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給我姐拿衣服用各地方言怎麼說 陝西話 河南話 東北話 河北話 山東話 天津話等等等等等等。
陝西話:俄(四聲e)給(四聲gei)ai(三聲)姐(四聲)拿衣(降調yi)裳(降調shang)穿(降調)
⑵ 陝西土話怎麼寫,陝西人來學一學
古漢語中的「陝西話」
陝西人把「小」稱為「蕞」(sui)。如陝西關中人常說:蕞馬、蕞個子、蕞娃.... 王充《論衡》:「蕞殘滿車,不成為道。」 "蕞殘"指小而殘缺的文章。 《左傳》:「抑語曰:"蕞爾國。" 杜預註:蕞,小
陝西人把腦袋稱為:「顙」,本意為額,引伸為頭。 孔子:拜而後稽顙,頹乎其順也!
陝西關中方言稱父母或已經亡故的祖先為"先人"。 《詩經.小雅.小宛》:「我心憂憂,念昔先人。」
陝西關中人把"妯娌"稱為"先後". 《辭海·漢書·郊祀志上》:「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於先後宛若。」顏師古註:「孟康曰:『兄弟妻相謂先後。宛若,字也。
陝西關中方言把 「不耐煩」 稱為 「叵煩」 《說文》:「叵,不可也。」《正字通》:「叵耐,不可耐也。」叵煩,不可煩。
「咥」(音喋)字。西安人把吃飯叫作咥飯。「咥」即是古漢語,查辭海而知,咥:咬。《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嫽」字。辭海:嫽--美好。《方言》第二:「嫽,好也;青徐海岱之間或渭之嫽。」「嫽的太」,陝西話「好得很」之意。如果要表示程度加深,則謂之「嫽的太太」。可以徑直追溯到上古時期,在《詩經》中發現它的用例。《詩經·陳風·月出》唱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嫽)兮。」給《詩經》作注的漢代學者毛亨說:「僚,好貌。」漢代的另一位大學者揚雄在其《方言》一書中也說:「嫽,好也。」此後,這個詞便一直保存下來——不過,大多是以復合詞的形式出現的。如唐代的白行簡在其《三夢記》中記有這樣的詩句:「鬟梳嫽俏學宮妝,獨立閑庭納夜涼。」「嫽俏」,就是形容美好、俏麗的樣子的 。
「倭也」。指人漂亮,嬌美。如:「你看nia小伙娶的媳婦多倭也!」指事情辦停當,令人滿意。如:「那人心細,活做得倭也,沒啥彈嫌的」.宋代人編有《文韻》中解釋道:「倭,順貌」,即是「平順的樣子」,只是關中人在方言里因所指對象不一樣,而出現了多義現象。實際上仍是《文韻》所說「順貌」的引申或擴大。
喝湯(喝水)。說到「喝湯」,這湯非土話,乃文詞也。藍田人現在還這樣說。湯即熱水也。臨潼華清池有個「九龍湯」(地熱洗澡池),便是此義。
「瓤人」。陝西話里有「讓人」讀(瓤人)一詞,指取笑、譏笑別人的意思。記得中學課本里《信靈君竊伏救趙》中有此一句,「魏公子讓信靈君曰」就是這個意思。這個詞保留的夠古老吧。
「彘」字。寶雞一帶將「豬」讀作「只」,人們總是以為是很土的讀音,其實應當是「彘」,是很古老的語言!《鴻門宴》中「……項王曰:『賜之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鄉黨」。「鄉」和「黨」,都是我國古代的民戶編制。據我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記載,「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族,五族為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換句話來說,五百戶為黨,一萬二千五百戶為鄉。隨著時代的推移,鄉、黨這樣和農村行政區域單位不再使用,但「鄉黨」這一稱呼卻延用了下來。
「畢了」(完了的意思)。來自古語:六王畢,四海一。
「林檎」。陝西農民將沙果稱為「林檎」,一直以為名字很土,可是查字典,居然是文辭:高級漢語大詞典,檎 qin ――「林檎」:落葉小喬木,開粉紅色花,果實像蘋果而小,可以吃。國際標准漢字大詞典,〔林~〕a.落葉小喬木,果實像蘋果而小,是常見的水果;b.這種植物的果實。均亦稱「花紅」、「沙果」。
「得是得」。陝西話中疑問句的發問方式是將疑問助詞「得是得」放在句末。日語中的疑問句發問方式和助詞都與陝西方言基本相同(日語中用「得斯嘎」)。
「倩蛋蛋」。又如,我們口語中常說的「倩」,也可以在《詩經》中找到其源。《衛風·碩人》篇是這樣描寫衛國的貴夫人庄姜的容貌的:「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唐代的大學者孔穎達說,「倩」就是用來形容「巧笑之狀」的。爾後,「倩」也可以泛指姿容之美好。「倩女」即指「美麗的少女」。杜約夫《擬李商隱詩》雲:「楚曲風煙悉倩女,武陵花月夢仙郎。」與「倩」有關的「倩俊」、「倩俏」、「嬌倩」等詞,或用以形容人物之俊美,或用以形容人物之俏麗,或用以形容人物之嬌美。而我們陝西人則常常把可愛的小兒叫做「倩蛋蛋」,也都保留了"倩」的「美好」、「可采」之義。
「聞」字。可以在唐詩宋詞中找到其源的陝西方言詞語,數量就更多了。我們在閱讀唐宋詩人的作品時,對一些普通話中所沒有的詞語,往往就可以利用陝西方言來加以解說——這樣不但准確無誤,而且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白居易《二月五日花下》詩雲:「聞有酒時須笑樂,不關身事莫思量。」另一位著名詩人王建的《秋日後》詩亦雲:「住處近山常足雨,聞晴曬暴舊芳茵。」這兩句中的「聞」都是「趁」的意思,和我們陝西話中的意思相同。像「趁熱吃」,陝西話就說成「聞熱吃」。「趁涼」,陝西話說成「聞涼」。再如,宋代的著名詞人柳永的《木蘭花令》中又寫道:「不如聞早還卻願,免使牽人虛魂亂。」又段成己《行香子》:「自嘆勞生,枉了經營,而今一事無成,不如聞早,覓個歸程。」其中的「聞早」,也是「趁早」的意思。可見,「聞有酒」也就是「趁有酒」之義;「聞晴」亦即「趁晴」——因為住處近山多雨,晴日難得,所以才有聞晴暴芳之舉。
「他誰」。又比如,現代人對「他誰」一詞常常感到新奇,這是因為在普通話中已經沒有這個詞語的緣故。但是,「他誰」卻是我們陝西方言中的一個極為普通的常用詞。王汶石《井下》:「八叔半輩子倒求過他誰嗎?慢說自家侄兒!」柳青《創業史》:「他誰愛那麼笑話人?」路遙《不會作詩的人》:「他誰不這樣想問題,一天起來混日子,光會哄人,不幹實事,他誰就沒臉!他誰反對我們這樣想,反對我們這樣做,他誰就是我們的仇人!」其實,只要我們查找一下它的歷史,就可以在宋人的筆下,常常見到這個詞語。辛棄疾《滿江紅》:「層樓望,青山疊,家何在?煙波隔,把古今遺恨,向他誰說。」又何夢桂《沁園春》:「問天道,看是他誰戲我,我戲他誰?」這些「他誰」,都是「誰」的意思,跟我們陝西話一樣。如果我們自己的方言中有某個詞,那麼讀起古人的作品來,自然會感到十分方便。
「白雨」。如司馬光《和復古大雨》詩:「白雨四注垂萬縆,坐間斗寒衣可增。」蘇軾《六月二十日望湖樓醉後書》詩:「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我們陝西人一看詩句中的「白雨」,就知道是「暴雨」的意思,而不會理解為與「綠水」、「青山」相類似的結構。
「投明」。在古人的詩作中,還常常見到一個「投」字。王安石《觀明州圖》詩:「投老心情非復昔,當時山水故依然。」夏元鼎《水調歌頭》:「順風得路,夜裡也行舟。豈問經州過縣,管取投明須到。」我們陝西人看到「投老」、「投明」,就知道是「等到老」、「等到天明」的意思。
「爭」字。又如,唐代杜荀鶴《目遺》詩:「百年身後一丘土,貧富高低爭幾多?」宋人楊萬里《舟中夜坐》詩:「與月隔一簟,去天爭半蓬。」「爭幾多」即「差幾多」;「爭半蓬」即「差半蓬」。陝西人一看自明。
「年時」。謝逸《江神子》詞:「夕陽樓外晚煙籠,粉香融,淡眉峰。記得年時相見畫屏中。」盧摯《清平樂》:「年時寒食,直到清明節。草草杯盤聊自適,不管家徒四壁。今年寒食無家,東風恨滿天涯。早是海棠睡去,莫教醉了梨花。」「年時」即「去年」,陝西人一覽便曉。
「霍閃」。顧雲「金蛇飛狀霍閃過,白日倒掛金繩長。」詩句中的「霍閃」,就是我們陝西話中的「閃電」。
「科」字。這些詞語在陝西人看來都是極為普通的,而語言文字學家卻為考證它們的確付出了大量的勞動。至於有些今專家學者頗費斟酌的詞語,也常常可以藉助我們陝西方言得到解決。例如,唐人薛能《寄終南隱者》詩:「掃壇花入夢,科竹露沾衣。」詩中的「科竹」,就頗令今人費解。可是,將「砍」、「砍伐」之義說成「科」,在我們陝西廣大地區卻是隨處可聞的。我們用這個意思去理解詩意,不就渙然冰釋了嗎?
「biáng biáng面」(二聲),也就是「餅餅面」。古人把面條叫做「湯餅」。火燒而食者呼為燒餅,水瀹(yuè煮)而食者呼為湯餅,籠蒸而食者呼為蒸餅。」為什麼我們陝西不叫「餅餅面」,而叫「biāng biāng面」呢?這是因為我們陝西人說話喜歡運用重疊式的表述方式,例如「飥飥饃」、「棍棍面」、「牛牛娃」等。「biāng biāng面」就和它們屬於同樣的類型。現在的客家、江西以及閩東等地的方言,仍把「餅」讀作「biāng,就是很好的證明。
「飥飥饃」。在陝西話中,還有「飥飥饃」一詞。「飥」也是餅。漢代揚雄的《方言》和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酒食》都說:「餅謂之飥。」所以《齊民要術》中又稱為「餅飥」。陝西人喜歡重疊,因此,又說成「飥飥饃」,說簡單點,就是飥飥」。 「饃饃」。「炊餅」後來又叫「饃饃」(又寫作「饝饝」等形體)。方外山人的《談徵·言部·母母叵羅》即雲:「京師及河南人謂餅曰饝饝。」又清人唐訓方的《里語徵實》也說:「餅曰饝饝。凡米麵食皆謂饝饝,猶北人之謂餺餺也。」可見,和「餅」一樣,「饃饃」的概念也是比較寬的,不僅蒸的、烙的,可以稱為「饃饃」,甚至於「包子」也可以叫「饃饃」。《西遊記》第55回:「又見兩個總角蓬頭女子,捧兩盤熱騰騰的麵食,上亭來道:『奶奶,一盤是人肉餡的葷饃饃,一盤是豆沙餡的素饃饃。」在陝西話中,烙餅也可以叫「饃」。如平常把「烙餅」說成「烙饃」。實際上就是燒餅。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陝西方言跟唐宋文獻詩歌一樣,大量使用「些」字,用法極其復雜,用於表示量詞和多種諸如命令、催促、請求、禁止、冷淡等語氣詞, 「自家身上割些吃,有罪無罪便應知」(敦煌變文集,唐) 白居易:些些貧困奈吾何《贈諸少年》 情願世尊加被我,三十二相與些些。 唐《敦煌變文集》 曼聲流睇,和清歌些; 至陽無諼,其樂多些; 旌蓋颯沓,簫鼓和些; 金鳳玉麟,郁駢羅些; 反風名香,香氣遐些; 瓊田瑤草,壽無涯些; 君著玉衣,升玉車些; 欲降瓊宮,玉女家些; 其桃千年,始著花些。 —— 唐.顧況《朝上清歌》
⑶ 陝西話怎麼寫啊
按道理講,方言中的字讀音不同但寫法是不變的。除非你非要寫出陝西話的感覺,就用同音字,比如把其寫作「皮骸」;另外,由於陝西方言獨特,也形成了少數方言字,比如「咥」念「die」即吃的意思。「諞」念「pian」是聊天的意思。
⑷ 東北話,棉衣叫什麼
東北話棉衣也是叫棉襖的。
現在東北人也都是普通話。
方言只有老一輩的人還在說。
⑸ 列舉3個陝西方言專用詞
以下是陝西關中方言中一些生活常用語: 1. 制達-----這里 2. 霧達-----那裡 3. 啊達-----哪裡?一般回答用:瓦 4. 啊是(發四音)-----哪?哪個是?一般回答用:握四 5. 夜兒個-----昨天 6. 前兒個-----前天 7. 後兒個-----後天 8. 明兒個-----明天 9. 年逝(有文化吧!)個(和兒話音一樣)-----去年 10. 碟活-----厲害 11.碟-----吃飯、打人 12. 適(發四音或----試一試, 13. 難場-----困難,不容易辦的 14. 諞喔-----聊天,說話 15. 扎(za)式-----擺架子,打腫臉充胖子 16. 花攪-----開玩笑、惡作劇、取笑 陝西方言
17. 禪活-----好,舒服 18. 騷情-----熱情過分,討好獻媚之嫌 19. 木亂-----不舒服、不適,思緒煩亂 20. 罷列-----一般,還行、過得去 21. 馬卡-----差勁 22. 幕囊-----行動遲緩、浪費時間的行為 23. 細香、細法-----細致、仔細節省。 24. 撩(比較激動的說辭)咋列-----很好,很美,非常好 25. 撲西來海-----邋遢、不整潔、不幹凈 26. 跟前-----周圍、附近 27. 麻達-----麻煩、問題 28. 麻米兒-----不講理、不明事理。 29. 瓷馬二楞-----不機靈,遲鈍。 30. 克里馬擦-----快點,形容人動作快。英文:hurry up 31. 斃咧-----完蛋了,指事態無可挽回。 32. 噶達馬西一和灘一-----亂七八糟一大堆 陝西方言
33. 列遠-----一邊去,離遠點 34. 都成慫咧-----都成什麼樣了啊? 35. ….成嘛咧-----程度形容詞,例如快成嘛咧,漂亮成嘛咧 36. 餓賊-----不太文明的用語,表示很驚訝的感嘆。 37. 日踏了-----死了 壞了 糟了 38. 餓-----人稱代詞 我 39. nia-----人家 40. 再-----咱們 41. 伙計-----一般指朋友、哥們、女孩子的男朋友 42. 怪----厲害 43. 寺-----是 44. 社-----說 45. 博-----不,例如:"你包社列"就"是你別說了" 46. 災拐-----哈聳 .壞蛋, 47. 錘子-----特指男人的東西 在女性面前 禁說 48. 辟-----滾, 常和遠連用 如 匹遠 49. 糟怪-----撒謊 50. CHUA-----不文明用語,但加上"能"意思就是"能幹什麼"形容某人無能辦事不力 51.擱就哈-----蹲下 陝西方言
52.瓤-----諷刺的意思 你瓤人尼么 53.牆咯老—牆角的意思 54.黑嘛古洞(黑嘛老鼠)-----表示在夜晚看不見東西 55.窩窩-----指過去小孩穿的鞋 56.扯扯-----罵人的臟話 57.虧了人lia-----意思是自己很丟人 表示東西: 1.架本-特指廚房裡放熟菜的櫃子里的架子 2.畢畢-蒸饃時在鍋里放饅頭的架子。 3.水水-特指吃餃子,小籠包子時用來蘸的調料水或辣子油。 4.電壺-暖水瓶,保溫瓶。 5.啟子-上螺絲的工具,螺絲刀 6.Biang biang 面-麵食的一種 7.條鋤-掃把,掃帚 8.杴-鐵鍬 9.個蚤-跳蚤 10.挲-頭的意思 "我的挲疼" "我的頭疼" 11.西安話--言傳:(粘傳-發音)-指說話的意思 12.打吾秋—盪秋天 13.攆長—舊社會農民收麥時在地里擴出一片地將麥放在上面讓曬干 14.批桿—表示很牛,很有霸氣 表示心理情緒: 1.把作-難受,上不去下不來的感覺,沒辦法時的著急心理 「我把作地很」 2.叫節-懸在空中,魚骨在喉的感覺。 3.握也—舒服 「握也死了」 「舒服死了」 4.奇輕-無聊 「奇輕的很」 「無聊的很」 5.木亂—煩人的意思,表示對某個人或某件事煩擾。
⑹ 衣服用各地土話怎麼寫
陝西叫做襖
⑺ 陝西方言有哪些
有誒 這里有一份陜西話測試,做做看 1.這娃真木亂人。「木亂」是指: A.煩人、討人厭B.招人喜歡C.天真活潑D.呆若木雞 2.別弄了,日弄人么。「日弄」是指 A.沒有效果B.太熱C.折騰D.小白被人砍了 3.翻譯「你怎麼跟個二稈子一樣」 A.你的臉長的像豆包 B.諷刺你其實是個假的豆包 C.你就象楞頭楞腦一樣 D.你做的豆包比食堂做的好吃 4.「這個月獎金就媽皮一點點兒」從中可以看出: A.此人不孝B.獎金很少C.他媽媽是富婆D.他是***上司 5.翻譯"木犢娃" A.笨蛋B.耍酷C.嬰兒D.顯老 6.「現在撒都好列.也該給奶准備方木列」中「方木」是指 A.生日PARTYB.棺材C.棉衣D.放牛.羊 7.「撩雜列」屬於什麼口氣 A.氣憤B.高興C.悲哀D.贊揚 8.「你別把收音機弄日他列」是指 A.把收音機當球踢 B.失戀後向收音機發泄 C.把收音機搞壞了 D.聽力老師布置的作業 9.這事情一點么眉眼么.中「么眉眼」是指 A.頭緒B.沒作好事情C.事情亂D.做面膜 10.「這娃雜著猴地.」"猴地"的反義詞是 A.虎地B.笨的C.文靜D.有出息 二連線題20分 長蟲
賊娃子蛇 長蟲小偷 三閱讀理解,將下列一段話翻譯成普通話.20分 餓為天正在山裡攆兔.湊綽樹上歇著一隻雀兒.哈是紅薩柳椅把.好看成嗎列.餓顆粒嗎擦跑到物達.卧雀兒殘貨地很.一看人來.一哈飛一案子起列!
答案: 1.ACCBCBBCAA 2長蟲--蛇 賊娃子--小偷 3.我那天正在山裡抓兔子,剛好樹上歇著一隻鳥兒,還是紅頭綠尾巴,特別好看。我馬上跑到那邊,那隻鳥反應很靈敏,看到人來,一下飛到另一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