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好尖端。
古代人不就喜歡黃紅色么。黃色,紅色多好大富大貴哇。
㈡ 褲子的發展史
據史料記載,中原地區的古人穿上有襠褲子是從戰國時期才開始的。當時趙國趙武靈王在邯鄲實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就是穿胡人的服裝,學習胡人騎馬射箭的作戰方法,此後,中原人才穿褲子。到了漢代,漢昭帝時才把有襠的褲叫做「褲」。
古褲有二:一為褲;一為惲(褌)。《說文》無袴而有絝,曰:「絝,脛衣也,從系誇聲(苦故切)。」惲,《說文》:「惲,重厚也,從心軍聲(古渾切)惲或從衣。」音義全異。袴絝音義形皆同。《詩經·秦風·無衣》「與子同澤」之澤,為此襗字。《說文》又曰:「褰,絝也,從衣寒省聲,《春秋傳》曰征褰與襦(去虔切)」,所以袴絝襗褰四字,音形或同或否。但為脛衣則一。袴(褲),《釋名》曰:「袴,跨也,兩股各跨別也。」《急就篇》顏注曰:「袴,謂脛衣也,大者謂之倒頓,小者謂之校口。」褲之兩股曰襱。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袴,謂為「今所謂套袴也」,殊誤。按褲為脛衣無檔,古服上衣下裳,或衣裳相連,長可及肘,最短如襦亦及膝,皆可蔽下,著脛衣已足,無須著有襠之褲。今之著套褲另有裹褲,古之著褲則無,不能混為一談。有檔之褲,或以為惲,一作褌,亦有問題。褌,《釋名》曰:「褌,貫也,貫兩腳,上系腰中也。」《急就篇》顏注曰:「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段注說文,褌字,亦曰:「今之滿襠褲,古之褌也,自其渾合近身言,曰惲,自其兩襱孔穴言,曰惚,方言,無桐之褲,謂之犢。郭雲:即犢鼻褌。」皆以褌為合檔,與古褲異,今褲同。其實顏以褌為合檔,段且
謂褌即犢鼻褌,為合檔,皆屬臆說,難以遽信。(參考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褲子是人們下體所穿的主要服飾。原寫作「絝」、「袴」。從出土文物及傳世文獻來看,早在春秋時期,人們的下體己穿著褲,不過那時的褲子不分男女,都只有兩只褲管,其形制和後世的套褲相似,無腰無襠,穿時套在脛上,即膝蓋以下的小腿部分,所以這種褲子又被稱為「脛衣」。左右各一,分衣兩脛。因其只有兩只褲管,所以褲的計數與鞋襪相同,都用「兩」字來計,居延漢簡中就有這樣的情況。穿著這種褲子,其目的是為了遮護脛部,尤其在冬天,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至於膝蓋以上部分則無遮護。 一、《拾遺記》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戰國時曾先後出任秦、魏丞相的張儀和齊相蘇秦「同志好學」,外出時見到什麼故典,就馬上將它記下。有時身邊沒有竹木之簡,無所題記,就乾脆「以墨書掌及股里」,晚上回到家裡,再將它抄寫下來。股即大腿,因為手掌及大腿無衣,墨書之後可以洗去,所以被用來代簡題記,假若在兩股也著有袴,那就不是書在股上而是書在袴上了。
二、《韓非子·外儲說》中還講到一個有趣的故事:齊國有個盜賊,為了避免人們的注意,專門披著塊狗皮出外行盜、他的兒子不知實情,向他的小夥伴誇耀道:「吾父之襲獨有尾。」沒想到那小夥伴的父親是一個因犯了罪而被剁去小腿的人,兒子無知,反吹噓道:「吾父獨冬不失袴。」有個沒留下姓名的人在《韓非子》的這段話下加了一個註:「刖足者不衣袴,雖終其冬夏,無所損失也。」可見,被砍斷了小腿的刑餘之人,即使是在嚴冬,也不需要穿袴--因為無從依附。當時穿著這種褲子,如果外面不用其他服飾加以遮掩,那簡直是不堪設想的事情了。所以,古人在袴的外面,往往著有一條圍裙狀的服飾,那就是裳。衣、裳、袴三者並用,就可以將身體全部遮覆。當然到了炎熱的夏天,人們也可以只穿衣裳而不穿褲,因為那時用以遮羞的服飾是裳而不是褲。由於褲都被穿在裡面,所以常用質地較次的布製成,富貴之家也有用絲織品為之者,但在社會上被公認為奢靡之服。我們今天稱衣著華麗、不學無術的年輕人為「紈褲子弟」,就由此而來。「紈褲」,即細絹製成的褲。
三、《漢書·敘傳》:「數年,金華之業絕,出與王、許子弟為群,在於綺襦紈袴之間,非其好也。」唐杜估《通典》:「然貴子弟榮其觀好,至乃襁抱坐受寵位,貝帶、脂粉、綺襦,紈袴。」所以,明代張岱在《夜航船·衣裳》一節中明確地說:「紈袴,貴家子弟之服。」絰衣和衣裳,是中原人民的傳統服飾,對於北方民族來說,穿裳騎馬很不方便,所以他們的褲子比漢族完善得早。德國東洋美術館收藏的一件中國青銅帶飾,上雕兩個力抵人物就穿著合襠長褲。與此相同的帶飾,在陝西長安匈奴墓中也有出土。這是現存文物中年代較早的長褲形象。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之後,漢族人民也開始穿著長褲,不過最初多用於軍旅,後來逐漸流傳到民間。從文獻記載來看,秦漢之際的褲子,雖然已從脛衣發展到可以遮裹大腿的長褲,但褲襠往往不加縫綴,那是為了便於私溺,因為在褲子之外,還著有裳裙,所以不會顯露下體。後來,在宮廷中出現了一種「窮袴」,其制上達於股,下覆於腔,在兩股之間施以褲襠,襠不縫綴,以帶系縛。據說這種褲子出現在西漢宮中。
四、據《漢書·上宮皇後傳》記:西漢名將霍去病之弟霍光,受漢武帝遺詔,輔助昭帝即位,並將自己的外孫女嫁給昭帝做皇後。為了讓皇後「擅寵有子」,他特以皇帝身體不安為由,提出「禁內」,雖富人使令皆為窮袴,多其帶,後宮莫有進者。東漢學者服虔在這段記載下特地註明:「窮袴,有前後當,不得交通也。」當時寧可在襠上縛帶,而不做成滿襠,仍然是為了便溺的方便。所以窮褲又有「溺袴」之稱,這種褲子不僅用於女子,男子也有穿著者。
五、據《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及《漢書·周仁傳》記載:「(周)仁為人陰重不泄,常衣敝補衣、溺袴,……以是得幸。」因為他經常穿著打了補丁的舊衣服和縛帶溺袴,所以深受漢景帝的信賴和寵幸,破例地容許他出入於深宮後闈,置身於粉黛佳麗之間,因為在景帝眼裡,這樣的人是不可能去淫猥和狎昵女性的。溺袴,據顏師古注,就是窮褲。北方民族的滿襠之褲,在漢代已為百姓所採用的,為了區別開襠之「袴」,滿襠之褲多稱為「袴」,也有寫成「褌」的。《汝南先賢傳》記東漢袁閎死後,「勿設殯棺,但著褲衫,疏布單衣,幅巾,親屍於板床之上。」這里的「袴」,就是指滿襠的褲子。晉代阮籍是個不遵禮儀的人,他把循規蹈矩的人比作「群虱之處袴中」,並嘲笑這些「虱子」。「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為吉宅也;行不敢離縫際,動不敢出袴襠,自以為得繩墨也。」這里明確提到了「袴襠」一詞,可見袴就是有襠的褲子。正如顏師古注《急就篇》所說:「合襠謂之袴,最親身者也。」所謂「最親身者」就是指貼身穿著。褲襠被縫合之後,也具備了蔽羞的功能,因此,在它的外面,可不必加罩裳裙。但是,由於受傳統習慣的拘束,上流社會的人都不願單獨穿著它外出,只有軍人及社會地位低卑的奴僕,為圖活動的便捷,才肯單獨穿袴。我們從戰國及兩漢時期的人物畫中就可以看到這種現象,凡下體穿袴而不加裳裙者,大多是這個階層的人物。
六、除下長過膝的長袴以外,漢代也有短袴,即褲襠縫合的短褲。這種短褲也為平民百姓所著。山東嘉祥洪山漢墓、沂南漢墓出土的畫像石上的一位農夫,就穿著這種短褲耕作,除了用這條三角褲遮掩一下私部之外,全身的其他部位全部袒露。從文獻記載來看,這種三角短褲,在當時叫「犢鼻袴」。《史記》中就載有漢代大文學家司馬相如當年在成都「自著犢鼻袴,與保庸雜作,滌器於市中」的史實。為什麼將這種三角短褲稱之為「犢鼻」呢,後人有三種截然不同的解釋。三國的韋昭解釋說,因為這種短褲「以三尺布作,形如犢鼻。」漢代三尺,約合今70厘米,而漢代布帛的門輻又很窄,以這么一塊布帛裁製的褲子,根據韋昭的解釋,這種短褲上寬下狹,兩頭有孔,以使承受雙股的貫串,與犢鼻之形十分相肖,所以得了這么個名字。不過也有人不同意這種解釋,如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認為,「犢鼻」是人體上的一個穴位,正處於腿上,因為這種短褲穿在身上,其長度恰巧至此,故以得名。與李時珍同時代的鄭明選在《秕言》一書中也有這么說:「膝上之穴為犢鼻穴,言袴之長才至此。」然而文字家又有他們的說法,他們認為,最早的三角褲叫「(衣+突)」,讀為「突」,「犢鼻」即「(衣+突)」的音轉。清代學者錢大昕在他的《十駕齋養新錄》一書中就這么講道:「《說文》無『(衣+突)』字,當為突,後人又加衣旁耳。」不管怎麼說,犢鼻褲即三角褲總是事實。司馬相如身為士人,而且還一度為官,按當時習俗,不至於在眾人面前穿著這種短褲,只是他在出遊臨邛時,愛上了剛剛喪偶的富家之女卓文君,並攜其同奔成都,文君之父卓王孫極力反對這門親事,當他得知女兒私奔的消息後,立即斷絕了對文君的經濟供給。一代才子司馬相如出於生活所迫,只能買下個酒舍,靠賣酒度日,他讓文君親自當爐,作起了掌櫃,而自己呢?索性脫去外衣,在大庭廣眾面前只穿一條三角短褲洗滌酒具,丟盡了老丈人的臉,弄得卓王孫非常尷尬,最後不得不承認這門親事。
七、魏晉以後,袴、褌二字合同,合襠之褌既可稱「褌」,也可稱「袴」。《世說新語·任誕》:「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巾+軍)衣,諸君何為入我褌中?」
《梁書·諸夷傳》:「國人……辮發垂之於背,著長身小袖袍,縵襠袴。」這里的袴、褌,指的都是一物,也就是合襠的褲子。魏背南北朝時期是褲子的盛行時期。因受異域生活方式的影響,這個時期士庶百姓的下體之服,多以著褲為尚。褲的形制比較寬松,尤其是兩只褲管,往往做得十分肥大,因形得名,俗稱「大口褲」。幾年前,「喇叭褲」在中國風靡一時,很多人都將它看作為「時裝新款」,殊不知早在千多年前,這種褲子已經在中國出現了。和大口褲相配用的上衣,一般做得比較緊身,名稱叫「褶」。褶和長褲穿在一起,在當時叫做「袴、褶」。這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最為流行的一種服式。最初多用於軍旅,以便於行軍、作戰。後來人們發現這套服裝比中國傳統的衣裳要簡便、適體得多,所以也紛紛加以採納,並逐漸成為士庶百姓的常用之服。一般以質地厚實的布帛為之,秋冬所用者,則以獸皮製成。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吳書·呂范傳》引《江表傳》:「范出,更釋(衣+勾),著袴褶,執鞭,自稱領都督,策及授傳,委以眾事。」
八、《晉書·楊濟傳》:「濟有才藝,嘗從武帝校獵北芒下,與侍中王濟俱著布袴、褶,騎馬執角弓在輦前。」婦女也有穿袴褶者,如《太平御覽》卷695引《西河記》:「西河無蠶桑,婦女以外國異色錦為袴褶。」由於褲管過於肥大鬆散,人們多將絲帶截為3尺一段,將褲管的膝蓋處緊緊系縛,這樣,在走路騎馬時,就比較便捷了。這種縛帶的褲子,在當時被叫做「縛袴」,史籍中有大量記載。如《太平御覽》卷六九五引《宋書》:「元兇邵弒逆,袁淑止之,邵因起,賜淑等袴褶。又就主衣取錦裁三尺為一段,又中裂之,與淑及左右,使以縛袴褶。」《南史·沈慶之傳》:「上開門召慶之,慶之戎服履(韋+未)縛袴入。」又《東昏侯紀》:「(東昏侯)戎服急裝縛袴,上著絳衫,以為常服,不變寒暑。」穿著這種縛褲的人物形象,在河南鄧縣南北朝墓出土的畫像磚,山西大同北魏司馬金龍墓出士的漆畫以及河北景縣北朝封氏墓出土的陶俑上都有反映,縛褲的形式也交代得非常具體。唐代男子常用之服,以袍衫為主,袍衫之內就著有褲。婦女雖然喜歡穿裙,但褲子並沒有被廢棄,尤其在「胡服」盛行之時,皆以穿褲為尚。縛褲之制依然存在,不過多用於軍將、儀衛。普通男女的褲子,褲管有明顯的收斂,尤其是女褲,與魏晉南北朝流行的大口褲恰相反,通常做得比較緊窄;褲腳部分也明顯收束。褲子最初以脛衣的形式出現,經過長期的演變和發展,後來又恢復到脛衣的形式上來,宋代以後流行的膝褲,就是一種脛衣。只是先秦時期的脛衣多貼體穿著,而宋明時期的膝褲,還可加罩在長褲之外。從史書記載來看,兩宋時期的男女,不分尊卑,都穿膝褲。《朱子語錄》記稱,南宋奸臣秦檜在朝為相,雖然得高宗皇帝的重用,但高宗對他也時有防範,秦檜死後,高宗不免鬆了口氣,對臣下說:「聯今日始免膝袴中置匕首矣!」由此可見,連皇帝平常也穿膝褲。明清男女穿膝褲者十分普遍。明代膝褲多製成平口,上達於膝,下及於踝,著時以帶系縛於脛。
九、《金瓶梅詞話》第67回記潘金蓮服飾:「上穿黑青回紋錦對衿衫兒」,「下著紗裙,內襯潞紬裙」,裙子裡面,則系縛一對「錦紅膝褲」。《西遊記》第47回也稱:「那女兒頭上戴一個八寶垂珠的花翠箍,……腿上系兩只綃金膝褲兒」說的都是這種膝褲。清代稱膝褲為「套褲」,因為它的長度已不限於膝下,也有遮覆住大腿的。所用質料有緞、紗、綢、呢等,也有做成夾褲或在夾褲中蓄以絮棉的,後者多用於冬季。褲管的造型也有多種:清初時上下垂直,呈直筒狀;清中葉一變為上寬下窄,褲管底部緊裹於脛,為了穿著方便,多在褲腳部分開衩,著時以帶系結。到了晚清時期,又崇尚起一種寬松式的套褲,褲管之大比最初翻倍。清人李靜山《增補都門雜詠》一詩就說得非常形象:「英雄蓋世古來稀,那像如今套褲肥?舉鼎拔山何足論,居然粗腿有三圍。」這個時期的褲管上大多被裁製成尖角狀,著時露出臀部及大腿外側。婦女所穿的套褲,褲管下腳常鑲有花邊,所用布帛色彩也較鮮艷。除套褲以外,普通的長褲在明清兩代仍然被使用著,既可襯在袍衫長裙之內,也可和襦襖等服配用,被穿著在外。所用質料也有多種,視季節而別。明清小說中有大量描寫,如《醒世姻緣傳》第33回:「拿了狄員外的一腰洗白夏褲,又叫狄周來伺候先生洗刮換上。」《紅樓夢》第63回:「寶玉只穿著大紅棉紗小襖子,下面綠緩彈墨袷褲,散著褲腳,……和芳官兩個先劃拳。」《鏡花緣》第59回:「只聽嗖的一聲,......又有一個女子也飛了進來,身穿紫紬短襖,下穿紫紬棉褲。」由於時代距今不遠,這些褲子實物在民間還有大量的遺存。 中德兩國考古專家日前(2014年5~6月)在中國吐魯番洋海古墓內發現了兩條褲子,這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歷史最為悠久的褲子,可追溯到3300年前。這次發現也支持另一觀點,即褲子是游牧民族專為騎馬發明的。長袍和寬外袍等服飾不適合騎馬,褲子隨之興起,到了漢代才把有襠的褲子叫做「褲」。
㈢ 明朝民間男女服飾有哪幾種
明朝的服飾,它以古為源,又不斷的加以創新加以改造,最終形成繁雜華美的服飾裝扮。明代庶民男子的日常服飾,洪武年間規定:「戴四方平定巾,雜色盤領衣,穿皮扎」,頭頂方巾,身穿盤領長袍,腳蹬皮扎,是明初平民男子最為普遍的裝束,這一服飾的安排被當時當權者直接規定。
不過洪武末年,民間服飾已不再遵規蹈距,也有了各種各樣的改變,此後男裝便日漸豐富起來。男子服式變幻繁多,和女子服飾一樣的各具特色,其中流行最為普遍的有以下十幾種:直綴、罩甲、衫、褡護、褲褶、程子衣、褲、褂、裙、衫等。不論男女,在明代的時候,服飾都是一樣的種類繁多,人們的生活也相對豐富精彩。
㈣ 急求關於明朝或清朝服裝的詳細資料
明朝服飾
經過元代蒙古人統治之後,明代恢復漢族的傳統,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服飾制度。明代許多男子流行的發式都是明太祖首創的。比如「網巾」,有象徵國家法令齊全的意思,「四方巾」象徵國家太平,還有「瓜皮帽」,它幾乎被現代的西方人當作中國典型的帽子了。
明代的男裝,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寬大長衣,頭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頭巾。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種六瓣、八瓣布片縫合的小帽,看起來很像剖成半邊的西瓜。本來是僕役所戴的,但是因為戴起來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來。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
明代的貴婦多是穿紅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婦女只能穿桃紅、紫綠及一些淺淡的顏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長裙,腰上系著綢帶,裙子寬大,樣式很多,像百褶裙、鳳尾裙、月華裙等。
男服服飾:
冕服:從宋代起皇帝幾乎只穿一種冕服。
朝服:有通天冠服、皮弁服、朝服等。
公服:百官的正式辦公服。均用到它。
常服:恢復唐宋時代的常服糸統。
女服服飾:
褘衣:為皇後受刪、謁廟、朝會時穿著。
翟衣:為皇後的第二禮服。
禮服:品官命婦的大禮服。
清朝服飾
清朝是以滿族統治者為主的政權機構,滿族八旗服飾隨朝代的變更沖進關內。旗人的風俗習慣影響著廣大的中原地區。清初漢人反滿情緒高漲,以各種形式發泄反清情緒,抵禦外族的入侵。
當代拍攝的電影《桃花扇》,就是當時現實生活和真實的民族思緒的寫照。幾千年來世代相傳的傳統服制度,由於八旗兵的進關,而遭到破壞,取而代之的是異族陌生的服制。因此,從化妝到衣著,滿漢民族之間產生矛盾就成為必然。客觀上來說,清代服制的變化,是由外力促使而產生的改革與變化,從衣著特點和後世傳播的持久性來分析,它是以新代舊的一種進步,是時代前進的產物。因此可以說這種變革,已經形成我國傳統服制的又一次飛躍,是歷史上"胡服騎射"、"開放唐裝"之後的第三次明顯的突變。所以說這種改革是起到了推進服飾演變的積極作用。
歷時數千年的寬袍大袖拖裙盛冠,瀟灑富麗,纖細柔弱,與衣身修長,衣袖短窄的滿裝形式,形成鮮明的對比。旗裝以它用料節省,製作簡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這是後人易於接受的主要原因。滿族的旗裝,外輪廓呈長方形,馬鞍形領掩頰護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盤紐為飾,假袖二至三幅,馬蹄袖蓋手,鑲滾工藝裝飾,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馬褂,……。其造型完整嚴謹,呈封閉式盒狀體,因此形象肅穆莊重,清高不凡,而獨樹一幟,突破了幾千年來飄逸的塔形衣冠,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形象記憶。時至今日,它已對國內、外產生了"一代優美服飾"的影響。特別是隨時代發展,經過加工曲線突出修長秀麗的旗袍,已經形成了漢民族的服飾代表,顯示了東方女性的溫柔與內涵,具有永恆存在的價值。
旗袍或短裝有琵琶襟、大襟和對襟等幾種不同形式。與其相配的裙或褲,以滿地印花、綉花和襇等工藝手段作裝飾。襟邊、領邊和袖邊均以鑲、滾、綉等為飾,史書記載"……鑲滾之費更甚,有所謂白旗邊,金白鬼子欄干、牡丹帶、盤金滿綉等各色,一衫一裙……鑲滾之弗加倍,衣身居十之六,鑲條居十之四,衣只有六分綾綢,新時離奇,變色以後很難拆改。又有將羊皮做襖反穿,皮上亦 加鑲滾,更有排須雲肩,冬夏各衣,均可加工......"。清初滿族婦女與男人的裝扮相差不多,不同之處只是穿耳梳髻,未嫁女垂辮。滿女不纏足不著裙,衣外坎肩與衫齊平,長衫之內有小衣,相當於漢女的肚兜,衣外之衣又稱「烏龍」。 旗裝在清代,除具有上述共同特點外,不同時期的組合特徵仍比較鮮明。
康熙年間:貴族婦女流行一種身著黑領金色團花紋或片金花紋的褐色袍,外加淺綠色鑲黑邊並有金綉紋飾的大褂。襟前有佩飾,頭上梳大髻,也有包頭巾樣式。侍女是著黑領綠袍,金紐扣,頭上飾翠花,並有珠璫垂肩。
乾隆年間:婦女著鑲粉色邊飾的淺黃色衫,外著黑色大雲頭背心。裙邊或褲腿鑲有黑色綉花欄干,足著紅色弓鞋。也有著朱衣,袖邊鑲白緞闊欄干,足著紅色綉花鞋。也有的著鑲有黑邊飾的無領寶藍色衣者,襟前掛香牌一串,紐扣上掛時辰表、牙簽、香串等小物件。也有的在衣服外面結桔黃色帶子,垂在腰胯兩側與衫齊,帶子的端頭有綉紋。也有的著白紗汗衫,黑褲紅腰帶、紅肚兜,鞋後跟有提舌。
嘉慶、道光年間:女子多著低領藍衣紫裙,裙子鏡面和底邊均鑲黑色綉花欄干,袖口鑲白底全彩綉牡丹闊邊。也有的袖口和衣服裙子鑲闊欄干,裙帶垂至膝下,肩有鑲滾雲肩。也有的著團花綠衣淺紅色裙,裙的鏡面上綉少許折枝花數朵,披雲肩垂流蘇。
同治年間:流行藍緞地鑲闊邊的綢褲帶,帶寬一丈或數丈,帶端有綉紋。無論著裙著褲均有系帶的習俗。腰帶系後垂至膝下為尚。
光緒中期:婦女衣裙漸短,袖子漸寬,帶長過膝露出約一尺有餘,走動時隨風飄擺,也有將流蘇縫於帶端,擺動時呈現異樣效果。服色以選用湖藍、桃紅為多,也有寶石藍和大紅等色。
光緒末年:婦女的衣服身長過膝,採用大鑲滾裝飾,裙上有時加十六至二十條飄帶,每條帶尾繫上銀鈴,步行時有響聲,甚為風趣。衣襟前掛有金或銀制的裝飾物,如耳挖子、牙剔子、小毛鑷子等。有的還掛有梅檀一類的裝有香料的小香囊。也有的系著內裝香脂粉的綢緞或緙絲製成的小鏡袋。與此同時,上海流行一種新裝,這種新裝不但在袖邊,也在臂肘上飾以鑲滾,衣服較前窄且長,褲子也相應地窄了一些。並配以三至四對手鐲。如此新裝,確實將婦女們的形象裝扮得更 加清秀和嫻靜。這種在原有基礎上稍加變化的新形式,在當時就是時髦的新潮裝。
清末流行衣袖裡面裝假袖口,少時一、二幅,多時二、三幅。這種裝束,一則為了顯示身份和富有;二則為加強旗裝封閉形式的風格特色。假袖口不但用料考究,裝飾布局也追求與旗袍相同,由此整體服飾更增加了華麗的效果,也加強了裝飾的層次感。假袖口一層層連接起來,顯現出窄袖的修長感覺。
宣統至民國初年:這個時期婦女的衫褲比光緒未年更窄小,衣領卻增高,甚至可以掩住面頰,如同馬鞍形狀。這個時期的鑲滾裝飾較前簡單得多,但襟前仍然系掛裝飾物。
清代女子服裝,有公服、禮服和常服。公服是自皇後至七品命婦規定的服制;禮服在民間指的是吉服或喪服。婚喪嫁娶及壽日的衣服,宮廷中是按命婦的品級規定的;常服形式多,變化服用也自由得多。
常服
從《大清會典》和《大清通禮》的記載中得知,婦女日常用衣有嚴格規定,並受法律限制。當然由於它不受品級約束,因此相比之下服式種類較多。服用也隨意得多。只是對奴僕、優伶、皂隸限制不得使用絲、絹、紗、綾、緞、紬和羅等檔次較高的原料制衣,也不得使用細皮、細毛和石青色原料制衣,不得隨便使用珠、翠、金、銀、寶石等貴重的裝飾品,只能使用葛布、梭布、毛褐、繭紬、貉皮和羊皮等較粗質地的低級原料。在當時如出現「時式裝」,則首先在貴族中間服用,在帝制統治時期,人們的衣妝不輕易改變,至於「奇裝異服」就更不允許存在了。
明代較多使用的紐扣,主要用在禮服上,常服很少使用,明末時才有所普及。滿人入關後開始普遍使用紐扣,成為制衣的必備之物。民間用紐扣是受八旗兵的甲衣影響,同時也受到國外商品輸入的影響,因此逐漸在衣服的領邊和襟邊普遍使用。明代以前衣領大多是交領、對領和圓領、自清代旗裝用紐扣以後,衣領的形狀開始發生明顯的變化。出現了清代以前從未有過的立領、襟邊不外露,內衫也與前不同,大鑲大滾的工藝邊飾更是不一般,因而對裁剪縫紉技術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古代服裝十分崇尚「官樣」和「內家樣」,一般出新樣都首先來自這些式樣。乾隆以後,由於通商口岸開始有了商品的交流,使得新材料新花樣慢慢出現,兩廣和蘇杭一帶成為"時式新裝"的發源地;道光之後花樣愈出愈新,但是新時興的服裝式樣雖多,卻只能在貴族之間流行,平民不能隨意模仿。
自乾隆、嘉慶以後,不少旗女仿效漢服,在原來窄長的衣衫外面加上寬大袖子的馬褂,或加寬衫袍的衣袖,並學纏足等陋習,引起仁宗和宣宗動怒,連續下諭禁止,並申明滿洲八旗、蒙古、漢軍督統、副督統隨時詳查。違者治罪,一並嚴懲絕不寬大。
禮服
分吉服和喪服兩類。宮廷中的吉服有如下規定:皇太後、皇後、皇貴妃和貴妃的吉服冠採用熏貂並綴朱緯(一種圖案);龍褂色為石青有綉文;龍袍色用明黃,皇子福晉、親王福晉的吉服冠用熏貂,頂用紅寶石。皇子福晉的吉服褂色用石青有綉文;皇子福晉蟒袍用香色,通綉九蟒五爪;文武官一品至九品的夫人所著補服隨夫品級,補子的形制為方,清末品官的命婦有用圓形補底。一品文官綉鶴;二品綉錦雞;三品綉孔雀;四品綉雁;五品綉白鷳;六品綉鷺鷥;七品綉雞?;八品綉鵪鶉;九品及未入流的綉練鵲。武官一品綉麒麟;二品綉獅子;三品綉豹;四品綉虎;五品綉熊;六、七品綉彪;八品綉犀牛;九品綉海馬。無品級的夫人用天青色大褂。不用補子,紅裙,衣袖口邊鑲綉可隨意。而妾只能用粉紅色和淡藍色。清代命婦的鳳冠(又名"珠冠",因冠上以珠為主要裝飾),霞帔、蟒襖沒有規定。總之,清朝命婦的各種品級均以綉蟒為裝飾。這一點與明代有些不同,明代命婦大衫不綉蟒,而只綉雉(瞿)、孔雀、鴛鴦和練鵲。
喪服
自古以來,喪服也被列為禮服之類。喪服可分兩部分:一種是後輩人為長者預制的"壽衣";一種是在喪禮上人們的著裝。官者服用"壽衣"是按品級穿戴,平民婦女則用元青或藍色大褂。
出席葬禮者要按照月份分別服生麻布、熟麻布、粗白布、細白布、麻冠、麻履、草履、素履等喪服。在著喪服期間女人不得戴有色鮮花,不可塗抹脂粉,也不得穿絲綢衣服,不得使用鮮艷色彩,只准採用白、灰、黑、藍幾色。這些是喪禮的一般規定,根據地區習慣還另有不同。南方比較遵守古禮,比如女人用粗衣時邊緣不縫,腰下系麻裙,頭上用一條麻布縫綴一側,呈風帽形狀,戴帽後布的兩端一邊長一邊稍短;北方則將白布紐結包在頭上,在不綴邊線的粗衣下面用白布包鞋,留有鞋跟,父輩留黑色跟,祖輩留紅鞋跟。
公服
是宮廷中上至皇太後,下至皇貴妃的正式官樣服裝。其朝服朝褂的具體規定和配套的各種珠寶飾物在《大清會典》圖卷中和《大清通禮》卷中都有記載,下面簡要介紹一二。
皇太後和皇後的冬朝冠為熏貂。上綴朱緯,頂三層。飾有珍珠、金鳳、寶石、珊珊等飾物,冠後有護領,垂明黃帶;夏朝冠為青絨。
皇太後和皇後的金約(用金做成的飾物),上綴青金石、綠松石、珍珠、珊珊等為垂褂物。 皇太後和皇後的耳飾左右各三,由金龍銜一等珠:皇貴妃和貴妃的耳飾,宮中貴人耳朵扎有三個孔,配戴三副耳墜。 皇太後、皇後、皇貴妃的朝褂,用石青色片金緣,以立龍、正龍和萬福萬壽為綉衣圖案。領後垂明黃絛,飾以珠寶;也有以正龍、行龍或立龍和八寶平水為圖案綉文。
皇太後和皇後、皇貴妃的冬朝袍用明黃色、披領和袖均用石青,肩的上下均加緣,並有金龍、行龍、正龍以及八寶平水等圖案綉文。
皇太後和皇後的領約,以縷金鑄之,以珍珠、綠松石、珊珊為飾。皇太後和皇後著朝服時胸前掛有三盤朝珠。著吉服掛一盤朝珠,均為珍珠和珊珊等高檔飾物;皇貴妃、貴妃和妃的朝珠,是用密珀為飾。這種朝珠共計一百零八顆,分四部分,以三顆大珠間隔,每個部分二十七顆。
皇太後、皇後和皇貴妃配有綠色采,絛用明黃色,綉文為五穀豐登。
皇太後、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和嬪的冬朝裙,用片金加海龍緣,紅織金壽字緞和石青行龍庄緞;夏朝裙用緞紗,圖案與冬裙相同。
清代男裝主要是長袍和馬褂,袖端呈馬蹄形是歷代不曾見過的。長袍造型簡練,立領直身,偏大襟,前後衣身有接縫,下擺有兩開衩(古時稱"缺褲"),四開衩和無開衩幾種類型。皇室貴族為便於騎射,著四面開衩長袍,即衣前後中縫和左右兩側均有開衩的式樣,平民則著左右兩側開衩或稱「一裹圓」的不開衩長袍。在我國文學名著《紅樓夢》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賈母賞花妖」一節中,記述了一段內容「那日寶玉本來穿著」一裹圓的皮襖在家休息,忽聽賈母要來,便去換了一件狐腋箭袖,罩了一件玄狐腿外褂。這里說明「一裹圓」,是休閑衣服,不可登大雅之堂,所以賈母的到來,必須換掉便裝,改著正式穿戴。滿清時期長袍外面的馬褂身長不過膝,袖寬且短。衣服上的佩飾比較瑣繁,一個金銀牌上垂掛著數十件小東西,如耳挖子、鑷子、牙簽,還有一些古代兵器的小模型,如戟、槍之類,佩掛飾物在清代已經形成風尚。
男裝中以褂最為盛行,馬褂是滿清男子四種制服之一。四種制服為禮服、常服、雨服和行服,馬褂即行服。馬褂自康熙年間進入富家後,軍服也用此制。史料《陔余叢考·馬褂》記「凡扈從及出使,皆服短褂,缺襟袍及戰裾,短褂亦曰馬褂,馬上所服也」。馬褂做為外用,有單、夾、棉幾種不同做法,一般採用石青、紺色、黑色等較素的顏色,習慣上不用亮紗原料。在乾隆年間,有翻毛皮馬褂,為貴族服用,官職人員著褂在胸前背後綴有補子叫"補褂"。馬褂又名"德勝褂"。清初馬褂採用天藍色。乾隆時以玫瑰紫為佳,清末深絳(赤、大紅)最流行,民國時期流行淺灰和淺駝顏色。
清代的上等褂為「黃馬褂」,這種褂屬於皇帝的最高賞賜,有四種人才可以享用:
(1)皇帝出巡時,所有扈從大臣,即御前大臣、內大臣、內廷王大臣、待衛、仆長等皇帝的心腹之人,並可在帽頂後端插戴孔雀翎。這種黃馬褂沒有花紋,是取淡黃色(明黃)紗或綢緞原料製作,又叫"職任褂子",所以卸職者不可服用。
(2)競技場上比武的優勝者和每年「行圍」時,貢獻珍貴禽獸的大臣可以享用,服用黃馬褂時文官用黑色紐絆,武將用黃色紐絆。
(3)作戰有功,顯赫的高級武將或統兵的文官可以享用。
(4)朝廷特使,宣慰中外的官員可以被特賜,賞賜時必騎馬繞紫禁城一圈,這種儀式在威豐年間尤為盛行。
馬褂有長袖短袖之分,但無論長短馬褂之袖都是寬肥的。馬褂有對襟、大襟和琵琶襟等幾種式樣。以衣襟區別使用范圍。對襟馬褂是禮服,右大襟鑲黑邊飾的馬褂是常服,而缺襟馬褂,即琵琶襟(又稱"烏龍")的馬褂是行裝。
清代服制改變,從公服開始逐漸推向常服。滿人進關,對男子採取強制性更裝,女子的更裝是逐步實現的。
從記載順治時期朝廷對民間著裝下達的詔令中,可以了解到服飾變化的一些具體情節。順治元年十月有令命文官衣冠按明代服制,民裝無規定。順治二年六月規定了?〈指"剃掉"〉發之制,限旬日(十天之內)內一律遵行,違者殺而無赦。據說當時有一漢族遺老由於不願?發,只好改扮女子裝束。(由於古時男女之別在著裙和頭髻上較為明顯,故較為容易改扮女裝)。由於拒絕?發而迫死的不計其數,而被逼無奈改扮女裝的也為數不少。順治四年十一月確定官民服飾之制,但只限服色和使用材料,所服之式樣仍無明確規定。直至乾隆時期,規定了居住城市和人員稠密的區域普遍服用旗裝外,閉塞地方的平民仍然不服用馬褂,不戴紅纓帽。即使一些留有發辮的男人,也將辮盤繞在頭頂,再加戴一頂氈帽,外觀上很難辯認出來。特別是清初時留辮很短小,就更不好分辨。
當時女子改裝阻力很大,明裝難以更改,反而大大吸引了滿人,不少旗人還特意模仿漢裝,盡管乾隆時期宮中一再降旨,禁止滿人纏足,但異族女裝的吸引力,使得不少滿人違抗旨令的現象時有發生。
就這么多了。
㈤ 褲子的發展歷史
褲子起源於游牧民族,只有褲腿,用於保暖,因為他們要騎馬,穿裙子不方便。
早期西方的褲子
西方人的褲子就是從游牧民族那裡借鑒而來。13世紀時,在古希臘和古羅馬,一種寬松的襯褲就被發明出來,它有褲襠,從腰部向下及至膝蓋。文藝復興時期,這種寬松的褲子變成了緊身的外褲。為了方便男性上廁所,通常會在襠部做一個用扣子固定的開口。英國的亨利八世,在這片開口上加墊子,後來變成一股風潮,男性們把這墊子越加越厚,有意突出「那裡」的尺寸,這股熱潮一直到16世紀才退去。
相對於西方人,古代中國人對褲子接受的較早。在與游牧民族的戰爭、交往過程中,中原人開始嘗試穿褲子,不過當時的褲子只有兩條褲腿,沒有褲襠,從腳踝到膝蓋。就是「脛衣」,在冬天苦役起到保暖的作用。秦漢之際,脛衣長至大腿,但仍沒有褲襠,為了便於便溺。褲子最出只在部隊中流行,到了漢代,有褲襠的長褲才為漢族百姓接受。唐朝時盛行「胡服」,褲腿有了收束。到了宋代,褲子變成可貼身的「膝褲」,便於行動,又保暖。
東西方褲子的共同處:
無論東西方,古代褲子的演變都說明,服飾發展是以簡潔、實用、健康為最終價值取向的,並在此基礎上,再向美觀的角度發展。
多元化的現代褲子:
功能多元化,健康舒適占首位。
在褲子家族中,牛仔褲不能不提。美國舊金山淘金熱時,用帆布做的低腰、直筒、臀圍緊小的褲子,因為結實、耐磨而大受歡迎。從此,牛仔褲成為美國工業化進程的最佳注腳,風行,美國、歐洲。上世紀70年代,褲子文化已成為全球性的集體潮流。在款式上也有突破的演變,由傳統的直腳款式,變化出闊腳褲、喇叭褲等形態,由喇叭褲演變至80年代的蘿卜褲。
到了90年代,寬松的褲子成為潮流。進入21世紀,人們對於褲子的詮釋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特點是將時尚與健康結合到一起。偏愛裙子的女性紛紛選擇褲子(展示腿部的優美曲線,擁有美腿的女孩穿上修長、貼體的褲子會顯得高挑,長腿的女孩穿上寬松、飄逸的褲子顯得氣質高雅。褲子成為個性化的標志。)
如今,褲子的設計,在時尚、漂亮的前提下,以健康為人們的首要選擇,面料也開始考慮透氣性。總之,不管褲子樣式怎麼變,健康、舒適是不變的潮流。
㈥ 據研究發現,()開始有了分襠的褲子 A 明代 B 元代 C 唐代 D 漢代
漢代 漢代的時期開始有了分檔的褲子
㈦ 明代人穿褲子嗎
穿的 他們穿的那個後面的很長
㈧ 明朝的裡衣長什麼樣
跟電視劇的一不一樣不知道【= =好吧不咋喜歡看電視劇】,但武林外傳里白展堂曾穿過一次中衣【也就是裡衣】,制式就是下圖左邊的那一種
中衣男女制式都差不多,女的也可以穿褲子,但男的卻不會穿裙子
求採納
㈨ 古代沒有褲子這東西,那古人是如何遮羞的呢
古代的褲子和我們現在認知的褲子有區別,我們現在的褲子是有褲襠,但是古代很多褲子是開檔的,不過一般做的比較寬大,可以通過穿著的方式形成合檔的效果,甚至有一些只是有褲腿而沒有襠部。
古人的褲子和裙子多有疊穿,不是我們現在的穿衣理念可以推導的。但明代的褲子,已經非常接近我們理解的褲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