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男裝百科 > 蒙娜襯衫

蒙娜襯衫

發布時間:2023-03-19 04:47:36

Ⅰ 蘭州蒙娜麗莎婚紗攝影怎麼

剛拍的 一般 剛開始服務態度好 後面就不行 選照片 的時候說是精修 就是隨便修修 越到後面越糊弄 變著法的讓你花錢

Ⅱ 校園類的電影

提起校園電影,你想到了什麼?是校草的白襯衫,還是自行車後座的女神?是甜蜜的愛情,還是遺憾的錯過?下面我給大家推薦關於校園類的電影,希望能夠幫到大家,歡迎閱讀!

關於校園類的電影推薦

辣媽辣妹

這部片子還挺好看的,最大的感受就是林賽羅漢演的沒有演媽媽那陵亂人演得好。那人演的特像小孩,但是林賽羅漢演不出個媽媽樣,感覺不大好。還有就是特喜歡那個讓她倆身體互換的開中國餐館的老太太。

千金轉校記

主角都是俊男靚女,極大地滿足了我視覺的需求。情節也不錯,一分不落的看下來了。主角是茱莉亞·羅伯茨的侄女,長的很漂亮,男主角也很帥。

魔法灰姑娘

想了想,我覺得這也算歐美校園類電影。這是根據一本同名小說改編的,我看過那本小說,很厚一本,小說上還有假面舞會什麼的,我也沒細看,有些情節被電影版刪去了,但還是很充實,很不錯,再加上是安妮·海瑟薇主演的,更加值得一看了。

公主日記

這是經典中的經典啊!非常好看!我尤其喜歡那個女王,主角的奶奶。不過感覺第2部沒有第1部好看了。不知怎麼的第二部最後男女主角就成了,第1部里的小正太也很帥。

校園小天後/反芭比

還挺好看的,劇情也不錯,還有個小帥哥。不過我老覺得女反派長得像生活大爆炸里的佩妮,不知道是不是。

第一女兒

挺喜歡女主角的,感覺很朴實,很大方,很像總統的女兒,男主角也不錯。不過不知為什麼沒有完整的看完這部電影,看著看著就覺得沒意思了。

總統千金歐游記

喜歡男主角,像老友記里的喬伊。對女主角無感。劇情跟第一女兒有點雷同,也是看著看著就不想看了。還是推薦一下。

穿普拉達的女魔頭

雖然那個女魔頭很苛刻,不過我好喜歡她的。服裝很尺空檔時尚,很喜歡圖上這套晚禮服。

灰姑娘的玻璃手機

特喜歡主角的朋友——卡特和他女朋友——那個播音員,一開始就覺得她很有個性。男主角也算挺帥的`。很喜歡餐館里的支持薩姆的那些員工。

拜金女郎

劇情還不錯,不過有時候覺得姐姐有點霸道。妹妹的男友還不錯,姐姐的男友兩眼之間的距離有點寬了,其他的還不錯。

平民虧殲天後

一開始覺得那個男的還蠻好的,最後竟然是個壞人!不過女主的那個同學還蠻帥的。

公主保護計劃

感覺結局不大好,一個公主腫么就去當特工了?

瘋狂金龜車

表示超喜歡哈比——那輛金龜車,老可愛了有木有。

倒霉愛神

挺好看的,不過有點玄乎。一開始不是說女主吻了那個有錢的大少爺嗎,那好運怎麼沒轉給他呢。還有就是特喜歡女主的那倆朋友,覺得好閨蜜就應該這樣,相信閨蜜的話,義無返顧的幫閨蜜,把東西弄壞了也不生氣。還有那個小蘿莉,就是男主的朋友,特別可愛。

賤女孩

後來下一屆的那些魔鬼身材特漂亮,那一扭頭,驚艷死我了。

冰上公主

滑雪的鏡頭特別贊,非常飄逸、靈動。還有女主感覺挺漂亮的。

舞出我人生

感覺男主角有點像小痞子,然後街舞跟芭蕾結合還不錯。沒有完整的看完,中間實在看不下去了,我也就不多說什麼了。

牛仔褲的夏天

特別小清新的一個電影,很好看,很唯美。四個女主角很漂亮,很有個性。還有貝蒂腫么能死去呢。

灰姑娘之舞動奇跡

賈斯丁·比伯的小女友演的,公主保護計劃也是她演的。其實我對賈斯丁無感,還滿喜歡賽琳娜的。這部劇沒有灰姑娘的玻璃手機好看,但是跳舞跳得都不錯。我超喜歡男主的經紀人「動感小子」和女主的那個朋友,特好玩。

灰姑娘的故事3

灰姑娘的故事1是灰姑娘的玻璃手機,2是灰姑娘之舞動奇跡,3就是灰姑娘之曾經的歌(這個中文名是沒有的,我是根據網路上的外文名翻譯過來的)這個女主角還挺漂亮的。超喜歡那個小正太和那個印度人(好像不是印度人來著……)

律政俏佳人

這電影相當經典啊,非常好看。喜歡那個又高又胖的那個人(好吧,我忘了他的名字……)以及維維安,覺得維維安也很漂亮。還有那個美甲的那個女的,好像就是在灰姑娘的玻璃手機里演後媽的那個。我總覺得男主角有點眼熟,上網路一查才知道他演過霹靂嬌娃,不知道是不是霹靂嬌娃里的竹竿怪人。對了,還有狗狗,那隻吉娃娃好可愛!

美少女拉拉隊

跳啦啦操的時候很好看,喜歡她那個妹妹(同父異母的那個,好像應該是的)。不過我覺得最後比賽時對方跳的要比她們好看……好吧無視我……

律政俏佳人2:紅、白和金發

特別喜歡那個門衛,一開始就覺得他肯定是深藏不露!還有布魯斯和他媽媽真的好像!不過布魯斯竟然是只公狗,而且還是同情戀……不過也沒關系啦。還有那個養著和布魯斯戀愛的那隻公狗的那個議員,也很喜歡他啊,還有那個也是姐妹會的那個女議員也很喜歡!P`S:第20條里的那個芭比娃娃應該是第二部里的,不好意思啦(*^__^*)

律政俏佳人3:英國來的姐妹

那對雙胞胎長的很漂亮,笑起來很甜。

賤女孩2

覺這個比賤女孩1好看,很喜歡Abby,Jo也很漂亮,娃娃臉,嬰兒肥,太可愛了。

超完美男人

女主的媽媽特別漂亮,又知性又優雅,還很溫柔。Ben也很帥啊,很有風度,是個帥大叔。還有女主她妹妹真可愛!

高校天後/青春舞會皇後

主角的那個朋友艾爾好可愛!還有他們的那個老師好可愛!我到現在才發現那個女反派卡拉是梅根·福克斯演的,當時她才17歲!怪不得當時覺得她真漂亮。

錄取通知

我也想上他們創建的南哈蒙大學上學!好好啊!其實男主角還挺帥的,女主角很漂亮,不過我最喜歡Rory了,覺得她也很漂亮!還有那個校長,好可愛啊。還有還有,男主的妹妹儼然就是一個標準的小蘿莉啊,萌死啦!

蕾蒙娜和姐姐

電影中我最喜歡碧翠絲了,好有愛好有愛的,還有蕾蒙娜,不折不扣的小蘿莉啊,我就喜歡那樣出類拔萃、與眾不同的。還有賽琳娜,在這部電影中的扮相好美啊,尤其是當伴娘那會兒,美死啦。不過我覺得那個亨利一點也不帥,配不上碧祖絲呢。他們一家人都好有愛啊。

兒女一籮筐/十二生笑

這一大家子有愛死了。我特別喜歡他們在美國中部的房子,好大好大的,而且裝修還那麼好,最喜歡馬克的那間屋了,還有一個滑梯能滑到花園里,心水死了。在他們的兒女中我最喜歡馬克了,戴著眼鏡好可愛的。他們有一個女兒叫莎拉,長的好像哈利波特啊。還有他們的媽媽,好漂亮啊,又知性又優雅。好有愛啊,強烈推薦!

麻辣寶貝

特別喜歡雷,可愛死了,那性格,傲嬌啊。女主角很漂亮,還有女主角的那個朋友也很漂亮,可喜歡她了呢。不過我覺得男主角不大帥,也許是性格各方面不大喜歡。那個女主的黑人朋友太有愛了,還有那小豬,也可有愛了呢。對了,演雷的媽媽的就是在超完美男人中演主角的媽媽的那個人,我可喜歡她了,又知性又優雅。

奶牛美女

兩個女孩還是挺美的,我覺得姐姐更好看一些。不過我沒看下去,有點無聊,就看了開頭的10分鍾吧,不是特別好看。記得一開始有一段是兩姐妹在餐廳里,跟一個她們爸爸的朋友談話,那個人不知道是不是華裔,反正是亞洲人,長得好像焦恩俊啊。那個小伙和她們的爸爸還挺帥的。

天生一對

小林賽·羅漢好可愛哦,十一歲就這么漂亮了,那小白腿,細溜細溜得,羨慕死我啦。我最喜歡崔西了,她和馬丁好有愛啊。他爸爸媽媽在一起也挺配的,俊男美女就是養眼。不過話說那個梅爾黛真的很漂亮啊。

重返17歲

主角的那個朋友好可愛啊,像個精靈一樣,還有那個女校長好漂亮啊,沒想到他們都玩游戲,好有愛的一對啊。主角的兩個孩子都好漂亮啊,那個男孩我覺得長得比主角還帥,那個女孩就是在冰上公主里演主角的那個。好好看啊,強烈推薦。

歌舞青春

女主好有氣質的說,特喜歡那種,功課很好,理科很好,喜歡看書,又很文靜的女孩子。其實我最喜歡的角色是那個給他們的歌舞劇作曲的那個女孩,凱爾絲,就是個子很矮的那個,越看越順眼,一開始就覺得她很漂亮,很水靈,大愛!


Ⅲ 貝多芬的故事

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出身於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能,八歲便開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命運》;序曲《哀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等等。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裡,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吶喊,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較前人有很大的發展。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辟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聖」。

[ 生平逸話 ]

一、童年
貝多芬的祖父與父親都是宮廷歌手。在大部分時間好茄里,他的父親都喝得大醉,沒有對家庭和氣過一點,甚至連家人們是否有足夠的吃穿都從未過問。起初,善良的祖父還能使這個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過來,他最大的孫子的音樂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當小貝多芬只有四歲時,祖父就去世了。貝多芬的父親常把孩子拽到鍵盤前,讓他在那裡艱苦地練上許多小時,每當彈錯的時候就打他的耳光。鄰居們常常聽見這個小孩子由於疲倦和疼痛而抽泣著睡去。不久,一個沒什麼水平的旅行音樂家法伊弗爾來到這個市鎮,被帶到貝多芬家裡。他和老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個小酒館里喝酒到半夜,然後回家把小路德維希拖下床開始上課,這一課有時要上到天亮才算完。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個神童,父親謊報了他或中的年齡,在他八歲時,把他帶出去當做六歲的孩子開音樂會。但是天下哪有後天培養出來的神童,盡管費了很多事,老貝多芬始終沒有能夠把他的兒子造就成另一個年輕的莫扎特。與莫扎特相比,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練功時間是愉快而安靜的,有著一個慈愛的父親和一個被鍾愛的姐姐;而貝多芬則不然,雖然他的演奏贏得了家鄉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卻遠未象莫扎特那樣引起世人的驚嘆。

二、良師
父親把這個男孩子帶到一個又一個老師那裡,讓他學習不同的樂器和作曲的藝術。這些老師中沒有一個可稱為好的,直到他落到宮廷琴師和波恩劇院的經理尼費(Neefe)的手裡。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音樂教師,友善、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這對貝多芬來說實在是一個幸運。因為雖然波恩城裡有最好的學校——連善良的老巴赫都會高興地送他的許多孩子們去學習的那種學校——但是貝多芬的父親從來也不認為值得送貝多芬去那裡學習哪怕是兩三個月,在他眼裡讀書遠不如學音樂那樣能掙錢。年輕的貝多芬有生以來第一次發現上課是愉快的。尼費先生對他很慈愛,不僅教音樂,而且還教他世界上許多別的事情。為了付他的學費,當尼費先生很忙或離開市鎮的時候,貝多芬就代替老師做風琴師。於是當他剛滿十四歲的時候,他就被任命為劇場的助理宮廷風琴師和古鋼琴師。那可恨而又不幸的父親看到他兒子的音樂終於掙了一些錢的時候,他是多麼得意啊!

三、訪問莫扎特
大約在這個時候,他生平第一次訪問維也納,為他最崇拜的偶像莫扎特演奏。莫扎特認為這個孩子只是在演奏一首為這種場合練過很久的賣弄技巧的展品,出於客氣,只好禮貌而冷淡地稱贊他一下。小貝多芬生氣了,要求莫扎特給他一個主題,然後他在它上面用了那麼多的感情和天才加以即興變奏。莫扎特驚訝不已,馬友團察上跑到隔壁房間門口,「注意這位年輕人,」他向裡面一群正在聚會的朋友大喊道,「有一天全世界都會聽到他的聲音!」

四、貝多芬和海頓
貝多芬終於明白,他在家鄉是不可能有更大進展的,於是決定再到維也納去尋求他的幸運。此時莫扎特已經去世了,但是海頓剛剛獲得他第一次在倫敦的勝利,正處於盛名的高峰。在經過波恩的時候,海頓已經聽過並且大加贊賞貝多芬的大合唱之一,因此貝多芬決定首先轉向海頓學習。海頓這時早已過了他的青年時代,並且在創作和指揮自己最偉大的作品時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勤奮。難怪他沒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去改卷子。而且他要求學生們每一堂課只交兩毛錢,他大概覺得自己也沒有必要花太多時間在練習稿紙上。於是貝多芬常常發現他的練習中有些未改正的錯誤,他很生氣。當那年老的教師出發到倫敦進行第二次訪問時,貝多芬轉向一位天才較低但很嚴格的教師學習。後來他常常大聲宣告他從海頓那裡什麼也沒學到。不過,不久後,他一定會逐漸覺得,假如他沒有從改正練習方面得到什麼的話,他卻從海頓那裡獲得了靈感,因為他把他最初的幾首鋼琴奏鳴曲獻給了海頓。而且當海頓為他的《創世紀》的演出最後一次在台上露面,被他的幾個僕人扶出去的時候,貝多芬彎下腰來親切地吻了這位衰弱的老人。

五、我行我素
貝多芬不願做一個客廳里的寵兒,他寧願在自己的住所,能夠隨己意進進出出、起床、穿衣和吃東西。他喜歡按照自己的興趣為房間里的瑣事瞎忙。有一次,為了空氣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戶砍掉一塊。他總是同房東們發生糾葛,總是不斷地搬家。每當他處於創作高潮時,他總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潑到自己頭上來使它冷卻,直到水浸透到樓下的房間——我們可以想像那房東和其他房客的情緒會怎樣!有時他搬家搬得是這樣的頻繁,以致他甚至不願操心把鋼琴的腿支上,乾脆就坐在地板上彈奏它。由於他每次租新房時必須簽署一張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時為四個公寓付房租。這大概就是為什麼他雖然掙了不少錢,可總是沒有多少積蓄的原因吧!

六、失聰
當他真切地感覺到自己的耳朵越來越聾時,他幾乎絕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對一個音樂家來說,還有比聽不見他喜歡聽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聲音更不幸的事情嗎!起初,只有威格勒醫生和斯蒂芬.馮.勃羅伊寧等幾個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棄到各王宮去聽他如此喜愛的歡快的音樂會,他怕人們注意到他的耳聾,以為一個聽不見聲音的音樂家是寫不出好作品來的。不!他想起他想寫的一切音樂,「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也許對他來說,在耳聾的時候創作音樂並沒有別的音樂家那麼難。在他看來,音樂不僅是用迷人的聲音安排各種主題或音型,它也是表現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種語言。

七、貝多芬和他的朋友們
沒有一個音樂家象他那樣,在一生中有那麼多的成功和那麼少的幸福的日子。他的朋友們
是善良而忠誠的,但是他的該詛咒的耳聾把他同他們隔離開了。甚至他的助聽器也往往使他失望,因此他和他們保持接觸的唯一方法就是他經常帶在身邊的「會話本」和鉛筆。他看見他們互相談話,以為他們總是談論他,說他的壞話,陰謀害他。有一天他這樣寫道:「再也不要在我跟前露面!你是一條卑鄙的狗,一個不老實的傢伙!」第二天,當他發現自己的疑心是錯的而他的朋友是真誠的時候,他又寫了另外一個便條:「親愛的朋友,你是一個誠實的人,你是對的。我現在明白了。所以今天下午來我這里,接受你的貝多芬的愛吧。」而他的朋友們——他們是多麼好的人啊——總是原諒他那粗暴的吵嘴,並且和他相伴到最後。他的家庭生活自始至終都是悲慘的:他從來也沒有結過婚。當他頭一次到維也納的時候,他向一個從他自己家鄉來的歌唱家瑪格戴林娜·威爾曼(Magdalene Willman)求婚,但是她拒絕了,因為貝多芬「太丑了」。從那以後,他曾先後愛上過好幾位貴族女子——有著可愛的名字的可愛的女子——他用音樂向她們傾訴,但她們接受了他的音樂,而拒絕了他的愛!

[ 大師風范 ]

一、英雄交響曲
貝多芬的心中充滿了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熱烈擁護者。1798年,柏納多特將軍(1763—1844)出任法國駐維也納大使,貝多芬常到他的家裡,並和他周圍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貝多芬在柏納多特的提意下,動手寫作獻給拿破崙的《第三交響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崙是摧毀專制制度、實現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響曲》。正當他准備獻給拿破崙時,拿破崙稱帝的消息傳到了維也納。貝多芬從學生李斯(1784—1838)那裡得知這個消息時,怒氣沖沖地吼道:「他也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現在他也要踐踏人權,以逞其個人的野心了。他將騎在眾人頭上,成為一個暴君!」說著,走向桌子,把寫給拿破崙的獻詞撕個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許別人把它拾起來。過了許多日子,貝多芬的氣憤才漸漸的平息,並允許把這部作品公之於世。1804年12月,這部交響曲在維也納羅布科維茲親王的宮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維也納劇院的第一次公開演出,是由貝多芬親自指揮的,節目單上寫著:「一部新的大交響曲,升D大調,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先生作,獻給羅布科維茲親王殿下。」奇怪的是,貝多芬不說是降E大調,而說是升D大調。1806年10月總譜出版時,標題頁上印著:英雄交響曲 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從此,《第三交響曲》就被稱為「英雄交響曲」。

二、命運交響曲
貝多芬的《c小調交響曲》(作品67號)開始的四個音符,剛勁沉重,彷彿命運敲門的聲音。這部作品因此被稱作《命運交響曲》。《命運交響曲》作於1805至1808年。貝多芬在1808年11月寫給他的朋友韋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經說出:「我要卡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把我完全壓倒!」「命運敲門的聲音」在1798年所作《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0之1)第三樂章中就已經出現過,以後又出現於《D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樂章、《熱情奏鳴曲》(作品57號)第一樂章、第三《列奧諾拉》序曲(作品72號)、《降E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74號)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見,通過斗爭戰勝命運,是貝多芬一貫的創作思想。《命運交響曲》所表現的如火如荼的斗爭熱情,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馬麗勃蘭第一次聽《命運交響曲》時,嚇得心驚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崙一個舊日的衛兵,聽了第四樂章開頭的主題,禁不住跳起來喊道:「這就是皇上!」柏遼茲把《命運交響曲》中驚心動魄的斗爭場景,看作是「奧賽羅聽信埃古的讒言,誤認黛絲德蒙娜與人私通時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認為:「盡管你時常聽到這部交響曲,但它對你總是有一股不變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現象雖然時時發生,卻總教人感到驚恐一樣。」1830年五、六月間,門德爾松在魏瑪逗留了兩星期,和歌德作最後一次會晤,在鋼琴上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聽了《命運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後大為激動,他說:「這是壯麗宏偉、驚心動魄的,簡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許多人一起演奏,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1841年3月,恩格斯聽了《命運交響曲》的演出。他在寫給妹妹的信中贊美這部作品說:「如果你不知道這奇妙的東西,那麼你一生就算什麼也沒有聽見。」他說,他在第一樂章里聽到了「那種完全的絕望的悲哀,那種憂傷的痛苦」;在第二樂章里聽到了「那種愛情的溫柔的憂思」;而第三、第四樂章里「用小號表達出來的強勁有力、年輕的、自由的歡樂」,又是那麼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幾句話,揭示了《命運交響曲》的精髓。

三、《月光曲》的傳說

「一百多年前,德國有個音樂家叫貝多芬,他譜寫了許多名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說是這樣譜成的:有一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間茅屋裡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忽然停了,屋子裡有人在交談。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麼彈的,那有多好啊!』一個男子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連忙說:『哥哥,你別難過,我只不過隨便說說罷了。』貝多芬聽到這里,就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茅屋裡點著一支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男子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著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見進來個陌生人,站起來問:『先生,您找誰?走錯門了吧?』貝多芬說:『不,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姑娘連忙站起來讓座。貝多芬坐在鋼琴前彈起盲姑娘剛剛才彈的那首曲子來。盲姑娘聽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裡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銀紗。貝多芬望瞭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來。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象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處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 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寧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陶醉了。等他們醒來時,貝多芬早已離開了茅屋。他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剛才即興彈的『月光曲』記錄了下來。」這是我國小學語文課本第七冊里的一篇文章,講的是貝多芬為盲姑娘演奏《月光曲》的故事。這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傳說。貝多芬的這個曲子(作品27之2——《#c小調鋼琴奏鳴曲》)描寫的是海上月光的說法,源出於德國音樂批評家雷爾施塔布(1799—1860)。俄國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1829—1894)非常反對用「月光」來解釋這個曲子。他說:「月光在音樂描寫里應該是暝想、沉思、安靜的,總之,是柔和光明的情緒。《#c小調奏鳴曲》第一樂章從第一個音符到最後一個音符,完全是悲劇性的(用小調來暗示),是布滿雲彩的天空,是陰郁的情緒。末樂章是狂暴的、熱情的,表現的正是和溫柔的明月完全相反的東西。只有短短的第二樂章可以說是一瞬間的月光。」在德國,也有人稱此曲為「園亭」奏鳴曲。園亭是建築在樹蔭下的涼亭,顯然這標題對於這首奏鳴曲也同樣是不確切的。看來,這首曲子所表現的決不是一幅明凈的風景畫,而是一種內在的陰郁情緒。《貝多芬傳》的作者泰厄(1817—1897)說第一樂章是「少女為生病的父親祈禱」,這無論如何要比「月光」和「園亭」恰當一些貝多芬的這首曲子作於1801年,當時他正和朱麗法塔·貴恰爾第(1784—1856)相愛,這個曲子是獻給她的。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貝多芬寫給韋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時還說:「她愛我,我也愛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愛上了羅伯爾·哈倫堡伯爵,並於1803年和他結了婚。羅曼·羅蘭把此曲和貝多芬的失戀聯系起來,說「幻想維持得不久,奏鳴曲里的痛苦和悲憤已經多於愛情了。」羅蘭把第一樂章解釋為憂郁、哀訴和痛哭。俄國音樂學家奧立比舍夫(1794—1858)認為第一樂章是失戀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滅之火」。但1801年正是貝多芬和貴恰爾第熱戀的時候,說這個作品是寫失戀的痛苦,也許和事實不符。對於這個作品的解釋,也許俄國藝術批評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見解是比較合理的。他在回憶了聽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後,認為這首奏鳴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劇 ,第一樂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時充滿陰暗預感的精神狀態。他在聽安東·魯賓斯坦的演奏時也有類似的印象:「……從遠處、遠處,好象從望不見的靈魂深處忽然升起靜穆的聲音。

有一些聲音是憂郁的,充滿了無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紛至沓來的回憶,陰暗的預兆……」《#c小調奏鳴曲》因「月光」的標題和傳說而特別出名。貝多芬有一次說過:「人們常常談論《#c小調奏鳴曲》,但我曾寫過比這更好的東西,象《#F大調奏鳴曲》(作品78號)就是一例。」可見貝多芬自己對《月光曲》是並不十分滿意的。

四、熱情奏鳴曲

興德勒有一次向貝多芬問起《d小調奏鳴曲》(作品31之2)和《f小調奏鳴曲》(作品57號)的內容時,貝多芬的回答是:「請讀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因此前者被稱為《暴風雨奏鳴曲》,而後者則由漢堡樂譜出版商克蘭茨(1789—1870)加上了《熱情奏鳴曲》的標題。(另一說,「熱情」的標題是由德國鋼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揮家賴內刻(1824—1910)所加,這似乎是沒有根據的。)「熱情」的標題沒有貝多芬的認可,但用於這部英雄豪邁、氣勢磅礴的作品,是相當恰切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有一次在莫斯科聽到俄國作曲家和指揮家多勃洛文(1894—1953)演奏這首奏鳴曲後,說道:「我不知道還有比《熱情奏鳴曲》更好的東西,我願每天都聽一聽。這是絕妙的、前所未有的音樂。我總帶著也許是幼稚的誇耀想:人們能夠創造怎樣的奇跡啊!」1870年十月三十日,巴黎在普法戰爭中已經被普魯士軍隊包圍三個多月了。設在凡爾賽的普魯士國王威廉的大本營里,鐵血宰相俾斯麥正同法國資產階級政府首腦梯也爾談判停戰條件。這天晚上,曾任德國駐義大利大使的格台爾,在凡爾寒的一架破舊不堪的鋼琴上,為俾斯麥演奏了《熱情奏鳴曲》。俾斯麥聽了最後一個樂章後說:「這是整個一代人斗爭的嚎哭。」他是從一個嗜血成性的野心家立場來領會貝多芬的「熱情」的。他曾說過:「要是我能常聽這個曲子,我的勇氣將不會枯竭」,因為「貝多芬最適合我的神經」。貝多芬在1801年六月二十九日說過:「我的藝術用以改善可憐的人們的命運。」貝多芬如果地下有知,聽說他的音樂為俾斯麥利用,他一定是死不暝目的。

五、拍節機·友誼·卡農

貝多芬的朋友美爾策爾(1772—1838),以發明和製造機械樂器著稱於世。1813年秋,貝多芬為美爾策爾發明的萬能琴(即機械樂隊)寫作了一部戰爭交響曲,題為《威靈頓的勝利》或《維多利亞之戰》,描寫同年6月21日英將威靈頓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維多利亞大敗拿破崙的場景。美爾策爾曾經在溫克爾(1776—1826)發明的基礎上,創制了今天通用的拍節機。貝多芬首先採用,並按照它每分鍾所打的拍數來標明自己作品的速度。貝多芬的助聽器,也是1810年左右美爾策爾為他製作的。有一次,貝多芬在送美爾策爾出行時,寫了首富於風趣的卡農,來歌頌拍節機的創制者。這首象徵貝多芬和美爾策爾之間友誼的卡農,後來被貝多芬選進了他的第八交響曲(作品93號),成為第二樂章的主題。 六、芭蕾舞台上的第七交響曲瓦格納稱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曲》(作品92號)為「舞蹈的極致」、「最高形式的舞蹈」、「按照理想形式的身體運動的最妙的體現」。據說他曾設想在李斯特的鋼琴伴奏下,用舞蹈來表現《第七交響曲》。瓦格納的理想,後來由俄國舞劇編導馬辛實現了。1938年,他把這部交響曲編成了芭蕾舞,用來表現一個寓言式的故事情節——世界的創造和毀滅:

第一樂章:創造——在創造精神的指引下,混沌世界變成了植物和動物的有秩序的住所。出現了男人和女人,還有危險的蛇。第二樂章:大地——地球上出現了憎恨和強暴。一群男人和女人哀悼著被謀殺的少年。第三樂章:天空——天空中的神和女神對大地上的騷亂無動於衷,依然盡情歡樂第四樂章:酒色和毀滅——人們沉湎於酒色。神看見他們惡劣地模仿上界的歡樂,因為憤怒而用火毀滅了世界。1938年5月,這出舞劇由巴西爾的俄國芭蕾舞團在摩納哥的蒙特卡洛作了第一次演出。

七、歡樂頌與合唱交響曲
1793年1月,德國詩人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學法學教授菲舍尼希寫信給席勒夫人夏洛蒂說:「有一位青年……抱著偉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歡樂頌》一節一節地譜成音樂。」這個青年就是貝多芬,當時他住在波恩,只有23歲。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都曾為《歡樂頌》的音樂起過稿。在1812年寫的《歡樂頌》主題,後來用於1814年10月完成的《C大調命名日節慶序曲》( 作品115號)。貝多芬在1795年的前後為畢爾格的詩所作的歌曲《互愛》和《合唱交響曲》末樂章中《歡樂頌》的主題,在音調上有密切的聯系,可以說是《歡樂頌》主題的前身。後來貝多芬在1808年的《c小調鋼琴合唱幻想曲》(作品80號)中又借用這個曲調作為主題,演唱庫夫納歌頌音樂魅力的詩。《鋼琴合唱幻想曲》的合唱部分,是為寫作《合唱交響曲》的終曲而作的一次 嘗試。1824年3月,貝多芬在寫給普洛勃斯特的信里說過:「《合唱交響曲》的終曲,是按照《鋼琴合唱幻想曲》的格調寫的,但規模則遠較宏大。」由此可見,貝多芬為《歡樂頌》譜曲的意圖,從1793年開始,前後琢磨了30年,才最後在《合唱交響曲》中得以完成。《合唱交響曲》完成於卡爾斯巴德決議後一切自由思想和民主運動都遭到殘酷鎮壓的反動期。1824年5月在維也納刻倫特納托爾戲院初次演出時,聽眾反映的熱烈是空前的。貝多芬出場時,受到聽眾五次的鼓掌歡呼,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但站在樂隊中背對著聽眾的貝多芬什麼也聽不見,幸而女低音歌手翁格爾牽著他的手轉過身,才「看到」了聽眾的歡呼。從初演所引起的異乎尋常的情緒可以看出,歌唱歡樂,也就是歌唱自由,在當時有著何等深切的現實意義。 [ 樂聖境界 ]

一、欣然忘食
一天,貝多芬來到一家飯館用餐。點過菜後,他突然來了靈感,便順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譜,在菜譜的背面作起曲來。不一會兒,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樣子,便不敢去打擾他,而打算等一會兒再給他上菜。大約一個小時之後,侍者終於來到貝多芬身邊:「先生,上菜嗎?」貝多芬如同剛從夢中驚醒一般,立刻掏錢結帳。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先生,您還沒吃飯呢! 」「不! 我確信我已經吃過了。」貝多芬根本聽不進侍者的一再解釋,他照菜單上的定價付款之後,抓起寫滿音符的菜譜,沖出了飯館。

二、日有進境
晚年的貝多芬有一次聽到一位朋友彈奏他的《c小調三十二變奏曲》。聽了一會兒,他問道:「這是誰的作品?」
「你的。」朋友回答說。
「我的?這么笨拙的曲子會是我寫的?」然後又補充了一句:「啊,當年的貝多芬簡直是個傻瓜!」歌德評論席勒的話,完全適用於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變化,在成長。我每次看到他時,總覺得他的知識、學問和見解比上一次進步了。」有一時期,貝多芬甚至想毀掉他青年時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萊苔》和《降E大調七重奏》(作品20號)。這決不是偶然的,象貝多芬這樣,真可以說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三、令敵手剽竊無門
貝多芬在18歲時(1788年)和波恩的勃勞寧一家交上了朋友,這一家的女兒埃雷奧諾勒(1772-1841)和兒子羅倫茨(1777-1798)跟貝多芬學習鋼琴。1792年11月,貝多芬離開波恩去維也納。由於離別前發生了一場爭吵,貝多芬到了維也納以後有一年沒有和埃雷奧諾勒通過信。1793年,他把在維也納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其中一部分是在波恩寫的)題獻給了埃雷奧諾勒。這部作品就是以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第一幕中費加羅的詠嘆調為主題的小提琴和鋼琴變奏曲。1793年11月2日,貝多芬寫給埃雷奧諾勒的信里,在談到尾聲中鋼琴部分技術艱難的顫音時說:「維也納有些人在晚上聽了我的即興演奏後,第二天就會把我

Ⅳ 五年級續寫作文範文

1. 小學五年級續寫作文(急

隔壁的奶奶友好的問我:「咋?沒帶鑰匙?」我紅著臉低了低頭。奶奶和藹碰正的摸了摸我的頭,:「先到奶奶家來吧。」

我怯怯的跟著奶奶進了奶奶家。剛進門,聞著奶奶家飯桌上香噴噴的飯菜,我流下了口水。奶奶笑著說道:「孩子,餓了吧?快洗洗手吃飯吧。」我不好意思的說道:「奶奶,這怎麼好意思呢?你已經收留了我,怎麼好意思在吃你的飯菜呢?」奶奶笑了笑:「沒關系,快吃吧。本來奶奶就孤家寡人一個,你能陪我吃飯,奶奶高興笑搏悔還來不及呢。」聽了奶奶的話,雖還是有些不好意思,但肚子早已敲起了小鼓,於是,我便狼吞虎咽起來。奶奶看著我笑著說:「好孩子,慢點!」

吃完飯,奶奶陪我做作業,雖然奶奶不會但她很認真的幫我翻著書,講著笑話,講著她以前的故事。不知不覺,作業就做完了。夜幕悄悄降臨,爸媽還是沒回來。我不免擔心起來,哪能麻煩奶奶這么久呢?奶奶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對我說:「沒事,奶奶陪你等。來,先看會電視。」「嗯」奶奶打開了電視。

過了好久,爸媽回來了。我不捨得回到了家。聽了我的訴說後,爸媽十分感謝奶奶,奶奶說:「嗨,這算什麼?鄰居嘛。」

從此以後,爸媽經常幫奶奶做家務,而我經常到奶奶家去蹭飯,奶奶好像就是我們家的一員。我再也不用擔心沒帶鑰匙了,因為奶奶會幫我拿好鑰匙,盡管如此,奶奶還是會讓我在她家吃飯。

我又多了一個奶奶。

2. 《幸福》五年級上冊 續寫怎麼寫啊

祝你幸福!樹的幸福,在於以翠綠點染土地,凈化空氣,保持水土,捧給世界以綠陰和果實。

所以,樹在風中颯颯地歌唱。橋的幸福,在於連接了道路,日夜傾聽喇叭聲、車 *** 和腳步聲的生活交響曲。

所以,橋歡快地與小河絮絮談心。蠶的幸福,在於把吃下的桑葉,都吐成潔白的絲。

死去了,給世界留下了一片光潔,一片華麗。(甘金萍)我的幸福,在於爸爸媽媽的關心,黨和國家的關懷,彷彿沐浴陽光雨露的花朵,所以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黃 郁)小鳥的幸福,在於給樹捉蟲子,使樹木茁壯成長,讓世界充滿綠色和歡樂。(劉永鳳)蠟燭的幸福,在於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

所以,就算它化成灰也心甘情願,因為它給世界留下一片光明,一片色彩。(張 傑)蜜蜂的幸福,在於把千萬朵花蜜都凝聚成一滴濃濃的蜂蜜,給世界留下一絲甜蜜,一絲歡樂。

(賴天生)小鳥的幸福,在於用自己悅耳的聲音,吟唱出美麗訴歌聲,讓這世界生動起來。所以,小鳥歡快地銀櫻在林中飛舞。

(張朝洪)河流的幸福,在於用自己清凈,灌溉兩岸的田地,獻給人們糧食和瓜果。所以,河流快樂地泛起美麗的浪花。

(馮廷生)我的幸福,在於家庭無微不至的關心,老師春風化雨的哺育,正在健康的成長。(廖 婷)我的幸福,在於雖然父母辛苦在外打工,但是我在家仍能感受學校和社會的關心,作為留守孩一樣可以快樂的生活學習。

(曾春雨)果樹的幸福,在於給我們帶來了果實,讓我們享受到豐收的喜悅與豐富的營養。(劉洪燕)書包的幸福,在於能給我們裝讀書用品和我們的心愛之物,無怨無悔的承受重負,見證我們的進步與成績。

(李 丹)小鳥的幸福,在於能給樹木捉蟲子,能自由飛翔,所心小鳥在快樂地唱歌。(鄒長冰)黑板的幸福,在於默默無聞地工作,為人們無私地奉獻生命的精力。

(李 萌)樹木的幸福,在於能給人們帶來陰涼,帶來美麗的環境,所以樹木是在微風中輕舞。(李美芳)蜜蜂的幸福,在於給把採到的食物獻給人們,為人們做貢獻。

所以蜜蜂歡快地歌唱。(肖君柏)蜜蜂的幸福,在於不辭辛苦采來花粉釀成蜜,毫無保留地獻給人類。

所以,所以蜜蜂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劉 成)老師的幸福,在於培育祖國下一代,塑造棟梁之材,為科教興國做出貢獻。

(廖海濤)太陽的幸福,在於給人們送去光明,讓人們感受溫暖。所以,太陽天天從東方升起。

(李星翰)青蛙的幸福,在於給人們辛勤地捉害蟲,保護莊稼,所以它快樂地唱著歌。(鄧百年)教師的幸福,在於給學生更多知識,這祖國現代化建設培養人才。

所以,老師默默無聞地耕耘在三尺講台。(鄒長良)小鳥的幸福,在於用自己悅耳的聲音,吟唱出動聽美妙的歌聲,讓世界更加生動起來。

所以,小鳥在森林裡歡快的歌唱。(李 亮)蜻蜓的幸福,在於能為莊稼捉害蟲,它每天捉幾百隻害蟲吃。

所以,蜻蜓成為我們的好朋友。(李石鳳)蜜蜂的幸福,在於翻山越嶺遍訪千百朵花朵,把花蜜凝聚成一滴濃濃的蜂蜜,給世界留下一絲甜蜜,一份快樂。

(鍾 甜)老芭蕉的幸福,在於把養分都輸送給小芭蕉。看著小芭蕉茁壯地成長,它微笑著離去。

(鍾學娟)我的幸福,在於能在爸爸媽媽的懷抱中成長。幸福,不在於取得,而在於奉獻。

奉獻,方使心靈豐滿而充實。還有: 河流的幸福,在於給人類帶來最好的水源,給大地以滋潤。

所以,河流歡快地流著。(游倩)河流的幸福,是看到魚兒在自己的懷抱中自由自在地來回穿梭,吐著一個個泡泡。

(袁夢錚)被子的幸福,在於給人們溫暖,讓人類度過寒冷的冬天。(陸玲歡)兒子的幸福,在於把父母的鼓勵變成一個個好成績,不讓他們擔心。

(屠高鴻)我的幸福,在於跟我的朋友踢足球、打籃球、說說笑笑。那時,我是多麼的幸福。

(景逸敏)小鳥的幸福,在於每天吃著媽媽捉來的食物,慢慢長大。長大後,自己和媽媽一起飛翔。

等媽媽老了,自己就成了母親,媽媽就成了孩子,給媽媽餵食。(楊晨)太陽的幸福,是每天早晨從東方升起,傍晚由西方落下,給人類送來溫暖的光芒。

(秦馳)書的幸福,是把名人的筆墨都印在自己的身上,讓無數讀者去閱讀,給大家帶來歡樂和憂傷。(薛亦冰)蜜蜂的幸福,在於從這朵花兒飛到那朵花兒,日夜忙碌著采蜜,製造出又香又甜的蜂蜜。

(劉偉健)樹葉的幸福,在於把清新的空氣奉獻給大地,直到乾枯回到大地母親的懷抱。(徐彥楠)文具盒的幸福,在於天天默默無聞地工作,為主人的作業每分每秒地忙碌。

(徐子蓉)學生的幸福,在於能學到許多知識,能得到老師的關愛。老師把智慧灑向我們,讓我們能快樂成長。

(張嘉瑋)我們五(2)班的幸福,就是我們團結一心,到期末能評為市優秀班集體。(朱子恆)中國的幸福,在於和其他國家和平共處。

(張傲)幸福2007.10.16女兒的幸福,是看見奔六的父母爬山下來一起來看學校看我,而我攜著母親的手,依著父親,三人一起去逛商場,我給他們挑需要的物品。母親的幸福,是九點過後,求學的孩子已經安睡在他的小床上,睡夢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雖然自己仍在忙碌。妻子的幸福,是每個夜晚,上班回來的丈夫的汽車已安然入庫,就不再怕外面的大霧或。

3. 續寫作文:五年級

今天天氣晴朗。早晨我穿著一件漂亮的新襯衫去上學,心裡特別地高

興。可是,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就在我過完馬路准備走到人行道的時候,一輛自行車飛馳而來,我連

忙躲避,但是,那自行車並沒有剎車,而是一直朝我直撞過來,「磁」的

一聲,騎車的人剎車了,但我還是被撞到了,並擦了我的新襯衫一下,我

的新襯衫右側立刻留下了車輪的「足跡」,我氣得臉都紅了,這件襯衫是

我生日時爸爸送給我的,而且,這樣來到學校,還不讓同學取笑?想到這里,他已經上車准備走了。我立刻攔住他:「請問,你是什麼意思?弄臟

了人家的新衣,連道歉也不說一句,你有沒有道德的?」我看他才10歲左

右,便客氣的問他,誰知,他口氣挺大的:「不道歉就是不道歉,嘴是我

的,不道歉又關你什麼事?還不快讓開!」我說:「好呀,好大的口氣,

你未滿12歲就騎自行車上路,吃了豹子膽呀?」他說:「是你吃了豹子膽

呀,敢攔我路,你再不讓開,我叫我爸來捉你!」「好,來就來,反正我

就是不讓。」我不禁怒火直升,向他嚷道。

就在我們爭吵的時候,一位交警從旁走來,我一見,以為那男孩肯定

要向我認輸了,不禁得意起來。那交警一來,我便對他說了事情的經過,

誰知,那交警聽完後便向我揮了揮手,讓我走,但他卻對那男孩說:「小明,你好,好久沒見你爸啦,以後還得他提拔提拔才行。呀?你怎麼還不

走?」我可傻了眼,明明是他撞了我不道歉,他還未滿12歲呢,怎麼,他

也可以走?我正想問個究竟,那交警便不耐煩地說:「走走走,別煩我了。」我十分不明白,問道:「他未滿十二歲,怎麼可以騎車上路呢?」那

交警笑了笑:「這位是我們派出所所長的兒子,當然要特殊一點啦,你還

不想走?再阻著我們說話,就告你'阻差辦公'呢!」

我嚇得連忙跑開了。路上,我看著自己的花襯衫,回想起剛才的那一

幕,它讓看到了現代社會的黑暗一面。

4. 五年級下第一課《草原》續寫最後分別的場面

此時,夕陽已西下,把大地照得通紅,幾片同片晚霞覆蓋天空,把整個天都映紅了,紅紅的,紅紅的,抹了一把溫馨的友誼,似乎一座紅橋架起,載著咱們的友誼,讓咱們蒙漢的友誼連起、拉近.待到分別了,但誰也不肯走.你站在那,我站在這,對視著,雖語言不同,但心可是一樣,大家心領神會.這時,主人走了過來,幾次擁抱,幾分溫情,戀戀不舍地搭著「我」的肩膀,我們向蒙古人們告別,他們向我們告別,再告別,我們再回敬. 這時,天空慢慢地,顏色變得更深重,開始變黑.我們騎著馬奔向汽車所在處,眼睛卻沒有看著前面,而仍然是互相對視,那一分草原情深依然還在留念,主人把我們送到差不多時,建議下馬而行,我們走在草原上,那份友誼都把我們圍住了,使人產都默默無聞地.雖無聲,但意重,千頭牛萬頭象都托不起.漫步在草原上,也不知怎的,就情不自禁的擁抱起來,擁抱了再擁抱,此刻的手熱乎乎的,也不知是誰握著. 到了停車處,主人與我們最後一次告別,我們向他回告,草原情深不忍別,何時才可重相見?是啊!草原的濃濃情意,一分別可能只有在心裡品味了。

5. 五年級作文續編《神鳥》

依爾特戈爾可汗回到家後,覺得很不甘心。

於是,第二天,可汗又去山林里找神鳥。可汗來到萬年古松下,像上次那樣,不費吹灰之力就把神鳥捉住了。

在回家的時候,神鳥對可汗說:「要不我再給您講個故事吧?」「別,」可汗說,「這次,我給你講個故事。聽了故事,你既不能唉聲嘆氣,也不許悶頭不語。

不然你就得跟我回去。」神鳥猶豫了一會兒,說:「好吧,您開始講吧。」

可汗說:「對狗來說,最好吃的莫過於肉了,狗為了能吃到肉,就是挨一頓打也願意。」 「這條狗事一個窮人家裡養的狗,每天吃的是剩飯殘渣,只有到了逢年過節,它才能啃上一塊骨頭。」

「一次,狗路過一個小鎮,有一輛馬車從它身旁疾馳而過。狗用它十分靈敏的鼻子嗅了嗅,好香的味道啊!」 「狗知道那車上拉的是肉,便悄悄地跟在後面。

拉車的馬越跑越快,狗窮追不舍。」 「當馬車跑在一個很陡而且路面高低不平的下坡時,車顛簸得很厲害,車上的一件東西掉了下來。

狗跑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塊很大的肉,狗饞得直流口水。」 「狗把肉叼了起來,又沒有了注意。

在這里吃嗎?不行,一旦有同伴看見,就會來爭奪。狗叼著肉朝遠處一看,河對岸有一片小樹林,那裡是個最理想的吃掉這塊肉的地方了。」

「狗叼著肉朝那條河走去,走到河水中時,狗不經意地朝河裡一看,水裡竟然還有一條狗。狗不知道其實那是自己的影子。

狗看見河裡的狗口中叼著的肉比自己這塊大恨多。狗要那塊大的肉,便立即張開嘴,去奪那塊大肉。」

「狗一張口,肉掉在河裡,被河水沖走了。狗又望望河裡的那條狗,它的嘴也沒有肉了。」

「兩塊肉都沒有了,這個結果令狗沮喪不已。」 「唉!」神鳥嘆了口氣說,「這狗也挺可憐的,不過要是它沒那麼貪心,就能吃上一塊肉了。」

可汗高興地說:「你嘆氣了。你要信守諾言,跟我回去。」

神鳥無可奈何地說:「好吧。」 可汗和神鳥一起回家去了。

6.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再見了,親人》續寫

《再見了,親人》是一篇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抒情散文。教學時要披文入境,以情動人,使語文基本功訓練和情感教育融為一體。 答案補充 我也是五年級的,我也在學 再見了,親人。

我寫小練筆是寫:有一天,一位志願軍叔叔在敵占區發現了一個洞,裡面有個朝鮮小女孩就要掉下去了,因為小女孩抓著的那根樹枝就要斷了,而且洞底都是荊棘藤。周圍沒有任何人,也沒任何工具,眼看著小女孩就要死了。志願軍叔叔便奮不顧身的跳下去,拉住一條荊棘藤,雖然手流血了,但最後救了朝鮮小女孩,可志願軍叔叔自己犧牲了。

你還可以寫在戰爭中,大娘送來打糕,可敵人的炮彈正對准大娘,一為志願軍叔叔奮不顧身的替大娘擋了一炮,結果自己犧牲了。 答案補充 大娘會說:「孩子們,你們以後歌要注意身體啊!記得五次戰役的時候,供應不上,是你們空著肚子,在陣地上跟敵人拼了三天三夜。沒有水喝,你們連老鼠尿都敢喝。困得實在堅持不住了,就在戰斗間隙里眯上一小會兒。當我給你們送上飯去得的時候,看到你們那狼吞虎咽的樣子,那疲憊不堪的樣子。我心裡真是疼極了。是你們用自己年輕的生命來保衛我們朝鮮啊!你們真是些好孩子啊!同志們,你們為我們灑了多少獻血,有多少個好孩子已長眠在我們朝鮮的土地上。我這個老太太就是你們給救出來的。我的房子炸平了,是你們又給我建起了新房子。我永遠忘不了你們對我的照顧。」

小金花會說:「志願軍叔叔,你們這樣百般照顧我,讓我非常難忘。謝謝你們為媽媽報了仇。你們再來時,我就長大了。那時候,我不只是給你們唱《搗米謠》,我還會唱好多好多的歌,讓你們聽個夠。」

大嫂架著雙拐走過來說:雖然我腿了傷,可我願意。因為你們在朝鮮的土地上奮力殺敵。保護了我們的國家。為朝鮮人民灑下了無數的鮮血。有多少年輕的同志把生命留在這片土地上。特別是我看倒你們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麵就一口雪的時候,我熱淚盈眶。你們為了朝鮮人民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血。我們是不會忘記你們 答案補充 現在好了嗎`

7. 續寫窮人五年級作文範文五百字

桑娜拉開了帳子,說「他們在這呢」

漁夫愣了一下,說「你已經把他們抱過來了呀,為什麼沒告訴我呢,你……是不是怕我不答應,不會的……以後我們得更加勤勞,這樣才能撐起這個家。」他似乎在自言自語。

「好的」接著他們又沉默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桑西和娜蒙(西蒙的倆個孩子)漸漸長大,已經長成了倆個健壯的小伙了,但是漁夫和桑那的心裡卻越來越難受。

直到一天晚上,漁夫和桑那坐在火爐旁,「怎麼辦,我們要不要告訴他們西蒙才是他們的媽媽,紙是包不住火的」桑那急切的說,「再等等……再等等……」漁夫說,事實上他的心裡也十分慌亂,正巧,這段話被睡不著的桑西和娜蒙聽見了,他們含著淚,走到門前,漁夫和桑娜驚呆了,他們以為桑西和蒙娜會恨他們,但是沒有,西桑和蒙娜卻說「桑那阿姨,漁夫叔叔,謝謝你們把我們撫養成人,我們……我們一定會好好報答你們的!」

西桑和蒙娜說到做到,他們學習優異,考上了大學,搬到了城裡,從此他們「一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8. 語文書五年級下冊《神鳥》續寫

在一顆萬年古松上住著一隻神鳥.一天,一戶窮人家靠去捕捉鳥類動物出售來維持一家生計.有一天,他們捕捉了一隻神鳥,神鳥見他們穿的衣服破爛不堪,就問:「你們為什麼要捉我?」大家看到神鳥會說話,非常吃驚地問:「我們只是捕捉鳥類來維持基本生活.」「那你們一人許一個願吧!」小男孩說:「我的願望是像富人家的孩子一樣能去上學.」男人說:「我想成為百萬富翁.」女人說:「我想成為女王.」神鳥為了讓他們實現願望,就念了一下咒語,剎那間,小男孩穿著新衣服,背著新書包,穿著一雙新鞋子,高高興興地去上學了.神鳥也幫助大人們實現了各自許下的願望.可是,他們覺得願望實現得太容易了,於是開始不滿足現狀,男人說:「我想成為世界首富.」女人說:「我想成為皇後.」神鳥聽了他們新的願望,輕輕地嘆了一口氣,說:「人心不足蛇貪象,你們太不知足了.」說完一念咒語,頓時,這戶窮人家又恢復到了以前窮困的樣子,唯一不變的是小男孩仍能堅持上學.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太貪心,貪心的後果就是一無所有.。

Ⅳ 貝多芬的簡介

路德維希·馮·貝多芬

路德維希·馮·貝多芬出生在萊茵河畔波恩城的一個音樂世家裡,是偉大的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
貝多芬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進步思想意識給他許多啟發,奠定了他人文主義世界觀的基礎—人類平等、追求正義和個性自由,憎恨封建專制的壓迫。他曾說:「一年的自由比一百年的專制主義對人類有用得多」。
盡管出生於音樂世家,而且從小就開始學習鋼琴和提琴,但貝多芬並非莫扎特式的神童,他的創作並非一揮而就,而是孜孜不倦地修改草稿直至感到滿意為止。其早期作品具有海頓和莫扎特的風格,但後來發展了一種完全屬於他自己的形式,其作品個性鮮明,較前人有很大的發展。在音樂表現上,貝多芬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
貝多芬一生的作品雖然不太多,但他卻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所以贏得如此高的聲譽,關鍵在於他集卓越的音樂天賦和熱情奔放的性格於一身,有崇高的理想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毅力。他以深刻、銳利的眼光,敏感地把握住了時代和社會的脈搏,他的作品不僅體現了他巨人般的性格,而且反映了人民的苦難、奮斗和希望,因而具備了鮮明的社會性和深刻的哲理性。他為人類留下了一筆永恆的寶藏,對世界音樂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尊稱為「樂聖」。
貝多芬的主要作品也是最重要的作品是交響音樂,其中又以九部交響曲占首要地位。這些家喻戶曉的作品有:降E大調第3交響曲《英雄》、C大調第5交響曲《命運》、F大調第6交響曲《田園》、A大調第7交響曲、d小調第9交響曲《合唱》(《歡樂頌》)、序曲《愛格蒙特》、序曲《柯利奧蘭》、降E大調第5號鋼琴協奏曲《皇帝》、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C大調第9弦樂四重奏《拉祖莫夫斯基》第三號、c小調第8鋼琴奏鳴曲《悲愴》、升c小調第14鋼琴奏鳴曲《月光》、F大調第5鋼琴奏鳴曲《春天》、F大調第2號浪漫曲。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誕生於萊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
貝多芬的父親是當地唱詩班的男高音,是一個經常醇酒的蠢漢。他的母親是女僕,這是個清貧的家庭。
貝多芬是一個典型的神童音樂家。由於他在音樂上的早慧,十二歲時就被人拿來同名垂青史的音樂神童莫扎特相提並論。他愚蠢的父親急切地想利用這一點來賺取名利,逼迫小貝多芬整天練琴和演出,稍不如意就毒打他。在貝多芬的記憶中,他根本就沒有享受過父愛。
上天又偏偏賜給貝多芬一副粗陋的外表,外加身材矮小粗壯-即使成年後也不過1.58米,他的外貌使他從小就遭人譏笑,成年後也難於倖免。
清貧的家庭,粗暴愚蠢的父親,不惹人喜歡的外貌,所有這些構成了貝多芬不愉快的童年,形成了他以後的反叛性格和強勢作風,也造成了他成年後粗俗的言談舉止。貝多芬被許多同時代的人描述成「粗魯、固執、脾氣暴躁,只要心情稍有不好,就隨時隨地亂吐痰。」
大約在十二歲左右,小貝多芬在波恩遇見了一位相當好的導師-尼弗。正是尼弗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他在不幸的童年中沒有厭惡音樂,並奠定了他的最初的音樂風格,使他十三歲就成為管風琴師,並創作了三首奏鳴曲

Ⅵ 如何解開人體自燃之謎

1.班特萊醫生之死1966年12月5日清晨,陽光明媚。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庫迪爾斯堡城早已沸騰起來,人們忙著做早飯,准備上班。頓·古者渣齊尼爾像往常一樣吃完早飯,來到煤氣公司,開始了日常的工作。他首先看了一下城中家庭使用的煤氣計數表。首先映入他腦海的是此地區人們十分熟悉和喜愛的一個人:瓊·艾爾凡格·班特萊。這是一位醫生,半個世紀來一直在此地行醫,治好了許多病人,可算是德高望眾的人,今年他已94歲了。由於年齡過高,他辭去了工作,一個人呆在家裡,依靠兩只拐仗在家裡自己料理自己,確實夠受的。「應該幫助這個好人。」頓·古齊尼爾決定到他家去看看。順便查一下他的煤氣表。

「努爾斯·明·穆斯達大街403號。對!就是這里。」古齊尼爾走到門前自言自語地說。「好!醫生在家!」他慶幸地說,於是,立即上前按門鈴。鈴聲響了好半天,但無人出來接客。古齊尼爾感到有些奇怪。於是,他推開門,走進屋內。「班特萊醫生!您好呀!」他大聲地叫著,他,醫生在餐廳會聽到他的聲音。但是,連叫幾遍,仍無人應聲。古齊尼爾更加奇怪了。

「還是先去看看煤氣表吧!」他經常來這里,門徑熟悉,於是便向廚房走去。這時他開始聞到一股奇怪的氣味,越向廚房走氣味越濃。不是香味,而是一股好像開動中央暖氣機所發出的氣味。

「什麼東西燒糊了?」他自言自語地來到廚房門口,只見廚房中央地上堆著一堆圓錐形黑灰,高約35厘米,估計可以裝滿一小吊桶。古齊尼爾用腳撥了撥黑灰,發現地面上並沒有燒過的痕跡。

「一切都很正常!」他說著,來到爐灶旁,看了看煤氣表,記下了數字。「貝納塔利醫生也太不友好了,叫了他半天也不出來應酬一下!」他一邊想著,一邊走出廚房。「這老頭也許病了!那麼,既然來了,就應到樓上看看去,看他需要什麼!」

想到這兒,他徑直向樓上走去。來到卧室,推門一看,屋裡滿是濃煙,再看看床上,連個人影也沒有。他開始有些驚了,趕忙四下瞧看,當目光轉到卧室內的廁所時,他一下驚呆了。廁所的門敞著,坐式抽水馬桶旁,立著兩個拐杖,拐杖下面,地板上有一個黑黑的洞,洞旁邊的景象令人毛骨悚然:醫生已成為一堆黑炭,只有右腿還完好地保留在地上,腳上還穿著皮鞋。

古齊尼爾一見此狀,頭嗡地一聲,趕忙回頭就跑,一口氣跑出房門,來到大街上,徑直奔向煤氣公司辦公室。一進門,人們只見他氣喘吁吁,面色蒼白,結巴地說:「班……班特萊醫生被……被火燒……燒死了。」

當煤氣公司和警察局的人來到班特萊醫生家時,發現廁所內的黑洞下面正是樓下的廚房,黑洞呈不規則形,長1.5米,寬約為0.5米,洞周圍全被燒焦。班特萊醫生身體的灰燼順著洞落到樓下廚房內,才在地上形成了一小堆黑灰。

古齊尼爾看到的是世界上一次極為罕見的現象——人體自焚。

不久,警方趕到現場,但對其死因無法理解,最後草草結案。宣布死者因在床上吸煙,睡著後衣服著火引起火災。但是高嫌神,一位火葬專家指出,一具屍體化為灰燼。先要經過2200華氏度高溫燒90分鍾,再經過1800華氏度高溫燒60—150分鍾。即使這樣,屍體火化後只是碎骨骨灰。最嚴重的房屋火災,溫度也不會超過1500華氏度。因此老人不可能因火災而燒成灰燼。況且,能將他燒成灰燼的戚虧大火,不要說整個房子要付之一炬,就是手扶拖拉機的鋁制框架也會熔化的。

科學家認為,班特萊醫生死於人體自燃(SHC)。人體自燃指的是人體沒有和外部火焰接觸,內部自發燃燒,化為灰燼,而在灰燼周圍一切可燃性物品都保持原樣的現象。

歷史上第一個人體自燃事件記載在1673年義大利的一份醫學資料上,有個叫帕里西安的人,躺在草墊床上化為灰燼,只剩下頭骨和幾根指骨。但草墊床除他躺的部位外部保持原樣。1744年,英格蘭的伊普斯威奇城有一位60歲的帕特夫人,一天早上她的女兒發現她死在地板上,好像一段被燒光的木頭,在附近的衣物卻完好無損。類似的歷史記載有200多起。

19世紀德國化學家利比克設想人體自燃,可能是由於體內酒精含量多引起的。他做過一個試驗,想找出充滿酒精的新鮮肉類到了多少濃度能發生自燃,卻未成功。1861年,著名法醫卡斯波在其《實用法醫手冊》中,對人體自燃給予了否定。他認為根本不存在這種現象,「在1861年的今天,如果還有誠實的科學家想去解決人體自燃的神話,那真是太可悲了。所有關於『自燃』的證明都是完全不可信任的,是沒有專業知識的人提供的。」

盡管卡斯波否定了人體自燃現象,但許多科學家仍致力於研究和調查這一問題。一位叫查爾斯·福特的人,曾詳盡地收集了幾起人體自燃事件。

如1957年5月18日,在美國費城,一位68歲的寡婦安娜·馬丁,在一間沒有火源的房裡化為灰燼,只剩下鞋和一小部分軀干。法醫說達到這種程度,溫度至少要高達1700-2000華氏度。然而爐子是熄滅的,全部物品,包括離死者二英尺的報紙都沒有變化。

福特記錄最詳盡的一起人體自燃事件,發生在1951年1月7日的佛羅里達的聖彼得斯堡。傍晚,67歲的瑪麗夫人舒適地坐在軟椅上,他的兒子離去時看見母親還很好,可是不到12小時,他兒子來到母親房間,卻見到極可怕的景象,悶熱的屋子裡,母親和椅子都沒有了,地面上有幾塊燒得腐蝕變形的發卡,表明那兒曾是一堆頭發,剩下的是幾小節焙乾的椎骨,一個縮成棒球大小的頭骨和一隻完好無缺的左臂。離屍體很近的報紙和幾英寸以外的一塊亞麻布卻無燃燒的痕跡。

享有「骨骼鑒定專家」聲譽的克洛格曼醫生調查了瑪麗夫人的死因,結果是:

(1)整個室內找不到任何且燃化學物品,而只有經過3000化華氏度高溫,她的骨頭才會成為那種樣子。

(2)沒有發生火災,整個室內找不到火源。房屋火災最高溫度一般為1500華氏度,而實際存在過的溫度比這高一倍,在那種情況下,整個公寓都應燒盡。

(3)夫人體重77公斤,燒成灰後,整個樓內竟沒有任何氣味。

(4)收縮的頭骨,法醫專家了解,能將死者脂肪組織燒盡脫水的高溫,應同時把頭蓋骨軟組織全燃毀,不使頭骨破裂,而里瑟夫人卻不如此。

克洛格曼對上述四點都無法解釋。

300多年來,科學家對這個問題不斷探索,從200多個案例中,科學家發現:男女比例大約一致,年齡從4個月到114歲都有。飲酒程度和身體胖瘦都有。有的案例發生在走路、開車、劃船、跳舞過程中。

有的人認為人體自燃與體內過量的可燃性脂肪有關,把這種脂肪比喻為燃起的燭油,衣服如同燭蕊。有些人認為人體內有種天然的「電流體」,它能造成體內可燃性物質燃燒以至於造成高度可燃性物質結構的「體內分解」。還有人認為是體內磷積累過多,產生了「發光的火焰」。

新近一種解釋是從物理學角度講的,有人認為體內可能存在比原子還小的「燃粒子」,可以引起燃燒。

不論怎樣,人體自焚現象仍是令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感到奇怪的奧秘,班特萊醫生自焚的情況就是一例。法醫瓊·迪克教授看了班特萊醫生自焚現場後十分困惑,以致對提出的一些問題根本無法解答。

另外一些人則試圖以純理論來解釋。如班特萊醫生人老體弱,但卻長年抽煙斗,估計,當時他是坐在屋內抽煙,煙火掉在他穿著的外衣上,但他未發覺。當他來到廁所後,外衣才燒著了,於是他將外衣脫下,扔到澡盆里……。這種論斷主要依據班特萊醫生的外衣上有許多被煙灰燒成的洞。但是,這種論斷卻無法解釋為什麼班特菜醫生燒成灰燼而他的外衣卻未燒成灰燼,而且煙灰也絕不會有這么大的能力燒起一場火。

其次,燒著了的衣服也絕不會產生出那樣巨大的能量將一個活人燒成灰燼。而且著火的地點是一間廁所,房子很小,要想焚燒掉一個人,這間房內空氣中的氧氣是不夠的,那麼,哪兒來的這樣大量的氧氣呢?

此外,當煤氣公司的職員頓·古齊厄爾走進班特萊醫生的家時,為什麼又沒有聞到燒焦了的人肉氣味呢?假如說是失火,火首先從寢室燒起,那麼寢室內為什麼沒有任何火的痕跡呢?此外,距班特萊醫生自焚的地方僅有幾厘米處就是洗澡池。人們發現,洗澡池外面黑色的油漆仍在,未有一處脫落。更奇怪的是,為什麼身體被燒得只剩下一條腿,而腿仍完好無損地保持著原來的樣子,腳上的皮鞋也未有任何火烤的痕跡?

迪克教授說:「我們發現的只是身體的一部分——一條小腿。此外在樓下廚房內的地上有一堆灰燼,灰中發現了這條小腿上部的膝蓋骨。」

迪克教授是個法醫,他分析說:「我曾見過一次車禍。幾輛汽車相撞,產生大火,車內共有三人。由於火勢很大,以致任何人都難於接近汽車救人。大火後,車內的三人被火燒焦,從身體的很多部分仍能辨出一些輪廊,即胸腔、四肢和牙齒。但人體自焚現象卻截然不同,身體的90%以上全變為灰燼,確為罕見,令人迷惑不解。」

2.國外人體自燃現象種種在美國某鎮的一家小旅館里,旅館主米勒有一個絮聒不休的太太,每天都喝到酩酊大醉。1725年2月19日晚上,由於很多人前來參加次日的盛大交易會,旅館全部客滿。米勒和妻子很早便上床休息。米勒太太不能入睡,獨自下樓去。她平時常到廚房點燃的火爐前喝到爛醉。這時米勒已進入夢鄉,但到凌晨兩點鍾左右,突然驚醒。他嗅到煙熏的氣味,連忙跑到樓下,沿途拍門把客人叫醒。張惶失措的住客走到大廚房時,看到著火焚燒的並非廚房,而是米勒太太。她躺在火爐附近,全身幾乎燒光,只餘下部分頭顱、四肢末段和幾根脊骨。而且室內的東西也都很完好,並沒有燒著。

這時一名警官和兩名憲兵恰好在附近巡邏,聽見旅館中人聲鼎沸,於是入內探詢。他們看見米勃太太冒煙的屍體後,立即把米勒逮捕,懷疑他是兇手。鎮上的人早已知道米勒太太不但是個酒鬼,而且是個潑婦,因此懷疑備受困擾的米勒蓄意把妻子殺死,以便和旅館一名女僕人雙宿雙飛。控方指米勒在妻子喝醉後,把酒瓶里餘下的酒倒在她身上,然後放火燒她,事後設法布局,使人相信這是一宗意外。

話說那位青年醫生李加特在事發時也跑到樓下,親眼看到米勒太太燒焦的屍體。他在審訊過程中為米勒作證,說受害人的身體全部燒光,卻留下頭顱和四肢末段,而附近物體也絲毫沒有波及,這顯然並非人為因素造成。法庭上的辯論非常激烈,控方堅稱米勒是殺人兇手。米勒被裁定罪名成立,判處死刑。然而李加特仍不斷陳辭,指出這件事絕不可能是普通的縱火殺人案,而是「上帝的懲罰」。結果,法庭撤銷判決,宣布米勒無罪釋放。然而,可憐的米勒也就此斷送了一生。他經過那次打擊後,精神極度頹喪,從此在醫院中度過餘生。

另有一位義大利教士貝多利,在祈禱時身體突然著火焚燒。他是遭遇身體自燃後,尚能生存數天的少數受害人之一。報道這件事的是曾替他治療的巴塔利亞醫生,見於1776年10月佛羅倫薩一份學報。

事發期間,貝多利正在全國各地旅行,有天晚上抵達姊夫家裡,由姊夫帶領到暫時歇宿的房間。由於他穿的襯衫是用馬毛做的,把肩膀颳得很不舒服,他一進房就要了一條手帕,把襯衫和肩膀隔開。接著,他獨自留在房中祈禱。

過了幾分鍾,房中傳出教士的痛苦呼叫聲,全屋人立刻沖進他的房間。他們看見貝多利躺在地上,全身給一團小火焰包圍,但上前察看時,火焰便逐漸消退,最後熄滅了。次日早上,貝多利接受巴塔利亞醫生檢查。他發現傷者右臂的皮膚幾乎完全脫離肌肉,吊在骨頭上,從肩膀直至大腿,皮膚也受同樣損傷。燒得最嚴重的部分是右手,已開始腐爛。巴塔利亞醫生雖然立即進行治療,但傷者的情況不斷惡化,老是說口渴想喝水,而且全身抽搐得令人吃驚。據說,他坐過的那架椅子滿布「腐爛和使人惡心的物質」。貝多利一直發熱,陷於謅妄狀態,又不斷嘔吐,第四天在昏迷中死亡。

巴塔利亞醫生無法在貝多利身上找出染病跡象。最可怖的是,在死亡之前,他的身體就開始腐壞生蛆了。

巴塔利亞記得貝多利最初給送到他那裡時,右手好像給人用棍棒打過似的,襯衫上還有「搖曳的火焰」,很快便把襯衫燒成灰燼,袖口卻完整無缺。而且奇怪得很,放在襯衫與肩膊之間的手帕竟未燒著,褲子也完好無損。雖然他的頭發一根也沒有燒焦,帽子卻完全燒毀。房間里並沒有起火的跡象。可是本來盛滿油的一盞油燈已完全枯竭,燈芯也燒成了灰燼。

另有一例,奧弗頓醫生在《田納西州醫學會學報》發表一篇文章,記述該州那士維爾大學教授漢密爾頓因「局部自燃」受傷的情形。1835年1月5日,漢密爾頓教授從大學返家,那天天氣很冷,溫度表顯示的氣溫只有華氏8度。

突然間,他覺得左腿灼熱疼痛,就像給黃蜂叮了一口似的。他朝下一看,腿上竟有一團十幾厘米高的火焰,直徑如一個銀幣大小,頂部則呈扁平形狀。他立即用手拍打,但無法把火焰拍熄。幸而漢密爾頓教授保持冷靜,想起如果火焰沒有氧供應就會自動熄滅,於是兩手拱成懷狀蓋在燃燒之處,火果然熄了。

可是,他仍然感到劇痛,進屋之後,便立即脫下長褲和內褲,檢查傷口。他看見傷口約寬3厘米,長10厘米,乾爽,呈青黑色。在左腿下方斜向伸展。他又檢查了內褲,發現正對傷口之處已經燒穿,但洞口周圍絲毫沒有燒焦的痕跡。最奇怪的是,長褲竟然完好無損,只是底面靠近內褲燒穿的地方有許多暗黃色的絨毛,用小刀便可以颳去。

傷口雖然有些地方與普通傷口不同,但為漢密爾頓診斷的醫生經過檢查後,仍然當作普通燒傷一樣醫治。傷口很深,過了整整32天才癒合。治癒之後,傷口周圍的肌肉依然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不斷隱隱作痛,而且疤痕呈現一種很不尋常的青黑色。

在英國,南安普敦附近一個鄉村發生的一場怪火,奪去了基利夫婦的性命。l905年2月26日早上,鄰居聽見基利家中傳出尖叫聲,進去時即發現屋內已經著火。

基利先生躺在地上,已經完全化為灰燼。基利太太則坐在安樂椅上,「雖已燒成黑炭,但仍可辨認」。警方發現屋內有張桌子翻倒,油燈也掉在地上,但他們不明白一盞油燈怎能造成這場災害。最奇怪的是,基利太太所坐的安樂椅竟然沒有燒壞。

l907年,印度狄納波附近曼那村的兩名巡警發現一具燒焦的婦人屍體。他們把這具衣服無損但仍然在冒煙的屍體送到地方法官那裡,據巡警說,發現屍體時房間里並無失火跡象。

英國布萊斯附近的懷特利灣有一對姓迪尤爾的姐妹,是退休學校教員。姐姐名叫瑪格麗特,妹妹名叫威廉明娜。1908年3月22日晚上,瑪格麗特跑到鄰居家中,慌張地訴說妹妹已經燒死。鄰居進入她家裡查看,發現威廉明娜燒焦的屍體躺在床上。床和被褥並無火燒的痕跡,屋內各處也沒有失火跡象。

在死因偵訊中,瑪格麗特一再聲明,發現妹妹屍體躺在床上的情形,正如鄰居所見一樣。但驗屍官認為床沒燒著,人怎麼會燒成灰呢。他斥責瑪格麗特撒謊,聲言要起訴她,並在死因偵訊期間暫時押候。

鄰居和輿論都不相信瑪格麗特的供辭,瑪格麗特備受壓力,在重新開庭偵訊時承認作偽證。她說自己實際上是在家裡看見威廉明娜身體著火,但仍然活著,她把火撲熄後,便扶妹妹上樓,安置在床上,但不久妹妹便死去了。

雖然樓下也沒有起火跡象,可是驗屍官認為這個說法比瑪格麗特原來的口供合理一些。

驗屍官宣布裁定威廉明娜的死因是「意外燒死」。不過,他事後說,這宗案件是他歷來偵查過的最奇特案件之一。

1953年3月1日,南加羅來納州緣鎮的伍德先生被人發現在他緊閉門窗的汽車前座上燒成黑炭。當時他的汽車停在291號公路旁邊,油箱里還有半箱汽油。除了擋風玻璃因受熱而起泡及向內凹陷外,全車並無損壞。

78歲殘疾老人楊錫金住在檀香山冒納基亞街1130號,1956年12月,鄰居發現他遭藍色火焰包圍。15分鍾後,消防員到來時,他的軀體和椅子已燒成灰燼。可是,擱在對面輪椅上的雙腳完整無損,連周圍的傢具和窗簾也沒有損壞。

人體自燃的遇難者很少是兒童,伊利諾州洛克福鎮的普魯伊特卻是一個例外。這名四個月大的嬰孩在1959年春因嚴重燒傷致死,可是他的衣服並沒有燒焦的痕跡,床上的被褥也沒有損壞。

1950年10月的一個晚上,年方19歲的安德魯斯小姐和男朋友克里福德,在倫敦一家夜總會跳舞。突然,她胸前和背部起火,瞬間燒及頭發。克里福德和其他客人均設法把火撲滅,但始終無法救回她的性命。

克里福德在法庭上作證說:舞池中沒有人吸煙,桌子上沒有蠟燭,我也未看見她的衣服給任何東西燒著。我知道說來令人難以置信,但事實上我覺得火焰是從她的身體內發出來的。

其他證人也同意他所說的話。結果,法庭裁定安德魯斯小姐是「死於原因不明的一場火」。密西根州旁提亞克市的30歲汽車工人彼得森,由於健康欠佳,幾個月來一直心情沮喪。1959年12月13日下午7時45分,有人發現他死在自己的汽車里,看來是自殺。當時駕駛座側邊的座位仍在冒煙,排氣管已經扭曲,伸進關閉了門窗的車廂里。

醫生檢驗過他的屍體後,說他是一氧化碳致死,但是為什麼他只有背部腿和胳膊燒成重傷,而其他部分十分完好呢!調查人員起初認為汽車的排煙可能帶有熱力,後來又懷疑有謀殺成分,但都不能解釋彼得森死時的情況。

在一宗人體自燃事件中,受害者不止1人,而有6個。以下是1976年12月27日《奈及利亞先驅報》有關該次事件的報道:

拉歌斯市一戶7口之家,有6個成員燒死的事件……目前已成為最難解答的謎團。

據昨日的現場調查顯示,該木房子中一切物體完好無損,甚至兩張棉褥也仍然整齊地鋪在兩張鐵架床上……

這場燒死6個人的大火對整個房間似乎無損……但從死者被焚的嚴重情況來看,房中物件,包括木牆和屋頂的鐵皮,本應盪然無存。

雖然早時傳說:有人乘那家人睡熟時,從窗口潑進汽油,然後點火焚燒,但昨日的調查已證明此一說法不能成立。

比利時布魯塞爾有一對名叫雷斯和蒙娜米的男女,在林蔭道上接吻時,突然背上起火,火焰竄到4.6米高,在30秒鍾里他們都化為灰燼。

1985年2月5日,倫敦。那天晚上,19歲的波利·列斯里在大街上散步。突然,他感到周身發熱。他環身而視,發現自己的身體竟噴出火來。火頓時燒了起來,越燒越旺。他想奔跑,但是沒跨出幾步就重重地摔倒了。當死神向他步步緊逼時,突然身上的火焰一下子熄滅了。好在列斯里年輕力壯,在醫生的精心治療下,幾個星期後痊癒出院。

人體自燃的現象,並不為20世紀科學界所承認,既未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編訂的「國際疾病分類法」中,也不是美國或國立醫學圖書館生物學與醫生圖書索引的一個條目。盡管警察、消防員、縱火案專家、驗屍官和病理學家提出不少證據,但大多數醫生和科學家仍然認為那些看來無容爭辨的事例未經徹底調查。

不過,並非歷代的人都抱這種懷疑態度。17和18世紀時,人體自燃現象,特別是發生於酒徒身上的事例,一般視作上帝的懲罰。到了19世紀,由於生物學與化學的進步,研究人員得以從非宗教的角度找尋這些難明火災的成因。他們提出了更多可能性,包括以下列舉的一種或多種的結合:

·腸內的氣體容易燃燒。

·人體產生易燃氣體。

·乾草堆及肥料堆產生的熱力,足以引起自燃。

·某些元素或混合物一旦暴露於空氣中就會自動著火,如人體元素之一的磷。

·有些化學品本身並不活躍,但與其他物品混合時會引起爆炸。

·某些昆蟲和魚類發光表示可能有內火。

·人體內所含的大量物質是極佳的燃料。

·靜電產生火花,在某種情況下可能引起人體著火。

然而,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上述各種假設都不是人體自燃的真正成因。1951年時,一位德國化學家已經指出,喝了大量白蘭地酒的人即使接近火也不會著火。其後在19世紀末期,幾位醫生曾聲稱不明白水分含量多而酒精含量相當少的人體為什麼會著火。1905年4月22日,《美國醫學》雜志對相信人體自燃的人予以迎頭痛擊,指出「在全部發表過的人體自燃事件中,幾乎半數來自法國這個神經過敏的國家」。

為了驗證酒精可使人體變成高度易燃的說法,科學家先把老鼠放在酒精中浸一年,然後點火焚燒。結果,老鼠的外皮騰起烈火,皮下外層肌肉也燒焦,但內部組織及器官則依然無損。

後來他們又用在酒精中浸了更長時間的博物館標本作試驗,結果也是一樣。

消化系統產生的易燃氣體的確可能在人體聚積,造成危險。英國有位牧師便受到警告,不可吹熄聖壇的蠟燭,以免呼出的氣體著火。

靜電也可能是一個原因。據美國防火協會的防火手冊說,人體聚積的靜電負荷達數千伏電力可通過頭發放出,一般不會造成傷害,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例如在製造易燃物品的工廠或使用氣體麻醉劑的醫院手術室中,這種人就可能引起爆炸。

3.我國的人體自燃現象報道我國新華社曾發過這樣一條有關人體自燃的消息,也引起了廣大讀者的興趣。

1990年4月15日早晨,湖南省湘鄉市望春門辦事處星星村8組村民唐丙良的4歲男孩唐江褲襠處突然冒火燃燒,大人們急忙脫下了3條褲子察看:穿在裡面接觸皮膚的第一條布褲和第二條晴綸褲都燒有3厘米左右的洞,第三條巴拿馬料子褲也被燒焦,同時在雙腳處發現兩個11.5厘米的燒洞。再查看小孩的身體,雙腳小腿處有燒傷的淺黃色點,當母親為小孩剛穿上一條內褲時,在相同部位,再次出現褲子燃燒的情況。

大人們為了孩子的安全起見,就把小孩全身脫光,包床小棉被送到湘鄉市中心醫院治療。醫師診斷為過敏性靜電反應,並安慰說不要緊,吃點葯就沒事了。不料,小孩回家後,躺在床上不到3分鍾,又驚叫起來。家人掀開小被一看,只見右大腿處有一個1厘米大的火球,呈藍火苗落到床單上,隨即燒穿床單。在場的人迅速撲滅火球。小孩的大腿上燒出一個2分硬幣大的泡來,全身還發出類似打火機打出的火星,小孩自己用手去抓,十指均被燒成淺黃色的燒傷點泡。

大人們又把小孩送到長沙湖南醫學院附屬醫院新技術急診研究中心。經醫療儀器對小孩作了身體健康狀況檢查,一切正常,無任何異常情況。醫生介紹說,這種人體自燃在我們建國以來還是首例。

北京曾發現過一例,那是在發功時使別人發生燃燒的,經過對小孩的全面檢查,與專家會診,發現小孩的身上瞬間電流和電阻、電壓明顯高於正常同齡兒童。至於自燃起火燒傷的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觀察、研究。小孩在醫院期間暫時沒有再發生自燃現象。

據小孩的奶奶說,這孩子的父母是1985年1月結婚的,同年10月29日晚上10點鍾小孩在湘鄉市中醫院出生的。剛出生時,醫院的電燈熄滅了約2分鍾,原因不明。檢查身體時發現小孩患有硬皮症,40天後得過一次肺炎。4年的成長與普通男孩一樣。沒發現什麼奇特之處。

這事真是有些怪。

4.「神秘射線」是自燃的罪魁禍首嗎德國一名女性為了使自己的皮膚變成棕色而去海灘曬太陽。沒想到,她第一次曬太陽就出了怪事,身體被曬著火了。

28歲的傑達和好友凱瑟林來自德國法蘭克福,她們從事秘書工作。1990年夏季的假日中,為了消遣,她們決定到多米尼加去旅遊。第二天,兩個人神采奕奕地乘飛機趕到了多米尼加的海邊游覽。當時天氣很熱,她倆在海灘上曬太陽,一個小時後,凱瑟琳便覺得熱得不行了,便獨自一人到不遠的樹蔭下休息,並不知不覺地睡著了。3個小時後,她醒來一看,傑達仍在陽光下曝曬。凱瑟琳跑過去勸傑達到陰涼處躲一躲。這時的傑達在灼熱的陽光下已被曬出了水泡,但她沒有聽從好友的勸阻。

就在這時,凱瑟琳突然聞到一股烤焦的臭味,再看傑達,有一股煙從她口裡冒了出來,凱瑟琳急忙去拉她的手,感到她的皮膚已到了燙手的地步。傑達開始呻吟起來,接著渾身都燃燒起來。

所有這些,都發生在一瞬間,凱瑟琳被嚇得大聲驚叫起來。呼救聲驚動了救生員,當他們趕來用水潑在傑達身上時,一切都為時太晚了,她已變成了一堆冒著青煙的灰渣。

驗屍官在檢驗屍骨後說,這是一宗少見的自發起火現象。對這一現象,人們的了解仍不完全,就如人體自燃的現象一樣。但有些專家認為這起事件與太陽強烈輻射有關,並提醒喜歡陽光浴的人不要過分曬太陽,並且在曬太陽之前要做一些必要的預防准備工作,以防不測。

歷史上,國外有過多起人體自燃的記載。但最

Ⅶ 續寫作文600字樂樂課堂

1. 寫物的作文600字

小公雞

我很喜歡我家的那隻喔喔叫的小公雞。它的頭上長著像火把一樣的冠子。背上的羽毛像穿著深紅閃亮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套了件金黃色的襯衫。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和一張尖尖的嘴,再配上最引人注目的那五顏六色的大尾巴,顯得既美麗又威武。

小公雞早上起來就站在坪台上「喔喔」地使勁叫,催人們快快起床。

平時,小公雞還是捉蟲子的能手呢!盡管有些小蟲十分機敏,但只要它動一下,就逃不過小公雞的眼睛。有一次,我親眼看見一條小蟲子剛剛從樹下的草叢中爬出來散步,就讓小公雞發現了。只見小公雞飛快地跑到樹下,用它那尖利細長的嘴巴,一下子就把小蟲子捉住了,就這樣一條條小蟲子都成了小公雞的美餐。

有一次放學回家,我看見小公雞在院子里的大樹下扒食吃,就連忙放下書包,抓了一把米撒在地上讓它吃。小公雞正吃得歡,不知誰家的一隻大公雞過來和小公雞搶米吃。這下可把小公雞惹火了,就撲過去和那隻大公雞打起架來。大公雞猛地撲過來了,小公雞沉著應戰,身子一縮,躲過了大公雞的一招。然後,它立刻轉到大公雞的後邊,冷不防地向上一躥,蹦到大公雞的背上對著它的冠子猛啄,啄得大公雞的冠子直流血。大公雞疼得逃跑了。小公雞勝利了,它昂頭挺胸。瞧,一副得意神氣的樣子,真討人喜歡。

我格外喜歡這只美麗、可愛的小公雞。

小白豬

我家養了兩頭小白豬。它們全身雪白,一對大耳朵像兩把有力的扇子,忽上忽下不停地扇動;鼻子長長的,一對圓圓的鼻孔,像兩個小山洞;鼻子下面藏著個大嘴巴,不仔細看,真不會發現鼻子下面還有張嘴;鼻子上面有一雙讓人捉摸不透的小眼睛,滿臉的皺紋,實在不怎麼好看。

農忙時,媽媽下地幹活,讓我在家喂它們。我把豬圈門打開,把調好的食料放在豬圈門口,饞嘴的小豬鼻子尖極了,香味早被它們嗅到了,還沒等我把豬食倒在食盆里,它們就一擁而上,把滿滿的一盆豬食給拱灑了。豬食濺到我臉轎搭耐上、褲腿兒上、褂子上,氣得我順手拿起棍子想揍它們。可剛舉起棍子,它們就「嗷嗷」地叫起來,似乎在向我求饒。看著它們那可憐的樣子,我又不忍心讓棍子落下去了。

小白豬漸漸長大了,更暴露出了它們的本性--貪吃、貪睡。每當媽媽喂它們時,它們便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地吃起來,還不停地發出哼哼聲。吃飽了,就挺著滾圓的大肚子,用腳把土扒到身子底下,倒頭就呼呼地睡起來。

小豬剛來我家時總惹人生氣。或許是因為環境陌生的緣故,它們一次又一次勇敢地翻越豬圈往外跑,可是大門插得死死的,怎麼也不能超越第二道防線跑出去。過了一兩天,它們也就老實了,找個水窩,枝喊用嘴拱啊拱,然後躺在裡面,還不停地弄得泥水飛濺,當然小白豬也就變成小泥豬了。家中的人不管它們在院子里如何折騰,只要它們不往外跑,就謝天謝地了。

有時候,它們又讓人哭笑不得。一天上午,爸爸要墊豬圈,就把它倆趕到院子里。它倆剛從豬圈裡出來,就滿院子撒歡兒,嚇得幾只母雞滿院驚飛,「咯咯」地叫。再看它倆,什麼也不顧,好像終於得到自由似的,又好像來到了一個新的世界,一會兒到炭堆里去亂拱,弄得灰頭灰臉的,一會兒又拱拱小樹、弄弄花草。一上午,整個院子被折騰得不成樣子。可能是折騰累了吧,晌午,它們好不容易趴在暖和的地方呼呼睡起了大覺。

我家的小白豬雖然貪吃貪睡又淘氣,但我仍然十分喜歡它們,因為它們給我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2. 我學會了勇敢的作文樂樂課堂600字

我學會了勇敢_600字 在中學的這一段時間里,我學會了很多很多,也懂得了許多知識,其中,最讓我自豪的是,我學會了勇敢! 說起來還真怕大家笑話,我以前是個不敢和陌生人說話的小女孩,一直都默默無聞的我,竟變得愛說話了。

事情發生在一堂語文課上。那天,我們正好學到了《冰心詩四首》,老閉春師讓我們介紹一下冰心,我那靜如水的心一下變得激動無比,我可是冰心奶奶的忠實「粉絲」!這時,我變得焦躁不安起來,怎麼還沒有人舉手?我顫抖地舉起右手,但一看到周圍人那驚異的目光時,我急忙假裝摸頭,將手放了下來。

就在我反反復復、猶豫不決時,一束溫暖的陽光照亮了我心底的角落,老師發現了她這位害羞的學生此時的「異常行為」,她就那樣一直對著我微笑,直到她把我心中最後一點擔心融化了。我在她的微笑的沐浴下,一字一句地介紹著冰心:「冰心,原名謝婉瑩……」並且即興背誦了一首冰心的詩,待我發言完畢時,我惶恐不安地望著老師,老師竟輕輕地鼓起掌來,接著,教室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我紅著臉坐了下來。 從那以後,我都積極地爭取每一次發言機會,人也變得開朗起來。

語文老師的一束目光、一次微笑、一片掌聲從此改變了我。現在,你隨時都可以看見我快樂的身影。

蟲子的勇敢,使它破了繭,成為一隻美麗的蝴蝶;小草的勇敢,使它鑽出了泥土來到了光明的世界;花兒的勇敢,使它張開了笑臉,迎接這個美好的世界……真的,只要你勇敢,一切都可以改變。 那堂語文課,我學會了勇敢。

3. 我學會了勇敢的作文樂樂課堂600字

我學會了勇敢_600字

在中學的這一段時間里,我學會了很多很多,也懂得了許多知識,其中,最讓我自豪的是,我學會了勇敢!

說起來還真怕大家笑話,我以前是個不敢和陌生人說話的小女孩,一直都默默無聞的我,竟變得愛說話了。

事情發生在一堂語文課上。那天,我們正好學到了《冰心詩四首》,老師讓我們介紹一下冰心,我那靜如水的心一下變得激動無比,我可是冰心奶奶的忠實「粉絲」!這時,我變得焦躁不安起來,怎麼還沒有人舉手?我顫抖地舉起右手,但一看到周圍人那驚異的目光時,我急忙假裝摸頭,將手放了下來。

就在我反反復復、猶豫不決時,一束溫暖的陽光照亮了我心底的角落,老師發現了她這位害羞的學生此時的「異常行為」,她就那樣一直對著我微笑,直到她把我心中最後一點擔心融化了。我在她的微笑的沐浴下,一字一句地介紹著冰心:「冰心,原名謝婉瑩……」並且即興背誦了一首冰心的詩,待我發言完畢時,我惶恐不安地望著老師,老師竟輕輕地鼓起掌來,接著,教室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我紅著臉坐了下來。

從那以後,我都積極地爭取每一次發言機會,人也變得開朗起來。語文老師的一束目光、一次微笑、一片掌聲從此改變了我。現在,你隨時都可以看見我快樂的身影。

蟲子的勇敢,使它破了繭,成為一隻美麗的蝴蝶;小草的勇敢,使它鑽出了泥土來到了光明的世界;花兒的勇敢,使它張開了笑臉,迎接這個美好的世界……真的,只要你勇敢,一切都可以改變。

那堂語文課,我學會了勇敢。

4. 作文那次錯使我難忘600字樂樂課堂

一次難忘的經歷

去年,學校組織我們到泉州去軍訓。我聽到這個消息,真不想去。我認為,軍訓是一件艱苦的事,我非常害怕。但不去又不行,只好無可奈何地和同學一起去軍訓了。

那天早上,我們乘車到軍訓地點。一吃完飯,就到操場集合,教官安排我們和一班的同學到「瀘定橋」和「鐵鎖寒」舉行比賽。我們越過「五虎橋」,來到實戰演習地。這次我們要在兩座由鋼筋和木板組成的搖搖晃晃的橋上比賽過橋的速度。一個教官給我們做了示範後,我第一個奮勇上了橋,對手是一個比我略高一點的男同學。我們繫上了保險帶,雙手抓住鋼筋,准備開賽。這時,哨子吹響了,我便使出了全身的力氣向前奔跑。這橋搖搖晃晃的,下面的水又極深,令人心驚膽戰。我盡量不去看腳下,一直往前奔,轉眼間,我就到了對岸,我馬上轉身又跑回來,由於心急,忽然一腳踩空了,快要掉下去的時候,我急忙用雙手,盡力把身體撐了上來,總算沒有掉下去,好險啊!但是,我卻花掉了一些時間。我急忙加快速度往終點沖,這次,我可是一步踩兩塊木板,很快地就到達了終點。回頭一看,對手才剛要往回跑呢。這次,我贏了!

經過五天的軍訓,我和同學們一起訓練,一起生活,竟覺得時間過得真快,覺得軍訓真有意思!

那次軍訓,我收獲很大,我認識到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勇於嘗試。軍訓並不怎麼艱苦,而是很有趣的,能鍛煉人的意志。

現在,一想起軍訓,我記憶猶新。那次軍訓生活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的確是一次好的磨練,一次難忘的經歷。

一次難忘的經歷

5. 我們的語文老師真

我們班的語文老師名叫姚婉萍,大家都親切的叫她姚老師。

姚老師有著一頭金色的秀發,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笑起來讓人感到和藹可親,好看極了。

姚老師的知識淵博,教學經驗十分豐富,上起課來生動有趣。我尤其愛姚老師的作文課。她向我們講解作文的時候總是那麼的幽默風趣,引人入勝,使我興趣盎然。

很多原本不喜歡寫作文的同學,通過姚老師的指導,都漸漸地愛上了作文。就拿我們班的何林臻同學來說,他是個聰明的學生,可他的作文得分卻總是很低。他不喜歡構思題材,不願看書,寫作文總是寫幾十字就草草了事。姚老師知道後,專門輔導他的作文:每天放學,姚老師都會擠出半個小時來教他寫作文,向他講述寫作的方法;每次上作文課,老師都會叫他上講台把自己的作文讀出來,讓同學們點評……就這樣過了半個學期,何林臻同學現在不但喜歡寫作文,而且他的每篇作文都有九十分以上。

這個學期,姚老師憑著自己的努力和上課時的生動,在「骨幹教師課堂教學展示」的活動中,獲得了廣州市的二等獎,班裡的同學知道,都為老師感到高興。

我為我有這樣一位語文老師而感到自豪。( 吳江

6. 自然現象的作文600字樂樂課堂

今天上午,我坐在書桌前靜靜地寫語文作業,明媚的太陽光斜斜地灑在我的書本上,房間里亮堂堂的,讓人的心情特別好。

寫著寫著,我的眼前慢慢地黑起來了,作業本上的字跡也模糊不清了。咦?怎麼這么快就天黑了?還沒等我弄清時怎麼回事,天空就迫不及待的給了我一點閃亮的提示:一道耀眼的亮光直逼我的眼睛。我被嚇蒙了,竟不知道那是閃電了,我趕緊跑到窗邊向外張望。只見天上的雲朵你追我趕卻又根本沒地方離開,只能一邊互相碰撞一邊發出「轟隆隆,轟隆隆」猖狂的大笑,那是勝利者得意的笑聲,那也是失敗者痛苦的 *** ,他們就以這樣的方式告訴人們要下雷陣雨了。

天越來越黑,幾乎和晚上六七點鍾時候的亮度差不多。一會兒,在「刷刷刷」 的音樂聲中豆大的雨點從天直逼而下,晶亮晶亮的,就像雨姑娘在撒播珍珠種子。眨眼間,乾燥的花園里,塵土飛揚的道路上都得到了雨姑娘的恩賜。那些乾渴的小草見到這久違的雨水趕緊挺起胸膛,張開大嘴盡情的享用,嘴裡還不時發出歡快的笑聲:「下吧下吧,我要發芽,下吧下吧我要長大!」

雨點打在我家後陽台的玻璃上,「嗒嗒」直響,還有很多調皮的雨珠從沒有關嚴的窗邊跳進來,准備將我家後陽台變成大魚缸呢。雷聲依然在響,但是已沒有了剛才的聲勢。這真是一曲優美的的雷·雨交響曲啊,悅耳動聽!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果然,不一會兒,天空又慢慢亮開了,雨也慢慢停了。我望望外面,一棵棵小松樹上的塵埃被雨水洗刷得乾乾凈凈,樹葉油亮油亮的,他們的腰似乎挺得更直了,心滿意足得站立在哪兒,像一個個威風的小戰士。他們生機勃勃,看著他們就讓我想到了生命和希望,令人心曠神怡。

我喜歡雨,尤其是這早春的雨,她滋潤著萬物,不是有「春雨貴如油」這樣的高度的評價嗎?

7. 六年級校園故事作文600字樂樂課堂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校園生活,有痛苦的,有悲傷的,也有快樂的……我的校園生活也是這樣。

在我轉學的那一天,我一進教室同學們就紛紛想和我做朋友。可惜,好事不長久,沒幾天,同學們有的安老樣子和我交朋友,有的反而討厭我了。

記得有一次中午,我剛吃好中午飯,有一同學走過來跟我講:「一起出去玩吧!」「好的,」我回答「那去哪兒玩呢?」我問。「去草園!」我說:「不行!那兒有月季花!月季花身上有刺!」他說:「不要緊,那兒有蝴蝶,有蟋蟀,那兒的東西可多呢!」

我有些心神不安的跟著出去玩了,果然,預我所料,正當我靠近蝴蝶時,他飛起一腳把我踢了進去,自己卻逃走了。我出來後,身上被劃了幾道血跡……。

我發誓:以後不出去玩了,以後不再跟他做朋友了。

就因為這幾天一直沒有出去玩,很寂寞。耐不住就出去玩了,記得有一次,我和幾個同學玩喧鬧的踢罐子游戲,我一不小心踢壞了學校的花盆,被批評了……

今天,老師要選去參加作文比賽的同學,其中我被選中了。你一定會問我為什麼會被選中呢?好,我告訴你,因為我的文章有在《中小學作文》網上登過,小朋友知道了,有些同學才選了我。說明同學還相信我的呢!

在文章的結束,我要感謝選我的同學,因為我還有你們這些好朋友。

這就是我的校園生活……

8. 再見了 老師作文600(優秀)(樂樂課堂)

老師精心培育著我們這些棵棵幼苗,使我們茁壯成長,成為祖國的棟梁。

六年不知不覺已過,我們既將要離開您這位園丁啦!老師,回憶以前,看到的都是精彩的生活,您與我們嬉戲,玩耍。生病了,您如媽媽般精心照顧我們,使我們健康成長。

老師,您又像一朵花,散發著知識的芳香,您把知識毫不保留地全部傳授給了我們。多少個日日夜夜,不是培優,就是扶差,從來沒有12點前睡的時候。

此時,我多想說:「老師,您早些休息吧!」 老師,您勤奮工作的精神誰又能比得上呢? 每天晚上,您都在批改作業,全校的燈都熄滅了,只有您房屋的燈還亮著,星星和月亮都進入了夢鄉,於是第二天早上,黑眼圈便在您的眼上出現。可您卻依然精神百倍地給我們上課。

課堂上,您還是那樣的幽默風趣,您的課還是那樣的生動逼真,還是那樣的有聲有色。 在我的心目中,老師等於媽媽。

老師您可曾記得:那一次,我在冬天頭疼,您二話沒說,帶我去看病,這家的葯無濟於事,又去那家,直到看好為止。此時的您,難道不像媽媽一樣嗎? 老師,您教我們兩年多了,也就是該畢業,也就要離開您,不去想離別時傷心的情景,只有一句話:「再見了,老師,我會永遠記住您的!」。

9. 窮人續寫400字樂樂課堂

漁夫望著正在熟睡的兩個孩子,對妻子說:「桑娜,你快看,他們多可愛呀!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得把這兩個孩子養大。

從明天起,我會再去找一份工作,家裡的事就都要靠你了。」桑娜含著眼淚說:「好吧,也只能這樣了。

這兩個孩子實在可憐,我們一定要好好照顧他們。」從此的每天,漁夫每天不停地工作著,很少能夠回到家裡。

而桑娜,她不但要在家裡幹活,照顧好孩子們,還要幫別人洗衣服、洗碗……雖然日子過得十分艱辛,但是漁夫和桑娜從不後悔當初把這兩個孩子抱回來撫養,而是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十分關心和疼愛他們。這七個孩子漸漸長大了,桑娜的五個孩子並不因為這是西蒙的孩子而欺負他們,反而是把他們兩個當作自己的親兄弟,和他們一起嬉戲,一起玩耍。

轉眼間,七個孩子都到了該上學的年齡了,這可是這群孩子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呀。因為家裡的生活還是十分困難,所以漁夫無法讓七個孩子都去上學,只能讓其中的兩個孩子去上學,然後再叫去上學的兩個孩子教其他的孩子。

「該讓誰去呢?」漁夫問七個孩子。這時,西蒙的兩個孩子默默走開了,可能是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的事不可能發生在他們身上吧,可事實卻與他們所想的完全相反。

桑娜的五個孩子並不因為自己是漁夫和桑娜的親生骨肉而爭先恐後地搶著去,反而將這上學的機會留給了西蒙的兩個孩子。桑娜的大兒子走到父親面前,說:「親愛的父親,就讓保西和德西(西蒙的兩個孩子)去吧。」

漁夫聽後十分感動,深情地對五個孩子說:「你們真是一群善良的孩子呀!」……時間流逝,孩子們都成人了,他們十分懂事、明理了。西蒙的兩個孩子也已經成了十六、十七歲的小夥子了。

這七個小夥子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辛勤地勞作著。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他們的生活漸漸富裕了,再也不用補一張破帆,再也不用住在一間小屋裡,再也不用以捕魚為生了。

這也許便是「好人有好報」吧,是啊 ,漁夫、桑娜和七個孩子,都是一群善良的人,他們一定會過上快樂美好的生活的。在此,我願天下的每個人都能用關心別人的心靈去幫助身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要知道這個世界是因為有愛才會更加美麗的。

「你瞧,他們在這里啦。」桑娜拉開了桌子。

漁夫微微一震,對桑娜和藹地說:「你已經把她們抱回來了呀,你怎麼不早點說呢?我還以為你不願意呢。」桑娜遲疑了一會,說:「我以為你會揍我呢,你瞧,咱們的生活過得那樣艱苦,我還給你增加了負擔,我……」「不,怎麼會呢?」漁夫打斷了桑娜的話,「我怎麼會揍你呢?你是個好妻子,你做得對,換成我,我也會作出相同的決定。」

桑娜鬆了一口氣,「是啊。他們多可憐啊,那麼小就沒有了父母,如果我們讓他們和死人待在一起,那不就活活餓死了嗎?我們要待這兩個孩子像親生的一樣好,苦是苦了點,但總會熬過去的。」

漁夫點了點頭,提起馬燈看了看那兩個孩子,他們金黃的頭發,圓圓的臉蛋,在燈光下顯得非常可愛。第二天,天還沒有大亮,灰濛蒙的,一切都像沉睡的樣子,漁夫坐上小船,拉上破網,早早地出去打魚了。

由於家裡添了兩個孩子,漁夫就不得不更賣力地幹活。他早出晚歸,無論狂風暴雨,天寒地凍,也不論烈日當空,嚴寒酷暑,漁夫都艱辛地工作著。

桑娜望著丈夫忙碌的身影消失在海天相接的地方,也在家裡料理家務,拚命地幹活。她常常地對自己說:「看啊,丈夫多麼的辛苦,我這點苦又算得了什麼,我也要再勤儉一點,好好地哺養孩子。」

而她的孩子們呢,也都和睦相處,在沙灘上跑來跑去的,有時也幫著家裡幹些活,都挺健康,沒什麼讓漁夫和桑娜操心的。這一天,漁夫滿載而歸,看著活潑亂跳的魚兒,他們心裡都樂開了花。

漁夫打魚賺的錢除了維持生計外,便把剩餘錢的蓄存起來,給孩子們上學。孩子們也都十分懂事,時常在集市上打工掙錢,來補交學費,他們都學習很刻苦,成績也都很優秀。

他們就這樣你勤我儉的,日子過得挺美滿。十六年以後,孩子們個個都長大了,成了棟梁之材:當老闆的當老闆,當博士的當博士,當科學家的當科學家……他們把父母接到自己的家,好好孝順他們,讓他們盡享天倫之樂,別提多幸福了。

並且,他們也像他們的父母一樣去幫助更多的窮人。是的,窮人並非一無所有,他們從某個角度來看,甚至比夫人更富裕——他們因擁有一顆純朴善良的心靈而不再貧窮,他們也因擁有勤勞善良而變得富有。

他們就用這善良與純朴去真誠地善待身邊的人,用心呵護世界上的幼小心靈,他們身上的品格,正是樂於助人,肩負不屈的寫照;而富人呢,除了錢外,精神上有時是真正的一無所有,是精神上的「窮人」。這個故事教育了我們:錢並不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美好的樂於助人的心。

「你瞧,他們在這里啦。」桑娜拉開了帳子。

「上天有好生之德,為了西蒙,無論生活多困難,我也要把他們撫養長大。」漁夫握著拳頭半舉空中。

「對,為了西蒙,一定要把他們樣大成人。」桑娜同意地連連點頭。

過了幾年後,兩個天真可愛的小孩長大了。大的叫西桑,小的叫蒙娜。

他們想起了已淡忘的媽媽。便問桑娜:「桑娜阿姨,我。

Ⅷ 明畫具體介紹。

達芬奇 《最後的晚餐》
義大利偉大的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所創作,是所有以這個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此畫無轎戚雀可爭議地成為世界美術寶庫中最完美的典範傑作。這幅畫,是他直接畫在米蘭一座修道院的餐廳牆上的。沿著餐桌坐著十二個門徒,形成四組,耶穌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種悲傷的姿勢中攤開了雙手,示意門徒中有人出賣了他。該畫420X910厘米,現藏於米蘭聖瑪利亞德爾格契修道院 (Milan Santa Maria delle Grazie)。
《蒙娜麗莎的微笑》
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著名畫家達·芬奇的肖像畫作品。畫中的主人公是當時的新貴喬孔多的年輕的妻子蒙娜·麗莎,這幅畫畫了4年。 那時,蒙娜麗莎的幼子剛剛夭折,她一直處於哀痛之中,悶悶不樂。為了讓女主人高興起來,達芬奇在作畫時請來音樂家和喜劇演員,想盡辦法讓蒙娜麗莎高興起來。 這幅畫完成後,端莊美麗的蒙娜麗莎臉上那神秘的微笑使無數人為之傾倒。
米勒 《拾穗者》
是法國畫家米勒在1857年創作的著名油畫,畫面描繪了描寫農村秋季收獲後,人們從地里揀拾剩餘麥穗的情景,是現實主義美術風格的典型代表作。該畫現珍藏於巴黎奧賽博物館內。
梵·高 《向日葵》
梵·高最有名的作品無疑是這幅《向日葵》。僅由絢麗的黃色色系組合。
《星夜》梵高畫的那些爆發的星星,和那個時代空間探索的密切關系,要勝過那個神秘信仰的時代的關系。
大衛 《馬拉之死》
是大衛的一幅名畫,它因馬拉的特殊身份和簡潔有力的形式而為人們所熟知。馬拉(Marat,1743-1793年)是雅各賓派的核心領導人之一。雅各賓派當政以後,他因為卓越的號召能力而成為該派的主席,負責處理眾多日常事物。他患有嚴重的皮膚病,每天只有泡在灑過葯水的浴缸中才能緩解痛苦,於是,浴室就成了他最經常呆著的辦公場所。1793年7月11日,一位持不同政見的女士借口商談事宜,進入馬拉的浴室,並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行刺,使這位革命領導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死去。
庫爾貝 《抽煙斗的人》
在1846年間他創作了以自己為主題的「抽煙斗的人」。這幅畫富有靈感,暗紅色的背景,灰色的上衣,帶 抽煙斗的人有灰綠色陰影的白色襯衫,黑色的頭發和鬍子圍籠著帶有橄欖色陰影的微紅臉部;這個臉畫得猶如提香的手法那有有力。肩膀厚實,臉部的柔和感覺表現得極其雅緻。
《石工》石工》是現實生活中最底層社會勞苦人的真實寫照。因此,有閉早人指責他的藝術「與其稱之為現實主義,還不如稱之為自然主義更為合適」。這種評價是不公平的,畫家是有深意的,他要描繪這個社會的不公平和不合理,他在現實生活中發現了這一情節最能表達他的思想,他抓住它,並使之再現於畫面,體現了典仔和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揭示了社會的本質,這與純粹的自然主義有著本質的區別。

Ⅸ 貝多芬的~~~~~~急啊~~~~~

貝多芬——扼住命運咽喉的曠世奇才

貝多芬(1770—1827),德國音樂家。生於波恩的一個平民家庭,從小便顯露出音樂才華。後來到波恩大學做旁聽生,並去音樂之都維也納深造。正當貝多芬奮發向上的時候,一個巨大的不幸降臨到他的頭上……

耳朵一種擾人的「嗡嗡」聲攫住了貝多芬,當時他還只是一個26歲的青年。風華正茂、躊躇滿志的貝多芬已經受到樂壇的重視,他那動人的音樂清晰明亮,宛若初春大地的一抹新綠,雖然稚嫩,但卻生機無限地在18世紀形式主義樂壇上鋪展開來。這是一個嶄新的開始,貝多芬只要把握住這個時機,就會把音樂向前推進一大步,在音樂史上掀開新的一頁。然而,這種無休止的「嗡嗡」聲日夜纏繞著貝多芬,像一個魔鬼在光明的道路上灑滿陰森的迷霧。透過這飄忽不定的迷霧,貝多芬看到了一個寂寞的無聲世界,看到了自己最寶貴的不可缺少的財富——聽覺已漸漸離他而去,消失在迷霧里。
作為一個音樂家,貝多芬十分清棗扒楚失去聽覺意味著什麼。他無法聽清楚朋友們輕松的談笑,美妙的樂音也變得模糊不清。貝多芬秘密地去看醫生,嘗試著用杏紅油和香草油敷在他的耳中,他顫栗著把全部希望都放在醫生的手中。然而這一切都是徒勞的,醫生已經對治癒他的耳疾表示搖頭。恐懼、痛苦、憂傷和憤怒充滿了貝多芬那年輕的心靈。在苦難中,貝多芬用盡他的整個心靈,對上蒼,對萬古不語的星空,悲憤地吶喊;「哦,上帝,上帝呀,往下看看不幸的貝多芬吧……」吶喊之後便是憤怒的詛咒,他詛咒大自然造物主加在他身上的不幸。
然而,貝多芬只能在無人的曠野中吶喊,只能撕扯著自己的頭發詛咒,因為他害怕。他沒有勇氣向人們宣告自己是聾子,沒有勇氣去迎接朋友們的同情安慰和憎恨他音樂創作的仇敵們的譏諷與嘲笑,貝多芬寧願獨自一人忍受痛苦。
貝多芬躲開了。他躲開了城市,躲開了人群,枯芹躲開了集會,也躲開了音樂。1802年春天,貝多芬搬到了維也納郊外的小村海利根斯塔特。在這里他經歷了一個生死攸關的關鍵時期。
最初,貝多芬殘忍地想割斷他與音樂的一切聯系,他要在這美麗的鄉村裡做一個農夫。貝多芬寫信給他的朋友說:「我要告訴你的就是我一定得和我的事業隔離,我生命中最燦爛的一頁亦將隨之消逝。也顧不到自己的天才和力量了,我一定得忍受慘痛的凳敗昌遭遇。」貝多芬忽然變得那麼軟弱,那麼無奈,甚至悲觀厭世,走到了自殺的邊緣。1802年10月6日,他立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斯塔特遺囑》。在這份遺囑中,可以看到貝多芬所經歷的精神危機極為嚴峻、激烈,在生與死的搏鬥中苦苦掙扎。
「哦,你們把我當做或把我說成是心懷怨恨、瘋狂或債世疾俗的人,你們真是誤解我了!你們怎能知道在那些外表現象之下的隱秘原因。從孩提時候時,我的心和我的精神就對善良的意願懷有一種多情和善感。我總是准備去完成一番偉大的壯舉。但是現在我已陷入絕望的情況中,那是由於無知的醫生使我病情加劇,年復一年,他們騙我空存好轉的希望,最後面對著的是一種不可醫治的絕症。我生就一種火一般熱愛活動的氣質,甚至熱衷於社交活動,可我卻過早地被迫同人隔絕,過著孑然一身、孤單單的日子。有時候,我也萌發過戰勝這一切的念頭,但是啊,我總是被這個殘廢的聽覺令我感到雙重的悲慘而頂了回來;我可不能對人家說:『你們大聲講吧,放開嗓子叫吧,因為我是聾子!』哎,我怎能讓人知道我的聽覺出了毛病呢?聽覺於我本應比別人更為完善的,先前我的聽覺在音樂界也的確是個佼佼者啊。我可不能這樣對人家說喲。我不幸的遭遇最使我感到加倍痛苦的,就是它引導我走向孤獨的路上去,不可能有朋友跟我再修好,沒有相互傾吐衷腸的長談,沒有思想上的交流,在社會上不再需要我的存在了。我真像一個亡命者在這里苦捱著歲月。當我走近一群人,一陣戰栗便布滿了我全身,因為我唯恐別人發覺我是個聾子。
「因此我最近在鄉下住了半年。我的高明醫生勸我盡量保護我的聽覺,這正合我現在的心意。不過有時候當我懷著一種要求社交的沖動,我就無法克制自己了。當站在我身旁的人聽到遠處低送陣陣笛聲而我一無所聞,或者當他聽見牧童在歌唱我卻聽不見時,這是何等一種忍氣吞聲的事啊。這樣一類經歷幾乎使我陷入了絕望的境地:無需再猶豫了,我已經到了了結我的生命的邊緣。」
可是,貝多芬怎麼能逃得了呢?正像他自己所說的:「只是藝術啊,只是藝術留住了我。哦,在我尚未把我所感覺到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覺得我不能離開這個世界。」他內在的音樂力量是那樣的激越澎湃,像風暴中的大海,他怎能逃離它?在他5歲時,在他正受到父親嚴厲的教訓而站在風琴前暗暗飲泣時,他的淚水、他的幼嫩的手指、他那敏感的思想就已經同音樂永遠地融在了一起,他又怎能割捨得了呢?
幼年的生活涌到他如潮的記憶中,在這寧靜美麗的山谷里,他傾吐著對故鄉萊茵河的深深眷戀:「我的故鄉,當我首次看到了光亮,我就覺得可愛,當我離去了你的時候,仍是這般的可愛和明亮。」貝多芬出生在萊茵河畔的波恩。幼年的貝多芬家庭雖然貧困,但他仍然能靠在小閣樓的窗檻上,沉思著凝望著外面可愛的城鎮與幽靜的山麓。在萊茵河裡小船掙扎著卻是堅強地向上流行進,岸上有粗索用以拖船逆風行駛,兩岸都是可愛的草地和美麗的葡萄園,遠處是崎嶇的小路和高聳入雲的山峰。大自然秀麗的風光陶冶了貝多芬幼小的心靈。
貝多芬有一個嗜酒的父親,他每天從酒店裡回來,口袋空空,家庭的重擔都落在母親的肩上。好在貝多芬有一個堅強忍耐的母親,她既要維持這個小小的家庭,又要應付地主和雜貨店的帳單。為了給她的兒子們足夠的襯衫和褲子穿,為了讓他們能有足夠的肉醬和馬鈴薯吃;她整天縫紉織布,勤勞而艱辛。貝多芬輕視父親的無能,憎恨他給母親帶來了折磨與勞累。他敬佩母親的樂觀豁達和堅強勤勞,母親的性格給了他默默的影響,這影響一直貫穿他整個一生。貝多芬深愛著母親,在母親病危時,他拖著自己也是衰弱多病的身體,克服了重重困難;從維也納趕回波恩看望母親。母親病逝後,他寫信給好友說:「看見母親當時仍舊活著,但情形很惡劣,她的病症是肺病,大約7星期以前,忍受了過度的痛苦和難過以後,撒手西逝了。她對我是如此的仁慈而可愛。假使我能叫一聲甜蜜的「媽媽」而她能夠聽到嗎?現在我能向誰訴說呢?只有幽靜的幻像才能使我引起了以往的記憶。」
貝多芬從小便顯露出在音樂方面的天賦。這個4歲的小孩子就能很自然地處理他的五線譜,並登台與別人合開演奏會,這已經使當地為之大大驚異了;而8歲的貝多芬竟然創作了一首風琴作品,這令他的教師、風琴家柴薩幾乎不相信是真的。貝多芬的音樂天賦很容易讓人想起當時的天才音樂家莫扎特、但當16歲的貝多芬懷著崇拜的心情千里迢迢去見莫扎特時,莫扎特並不表示出熱情,他認為貝多芬不過是萊茵河旁一個皮膚黝黑的青年。貝多芬彈曲子時,莫扎特反應很冷淡,對此,貝多芬是難以忍受的。他請求莫扎特給他一個主題即興作曲,因為他時常在受了刺激以後彈得更加出色。現在,他被自己所欽佩的大師輕視,年輕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動。他的手指不斷地在琴鍵上飛舞著,心裡也感到了極端的難受。但他的曲子卻逐漸使莫扎特得意起來,坐在鄰近房內的幾個朋友,都不約而同地說著:「注意這個孩子,日後他將給世界帶來極大的驚異!」
這是一件極平常的小事,但從中不僅可以看到貝多芬那卓越的音樂天才,而且可以看到他性格中最重要的一面:憎恨不公正的待遇,嚮往自由、平等、博愛。在貝多芬的心目中,自由、平等、博愛才是他的精神故鄉;「我看不出一些人會出另一些人優越。也看不出一些人可以列入優越者的階級;合我身處這種無差別的地方,那裡便是我的故鄉。」貝多芬蔑視上流社會,公開地向他們挑戰。有一次;貝多芬自豪地對李赫洛夫斯基王子說:「你不過是一個王子,而我是貝多芬。」還有一次,貝多芬與歌德正在散步,他們遠遠地看見走來許多皇族中的人,皇帝也在其中。貝多芬就說:「讓我們手挽手地前進,他們會讓路的,而不是我們讓他們!」結果,歌德站在路旁,手中握著帽子,深深地鞠躬,向皇親國成致敬,貝多芬卻反剪著雙臂,大搖大擺地在王公貴族中穿行。
這種自信、叛逆的性格,在他耳聾之後曾一度離開了他;但在這美麗的海利根斯塔特小屋中,經過了一場場生與死的考驗與思索之後,它又回到他身邊;而且,他從故鄉和母親身上尋回堅強、忍耐和樂觀。
終於,貝多芬緊鎖的眉頭間流露出對苦難的挑戰,緊握的手掌和下垂的嘴唇雖不露出一絲笑容,但會突然地縱情大笑。在這怪異甚至有些瘋狂的外表下,那顆流血的心上的傷口正在慢慢地癒合,它就要像洶涌的浪潮一樣去擊碎堅硬的礁岩。
「我不能再忍受了,我要同命運搏鬥,它不會征服我的,啊!繼續生活下去是多麼美麗呀!——值得這樣地活一千次!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貝多芬把退隱、逃避拋在了腦後,他鼓勵自己道:「讓你的耳聾不再是個秘密吧,即便是在你的藝術中也不必保密!」外來的災難帶給了貝多芬內在的力量——一種新而堅定的手法,深切而純潔的景象,踐踏了失敗的軟弱。貝多芬欣喜地感到了他身上產生的這種嶄新的力量,他懂得了如何抓住人類精神中最崇高的聲音,因而音樂的思想反比從前更豐富地湧起來。
在海利根斯塔特,貝多芬又重新出沒在寂靜森林的濃蔭處,鄉村牧場的碧草間。穿過狹窄的翠谷,有一條林中小道,草木蔥籠,清澗流淌,這是貝多芬經常散步的地方,後人稱之為「貝多芬小道」。在這里,貝多芬漫步、構思、創作,用音樂虔誠地歌頌著大自然的輝煌壯麗。萬千氣象。也就是在這里。他完成了著名的《第二交響樂》以及一些奏鳴曲、變奏曲。
1803年,貝多芬完成了他著名的《英雄交響樂》。這部交響曲的理想英雄主義是自傲的音樂和個人的經歷,宛如一部自傳。在貝多芬的音樂中,塑造的「英雄」是不怕痛苦,不怕死亡,敢於直面艱難險阻,去成就驚心動魄偉業的硬漢。這硬漢,也就是貝多芬自己。他將自己不屈的精神擴大而升華,證明自己勝利地通過了命運的考試。從此之後,貝多芬所創作的一切重要樂曲,無一不是英雄同命運的抗爭,無一不是他同世界進行搏擊的驚天動地的音響紀錄。
《英雄》、《命運》、《歡樂頌》,一部又一部氣勢磅礴、壯麗雄渾的樂章使整個世界都達到了瘋狂的程度,掌聲、喝彩聲圍繞著貝多芬,可是他卻無法聽到外部世界的信息。1824年5月7日,《第九交響曲》在維也納首演。貝多芬在台上低頭看著樂譜,打著節拍,監督演奏。此時。他早已全聾。從他創作這部樂曲起,直到此刻,他都是用「心耳」傾聽天地人神的回聲的。當全曲奏畢,聽眾掌聲震耳,而他毫無知覺,依舊背向聽眾,低頭打著節拍。最後還是台上一位女歌唱家輕輕地拉他的袖子,他才轉過身來,看到熱烈喝彩的場面,於是含淚鞠躬道謝。雖說貝多芬已揚名四海,但是直到在晚年他也沒有擺脫疾病和貧窮的困擾。晚年的貝多芬經常身穿一件破舊的上衣,外表十分寒酸。一天晚上,他跌跌撞撞地在維也納郊外游盪,被古察誤認為是流浪漢而拘留.當時貝多芬暴跳如雷,大聲叫道:「我是貝多芬!」警察說:「您是流浪漢,貝多芬有您這副鬼樣子吧?」就是在這時,貝多芬還拖著殘弱的身子完成了《D大調庄嚴彌撒》。
在貝多芬57歲時,他已經意識到了死神在敲自己的大門,他新加坡幽默地對人說:「鼓掌啊,朋友們,喜劇收場了!」現在它確實來到了。「
真正到來的那一天是1827年3月23日。在貝多芬咽氣之前,閃電劃破了維也納黃昏的冥冥上空。3月底在維也納聽到轟鳴的雷聲是極為罕見的。就在這時,貝多芬突然睜開了眼睛,抬起右手,久久地凝視著那舉在頭頂上緊握的拳頭,好像在對狂暴的雷鳴閃電疾呼:「我要與你們抗爭!我是個英雄,無畏的英雄!」在舉行葬禮的時候,兩萬多維也納人自動走向街頭,送殯的場面格外庄嚴、悲壯。8位當時著名的指揮家穿著蓋棺衣,走在人群的前面,年輕的舒伯特舉著火炬,緊隨其後。跟在靈柩後面的人群好像沒有盡頭,在貝多芬的《葬禮進行曲》悲傷肅穆的氣氛中緩緩移動。貝多芬死了。他奏出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用自己的生命、靈魂高唱「人並不是生來被打敗的」。他留給人們的不僅是那聽不完的貝多芬音樂,更重要的是他留給了世人那不朽的靈魂。

Ⅹ 簡單介紹一幅世界名畫

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現收藏於法國盧浮宮博物館。 該畫作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

《蒙娜麗莎》原作的尺寸:縱77cm、橫53cm,該作品畫在一塊黑色的楊木板上。《蒙娜麗莎》畫像沒有眉毛和睫毛,面龐看起來十分和諧。直視蒙娜麗莎的嘴巴,會覺得她沒怎麼笑;然而當看著她的眼睛,感覺到她臉頰的陰影時,又會覺得她在微笑。蒙娜麗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興、9%的厭惡、6%的恐懼、2%的憤怒。

蒙娜麗莎,坐在一把半圓形的木椅上,背後是一道欄桿,隔開了人物和背景,背景有道路、河流、橋、山巒,它們在達·芬奇「無界漸變著色法」的筆法下,和蒙娜麗莎的微笑融為一體,散發著夢幻而神秘的氣息。

(10)蒙娜襯衫擴展閱讀:

在最新的發現中達芬奇的作品有三個不同的蒙娜麗莎,第三個「隱藏的肖像」最令人驚訝,因為這是第一版的蒙娜麗莎,時間很可能在1503年,之後的數年內,達芬奇陸續在這個基礎上畫了第二版的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原名麗莎·焦孔多,雙子座,1479年6月15日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貴族家庭里,但是她的家族在歷史的長河中慢慢沒落了,到了小麗莎這代,已經沒什麼影響力了。

與蒙娜襯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褲子大一碼怎麼辦 瀏覽:851
338手套多少錢一雙 瀏覽:43
英倫牛仔衣搭配什麼褲子好看 瀏覽:873
女裝牛仔褲價格及圖片 瀏覽:203
如何用線織寶寶帽子視頻教程 瀏覽:981
黑色桑蠶絲搭配什麼褲子 瀏覽:227
黑皮衣配什麼顏色好看嗎 瀏覽:972
衣服綠配黑色褲子好看嗎 瀏覽:423
旗袍搭配的包包圖片大全 瀏覽:506
珠海票選校服 瀏覽:994
制服正統 瀏覽:809
課件幼兒帽子床 瀏覽:862
羊和純棉的針織衫 瀏覽:206
百士盾男裝外套 瀏覽:270
溫州服裝衣批發市場地址 瀏覽:972
如何去除羽絨服上的腥味 瀏覽:248
老太太遮太陽的帽子有嗎好看的 瀏覽:563
博柏利風衣義大利製造 瀏覽:280
一呼百應成帽子大賽 瀏覽:620
手工衣款式大全 瀏覽: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