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帽的上面是封口嗎
帽的上面不封口。「冒」是合體字,即古「帽」字,從「冃」從「目」,會意為「冃」在「目」上。
一、帽的釋義
帽子。
二、筆順
豎、橫折鉤、豎、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橫、橫。
組詞
一、氈帽 [ zhān mào ]
用氈製作的帽子。
魯迅《且介亭雜文·寄<戲>周刊編者信》:「我的意見,以為阿Q該是三十歲左右,樣子平平常常……我記得我給他戴的是氈帽。這是一種黑色的,半圓形的東西,將那帽邊翻起一寸多,戴在頭上的。」
二、帽盔 [ mào kuī ]
沒有帽檐帽舌的硬殼帽子,帽頂上一般綴有硬疙瘩。
㈡ 帽字怎麼寫
寫法:豎、橫折鉤、豎、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橫、橫。
拼音mào,注音ㄇㄠˋ。
部首巾部,部外筆畫9畫,總筆畫12畫。
五筆MHJH,倉頡LBABU,鄭碼LIKL,四角46260。
結構左右,電碼1604,區位3517,統一碼5E3D。
筆順丨フ丨丨フ一一丨フ一一一。
基本字義:
1、蓋頭的東西:帽子。草帽。涼帽。軍帽。禮帽。
2、器物的頂罩或套兒:筆帽兒。螺絲帽兒。
相關組詞:
氈帽[zhān mào]
用氈製作的帽子。
螺絲帽[luó sī mào]
螺母的俗稱。
帽盔兒[mào kuīr]
頂上綴有硬疙瘩、沒有帽檐帽舌的帽子。
瓜皮帽[guā pí mào]
形狀與半個西瓜皮很相似的便帽,一般用六塊黑緞子或絨布連綴製成。
釘帽[dīng mào]
釘的頂端,是承受錘打或旋轉的部分。
㈢ 衛衣帽子上的繩怎麼綁才更青春魅力
先將衛衣帽子一側的繩頭向上折上去。再把折上去的繩頭向左側折過去,壓在上半截繩子的上方。將繩頭圍著兩根繩子繞許多圈,一直繞到只剩一個短短的繩頭。將繩頭從下方的套中穿下去,使套別住繩頭上的金屬疙瘩,繩子就綁好了。
1、先將衛衣帽子一側的繩頭向上折上去。
注意事項:
第一:穿衛衣有三層境界:一層就是美感,二層就是個性,三層就是和諧。三層依次由淺入深 。
第二:根據三個條件來選擇合適自己的衛衣,如果有任何一個不符合都應決然的走開:
1:喜歡的、2:適合的、3:需要的。
第三:時髦和別致是挑選衛衣的時候應該考慮的因素。
第四:不能太注重品牌衛衣,品牌會忽視衛衣的內涵。
㈣ 毛衣上的小球球(小疙瘩)是怎麼織的
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鉤+縫
1、先把小球球鉤好,如下圖所示。
㈤ 帽的筆順怎麼寫
帽的筆順:豎、橫折鉤、豎、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橫、橫
相關組詞:
1、氈帽[zhān mào]
氈制的帽子。
2、帽子[mào zi]
戴在頭上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裝飾的用品。
3、涼帽[liáng mào]
夏天戴的遮擋陽光的帽子。
4、禮帽[lǐ mào]
跟禮服相配的帽子。
5、筆帽[bǐ mào]
套著筆頭兒保護筆的套兒。
㈥ 帽子成年人的帽子怎麼打
起110針圈起,全織上針(自然捲曲),織15行左右做帽邊。然後一行內加成140針(三根針上每根針上加10針,總共十個花),開始織花:
1、加1針,織1針上針,加1,撥收1針,織9針反針,並1針;
2、遇到正針和加針織正針,遇到反針織反針;
3、加1針,織3針上針,加1,撥收1針,織7針反針,並1針;
4、遇到正針和加針織正針,遇到反針織反針;
5、加1針,織5針上針,加1,撥收1針,織5針反針,並1針;
6、遇到正針和加針織正針,遇到反針織反針;
7、加1針,織7針上針,加1,撥收1針,織3針反針,並1針;
8、遇到正針和和加針織正針,遇到反針織反針;
9、加1針,織針9上針,加1,撥收1針,1針反針中一次加5針(小疙瘩),並1針;
10、遇到正針和加針織正針,上一行加出的5針織正針,這五針單獨反過來織反針,再正過來縮成3針,接著往下織;
11、重新開始同(第1行),只是織到小疙瘩處要把剩下的3針並成1針;
這樣往復三次,也就是出現三次小疙瘩。然後在小疙瘩處隔行3並1,直到縮成1圖片:
5
一、黑色三七毛二兩多,線線比較粗還加了一股金絲線,兩付棒針。
二、78針上下針8行,接著一行加58針變成136針,1針上16針下,重復8次,一共136針,織8行。
第9行1針上(4針與4針交叉、4針與4針交叉)對臉擰,1針上針,(4針與4針交叉,4針與4針交叉)朝外擰。重復4次,10 行。
第19行上針,擰針上壓下一律向外擰,8行,第28行「一律右壓左」,擰的過程中上針縮掉,織8行後,將擰過麻花的邊緣那針壓在沒擰麻花的相鄰的針上,隔行分散減12針,8行共減64針,第四次擰麻花,8針一組,右側的壓在左側上,每組麻花(壓在上面的)邊緣那針減掉相鄰的針,每行分散減8針,共減32針,最後每2針並為1針,用多餘的線抽緊就OK了。
帽子如何收尾?
先把兩真織在一起 正的織反的,反的織正的,然後在把這兩針織成的這一針,穿到沒有織的那些針上,反復這樣織就搞定了,不知道你聽明白沒有?
拿一條線穿過,打一個結也行啊!
一種方法是兩針一收,中間不隔針,也不隔圈,一直收到只剩下六針,再找一根線把它們穿起來收緊就行了。
一種方法是把所剩針數分為八份(或六份、七份,都行,視所剩針數),每一份前面留一針,每次都收這一針後面的兩針,一直收到剩八針(或六針、七針)。再和第一種方法的所法一樣收緊就行了。
==================================================================
120針(根據線的粗細)大單羅紋針1寸(10行)再用紅色毛線織7行下針,第8行4下針1上針3下針依次循環.再織7行下針第16行一上針7下針依次織完.織32行(不算單羅紋)收針.
冒頂花樣用綠色線鉤花瓣先鉤8針鎖針連成圓圈,再叢圓圈裡鉤24針長針合成圓圈.然後鉤短針1針中長針1針再第3針鎖針里鉤3針長針1中長針1短針完成一個花瓣鉤8個.花瓣中間的軸起8針鉤6行短針用針縫成圈按在花瓣中間縫在冒頂.
㈦ 帽的筆順怎麼寫
帽的筆順寫法是:豎、橫折鉤、豎、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橫、橫。
拼音:mào
釋義:
1、帽子:呢~。草~。衣~整齊。
2、(~兒)罩或套在器物上頭,作用或形狀像帽子的東西:筆~兒。螺絲~兒。籠屜~兒。
筆畫:
(7)帽子上的疙瘩怎麼鉤擴展閱讀:
相關組詞:
一、氈帽[ zhān mào ]
釋義:氈制的帽子。
二、帽盔[ mào kuī ]
釋義:沒有帽檐帽舌的硬殼帽子,帽頂上一般綴有硬疙瘩。
三、帽徽[ mào huī ]
釋義:安在制服帽子前面正中的徽章。
四、帽子[ mào zi ]
釋義:
1、戴在頭上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裝飾的用品:一頂~。
2、比喻罪名或壞名義:批評應該切合實際,有內容,不要光扣大~。
五、涼帽[ liáng mào ]
釋義:夏天戴的遮擋陽光的帽子。
㈧ 我剛買的李寧帽子就洗了一次鼓起了小疙瘩~能退貨嗎
李寧就是垃圾,鑒定完畢.
㈨ 頭山戴白色小帽子的是那國人什麼民族
這是禮拜帽,是識別穆斯林的外部特徵。 禮拜帽:回族男子戴的無檐小白帽,亦稱「頂帽」、「孝帽」、「回回帽」或「號帽」,意為回族的號頭和標志。此帽源於伊斯蘭教發祥地阿拉伯地區,那裡天氣炎熱,日照時間長,人們普遍帶白帽,藉以反射陽光輻射。禮拜帽從顏色上看,有白、灰、藍、綠、黑五色,分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來戴。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雲南的回民還有戴尖頂紅帽的。阿訇多戴綠色帽,特別是「穿衣」的阿訇一般均戴綠帽。《固原州志》說:「阿訇,由各庄公送四角尖頂冠,長領袍,尚綠色,而回民尋常帽式,則多用白色者」。 從過去到現在大多數回族喜歡戴白帽。 白色帽子一般用的確良、滌卡、棉布等料子製作,還有用白棉線鉤制的。黑色是用平絨、花達呢做的,也有用粗毛線鉤的。 回族禮拜帽的樣式也很多,因教派和地區不同,有戴小圓白帽的,有戴白色角帽的(有四角帽、六瓣帽),哲赫忍耶教派的回民,愛戴白色和黑色圓邊六角尖頂帽。其帽由六個等邊三角形縫合而成,上尖下寬,帽頂綴一個同顏色的布料結成的疙瘩,形似阿拉伯式的圓形屋頂。六瓣表示堅信六大信仰,帽圓表示萬教歸一,帽頂表示真主獨一無二。 回民有些白色禮拜帽很精緻,鑲有金邊和美麗的花紋。泉州、海南等地的有些回民,在帽前正中用金黃色線綉著阿拉伯經文「真主至大」,有的綉有「清真言」,即「萬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北方回民到了冬天,裡面戴一頂小白帽,並故意把小白帽戴斜,然後戴上棉帽露出小白帽的邊子。這樣做,一則為了襯汗,更重要的是表示自己是回回民族。 回民為什麼喜歡戴無檐小白帽呢?這主要與伊斯蘭教有關。回民在禮拜叩頭時,前額和鼻尖必須著地,為了方便,他們就戴上了無檐小白帽。有個別回民戴遮陽帽後,遇到聚禮活動,把帽檐的一段挪到後面。可見戴無檐小白帽比戴遮陽帽方便得多。由於宗教的原因,逐步養成了回民戴無檐小白帽的習慣。現在回族男子無論是百歲老人,還是四五歲的兒童,上寺禮拜和不上寺禮拜的都喜歡戴這種標志回回民族的「禮拜帽」。當回民過節參加會禮時,你放眼望去,白帽帽白得耀人眼目,好像一片銀河。 伊斯蘭教於公元七世紀傳入中國後,戴禮拜帽的風俗也隨之傳入,後發展為信仰伊斯蘭教少數民族風俗之一,成為識別穆斯林的外部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