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蘇聯軍服會參照哪一國軍服的
蘇聯的軍服自成一體,當1935年,蘇聯設置軍銜後就更加規范了,更詳細的資料,可以查看「蘇聯主義網」,這是一個很好的有關蘇聯資料的網站,相當推薦!www.cccpism.com
B. 空軍穿什麼衣服
目前空軍軍服為2007年建軍80周年之際全軍換發新式服裝,稱為「07式軍服」。軍服是根據保持97式軍服優點的基礎上設定的軍服,採用了大量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品種設計更加完善配套,整體設計風格典雅質朴,款式造型更具時代特色,顏色更加協調莊重。
07式軍服,陸軍軍服顏色調整為松枝綠;海軍軍服由原來的藏青色調整為深藏青色,本白色調整為白色,上白、下藏青色調整為全白色;空軍軍服顏色在現行藍灰色基礎上作了適當加深。
07式軍服還首次將女軍人大檐帽改為卷檐帽;軍官冬常服由關領式改為開領式,夏常服改為束腰式結構,春秋常服改為獵裝式設計;海軍常服採用世界海軍主流設計樣式,軍銜級別在袖口上表示。
軍服分類
1.禮服系列。威武莊重,適合重大節日、慶典、集會等禮儀場合穿著。分軍官禮服和「兩團一隊」禮服兩類。軍官禮服,包括禮服大檐帽、禮服、禮服襯衣、
禮服皮鞋和配套標志服飾。「兩團一隊」禮服,即儀仗隊、軍樂團禮賓服和文工團演出服,包括大檐帽、夏禮服、冬禮服、禮服大衣、禮服皮鞋(靴)和配套標志服飾。
2.常服系列。美觀大方,適合日常工作、學習和節假日穿著。分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常服三類。春秋常服,包括大檐帽、春秋服、襯衣、襪子、皮鞋和配套標志服飾。夏常服,包括夏常服帽 、長(短)袖夏常服、夏褲(裙)和配套標志服飾。冬常服,包括冬帽、冬常服、毛衣褲、內衣褲、常服大衣、常服手套和配套標志服飾。
3.作訓服系列。防護功能強,結實耐穿,適合部隊作戰訓練和工作執勤穿著。包括作訓帽、夏作訓服、冬作訓服、作訓大衣、作戰靴和配套標志服飾。
4.標志服飾系列。標識鮮明,與軍服搭配使用。包括帽徽、領花、軍銜標志、胸標、姓名牌、級別資歷章、國防服役章、臂章、綬帶,以及領帶、領帶夾、外腰帶、內腰帶等。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人民解放軍2007式軍服
C. 二戰中蘇軍穿籃褲子是什麼級別
不是什麼級別,僅僅表示這個人是空軍的
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空軍的制服是綠色上衣,藍色褲子
結果發現德國飛行員往往追著掃射這些目標,於是取消了藍色褲子
大約是從1943年開始,取消空軍的藍褲子,空軍著裝顏色和陸軍一樣
D. 為什麼蘇聯軍官很多都是穿綠色上衣而穿藍色的褲子
你說的這種是是1943年換裝之前的蘇聯軍服
在十月革命後,蘇聯建立武裝力量時大量沿用了沙俄的傳統。服裝也被保留下來了(只是取消了肩章)
沙俄的軍服在很大程度上受法國軍服的影響(看看一戰時法國那條一脈相承的紅馬褲就知道了),服裝顏色和褲子顏色是有差別的
至於為什麼是藍色的褲子,說實話沒找到淵源,見諒
E. 這是二戰時期蘇軍什麼兵種的軍官制服
這是二戰前1931-1943年蘇聯民警制服
採用1931式大衣領章警銜
級別為班組長(相當於上士)下價位是高級警員(中士)上級為副所長(准尉)
1936年改為紅邊三角形
F. 圖說如何識別二戰前期蘇軍軍銜標識
蘇聯元帥:為蘇聯工農紅軍最高軍銜,菱形領章,底板為紅色,上兩邊綉金邊,用金線刺綉一顆月桂枝環繞的大金五角星,月桂枝交叉處有「鐮刀和錘子」符號,袖章為矢型,主圖與領章一樣,也是一顆金星,外加月桂枝和鐮刀錘子圖。
蘇聯邊防軍的綠帽子,注意帽牆不是藍色的,是黑色的!
G. 1943年蘇軍大換裝服裝到底有什麼改變
1943年1月15日,蘇軍重新恢復 了傳統俄羅斯軍隊式樣的肩章,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部隊官兵和全體蘇聯人民的愛國主義熱情。這次軍銜制度改革以及對徽章佩戴的相關規定,奠定了此後40多 年蘇聯軍服識別體系的基礎。
與此相配套的1943型軍服取代了早期的1935型軍服,其形式借鑒了沙俄軍服的傳統式樣,在面料和軍銜、軍兵種標記等方面有較大改進,其中最明顯的是以 軍銜肩章代替了軍銜領章。第一批下發的肩章是用戰前的布料製作的,質地精良;後期的則是卡其布製作的。肩章底板、鑲邊的顏色和寬窄,以及肩章上縱橫紋杠的 條數、寬窄和顏色都根據軍兵種不同和軍銜高低而互有區別,軍法、軍醫等少數勤務兵種採用只有普通肩章2/3寬的窄肩章。普通肩章一頭為尖頭,而將官肩章一 頭為等腰梯形。在尖頭或梯形一端一般綴有軍兵種標記,但在前線,因為保密或其他原因,軍官們往往會將肩章上的軍兵種標記取下。
因為取消了領章,1943型軍常服和套頭式軍便服都改為立領式,在領口處設置了兩枚紐扣,原先與立領式軍服配套下發的受到廣泛批評的賽璐珞制襯領也被取消 了。套頭服的顏色是橄欖綠色或棕褐色,前側開口處仍然是3枚紐扣。軍常服為單排5枚紐扣,胸袋為外露式、帶有翻蓋,其上有豎直的裝飾條,袖口處有鑲邊。軍 官大檐帽也更加精緻,如空軍軍官帽上除了帽徽外,在帽瓦前方正中還綉有帶飛翼的五星圖案。即使是在軍棉衣上也可以佩戴肩章,這種棉衣是 1941年開始下發給紅軍官兵的,但到1943年以後才普遍穿著。這種棉衣分為棉上衣和棉褲兩部分,有些部隊還有棉背心。這種棉衣的最大特點就是表面被數 十道加強縫線分成很多豎條,其作用是避免棉衣的局部破損繼續擴大(抗美援朝期間我國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也使用過類似的棉衣)。棉上衣為無領式,按領口式樣 可分為多個品種,但沒有胸袋,只在下擺有兩個口袋。為避免棉褲過早損壞,外面一般穿有罩褲。隨著戰爭形勢的逐步好轉,特別是根據援助法案,美、英和加拿大 等盟國向蘇聯提供了從飛機、汽車到罐頭和方糖等大量軍用物資,有相當一部分蘇聯軍服特別是專業服裝是在後兩個國家生產的。這一期間,紅軍還為軍官配發了呢 質的大衣式風衣;飛行員的飛行服逐漸改為羊皮質地的;機械化部隊和海軍艦艇部隊也裝備了防雨風衣,防雨風衣是帆布材質,表面覆有一層防水橡膠;步兵則配發 了保護色的套頭式防雨斗篷,這種斗篷兩側有開口,以便雙手伸出操縱武器,但數量不多,很多人還得依靠雨衣甚至是帆布在雨中行軍或睡覺。
戰爭期間的空軍女飛行員們,軍服基本上是套頭式短上衣、短裙和皮靴的統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