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上有50塊錢,買了衣服20元還有30元,在買拖鞋15元還有15元,在買糖果9元還有6元,在買瓜
假設你原來有50塊錢,買第一、二、三、四件東西花了a、b、c、d塊錢,最後剩餘0,則50=a+b+c+d。
買第一件物品後剩餘:50-a;
買第二件物品後剩餘:50-a-b;
買第三件物品後剩餘:50-a-b-c;
買第四件物品後剩餘:0;
所以剩餘的錢的和為:150-3a-2b-c。
由於a、b、c為不確定的數,所以剩餘的錢的和有無數種結果。
意味著剩餘的錢的和與每次花掉的錢的多少有關,而並不等於原有的錢數。
問題中正好相差1,純屬數字湊得巧而已
2. 腦筋急轉彎我手裡有50元錢買衣服20剩30買拖鞋15元剩15元買糖果9元剩6元那一元哪去了
摘要 50元錢-買衣服20元-買拖鞋15元-買糖果9元=6元
3. 有五十元錢買衣服二十元買鞋十五元買糖果九元買食物六元還剩一元這是為什麼
收銀員多找了你一元 建議把錢還給收銀員
講文明 講誠信 誠實做人
4. 手機有50元錢,買衣服花了20還剩30、買拖鞋花了15還剩15買糖果花了9塊還剩6元,買零食花了6
表格看起來順利成章!買拖鞋15,又買糖9,剩6,6+9=15,15+15=30,給人一種心裡暗示,暗示兩邊總和是相等的!咳咳,別急,回到買衣服剩的30元,30元包括買拖鞋15元,買糖9元,買食品6元,15+9+6=30,這樣算是對的!其實問題出在兩個6元,看好了!!! 剩下的6元,和買食品的6元是不一樣的!!!他們在兩個分類的表格,相當於剩下的15元,和買糖的9元,能一樣嗎???試想如果買食品花5元,花4元,,如何???從一開始花15剩15,作者就在給大家做心裡暗示!!後面巧妙的選擇用9元,再用完剩下的6元,這是表格出現兩個6,作者的目的達到了,你已經完全被洗腦了!直接崩潰了吧!如果非要表格成立買糖花10元,完美成立!!!到這樣就沒意義了,再次提醒!!!買東西花的錢,和剩下的錢,能相等嗎???他們是兩個分類表格!!! 只有剩的錢 和 花的錢 加起來才等於 所有的錢數!!!這是一個數字迷宮啊,相同的數字,相加相等的數字,巧合多次出現,導致你直接瞎了眼!!!回答完畢!看不懂的同學把答案抄寫100遍!!!掌聲在哪裡!!!
5. 我手裡有50元,買衣服20元,剩30元,買拖鞋15元,剩15元,買糖果9元,6元,買食品6元,剩0
這明顯是個誤導題,6+9+15+20等於50。
買衣服20元 剩30元 如果要算的話,買拖鞋15元 剩15元 將買東西的價格與當時所剩的錢相減,買糖果9元 剩6元 也就是 20-30=-10,買食品6元 剩0元 15-15=0,總和 花去 20+15+9+6=50 9-6=3,剩餘 30+15+6=51 6-0=6。
這個相差沒有實際意義 再將求出的值相加,你把所花的錢改一下 也就是 -10+3+6=-1,相差就不是1了 也就是花去的錢與剩下的錢差。
內容簡介
《誤導與發展》簡介:「發展」究竟是什麼?舊式的發展觀為何有可能誤導我們進入「歷史的死角」?發展問題已成為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全世界所遭遇的社會問題及其引發的社會科學危機緊密相關的議題。
黃平先生針對中國社會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例如農村發展格局、小康社會的前景、城市社會生活方式等等,提出發展未來的格局,犀利的文筆、敏銳的洞察力、發人深省的提問,成就了本書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
書中有本書收入了作者近年來論文與重要會議的講稿,並試圖釐清中國社會發展觀的脈絡,以期對這個社會科學的困境作出「最後的一擊」。
6. 我手裡有50元,買衣服花了20元還剩30元, 買拖鞋花了15元還剩15元, 買糖果花了9元,還剩6
買東西的錢是一致的可以相加,20+15+9+6=50; 而剩下的錢是不能相加的,剩下的30中包含剩下的15,有包含關系,30+15+6=51,相加是沒有意義的。
拓展知識
數學基本常識
1、 最小的自然數是0.
西方研究數論認為,最小的自然數是「0」,因為「0」不僅僅表示沒有,在很多情況下它還表示存在,比如說溫度時,0℃就是一個分界值,此外,「0」還可以表示起點等。「 在研究倍數與因數時,范圍限制為非零的自然數。因為「0」是除自身以外任何數的倍數,如果研究范圍包括「0」,就沒什麼意義了,倍數和因數的教學中說明研究范圍是非零自然數,就是為了保證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不是「0」。
2、 最小的一位數是1
記數法里有個規定:一個數的最高位不能是0。為什麼要這樣規定呢?因為若沒有這樣的規定,0就是一位數,由此可以得出最小的兩位數是00,最小的三位數是000,這樣的結論顯然是不對的。
3、 0不能作為除數
一是零做除數不能得到固定的商;二是零做除數不能回原。因此說:「零做除數沒有意義」或「規定零不能做除數」。
4、 0和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在研究倍數與因數時,范圍限制為非零的自然數。所以0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質數是指含有1和它本身2個因數的自然數,而自然數「1」只有本身1這1個因數,所以自然數「1」不符合質數的要求,那麼「1」不是質數。 合數是指除了1和它本身2個因數外,也就是說合數至少有3個因數,顯然自然數「1」不符合合數的定義。所以,1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7. 拿五十塊錢去買東西,買個衣裳二十,還剩三十,買個拖鞋十五,還剩十五,九塊錢買糖了,還剩六塊,六塊錢
這個是沒有問題的,就好比為什麼我你的錢花了,我兜里為什麼還有錢一樣的道理,這兩個問題根本沒有任何關系。
8. 手裡有50元 買衣服20 買拖鞋15 買糖果9元 買食品6元,為什麼剩餘的錢加起來是51
樓主,以後這種問題別在糾結了。這個題目和那個買衣服一樣。樓主聽好了包括所有人,別在糾結。我一句話你們都明白。20➕15➕9➕6=50。剩餘得公式30➕15➕6=51。答案已經出來了。20為什麼是30,為什麼少了個9請問是哪個數學老師教你們拿剩餘得數字➕得?記住了。這都是數學錯覺。把原來得公式變掉那麼永遠得出得答案都是錯覺答案。謝謝,以後都無視這種題目吧。不然等於自己把自己當智障。
9. 腦筋急轉彎我手裡有50元錢買衣服20剩30買拖鞋15元剩15元買糖果9元剩6元那一元哪去了
用剩下的錢加起來毫無意義,與使用的錢對比更是不相乾的。不說只相差一元,我要讓他相差幾千元也可以的。50元,用去1角,剩49.9元,又用去1毛,剩下49.8元,再用去1毛,剩下49.7元,一直這樣買下去,買的錢最後相加只會是50元。但:剩下的錢相加會上千元啦
49.9+49.8+49.7+49.6+------上萬元有可能的。
誰會再說那幾千或上萬元去哪???
10. 我有50元錢 買衣服20元 買拖鞋15元 買糖果9元 買零食6元
這個問題體現的是開支與剩餘不能這樣算平衡,因為剩餘的錢加起來會比開支大得多,開支只有50,剩餘算起來是51元,早看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