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褲子尺碼31是2尺幾
31碼是英制尺碼,等同於二尺四。
其換算公式如下:
英寸換厘米:英寸是以英國和美國為主的少數歐美國家使用英制單位,因此他們使用的長度單位也就與眾不同,主要有英里、碼、英尺、英寸。1英尺=12英寸=30.48厘米,英寸(inch,in) 1英寸=2.54厘米。根據這個換算,31英寸,那麼換算成厘米也就是,31乘以2.54厘米約為80厘米。
(1)褲子31尺碼多大擴展閱讀:
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種標注不規范。不管是國產服裝還是進口服裝,必須按中國的服裝型號標准GB/T1335標注型號,英文字母只能作為輔助代碼標注。
在國家標准GB/T1335中,女裝上衣S號(小號)的號型是155/80A;M號(中號)為160/84A;L號(大號)為165/88A。「號」是指服裝的長短,「型」是指服裝的肥瘦。如165/88A,斜線前後的數字表示人體高度和人的胸圍或腰圍,斜線後面的字母表示人的體形特徵。
Y型指胸大腰細的體型,A型表示一般體型,B型表示微胖體型,C型表示胖體型,區別體型的方法是看胸圍減去腰圍的數值而定。
㈡ 褲子31碼是多大腰圍
褲子31碼是L碼的腰圍。
1、29碼=2.2尺腰=73.5cm。
2、30碼=2.3尺腰=77cm。
3、31碼=2.4尺腰=80cm。
4、32碼=2.5尺腰=83.5cm。
5、33碼=2.6尺腰=87cm。
6、34碼=2.7尺腰=90cm。
褲子的尺碼是根據腰圍、臀圍、褲長等尺碼數據來劃分尺碼大小。服裝尺碼標準是在人梁行體基本尺寸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款式,加上合適的寬松量。
一般來說S、M、XL等字母的大小都對應相應的尺碼,比如S碼也就是小碼對應的是29碼,然慧慶後M碼對應的就是中號的30碼。31碼也就是我們常見的L碼,大號。所以我們一般說的30碼,31碼指的都是腰圍前渣握。
測量腰圍的方法:
1、低腰
我們先將軟尺子放到肚臍下2英寸的位置,然後沿腰圍進行測量。
2、中低腰
我們先將軟尺子放到肚臍下1英寸的位置,測量出來的腰度即為中低腰腰圍。
3、中腰
我們先將軟尺子放到與肚臍位置保持平行,測量出來的腰度即為中腰腰圍。
4、高腰
我們先將軟尺子放到肚臍上1英寸處,也就是人體腰圍最細處,測量出來的腰度即為高腰腰圍。
㈢ 31是多大尺碼褲子
二尺四。31碼是英制尺碼,等同於二尺四。褲子的尺碼一般根據腰圍選擇,腰圍指的是腰部周圍的長度,將帶尺經臍上0.5至1厘米處水平繞一周,肥胖者選腰部最粗處水平繞一周測腰圍。常見的腰圍尺寸單位有英寸,厘米和市尺。
英寸換厘米:英寸是以英國和美國為主的少數歐美國家使用英制單位,因此他們使用的長度單位也就與眾不同,主要有英里、碼、英尺、英寸。1英尺=12英寸=30.48厘米,英寸(inch,in) 1英寸=2.54厘米。根據這個換算,31英寸,那麼換算成厘米也就是,31乘以2.54厘米約為80厘米。
市尺換厘米:市尺是長度單位,十寸為一尺。1米(m)=1公尺=3市尺,1米=100厘米,那麼1市尺等於100厘米除以三市尺,約等於33.33厘米。根據這個換算,31碼79厘米換算成尺也就是79除以33.3厘米約為2.4尺。
㈣ 褲子尺碼31是什麼意思
如今,網上購物成為許多人的偏好。在挑選心儀褲子時,遇到標注著31、32等數字的尺碼可能令人困惑。以下是對褲子尺碼31的解釋:
1. 褲子尺碼31代表褲子的尺寸大小。
2. 具體來說,尺碼31對應的腰圍大約是2.4尺。
3. 不同尺碼之間有細微的差距,例如,32尺碼對應的腰圍約為2.5尺。
4. 舉例來說,26尺碼對應的腰圍大約是1.9尺,27尺碼對應2.0尺,28尺碼對應2.1尺。
5. 進一步地,29尺碼對應2.2尺,30尺碼對應2.3尺,而31尺碼則對應2.4尺的腰圍。
了解這些尺碼標准有助於網購時選擇合適的褲子尺寸。
㈤ 31尺碼的褲子是L尺碼嗎
31尺碼的褲子是L尺碼。31碼是臀圍3尺1,對應的腰圍是2尺4,就是31-7=24。
"服裝尺寸"通常也叫服裝尺碼,但包涵的意義更廣泛,是用來衡量人體著裝標準的一系列規格單位。根據我國的相關國家標准,成年男女的服裝尺碼都是用號型制來表示的。
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
第一種標注不規范。不管是國產服裝還是進口服裝,必須按中國的服裝型號標准GB/T1335標注型號,英文字母只能作為輔助代碼標注。
具體的對照表見下圖:
尺碼測量主要部位
1、胸圍 (B0):沿胸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測量時要注意皮尺保持水平,緊度要保證人體正常的呼吸量。
2、腰圍(w0):沿腰部最細處圍量一周。
3、臀圍(H0):沿臀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
4、肩圍(S0):分別從人體前、後水平測量左右肩端點之間的距離(稱為前後肩寬),取二者之和。(一般可視為前肩寬的2倍)
5、頸圍(N0):在頸根處圍量一周。
6、身高(h0):頭頂至腳底的普通距離。
7、上體長:頭頂至恥骨聯合處的高度。值得指出的是,上體長不一定等於身高的一半。
除此之外,還有頭圍、胸下圍、臂根圍、上臂圍、前臂圍、腕圍、下腰圍、臀上圍、大腿圍、小腿圍、踝圍等等,但是不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