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普通有錢有勢人家的太太、小姐們,穿裙子,裙子裡面穿褲子。姨奶奶和丫頭們則穿著褲子。
《京華煙雲》里,從清朝末年八國聯軍進北京開始,故事中的事實,也反映了清朝末期的生活,以及規矩禮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清朝中期以前的古代女人不穿裙子,是不符合禮儀規矩的,女人不穿裙子是不守婦道。
那時候,無論是貴婦,還是村姑一律穿裙子。
白骨精變的村姑邁著三寸金蓮,穿著湘裙去給丈夫送飯,「翠袖輕搖籠玉筍,湘裙斜拽顯金蓮」。那時候的人們無論貴賤都必須穿裙子。
《搗練圖》里的女子在勞動時也穿著裙子。
當然了,隨著時代的發展,封建禮教的逐漸加強,穿裙子,成了貴婦和貴小姐的專利。妾室是沒資格穿裙子的。這也是《京華煙雲》里,貴姐不穿裙子,穿褲子的原因。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發展到現代社會,對於女人的服裝已經沒有規定和限制了,自己喜歡穿裙子就穿裙子,喜歡穿褲子就穿褲子。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的要求了。
『貳』 春秋戰國時期的褲子是什麼樣的
《禮記》曰:"衣不帛襦袴。"這是因為襦和袴都是內衣,儒家崇尚儉朴,認為不應該用絲綢來裁製內衣。而到了六朝時,那些世家子弟居然用白色的絲綢來做褲子,所以被稱為"紈絝子弟"。
古代的褲子通常都沒有褲襠,只有兩只褲腳管,上端連在一起,用帶系在腰間,所以叫做袴。《釋名》曰:跨也。兩股各跨別也。"袴是內衣,不能外露的,袴的外面一定還要穿裙或深衣。平民勞作時穿短衣,則袴內要系一兜襠布,就像日本大相撲運動員的裝束。
在宋初的《盤車圖》中,還能見到這種穿法。連襠的短褲,叫做褌。褌短如牛鼻,俗稱犢鼻褲。
衍生:春秋戰國時期的服裝特點
由於連年戰爭,戰國時期各種禮儀逐漸廢除不用。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各諸侯國的服飾,由於風土所限,相應地產生一些變化。從近年來湖南長沙出土的戰國楚墓中的彩繪木俑身上,可以看到當時很有代表性的服飾特點。這時候的服飾以沿寬邊的下身纏繞式的肥大衣服。其纏繞是將前襟向後身圍裹,即採取橫線與斜線的空間互補,獲得靜中有動和動中有靜的裝飾效果。因為衣料比較輕薄,為了防止薄衣纏身,所以採用平挺的錦類織物鑲邊,邊上再裝飾雲紋圖案,即"衣作綉,錦為沿",將實用與審美巧妙地結合。這些構思與製作方法都充分體現了古人設計的智慧與聰敏。戰國時期男子著裝,衣長不過膝,以連續矩紋和條紋作裝飾,此種圖案與當時的漆器器皿邊飾十分相似。
男裝以交叉領、窄袖、腰間束帶為基本樣式。戰國時期的帶鉤質地多為金、銀、銅、鐵、玉,在帶鉤上刻有花紋,有時也鑲上綠松石,顯示尊貴富有。還有一種金銀錯的手工工藝,對金石進行加工後,其外觀更加精緻華貴。戰國時期的冶鐵業比較興旺,可以製做男人身上懸掛的銅刀;工藝也屬上乘,如一種二十五公分長的小彎刀,刀背上雕刻有各式花紋,當時廣為人們喜愛和佩帶,名為"容刀"。這時的掛刀,已不完全為實用,很大程度上裝飾取代了實用。
『叄』 關於中國古代服飾樣式及其象徵意義
古代貴族男子的服飾裙服之中,以帝王袞冕最為華麗。先秦袞冕之制,分上衣與下裳。衣多黑色(玄衣),以象天;裳多黃色(黃裳),以象地。也有淺絳色的。玄衣廣袖,上面用朱(赤紅)、白、蒼(青)、黃、玄(黑)五彩絲繪(綉或織)出日、月、星辰、山、龍、花蟲...
裙服之中,以帝王袞冕最為華麗。先秦袞冕之制,分上衣與下裳。衣多黑色(玄衣),以象天;裳多黃色(黃裳),以象地。也有淺絳色的。玄衣廣袖,上面用朱(赤紅)、白、蒼(青)、黃、玄(黑)五彩絲繪(綉或織)出日、月、星辰、山、龍、花蟲等圖畫。裳畫也用五彩絲綉出宗彝(禮器)、藻(水草)、火等圖案。這些圖畫和圖案的花樣合稱為12章紋。裳前有皮製的芾,硃色。上面繪龍、火、山三章,系於腰間革帶,蔽之於裳面膝前。裳旁佩玉。裳後系組綬(寬絲帶做成的花樣垂飾)。腰間還用大帶系束。
發束於頭頂,著冠(帽子),冠卷有紐,紐中貫以玉笄,扣緊冠與發。冠上加冕(一塊寬0.8尺、長1.6、前圓後方的平板,又稱冕延,板為木質,以玄布面上,赭布面里),冕延前後均勻地垂有12旒(用彩絲作繩,貫串五彩玉珠,稱為旒),每旒12玉,前後共24旒,共用玉珠228顆,稱為玉藻。冠冕旁懸玉,名「充耳」。足著赤舄(厚底鞋,以木復於履底做成,舄前頭上,寬翹,寬而且高,足可以把垂地長裙的前裾緣挑起,以便向前邁步)。
後世袞冕都遵照先秦制度,略有變化。其他諸候、公、卿、大夫之冕服,其冕旒數嚴格按等級規定依次減為9旒、7旒、5旒、3旒有差,每旒用玉數也依次減為9玉、7玉、5玉、3玉不等,衣裳上的章紋也嚴格按等級遞減,有9章、7章、5章、3章之別。冕服種類名稱,有袞冕、山冕等數十種。
衣與裳相連的深衣袍服用途最廣:可以作文武官員的次等朝服,也可以作諸侯士大夫燕居的晚禮服,還可以作帝王不視朝時的便服。深衣又是庶人參加祭禮時的惟一可穿的禮服,在婚、喪、賓禮中也可以穿,而且不分男女都可以穿。
平民日常著襦褲,襦是短衣。以短衣長褲為常服,不在外面系裙,據說始於趙武靈王。這是從北方少數民族引進的一種服式,最初是將左衽短夾袍套在長褲之上,稱為褲褶(音襲)服,後來適應漢族習慣而有所改變。貧者著褶,即粗布長襖,顏色多為青、黑兩色。喪服白色。
男子頭為束發冠笄。冠的形制有高冠、弁、粱冠、籠冠、小冠、襆頭、幘、帽等。其細別的各種冠帽之名,如委貌冠、通天冠、遠游冠、進賢冠、大帽、圓帽、鵝帽、唐巾、席帽等,可達數十種。也有戴各式頭巾如四方頭巾、萬字巾、雲巾、軟巾、幅巾、葛巾、華陽巾等,還有的地區農民戴笠帽。
【頭部分】
冠是貴族男子所戴的「帽子」,但是它的樣式和用途與後世所謂的帽子不同。據說早先的冠只有冠梁,冠梁不是很寬,有褶子,兩端連在冠圈上,戴起來冠梁像一根弧形的帶子,從前到後覆在頭發上。由此可見,上古的冠並不像後世的帽子那樣把頭全部蓋住。
冕是一種最尊貴的禮冠。最初天子諸侯大夫在祭祀時都戴冕,所以後來有「冠冕堂皇」這個成語。「冠冕」又可以用作仕宦的代稱,它又被用來比喻「居於首位」。
弁也是一種比較尊貴的冠,有爵弁,有皮弁。爵弁據說就是沒有旒的冕。皮弁是用白鹿皮做的,尖頂,類似後世的瓜皮帽。
帽據說是沒有冠冕以前的頭衣,《荀子·哀公》:「哀公問舜冠於孔子」,孔子對曰:「古之王者有務而居領者矣」,楊倞注「務讀為冒」,意思是說務就是帽。後來帽成為正式的頭衣,杜甫《飲中八仙歌》說,張旭「脫帽露頂王公前」,脫帽沒有禮貌,可見戴帽就有禮貌了。
【身體部分】
衣只指上衣。下衣叫做裳。《詩經·邶風》說:「綠衣黃裳。」但是裳並不是褲而是裙。連在一起的叫做深衣。古人衣襟向右掩(右衽)用絛系結,然後在腰間束帶。
帶有兩種:一種是絲織的大帶,一種是皮做的革帶。大帶是用來束衣的,叫做紳,古人常說「縉紳」意思是把上朝時所執的手版插在帶間,而縉紳就成了仕宦的代稱,「紳士」的意義也就此發展而來。革帶是用來懸佩玉飾等物的。古人非常珍視玉。《禮記·玉藻》說:「古之君子必佩玉。」又說:「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裘和袍是禦寒的衣服。可見古人穿裘,毛是向外的,否則不容易看見裘毛的色澤。袍是長襖,據說裡面鋪的是乳麻。一般來說,窮到穿不起裘的人才穿袍。可見穿袍穿裘有貧富的差別。漢以後有絳紗袍、皂紗袍,袍成了朝服了。
(上古的布並不是棉織品,而是麻織品或葛織品。帛則是絲織的總稱。布與帛也形成了低級衣服與高級衣服的對比,貧賤的人穿不起絲織品,只能穿麻織品,所以「布衣」成了庶人的代稱。 )
『關於褲子的問題』上古所說的褲,並不等今天所謂的褲。《說文》:「絝,脛衣也。」可見當時所說的,很像今天的套褲,所不同者,它不是套在褲子外面的。有襠的褲子叫褲,《釋名·釋衣服》說「褲,貫也,貫兩腳,上系腰中也。」此外有一種,類似後世的短褲叉,形似犢鼻,叫犢鼻褲,穿起來便於勞動操作。《史記》說,司馬相如「身自著犢鼻褲」,和奴婢們一起洗滌食具。
【足部分】
上古的鞋叫履,有麻履、葛履等。據說葛履是夏天穿的,冬天穿皮履。一般的履是用麻繩編織成的。編時要邊編邊砸,使之結實。
從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出:商周時期人們穿的多是分為上、下兩部分的衣裳。這是當時男人的常服。中古以後,分為上下兩截的衣裳變成了婦女專用品,男人們穿的多是連成一體的長衣了。這種重大改變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呢?追本溯源,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一種上衣下裳聯在一起的新衣裳,它就是促成這種變化的"深衣"。
深衣在當時確實有不少優點。它縫制容易,穿著方便,既利於活動,又能嚴密地包裹住身體,還可以充分利用布料。因此很快流行開來,無論文人、武夫、官員、平民,全都把它作為日常服裝,甚至作為禮服穿用。當時男深衣曲裾較短,只向身後斜掩一層。女深衣曲裾很長,繞著身體纏了好幾層,前襟下面還垂下一枚三角形的衣物,可能是右側衣襟的斜衽。由此看來,深衣這種式樣的最大特點,就是這條曲裾。
戰國時期,南北各國的文化出現了明顯的不同。深衣的具體式樣也是這樣。北方的衣著顯得衣袖窄長,上衣緊貼身體,下面的衣裾寬大。在上衣部分顯露出胡人服式的一些影響,可能吸收了胡服的特點。而在南方可以看到三種以上的不同深衣。一種深衣的式樣很特別,衣袖肥大而下垂,在衣袖口處突然收緊。衣裾長可拂地。人們稱它為"垂胡形衣袖"。這種衣袖可以兼作口袋使用,香袋、手巾、零錢等都可以放在裡面。這是當時貴族婦女穿用的常服。另一種服式的肩部、腋下比較寬松,衣袖從肩往下逐漸變窄,形成細長窄小的袖口。衣裾拂及地面,使足部不外露。還有一種深衣式樣顯得很簡陋。它衣袖寬松,像一隻圓筒,衣服上下寬窄相近,衣裾較短,露出了雙腳。前襟下面還露出了下垂的右內襟。這種形式簡陋,裁剪方便,適宜勞作的服裝就是漢代社會中下層勞動人民的日常衣著吧。
曲裾和直裾的長袍代替了褲子的遮蓋作用,使褲子的發展受到了阻礙。在流行深衣的地區,褲子還大多隻有雙腿的形式。
漢代,上身穿短襦,下身穿褲子或在腿上纏繞邪幅的服裝級合更為廣泛地流行開來。當時勞動人民赤裸身體,僅穿一條下裳勞作是很常見的。當時的那種短褲與今日的中式短褲相近,漢代人稱之為"褌",是下層勞動人民常穿的。"犢鼻褌"是貧賤勞動人們穿的另一種短褲。它十分短小,只是一塊三尺長的布帛圍在腰胯間,很像今天日本相撲運動員們比賽時穿的兜襠。犢鼻褌在當時的貴族富翁眼中是十分低賤的。
眾所周知,中國封建社會的全盛期是漢唐。在同一歷史時期,漢唐都曾執世界之牛耳,「漢唐雄風」的精神內涵在於政治上天下大治、四方來朝,經濟上繁榮發達、百姓安樂,文化上煌煌大觀、彪炳史冊。我國完整的服裝服飾制度是在漢朝確立的,漢代染織工藝、剌綉工藝和金屬工藝的飛速發展,推動了服裝裝飾的千變萬化; 而唐代服飾豐富多采富麗堂皇,風格獨特奇異多姿,成為中國歷史服飾中的一朵奇葩,令世人矚目。 「寬衣交領,袖寬且長;隱扣系帶,上衣下裳」這十六個字總體概括了漢服的特點。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也使得漢服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而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裙子也納有絲棉,質料用黃絹。
漢朝男子服裝,以袍為貴。袍服一直被當作禮服,它們以袖口有明顯收斂的大袖為主,領、袖都飾有花邊。袍服的領子以袒領為主,大多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內衣。袍服下擺,常打一排密襇,有的還裁製成月牙彎曲狀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漢代以冠帽作為區分等級的主要標志,主要有冕冠、長冠、委貌冠、武冠、法冠、進賢冠等幾種類型。按照規定,天子與公侯、卿大夫參加祭祀大典時,必須戴冕冠,穿冕服。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發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繫上絲帶,在頜下系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按規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硃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 漢朝的女式衣服,主要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袍服的衣襟繞轉層數加多,下擺增大,穿著這種衣服,腰身大多裹得很緊,且用一條綢帶系扎腰間或臀部。裙子大多用四幅素絹拼合而成,上窄下寬,不加邊緣,在裙腰兩端縫上絹條,以便系結。漢代婦女的髻式五花八門,發髻的編梳一般是由頭頂中分為二,然後將它們各自編成束,再從下朝上反搭,挽成各種式樣。名稱有瑤台髻、垂雲髻、百合髻、同心髻等,她們常在髻後垂一束頭發,名「垂髾」或「分髾」,貴婦們在頭上插步搖作裝飾,這是一種附在替釵之上的首飾,上面飾有金玉花獸,還有五彩珠玉下垂,而奴婢則多數用巾子裹頭。 唐朝女性服飾向來以濃艷、雍容、奢華著稱,時尚潮流是遮蔽趨暴露、清秀趨豐腴,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襦裙。裙子以下擺不齊整的長方形方片直裙為主,流行高腰或束胸、貼臀,寬擺齊地的樣式,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從盛唐宮廷傳開的「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時常搭配長巾子,系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名曰披帛。唐代婦女常在發簪上插花或珠翠,花鈿、面靨、斜紅構成了俏麗艷妝,用錦綉織物、彩帛、皮革做成精緻的花鞋。 唐朝最具代表性的服裝特色是:袒胸、高腰、披巾、明衣、男裝、胡服和所謂的「時世裝」等,唐代女裝裙色以紅、紫、黃、綠最多,其中以紅色最為流行。衣身袒胸短襦、肩披寬長的肩巾、下穿高頭雲履。婦女服飾展現性感魅力,其中著名的是明衣的使用。明衣原屬禮服的中單,是用透明的薄紗製成。在以往只當作內衣穿著,但是在盛唐時期,明衣被當作外衣,並成為盛裝。女扮男裝也是唐代服飾的一大特點,身著窄袖圓領長袍、配腰帶、穿長褲,戴胡帽在盛唐蔚然成風。 唐時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襆頭、百姓著短衫。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其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 漢唐博大豪放的神韻氣魄足以令每一個中國人心馳神往,藉助漢風唐韻服飾展,我們得以一窺那種流光溢彩的盛世圖景,雖然其是漢唐全面繁榮的豹之一斑,卻已令我們心旌搖盪。也促使我們在走向民族偉大復興的今天,去開創令後世敬仰的文化繁榮。 春秋戰國貴族服飾
春秋戰國貴族冠帽與服飾 戰國白玉人像,頭戴冠,兩側有組纓下垂系於頜下,腦後辮發上挽,包入冠內;身穿窄袖長袍,腰系帶,足穿鞋。春秋除胡服之外,還有一種服式,叫「深衣」。深衣不同於上衣下裳,是一種上下連在一起的服裝,這種服裝在社會上影響很大,不論貴賤男女、文武職別,都可以穿著深衣。 楚國男子服飾
楚國男子的曲裾深衣 左1、2圖為穿曲裾、繞襟、彩綉深衣的男子(彩繪木俑,傳世實物,原件現分別藏於何蘭萊登博物館及美國大都會美術館)。左3、4、5、6圖為穿曲裾、繞襟深衣的戰國男子(湖南長沙出土文木俑)。右圖穿大袖繞襟深衣的僕人(河北平山三汲出土托燈銅人)。曲裾深衣與其他服裝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連這一特點之外,還有一明顯的不同之處,叫「續衽鉤邊」。「衽」就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就是形容衣襟的樣式。它改變了過去服裝多在下擺開衩的裁製方法,將左邊衣襟的前後片縫合,並將後片衣襟加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用腰帶系扎。
戰國男子著裝,衣長不過膝,以連續矩紋和條紋作裝飾,此種圖案與當時的漆器器皿邊飾十分吻合。男裝以交叉領、窄袖、腰間束帶為基本形式。戰國時期的帶鉤比西周初時有很大進展,質地為金、銀、銅、鐵、玉,在帶鉤上刻有花紋,有時也鑲上綠松石,顯示貴重富有。還有一種金銀錯的嶄新手工藝,外觀更加精緻華貴。戰國時期的冶鐵業比較興旺,除可以製做男人身上懸掛的銅刀外,工藝也屬上乘,二十五公分長的小彎刀上雕刻有花紋,深受人們的喜愛,為它取名"容刀"。這時的掛刀,已不完全為實用,很大成份以裝飾取代了實用。《史記》中記載,在戰國時期,出現了一樁有影響的事情。即趙武靈王實行的軍服改革,後來人們稱之為"胡服騎射"。其形制為身穿袴褶,短身廣袖,形若袍式,腰帶上以金玉為飾有帶鉤。後人評價這件服飾史上的創舉是實踐出真知。如果沒有戰爭的實踐,如果趙國在當時不是處在弱小地位,就不會有軍服改革。因此,有人說趙國後來由弱變強,這次果斷革服是重要條件之一。根據文獻記載:"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短衣,長饐靴。窄袖利於馳,短衣長饐利於涉草。"此文說明革新後的服飾面貌,形象地描述了胡服的形式和它的功用。可見,歷史上對這次大膽的胡服革新漢裝的創舉是肯定和贊許的。戰國七雄之中,秦國由於地處偏遠的西北地帶,所以在服飾上和禮儀上與其他六國相差較多。從記載得知秦的鬥士早期以旄頭作首服(即耗牛尾的毛作裝飾),武將用絳帕(紅巾)包頭,秦孝公用幘(古代一種頭巾)。而其他六國較之秦國地理環境有利,而在服裝上多有奢侈,另外服飾上也有差異。據記載,楚國有一種珠履(在鞋上綴寶石);齊國有千金白狐襲,而趙國則有數百婢妾服用綺縠襦裙和方履。此外楚制長冠、法冠、趙制高山冠等,均被後人延續傳用。以上諸項僅從文字記載中得知,而形象記載只能從漢以後的畫像中才能見之一二。
『肆』 古代男子 服飾
「古代」這個跨度太大,專業點的說法應該是具體哪個朝代,每個朝代的服飾文化都不一樣,有其各自的特點。
魏晉南北朝男子寬衫大袖為這個時期服裝的主流;秦漢時期 男子的曲裾深衣是一種獨特的創造;漢代男子的首服又分為冠、巾、幘等。隋唐五代頭戴軟角巾頭,身穿圓領長袍。頭戴烏紗帽.黃袍.窄袖.革靴。此為隋唐五代時期,皇帝.太子特定的服裝。頭戴軟角巾頭,身穿翻領的胡服。唐代的胡服包括西域地區的少數民族服飾和印度.波斯等外國服飾清王朝時,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留辮,辮垂腦後,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