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五歲小男孩不懂事,把欣女孩子的裙子當好玩的事
孩子調皮唄 很正常
⑵ 猥褻幼童事件:如何正確地給孩子進行性教育
不要每次當孩子受到了傷害,才來反省自己,今天想和大家再一次認真地聊聊「兒童性教育」這件事。每次有新聞爆出時,鋪天蓋地都是如何正確地給孩子進行性教育。
現在流行一說性教育,就說是為了預防、遏制性侵。這個看法是偏頗的,只強調了一半的事實。
簡單地設身處地想像一下,一個小孩子,無論是學齡前還是學齡後,在遇到性騷擾或者性侵犯的時候,就算明明知道對方是在犯罪,孩子能夠怎麼辦?尖叫、反抗?然後呢?如果這個成年人比較膽怯而且所在的地點容易被人發現,可能能夠制止他的行為。如果尖叫和反抗都沒有用呢?
如果想有效遏制性侵,最主要的是要完善立法和加強懲罰措施和力度,讓對幼兒犯罪的人容易被抓、容易被懲罰。這是成年人應該做的事情。
雖然在罪證採集、兒童證言的採取和驗證等方面不容易,這是全世界都面臨的難題,也不排除有成年人唆使兒童誣告的情況,當年美國歌星傑克遜就被誣告。
但是,越是難,越是說明成年人應該負起責任,想辦法克服困難。讓公平和正義得到伸張,讓全社會有明晰一致的對性侵兒童的人「人人喊打」的氛圍,才是最不該被忽視、最應該提倡、最應該做的當務之急!
性教育當然是必須的,但是如果為了賣出幾本性教育的繪本或者性教育的微課而擡高自己的銷量或者名氣,卻忽略了最應該由成年人來擔當的對法律和執行法律的重視和呼籲,那是捨本逐末。
而且,性教育是一個太籠統的說法,細分起來,應該至少有性安全教育、生理衛生教育和性別認同教育三部分。先說性安全教育。
性安全教育
我遇到的曾經遭遇性騷擾和性侵的來訪者,有的是5、6歲的時候,有的是小學、初中還有高中,在回憶起當年的事件的時候,無一例外提到的是,不好跟家裡人說。也就是說,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一個人可以信任和仰仗。
一個是當時上小學四年級,她這樣說的:
那個叔叔跟我爸爸媽媽是同事,就住我家樓下,他和我爸媽照樣串門聊天。
我不告訴我媽的原因是,她知道了以後很可能會罵我不懂事,而且她一貫對外人和顏悅色,對家裡人厲害,我感覺她是害怕那個叔叔的,跟她說了她也未必有膽能做些什麼。而且如果讓我和那個人對質的話,我肯定做不到清晰堅定地把發生了什麼說清楚。
不跟我爸說的原因是,就從來沒有過把自己的事情跟爸爸說的習慣,他總是特別忙,或者跟哥們喝酒,給我買個東西或者跟我逗逗嘴,我的學習、生活等等所有的事都是我媽管我。
但是我的表現肯定是不一樣的,再也不去那個人家玩了,好幾天悶悶不樂,愛發脾氣,看見那個人不打招呼,那個人要是來我家了我就跑出去等等。但是,我爸媽沒有看出來我的變化。」
一個當年5歲的女孩,她三十多歲時告訴我,「當時像被施了魔法一樣,他讓 *** 什麼就干什麼,雖然小也知道這樣不對勁,可是那人的表情和說的話太不同一般了,從來沒有有遇見過這種情況,根本就是傻了蒙了。
跑回家以後,又害怕又感到羞恥,說不出來的感覺。家裡正好是爸媽下班回到家,忙著做晚飯吃飯,他們誰都沒有注意到我的異常,我自己好像也故意裝作沒有什麼事的樣子,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裝沒事。但是不可能沒事,那天的情況算是印在我腦子里了。
一個當年初中的女孩告訴我,是她媽媽的男朋友對她性騷擾,也沒有做什麼具體的,就是會撩一下她的裙子或者摸一下胸拍拍 *** ,說小姑娘長大了。她媽媽要是看見了,就半真半假開玩笑式地罵一句她的男友,但是對孩子沒有任何說法,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
一個男性來訪者告訴我,當年他7歲,跟著鄰居叔叔去看露天電影,在電影開始前,人聲嘈雜的時候,那個叔叔在他耳朵邊說了好多話,他記不清了,當時也聽不懂,但是後來隨著年齡增大他知道一定是關於性方面的不好的話,因為他一直記得鄰居臉上那神秘的猥瑣的表情,自己的而感受是不知所措而又深感恐懼。
回家後自己有沒有什麼變化不記的了,家裡父母忙而且孩子多,不會發現他有什麼異樣的,但自己行為上是有變化的,肯定是記得遠著點那個鄰居。
還有很多案例,包括大家總拿來說事的林奕含的事情,這些案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孩子都出於種種原因,沒有跟家長說,家長也都粗心沒有觀察到孩子的異常,或者觀察到異常了卻沒有深究是什麼原因。
這里反映的,不是孩子不知道這事不好,即便沒有接受過性教育孩子也有基本的判斷,而是事發當時當場如何應對以及事後一定要告訴父母。
關於性安全教育,我有以下幾點總結:
對於十一二歲以下的孩子,不用像講生理衛生那樣把性行為講的那麼清楚,孩子記不住、理解不到位,反而可能產生誤解或者恐慌,變成對所有的親人都持防範的、害怕的心理和態度,這不利於孩子人際交往模式的正向建立;
只要告訴孩子:背心和短褲遮住的地方,是我們的私密的地方,誰都不許碰,隔著衣服都不行。
只有爸爸媽媽給你洗澡的時候是可以的。如果有人碰,就大聲喊住手!走開!我不喜歡你!最好趕快跑開,去人多的地方,見到爸爸媽媽或者老師後,要把這個事情告訴她們,她們一定會幫助你!
告訴孩子,一定要強調再強調,警察、老師、爸爸媽媽是一定一定會保護你的。不論是她們的熟人、朋友還是親戚對你做了什麼讓你不舒服的事,或者讓你產生不舒服的怪怪的感覺,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因為爸爸媽媽永遠站在你這一邊,永遠會為你說話、幫助你!
這點最重要,不能總是指望孩子能夠應對得恰當,能夠學了性教育就會處理了,就是大人,學了一肚子放性侵的理論,一下子遇到性侵,你能保證應對自如、保證憑一己之力就能預防制止對方嗎?不能!所以一定要家長承擔責任,成年人必須要做的更多。
在家長這里,就是,多關心孩子的日常生活,讓孩子感覺你和她貼心,願意跟你說心裡話,尤其是重要的特殊的事情,讓孩子把你視作靠山和安全基地,能信任能仰賴,這涉及到你和孩子間平時的互動模式和親子關系,涉及到你自己是不是對孩子的狀態有觀察、有了解,能不能及時發現孩子在情緒和行為上的異常表現並能夠以正確的方式找到原因。
我遇到過高二女生懷孕五個月父母都沒看出來還是老師先看出來的案例。當父母的要細心和耐心,這是我們自己要去修煉的。
生理衛生教育
性教育的另一個方面,是關於生理衛生的知識。
這個話題已經有各種達人和專家、各種繪本、各種別的國家如何如何的經驗,說得夠多了。
我只想提醒大家一點,無論是我國還是歐美國家,基本都是在小學6年級、11-12歲左右,學校教育中必備的內容。
學校里如果不講讓自己回家看,或者學校里講得不好,那麼家長必須站出來講,或者給孩子找一些視頻看,現在這類資源挺多的。
這個年齡就要正規的、嚴謹地講了。如果學校里講得很全面,家長可以針對孩子還不了解的,從生活習慣、生活細節等方面給與補充。
我不建議家長看了呼籲性教育的自媒體文章後,認為某一天該進行性教育了,就像學校上課似的,到時候就拿著或本或者課本講。
家裡給講不用那麼正式,最好是隨著孩子長大,逐漸地、點點滴滴地根據孩子理解的程度告訴孩子。
刻意地把這件事當個大事來講,恰恰說明你還是沒有真的把性看的自然平常。這里給出幾點建議:
學齡前的孩子如果問到結婚、生孩子是怎麼回事,想我從哪裡來的或者二胎家庭問小弟弟小妹妹怎麼生出來的,可以用比喻的方式、類比的方式例如開花結果等等,隨便講,不必糾結於用沒用術語,說得規范不規范。
重要的是以孩子的認識和經驗水平,他認為自己明白了。否則,如果一堆術語搞得孩子更困惑,反而不是什麼好事。
不要指望孩子一下子就把世間的真理全都正確地學到,不可能的。
抓住生活中的機會。
例如女孩子看到了媽媽經期流血,男孩子跟爸爸洗澡時注意到了小丁丁,或者孩子看到媽媽晾曬的文胸,問了起來,都可以及時地給與講解。
我女兒三四歲的時候,一次家裡保姆給她換衣服,她站在牀上,兩只小手一伸,碰巧抓到了保姆的胸,保姆當時還沒有結婚,滿臉通紅地躲。她這個表現反而引起了我女兒的注意,就故意伸手去抓。
我當時正好在場看到了,過去制止了她,讓保姆先出去,然後告訴我女兒,這個地方是所有人都有的,女生長大了就會長大,男生不會。這里以後給小寶寶餵奶。保姆阿姨就是到年齡了長大了,要為給寶寶餵奶做准備了。你以後長大了也會這樣的。這個地方絕對不能被人摸的,你摸保姆阿姨非常不應該,不禮貌,不許再摸了。記住了,也不能讓別人摸你這里。
我女兒一直對我的話是聽的,尤其是我鄭重其事地告訴她的。以後她再也沒有摸過保姆,但是開始觀察我和保姆,過了幾天,早上穿衣服的時候,她說,等我長大了,我也要穿你和保姆阿姨穿的那種奶衣服,穿完奶衣服再穿裙子。因為沒有人告訴過她文胸的名稱,平時大家也不說這個詞,所以她一直不知道怎麼說,就自己發明了這個詞。
這又是一個增長她認識的機會啊。我的反饋是,先肯定她說得對,有很多事情是長大了才發生、才要做的。
等你長大了,需要穿的時候,咱們一起去商場,挑你喜歡的。然後,我告訴她奶衣服的正確名稱是什麼。並且告訴她,這個詞只是咱們女生自己知道就夠了,用不著跟所有的人去說。
類似的情況每家都會有很多例子,這就是點點滴滴的細節的注意,而不必某天正襟危坐地給講生理衛生知識,那是學校,不是家裡,是老師做的,而不是親爹親媽做的。
如果孩子長到十一二歲還對生理知識一無所知或者滿嘴胡言亂語,那是家長長達十一二年的失職,跟性教育關系不大。
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歸因於性教育。
現在北京地區的女孩子普遍在十歲左右開始初潮,11歲到12歲,大多數也就是五年級六年級,大多數女生都已經出現了月經,穿文胸也差不多是在同樣的階段的,女生的性徵出現比男生要早。
有的人曾經吐槽哈自己小時候沒有接受性教育,大姨媽來了都不知道該怎麼辦,這不是性教育的問題,這是你的母親對待孩子和對待生活有問題。
稍微關心孩子一些的母親,生了女兒之後一定都會想到這些親身經歷的事情,在差不多的時候一定會事先准備好月經要用的東西等等,等來了以後會給女兒講會告訴女兒怎麼辦,如果連這個都沒想到,那麼說明這個母親對女兒的成長基本是不關心的、不到位的;或者母女之間的連接與互動是有問題的,那這就已經不是什麼性教育到不到位的問題,而是整體的母親對女兒的養育態度和養育方式的問題,性教育知識其中比較具體的表現之一。
反之,即便你的母親按照自媒體的指點,給你做了性教育,你跟她仍然是不貼心的,遇到性侵還是不知道怎麼辦,在兩性關繫上,要麼早戀尋求愛和溫暖,要麼對異性冷漠壓抑,不知如何面對自己的感情和關系。
總之,不要刻板、片面地看待性教育。
性別角色認同的影響和教育
最後,我要強調一下性別角色認同的影響和教育。
性別是一個人作為男性或女性的社會和文化身份。除了先天的差別,社會習俗中形成的一些性別偏見和歧視在小學階段就顯示出來了。
一些美國心理學家在1983、1990、1993年等多次分別做過大規模的調查,結果顯示:幼兒園高年級和一年級的女孩已經自認為在數學上不如男孩,小學階段大多數的孩子已經篤定地認為女孩文科好,男孩理科好。
成人階段呢?心理學家Deborah Best做過一個調查,她讓一些大學生評價一篇關於太空科技的論文,這篇文章對於非專業的人來說,要讀懂是有點難度的。
結果,同一篇論文,把作者的署名寫成一望即知是男性時,得到的評價就很高;把作者的署名改的一望即知為女性時,該論文獲得的評價就低,沒有條理、論據不充分等等評價就來了。
這種對於性別的社會刻板印象,會影響到孩子的學業成績和社會交往的行為表現、自我認知和身份認同、自信心等等各個方面的成長。
當年很多女生就是因為流傳「女生學不好數理化,或者女生數理化成績好就沒有女性魅力」等,不相信或者刻意壓抑自己的理科天賦,而多少男生又因為數理化不好而擡不起頭來!
有調查顯示,受教育程度越高,性別歧視或刻板印象就會越少。
我們在學校給孩子的性教育中,社會性的這個性別角色內容應該得到與生理衛生知識同樣的重視,因為它影響的是一個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成長。
在家裡,家長給與孩子的性別角色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更加需要家長有意識地去想一想,你傳達給孩子的是什麼樣的信息。
這個話題各家各不同,有的家庭就是認准男尊女卑,有的家庭就是媽媽們比爸爸厲害說了算,我們沒有標准答案。
下面我總結一些常見的、容易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的問題:
太明顯地重男輕女。
不要以為只有在農村才會重男輕女,我遇到的幾個案例,有的是位高權重,副部級以上的幹部家庭,有的是知名企業家,上富豪榜的,送孩子去國外留學的。
家裡不僅對孩子重男輕女,孩子的媽媽和奶奶論起人格尊嚴和家庭地位,論起來夫妻間的平等恩愛與分工合作,也是像清末民初的感覺。
這樣的家庭傳承無疑和大城市裡比較西化的氛圍是不一樣的,和西方國家的主流認識也不一樣。
這樣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會有一段時間心理和行為上有明顯的不適或者扭曲,也就不奇怪了。
這種情況無法給具體的建議,當然家裡如果能不重男輕女就好了。如果做不到,那就要根據具體孩子的具體問題咨詢了。
過於強調男女性別角色的不同,即便是家長認為正確的,也要避免做得過於刻板。
例如,男子漢要堅強。事實是,無論男孩女孩,都需要擁有勇氣、堅韌、自我安慰和鼓勵等品質和能力。
例如,女孩子要細心要溫柔。事實是,所有的孩子都要學會溫和友善細致。
與其強調男孩該如何做女孩該如何養,不如強調作為一個人所應該擁有的修養、品行和能力。
對女孩子尤其不要強調「我們越是要證明給別人看我們跟男孩子一樣,甚至比男孩子更好」這種觀念,這句話背後是一種預設的別人對我看不起、有偏見的看法,行為也是為了證明給別人看這個目標,這樣我們的努力就跑偏了。
我們是為了自己的價值和卓越而努力,不是為了證明給別人看。我見過太多的女性,在家裡或者在工作場所,總是充斥著這么一股提著一口氣、爭這一口氣的勁,讓人親近不起來,也讓人並不看得起。
也別過度強調男女都一樣、男女絕對平等。
男女在生理上是一望而知的不一樣,在一些心理行為的表現上,男性整體特徵和女性整體特徵也確實有不同的地方。
例如,男孩在學校表現出比女孩更強的攻擊型,更熱衷於追跑打鬧;高中男生傾向於暴力解決矛盾而女生傾向於背後說壞話和孤立的手段;女孩在閱讀理解和言語流暢性測驗中比男孩有微小但持續的優勢,男孩在視覺或空間能力測驗上的表現優於女生;在數學上,女生的計算技能優於男生,男生的解決策略優於女生。
這些差別真實存在。自閉譜系患兒的男女性別比例是5比1, 也說明基因上男孩女孩存在差異。
過度強調一樣而否認差異,等孩子大一些就會不認同了。
與其否認差異,不如承認整體有平均表現的不同,但要注意個體差異,認識自己的特點,了解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警惕自己潛意識里的性別差異觀,多做自我覺察。
我有一個學員,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各個方面都很優秀,先生對她很信服,家裡一兒一女都帶得很好。
她自己也是強調男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兩個人基本做到很好的分工合作,工作和生活配合得不錯。
但是,她常常對先生感到不滿,覺得他不夠負責有擔當。潛意識里還是希望男人當家做主。
當她先生真的有什麼意見或者做了什麼決定,她又立刻要挑挑毛病,總是要最後證明「還是要有我來把關,你一個人不行」。
而她自己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表現是擰著的。
我們周邊有很多女性是這樣的,受家裡長輩以及社會偏見的影響,我們不得不承認,盡管1949年以後提倡男女平等,但是社會上流行的、大家心照不宣的仍然是重男輕女的思想,即便北上廣深也不例外。
潛移默化地我們是多少接受了這個想法的,而意識層面,我們又證明自己作為女性在各個方面都不差,因此會有不公平感產生,會想辦法證明我還是比你強。
結果就是我們有時候很糾結,一會兒指望男人來做主,當一家之長,我只有輔佐就好,相夫教子嘛,你當皇上,我是宰相;一會兒又要證明你其實並不咋地,我比你要高明。一會要男人哄著自己,給自己送禮物捧著自己;一會兒又要逞威風,讓男人來道歉或者頌揚你的功績等等。
希望各位尤其是媽媽們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這種糾結。如果有,盡快自己解決好,否則,孩子也是會被潛移默化地影響的。
⑶ 我12歲女生,被班上一個男的掀了裙子,該怎麼辦
可以的話我分享一下以前發生在我身邊的類似的的事情吧,雖然是我表妹經歷過的,但我可以教你遇到這種事情該怎麼辦
那會我初三,我表妹六年級,一天周六躺在家裡玩鋼鐵雄心4,結果我表妹突然給我打電話過來叫我在她們十一點放學的時候過去接她(我跟我表妹同城,但不是一個區,當時她們周六上學補課)我就納悶了,這么大老遠的叫我接她幹嘛,她就說遇到了一些很棘手的事情,還一直求我,我就沒辦法坐公交暈了倆小時到了她們學校門口,一到學校門口發現已經十一點放學了,沒過一會我就看見我表妹從教學樓跑出來,但快跑到校門口的時候她的校服裙被一陣大風掀開了(她們小學女生校服下半身是藍色短裙)我就發現她沒穿內褲!等她捂著裙子跑過來的時候我直接一巴掌過去,罵她死變態裙子穿這么短不穿安全褲就算了連內褲都不穿,是想被看光嗎,然後她直接吼我,說就是因為這件事才把我叫過來的,我就很懵逼你上學穿裙子不穿內褲把我叫過來幹嘛,然後她說是她們班的一些男生搞的,不過因為已經放學了校門口人多就回家說了,回到家剛換完衣服我和她就坐在沙發上聊起了這件事(她爺爺那時候不在家去散步了)她說她被那幫男生折磨了一個月半,一開始是因為鬧了點小矛盾就吵起來了,後來越吵越大就直接跟那幫男的鬧翻了,然後第二天放學就被那幾個男的堵了,她先被揍了一頓然後其中一個男的掀了她裙子,但她當時穿著安全褲但最後還是借著蛇皮走位躲開了,一回家就跟她爺爺說了這件事(她爸媽在她幼兒園的時候就去日本工作了,她爺爺把她養到大的)但她爺爺卻說是小孩子不懂事,跟她們好好說說就行,結果第三天照著說了但那幾個男的依舊很鬧,然後中午時間還把她堵在後操場的小樹林里被揍,甚至還把她的安全褲扒下來扔進了下水道里,然後輪掀裙子猥褻,還把裙底用手機拍了好幾張,然後就威脅她不準跟任何人告狀,每天上學都不許穿安全褲,而且他們要她做什麼就必須乖乖聽話,否則就把裙底照曝光,她就很害怕,就沒跟任何人說,然後從那天開始她天天被那幫男的掀裙子摸身子,後來甚至更過分了,直接一大早在她剛到校的時候把她叫到後操場角落把她內褲扒下來然後拿剪刀剪掉,讓她一整天在學校沒光著屁股穿短裙,她多次想反抗但因為自己是個弱不禁風的女孩子根本打不過那幾個男生,就有不少次情緒崩潰在學校哭了起來,她的幾個閨蜜去關心她的時候她都沒說出真相,她真的很害怕自己的隱私被那麼多人看到,後來實在忍不住了就直接跟我說了,我也是等她爺爺回來後直接說出了真相,還聯系了她們班主任尋求幫助,甚至直接報警了,後來這件事情也是得到了解決,那幾個男生再也不敢這么做了,我妹妹也可以不用被掀裙子猥褻了,也可以放心穿安全褲上學了,但是她才那麼小啊,就被這幾個人渣折磨了這么長時間,這得給她的一生留下多少陰影...現在一想想就氣人,我甚至恨不得把那幾個男生叫到我家裡拿錘子砸死那幫畜生
但是遇到這種事情你不要沖動,首先12歲這個年齡段女孩子是打不過男孩子的,就算他威脅你你也不要害怕,直接跟你的親人或者老師說,實在不行你就直接報警吧,這已經構成猥褻罪了
⑷ 一個熊孩子把我裙子掀開然後又跑開旁邊人都看見了!我該怎麼辦
以後見著這個熊孩子立刻躲開,就好啦。
千萬千萬不要試圖去教育這個熊孩子,也不要去找他的家長,就讓這個熊孩子繼續熊下去好了。
你可以在心裡為他祈禱,但願他能夠一輩子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