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鬼子為什麼要穿兜檔
這個問題好微妙啊。
其實古代人沒有內褲這個東西,眾所周知,古代中國人們衣服裡面就是什麼都不穿的,即便出現了「窮褲」也是開襠的,沒出現內褲這種東西。而日本從唐朝開始學習中國服裝時,也沒有內褲這個概念。
據說明治維新以後,日本人覺得窮人總是不穿內褲很不禮貌。(你看《一休》動畫片里,小和尚都是撅著屁股擦地,可見有些工作也是好伏類爛緩似會露出不雅之處),這時有些人提倡穿一些東西比較好,但是窮人們又穿不起長褲(而且穿好了工飢襪模作不方便),所以兜襠這種日本古代「軍服」(我看到一些學者考證日本古代陶俑有身著兜襠的,而且士兵一般都穿兜襠)可以作為便宜適用的服飾從而流傳下來。
這個是我看到的資料加上個人的臆斷,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謝謝
㈡ 日本的暴走族穿的特別寬的褲子叫什麼
這種日本的暴走族穿的特別寬的褲子叫束腳工裝褲子。
圖片來自淘寶
㈢ 抗日劇里日本武士穿的那個很大的褲子叫什麼名字
袴kù
和褲子的褲同音
起源於漢服,指裙褲,為了方便騎馬
㈣ 日本人為什麼要穿尿片一樣的內褲呢
日本人穿的像尿片一樣的內褲叫兜襠布。
日本人之所以穿兜襠布,是因為這類腰部會束的更緊一些,而且布料很貴,更加吸汗,不僅能保持乾燥,還能防止生瘡。
兜襠布被分為了六尺禈和越中禈,六尺禈略長一點,方便遮羞,穿著者主要為日本勞動者和日本相撲手,而在二戰中的主要穿著對象就是日本兵了。兜襠布被日本武士賦予了民族精神,他們上戰場的時候都要穿著這個,而戰場上的兜襠布,不僅可以遮羞,還有另一大用處,就是用來投降。
其實兜襠布這種穿著方式最先起源於中國,後來在中國逐漸消失,在日本卻被保存了下來。據《史記》中記載,這種東西叫犢鼻禈也叫做禈,第一個穿這種禈的名人叫司馬相如。那個時候卓文君在街邊賣酒,司馬相如就是穿著禈在門口洗碗,可見這種三角內褲最早是外穿的,工人、農民或是工人,穿成這樣幹活很方便,也不會弄臟。
(4)日本鬼子穿的褲子叫什麼擴展閱讀:
日本兜襠布的用途
1、軍人標志:軍史中有種說法,判斷一個俘虜究竟是不是日本人,就扒下他的褲子,如果是兜襠布,就是日本人無疑,因為日本陸軍的軍服標配之一,就是軍人褌。
2、成年禮:褌在日本雖然很普遍,但在日本少年未成年之前,一般是不穿褌的,男子20歲時用褌把象徵男性的標志緊緊兜起來,系於臀部,作為成年禮的一種。
3、急救:褌在當代的日本,實際用途很少,因為只在節日禮儀和游泳時穿,禮儀上的褌被賦予文化意義,而游泳的褌就有實際作用了,在溺水時,它可以很結實地被人從後面拉住,拖上水面。
4、投降:這個是軍事作用。由於自身白色,在投降時如果找不到白布,解下身上的褌,展開支於頭頂,就是一個很好的降旗。
㈤ 日本祭典為什麼穿六尺褲子
六尺褌,指的是一種日本服飾,實舉隱際指兜襠布。其中日慶清本男生喜歡穿六尺褲是因為,不易損傷肌膚,通氣散熱,貼身舒適,且不譽答前會皮膚敏感。
㈥ 別被電視劇騙了, 二戰日本軍服其實是這樣!
在我們的抗戰神劇中,鬼子的永遠都是弱智、腦殘、容易打的。往往我們只有三五個人,幾分鍾內就能輕而易舉的消滅一隊鬼子。而且經常一言不合就能出來個心狠手辣的日本女軍官。而實際上,日本當年那是個重男輕女的傳統國家,陸軍士官學校和陸大不招收女學生。也沒有證據表明日軍作戰部隊出現過女軍官,日本女性經常從事諜報、通訊、醫療、慰.安工作,別拿川島芳子說事兒,她是滿族格格,擔任偽滿洲國安國軍司令。
而神劇中的鬼子過得可能比較緊,一個樣式的軍服從九一八事變能穿到八一五投降,而且軍服的樣式和顏色還得根據劇組製片方的預算或是道具組能找到什麼樣的衣服來定。而歷史上日軍在侵華十四年,換裝過三次軍服:「昭五式」從九一八穿到南京大屠殺,也是最後一款的立領軍服;「九八式」(1938年~1943年);改良版的「三式」軍服(1943年~1945年)。
舉例見下:
時間1931到1932 地點 中國東北
1、一等兵 頭戴早期01式鋼盔 ,這名士兵外穿毛加襯冬季外套,內穿90式(1930年版)毛料制服。手持三八步槍。
2、有馬的騎兵,他的肩章代表軍銜,綠色的領章代表騎兵,上面的數字代表所在哪個團。穿著馬靴馬褲,手持30式卡賓槍。
3、伍長 頭戴1930年試驗性的鋼盔,樣式類似加寬加平的M35德盔,這名軍人的軍服是1930年基礎版毛料冬裝。
1932年到1935年 中國華北和東北
1、大佐 肩膀上縱向的肩章顯示他的嘩攔軍銜,挎著昭和軍刀,腰裡別著王八殼子南部十四手槍。
2、少將 這名少將穿帶毛領和毛袖口的皮毛大衣,毛皮大衣的袖子是可拆卸的,英文說是關東軍第8師團。
3.一等兵 滿洲鐵路守備隊 手持大正十一輕機槍。
1937年——1939年 中國
1、1938年即將換裝的日本炮隱團兵大尉,黃色領章顯示了服役的兵種。
2、中尉穿傳統款式的1930版夏裝,但是軍銜標識已經從肩章換成領章,該軍官戴最早版本的木製太陽帽。
3、少佐穿的是九八式軍服,右胸前紅色的「M」,代表他在步兵部隊服役,佩戴著新式戰斗帽。
1937年~1939年 中國
1、從英文可知,這名步兵在佔領北平後高喊萬歲!
2、扛軍旗的准尉或是准士官。
3、海軍陸戰隊第1師一等兵,穿1937年版「海綠色」海軍陸戰隊棉布制服,後背背著早期版防毒面具,參加一二八事變和淞滬會戰。
1939年 諾門坎和中國
1、軍曹,參加蒙古邊境的諾門坎戰斗,因為草原蚊子厲害,所以准備了筒形的防蚊頭罩和特製的手套。
2、坦克兵少尉,右胸前有軍銜標識,上身毛領夾克,下身帶束口的褲子。
3、身著30版軍官冬季制服的工兵大尉中隊長,使用舊式「燕尾型」領章,圖中領章的葡萄酒紅色代表工兵。
佔領軍
1、朝鮮籍日軍,英文介紹這是個在荷屬東印度群島的一名盟軍戰俘營的看守,軍銜比較特殊,比日軍的二等兵還低。識別它的標志就是有空心的連線紅五角星圖案的白色圓形臂章。這名看守的姓名標簽在左上衣口袋上方。拿的步槍也不是三八大蓋而是30金鉤步槍。
2、不用介紹,獸醫。
3、憲兵准尉。
1942年到1943年 所羅門和新幾內亞
玩過《使命召喚5》的人對上面這三類裝束的日軍相比會很熟悉,3是狙擊手,經常把自己固定在樹木頂端,射殺有價值目標,或是在地面在挖好「蜘蛛洞」,等待盟軍士兵的到來。
中國 1942年~1944年
1、大尉,駐扎在滿洲或朝鮮北部的第44師的這名大尉穿舊的軍官版90式雙排扣大衣並配可拆卸的套頭帽,內穿98式冬裝和馬褲,大衣軍銜章則從肩部移到了領部。
2、騎兵軍曹 隸屬於第110師團,這名軍人的武器是收著刺刀的1911年版44式6.5毫米口徑騎兵卡賓槍以及灶蘆橘1899年版騎兵馬刀。
3、第40師團的二等兵,大衣上大的可拆卸的兜帽罩住了他的野戰帽,大衣裡面則是98式冬裝。注意其毛襯里的軍靴以及有特殊襯里的防凍水壺都很有特色。
1944年到1945年 緬甸中國
1、日軍少將 穿的是改良後的「三式」將官常服,袖子上還有軍銜識別標志。
2、日軍大尉,整體來說衣服不搭,畢竟日本在1944年已經顯出疲態,物資供應不上去,像在緬北叢林地區的日軍換裝較慢。
3、手持99輕機槍的日本步兵。
1944年~1945年 太平洋防禦戰
3、第一高砂突擊隊,台灣高山原著民籍日軍,手中持握的部落刀很有特色,右臂上的白色袖標便於夜戰識別。
昭和五式軍服 (1930~1938)最後一款立領 軍銜標識在肩膀縱向排列。
九八式軍服(1938年~1943年)立褶領
1943年改良後的「九八軍服」,改稱為「三式」軍服。加大軍銜領章面積,增加了軍銜袖章。
記住這些鬼子皮,記住那段屈辱難忘的歷史,正視敵人,才能正視自己!
㈦ 日本武士穿的的那些服裝叫什麼就是那種大大的褲子叫什麼
就是練劍道的時候穿的那個褲子?
通常就叫劍道褲或劍道裙褲。
還有一種,貌似是袴
㈧ 日本不良少年穿的寬褲子叫啥
束腳工裝褲
日本奇裝異服
不良少年&暴走族
按傳統形象來說,這是男性剪飛機頭、穿肥大褲子,穿紫色基調帶花哨圖案的襯衣的不良少年、少女的時尚。其後不良少年們的風格也呈多元化發展,分出了hiphop不良、B系和GAL男等。
太妹
從上世紀70年代初到90年代期間,人們把不良少女叫做「太妹」。太妹(スケバン)這個詞是由源自俗話中意為「女人」的「助 (すけ)」加上「番長(頭子)」的縮略所組成。太妹的特徵是長裙子、燙卷的頭發以及破舊書包等。受1985年開播的電視劇《太妹刑事》的影響,得以跨越不同世代而廣為人知,不過這個詞到了平成年代(90年代)已經成了死語。不過,由於2005年諧星桜冢やっくん的搞笑橋段「太妹恐子」的大熱門,而再次使得太妹這個詞得以普及。
㈨ 日本人愛穿的那種很肥的褲子叫什麼褲
我也想要這樣的肥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