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編織兒童毛衣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幾種兒童毛衣的編制方法: 一、 這件衣服是從上往下織的,先起112針,然後織上下針做領口。 1、織完領口後,第一行織平針(下針),第二行:三針下,一針上;第三行:二針下,二針上;第四行:一針下,三針上。 到這里,一種顏色織完。 2、換一種顏色的線,開始加針,第一行全織平針,並且每四針加一針;第二行四針下,一針上;第三行三針下,二針上; 第四行二針下,三針上;第五行一針下,四針上。到這里,第二種顏色織完。 3、再換一種顏色的線,開始加針,第一行還是全織平針,並且每五針加一針;第二行五針下,一針上;第三行四針下,二針上; 兩排棗子花織完後再織12行元寶針 第四行三針下,三針上;第五行二針下,四針上;第六行一針下,五針上。第三種顏色織完 4、以後依上面的方法類推。 5、我是加針加到一共有12針*28個花樣=336針的時候停止加針,然後前片分出90針,兩個袖子各78針,後片90針。 6、將前後兩片圈織起來的時候,在兩邊腋下各加6針,這樣,身子部分共計90+90+6+6=192針,正好16個花樣,不用再加減針, 往下織,把衣服正身織好。 7、織袖子的時候,把腋下加的六針織 編織帶帽兒童服裝過程: 第一,起91針織元寶針。6寸左右長 第一,6寸左右長是帽子的長, 第二織3行上下針,然後織第四行時在上針的地方加一針,共加45針。 第三,再反過來在正面開始織棗子針,具體是織3針,挑一針,共六行,第7行挑的一針就一起並掉 接下來再織帽子的花邊 織棗子花 棗子花織好了,再織一根帽子的帶子,把帶子縫在帽子的花邊里 。 一周歲兒童毛衣插肩圓領款式編織方法: 一、用雙羅紋針起針108針, 織領子 二、兩下一上織法圈織(第4針圈起來不織)此時是80針 三、織到大約8CM (疊起來夠一個領子的高度即可) 時, 將剛剛圈起來的那針與正在編織中的上針合並編織. 此時同樣是80針. 圈好此80針待用. 四、從合並的上針中挑出3針 (共80針) , 圈織3行, 同樣用兩下一上的花樣編織. 完成後與前面的80針合並. 五、領子編織完畢。 六、開始分前後片和袖子:共80針,除去前後四條徑8針外,分成三份,前後片各一份;袖子一份。計算後針數為:前後片各24針,袖子各12針。(根據經驗,分針時將8針分別分在每片的兩頭,並用5根針編織。且最好在兩針下針的邊上留針上針,可以讓徑更明顯) 七、開始圈織上衣身:我使用的是兩上兩下加兩行上針錯位的圖樣,正好是六行一個圖樣。上衣身的加針方法是:圈織一行,加針8針。也就是隔行加針,加針的位置都在徑的兩邊。加到足夠的針數時,開始不加針往返編織後片6行,以提高後領的位置。(我的針數是袖子68*2+衣身160) 另:上衣身徑的長度可參考領子下面兩條徑的距離的1.5倍。 八、開始圈織下衣身,下衣身織到與上衣身一樣高時,開始織下擺(此時可適當減少針數後再編織)。完成衣身的編織。 九、開始圈織袖子:從剛剛多織的6行後片的腋下位置挑出8針(避免有洞洞出現,同時也增加腋下的舒適度),加入衣袖的其它68針一起圈織12行開始減針(此行開始減),每6行減2針,一直減至剩下64針時,一次性減去16針(此時我採用的是並去所有上針中的一針的方法),剩餘48針開始織袖擺,用兩上一下的織法。
❷ 毛衣從帽子往下怎麼織法
工具: 買了7兩斤毛線; 8號棒針
織法:
1、起89針織平針;織5寸時均勻收10針:織5.5寸均勻首針:共剩下75針;織6寸左右長。
2、織5行上下針,織第6行時在上針的地方加一針,共加30針;共105針。
3、第7行時開始織棗子針,具體織法: (1)織3針,挑一針,共織6行; (2)第7行把挑的一針就一起並掉; (3)重復(1)、(2)的織法,再織一次; 註:(三)的步驟是一共織了兩個棗子針。
4、再織12行元寶針,織1行上下針,織第2行時在上針的地方加一針,共加62針;共167針。
5、第五行時開始織棗子針,具體織法: (1)織3針,挑一針,共織6行; (2)第7行把挑的一針就一起並掉; (3)重復(1)、(2)的織法,再織一次; 註:(五)的步驟是一共織了兩個棗子針。
6、再織12行元寶針,織1行上下針,織第2行時在上針的地方加一針,共加82針;共249針。
7、第五行時開始織棗子針,具體織法: (1)織3針,挑一針,共織6行; (2)第7行把挑的一針就一起並掉; (3)重復(1)、(2)的織法,再織一次; 註:7的步驟是一共織了兩個棗子針。
8、分身(前身62×2=120針;後身63針)和袖子(62×2=120針;腋下加8針;)。
9、把帽子縫合起來後織花邊(棗子花)。
10、織衣身縫扣子的邊。
11、織帽子的帶子。
12、完工。
❸ 男寶寶毛衣編織教程
1、1)起91針織元寶針,織到6寸左右,2)織6行上下針,3)再織2行下針,在織第一行下針時,原來上針得地兒要加針,共加4到5針,4)織棗子針,5)織12行元寶針,這么從復3次,就要就要分大身和袖子了,在大身和袖子得地兒要加幾針。
6、小心在腋下要加針。
❹ 棗子花怎麼編
圖示詳解教你一步步編織棗子花寶寶毛衣
第一,起91針織元寶針。6寸左右長。
描述:
圖片
第一,6寸左右長是帽子的長,
第二織3行上下針,然後織第四行時在上針的地方加一針,共加45針。
第三,再反過來在正面開始織棗子針,具體是織3針,挑一針,共六行,第7行挑的一針就一起並掉
描述:
描述:
圖片
描述:
圖片:
描述:
圖片:
兩排棗子花織完後再織12行元寶針
描述:
圖片:
描述:
圖片:
描述:
圖片:
描述:這是棗子針完成了的全景
一共加3次針,就是每次在元寶針織完後,再織兩行下針時,第一行時每上針的地方要加針,第一次加45針,加好後織棗子花,第二次加68針,再織棗子花,第三次加102針,再織棗子花。然後開始分大身和袖子。
圖片:
描述:現在開始要分大身和袖子了
圖片:
描述:分好大身和袖子後,先織大身
圖片:
描述:注意在腋下要加針
圖片
描述:我加了14針
圖片:
描述:這是反面
圖片:
接下來再織帽子的花邊
描述:織棗子花
圖片:
描述:這是棗子花反面的挑針
圖片:
描述:棗子花織好了,再織一根帽子的帶子,把帶子縫在帽子的花邊里
圖片:
描述:好,完成了
圖片:
描述:別忘了織兩個口袋,縫上去
圖片:
❺ 編結的沿革
編結由遠古時代的結網技術發展而來 。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佛羅倫薩的編結服裝十分著名。在英國都鐸王朝時期,宮廷成立專門工場,為貴族編結衣物。1509年,英國W.李發明了手工編織機,使編結成為一種家庭手工藝在世界各地流行。
據《後漢書》記載,中國漢代出現以五彩毛線編結而成的穗子,稱流蘇,用作車馬裝飾。宋代帝王祭服上飾有流蘇。明清兩代婦女的雲肩下緣飾有彩色流蘇,清代官吏冠帽上也飾有流蘇。 以棒形或環形針為工具進行編結。棒形針用竹子、金屬、塑料等材料製成,有兩種:一種是兩端都呈尖形,4支為一組;一種是一端呈尖形,另一端為小圓球形,2支為一組。環形針是用光滑的尼龍繩將兩根短棒針連接起來,編結時呈環形。棒形針和環形針的粗細規格均用號數來分檔。號數越小,則針越粗。針的粗細不同,編結後的效果也不同。
棒針編結的形式有兩種 。 一種是用 2 根棒針往復編結,形成片狀織物,稱平片編結,簡稱平編,一般用於編結衣片,然後縫合成衣。另一種是用 4 根或更多的棒形針以及環形針循環編結,形成筒狀織物,稱為圓筒編織,簡稱輪編。可以編結帽子、手套、襪子和套衫。
棒針編結的基本技法:左右手各執一根棒針,用右手小指扯線,右手食指掛線。將右針插入左針上的線孔,再將線繞於右針上並挑出線來,左針起配合作用。
棒針編結的針法有29種,其中基本針法有6 種:①起頭法 ,又稱起針法 。是編結的第一道工序 。起頭的方法很多,有的直接用毛線在棒針上繞線打結起頭;有的用鉤針協助棒針起頭;有的用輔助線起頭。②下針,又稱正針。編結時右針交叉在左針的下方。③上針,又稱反針。編結時右針交叉在左針的上方。④加針,又稱放針。編結時用於加大織物幅面。加針方法有平加針法、洞加針法和無洞加針法等。⑤減針,又稱收針。編結時用於減小織物的幅面。減針方法有並針法、撥收針法、平減針法等。⑥收口法,又稱收邊法。是編結完畢時進行收尾的方法。有下針收口法、上下針收口法、羅紋邊收口法等。棒針編結的花樣多達2000餘種。這些花樣按造型分為幾何形和動植物形圖案;按質地分為實心花和鏤空花;按色彩分為單色花和多色花。
棒針編結以上海為主 。 棒針編結的服裝具有質地厚實、彈性較強的特點,並日趨時裝化。品種有套衫、開襟衫、大衣、背心、圍巾、手套、襪子、帽子等。
棒針編結的兒童毛衣 以鉤針為主要工具,花叉、菊花針為附屬工具進行編結。鉤針用金屬、竹子等材料製成,前端呈帶倒鉤的圓錐形 。鉤針的粗細用號數表示 ,號數越大 ,針頭越細。竹子制的鉤針較粗,主要用於毛線的編結;金屬制的鉤針較細,主要用於花邊編結。花叉用金屬製成,由一根直桿和一根直角桿構成。二桿交叉處有螺絲,編結時可調節寬度形成各式圖案。菊花針用金屬製成,呈圓形,周圍有12根針,針的長度可以伸縮,用以製作菊花圖案。
鉤針編結形式有3種:① 平片鉤法。在編結物的正反兩面往復編結 ,每鉤 一排 ,將織物反轉一次 。用於編結裙片、衣片。②筒狀鉤法。連續成圈,進行循環編結,形成筒狀織物。多用於編結不拼縫的統裙及手套、襪子、帽子等。③圓片鉤法。從中心向外加針,鉤成圓片。用於編結帽子和圓形裝飾織物。
鉤針編結的基本技法:用左手小指控制進線的松緊,左手大拇指捏 住線頭一端 ,右手執鉤針在線上作挑 、繞 、轉、鉤、放等動作,進行編結。針法約有30多種,其中基本針法有5 種:① 辮子針。又稱鎖針。是最主要的針法。鉤出的織物形狀如辮子,用於鉤針編結的起頭。②短針。在鉤成的辮子上,向上加高一針辮子針的鉤法。用於編結底子。③長針。在鉤成的辮子上,向上加高 3 針辮子針的鉤法。用於編結底子。④ 狗子針。在鉤成的辮子上或織物邊緣用辮子針和短針相結合 ,鉤出齒形 。主要用於裝飾織物的邊緣。⑤ 蜜棗針。在一行辮子針上將線拉長,鉤出棗子形。是一種小巧的花樣。多用於嬰兒服裝的裝飾。鉤針編結的花樣多達3000餘種。
鉤針編結以上海、山東、江蘇、吉林延邊等地為主,它原先是一種花邊編結,產品多以小件為主,如茶盤墊、沙發扶手、枕套等。上海編結藝人採用鉤針編結成時裝,具有質地輕柔、透空涼爽、富有裝飾性的特點。品種有披肩、開襟衫、無袖上衣、短裙、嬰兒服、女帽、手套、軟鞋,以及台毯、靠墊、窗簾、床罩等。吉林延邊地區的朝鮮族人民擅長於鉤針編結。 以絲線、棉線為材料,不用工具,經手工編結為花色線結,然後製成流蘇、手提包、檯布等品種。其中流蘇是傳統品種,有排須和纓子兩種。排須的穗子較短,排列成行,如同胡須,多用於檯布、窗簾、床罩、燈罩、圍巾、帳幔、旗幟、燈彩的邊緣裝飾。纓子的穗子較長,紮成一束,用於刀劍鞘柄、旗桿的裝飾。
流蘇還可用於服飾,但僅在某些農村、少數民族地區有綴飾流蘇的傳統 。蘇州農村婦女在圍腰處常綴以絲線流蘇 。西南地區壯族、黎族婦女的頭巾和瑤族、土家族婦女的圍腰也常綴以流蘇。在傳統戲劇服裝和道具上,流蘇應用較多。 以一端帶鉤的棒針為工具, 進針時如棒針,向前編結 ,退針時如鉤針,向後鉤線。流行於日本和香港等地區。主要有服裝、室內陳設品、小件物品等 3 類。服裝有大衣 、套衫、開襟衫、背心、連衣裙、短裙等。室內陳設品包括檯布 、床罩 、枕套 、燈罩、窗簾、靠墊、茶墊等。小件物品包括帽子、手套、披肩、圍腰、圍巾、襪子、軟鞋、手袋等。
在我國以黑龍江特產的亞麻或棉布作底布,用棉線織綉而成的編結工藝品,採用抽紗、雕空手綉、編結拼鑲等傳統技術,編結成紋篩美觀的床套、枕套、綉衣、檯布、餐巾和各種墊子,除了花鳥魚蟲等形象外.還有變化無窮的幾何圖案,適用於卧室、書房、餐廳、會客室、會議室等場合使用,有利於美化室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