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男裝百科 > 漢代以前的褲子

漢代以前的褲子

發布時間:2023-07-15 11:59:26

㈠ 汗褂褲的意思是什麼

和汗衫配套的褲子

其實並沒有什麼汗褂褲的說法,可以理解為和汗衫配套的褲子。

汗褂,指舊式大襟有袖的汗衫。

汗衫在中國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夏、商時期人們已普遍穿著汗衫。但那時候稱作為「中衣」和「中單」,也被叫做「無褲衣」。褲,即袖子,「無褲衣」就是沒有袖子的衣服。夏、商時期的汗衫有棉、夾、單多種。



古代的褲子

我國古代的褲子有兩大類,一種叫做「褌」,另一種叫「袴」或「絝」。

褌是古代的內褲,有襠,分兩種:一種很短小酷似當代的三角內褲,在古代稱作「犢鼻褌」;一種略寬大一些,酷似當代的沙灘褲,有兩條明顯的褲管,褲長齊膝。

至漢代又出現了一種稱作「窮袴」的褲子,是一種加長加寬的褌。褌屬褻衣的體系,通常除了農夫、僕役或軍人為了行動方便,少有人會直接把褌暴露於外。

袴是古代的外穿褲,早期袴尤指開襠的外穿褲,後期與加長款的褌界限逐漸模糊。古代的開襠褲很少單獨穿著,通常習慣加於有襠的褌之外組合穿著。

袴的作用是保暖,保暖用途的袴一般會比較厚實,有的會夾絮甚至使用毛皮縫制。傳統的袴採用平面剪裁製成,因而不能很好的貼合人體。

㈡ 為什麼漢朝之前的女子都不穿褲子

我們看電視的時候會發現,過去的朝代女子男子都是穿長衣,將自己牢牢地包裹在長長的衣服里。而且,不僅僅只是穿一層衣服,會穿好幾層。如果不是動作很大的話,一般來說是不會走光的。

但是女子如果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的腿,那也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於是,那個時候還有一個東西叫做“脛衣”。脛衣有點像是現在大家穿的長筒靴,它就像是兩根褲管穿在大腿上。利用兩個繩子固定在自己的腰上,這樣即便不小心掀開了外衣,也不會露出大腿。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就因為霍光大將軍的這個指令,後來的女子就開始正常穿裙子了。

㈢ 褲子出現在哪個朝代

服裝發展有一個漫長過程,在早期男女都穿褲子,不過這種褲子一般穿在袍服內,並且都是沒有褲襠的。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向少數民族學習穿著打扮,士兵由此都穿上有襠的褲子,不過這僅限於士兵,普通人還是穿裙子。
到了漢代,男女普遍穿裙子。當時,「脛衣」已經出現了,這種服裝比較接近於現代的褲子,但是差別還是很大。「脛衣」沒有褲襠,沒有褲腰,只有褲管。穿的時候將「脛衣」套在小腿上,並用帶子系在腰間,不過要害的地方還是真空的。

㈣ 古人到漢代還是開檔褲

在西漢中期之前,國人穿的褲子,沒有襠,是開襠褲。那時的裳,就是下衣,垂過腚,蓋住敏感部位。這種裳也叫做「絝」,類似現代的短裙。平民的絝用布縫制,叫布絝,而王公之子以紈素為主,叫紈絝。古代沒有今天的椅子沙發,人們席地而坐,一種坐姿叫做箕踞,是很不禮貌的,這種坐姿是屁股坐在地上,像簸箕那樣分開兩腿。您想想,穿的是開襠庫,分開兩腿是什麼樣子!
襠褲,是把下身包藏於褲內 ,也叫「窮褲」。「窮褲」是發明出來給漢朝的 皇帝劉弗陵的宮人和姬妾們穿的。劉皇帝為什麼給自己的宮女和姬妾發明出這種連檔褲呢?原來,皇帝劉弗陵的皇後上官氏是大將軍霍光的外孫女。霍光為了讓外孫女上官皇後懷孕生子,就採納拍馬的大臣們的意見。大臣的意見是,皇帝應該盡可能地御幸皇後,不要讓其他宮女姬妾分了皇帝的恩澤,因此,應下令禁止皇帝與宮女、姬妾隨時交歡。他欣然同意,命令發明製造出了一種帶有褲襠,把下部嚴格包裹起來的褲子,叫做窮褲。當然,這種褲子並不是給皇帝穿的,而是給宮女姬妾穿的。因為這種褲子連襠,而且有許多復雜的帶子,皇帝要倉促行事是不方便了,可以把精力集中起來,專門服務上官皇後。

㈤ 褲子到底是怎麼來的古人的褲子是什麼樣的

據史料記載,中原地區的古人穿上有襠褲子是從戰國時期才開始的。當時趙國趙武靈王在邯鄲實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就是穿胡人的服裝,學習胡人騎馬射箭的作戰方法,此後,中原人才穿褲子。到了漢代,漢昭帝時才把有襠的褲叫做「褲」。古褲有二:一為褲;一為惲(褌)。《說文》無袴而有絝,曰:「絝,脛衣也,從系誇聲(苦故切)。」惲,《說文》:「惲,重厚也,從心軍聲(古渾切)惲或從衣。」音義全異。袴絝音義形皆同。《詩經·秦風·無衣》「與子同澤」之澤,為此襗字。《說文》又曰:「褰,絝也,從衣寒省聲,《春秋傳》曰征褰與襦(去虔切)」,所以袴絝襗褰四字,音形或同或否。但為脛衣則一。袴(褲),《釋名》曰:「袴,跨也,兩股各跨別也。」《急就篇》顏注曰:「袴,謂脛衣也,大者謂之倒頓,小者謂之校口。」褲之兩股曰襱。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袴,謂為「今所謂套袴也」,殊誤。按褲為脛衣無檔,古服上衣下裳,或衣裳相連,長可及肘,最短如襦亦及膝,皆可蔽下,著脛衣已足,無須著有襠之褲。今之著套褲另有裹褲,古之著褲則無,不能混為一談。有檔之褲,或以為惲,一作褌,亦有問題。褌,《釋名》曰:「褌,貫也,貫兩腳,上系腰中也。」《急就篇》顏注曰:「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也。」段注說文,褌字,亦曰:「今之滿襠褲,古之褌也,自其渾合近身言,曰惲,自其兩襱孔穴言,曰惚,方言,無桐之褲,謂之犢。郭雲:即犢鼻褌。」皆以褌為合檔,與古褲異,今褲同。其實顏以褌為合檔,段且謂褌即犢鼻褌,為合檔,皆屬臆說,難以遽信。(參考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褲子是人們下體所穿的主要服飾。原寫作「絝」、「袴」。從出土文物及傳世文獻來看,早在春秋時期,人們的下體己穿著褲,不過那時的褲子不分男女,都只有兩只褲管,其形制和後世的套褲相似,無腰無襠,穿時套在脛上,即膝蓋以下的小腿部分,所以這種褲子又被稱為「脛衣」。左右各一,分衣兩脛。因其只有兩只褲管,所以褲的計數與鞋襪相同,都用「兩」字來計,居延漢簡中就有這樣的情況。穿著這種褲子,其目的是為了遮護脛部,尤其在冬天,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至於膝蓋以上部分則無遮護。

㈥ 古時候開襠褲叫什麼


謂褲子,是指的腰部以下所穿的衣物。褲子由褲腰、褲襠和兩個褲腳三部分組成,但古時候人們穿的褲子和現在是不一樣的,從出土文物和傳世文獻來看,中國最開
始是是沒有現代意義的褲子的,當然下身也不能就光著,那時人們穿的是一種和裙子差不多的衣物,叫做裳,當然類似褲子的東西還是有的,不過只有兩只褲腿,無
腰無襠,這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事,而且只套在小腿上,古人稱之為脛衣又叫絝或袴,穿的目的主要為了保暖。既然為了保暖,把整個腿包起來豈不更好,所以到了秦
漢的時候,包裹整個腿部的褲子出現了,但是還是沒有襠和褲腰,所以是一種開襠褲
。《漢書·上官皇後傳》說:「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褲,多其帶。」所謂「窮褲」,便是開襠褲。穿開襠褲的目的是方便大小便,因而古書上也將這種褲子叫作「溺
袴」,當然也不穿內褲,中國早期的褲子都為開襠褲。記得漢武帝在廁所里和衛子夫在廁所里干好事的事情,想像一下,當時是冬天,廁所里又沒有床,如果不是
開襠褲,該多麻煩啊。

在古人穿「開襠褲」的漫長歲月里,有襠褲也並行存在著,只是流行在馬背天下的少數民族中。這些北方民族以騎馬狩獵為生,穿開襠褲自然不便行動,有襠褲就成
為他們的主要服飾,不論男女。戰國時期各國征戰頻繁,北方少數民族的這種滿襠褲在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的昭令中登上華夏服飾的歷史舞台。但最初僅在部
隊中流行。到了漢代,這種滿襠長褲已為漢族百姓所接受。為與開襠的袴區分開來,這種有襠褲多稱為褌。顏師古在《急就篇》中說:「合襠謂之褌,最親身者
也。」也就是說褌是貼身穿著的。褲子有了蔽羞的合襠之後,應該不需要裳了,但當時貴族階層還是習慣於在外面再穿上裳,只有士兵及地位低賤的奴僕,為活動便
捷,才單獨穿褲。
這一時期褲子的特點是寬大闊腳,鬆鬆垮垮,尤其是褲形極為肥大,被稱為「大口褲」。從出土的文物中看,「大口褲」立襠深近40厘米(現在女裝常規立襠深是
18厘米),襠彎曲度小,橫襠也顯得過寬,因此穿上後把腰束緊,就有均勻的褶襇出現,褶與大口褲在當時被合稱褲褶。這是當時最為時尚的服裝,到了開放的大
唐,尤其盛行胡服,連女人也穿,但這時的褲管已明顯收束,比較合身。

到了宋代,經過長期演變之後,褲子又回到了其最初開襠的形制,即以膝褲的形式出現,但與先秦時期的脛衣多貼身穿著不同,這種開襠膝褲,多加罩於有襠褲之外

,因此有襠褲褲形細瘦,開襠褲褲管肥大。明清時期,褲子呈現「大襠褲」形制,襠深增大,褲管寬肥。直至現代,褲子借「西風東漸」之勢把西褲的版式消化進
來。

㈦ 關於中國人褲子的歷史和發展,你了解多少




到了90年代,寬松的褲子成為潮流。進入21世紀,人們對於褲子的詮釋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特點是將時尚與健康結合到一起。偏愛裙子的女性紛紛選擇褲子(展示腿部的優美曲線,擁有美腿的女孩穿上修長、貼體的褲子會顯得高挑,長腿的女孩穿上寬松、飄逸的褲子顯得氣質高雅。褲子成為個性化的標志。)如今,褲子的設計,在時尚、漂亮的前提下,以健康為人們的首要選擇,面料也開始考慮透氣性。總之,不管褲子樣式怎麼變,健康、舒適是不變的潮流。

與漢代以前的褲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收腰外套女裝 瀏覽:606
怎麼原創潮牌 瀏覽:874
時尚羽絨服品牌標志 瀏覽:750
舞蹈旗袍美人16人視頻 瀏覽:182
黃色風衣配米色褲子好看嗎 瀏覽:715
高校停電宿舍嗨翻女生穿睡衣蹦迪 瀏覽:130
馬眼白襪初中校服 瀏覽:750
衣馬夾一體保暖衣 瀏覽:206
高檔純棉男襯衫 瀏覽:441
原計劃寒冰太帥了怎麼帶帽子 瀏覽:168
男童灰色棉衣搭配圖片 瀏覽:124
韓國校服外套 瀏覽:831
漁政制服的顏色 瀏覽:759
連體西服女裝圖片 瀏覽:350
偏瘦男生穿外套好看圖片 瀏覽:602
黑色羽絨服配條紋衣好看嗎 瀏覽:323
朋友結婚當伴娘穿褲子合適嗎 瀏覽:604
女士襯衫的著名品牌 瀏覽:190
亂斗堂3紫色外套怎麼拿 瀏覽:512
志願服務隊馬甲模板 瀏覽: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