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男子服飾名稱
古代男子服飾名稱統稱為常服,常服也叫"私服"。軍人和百姓在平時和一般禮儀場合穿著的服裝,意為平常時候穿著的軍服。其主要特點是莊重、威武,能反映民族傳統習慣和精神,適合日常穿著。
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宋官與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在用色上有較為明顯的規定和限制。
每級所用的原料和選色完全統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體效果十分出色。比如衣服若是金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
(1)男士衣馬褂視頻擴展閱讀
常服有如下幾種:
1、袍:有寬袖廣身和窄袖窄身兩種類型,有官職的是錦袍,無官職的是白布袍。
2、襦、襖: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備之服。
3、短褐:是一種既短又粗的布衣,為貧苦人服。
4、衫:這是一種裳下擺接一橫 的男人長衫。
5、裳:沿襲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樣。宋時也有上衣下裳的穿法。男子也穿用對領鑲黑邊飾的長上衣配黃裳。居家時不束帶,待客時束帶。
6、直裰:一種比較寬大的長衣。由於下擺無衩而背部卻有中縫而稱"直裰"。
Ⅱ 男人穿馬褂,馬到成功,求下聯,請高人指點一下吧
上聯是,男人穿馬褂,馬到成功
下聯是,女子披雨衣,雨落花開
————————————
對聯,傳統文化之一,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文化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
對聯又稱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語、儷辭、聯語、門對等通稱,以「對聯」稱之,則開始於明代。 它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
對聯的要求
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但不管何類對聯,使用何種形式,都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1. 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2. 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3. 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4. 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復。
一、字句對等。
一副對聯,由上聯、下聯兩部分構成。上下聯句數相等,對應語句的字數也相等。
二、詞性對品。
上下聯句法結構中處於相同位置的詞,詞類屬性相同,或符合傳統的對仗種類。
三、結構對應。
上下聯詞語的構成、詞義的配合、詞序的排列、虛詞的使用,以及修辭的運用,合乎規律或習慣,彼此對應/平/衡。
四、節律對拍。
上下聯句的語流節奏一致。節奏的確定,可以按聲律節奏「二字而節」,節奏點在語句用字的偶數位次,出現單字佔一節;也可以按語意節奏,即與聲律節奏有同有異,出現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長的詞語,其節奏點均在最後一字。
五、/平/仄對立。
句中按節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聯對應節奏點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單邊兩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聯,各句腳依順序連接,/平/仄規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遞換,傳統稱「/平/頂/平/,仄頂仄」。如犯本通則第十條避忌之,或影響句中/平/仄調協,則從寬。上聯收於仄聲,下聯收於/平/聲。
六、形對意聯。
形式對舉,意義關聯。上下聯所表達的內容統一於主題。
Ⅲ 誰能給我發個長袍,馬褂,清朝官服的裁剪圖
發了快給分獲選為最佳答案
Ⅳ 馬褂只能男生穿嗎
沒有這個說法,女生也可以穿,而且是多大歲數都可以穿,每個年齡段都能穿出每個年齡段的特色來
Ⅳ 清朝男子上身穿的馬褂,下身穿得像裙子的那個叫什麼
清王朝時,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清朝女服飾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 清朝是以滿族統治者為主的政權機構,滿族八旗服飾隨朝代的變更沖進關內。旗人的風俗習慣影響著廣大的中原地區。清初統治者把是否接受滿族服飾看成是否接受其統治的標志,強令漢民剃發易服。清初漢人反滿情緒高漲,以各種形式發泄反清情緒,抵禦外族的入侵。 當代拍攝的電影《桃花扇》,就是當時現實生活和真實的民族思緒的寫照,在清朝時,此劇一度著重於男女主角的愛情描寫,刻意減弱民族沖突。幾千年來世代相傳的傳統服制度,由於八旗兵的進關,而遭到破壞,取而代之的是異族陌生的服制。因此,從化妝到衣著,滿漢民族之間產生矛盾就成為必然。客觀上來說,清代服制的變化,是清朝女服飾由外力強制促使而產生的民族意識層面上的改革與變化。從衣著特點和後世傳播的持久性來分析,它是的一種成功有效的手段,也是朝代更替的產物。當然無可否認,有壓迫就有反抗,直至清末太平天國時期,人們依舊使用異服的手段以區別於清朝。 歷時數千年的寬袍大袖拖裙盛冠,瀟灑富麗,纖細柔弱,與衣身修長,衣袖短窄的滿裝形式,形成鮮明的對比。旗裝以它用料節省,製作簡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這是後人易於接受的主要原因。滿族的旗裝,外輪廓呈長方形,馬鞍形領掩頰護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露外,偏襟右衽以盤紐為飾,假袖二至三幅,馬蹄袖蓋手,鑲滾工藝裝飾,衣外加衣,增加坎肩或馬褂……其造型完整嚴謹,呈封閉式盒狀體,因此形象肅穆莊重,清高不凡,而獨樹一幟,突破了幾千年來飄逸的塔形衣冠,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形象記憶。時至今日,它已對國內、外產生了"一代優美服飾"的影響。特別是隨時代發展,經過加工曲線突出修長秀麗的桃花扇旗袍,已經形成了漢民族的服飾代表,恰當展示了東方女性的溫柔內涵,其隱藏重點展示誘惑的作風,具有永恆存在的價值,同時也成為了某些自然主義小說里女性服飾的最愛。
Ⅵ 民國時男人穿什麼衣服
長袍馬褂,洋裝,中山裝,唐裝。
長袍馬褂的男性造型,其實早在清末就有了,不過民國其實並未因其曾經在前朝廣為流行而禁止,相反的,袍褂一直是民國男性的常禮服。
民國18年所定《服制條例》中的「男子禮服」,由於該條例一直到民國92年才廢除,而後也沒公布新的服制條例,所以在一些需要傳統禮服的地方,仍然會穿著袍褂。
民國元年的大禮服(級別高於常禮服袍褂)所採用的就是洋裝,並且在常禮服中也可採用洋裝,其餘各種行政職務的制服,也是採用洋裝,民國主流力量對於洋務的推崇可見一斑。
一般來說,民國略有身份的人,至少都是長袍打扮,而短裝因為行動便利,一般都是社會下層及勞動人民的裝扮。
袍褂不見得非得是名流才可以穿著,但是相對於短裝自然是正式了許多。
中山裝起源眾說紛紜,但是這種極具軍裝風格的服飾,對於當時處於戰時的中國,為了標榜軍中職務,常有領導人穿著。如蔣中正,印象中的他一生似乎都是軍裝打扮,只有在私下生活里才會穿著袍褂,他的西裝形象反而極為少見。
(6)男士衣馬褂視頻擴展閱讀:
民國時期的服飾風格:
由於當時社會呈現出動盪不定,混亂無序,在這一時期,大量的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隨之出現。需要了解著一些社會問題,得應用歷史方法,考察當時人民的社會風尚變化。通過生活細節,可以看到大時代背景下的整體社會狀況 。
民國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雙重影響,出現了以廢除傳統服飾為中心內容的服飾改革。男子服出現了從長袍馬褂向中山裝和西裝逐步過渡的趨向,女子服飾變得日益豐富多彩,出現了普及旗袍的趨向。尤其便現在東部沿海港口城市,由於沿海口岸城市較早開放,得風氣之先。
以京師宮眷顯貴為代表而被全國效尤的傳統京派服飾,漸漸失去了領導服飾潮流的優勢,轉而仿效蘇杭、上海。這一現象也表現出了西方文化滲透的方向。全國總體表現在,從東向西男子服飾由大量的中山裝和西裝向大量馬褂長袍的變化。
男子服飾這一變化主要還來源於,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國留學,國內也大辦新式學堂,社會上出現了服裝西洋化得趨勢。各個學堂服飾皆效仿西式。
社會上的西服大致有三類:一類是軍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軍服,第二類是駐外使館文職官員,買辦商人,留學生所穿的西服。在一類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學生服裝。這些學生裝,是大量留學青年帶回國的。
這種服裝形制簡便,給人一種莊重和充滿活力的感覺,因此,傳入中國後,在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中風行一時。
中山裝是中西合璧的產物,它拜託了中國傳統的寬袍大袖,吸收了西裝的貼身、干練的風格,但又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給人以一種朴實莊重之感。各個階層皆可以穿,出一定意義上說明了它的活力。
服裝上的差別不僅僅是因為審美觀的不同,其中還有經濟因素和個人生活習慣因素,穿中山裝和西服的人,沿海多於內地,城鎮多於農村。在一,不論城鎮還是農村,沿海與內地,富有者都是衣帽光鮮,穿著入時,窮人則大都維持溫飽而已,穿著也沒法講究,以衣禦寒。
女子服飾的變革主要表現在:隨著清末革命運動和女子解放運動的興起,一些新型知識分子把服飾變革與女子解放聯系起來,認為傳統服飾是束縛婦女的枷鎖,主張予以改革。民國初年,女子衣著特點:首先是取消了服飾上的等級差別,這一舉措無疑不成為婦女解放運動推向成功的訊號。
其次滿族婦女的服裝遭到摒棄。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服裝改變了傳統的胸、肩、背完全成平直的造型,變得更加稱身合體,並能體現女性的秀體之美。於是旗袍的走向了大街小巷,一時成為時尚的代名詞。
同時還有各式各樣的服裝,可以說是百花爭艷的服飾大潮流,歐洲國家時尚代表的巴黎各種流行服飾在當時應經到上海。上海的交際市場中女裝層出不窮,當時同樣在流行時尚推廣過程中,女裝很安裝有同樣的問題,這也是主要的社會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我們需不需要有國服 (4)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山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裝
Ⅶ 俗話說「長袍馬褂」,「馬褂」在滿族是什麼樣的人可以穿的
長袍馬褂是一種男性服飾名,為男性傳統服飾,由長袍與馬褂兩部分組成。曾在民國元年,北洋政府頒布《服制案》,將其列為男子常禮服之一。
Ⅷ 清朝末期男子長袍馬褂,滿族女子的旗袍,漢族女子的上衣下裳制服
有照為證--看清朝末期的服飾這里談論服飾,以「有照為證」為原則,俾與「老照片」之名相符。
清初,在「男從女不從」大原則下,漢族婦女的服飾仍然沿襲明代舊制,以衫裙為主。滿族婦女則保持了入關前的古老習俗。乾隆年間,滿漢女裝相互滲透,大襟、右衽,短而窄的襖裙漸漸取代衫裙,成為女子服裝中的主流。
嘉慶以後,女子服裝了無生氣,變化甚少,襖裙似乎成了唯一的女裝,與男子長袍相仿。這種波瀾不興的慘狀,才女張愛玲曾發過如下感嘆:「我們不大能夠想像過去的世界,這么迂緩,安靜齊整——在滿清三百年的統治下,女人竟沒有什麼時裝可言!
一代又一代的人穿著同樣的衣服而竟不覺得厭煩!」長袍與短襖:夫婦的盛裝合影
Ⅸ 清代男式馬褂有哪幾種形式
馬褂,游牧民族服飾,客家又叫大襟衫,是中國清代的男式服裝之一,套在旗袍或稱滿式長衫的外面穿用,有些類似背心或外套,故穿著整齊又稱為「長衫馬褂」。滿族征服中國建立清朝。開始強制實行剃發易服,至此傳統服飾漢服幾乎全被禁止穿戴,取而代之的,便是這種滿洲袍服。至清後期流行全國。 馬褂是有袖上衣,不同於無袖的馬甲。分大襟、對襟、琵琶襟三種。一般長度到肚臍,袖子到肘部。清朝初期只是滿族人穿用,由於公家強制漢人剃發易服,康熙雍正年間開始廣泛流行,分單、夾、紗、皮、棉等種類。 在清朝,黃馬褂是皇帝特賜侍衛武士、有軍事功勞者和行圍打獵成績突出者的,代表皇室的恩典。所以其他人不得隨便穿用黃色的馬褂。 民國元年(1911),北洋政府頒布的《服制案》中將長袍馬褂列為男子常禮服之一。民國十八年(1929),國民政府公布《服制條例》,正式將藍長袍、黑馬褂列為「國民禮服」。 中國的大部分相聲演員和其他曲藝演員在表演節目時仍會穿著長袍,民國成立後多改中山裝,現在多為襯衣或西裝。
Ⅹ 男士長袍中的具體文化體現在那方面
清末民國時期是個特殊的歷史階段,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下,人們的服裝也受到很大的影響。男子長袍面料質朴色彩素雅,款式仍是二維平面的裁剪,這是中國特有的裁剪方式,寬松、自然,是我國的傳統思想和地理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所形成的。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1/view-6191547.htm
清末民國時期的中國受到外國的入侵,大量的外來商品輸入中國,「洋」字充斥著這個氣數多失的晚清時期,但是戀舊的中國人仍然在此基礎上保留著一些本民族的特色服飾,在男子服裝上體現的較為明顯。融合了滿漢民族服飾特點的男子長袍,繼續被廣大群眾喜愛,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成為一種身份的標志,凡出席活動人們必穿長袍,根據場合搭配不同的配飾。由於貧富差距、地域因素等的不同,長袍特點也有不同,但不影響長袍成為這個時期男子服裝的穿著主流。
長袍簡介
1.概念
長袍有棉、夾之分,單者一般稱為長衫,款式多為大襟、立領、窄袖、下長過膝,單側或雙側開衩。雙層者稱為襖,棉長袍俗稱「大襖」。而長衫只是長袍的一種「制如長袍,唯無棉絮」。
2.發展變化
民初,政府頒布《剪辮通令》,服飾也發生巨變,男裝款式可分為:純中式服裝、純西式服裝、中西結合式服裝這三大類。長袍服裝當之無愧成為主要的純中式服裝。初期的長袍尚長,順治末減短及於膝,其後又加至踝上。至甲午、庚子之後,長袍款式變成極短極緊之腰身和窄袖式樣,此也是清末男子長袍的時尚趨向。西方的侵入對我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等都產生一定的影響。其中服飾上主要在面料的色彩紋樣、加工技術等方面,讓原本單調的男子服飾變得豐富多彩。
特點分析
1.長袍款式特點
清末民國時的長袍較為簡潔,領袖無鑲滾,衣身合體呈寬體直身的廓形。大襟右衽,單側或雙側開衩,袍身細瘦,窄袖,袖長與馬褂袖齊平且不用馬蹄袖。長至足跟、下擺窄小,在正式場合使用圓領和里襯製成的圓形立領形狀。清末民國以前我國服裝特點強調的是二維空間效果。服裝的主要結構是直線狀、整片式、平面型的、無曲線,在此基礎上進行以肩部為主要支點的平面式裁剪,注重服裝面料本身的外觀效果和平面性的裝飾表現。暗合中國幾千年「天人合一」的觀念,穿在身上平直寬松,即「人為衣服務」。
2.長袍面料特點
清末,西方資本主義進入中國,使中國人的衣料構成發生重大變化。之前的面料一般為絲毛織品和棉麻織品,取而代之為外來的「洋布」。後來又發展到逐漸代替土布,使我國男子服裝衣料選擇品種趨於豐富,隨之誕生國人自己的紡織廠和織布廠。清末民國男子長袍的面料會因為季節、身份、地區的不同而有差別。春夏季節的男子長袍多以輕薄、單層為主,多見絲、綢、麻等材質,富人多以絲、綢緞為主要材質,色彩華麗,面料帶有花紋裝飾。清貧者多以麻、棉材質為主,多以素色為主,相對樸素。秋冬季節多以毛料、綢緞和棉料為主。富貴人家則以動物毛料為主要面料,例如羊、貂、狐、鼠等動物皮毛。清貧者則用棉布,內里填充棉絮,都是為了達到保暖的效果。
3.長袍色彩和紋樣特點
清末的服飾多用接近寫實的紋樣,涉及的題材主要有動物、植物、幾何、文字等紋樣,這些紋樣多以暗紋的方式呈現。其中動物紋樣有雲鶴(圖3.1)、喜鵲等,這些圖案經過巧妙的構思設計成適合紋樣集中分布在服裝的正前身部位,引人注目。植物紋樣有牡丹、梅蘭竹菊,纏枝花,折枝花等紋樣,這些植物紋樣主要以分布全身或集中在衣身的某一部位的形式出現,例如在服裝的肩部或者由服裝的上半身漸變延伸至服裝的下擺部位,也有以疏密對比的形式出現,錯落有致的圖案分布增強了服裝的藝術表現力。幾何紋樣主要以循環分布的小幾何紋為主(圖3.3),有秩序的分布在全身,其中以團紋(圖3.2)、條紋為主。文字紋樣出現的相對較少,主要是將文字與其它元素相結合,經過重組的形式分布在服裝上。初期的長袍主要被富人所穿著,色彩比較鮮艷、靚麗,多以華麗的暗花紋裝飾面料為主。到清末民國時期,長袍被越來多的男子所穿著,一般男子長袍的款式比較簡單,面料相對質朴,服裝的色彩也比較單調,一般多為藍色、月白、湖色、棗紅、雪青、灰等諸色。農民主要採用比較耐臟的深色為主,以深藍色為主,灰色、黑色次之,單衣則白色、藍色與紫色兼用。
男子長袍的相關配飾
1.帽子
由於受西方服飾的影響,出現了中西服飾相結合的特殊現狀,男子在穿搭上相比以前表現的要更加豐富。帽子上出現中、西式之分,與長袍搭配的過程中產生了不同的視覺效果。常見的有瓜皮帽、鴨舌帽、羅宋帽。用料講究,周振鶴在《蘇州風俗》一書提到:「男子普遍冠瓜皮小帽,賴皮、絲絨、直貢呢、紗緞、紗、棕等,皆隨氣候更易。」不同帽子的選擇會因為穿戴者的身份地位不同而產生一定的
差異。
2.馬褂和馬甲
馬褂是一種短上衣,因穿著方便於騎馬而得名,主要作為男子服裝。早期的馬甲仍採用清代的」一字襟「後改為對襟,常在北京地區出現,這也是與當地文化氛圍相關。清末時期的馬甲面料多為織金妝彩,圖案比同時期的馬褂變化更甚,至民初則素雅一些,偶爾用團花暗紋,多數為純色,與當時馬褂類似。
清末男褂多以馬褂為主,馬褂罩於袍外,長不過腰,對襟衣身和袖口均比較寬大,兩側下擺開衩,面料以暗花素色花紋為主,多用黑色綢緞織品為上佳。馬褂其形制為對襟窄袖、前衣襟五粒紐扣、元寶領、衣長至腹部。清末民初的馬褂或無領或縫制立領,領型較高,且隨季節變化而變化。馬褂、馬甲穿在長袍外面,它與不同款式和材質的帽子搭配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受眾人群
清末民國時期的男子著裝普遍以長袍為主,其中文人學士對長袍尤為偏愛。文人代表中早期的李大釗、魯迅等都留下身著長袍的身影。學生與大中學教師大多穿棉麻質感、色彩樸素的長袍,下著中式長褲,腳穿布鞋或皮鞋,無論款式、色彩還是相關搭配都比較沉穩和保守,符合他們的職業身份特徵。銀行家、商人等富有人家多穿色彩亮麗、帶有暗花紋綢緞面料的長袍,下裝配以西褲、皮鞋,頭戴西式禮帽,這是有身份地位人的常用裝扮,相對比較時尚,也成為一種有代表性的流行服飾。而常年生活在中國的西方人因為逐漸適應了中國人的生活習俗,開始穿起中國人的服裝,表現出他們對於中國文化和生活習慣的熱衷學習。城鎮市民、小商小販們由於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和對外來文化接受程度較低,所以他們的服飾仍以長袍為主。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