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帽子的毛衣都是編織好毛衣後再加上帽子的,具體操作如下:
所需材料:棒針、毛線。
1、首先,在領窩處挑起針,然後一直往上織。
(1)線背心配帽子連起來怎麼織擴展閱讀:
編織是人類最古老的手工藝之一。據《易經·系辭》記載,舊石器時代,人類即以植物韌皮編織成網罟(網狀兜物),內盛石球,拋出以擊傷動物。在西安半坡、廟底溝、三里橋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紋、「人」字紋,清楚地顯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還發現陶缽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殘竹片。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葦席,距今約有7000年歷史。1958年,在浙江湖州錢山漾村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出土的竹編更為驚人,約有200 多件,其中大部分篾條經過刮磨加工。這一時期的編織工藝也相當精巧,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器物的品種有簍、籃、籮、筐等。
漢代以藺草(又名馬藺、馬蘭草、燈心草)編織為席,產於三輔(今陝西中部)、河東(今山西夏縣)等地 。唐代,草席生產已很普遍,福建、廣東的藤編、河北滄州的柳編、山西蒲州(今永濟、河津等地)的麥稈編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藝品。其中廣東藤編還有編織花卉、魚蟲、鳥禽圖案的簾幕。
宋代,浙江東陽竹編的品種已有龍燈、花燈、走馬燈、香籃、花籃等,能編織字畫、圖案,工藝精巧,在每平方寸(11平方厘米) 的面積內可編織120根篾條,有的還飾以金線。至明清兩代,浙江、江蘇、湖南、四川、福建、廣東等地的草編、藤編、竹編等生產有了發展,並在19世紀末開始出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帽子編織
⑵ 如何編織帽子圍脖套頭連體如何編織
工具:毛線100克、合6股、8股織、直針8號及6號
1、用8針6股,開始108針,織成2邊,織成適當長度。
⑶ 毛衣帽子到底怎麼織啊
求教別人
⑷ 毛線帽子圍脖一體怎麼織
親,你好,編制方法如下:
1、編織帽檐,鎖90針起針,成環狀編織10行
2、 緣編織把花樣編織中的辮子針挑成束
3,用開始的線頭,渡到辮子針處進行結針,並縫合絨線球。
⑸ 連帽毛衣怎麼編織
連帽毛衣編織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線:九色鹿的阿爾巴卡9505(米白夾花)11團(粗線適合冬季的外套)
針:邊緣用7號鋼針和7號環形針80厘米,正身8號鋼針,5-6個扣子,縫扣子的針線
輔助工具:記號扣針若干,S形麻花針1枚,塑料收縫針1枚
一、連帽毛衣編制文字說明:
先織前面兩片,用7號鋼針分別起頭42針,織6行雙螺紋,換8號鋼針織花樣先分配針數;
左前身片從左往右:11(上針)+10(下針扭大麻花)+12(上針)+4(下針扭小麻花)+5(上針)
右前身片從左往右:5(上針)+4(下針扭小麻花)+12(上針)+10(下針扭大麻花)+11(上針)
大麻花:前面5針和後面5針調換位置編織
下麻花:前面2針和後面2針調換位置編織
左前身片花樣編織到第59行開頭平收4針作為腋下留針
右前身片花樣編織到第60行開頭平收4針作為腋下留針
從腋下到肩膀的寬度是(掛肩)17厘米
左前身片花樣編織到第86行開頭平收7針,作為圓領的前面部分
右前身片花樣編織到第87行開頭平收7針,作為圓領的前面部分
挖圓領的圖解:(數字從最下面一排往上看)
前片肩膀剩下針數:起頭42-腋下4-平收7-挖領窩13=18針
減完針,根據腋下到肩膀的距離來確定再織幾行。
二、後片及帽子袖子編織
後片起72針,織雙螺紋邊再織平針,對著外面的織上針,穿在裡面的織下針;
到分腋下的地方在兩側各收4針,還差幾行和前片肩膀平齊的地方開始收後領窩;
針數分配:右側22針+中間20針+左側22針;
先減去左側2針,中間20針平收,再減右側2針;
反過來織右側上針,左側先不管;
右側每兩行減1針減2次;
再平行編織2-3行,與前片長度平齊;
左側重新接線頭,從上針面開始織,也是每兩行減1針減2次,後面和右側方法相同。
這樣左右兩側肩膀都剩餘18針;
然後把前後片縫合起來。
三、帽子:
補齊前面領窩,先挑三針織,再挑三針,往返編織,直到肩縫;
補齊後的針數,前面兩側各24針,後領挑34針,一共82針;
把82針分兩半,中間留2針作為中軸線加針;
每6行加一次,加8次(我的次數加多了帽子織大了,適當減去幾次)
織18厘米左右就可以了 ;
加完針把整個針數分成兩半,分開編織;
邊織邊減針:
從下往上看
2-3-1
2-2-2
2-1-2
4-1-2
建議改小的減針方法:
2-3-1
2-2-1
2-1-1
4-1-1
再平收針,把兩邊縫合起來;
接著挑起衣服的邊和帽子邊一共262針織雙螺紋,在右側開扣眼,邊緣編織3厘米收針;
如果帽子改小了,所挑起的針數比這個少一些,一般每兩個辮子里挑三針;
四、袖子:
袖口挑起的總針數=前片針數-20至30針(即:前片針數-30≤袖口挑起的總針數≤前片針數-20) ;
先織袖山,首先挑起肩線兩邊各十幾針,先挑起的針數=(袖口挑起的總針數-腋下平收的針數)÷3;
一直到袖山有2.5寸至2.7寸就整圈挑起圈織(小孩袖山不要超過2寸);
我是先挑起肩縫兩邊各11針,共22針,邊織邊挑;
到針上有35針時,全部挑起一共75針;
每7行減兩針,減10次,剩55針(想收得快可以每5行減一次針,多減幾次袖子就沒那麼肥了);
再織7行分散減去3針餘52針,織雙螺紋袖口;
⑹ 女式毛線背心款式怎麼進行手工編織
工具/原料:針、毛線。
1、首先,選擇6號棒針,細毛線兩卷並在一起織。
⑺ 寶寶毛線帶帽子衣服怎麼編織
你好!
兒童毛衣帶帽子的編織方法我來教你好嗎?
有以下幾種方法:
1。長方形腦後縫縫:首先用米尺測量一下孩子肩頭到頭頂的高度+5厘米的寬松余份。在測量出你需要領圍二分之一的尺寸作為定量。然後用你要編織與線相匹配的棒針起10針開始織平針,當織到高度2厘米時用尺測量一下寬是多少就會得出帽子起頭的針數了(二分之一尺寸),接下來開始按照你喜歡的針法圖案進行編織(如果是鉸鏈針要多起幾針,以免縮針影響外觀),織好以後對折並將一個邊合縫作為腦後邊。(常用)
2。正方形腦後和頭頂縫縫:定位同上,織好以後逢2個邊。
3。長方形加後垛縫縫:定位同上,所不同的是長方形要織得稍長一些,然後圍成腦形狀在織一個後片縫合即可(這個方法適合大一些頭的人戴用舒適)。
提示:帽子織好以後就可以按照你所編織的方法織身子了。
我的回答你滿意嗎?此方法適合各種帽子的編織,試試看?
⑻ 連帽毛衣的帽子織法
你好!這個問題請讓我來回答好嗎?
1.首先定領子位置:定位的方法是讓孩子低頭下顎貼著那個點作為領台點。(小孩子脖子短,領高不舒服)
2.定針數:以領台點作為基點用尺測量一周以後再用你准備好的編織線起10針,大約織到高度2厘米進行寬度尺寸的測量,乘積就是起針的針數。
3.起頭:把總針數分成三份,其中兩份作為前後片用,另一份再分成兩份各作為肩的針數,這時定出前片來,然後把前片再分成兩份,因你要編織的是開襟的,所以要在對襟處各加出壓疊的寬度,孩子的衣服疊襟寬度不能小於2厘米。
我的回答你滿意嗎?相信你看到以後會有幫助,一定能織出合體,漂亮的小寶寶毛衣。《供參考》
⑼ 怎樣織帶帽的毛衣
連帽子的毛衣都是編織好毛衣後再加上帽子的,具體操作如下:
所需材料:棒針、毛線。
1、首先,在領窩處挑起針,然後一直往上織。
(9)線背心配帽子連起來怎麼織擴展閱讀
編織技法
編織工藝品中豐富多彩的圖案大多是在編織過程中形成的;有的編織技法本身就形成圖案花紋。常見的編織技法有編織、包纏等。
1、編織。最基本的技法,包括編辮、平紋編織、花紋編織,絞編、編帽、勒編等工藝。編辮是草編中最普遍的技法,它沒有經緯之分,將麥秸、玉米皮等原料邊編邊搓轉,編成3 ~ 7股的草辮,通常作為草籃、草帽、地席的半成品原料。平紋編織是草編、柳編、藤編普遍運用的技法。它以經緯為基礎,按一定規律互相連續挑上(緯在經上)、壓下(緯在經下),構成花紋。
2、包纏。以某一原料為芯條,再以其他原料包、纏於芯條之上 ,編織成所需要的造型和花紋 。主要有纏扣、包纏、棒錘扣等。纏扣是玉米皮編常用的技法。它以麥秸等編織成辮子狀的芯條作為經繩,然後在外面以玉米皮纏之。每片玉米皮可在芯條上纏兩圈後而結扣,並通過結扣,將上下纏過的芯條連接成形。
⑽ 女士毛衣連帽怎麼織
帽子 起40針帽子中間花樣,織40行,兩邊挑起各38針,連上去不加不減再織56行,勻稱收至87針,扭針織1寸.
2. 放針部分 織6行下針後,第7行兩頭留出4針不放,其餘每3針往下2行拉出1針,然後壓8行.9行.第10行為反針.接下再織6行,兩頭留出3針不放,其餘放針原理同上.然後再織6行,兩頭留出2針不放,放針同上,反針織好壓4行下針後,開始分4徑,具體針數看圖,一目瞭然,說得我已暈了. 3針徑中第2針為中徑,第1針與第3針都挑右邊放,4條徑兩邊每2行各挑1針放18次.
3. 連接 留出袖子部分,然後兩邊袖彎加9針連接前後片,不加不減織上去,4個菱形織完織1寸扭針,把門襟連帽挑起織完才斷線.正身長為1.25尺,寬為107雙,袖下部長7寸.袖口為60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