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褲子時先將褲子的兩條腿的縫對齊,然後將其它部位相應弄平就可以了。
現在一般只有西褲才要對褲線疊,但是也有例外的,至於別的現在就不用對褲線了。
一般統一的做法是按穿的時候鋪平,兩個褲腿對折,然後再順著對折就好拉。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側面的褲門一定要疊到裡面,然後再對折。
步驟口訣:1、褲子攤攤平。2、兩個褲腿碰一碰 3、最後彎彎腰。這樣褲子就疊好啦。
『貳』 幼兒園中班折紙衣服的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慣用四角向中心折紙的技能。 2、引導幼兒繼續學習按圖示折紙的方法。 3、 培養幼兒仔細、耐心的習慣。 活動准備: 正方形彩紙、圖示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小朋友,在服裝店裡你看到哪些東西呢?今天我們就來折許多新衣服,折好後擺一個衣服攤好嗎?」 2 、引導幼兒學習按圖示折紙「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種新的折紙本領,就是從四角向中心折,請小朋友看圖示」 圖 (1)將正方形紙兩次對邊折圖 (2)然後打開找到中心媽媽(中心點)圖 (3)四個角是四個孩子,他們都要找到中心媽媽和她親一下。這就是四角向折,在這個基礎上再按圖4~圖7折3、 請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要看著圖示一步一步地折,一步也不能丟掉」 圖 (4)翻過來在折一次四角向中心折圖 (5)再翻過來在折一次四角向中心折圖 (6)翻過來將四個正方形打開成長方形圖 (7)最後對折成衣服。在折衣服的基礎上學折褲子:「衣服有了,沒有褲子怎麼辦呢?」 「看,衣服還會變魔術呢!一變變成了一條褲子。」請幼兒說說是怎樣變褲子的。 4、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對齊抹平,四角向中心折共折三次。 5、展評幼兒的作品,把衣褲穿在繩上,可以做集場的角色游戲。
『叄』 用錢疊紙褲子怎麼疊
將錢幣對折。
打開後將一頭大約是錢幣四分之一處折下在把兩邊對折著中間折好。
在將一頭折出兩個小三角形。
在另一頭的反面折出一個小長方形。
在翻轉過來,在這一頭也折出兩個小三角形。
然後對折,如圖所示一頭稍長。
翻轉過來整理好領子,一件錢幣做的衣服就做好了。
1.向心折。
2.四個角向後折。
3.再向心折。
4.翻過來。
5.上下兩角向外推開,左右兩角向外拉開並向下折。
6.向上對邊折。
7.完成。
『肆』 折紙衣服褲子怎麼折
准備材料/工具:同等大小正方形紙兩張
1、將正方形紙張對折後再對折,壓出摺痕。
『伍』 折紙衣服褲子怎麼折
這個是比較簡單的。http://jingyan..com/article/aa6a2c142019400d4d19c454.html
稍復雜一點的折紙學院有相關書籍下載,http://www.zhexueyu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282&highlight=%B7%FE%D7%B0
其實這些只有網路就可以找到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陸』 如何在幼兒園大班開展有效的折紙活動
一、創設環境,激發幼兒興趣
1.創設幼兒感興趣的環境。在展示牆上,貼上栩栩如生的剪紙作品讓幼兒欣賞,感受濃郁的民族氣息與氛圍,這些作品深深吸引了孩子們。孩子們圍在四周贊嘆時我趁機引導幼兒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並把自己剪的作品向幼兒展示,讓幼兒拿在手中觀察。通過對實物的接觸,更加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對剪紙的興趣更濃了。
為了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開設了剪紙區角游戲,在剪紙區里投放有關剪紙的圖書,讓幼兒隨時翻閱。並投放了一些彩紙、剪刀,讓幼兒試著玩一玩、剪一剪,這樣孩子們對剪紙的興趣更加高漲了。
2.注重為幼兒創設帶有藝術意味的剪紙環境。為培養幼兒對剪紙活動的興趣,我們十分重視幼兒的參與,將幼兒和教師的剪紙作品布置裝飾活動室,鼓勵幼兒用各種形象組合粘貼成剪紙畫,貼在活動室內,讓幼兒充分欣賞剪紙的形式、造型,感知剪紙作品的語言。我們充分利用身邊的材料,努力創設一個符合農村特點、有童趣、有剪紙特徵的環境,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剪紙活動的願望。
二、從觀察入手,學習剪紙
1.以觀察為基礎,讓幼兒自由表現。如在進行剪紙活動《蘋果》時,我們先找來實物蘋果,讓幼兒仔細觀察。先觀察蘋果的外輪廓,再觀察蘋果的細節部分,幼兒通過觀察,了解掌握了蘋果的外形特徵,因此,在實際操作時能很快地剪出來。
2.生活中養成隨機觀察的習慣,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除了在活動中要學會觀察,還應更多地在生活中學會隨機觀察。如外出活動時,觀察花草、樹木、行人、小鳥、動物、小朋友游戲場面等等,為幼兒進行剪紙積累素材。
3.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事物。如在剪紙活動《兔子》時,幼兒對兔子不是很熟悉,我們就找來各種有關兔子的圖片,讓幼兒欣賞、觀察,以了解兔子的主要特徵。
三、剪紙教學的步驟
怎樣教幼兒剪紙?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目的、有系統、循序漸進地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使幼兒逐漸提高剪紙技能和審美觀。
1.幼兒開始學習剪紙,比較適合目測剪。目測剪即憑借想像直接把紙剪出一定形狀。目測剪沒什麼要求,幼兒可隨意剪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其目的是培養幼兒剪紙的興趣及練習使用剪刀。
2.當幼兒對剪紙產生了興趣,學會熟練使用剪刀後,便教幼兒學習沿線剪。即按照紙上畫好的圖形輪廓剪,沿線剪主要練技能,要求手眼協調,剪刀沿著物體輪廓剪,對幼兒有一定的難度。
3.最後學習折疊剪。就是將紙折疊一次或幾次後,剪出相連的紋樣。在學習折疊剪時,應注意折疊的層次不能太多,紙張不能太厚,否則幼兒的手腕力量不夠,剪不開;其次,注意圖案的連接點不能剪斷。
四、剪紙教學的方法
1.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把各種圖形與生活中的具體事物結合起來,使幼兒感到有趣並易於理解接受。如:練習目測剪直線,便可設計為「學做小廚師」,要求幼兒把方形紙剪成細長的面條,比比哪位小廚師的面條做得好;沿線剪圓形,便可設計為「削蘋果」,比比誰的蘋果皮削得長等。
2.剪紙與繪畫、粘貼相接合,豐富作品。由於技能的限制,幼兒的剪紙作品不能准確地表現物體。如:剪貓頭鷹的細小部分——貓頭鷹的眼睛、身上的羽毛,幼兒很難剪出,可指導幼兒用筆畫出。
3.幼兒剪出一個圖形時,教師鼓勵幼兒隨心所欲地在形象上添剪點什麼。大班幼兒剪的圖形比較逼真、形象,再在這些圖形上添上幾剪刀,顯得更加惟妙惟肖。如:在剪出的花上再剪出眼睛,花就有了神情;太陽剪出嘴巴,就會表達感情。這種方法有利於發展幼兒的形象思維能力。
4.剪紙作品可用來進行游戲或美化環境。如:剪的面條、服裝,可以玩開點心店、商店的游戲;剪的拉花、窗花可以做節日裝飾;剪的雪花可以布置成主題牆飾——美麗的冬天。幼兒看到自己的作品豐富了游戲、美化了環境,更能激發對剪紙的興趣,也激發了幼兒對美的事物和美的環境產生美的情感體驗,培養對美的感受力。
五、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幼兒大多天性喜歡玩弄剪刀喜歡剪紙,在剪紙活動中,他們通過眼、手、腦的協調動作,可獲得極大的興趣與滿足。眼、手、腦得到鍛煉的同時,又對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豐富幼兒的思維想像力和激發幼兒的創造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兒在剪貼、折剪活動中經常接觸各種顏色的彩紙、剪刀,通過對這些材料的性能、功用的了解、熟悉,不但擴大了幼兒的知識面,而且在剪紙活動中給了幼兒一個發展思維想像力、進行創造性活動的機會。這樣使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在創造性、發散性思維方面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實踐證明,剪紙活動對幼兒的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在幼兒園開展剪紙活動是很有必要的。
『柒』 如何用紙折褲子
這個小的時候好像學過,就是拿一張方形紙,對折再對折,然後打開,有個十字形的印,按印折出一個小四方形,再翻過背面重復上面的動作,又變成更小的正方形,反過來打開任意兩個相對的角,再把這兩個角抻開,不要太用力,最後向下折一下就好了,要是看不懂的話建議你去買本折紙書,不是很貴@。@
『捌』 如何折紙褲子
折紙褲子,主要步驟有:
1.准備一張正方形紙,沿虛線對折:
2.再把四個角向後折:
3.再重復一次,再把四個角向後折:
4.將折好的翻過來:
5.上下兩角向外推開,左右兩角往外拉,並且將其向下折:(注意:有點復雜喲)
6.沿虛線向上對折:
7.對折後,就完成了。
『玖』 幼兒園美術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設計意圖:
「三八節」臨近,為了在活動室環境中營造節日的氣氛,讓孩子們感恩媽媽平日對自己的關愛,特在本周美工區中創設這一活動內容。結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節日特點,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使孩子們體驗動手操作帶來的愉悅。
活動內容:
《給媽媽的祝福》
活動目標:
能用剪貼,繪制的方法大膽製作心願卡。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體驗想像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探索過程:
周二活動投放材料: (8人)彩筆、彩紙、彩繩、剪刀、膠棒等
活動前,以談話的形式向孩子們介紹本次活動;「三八婦女節是媽媽的節日,平時媽媽照顧我們已經很辛苦了,小朋友想一想,這一天我們做什麼禮物送給媽媽呢?」鼓勵孩子們相互說一說自己媽媽的喜好,引出製作心願卡。
在本次活動中,發現孩子們的創造能力還不是很足,很多東西畫不出來,內容也比較單一,容易受限制,設計的外形都差不多,沒有新意。由於當時沒有給孩子們提供形狀各異的賀卡供借鑒,導致了孩子們缺乏創造的空間,所以制出的成品效果並不是很好。於是我們開始思考「怎樣讓孩子們的賀卡變得新穎一些。」課後我們開始收集各種形狀的賀卡,作為第二次活動的材料准備。
周二作品圖:
周三活動投放材料: (16人)新增添了硬紙片、成品賀卡等
活動前考慮到本次活動幼兒參與的人數較多,操作材料較少等因素,於是對孩子們進行了分組,經過觀察發現,動手較強的孩子對製作活動興趣很高。能根據成品賀卡設計出自己的作品,做出的賀卡形狀各異很是漂亮,但是有些孩子拿著紙剪來剪去,剪不出形時就不知所措,失去了興趣,拿著紙和旁邊的小朋友玩別的游戲了。根據這種情況我們就重新進行了分組,讓能力強的帶動能力差的一起剪貼,李欣芮小朋友還把紙對折後剪出兩個圓形,幫助不會剪圓形的小朋友,老師及時提出了表揚,讓孩子們知道,小朋友遇到了困難可以和自己同組的夥伴幫忙。
周三作品圖:
周四活動材料投放: (全體幼兒)教師自製作品一例、自製流程圖一張。
活動前老師出示自製作品說:「這是老師給自己媽媽做的一張心願卡,上面畫的是我對媽媽想說的話,請小朋友看看說說,我的心願卡是怎樣做成的」。引導孩子們在彩紙上畫出自己喜歡的輪廓外形,再在輪廓圖上畫出自己想表達的心意,可以請老師代筆把想說的話幫忙寫在上面。活動中多數孩子說出了自己對媽媽的祝福,由於在本次的活動中教師也以角色的身份參與其中,在老師的帶動和鼓勵下,多數成品都很完美,和孩子們動手把心願卡貼在展示區上製成了心願樹,准備第二天的「三八節」給媽媽們一個驚喜。
周四作品展:
本次活動在一句句的祝福聲中結束,回顧本次活動發現,孩子們基本能遵守活動規則,但是缺少持久性,很多時候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醒和引導,才能完成手工操作內容,缺乏一定的自信心,總認為自己不能獨自完成任務,有很強的依賴心理,活動中許多孩子做做停停,製作過程中帶有許多的不確定性,自主性學習得不到很好的發展,針對出現的這些問題,我們老師利用孩子們喜歡表揚的這一特點,及時適當的給與一個微笑,一句肯定的表揚,一個滿意的點頭,逐步消除他們的依賴心理,從而提升他們自主操作的信心。相信在老師的鼓勵下,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會逐步提高!
活動目標:
1、用繪畫方式表現各種人物的細節特徵,學習有目的地選配顏色。
2、關注周圍的人物外貌、服裝等不同的特徵。
活動准備:
1、馬路場景。
2、供添畫用的背景畫面——畫有許多人的輪廓,簽字筆,油畫棒。
3、大班幼兒作品《在人群中》。
活動過程:
一、再現情景
1、談論師幼共同布置的場景——「熱鬧的大馬路」。
一條熱鬧的馬路,路邊種著許多高高低低的樹,還蓋起了漂亮的高樓,越來越多的人搬進了新造的高樓里,大馬路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我們每天走在馬路上也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
2、每天走在馬路上看見過誰呢?(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人物圖片)
幼:我遇見過老爺爺。
師:老爺爺和叔叔伯伯有什麼不一樣?(老爺爺拄著拐杖,頭發稀少等)
師:我們看見老爺爺怎麼打招呼?
幼:老爺爺好!
幼:我看見馬路上有警察。
師:你是怎麼一眼就認出他是警察呢?(警察戴著警帽,穿著警服,很神氣)
幼:馬上上還有外國人。
師:外國人和中國人長得一樣嗎?外國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大多有卷卷的頭發、高高的鼻子等)
師:有的外國朋友在上海工作,有的是到上海來遊玩的。看到外國朋友,我們該怎麼打招呼?
幼:Hello!嗨!你好……
二、討論表現方法
1、出示馬路場景:「今天天氣真不錯,我們一起去馬上上散步吧。」
2、添畫人物特徵。
馬上上走來一群人,我們來找一找人群中的男孩和女孩在哪裡,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女孩?(在比較中找出男孩和女孩諸多不同特徵,找得越多越好)
3、欣賞大班幼兒作品。
(出示大班幼兒作品《在人群中》)馬路上的人越來越多了,哥哥姐姐也到馬路上散步了。看一看哥哥姐姐在馬路上遇見了誰。
三、創作表現
1、想不想和哥哥姐姐一起散步去?第一個會遇到誰?
2、他們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會去干什麼?(引導幼兒添加人物各部分特徵)引導幼兒互相學習。
3、今天馬路上的人真多呀!我們還看見了誰?
四、分享交流
1、我們來到馬路上。(幼兒將作品布置在大馬路的背景畫面中)
2、我們在馬路上遇到了誰?(說說同伴畫面上的人物)
3、馬路上有許多我們不認識的人,有的不太看得清臉部。讓我們像哥哥姐姐那樣送給他們一個好看的顏色表示友好吧。
延伸
挑選顏色,分別和背景顏色進行比較,然後用一種合適的顏色在沒有添畫特徵的人物輪廓內塗上顏色。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幾何圖形來表現出正面直立人物。
2、通過觀察、演示、思考等形式知道改變人體的手腳表現出人體的動態。
3、感受小小設計師帶來的快樂和自豪
活動准備:
一副欣賞畫
活動過程:
1、觀察和討論
——出示圖片提問:
(1)圖上有誰?
(2)機器人是什麼樣的?
——誰在玩、誰不在玩?——機器人很想學本領,可是電腦程序沒有輸入,所以不會活動。
2、思考和演示
我們來做科學家,教機器人學本領。
——機器人來了,與幼兒一起互動畫機器人的頭部和身體
——機器人看到畫上有小朋友在敬禮,他也很想學敬禮,該輸入什麼信號呢?
——請一位幼兒來演示,集體提示手臂彎曲的動作,老師貼上紅色標記)
——與幼兒互動畫手上舉的動作(師先畫一根,讓幼兒看這樣的手臂看上去有力嗎?
——一起互動畫抬腿的動作
——試驗機器人的動作靈不靈:老師按紅色信號讓幼兒立刻模仿敬禮的動作,老師按綠色信號請幼兒立刻模仿踢球的動作。
3、幼兒創作,師指導
——機器人還想學很多本領呢,你想教它什麼本領?請你為它輸入信號。
——把機器人畫大些,讓電腦放進去。想想除了正方形、三角形的機器人還有什麼機器人也來了。一個機器人只能輸入一個信號,不然程序就會亂套了。
——你想到的動作可以自己先做一下,或者請好朋友幫忙做你的動作,然後畫下來!
——看看誰教機器人的本領多那你的本領就越大。
活動目標:
1、欣賞布老虎造型、色彩、圖案之美,感受中國民間玩具藝術的魅力。
2、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嘗試參與創作,感受樂趣。
活動准備:
布老虎實物若干 PPT 幼兒操作材料:布小魚 布蝴蝶 拼貼圖形 花片 記號筆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布老虎,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神秘禮物」,讓幼兒猜猜,並打開看看,說說。
2、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是用什麼材料?——會有什麼用處?
介紹與小結:布老虎是中國特有的,是古時候小朋友的玩具。在古時候,大人希望也相信布老虎能保護小朋友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觀看PPT和實物,交流、討論、欣賞布老虎誇張的造型、色彩與圖案。
1、PPT從顏色的角度欣賞布老虎
師:老師這里收集了很多布老虎的`圖片,我們來看看,有什麼顏色的布老虎?
(1)提問:有沒有發現顏色的秘密?——什麼顏色最多?——還有哪些顏色?——這些顏色你覺得怎樣?
(2)小結:布老虎身上紅色、黃色最多,顏色是一塊一塊的,而且很鮮艷。
2、PPT從造型角度欣賞布老虎
小朋友真厲害,發現了布老虎獨特的秘密,那布老虎頭上會有什麼秘密呢?
(1)布老虎圖片和老虎圖片對比觀察
(2)提問:布老虎和老虎的頭一樣嗎哪裡不一樣?——眼睛怎樣?——嘴巴怎樣?
(3)小結:布老虎的頭上,眼睛特別大,嘴巴特別大,特別的誇張。
(4)提問:你覺得這樣的布老虎怎樣?
(5)一起學學可愛、神氣、生氣勃勃、威武勇猛的布老虎(2隻老虎音樂2遍)
3、PPT從圖案角度欣賞布老虎
(1)提問:布老虎頭上兩邊還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小結:有圖形、花草、動物等,頭頂上有一個「王」字,(山中之王,林中之王)
(操作PPT)如果從頭上中間分開,「王」字一半在左邊,一半在右邊,圖案這邊一個或半個,那邊一個或半個,兩邊是相同的,說明什麼?說明布老虎頭上兩邊是對稱的。
(3)布老虎頭上兩邊是對稱的,那身體兩邊是怎樣的?
(4)請小朋友找找、看看布老虎身體兩邊有沒有相同的圖案
(5)小結:身體兩邊裝飾的圖案也是對稱的。
4、討論:你覺得布老虎美嗎?美在哪裡?你喜歡布老虎嗎?
5、總結:布老虎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寶貝,誇張可愛的樣子、鮮艷的顏色,特別是用兩邊對稱的顏色、圖案裝飾的布老虎,讓大家越看越美。我們中國人很喜歡,外國人也很喜歡,我們要好好的保留並傳下去。
三、延伸拓展,體驗創作。
1、提問:你在生活中有沒有發現象布老虎一樣用對稱的顏色、圖案裝飾的東西?
(蝴蝶 風箏 衣服 褲子 鍋碗勺子 盆子 手帕 桌布)師:運用對稱的顏色、圖案裝飾的東西端莊、漂亮,讓人們看了舒服,讓我們生活變的更美。
2、操作活動: 請你設計一個布玩具,用對稱的方法,自己喜歡的的顏色、圖案裝飾。
第一小組:用對稱的方法剪貼、裝飾布小魚
第二小組:用對稱的方法塗畫裝飾布蝴蝶
3、曬曬我的布玩具寶貝
幼兒作品點評與欣賞
活動反思:
瑞吉歐有一條著名的教育理念「幫助孩子的眼睛越過圍牆!」老師就是孩子活動中的夥伴、支持者和參與者。在本次活動中,我通過製作的布老虎PPT、收集的布老虎實物幫孩子搭了一架小梯子,讓孩子的「眼睛自然而然地越過圍牆,看到了古老久遠的中國民間藝術。
在欣賞布老虎中,通過整體欣賞,幫助幼兒認識了布老虎;分層欣賞:從顏色的角度欣賞布老虎——從造型的角度欣賞布老虎——從圖案角度欣賞布老虎,逐漸讓幼兒感受到了民間藝術的魅力。其中的自主探索發現、說說唱唱學學,讓幼兒用獨特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情緒、情感和個性。
在最後的創作體驗環節中,我以米羅可兒借形想像理念為引導,讓幼兒進行相關的思考、設計與創作,即平面布蝴蝶與立體布小魚的創意活動,將一個載體(布老虎)轉換成另一個載體(布蝴蝶、布小魚),鼓勵幼兒即興聯想和思考,使他們在無形中養成敢於創新、勇於沖破思維定勢的良好習慣,獲得快樂和成功的經驗,有助於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讓孩子在嘗試創作中中施展藝術天分,自由揮灑創意想像。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紙的折疊變化創作不同的「拉拉」小人,感受人物比例變化帶來的誇張效果。
2、樂意體驗在摺痕內畫畫的樂趣。
活動准備
範例2張、人手粉藍各色紙3張、勾線筆人手一支、展示板。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理解「頂天立地」
1、師:小朋友喜歡畫畫嗎?你最喜歡畫什麼?
2、師:今天老師讓小朋友們畫一個「頂天立地」的孩子,他叫「拉拉」。拉拉最喜歡用頭頂著天,腳踩著地,因為他很想快快長大。
3、出示範畫,觀察範例。
師:給小朋友一點時間,觀察一下拉拉的模樣和大小,你要是觀察好了就請舉手。
師:現在請小朋友在籮筐里拿一張白色的紙,一支記號筆,把「拉拉」畫在白紙上,記住,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哦。
4、幼兒作畫,觀察是否符合要求。
師:檢查一下你畫得是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拉拉」?
二、在教師折過的紙上畫「拉拉」,發現畫面造型與紙張折疊的關系
1、出示粉色紙,請幼兒說說,跟剛才的那張紙有什麼區別?
2、請幼兒選擇粉色紙,在有摺痕的紙上畫「拉拉」。
教師提出要求
(1)不能打開有摺痕的紙
(2)畫面飽滿,「頂天立地」
3、展示部分幼兒的作品
師:你發現了什麼?拉拉的哪個部位斷開了?為什麼會斷開?
想一想,斷開的地方為何不一樣?他們斷開的地方都是畫在哪裡的?(答:摺痕上的)
有什麼辦法能把斷開的部位鏈接起來?這一次你又發現了什麼?
4、引導幼兒打開自己的作品,連接斷開部分,感受變形樂趣。
小結:畫在折線上的部位在打開後都會變長,所以如果想要把拉拉的哪個部位變長,就要把那個部位畫在折線上。
三、第三次的嘗試自己折紙後作畫
1、師:如果讓你再變一次,你會讓拉拉的哪個部位變?
2、教師交代要求
(1)取藍色紙每人一張
(2)自己根據想要變形的部位進行折紙
(3)打開連接後,能在摺痕部位內添加有趣的畫面效果。
3、幼兒組內相互交流,發現。
4、出示幾張幼兒作品,進行賞析,從部位變化、變形效果、添加畫面入手。
5、全體幼兒相互欣賞同伴的作品後,最後一張作品進行展示。
活動延伸
1、出示一張橫折2次的「拉拉」,讓幼兒猜這一次「拉拉」的哪些部位會變?
2、幼兒再次思考新的問題並延伸操作。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學好美術課程可以很好的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讓孩子變得更聰明,還可以強化孩子的創造想像能力,讓孩子變得充滿創造力,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
活動目標:
1、在婚禮的情境中體驗小豬裝扮服飾的美。
2、大膽想像服裝的式樣,為小豬裝扮服裝。
活動准備:
水粉顏料、排筆、抹布、「小豬的婚禮」課件、「婚禮進行曲」的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
教師播放「婚禮進行曲」的音樂導入主題。
二、教師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看動畫片「快樂的婚禮」。
1、幼兒觀看動畫中 「小豬著裝」片段。
師:今天是多哥的婚禮,小豬們為了隆重參加多哥的婚禮正在精心的准備!(播放著裝片段)
2、欣賞PPT照片,討論服裝打扮的要素
邊看邊與幼兒一同討論小豬們服裝的款式、花紋和飾品,並與幼兒一同嘗試命名,如彩條衣、花邊服……引導幼兒說說:紐扣、花邊、口袋、綉花一般裝飾在衣服的什麼部位。(截圖照片有:條紋背帶褲、圓點領結、波浪形花邊、新娘吊帶裙等)
3、與幼兒交流參加婚宴的快樂景象。
師:小豬們好聰明,都穿上了美麗的禮服參加婚宴,我們一起為它們鼓鼓掌——你們真棒!
他們精心的打扮自己,是表示對新郎新娘的尊重。我們和小豬一起共同為新郎新娘祝福。
三、引發討論,引導幼兒為小豬設計服裝。
1、導出小豬們沒有漂亮的衣服。
師:多哥邀請了許多小豬參加結婚典禮呢!可是它們都沒有漂亮的衣服,我們一起來幫助他們吧!
2、幼兒討論如何打扮小豬
●那我們趕快動腦筋想想,能把什麼可愛美麗的花樣幫小豬穿上呢!
●你想幫哪只小豬的忙?幫它穿什麼花紋的衣服?
請個別幼兒上前與老師合作示範:教師注重引導幼兒對所設計服裝的命名和布局安排(注意:花紋是許多還是一個、花紋的布局是否有講究、色彩搭配是否有講究)。
●你幫忙的小豬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你覺得它喜歡什麼花紋的衣服呢?
●你已經想好了嗎?想好了可以來找小豬去幫忙了。
四、引導創作,幼兒為小豬設計服飾。
1、介紹材料。
我們先幫衣服設計漂亮的花紋。
花紋設計好了之後,再讓小老鼠的衣服染上亮麗的色彩。
最後還可以給小老鼠帶點裝飾品呢!
2、幼兒創作(背景音樂)。
(1) 幼兒聯系生活和已有經驗,在小豬身上用記號筆描畫自己喜歡的熟悉的花紋,並有意識的對花紋和布局進行設計。
(2) 及時發現幼兒創造性的創作,對幼兒的創作給予建設性的指點。
五、交流分享,體驗快樂。
1、幼兒陸續將著裝完成的小豬送至版面。
師:XX小豬嘉賓前來參加婚禮了,XX小豬嘉賓也來了,請其它嘉賓趕快前來。
婚禮的紅地毯已經鋪好了,許多嘉賓已經入場了,新娘新郎也馬上要到場了,婚禮馬上要開始了。
2、婚禮正式開始了:新郎新娘在門德爾松的「婚禮進行曲」中緩緩走上紅地毯。
師:趕快拍拍手向他們表示祝賀!新娘新郎要給大家發喜糖了——謝謝你們
幫助小豬設計了這么華麗隆重的衣服參加我們的婚禮!
六、活動延伸.
用小豬裝扮教室環境,繼續欣賞「快樂的婚禮」後半段,請幼兒模仿裡面新郎的方法為新娘設計「新房」。
活動目標 :
1、幼兒能感受節日熱鬧、歡樂的氣氛。
2、幼兒能以游戲的形式感受爆色的樂趣。
活動准備 :裝有各種顏色的小氣球、兩張畫有煙花筒背景的畫布、長鐵絲鉤人手一根、鞭炮聲的音樂、放煙花的小視頻。
活動過程 :1、聽鞭炮聲音樂,讓小朋友感受放鞭炮時的熱鬧氣氛。
小朋友聽到了什麼聲音?你在什麼時候聽到過?你們感受到了什麼?(幼兒討論)
2、觀看放煙花視頻,感受煙花綻放的美麗景色。
①小朋友看看煙花在天空綻放時美嗎?那看看它們都有哪些顏色?(引導幼兒觀察煙花的顏色)
②小朋友都放過煙花嗎?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准備了不一樣的煙花,我們來看看是什麼煙花?
3、出示「氣球煙花」,引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來看看,這是什麼煙花?(氣球煙花)你放過氣球煙花嗎?我們要怎樣來放氣球煙花呢?
4、示範放「煙花」。
現在,老師要放「煙花」了哦,小朋友可要睜大眼睛看清楚老師是怎麼樣放的哦?
5、請個別幼兒嘗試放「煙花」,根據幼兒情況提出放「煙花」時的問題並總結。
6、放「煙花」游戲。
小朋友想不想放「煙花」呢?接下來,老師要帶你們到外面放「煙花」了,在放「煙花」前,老師有要求,小朋友要仔細聽哦!(用鐵絲鉤時,鐵絲鉤要向下,不要對著小朋友戳,也不要傷到自己;放煙花時,不推不擠,不拿著鐵絲鉤亂跑亂竄,聽到音樂是再放煙花,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
7、幼兒戶外放「煙花」,老師巡迴觀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