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您是否是服裝專業人員,暫且按照肯定來答復你吧。
一、尺寸:
1、先量取該女士的基礎尺寸,並記錄。
2、扎樣
3、試樣
4、修樣
5、定樣
二、面料:
1、根據不同的面料進行濕、熱、冷處理
2、醒料或漿洗定型
三、裁減:
1、將定樣扎布鋪在主面料上釘實、畫線
2、依照基礎線裁減主面料(要大做縫)
3、裁配輔料、里料等
四、縫制:
1、用長9號手針、細白色棉線(兩股)把先後片大針矩縫制在一起
2、試穿、修正
3、用經過濕、熱處理的絲線以環行針法縫牢、包邊
4、然後依據款式及以上程序上袖、領子、盤扣等
5、. . . . . .
6、整理、整燙
五、備註:
該問題太大,可寫厚厚的一本圖文並茂的專業書,這里確實寫不了太多了。
㈡ 傳統手工旗袍的裁剪工藝 手工旗袍裁剪注意事項
傳統手工旗袍的裁剪工藝
一、噴水預縮定型
旗袍常採用真絲面料,因其縮水率高,裁剪前需進行預縮水處理,確保成品旗袍尺寸穩定。具體步驟為:在面料反面均勻噴灑清水,使面料充分吸水並熨干,避免面料褶皺。此過程對面料的光澤和美觀至關重要。
二、裁剪
1、依據臀圍尺寸四分之一加2cm確定縫份尺寸,按面料中心區進行裁剪。
2、拉直粉線,兩頭固定成綳直線,用於旗袍長度裁剪。
3、從底擺向上固定粉線,確保線條流暢。
4、劃出後腰節、臀圍線和旗袍長度線,下擺留三厘米折邊。
5、進行後腰省處理,確保熨燙平整。
6、前後片對折,別至胸高位置固定,順後片別至下擺。
7、確定前片位置,處理前片省位和腰省。
8、處理好省位,前後片一致熨燙平整。
9、確定胸位、腰位、臀圍位和下擺位。
10、確定袖長、袖深、胸圍寬、腰寬及下擺寬。
11、劃側縫線,線條流暢。
12、劃領位及前大襟位。
13、裁剪旗袍,側縫留2cm做縫份,大襟線裁剪,各處打剪口。
三、刮漿
對裁剪好的衣片進行傳統刮漿處理,使面料四周固定不變型,縫制過程中得心應手。此工藝現已失傳,彰顯中華民族的智慧。
四、縫制
1、縫合底襟和大襟,拉緊縫線,面里片同樣處理,倒縫燙平。
2、裁剪0.5厘米做縫,拉緊縫線,面里縫倒縫燙平。
3、手工綳縫,用剪刀打出齒牙狀剪口,打水線到側縫,燙平裡面,臀圍處歸燙。
手工旗袍裁剪注意事項
裁剪是製作旗袍的關鍵,必須確保裁片准確無誤。注意以下幾點:
1、核對尺寸、式樣,注意體型特徵和其他要求。
2、檢查衣料油污、水漬、跳紗、色澤深淺不勻,盡量避開。
3、分辨衣料正反面,畫粉在反面,選用淺色粉。
4、注意衣料順毛、倒毛特徵,圖案倒順,格子面料對稱。
5、先裁主件後裁副件,按順序裁前後片、大袖、小袖和領面,最後裁零件。
6、畫線保持橫平豎直,注意經紗緯紗方向,一般經紗做長度,領面用緯紗。
㈢ 手工製作旗袍教程
工具/原料:
面布1.5米、裡布1.5米、包邊條5米、布襯半米、縫紉機、針線、牛皮紙三張、繪圖鉛筆一隻、
牛皮紙上,按自己尺寸畫出紙樣,袖長調節到自己想要長度,留出縫位,剪出樣布,車縫好即可。
50年代後,拿和旗袍漸漸被冷落,尤其文化大革命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消燃盯各個時尚之地。
㈣ 幼兒園大班手工卡紙旗袍作品圖片大全、塗色製作方法、視頻教程
幼兒園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文化教育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文化自信。旗袍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傳承,跟孩子一起進行旗袍手工卡紙製作有利於孩子了解旗袍,生動了解中華文化的傳統美,下面我們來介紹幼兒園大班手工卡紙旗袍作品圖片大全、塗色製作方法、視頻教程,以供參考。
材料准備:白紙、彩色卡紙、剪刀、彩色筆、鉛筆、絲帶、膠棒
製作過程:
1、用白紙裁剪一張長方形長條,長:寬比例大概為1:3;然後對折白紙,畫出左/右半邊旗袍外形;
2、按第二步畫好的外形,疊著剪出旗袍外形;
3、將白紙外形用鉛筆描在彩色卡紙上;給旗袍描上花紋,勾出細節;
4、給旗袍畫上領口線、袖口線、腰間裝飾、盤扣裝飾等細節;
5、根據自己的喜歡給旗袍上色,在背面粘上絲帶,用膠棒塗滿膠後粘到另一張卡紙上。
用手卡結合實物,寓教於樂,在創作中培養孩子的審美,感受旗袍的優雅,感受傳統文化的美好。不要局限孩子們的想像力,讓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想法給旗袍添上更有樂趣的特色。
㈤ 旗袍的製作過程
旗袍製作過程簡介
一.裁剪紙型(紙型必須核對正確:肩、邊、下襬是否等長、等寬)
1.剪下前片獨襟(獨襟前中心留1cm縫份)
2.前片底襟疊份(剪下後之襟留6~7cm縫份)
二.裁剪表布(先疊出布寬,找出布紋之方向,與花紋之中心主體,用熨斗燙出中心線)
1.裁剪後片:
(將後片紙型放在布尾,領口部分及右手邊是剩布)
(縫份留法:
㈥ 旗袍的製作過程
傳統旗袍的縫制工藝設計:
1、旗袍量體方法,衣長、袖長、長袖旗袍禮服、齊腳踝骨、腕骨、短袖旗袍便服、齊膝或膝下肘腕之間、旗袍圍度加放法、種類有胸圍、腰圍、臀圍、領圍。
2、旗袍款式造型變化,古代旗袍: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亮蘆體。 旗袍款式的變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變化。
3、旗袍的裝飾工藝設計,古代旗袍和近代旗袍的工藝特點,古代旗袍的工藝特點:是敬物帶精細的手工製作,適用各種刺綉、鑲、嵌、滾等工藝; 近代旗袍的工藝特點: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螞悄手工製作。