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你自己搭配,你看一看比一比
你就會找到你比較滿意的褲子了,一定要牛仔褲。
❷ 牛仔褲太短了 不敢穿 怎麼辦
對啊,你可以穿絲襪,不過穿絲襪不好看,買長一點的吧,買的時候拿褲子往腿上比一比,適合就買
❸ 為什麼褲子穿在身上總是後檔短,請問這是怎麼回事
你買褲子的時候不試試么?這就是很多人不愛在網上買衣服的原因,大小尺寸都無法直觀感受到。還有,你是不是太胖了或者臀部比較大?是買所有的褲子都小呢?建議你買大號的試試。
❹ 那些小游戲適合班會玩
一些團體輔導游戲類的活動對於提高凝聚很有效,以下是一些游戲的介紹,可以參考一下。
1、捆綁過關——(適用:團隊協作) 簡述:藉著被綁在一起來完成數件任務人數:不限場地:不限道具:繩子或其他可以綁的東西適合全部的人游戲方法: 1. 分組,不限幾組,但每組最好二人以上。 2. 每一組組員圍成一個圈圈,面對對方。老師幫忙把每個人的手臂與隔壁的人綁在一起。 3. 綁好以後,現在每一組的組員都是綁在一起的,老師想些任務要每組去完成。題目例子:吃午餐;包禮物;完成個美術作品;幫每個組員倒水等。
2、合力吹氣球 簡述:藉著分工合作來完成任務人數:每組限六人場地:不限道具:准備每組各六張簽,上寫:嘴巴;手(二張);;腳(二張)汽球(每組一個)適合全部的人游戲方法: 1. 分組,不限幾組,但每組必須要有六人。 2. 老師請每組每人抽簽。 3. 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須藉著抽到手的兩人幫助來把汽球給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後二個抽到腳的人抬起抽到的人去把汽球給坐破。
3、記憶考驗簡述:隨著越來越多要記的東西,試試自已可不可以人數:不限場地:不限適合范圍: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游戲方法:1. 全部人圍成一圈,從第一個人開始說"今天我吃了一個AA"(AA為隨意食物名!)2. 接著第二個接著說,吃了一個AA,二個BB…(BB不同的食物名!)3. 像這樣一直傳下去,每傳一個人就必須重覆前面的食物名,另加一個新的食物名。4. 一直到有人中途講錯出局!題目例子:可選一些較難的食物名或菜名!或一些平常不容易吃到的!例:滑蛋干貝牛肉湯。
4、比一比簡述:藉著組員的動作,來猜題目是什麼人數:不限場地:不限適用范圍:適合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游戲方法:1. 分組,不限幾組,但每組最好五人以上。2. 輪留每組派出一個人出來,老師給他看題目。他只能以動作來告知組員題目。3. 視題目的難度來計時。看那組的得分高低來算輸贏。
5、比長短簡述:每隊派出一人比不同的單位人數:不限場地:不限適用范圍:適合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游戲方法:1. 分組,不限人數,至少要二組。每組五人以上。2.老師宣布要比的小組,然後每組派出一位他們認為會贏此小組的人。3. 等被派出的人都出來後,老師再說比什麼。4. 計算每次比完的輸贏即可。題目例子:這個游戲的題目就是要想越不會被大家猜中的越有趣!比長:比手臂;比上衣;比頭發…比短:比手指頭;比褲子或裙子…比高:比聲調;比手抬起來的高度…比大:比眼睛;比手掌…比多:比身上飾物;比穿的衣服;比身上的扣子…題目必須在看到被派出的人之前想好!
6、超級大頭貼簡述:用不同的是非問題猜出頭頂上的答案人數:最少十人場地:室內適用范圍:適合熟悉團體中人物的朋友們游戲方法:1. 分組,每組人數不限2. 每組派出一人面對面坐在中央(中間可放一張椅子)3. 老師在宣布題目後,分別把二張答案放在出來的兩人頭上。這兩人只能看到對方頭上的答案,但不能看到自已頭上的。4. 當老師說開始時,二人可以開始問問題猜自已頭上的答案,但必須先拍打放在中央的椅子或地板來做搶"問"。問的問題也只能問是非題。5. 隊員可在旁邊幫忙回答,但不能問問題或講答案出來。6. 每隊有三十秒到一分鍾的時間來問問題(看題目難度而訂),有三次(看題目難度而訂)的機會猜答案。
7. 每一輪派不同的人上來猜不同的題目,直到所有的題目被猜完。8. 可看每組猜對的數目來算分數,輸的隊必須接受處罰。題目例子:這個游戲的題目不一定只能猜人物。可適團體中的熟悉度來出題目。每個題目必須要有二個答案。比如:團體中最愛唱卡拉ok的人?;孔子學生的名字?
8、誰在布後?簡述:藉著游戲來記他們的名字人數:不限場地:不限道具:一塊大布適用范圍: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游戲方法:1. 先大家圍成一個大圈逐一念出自己的名字2. 分成兩組,各坐在場所的一邊3. 老師和幫手把布拿著隔開兩組人4. 每組在布拿起時各派出一人坐在布兩邊的中間5. 老師看二邊都坐好人後,數到三跟幫手一起把布給放開。兩邊被派出的人必須很快的叫出對方的名字。叫的比較慢的就輸了。一直持續下去。
9、猜猜是誰? 簡述:藉著猜背後的名字認識對方人數:不限場地:不限道具:一些名片貼紙,或是任何紙加膠帶;筆適用范圍: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游戲方法: 1. 給每個人一張名片貼紙,要求大家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上面; 2. 老師收集所有的名片貼紙,然後把每一張貼紙貼在每個人背後(不能是同一個名字貼在同個人背後),不能讓他們知道他們背後的人的名字; 3. 游戲開始,每個人必須去問別的人任何是或不是的問題來猜他們背後名片上的名字。(人數多的話,只限問個人一個問題)
10、虎克船長 簡述:藉著游戲來多認識旁邊人的名字人數:不限場地:不限適用范圍: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游戲方法: 1. 全部的人圍成圈圈,先搞清楚坐在兩旁人的名字。 2. 由其中一人開始,說自已的名字二次,然後再叫另一人的名字。 3. 被叫到的人兩邊的朋友必須馬上說:「嘿咻!嘿休!」和做出劃船的動作。 4. 接著再由被叫到的人接著叫別人的名字(如 2),直到有人做錯或做錯三次(隨意!)題目例子:可以先全部的人自我介紹再開始這個游戲。
11、如何建立信任:(適用:團隊建設) 游戲方法:帶眼罩行走,兩人一組第一階段:一個人帶眼罩行走,另一人手牽手,可以提示;第二階段:一人帶眼罩行走,另一人在其左右,但不能身體接觸,也不能使用語言提示;第三階段:一人帶眼罩行走,另一人與你保持一定距離,不能使用語言提示。游戲說明: 1.領導行為、觀點的連續性、一致性,保持溝通,是信任建立的根本保障。 2.手把手教—引導—建立信任,授權,同時不斷給予指導。
12、頭 腦 風 暴 形式: 4-6人一組為最佳 類型: 討論類 時間: 10分鍾 材料: 回形針,可移動的桌椅 場地: 教室 活動目的: 給學員練習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機會。 操作程序: 調查研究表明,創造性可以通過簡單實際的練習培養出來。然而,大多的時候,革新想法往往被一些諸如"這個我們去年就已經試過了"或"我們一直就是這么做的"的話所扼殺。 為了給參與者發揮先天的創造性大開綠燈,我們可以進行頭腦風暴的演練。頭腦風暴的基本准則應當是: 1. 不允許有任何批評意見 2. 歡迎異想天開(想法越離奇越好) 3. 我們所要求的是數量而不是質量 4. 我們尋求各種想法的組合和改進 有了這些基本概念後,將全體人員分成每組4-6人的若干小組。他們的任務是在60秒內盡可能多地想出回形針的用途(也可以採用其它任何物品或題目)。每組指定一人負責記錄想法的數量,而不是想法本身。在一分鍾之後,請各組匯報他們所想到的主意的數量,然後舉出其中"瘋狂的"或"激進的"主意。有時,一些"傻"念頭往往會被證實為很有意義的。 有關討論: *當你在進行頭腦風暴時還存在一些什麼樣的顧慮? *你認為頭腦風暴最適合於解決哪些問題? *你現在能想到的在工作中可以利用頭腦風暴的地方?
13、訓練幽默樂觀的游戲 情緒有正性與負性之分。有些正性情緒,如興奮、好玩、幽默可以激發人的創造力,而許多負性情緒,如痛苦、焦慮、恐懼則會阻礙人的創造力發揮。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因成功或失敗而導致情緒波動的經歷。下面這個游戲可以讓你體驗情緒在問題解決中的強大作用。更可以訓練你的幽默和樂觀的情緒。這個游戲要求你和一些朋友一同做,而且要求你偏離你一貫的社會行為。游戲的內容是要你學動物園里動物的叫聲。 下面一表決定你要學的動物是什麼: 你姓氏漢語拼音的第一字母動物名稱 A--F 獅子 G--L海豹 M--R 猩猩 S--Z 熱帶鳥 現在選擇一個夥伴(最好在這些朋友中挑一位不太熟悉的人作為夥伴)。彼此盯著看,目光不能轉移,同時用嘴大聲學動物叫,至少10秒鍾。點評: 在這個簡單的游戲中,你的感覺如何?你是否感到既幽默有趣又有些尷尬?這個游戲盡管開始時會感到不舒服,很可能結束時已是笑聲滿堂。也許不管你模仿的動物是什麼,最後你的表現都是「傻驢」一頭。你是否注意到好玩和幽默的情緒會有助於你在這個游戲中創造性的發揮,可能會使你靈機一動,模仿出種種出人意外的叫聲,獲得滿堂喝采,或者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而在游戲中,感到尷尬的心理卻會使你羞於開口?假如你有幽默感,學動物叫就更容易開口。正性樂觀的情緒是創造力的催化劑。因此,在最困難的時候,不要忘記幽默可以使你保持樂觀。
14、串名字游戲 游戲方法: 小組成員圍成一圈,任意提名一位學員自我介紹單位、姓名,第二名學員輪流介紹,但是要說:我是***後面的***,第三名學員說:我是***後面的***的後面的***,依次下去……,最後介紹的一名學員要將前面所有學員的名字、單位復述一遍。分析:活躍氣氛,打破僵局,加速學員之間的了解 。
15、扮時鍾 游戲規則: 1、在白板或牆壁上畫一個大的時鍾模型,分別將時鍾的刻度標識出來; 2、找三個人分別扮演時鍾的秒針、分針和時針,手上拿著三種長度不一的棍子或其他道具(代表時鍾的指針)在時鍾前面站成一縱列(注意是背向白板或牆壁,扮演者看不到時鍾模型); 3、主持人任意說出一個時刻,比如現在是3小時45分15秒,要三個分別扮演的人迅速的將代表指針的道具指向正確的位置,指示錯誤或指示慢的人受罰 4、可重復玩多次,亦可有一人同時扮演時鍾的分針和時針,訓練表演者的判斷力和反應能力。 點評: 1、該游戲非常適合在晚會上或培訓課程的休息時間進行,可以活躍氣氛 2、亦可在《時間管理》課程上引用這個游戲,同時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
16、銜紙杯傳水 目的:增進親近感,考驗成員配合、協作能力。 要求:人員選八名一組,男女交替配合。共選十六名員工,分二組同時進行比賽。另有二名人員輔助組第一名人員倒水至銜至的紙杯內,再一個個傳遞至下一個人的紙杯內,最後一人的紙杯內的水倒入一個小缸內,最後在限定的五分鍾內,看誰的缸內的水最多,誰就獲勝。
17、踏板運水接力(共48人) 1、隊員:每隊男女各6人共計12人,分三個小組進行接力,每小組須配置2男2女; 2、比賽流程: 1)預備:每組第一位隊員踏板一對放第一小組隊員右側;每組4位協作隊員各端水一盆; 2)裁判宣布」開始」,各隊第一組隊員迅速將雙腳分別伸入踏板腳套中,右手端協作隊員遞過來的水盆,左手搭前一位隊員的左肩(最前面一位隊員除外)前行; 3)到達終點,將水盆中的水倒入本隊的水桶後,按原方式原路返回; 4)返回起點,隊員雙腳離開踏板,水盆交協作隊員打水; 5)下一組開始; 6)最後十秒,裁判開始讀秒:十、九、八。。。。。。。。一、停(鳴鑼)! 3、規則: 1)比賽時間10分鍾,以運送水的多少決出名次; 2)打水可以由協作隊員進行,但協作隊員必須是隊員,非隊員不能提供任何協助; 3)終點倒水除本人或本小組其它隊員協助外,其它人員不能提供任何協助; 4)倒水時可以雙腳離開踏板; 5)終點踏板掉頭時,可以用手協助掉頭,但位置應與掉頭前大體相當; 6)2男2女一組,男女隊員前後踏板位置不作限制; 7)中途倒地可以重新套上踏板端起水繼續前進; 8)某隊如果第三組完成後仍有時間,可由12個隊員中的任意四位隊員(仍需2男2女)繼續,直至10分鍾時間結束裁判鳴鑼收兵; 4、獎勵:獎勵第一名,其它隊獲鼓勵獎 5、道具:踏板4副;大塑料桶9個(其中4個空桶放終點,4個裝滿水的放起點,1個裝滿水的在起點處備用);小塑料盆16個;中塑料桶一個(加水備用);秒錶一個,鼓一個;鑼一面。
18、猜五官 游戲說明: 1、兩人面對面 2、先隨機由一人先開始,指著自己的五官任何一處,問對方:「這是哪裡?」 3、對方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來回答提問方的問題,例如如果對方指著自己的鼻子問這是哪裡的話,同伴就必須說:這是鼻子。同時同伴的手必須指著自己鼻子以外的任何其它五官。 4、如果過程中有任意一方出錯,就要受罰;3個問題之後,雙方互換。
19、瞎子背瘸子 目的:溝通配合能力,活躍氣氛 游戲規則:當場選六名員工,三男三女,男生背女生,男生當「瞎子」,用紗巾蒙住眼睛,女生扮「瘸子」,為「瞎子」指引路,繞過路障,達到終點,最早到達者,為贏。其中路障設置可擺放椅子,須繞行;汽球,須踩破;鮮花,須拾起,遞給女生。
30、挑水接力(共16人) 1、隊員:每隊男女各2人共計4人; 2、比賽流程: 1)預備:扁擔一根放置第一位隊員身旁;二位協作隊員各提起一桶水(此時不能掛上扁擔);一位協作隊員拿紅綢一根准備; 2)裁判宣布」開始」,各隊拿紅綢的協作隊員迅速將紅綢繞在第一位隊員的腰上並扎緊後(要求挑水隊員原地轉若干圈將紅綢繞到盡頭後扎緊),拿起扁擔挑起水出發; 3)過橋;; 4)到達終點,將水倒入本隊的水桶中後,按原方式原路返回(返回時可以不上橋,但需挑起水桶); 5)返回起點,解開捆在腰上的紅綢後,交下一位隊員繼續,直至第四位隊員; 6)最後十秒,裁判開始讀秒:十、九、八。。。。。。。。一、停(鳴鑼)! 3、規則: 1)時間10分鍾,以運送水的多少決出名次; 2)隊員順序為:第一位隊員男性,第二位隊員女性,第三位隊員男性,第四位隊員女性,如第一輪完成後仍有時間,須按第一輪的男女順序繼續接力,直至10分鍾時間結束裁判鳴鑼收兵; 3)打水及捆綢可以由協作隊員進行,但協作隊員必須是本隊隊員,非隊員不能提供任何協助; 4)隊員過橋時不許掉下,否則需從橋頭重新上橋; 5)中途倒地,可以爬起後繼續;若倒地後水已倒掉,可以返回起點盛水後重來; 4、獎勵:獎勵第一名,其它隊獲鼓勵獎 5、道具:小橋一座(預先安裝);扁擔4根;挑水小塑料桶8個;大塑料桶9個(其中4個空桶放終點,4個裝滿水的放起點,1個裝滿水的在起點處備用);中塑料桶一個(加水備用);秒錶一個,鼓一個;鑼一面;紅綢4根(每根長5米)。
31、踩汽球 目的:活躍氣氛,增進協調性和協作能力。 要求:人數為十名,男女各半,一男一女組成一組,共五組。步驟:當場選出十名員工,男女各半,一男一女搭配,左右腳捆綁三至四個汽球,在活動開始後,互相踩對方的汽球,並保持自已的汽球不破,或破得最少,則勝出。
32、扯龍尾人數:40人以下用具:色帶或繩或報紙條或類似之條狀物體玩法:1)將玩者分成若干組(如5組),每組若幹人(如6人)2)每組皆排成一直行,手放在前面那人的肩上,在最尾的那人背上掛上色帶。3)游戲開始時,每組最前的那人要去捉住其它組組尾的色帶,而組尾那位亦要閃避不讓人捉到其尾巴。4)若捉到別人的尾巴,兩組便會合成一組,變成一條較長的「龍」。5)游戲繼續進行,直至所有組成為一條龍為止。6)排在這條長龍的最尾的一組,是贏家。
34、大風吹方法: 1. 全體圍坐成圈,野外可劃地固定各人的位置,主持人沒有位置,立於中央。 2. 主持人開始說:「大風吹!」大家問:「吹什麼?」主持人說:「吹.有穿鞋子的人。」則凡是穿鞋子者,均要移動,另換位置,主持人搶到一位置,使得一人沒有位置成為新主持人,再吹。備註: 可「吹」之資料:有耳朵的人、帶表的人、兩只鼻子的人、沒有指甲的人、穿X顏色衣服的人、帶戒指的人、打領帶、擦口紅的人、有太太的人....。 PS : 小風吹則吹相反的
36、可憐的小貓方法: 1. 全體圍坐成圈,一人當小貓坐在中間。 2. 小貓走到任何一人面前,蹲下學貓叫。面對者要用手撫摸小貓的頭,並說「哦!可憐的小貓。」但是絕不能笑,一笑就算輸,要換當小貓。 3. 撫摸者不笑,則小貓叫第二次,不笑,再叫第三次,再不笑,就得離開找別人。 4. 當小貓者可以裝模做樣,以逗對方笑。
37、頂球競走器材: 汽球十餘個吹飽,橡皮筋十餘根。(不用汽球用郊遊所帶的蕃茄、柳橙、橘子亦可)。方法: 1. 全體分成數組,各組分由二人為一小組。 2. 設定競走的距離與目標。 3. 開始時,各組由二人用額頭互頂汽球或水果向目標前進,繞一周回來,由另一小組繼續,最先結束者為優勝。
38、認識朋友方法: 1. 全體圍坐成圈,由某人開始循順時針方向起立,自我介紹說:「各位朋友好,我姓張XX。」第二人起立說:「張XX您好,我姓楊XX。」第三人起立則說:「張XX、楊XX你們好,我姓劉XX。」以後的人照樣說下去,強迫大家把每人的姓名記住。 備註: 1. 人多時,可以分組舉行。 2. 改成由一人起立介紹左右鄰居的朋友也可以.
39、青蛙跳水:方法: 1. 全體圍坐成圈。 2. 由主持人開始說:「一隻青蛙」,第二人:「一張嘴」,第三人:「兩隻眼睛」,第四人:「四條腿」,第五人:「撲通!」第六人:「跳下水」。3. 繼續下個人開始:「兩只青蛙」,第二人:「兩張嘴」,第三人:「四隻眼睛」,第四人:「八條腿」,第五人:「撲通!撲通!」第六人:「跳下水」....。 備註: 這本是喝酒時候,用筷擊碗的游戲。看似單純,但玩的時候,要越說越快,往往是說成「二條嘴」、「四張腿」的笑話。
40、奇數偶數 人數隊形:沒有限制,人越多越好;圍成一個圓圈。游戲方法:1、將全隊人分成紅白兩對。2、所有人圍成一個圓圈,面向內側坐下。3、然後依圓中央的主持人的口令逐次報數。但是和普通報數不同,以只報奇數或只報偶數的不按規則的形態進行。4、如果主持人說:「報奇數」,就是1,3,5,7,主持人換成說:「報偶數」,則接在剛才的數字報8,10,12,14。。。。。。5、如果說錯了,就被判出局,必須離開圓圈。6、玩到最後人越來越少,就可以結束游戲。7、由主持人計算人剩下較多的那一組優。41、人椅 形式:全體學員一起參加類型:破冰時間:5分鍾材料:無需材料場地:空地適用對象:所有學員操作程序:1、全體學員圍成一圈。2、每位學員將雙手放在前面一位學員的雙肩上;3、聽從培訓師的指令,緩緩地坐在身後學員的大腿上。4、坐下後,培訓師再給予指令,讓學員叫出相應的口號:「例如「齊心協力、勇往直前。」5、最好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看看哪個小組可以堅持最長時間不松垮。有關討論:1、在游戲過程中,自己的精神狀態是否發生變化?身體和聲音是否也相繼出現變化?2、在發現自己出現以上變化時,是否及時加以調整?3、是否有依賴思想,認為自己的鬆懈對團隊影響不大?最後出現什麼情況?4、要在競爭中取勝,有什麼是相當重要。
❺ 50年代的人的褲子的前開門是不能照耀於身體外面的,現在卻紛紛亮相開了。還要比一比彼此的腰帶
大哥,問題呢?
❻ 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讓幼兒喜歡數學。
2、願意上課大膽舉手回答問題。
3、能按照物體的長短差異排出3"5個物體的序列。
【活動准備】
1、長短不同的褲子圖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紙條等若干套(3—5個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動過程】
一、褲子比一比 。
1、觀察褲子。
教師出示掛圖中的4條褲子。
師:看,媽媽給寶寶買了什麼?媽媽買了幾條褲子?它們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褲子,並說出它們長短不一樣。
2、比褲子。
師:哪條褲子長,哪條褲子短?
教師和幼兒一起把褲子兩兩比較,得出結果。
二、褲子排一排。
1、教師出示長短排序板。
師:媽媽讓寶寶排一排褲子,你覺得哪條褲子放在前面?可以怎麼排呢?
鼓勵幼兒積極思考並講述自己的想法。
2、鼓勵幼兒自主地排褲子,然後說一說自己用什麼方法排的。
3、教師和幼兒討論長短排序的(jy135幼兒教育)方法。
沿著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條線將褲子放整齊,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長(最短)的褲子排號,再通過兩兩比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長的褲子,發現長了再調整。
三、給物體排排隊。
1、討論活動規則。
師: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紙條都來找小朋友幫它們排隊啦!
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總結:先找出物體中最長或最短的一個排好,在比剩下的物體,找出最長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後說一說。
2、幼兒操作活動。
教師提醒幼兒將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齊。
教師鼓勵幼兒參與多組操作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鍾表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認識各種各樣的鍾表。
2.在觀察、討論的基礎上,了解不同鍾表的不同特徵和功能。
3.對有關自己生活中的科技產品產生興趣。
活動准備
1.ppt課件:各種各樣的表
2.實物:鬧表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對鍾表的興趣。
現在幾點了? 你怎麼知道的?(看鍾表)
你還見過哪些鍾表? 在哪裡見到的?
二、欣賞不同的鍾表
1.課件:各種各樣的表
引導幼兒調動多感官參與觀察鍾表。
(1)這里有很多不一樣的鍾表。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啟發幼兒在觀察時,可以開展一些適宜的討論)
(2)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三、教師與幼兒共同欣賞。
(1)這是什麼鍾? 這些鍾有什麼特點?
小結:掛鍾適合掛在家中的牆壁上,大家都能看見,而且看起來會很方便。
座鍾適合放在桌子或櫃子上,比掛鍾小,拿放很方便。手錶可以隨身攜帶等等。
(2)討論鍾表的不同功能及特徵
向幼兒介紹鍾表,機械鍾表、電子鍾表的特殊性。
使幼兒了解到:雖然看起來差不多,但是有很大區別。
機械表需要旋轉軸,靠轉軸帶動手錶;
電子表需要電池帶動手錶;
有的手錶還防水,潛水員在海里也可以看到時間。
(3)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功能,就是告訴我們時間。
為了滿足不同的人的需要,所以設計者設計出不同的鍾表。
有的又大又重很華麗,有的又小又輕很方便;有的可以亮燈,黑的地方也可以看見;
有的可以報時;還有各種各樣形象的鍾表。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閱讀幼兒用書,認識各種鍾表,進一步感知鍾表的內部結構。
活動目標
1.欣賞並了解故事《好聽的門鈴聲》。
2.願意尊敬老人、幫助老人。
3.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材料
1.幼兒用書《好聽的門鈴聲》。
2.故事《好聽的門鈴聲》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好聽的門鈴聲》。
2.教師引導幼兒了解故事內容。
3.教師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好聽的門鈴聲》,進一步理解故事。
4.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幫助爺爺奶奶。
5.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在休息日到社區去幫助需要我們幫助的老人。
6.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孩子們非常地感興趣,通過本次活動,我們也知道了只要幼兒感興趣地東西,他們就會給你意想不到地驚喜,所以,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應該從幼兒地興趣出發,來提高活動地質量,因為興趣是幼兒最好地老師。
小網路:「門鈴」這個東西中國古代較少聽說,有錢的大戶人家是在大門上裝有裝飾性的門環,叫門的人可用門環拍擊環下的門釘發出較大的響聲,有現代「門鈴」的作用。
活動目標:
1、學習在有伴奏的情況下獨立地唱准曲調,養成喜歡在集體中歌唱,也喜歡獨立地在大家面前表演的習慣。
2、探索與歌詞內容相一致的歌表演動作,並練習合拍地表演。
3、初步學習與同伴商量,分配角色,並一同合作、協調地進行歌表演。
活動准備:
1個茶杯、1張凳子。
活動過程:
1、用簡單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小朋友幫爺爺奶奶做了什麼事?他為什麼要幫爺爺奶奶做事?爸爸媽媽怎麼誇獎他的?幼兒回答後,教師整理、加工成歌詞朗誦給大家聽。
2、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吐字要清楚,讓幼兒聽清歌詞。
(2)幼兒跟隨教師按節奏念歌詞。
(3)幼兒跟隨教師輕聲學唱。
3、引導幼兒為歌詞創編動作。
教師鼓勵幼兒根據歌詞自己想動作,並能邊唱邊做出來。幼兒做動作時,教師不做,以免幼兒模仿,限制了他們的創造性。
4、學習與他人合作進行歌表演。
(1) 教師和個別幼兒分角色表演。教師扮「爺爺」「奶奶」,在唱前兩段歌詞中的第一句時,也可讓其他幼兒幫忙唱。另請一名幼兒扮演「小朋友」,唱兩段中的第二句,邊唱邊做動作。第三段仍由「小朋友」唱,或全班幼兒齊唱。
(2) 教師和全班幼兒表演,表演方法與上相同。
(3) 幼兒兩人一組分角色表演,讓幼兒自己商量分配角色,教師適當給予幫助。
(4) 按小組分角色表演。每組五人,分別扮演歌曲中的五個角色。幼兒扮演時,教師輪流到各組參與活動,和某一幼兒共同扮演一個角色,以自己的情緒感染幼兒。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游戲,能跟著音樂節奏用各種動作表現洗衣機洗衣服的程序。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體驗互相合作游戲的快樂。
3、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准備:
1、課件:衣服放入洗衣機;水放入洗衣機,衣服漂起來了;洗衣機漂洗左右轉動;洗衣機脫水朝一個方向轉動。
2、音樂《我愛洗澡》節選
活動過程:
一、回憶洗衣機洗衣服的程序,初步感受音樂。
1、小朋友們,你們看見過媽媽用洗衣機洗衣服嗎?怎樣洗的?(幼兒自由回答)
2、老師帶來一段視頻,看看是不是怎樣.(播放視頻)
教師:先放臟衣服,一件、兩件、三件、四件;放水了,衣服慢慢慢慢的漂起來
加點洗衣液;現在洗衣服了,洗衣機左轉轉、右轉轉;衣服甩幹了。
問:束老師剛才做了那些事?(放衣服、)和媽媽一樣嗎?
3、今天束老師帶來一個洗衣舞,你們想學嗎?請你跟著音樂想一想、做一做。
4、你們想好了嗎?把你們的洗衣舞跳給老師看看。老師下位學習個別幼兒動作。
二、分段欣賞音樂,嘗試創編動作。
剛才我看到你們做了好多好看的洗衣舞的動作,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1、 剛才我們往洗衣機里放什麼?(臟衣服)你怎麼放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他們的動作。(音樂)你怎麼放的?
2、 衣服放好了,放水了,衣服是怎麼漂起來的?我們跳的是洗衣舞,漂的動作要好看一點。(幼兒創編動作)
教師念幼兒做。跟著音樂做。注意要一下一下的做。
3、衣服在洗衣機它是怎麼轉的?你是衣服怎麼轉?我們來學學他。
我們都是衣服,我們在洗衣機里怎麼轉?把手牽起來(轉停一停,轉停一停)我們是被洗衣機帶著左轉轉右轉轉的。
4、衣服洗好了,要甩干,甩干是怎樣的?(快快的,而且朝著一個方向轉)小衣服們,手拉手,准備好。注意了聽著音樂轉起來。
教師小結:注意安全、注意跟著音樂,小跑步的時候,身體和頭側過來朝著跑的方向。
三、玩音樂游戲《洗衣機》
1、小朋友想不想來玩洗衣機的游戲,一起起立,做成一個大大的洗衣機. 我們請王老師來做主人,請到的小朋友和王老師做臟衣服,其他的小朋友做洗衣機。我們要帶著衣服朝左轉,朝右轉。
2、剛才是王老師做主人,現在誰想來做小主人。音樂開始要把衣服請出來。
3、剛才你們玩的開心嗎?我們請客人老師一起來玩一玩。
謝謝客人老師,結束活動。
小網路:洗衣機是利用電能產生機械作用來洗滌衣物的清潔電器,按其額定洗滌容量分為家用和集體用兩類。
適合班級:
小、中、大班
材料准備:
塑料瓶、彩色圖釘、硬吸管(或筷子)、橡皮筋。
製作方法與步驟:
(1)在塑料瓶體上剪出一個方形或圓形。
(2)在塑料瓶的底部和瓶蓋的上面分別釘上3個彩色圖釘。
(3)將硬吸管切割為合適的長度,粘貼在瓶子上部,使橡皮筋不會緊靠瓶子。
(4)把橡皮筋纏繞在圖釘上,調整成不同的松緊程度,以形成不同的音高。(見「皮筋吉他圖1」)
實驗操作:
幼兒用手撥動皮筋,會聽到不同音高的聲音。
教師指導建議:
●引導幼兒仔細傾聽,橡皮筋發出的聲音是否一樣。
●引導幼兒再加上一根硬吸管,使橡皮筋分成長度不同的兩部分,分別撥動橡皮筋的兩部分,傾聽聲音的變化。(見「皮筋吉他圖2」)
拓展與替代;
◆用紙盒、鐵盒、木盒等製作皮筋吉他自由演奏。
◆有條件的幼兒園請吉他手為幼兒演奏,感知吉他的發聲原理。
小知識
吉他是靠琴弦的振動發音,可以用手按和弦來控制琴弦的長度。琴弦的長度不同聲音也就不同。當我們演奏橡皮筋吉他時會感知到:橡皮筋綳得越緊,橡皮筋越短,振動的頻率越高,發出的音調也越高;反之,橡皮筋綳得越松,橡皮筋越長,振動的頻率越低,發出的音調也越低。
活動反思: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注重幼兒的探索方法和情感態度。在教學活動中,一步一步激發幼兒嘗試探索的慾望,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在這次活動中,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親身經歷真實的研究過程,讓幼兒真正地作科學。
目標:
1、能積極參與賞燈、玩燈、搓元宵等活動,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的快樂。
2、知道元宵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預備 :
1、拌好的餡、干米粉。
2、小盤子、大盤子。
3、幼兒自製花燈一盞。
4、猜燈謎謎面,懸掛操場。
5、發出邀請,家長參與。
過程:
1、介紹元宵節。
引導幼兒講述:我所知道的元宵節。
教師進一步介紹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
2、做元宵。
談談說說:我吃過的各種元宵。
介紹做元宵的材料,並示範製作方法。
製作方法:先用小勺挖一匙餡心放在手心裡搓圓,將搓圓的餡心放入干米粉,在盤中往返滾動,直到餡心四面粘滿米粉。最後,把它放在手心搓圓即成。
幼兒分組製作,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把握兩人合作滾米粉的技能。
將搓好的元宵放在大盤子里,分享集體合作的快樂。在等待煮元宵的同時,玩花燈。
3、玩花燈。
幼兒提著花燈,同伴相互欣賞,講述自己所拿的燈的名稱及主要特點。
在敲鑼打鼓的熱鬧氣氛中,幼兒在園內提燈遊行,自由交往。
4、家長帶領幼兒猜燈謎。
5、品嘗小元宵。
鼓勵幼兒有禮貌地邀請老師、弟弟妹妹一起品嘗勞動成果,感受勞動帶來的快樂。
6、領獎品。
案例背景:
朋友到杭州旅遊,帶回兩把清新古典的扇子,一把是晶瑩、透明的蠶絲扇,扇面是畫有一幅色彩柔和、典雅的楊貴妃畫像;另一幅是古香古色的布摺扇,扇面上是一幅生動形象、線條清晰的「清明上河圖」。我想:從繪制精美的扇子入手引導小班孩子欣賞民間工藝美術,會有什麼效果呢?於是,我就選擇午間活動時間,和孩子們一起欣賞這兩把扇子。
案例實錄:
(一)欣賞蠶絲扇
師:小朋友,老師帶來一樣好東西,你們看這是什麼?(我一拿出扇子,孩子們圍了過來)
幼:扇子,我們家也有扇子。
師:你們家的扇子和老師的一樣嗎?
幼:你的扇子比較漂亮。你的扇子是透明的。
師:這把扇子是用蠶吐出的絲做的,所以看起來是透明的。
幼:你的扇子上有一位阿姨。
師:你覺得這位阿姨漂亮,是嗎?
幼:是阿姨的`裙子很漂亮;紅紅的裙子很漂亮;燈籠很漂亮;椅子很漂亮;
(這時大家踴躍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師:裙子怎麼漂亮?
幼:裙子長長的、長到地上;
師:長長的裙子、柔柔的,風一吹還會飄呀飄,真好看!
師:燈籠怎麼漂亮?
幼:燈籠下面有一條一條的線(燈穗);
師:椅子怎麼漂亮?
幼:椅子的腿彎彎地翹起來。
師:這張椅子的腿和我們坐的椅子一樣嗎?(大家都彎下下來看自己的椅子)
幼:不一樣;我們的椅子腿是直直的。
師:哦!這位阿姨家裡的東西真漂亮!你們知道這位阿姨是誰嗎?她叫楊貴妃,是古時候一位美麗的皇後,是一位大美女。工人叔叔為了讓這把扇子更好看就把這幅畫印在扇子上。
(二)欣賞布摺扇
(這時我再出示另一把扇子,孩子們高興地叫起來。)
師:這兩把扇子一樣嗎?
幼:一把是圓圓的,另一把能一折一折的;扇子的畫不一樣;
師:這把叫團扇,這把叫摺扇,是用布和竹子做的。這幅畫上有什麼?
幼:有一座彎彎的橋;有水;有船;有人在舀水;不對,是在抓魚。
幼:有一頭牛,牛拉著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接在哪裡?)接在車上(牛一拉)車就會走。(可以用車來運東西)。
活動目標
1.能初步探索並感知風的大小與風車轉動的關系。
2.嘗試運用各種材料製作小風車。
3.進一步產生科技探索與製作的興趣。
活動准備
1.課件:風車步驟圖
2.小風車若干,卡紙,筷子,圖釘等。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風車,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今天我們小朋友都帶來了風車,現在我們來玩一玩,怎樣使小風車轉動起來呢?
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同伴之間不要相互碰撞。
2.幼兒玩風車,感知風車的轉動。
二、討論講述
1.你剛才是怎樣玩風車的?你發現了什麼秘密?
請你先和旁邊的好朋友講一講。
2.誰來說說你是怎樣玩風車的?你發現了什麼秘密?
你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風車轉起來呢?
小結:讓風車轉起來的方法可真多,只要有風就可以了。
三、擴展談話
1.小風車轉的一樣快嗎?為什麼?
請你拿著小風車和好朋友去玩一玩,
看一看它什麼時候轉的快,什麼時候轉的慢?
2.誰來說說小風車什麼時候轉的快,什麼時候轉的慢?
小結:風大的時候,風車轉的快;風小的時候,風車轉的慢。
四、製作風車。
1.現在,我們也來製作小風車好嗎?
2.課件演示:風車步驟圖
要求:
做的時候要注意動腦筋,找好中心點再去做,注意中心點的部分不能剪掉。
3.幼兒製作風車。
教師:風車製作好了,我們一起到院子里去玩一玩,比比看誰的轉的快,好嗎?
❼ 如果上衣比褲子貴1/3那麼褲子就比上衣便宜1/3這句話對嗎
不對的。
因為第一個三分之一是褲子金額的三分之一,而第二個三分之一是上衣金額的三分之一,兩個三分之一的主體不同。
❽ 用自己穿過的褲怎什量腰圍『
拉直平後比一比腰就行。
❾ 為什麼褲子比衣服容易壞.或是破裂
其實褲子容易壞,大多壞在襠處,因為我們人不可能走路時把兩個腿撐大大撇開走路啊, 都是雙腿靠攏的,襠處很容易磨損,人一天得邁多少步子啊。
襠處線掉後,由於大腿撐開的緣故,線越扯越長,就會從一個磨損的小窟窿慢慢撐很大窟窿, 一件物品,只要有一處壞了,就很容易整體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