山弧線,並留有一定的餘量,剪去多餘的布料。
(5)用手針將大小袖片縫合並與衣身復合,重新修正,最後確定袖片板型。
四、 連身袖的立體裁剪
連身袖的立體裁剪方法同上述方法基本一致,不同的在於由於衣身與袖子是連在一起的,故而,在製作時需考慮手臂的活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