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就有過,老師給他換了褲子,還把內褲也洗了,可以適當的引導孩子,我兒子每次都是貪玩以至於來不及
2. 寶寶在幼兒園拉了一褲子,老師卻沒發現,遇到這情況,你會怎麼辦
現在的幼兒園老師就知道照顧表面,即使孩子不敢說,相信聞也應該聞出來的呀!原因就是這些所謂的辛勤的園丁們、她們怕臟怕臭,只在乎她們自己的外表,早已忘記了她們真正的責任!可憐的孩子啊,難受了一個下午
3. 6歲男童上課內急請假未果拉褲子,你上學發生過什麼糗事
我上學發生的糗事那可多了,不過都沒拉褲子這么糗。
一,6歲孩童請假上廁所未果拉褲子這件事情讓孩子的家長覺得很憋屈,她覺得是老師疏忽才導致這件事情的發生,事後該老師也解釋了,因為這名男童坐在最後一排,老師當時正在認真講課,所以真的沒聽到男孩打報告要上廁所,老師為此也向家長道了歉。我覺得其實老師的錯也有,但是主要還是小孩子不懂得變通,老師沒聽到就可以走到講台去跟老師請示,只能說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教育不到位,所以才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4. 小孩子(4歲)拉褲子了怎麼教育比較好
孩子太小,引導性教育或啟發性教育吧。
慢慢地給孩子講,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習慣。讓孩子理解拉褲子也是件不光彩的事情。
5. 孩子大便老是拉褲子里怎麼回事
訓練小兒大小便,不能勉強,要在兒童自願的前提下進行,這樣才能順利地完成訓練,不至於在以後產生大小便失禁的現象。只要孩子大小便不在褲子和被褥上,就應當適當地表揚。 1.讓小兒對便盆產生印象 在開始的一周里,要讓他覺得這是一件新奇的玩具,可讓他穿著衣服去坐坐。要讓他覺得便盆像板凳一樣,並對它產生好感。如果孩子不願坐著玩了,那就應馬上讓他起來,不能讓他覺得坐便盆像在坐牢,而要使他自覺自願、高高興興地去進行。如果第一周還坐得勉勉強強,那就再試一周。孩子不願意坐便盆不要強迫,坐3~5分鍾就應當結束,即使沒排出來,也不要斥責孩子。 2.當孩子對便盆有興趣以後,就可以開始訓練讓他知道便盆與大小便的關系 這時可以讓孩子認識的大孩子做範例,也可以告訴他,父母是怎樣大小便的,對他要耐心解釋。當孩子接受了大小便與便盆之間的聯系後,父母可以找個最有可能大小便的時候,把他領到便盆前,建議他坐上去試一試。如果孩子不肯,也不要勉強。只要有一次成功了,那以後就好辦了。 每天這樣試一試,如果連續兩周孩子一點兒沒拉到便盆內,就應當將這事放一段,過幾周以後再試,直到孩子開始流露出主動的意思,每天再試兩三次,看他拉不拉。若孩子成功地將屎拉進了便盆內,要給予熱情的表揚,並給予適當的獎勵,如一塊糖或一個蘋果,這將對他起到鼓舞的作用。另外,便盆最好選擇塑料的,以避免冬季孩子的皮膚碰上去感到太涼。 和他好好說說,這么大的孩子應該能聽懂了。如果他還是拉在褲子上,也不要責罵他,好好說,多說幾次就會改善的,這是個需要耐心的事。再說,他已經知道自己想大便了,你只要讓他明白,有大便了要拉在坐便器里而不是褲子上這個道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如果他已經在改正了,即使不能做到次次如此,但當他做對時記得要表揚他哦,多誇張都不會過分的。希望我的回答能令你滿意。 還是不行應該到上級醫院檢查治療.(心理)
6. 幼兒園寶寶拉褲子了怎麼解決
許多小孩子都很喜歡憋大便,因此老是拉屎在褲子里。出現這樣的情況以後,家長千萬不要責罵孩子,應當告訴孩子如果想大便應當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家長應當及時和老師溝通,在書包里給孩子多帶一條褲子,幫助孩子度過這個特殊的時期。
許多家長發現,即使寶寶已經學會脫褲子上廁所了,還會老把大便拉在褲子里。出現這樣的情況以後,家長就會感覺到特別尷尬。有的家長還會打罵孩子,其實這樣是不對的。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小孩老是拉屎在褲子里該怎麼辦。
小孩老是拉屎在褲子里的原因
許多寶寶在學會脫褲子上廁所以後都會出現老是拉屎在褲子里的情況,這是很正常的。老師和家長也經常會看到有的寶寶神情特別緊張,臉發紅,腿夾緊,滿頭大汗,一動不動地呆著。老師和家長一問才知道寶寶原因是在憋大便。家長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以後發現寶寶的身體特別健康,沒有任何問題。於是感覺特別疑惑。小孩子憋大便其實是在反復體驗尿道括約肌的收縮過程,從而學會控制大便。這樣就很容易大便在褲子里。出現這種情況以後,家長千萬不要粗暴的打斷孩子,應當正確的進行引導。
小孩老是拉屎在褲子里該怎麼辦
1、小孩拉屎在褲子里以後,家長應當平靜地幫寶寶把褲子換下來,並且平和地告訴寶寶這並不是什麼問題,然後給寶寶換上一條干凈的褲子。
2、小孩拉屎在褲子里以後,家長千萬不要嘲笑寶寶,也不要把這件事情作為一家人的談資,這樣會導致寶寶排便的時候出現緊張情緒。
3、如果小孩老是拉屎在褲子里的話,家長應該積極和老師溝通,在孩子上學的時候多帶一條褲子。
如果小孩老是拉屎在褲子里的話,家長應當耐心的引導孩子,告訴寶寶不要憋大便。想大便應當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應當多給孩子帶一條褲子。孩子拉褲子以後,家長不要責罵和嘲笑孩子,否則可能導致寶寶排便障礙。
7. 寶寶上幼兒園拉屎在褲子上怎麼辦啊
這個年齡段的幼兒無法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腦神經對肛門括約肌的控制逐漸加強,寶貝會通過大小便體驗到掌握自己身體的快樂,這對於處於構建自我敏感期的兒童來說,是極其重要的體驗。對於能夠憋著大便或小便所體驗到的生理和心理的快樂,遠遠勝於去衛生間上廁所的成就感。所以,這個階段的寶貝,很有可能會經常尿褲子或拉褲子。
然而,並非所有的家長都能夠認知到這個階段的兒童特點,並且能做到接納寶貝的行為,和自然地引導。同樣,大部分幼兒園的老師對兒童這樣的特點也不一定完全能認知和接納。那麼,這個正常的生理問題,就可能會轉化為心理問題。當寶貝感到自己這樣的需求不被接納的時候,會覺得自己不好,價值感低,可是生命內在的體驗需求又使得TA必須經歷這樣的階段。那麼,TA內心可能會向兩個方向發展:1.大人要求我不許拉褲子,但我自己真的很難控制,於是糾結,不知道該聽哪個聲音。這樣的寶貝會經常有情緒,比如哭泣。2.放棄內在需求,聽大人的聲音,經常要求上廁所,即便上不出來,也總要去廁所,唯恐再拉褲子。這樣的寶貝不一定會有太多情緒了,因為他們已經做了決定,要放棄自己的需求。
而如果這個現象又恰好發生在剛剛入園的階段,對於入園適應狀態並不順暢的寶貝又會抓住這根「稻草」,下意識地增加拉褲子的頻率,以便得到見到媽媽的機會,或者甚至有離開幼兒園回到家裡的機會。
解決辦法:
1.入園適應階段,每天拿出一段時間什麼也不做,跟寶貝一起玩,傾聽她的情緒,讓她有機會表達她的思念、焦慮或者恐懼,也表達她在幼兒園的快樂、新奇和新鮮,給寶貝創造出一個可以自由流淌情緒的渠道。
2.嘗試與幼兒園老師積極溝通寶貝拉褲子的問題,爭取得到老師的認同。當今時代,對兒童教育深刻理解的幼兒園也越來越多,能夠充分接納兒童的老師也越來越多。如果能夠家園達成一致,對寶貝而言是最理想的情況。如果老師確實對寶貝如廁能力有較高要求,與其您和寶貝都煎熬,不如考慮先在家待一段時間,等寶貝的如廁問題解決了再入園。
專家觀點: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於能夠憋著大便或小便所體驗到的生理和心理的快樂,遠遠勝於去衛生間上廁所的成就感,所以很有可能會經常尿褲子或拉褲子。
8. 孩子在幼兒園拉褲子怎麼辦
我也是從基層教師崗位走過來的,很理解你及家人此時的心情。四歲的孩子應該有語言表達能力,也有自己能力了。當你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應該冷靜的對待,不要責怪孩子,邊為孩子收拾的時候,便告訴孩子:沒事,下次注意,想上廁所要大膽的跟老師說,即使老師在上課也會讓你去的,不要害怕,老師是很喜歡小朋友們的。不要追著孩子問這是怎麼回事,否則孩子心理害怕家長的批評,次日老師在小朋友的面前說,孩子會沒面子的,心理會受打擊的,因為孩子也有自尊心的。不要介意孩子的不懂事,要觀察孩子的大便時間,次日告訴教師提醒孩子去廁所,同時於老師溝通不要在所有孩子面前提名點醒的說孩子大便在褲子里的事,這樣孩子會很害羞的。我相信所有的幼兒教師都能做到,幫助孩子解決這種小事。不妨試試看。
9. 小孩子容易拉褲子里,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對於媽媽們來說,看到寶寶一天天進步,一天天獨立,那種成就感和喜悅感是不能用語言來表達的,但是往往還沒得意多久,寶寶就會做出一些讓你無法理解甚至不能接受的事情,比如拉褲子。
4、 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減輕心理壓力
孩子們追求安全感,因此會依賴父母,一旦進入新環境中,會恐懼不安,比如剛上幼兒園,對新環境和新朋友不熟悉,便會產生焦慮心理,父母一定要積極和老師溝通,幫助孩子盡快融入到集體當中,消除心理問題,對肛欲期的孩子有很重要的作用。
肛欲期的寶寶是脆弱的,需要家長更用心的呵護和鼓勵,因此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恆心,一步步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尷尬階段。
10. 幼兒園案例分析孩子把便便拉到褲子上老師該如何處理
對於3—6歲的幼兒來講,由於膽小、身體不適、貪玩等主客觀原因,在幼兒園拉褲子是常有的事。但是滴水見太陽,小事的處理卻蘊含著教育的大智慧,體現著教師的師德和師能。 不動聲色。班上一旦有孩子拉褲子,有經驗的老師會憑借職業的敏感立即鎖定他,然後會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把孩子分離引領出去。即使是其他的小朋友先發覺那個拉褲子的幼兒,老師也不會表現得過於在意,盡可能地縮小知曉的范圍。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老師通常會把拉褲子的孩子帶出教室,以避開同伴。有的老師還會寬慰孩子「老師上幼兒園的時候也拉褲子」。老師的理解和尊重能夠消除幼兒的恐懼心理,給幼兒帶來安全感。 有條不紊。孩子拉褲子問題的處理應做好准備,幼兒園要常備衛生紙、溫水、毛巾和替換衣服。一旦有孩子拉褲子,不管是保育員還是老師都應該熟練操作,達到輕、快、溫、爽四點要求。即給幼兒脫衣服、擦屁股、洗屁股、換衣服動作要輕,操作時不能拖泥帶水要迅速利落,如果是冬天要保證室溫、手溫、水溫、毛巾溫、替換衣服溫,操作完成後要保證幼兒乾爽舒適。 點面兼顧。一旦有孩子在課堂上拉褲子,作為老師既要把拉褲子的孩子處理好,同時也要安排好替管人員把班級管理好,避免管理缺位。 理解家長。幼兒在園拉褲子實屬正常,作為老師既不能大驚小怪,也不能小題大做,更不能動輒請家長。對於認真負責處理得當的老師,家長都是心懷感激的。 注重細節。對於孩子拉褲子的情況,老師要留心關注,在弄清原因的基礎上採取適當措施盡可能規避。假如是孩子能力缺陷不會上廁所,老師要教會孩子上廁所。假如是孩子缺少時間觀念,老師要提醒孩子在休息時上廁所。假如是孩子貪玩,老師要提醒孩子上廁所。假如是孩子身體不適,要立即帶孩子看醫生並及時通報家長。 類似孩子拉褲子的小事在幼兒園很多,小事如何處理,處理得是否得心應手,是否恰如其分,最能體現幼兒園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