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襦袍裙褲分別指什麼
宋朝詞人蘇轍曾寫過兩首《蠶麥》詩,其一寫有:「不憂無餅餌,已幸有襦裙」,可見當時而言,襦裙的普及程度。什麼是襦裙?襦裙是中國古代漢族人民的一種傳統服飾,其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叫做「襦」,長度較短,一般長不過膝,下身則叫「裙」。「襦裙」是兩種衣物的合稱。
『貳』 古代男孩一般穿什麼
中國古代服裝,在世界上自成一系,其結構與款式隨著生產與生活的方式發展而逐漸變化。下面我們來說說古代男子的穿搭吧。
一.深衣是一種大襟窄袖的袍子,就是上衣和下裳相連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為邊緣,因為被體深邃而得名。它縫制容易,穿著方便,既利於活動,又能嚴密地包裹住身體,還可以充分利用布料,因此很快就流行開了。無論文人、武夫、官員、平民,全都把它作為日常服裝。
二、大氅(dà chǎng)是漢民族漢服的傳統服裝之一,也稱軍大衣,屬於男裝罩衣的一種。
三、說起古裝大家應該除了漢服外,還會想到唐服吧!唐服的起源是滿族馬褂其根本屬於長袍。長袍主要有兩種:滿族長袍(屬於清代民間普遍穿用的一種服飾是滿族人民的傳統服飾)和漢服長袍(大多數男子服裝是長袍樣式,如直裾袍、圓領袍、道袍等)。
四、飛魚服是明代錦衣衛、大內太監朝日、夕月、耕耤、視牲、祭歷代帝王所穿禮服,由雲錦中的妝花羅、妝花紗、妝花絹製成,佩綉春刀,除此之外只有蒙皇帝恩賜才可穿著。
五、襕衫為漢服體系,出現在唐代,流行於宋明。在古代,襕衫為職官公服,學子穿著。整件衣服的風格是特別正式。
古代人把鞋稱為履,秦漢時期男女款已顯區別,男人穿方頭鞋履,表示陽剛從天。魏晉時盛行木履和絲履。古代的履種類繁多,以質料來分,有布帛,草葛和皮甲三種。靴,一種高度在踝骨以上的長筒鞋,原為北方游牧民族穿用,多為皮革製成。唐代,官庶普遍著靴。宋、遼、金、元時期,靴的式樣較多,有鵝頭靴、雲頭靴、花靴等,靴的顏色隨衣搭配。明代起,朝廷開始禁止庶民穿靴,穿靴已有等級制度。
古代男子發式大致分為兩種:披發式——這是最原始和自然的發式,古今皆有。結發式——古代男女都把頭發盤在頭上,一般是因為夏季天熱或戴冠需要。古代男子頭飾為束發冠笄。古代男子配飾也是種類多如繁星,包括刀,劍,印,玉,佩,囊,符,帶等,佩飾是古代男子的體現品味和地位的依據。
每個朝代的服飾和穿搭偏好不同,比如唐朝時期的男子喜歡穿緊窄袖口的圓領袍,戴一種長得像斷兔子耳朵的帽子,而明朝的男子則喜歡寬袍大袖的道袍,佩戴儒巾、網巾等。
年輕女生如何佩戴珍珠首飾時尚又不顯老氣?
黃旭熙古裝絕了!古代男子的穿搭通常都是怎樣的?
我覺得和服和日本的傳統文化好封建哦。。。
現代男性的正裝,基本以西裝為主。說起來,西裝的歷史並不久,是從幾百年前英國王室的服裝演變而來的。相比之下,中式正裝更加源遠流長。接下來我們就看一看,中國古時候的男性,是怎麼穿衣服的。
中國古代服裝,在世界上自成一系,其結構與款式隨著生產與生活的方式發展而逐漸變化。最早在商周時期,男女都是採用上下兩段的形制。上著衣,下著裳,衣裳二字便由此而來。
春秋戰國時期,分為上下兩截的衣裳變成了婦女專用品。
而男人們穿的多是連成一體的長衣了。這也就是秦朝男子比較流行穿的深衣。
深衣是一種大襟窄袖的袍子,有點像現在的連體睡衣,在當時確實有不少優點。它縫制容易,穿著方便,既利於活動,又能嚴密地包裹住身體,還可以充分利用布料,因此很快就流行開了。無論文人、武夫、官員、平民,全都把它作為日常服裝,甚至作為禮服穿。
為了騎馬方便,褲子首先在游牧民族當中被發明。褲子在中原開始流行始於漢朝。一開始,漢朝男子穿的褲子叫管褲。直到漢昭帝時,皇後為了阻撓宮女與皇帝親近,命宮中婦女都穿有襠,並在前後用帶系住的窮褲。這個穿著習慣後來男女通用,漢代男子所穿的窮褲,褲襠極淺,倒是有幾分像現在的低腰褲。
魏晉南北朝時期,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這個時候經常打仗,文人崇尚清談逃避現實,在穿著上也以寬松飄逸為主。
到了唐代以後,男子的服裝就逐漸簡單起來。長袍是最常見的衣著。從敦煌壁畫和著名的《步輦圖》可以看出,唐朝百姓和貴族服裝呈現兩極分化。百姓流行穿半臂,半臂,也就是短袖外套,方便勞作。而貴族男子的袖子卻長及膝蓋,表示有人伺候,凡事不用自己動手。
在唐代,胡帽十分流行。不過,現在講唐代故事的電視劇,經常會出現戴錯帽子的笑話。比如皇帝戴著的頭巾,名叫折上巾,這種頭巾在唐代是平民百姓才戴的。另外,唐代皇帝愛穿黃色,此時黃色就成為了皇家的專用色。但是到了宋代,皇帝更愛大紅色,潮服一律大紅袍,平時常服才穿黃色。
北宋法律規定:百姓只能穿黑或者白的粗布衣服,一定級別的官員才能穿錦袍。當時時尚男人的標志就是手中的一把絲綢摺扇。宋代男性流行綁腿和扎褲腳,不知道是不是與宋代民間流行蹴鞠有很大的關系。
到了元代,漢族普遍沿襲宋唐穿衣風格,而朝廷里的蒙古官員,仍然保持著喜愛皮草,酷愛戴帽的漠北穿衣風格。
明朝建國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錦衣衛,錦衣衛最早是御用儀仗隊,服飾華美。他們身穿著飛魚服,甚至是麒麟服,這可是公侯駙馬才有資格穿的禮服。不過,這一身帥氣的打扮,在明代卻代表著恐懼與死亡。
清朝最流行男裝叫做馬褂。清朝皇帝一高興就御賜黃馬褂。現在中國風的唐裝,並不是唐朝服裝,而是由清朝的馬褂改造而來的。
衣服從最原始的遮羞保暖,到後來不斷被賦予文化、審美的含義,服飾的發展見證了歷史。而中國男性的衣服特別多,不能說中國男人「臭美」,只能說中國特別有文化。
『叄』 古代男人穿的褲子叫什麼褲
在中國,根據記載,早在商代,男性就開始穿裙子,而女性直到漢朝才形成穿裙子的習慣。
商代的服飾,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領開向右邊,衣長到膝蓋;下身穿「裳」,裳長到足踝,在腰部束一條寬邊的腰帶,腹前加了一條上窄下寬、像斧子形狀的裝飾物「齻」,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蔽膝」。
到了很講究雅緻和禮儀的周代,開始把下裳的兩片布合成一個圓筒,類似現在的裙子,比商代的裳更雅觀,就是騎馬不很方便。
春秋戰國時期,上衣和下裳乾脆合在一起,從上下兩截單獨穿的衣和裳,變成了上下一體,走了簡潔的路子,二合一―――把三角形的布在身後展開,布的右下角繞過雙腿,從雙腿前包到身子左側,之後把布的左下角按照同樣的方式裹到身子右側,再用腰帶束住,這就是風靡戰國時代的「深衣」。看起來頗有點兒連衣裙的味道。
上面提到的上衣下裳和「深衣」,多用於禮服,也就是說,在某些特別的場合,人們必須穿裙子才不失禮。
後來,「深衣」演化成袍子,也出現了褲子,中國男人才告別了穿裙子的時代。
『肆』 褲子在古代被稱為什麼
褲」字古代寫作絝、袴。《說文》:「絝,脛衣也。」《釋名》:「袴,跨也。兩股(大腿)各跨別也。」
『伍』 唐朝男子穿的褌袴,是怎樣一種衣服
袴始於晉朝,是朝服和官服的重要組成部分。隋朝,袴成為正式的朝服。
古漢語里的襠,本身就是袴的一種,漢代稱之為窮袴。據史記載,袴很可能來自裳,即把平鋪的裳從底邊正中間向上剪開,把中間分開的正三角形分叉從兩邊前後縫起來,這就是無襠的袴。擺幅越大的裳能做出擺幅越大的袴。後來的設計演邊為前後各兩塊對稱的梯形布縫成,幅布越多擺幅就越大。後來有了襠以後,就在正三角形分叉處的頂端加了一塊三角形或者方形的布,就更易於活動了。
『陸』 古代裡面穿的白色褲子叫什麼
袴。古代裡面穿的白色褲子叫袴,由白色綢子或絹製成。褲又稱褲子、也作袴,是人類穿著在腰部以下,分別穿套兩腿的一種衣物的總稱。
『柒』 唐朝的褲子叫什麼
古代人們只是把褲子作為內衣來穿。當時的褲子與今天的大不相同,都是開襠褲,有的褲子只是穿在小腿上的套筒,叫作脛衣。趙武靈王改革服飾後,有襠的褲子被引進到中原,人們這才有了可以外穿的褲子。
『捌』 古代穿在最里邊的褲子叫什麼褲
褻褲就是內褲或稱底褲
其實褻褲確切的指古人裡面穿的小褲,那時候可沒有現在這樣的內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