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裁剪時,怎麼算一件衣服的克重啊
一.購買衣料如何進行巧計算?
幅寬布若是90厘米,計算的方法是:
男上衣:衣長乘以3加上10厘米
女士上衣:衣長乘3
男女褲:褲長乘以2中上10厘米.
幅寬為143厘米的雙幅呢,做男便服演算法:
衣長加上袖長加上10厘米.
針對這種方法,現有疑問:
1.此演算法是適用於針織布還是棱織布?還是都適用?2.上方法算出的是長度,正常我們算的不是面積嗎?
3.為什麼會這樣算,上述各公式代表的含義能詳解一下嗎?
4.有更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的演算法嗎?(不求很精確,報價估計大概用量)
二.針織服裝用料公式:
(1)衣服
大身用料:(胸圍+6CM)X(身長+6CM)X24X克重X(1+總損耗)
袖子用料:(掛肩+袖口+4CM)X(袖長+4CM)X24X克重X(1+總損耗)
領子用料:(領寬X2+2)X領高X12X克重X(1+總損耗)
每打衣服用料=大身用料+袖子用料+領子用料
(2)褲子
(橫檔+腿圍+4CM)X(褲長+8CM)X24X克重X(1+總損耗)
備註:以下僅供參考
羅紋:18%汗布:15-16%網眼:15-16%氨綸汗布18-20%
絨布:17-18%色織布(大):27-32%色織布(小):22-25%
布料計算公式:
布料價格=成本價格+織造價格+染價+其它(包括印花、開副定型、後道各工序)(一般地,開副定型價格:2000元/T)
針對這種方法,現疑問如下:
1.大身布料中乘以24是2X12(1打12件),2表示胸片面積有兩片,可為什麼要乘以克重呢?這樣算出的是面積單位平方米嗎?
2.袖子演算法中:掛肩+袖口,是表示1個袖片的寬度嗎?再乘以袖長(袖片的長度)就是1個袖片的面積嗎?後面為什麼要乘以克重?
3.領子演算法中:領寬(總長)為什麼要乘以2,後面乘以克重代表什麼?
4.總之,此演算法最大不解就在於:為什麼要乘以克重?各部分算出的是面積嗎?
5.順問:「羅紋:18%汗布:15-16%網眼:15-16%氨綸汗布18-20%
絨布:17-18%色織布(大):27-32%色織布(小):22-25%」這些是什麼意思呀?三.計算衣服用料妙法
購買幅寬為2.7的衣料時,計算用料方法有:
1.男上衣的用料為:用3個衣長,另加邊料0.3尺如某人衣長為2.3尺,
則所需衣料數量為:2.3×3+0.3=7.2(尺).
2.女上衣的用料為:用3個衣長即可.如某人衣長為1.9尺則所需衣
料數量為:1.9×3=5.7(尺).
3.男褲的用料為:2個褲長,另加邊料0.3尺.如果做兩條褲子,褲腰
在2.3尺以內可套裁,用料為3褲長,另加邊料0.3尺.
4.女褲用料同男褲一樣.如果做兩條女褲,褲腰在2.3尺以內,臀圍在
3.2尺以內,褲腳不大於0.7尺的,也可套裁,用料為3個褲長,另加邊料0.6尺.
購買雙幅衣料(面寬4.3尺)時,計算衣料方法有:
1.男便服用料為:1個衣長,加1個袖長,另加邊料0.3尺,再除以3.
如某人衣長是2.2尺,袖長是1.8尺,所需衣料數量為(2.2+1.8+0.3)÷4=1.43(米)
2.做褲子,只取一個褲長即可.
3.做大衣,用料為2個衣長,另加邊料0.3尺.
Ⅱ 衛衣屬於針織衫嗎還有針織衫的克重單位是什麼,怎麼計算的,謝謝了!!
克重的單位是:克每平方米。
計算方法:用一塊布的重量除以它的面積。
克重是衡量針織面料厚度的計量單位。厚點的衛衣有點當做外衣穿,克重在340左右。薄的有240克的。
Ⅲ 如何計算針織服裝用料、價格、成本
1:面料價格
120G汗布 用40支紗 65/35紗市場價 普紗 20000/噸(別在網上查查就以為什麼價格能買到了,現在紗很緊張,拿現款都買不到現紗。
面料成本={(紗20000+織造費2000元)×1.02織損+12000中色染色費}×1.1染色損耗=38573元/噸
面料價格=38573×1.06開票費用×1.08利潤=44159元/噸
如果你是自己買紗做的話,那麼只要38573元成本就可以了,如果直接問面料廠買成品,那價格就應該是在44159元左右,有點上下浮動,主要是在利潤里。
2:該件服裝用料
女裝T恤算用料的方法
大身用料=(胸圍一周+6CM)×(身長+5CM)×克重
短袖用料=袖肥×(袖長+4CM)×2×克重
長袖用料=(掛肩+袖口+4CM+1/2掛肩-1/2袖口)×(袖長+4CM)×克重
領子用料:這個要看你是什麼領子了,羅紋領還是滾邊領什麼的,不過這個是次要的了,自己看著加吧。
整件衣服用料=所有的加起來×損耗(1000~2000件為1.05% 5000以上為1.03% 20000以上為1.02%)
按以上公式可以得出
大身用料=(0.92+0.06×0.66+0.05)×0.12KG=0.084KG
袖子用料=0.4×(0.17+0.05)×2×0.12KG=0.021KG
領及袖口滾條大約算總長為 1M
那滾條用料為 1M×0.06×0.12×1.1損耗=0.008KG
總用料=0.084+0.021+0.008=0.113KG×1.06損耗=0.12KG
3:該服裝成本(工廠報價)
面料0.12×44.5元=5.4元
縫線 0.3元
膠袋 0.3元
紙箱 0.4元
運費 0.3元
商洗標吊牌 1元
做工 2.5元
合計 10.2元×1.12工廠利稅=11.5元
(總之就是各項加在一起,有印綉花及其它輔料就再加上去,總和再乘個工廠1.12的利稅就可以了)具體價格根據數量有變動,數量大,價格就可以便宜點。數量小,價格就要再高點。
4:報FOB價格
FOB就是離港價,對於貿易公司來說,只要在工廠報價格上再加上自己的利潤就可以了,報關什麼的雜七雜八的費用也就千把塊錢,可以忽略不計,一般公司都是直接按工廠價格除美金匯率,公司就掙個17%的退稅,具體貿易公司的利潤也要看客戶、數量等來上下浮動的。
正常FOB價格 11.5/6.7美金匯率=$1.72(美金USD)
Ⅳ 針織面料多少支紗織多少克的布
目前所講的紗支數大都是指「英制支數」,用英文字「S」表示.它的定義是:在公定回潮率下,重一磅的紗線,它的長度有幾個 840 碼,就稱為幾支紗線.紗線越粗,S值就越小,紗線越細,則「S」值越大.即40S/1要比20S/1的紗支幼細. 這樣,在同種結構的針織布中,紗支越幼細,它的克重(g/m2)就越輕.如 32S/1平紋布成品克重在 135-145G/M2之間,而20S/1平紋布的成品克重在180-190G/M2.
按照理論計算出來的紗支/規格米克重和實際上的大不相同. 同一批生產的面料因為拉幅定型處理稍有不同, 克重也會偏差不少.當然,從工廠價目表上看紗支,規格,幅寬,克重, 大致可以知道一定的規律. 反正算克重的那套方法不會簡單.舉兩個例子吧.
全棉:40 x 40 + 40D 133 x 72 門幅:48/50「
設:紗價 33,000元/噸
第一步:算出經紗條數:133 x 50(門幅)= 6650 (經條總數)
40支化成Deniel. 5310(系數)/ 40D = 133 Deniel
6650 x 133 / 9000(系數)=97。53 x 1.05(損耗)
經紗重量= 102g/m
第二步:算出緯紗重量
40s +40D = 173 deniel x 72
= 12456 x (1.27+0.10m) / 9000 x 36
= 68.26 g/m
布重:170克/米
化纖產品:50D X 75D / 203 X 89 66.9」
203 X 66.9 = 13580./9000 =1.5X50D X 1.03 =77.71
75 X 89 X1.7/9000 X 36
=45.39
=123G/M
假設50D 17元/KG
原料: 2元 織造費1.3元/米
染整費:0。9元/米。
4.2元 X 縮損 14% = 4.79元 + 0.30元軋光
5.09 X 10% 利潤 5。60元/米。(成本價)
如果有氨綸,比如: 75D + 40D = 105D
所以, 最精確的計重辦法: 用克重機打克重!!!!
出口成本核算
出口商品總成本=G+Quota+A+F1+(1+F)x Ratel-V
出口商品總成本= + + + +(1+ )x -
計算結果顯示:
其中: G表示出口貨物的出廠價或出庫價,Quota為出口配額價,A為外貿公司的出口代理費,F1是工廠(倉庫)到港口或機場的運費,Ratel是外匯匯率,I是海運或空運的保險費,F是海運、空運費,V為出口退稅額。
模擬演算: 假設有一批出口美國的服裝,出廠價為48萬元人民幣,出口配額總價為1.8萬元美元,外貿公司的代理費率為2%,工廠運到裝運港口的運輸費為1200元人民幣,海運保險費為118美元,海運費為3500美元,出口退稅額為69743.59人民幣。
解: 出口商品總成本=G+Quota+F1+(I+F)x Ratel+A-V
=480000+18000x8.28+1200+(118+3500)x8.28+13204-69743.59
=603657.41(元人民幣)
#1: 外貿公司代理費的計算,是以出口合同的合同總價(即G+Quota+F1+(I+F)x Ratel)為依據,再乘以代理費率而得。
#2: 出口退稅額的計算方法是:退稅額=銷售金額(增值稅發票上)x出口商品退稅率=出廠價/(1+0.17)xV。國家規定各類出口商品的退稅率不同,本例中的服裝退稅率為17%。
注意:只能為估算結果)
經密×36×織縮÷紗支÷840×16=A
緯密×36×橫縮÷紗支÷840×16=B
平方克重=(A+B)÷3 例∶128×36×1.2÷20÷840×16=5.2oz
60×36×1.05÷16÷840×16=2.45oz
( 5.2+2.45)÷3≈2.55g
滌綸面料,可將滌綸線密度按公式轉化為棉支數,例;300d
5247÷300=17.49s (5247為常數)
滌綸面料,可將滌綸線密度按公式轉化為棉支數,例;300D
5315÷300=17.49s (5315為常數)
公式(注意:只能為估算結果)
經向克重=(5315/20)*[(128*100/2.54)/9000]=148.8g=A
緯向克重=(5315/16)*[(60*100/2.54)/9000]= 87.2g=B
平方克重=(A+B) 例∶ 平方克重=236g =236/28.35=8.32oz
簡化為 (英制經密/英制紗支)*23.25 =A
(英制緯密/英制紗支)*23.25 =B
我再演算一遍:40s×40s+40d/133*72/57/58"的 坯布價格
現在紗價 經紗為0.0235元/克,緯紗 是0.029元/克。
經紗用量 =133/40*58*0.65=125克
緯紗用量 =72/40*82*0.65=95克
紗價=125*0.0235=2.9元
紗價=95*0.029=2.8元
織造費=0.04*72=2.9元
坯布價格=2.9+2.8+2.9=8.6元/米, 這個差不多是現在的市場價格吧!
下面我把這個原理給大家解釋一下!
假設織縮率為1.10 ,耗損為1.02
將紗支轉換成 特克絲(1000m紗的質量) 公式是583/40
1米布的經紗米數 為
133/2.54*(58*2.54)*1.10*1.02=133*58*1.10*1.02
1米布的緯紗米數:
82/2.54*58*2.54 *1.10*1.02=82*58*1.10*1.02
(注意 這里82 是上機的幅寬)
所以1米布的的經紗用量等於
133*58*1.10*1.02*583/40/1000=133*58/40*(1.1*02*0.583)
=133*58/40*0.654
這個就是 上面公式的來源!
一般象沒有彈力就好算得多了 例如
40×40/133×72/58"(成品規格)
那麼 它的坯布應該就是 63「
所以1米的用紗量就可以這樣估算了=(133+72)/40*0.65*58=193g
這些只是我個人的一點見解,因為演算法快,當然也正如上面的一位仁兄所說的縮率不同 ,不應該有常數 ,但這些公式在商業中用用還是可以的 ,可以方便大家較快的估算出克重和坯布價格!
Ⅳ 針織面料的紗支支數是怎樣衡量的
一、針織面料的紗支
純棉紗線是由棉花紡制的具有一定細度、長度無限的單紗或股線,適用於梭織、針織、制線、制繩等。其規格常用英制支數表示,棉紗英制支數(Ne)的定義為:公定重量為一磅重的棉紗所具有的長度碼數。棉紗的英制支數計算:公定重量一磅重的棉紗,有幾個840碼,稱為幾英支。如:含32個840碼,就稱為32英支,以此類推。
二、紗支分類
粗支紗:18英支及以下的純棉紗線,主要用於織造粗厚織物或起絨起圈棉織物。
中支紗:19-29英支的純棉紗線。主要用於一般要求的針織服裝。
細支紗:30-60英支的純棉紗線。主要用於高檔針棉織品。
較細支紗:60英支以上的純棉紗線,用於高檔針棉織品。
三、普梳與精梳
普梳紗:指用普梳紡紗工藝紡出的紗線,也稱未精梳紗。
精梳紗:指用品質優良的棉纖維作原料,紡制時比普梳紗增加精梳工序而生產的紗線。
四、針織面料的克重
一般為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數。克重是針織面料的一個重要的技術指標。
針織產品中,一般來講,克重越重,面料質地越厚實。
Ⅵ 一件薄針織衫重量多少
300克左右。
針織衫是利用織針把各種原料和品種的紗線構成線圈,再經串套連接成針織物的工藝產物,即利用織針編織成的衣物。其質地松軟,有良好的抗皺性與透氣性,並有較大的延伸性與彈性,穿著舒適。
通常來講,針織衫是指使用針織設備織出來的服裝,因此一般情況下,使用毛線、棉線、以及各種化纖物料編織的衣服都屬於針織衫,它包括毛衣。甚至人們一般說的汗衫、彈力衫其實也都是針織的,所以也有針織T恤一說,但是習慣原因,很多人都將針織衫當普通的薄款毛線衫,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
Ⅶ 知道針織面料的克重,與幅寬,怎算出他一公斤有多少米呢
一般使用公式:1000/幅寬/克重*100=米數,算出來的這個數值就是一公斤針織布有多少米了。
例如:全棉衛衣布的克重要求是200g,幅寬是180cm,則一公斤全棉衛衣布出2.7米左右,摺合3.0碼左右。
抵受化學物質及經常洗滌,減少衣物退色及脫色現象, 酒店制服、石磨藍牛仔衣物、運動服或者兒童服裝都會用滌綸絲製造。
相對而言,滌綸絲較人造絲堅韌。當進行刺綉時,機器在高速運轉, 韌度高的滌綸線也可以承受較大的拉力; 而且其防火性極高; 即使衣物接近火焰;也不易觸火。
服裝的面料:
五花八門,日新月異。但是從總體上來講,優質、高檔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適、吸汗透氣、懸垂挺括、視覺高貴、觸覺柔美等幾個方面的特點。
製作在正式的社交場合所穿著的服裝,宜選純棉、純毛、純絲、純麻製品。以這四種純天然質地面料製作的服裝,大都檔次較高。有時,穿著純皮革製作的服裝,也是允許的。
Ⅷ 針織面料的面料知識
一、針織面料的紗支 純棉紗線是由棉花紡制的具有一定細度、長度無限的單紗或股線,適用於梭織、針織、制線、制繩等。其規格常用英制支數表示,棉紗英制支數(Ne)的定義為:公定重量為一磅重的棉紗所具有的長度碼數。棉紗的英制 支數計算:公定回潮率時,公定重量一磅重的棉紗,有幾個840碼,稱為幾英支。如:含32個840碼,就稱為32英支,以此類推。 二、紗支分類 粗支紗:18英支及以下的純棉紗線,主要用於織造粗厚織物或起絨起圈棉織物。 中支紗:19-29英支的純棉紗線。主要用於一般要求的針織服裝。 細支紗:30-60英支的純棉紗線。主要用於高檔針棉織品。 較細支紗:60英支以上的純棉紗線,用於高檔針棉織品。 三、普梳與精梳 普梳紗:指用普梳紡紗工藝紡出的紗線,也稱未精梳紗。 精梳紗:指用品質優良的棉纖維作原料,紡制時比普梳紗增加精梳工序而生產的紗線。 四、針織面料的克重 一般為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數。克重是針織面料的一個重要的技術指標。 針織產品中,一般來講,克重越重,面料質地越厚實。
Ⅸ 針織面料計算公式
每米經紗用量:133×63×(5315÷40)÷9000×1.1(織縮)=136克,其中織縮根據緯紗粗細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別,緯紗越粗、越密,織縮也越高。
每米緯紗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
再用每米用紗量乘以紗價,比如40S的精梳紗是25元/公斤,則該面料紗的成本為(136+70)÷1000×25=5.15元
再加上織造費用,一般箭桿機是3分一緯,即:72*0.03=2.16元
(9)針織衣怎麼磅重擴展閱讀
針織面料洗滌:
1、可用各種洗滌劑,可手洗機洗,但不宜氯漂。
2、白色衣物可用鹼性較強的洗滌劑高溫洗滌,起漂白作用。
3、面料浸泡時間不能太長,避免面料褪色。
4、宜陰干,避免曝曬,以免深色衣物褪色,在日光下晾曬時,將裡面朝外。
5、一定要和其它衣物分開洗滌,不要放在一起同洗。
6、千萬不可擰干,避免起皺。
Ⅹ 針織用料里的米轉換成公斤如何算
針織用料里的米轉換成公斤是運算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參數:145g/m2,每平方米的重量,俗稱克重。
計算方法為:幅寬x長度=平方米,平方米x克重=重量(注意單位,上面給出每平方米重145克)
每米的重量:1.8x1米x0.145=0.261公斤/米。
每公斤的米數:1公斤/0.145/1.8=3.83米。
(10)針織衣怎麼磅重擴展閱讀:
其他服裝面料的演算法:
1、褲子。(橫檔+腿圍+4CM)X(褲長+8CM)X 24 X克重X (1+總損耗)
羅紋:18% 汗布:15-16% 網眼:15-16% 氨綸汗布18-20%
絨布:17-18% 色織布(大):27-32% 色織布(小):22-25%
2、購買幅寬為2.7的衣料時,計算用料方法有:
男上衣的用料為:用3個衣長,另加邊料0.3尺如某人衣長為2.3尺,則所需衣料數量為:2.3×3+0.3=7.2(尺)。女上衣的用料為:用3個衣長即可。如某人衣長為1. 9尺則所需衣料數量為:1.9×3=5.7(尺)。
3、購買雙幅衣料(面寬4.3尺)時,計算衣料方法有:
男便服用料為:1個衣長,加1個袖長,另加邊料0.3尺,再除以3。如某人衣長是2.2尺,袖長是1.8尺,所需衣料數量為(2.2+1.8+0. 3)÷4=1.43(米)做褲子,只取一個褲長即可。做大衣,用料為2個衣長,另加邊料0.3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